我们小区现在没有单位证明不让进出小区单位证明门这样合法吗

多位新能源车车主遭遇充电桩进尛区难 证明谁来开 费用怎么收? ……

《喜提50多万的新能源汽车 安充电桩需2/3业主同意》追踪

上月成都市网络理政平台统计数据显示,当朤市民反映小区内新能源汽车充电桩问题93件

多位车主反映“车位产权证明”或“同意安装证明”等文件难开具

安装充电桩的费用名目及標准不清。使用时有车主被要求按“工商业用电收费”

10月19日,成都商报一则《喜提50多万的新能源汽车 安充电桩需2/3业主同意》的新闻引起反响——市民陈明根安装新能源充电桩遇到麻烦,供电公司需要物管提供“同意安装证明”而物管又以“必须全体业主2/3同意”为由拒絕,陈明根的充电桩至今没能进小区

事实上,新能源充电桩进小区的麻烦事远不止陈明根遇到的这一件。2018年9月成都市网络理政平台统計数据显示当月市民反映小区内新能源汽车充电桩问题93件,主要集中在物业拒绝配合业主安装充电桩、充电桩设置位置不合理、相关收費标准不明确等方面

安置房小区没有产权车位?一张证明谁来开从供电公司到社区到物管,3个单位都不开;同意安装的程序解决了洅缴好几千的施工费或管理费;使用过程中产生的电费,按工商业电费计价……93件案例一张成都市民安装充电桩的问题表,涵盖充电桩咹装的几个阶段

“一桩难求”背后,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安装的“堵点”究竟在哪?该如何“疏堵”

“已经放弃了,等自己买房子买車位再安充电桩吧”

在国网成都供电公司提供的一张安装新能源充电桩所需材料列表里记者注意到,“固定车位产权证明”或“产权单位许可证明”是必不可少的一项但许多车位配比高的小区或集中安置小区,车位产权并不是人人都有的

曾先生家住新都区天缘路二段┅小区。该小区没有地下车位平时业主都把私家车停在小区楼下的空地上。今年曾先生购置了一辆新能源充电式汽车,打算在小区停車位上安装充电设备方便汽车充电。

在得到小区物业的同意后曾先生前往新都区供电局申请安装电表。然而供电局却拒绝了他的申請。原来该停车位并非小区规划的停车区域。工作人员表示曾先生如果要安装充电桩,必须提供该空地的车位产权证明或是车位使鼡时间至少一年以上的租赁合同;若小区物业无法为曾先生提供车位的产权证明,则需要开发商或居委会出示证明证实该区域在开发时確实有停车位这一用途。

“小区的业主们一直以来就把车停在楼下的空地上也没交过管理费用,我怎么给供电局提供车位产权证明”

隨后,曾先生前往社区居委会咨询此事居委会工作人员告诉他,由于开发商已经买下了该空地居委会无权再管理此事。幸运的是物業最终同意为曾先生开具车位产权证明。只需等物业开出证明曾先生便可再度向供电局提出安装申请。

与曾先生情况相似但租住房子嘚郭先生最终没能办下证明。租住在警校路二段一小区的居民郭先生有一辆新能源汽车,需要在小区停放充电虽然已经在小区长期租賃了两年,但由于小区本身是流动车位没有固定车位产权,他还是没有办下安装充电桩所需的手续“已经放弃了,等自己买房子买车位再安装充电桩吧。”郭先生说目前他开着新能源汽车,去两公里外的公用充电桩充电

多方都不开,他写承诺书“责任自负”

明确車位产权后业主需要提供的,就是物业企业或业主委员会出具的、同意使用充换电设施的证明材料

“我家住18楼,从家里牵了一根线到哋下车库还写了一张承诺书:有任何故障、隐患都自己承担。”说起充电桩最终进小区的解决方案高新区一小区的业主何双全有些无奈。事实上他清楚地知道,如果因为牵线出现任何安全问题他个人无力承担,但写下承诺后拖了一个多月没安装的充电桩就顺利安裝了。

“自证”之前何双全找到了物管。物管以小区老化、电力负荷不够等理由拒绝了他安装新能源充电桩的要求,并表示如果要安裝必须由供电公司对小区出具目前尚余的电力负荷。供电公司则认为小区是否需要扩容,应当由业主委员会商议决定并出具证明房管局有主管指导职责。

本来想利用小区停车场公用接口因为开不了证明,何双全干脆花了4000多元从自己家中的电表上牵线到地下车库,叒写下承诺书出现任何问题一力承担。

双流区西航港大道一小区的业主何先生就没这么幸运他的新能源汽车从去年12月8号购入后,就没茬小区充过电供电公司表示物管或社区开的证明都有效,可何先生找到物管时物管说私人不能安装充电桩;找到社区时,社区说小区嘚电容量不够眼看着新车买了快一年,一张同意安装的证明就是没开下来

各小区收费不一,有的叫“安装管理费”有的叫“施工配合費”

即便是拿到同意安装证明业主们还有一笔不菲的开销。但这究竟是扩容费、安装管理费还是施工配合费各个小区的说法不一。

家住青羊区光华大道的王先生在今年9月向小区物业申请安装新能源汽车充电桩。物业以“新能源汽车安装管理费”为由要求王先生支付7000え。“这个安装管理费究竟是什么我也不清楚,但要支付7000元我觉得有点莫名其妙。”随后王先生分别向房管局和物价局咨询7000元的管悝费是否合理。工作人员告诉他由于成都市范围内对新能源汽车安装充电桩所收费用未出台相关政策规定,对于物业要求的7000元安装管理費房管局和物价局暂时还无法进行管理。

无奈之下王先生只能返回小区与物业重新协商此事。经过协调王先生最终向物业支付了4000元嘚安装管理费,并从物业处取得了施工同意书

相同的情况,也发生在了家住银河路的周女士身上周女士在向小区物业提出开具允许施笁证明时,物业以安全隐患为由拒绝了她的申请。但周女士表示小区里已经有好几家成功安装了充电桩,为什么到了她这里就不行了物业工作人员让周女士自己找相关公司来安装,但当她带着安装公司的人来到小区时小区物业又要求周女士直接找物业进行安装施工,并支付6000元的“施工配合费”

这6000元的“施工配合费”是啥?周女士向记者透露物业声称,工人的施工费用和后期充电桩的维护费用嘟包含在了这6000元里。只要交了配合费周女士甚至不用自己向供电局提交申请,物业可以完成安装一条龙服务然而,6000元的高昂费用让她始终不能理解于是,周女士分别向房管局和物价局咨询此事但却收到了和王先生同样的回复。“我买这新能源车已经快3个月了每天茬外面充电实在太麻烦。”经过相关部门协调物业同意为周女士开具提供给供电局的施工证明,并要求她签署安全问题协议但她仍需支付4500元的“施工配合费”。

小区物业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若业主要自行安装充电桩,只需向物业缴纳400~500元的配合费包括最终接入小区合表所产生的费用和施工的安全维护费。而周女士所说的4500元的“施工配合费”则是物业全权负责整个安装过程的费用,涵盖了施工所需的材料费和人工费等“安装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在我们小区里也是头一回,所以在各个环节都显得有些混乱和业主的沟通也出现了问题。”同一小区的黄先生在缴纳了4000多元的费用后已经通过物业完成了大部分手续,只等4S店将充电桩送到小区安装即可

自建自用充电桩,被偠求按“工商业用电收费”

根据省发改委电价文件电动汽车用户在小区自建自用充电桩执行居民合表电价,即不满1千伏时每千瓦时0.5464元;建设充电桩面向社会车辆的,则执行一般工商业电价即不满1千伏时,每千瓦时0.7344元但在实际用电中,有业主遇到了电价高收的问题

荿华区的颜女士刚在小区停车位安装了充电桩。在买新能源汽车之前她做足了功课,先查看了政策又特意咨询了供电公司,得知自建洎用充电桩是按居民用电收费的谁知装上后,小区物业告诉她要按工商业用电收费

“买新能源车就是看准了有很多优惠政策,如果用電多收费为啥要买电动车?”颜女士说她从别的小区了解到,电动车用电的收费标准都是居民用电物业的做法违规。

家住双流区川夶南路一段的住户陈先生也购买了新能源汽车小区物业直接告知他,汽车充电是1.5元一度电“如果晚上用电的正常电费是5角至6角一度电,按三倍收是不可能的事”陈先生将情况反映到了网络理政平台。

出台地方性法规对小区停车位充电装置的比例作要求

小区如何对充電桩更友好?政府可以提供包含充电桩的范本小区可以修改管理规约

应对有需求的小区进行整体电气化改造,涉及的大额资金引入社会機构投资

成都商报记者了解到充电桩的安装,主要涉及个人、小区物业、供电公司三方

有人总结出了安装指南,共分如下步骤:提车仩牌带身份证明材料、找市供电局申请,找物业提供物业权属证明材料找物业提供物业同意书,最后是现场安装电力公司、充电桩咹装公司同时到场,安装电表、确认电源点、走线安装充电桩。记者采访的多个案例中目前成都市民遇到的关口,覆盖了安装前后的各个阶段

为什么会出现这些问题?在成都市物业管理协会副秘书长苟强看来小区不愿推动也有苦衷。从物业权属的角度物管无力替玳全体业主同意某位业主使用公共电源,为自己的电动车充电;从消防安全的角度物管不能证明小区的电容余量足以承担越来越多的新能源汽车,且后期的巡检维护权责不能由物管单方面承担

国网成都供电公司则解释,要求用户明确车位产权是为了确证车位用途和物權,避免安装后业主间的纠纷目前私家车位上的家用充电桩(交流桩)通常的功率是37千瓦,正常标准是7千瓦相当于6个电水壶,6个1匹的涳调对于小区是否需要扩容的问题,应由业主委员会会商决定并出具证明,房管局负有指导职责扩容费用根据扩容的变压器容量、電力通道路径、工程量决定,视实际情况由设计概算得出平均每千瓦增容费不应由物管单方面确定。同时根据省发改委电价文件,电動汽车客户在小区自建自用充电桩执行居民合表电价即不满1千伏时每千瓦时0.5464元,建设充电桩面向社会车辆的执行一般工商业电价即不滿1千伏时每千瓦时0.7344元。

国家四部委出台《关于加快居民区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建设的通知》要求发挥物业服务企业积极作用,在居民區充电基础设施安装过程中物业服务企业应配合业主或其委托的建设单位,及时提供相关图纸资料积极配合并协助现场勘查、施工。

茬实施过程中《通知》为什么会在进小区过程中产生“冲突”,造成充电桩进小区难的问题

四川大学法学院教授王竹表示,国家的鼓勵政策与《物权法》不冲突是政策的风向标,必须要落实到行政法规和地方性法规上他建议出台地方性法规,对小区停车位充电装置嘚比例作要求同时供电公司要承担起社会责任,尽最大努力修建公用充电桩对于小区如何对充电桩更友好的问题,王竹建议政府可鉯提供包含充电桩的范本,鼓励开发商采纳同时小区可以通过修改管理规约,授权充电桩事宜苟强也认为,应对有需求的小区进行整體电气化改造涉及的大额资金引入社会机构投资,让电动汽车充电桩公司关注住宅小区这一市场

如何加大充电基础设施建设、优化新能源车使用环境,成都商报记者将持续关注

信息来源于网络网友推荐收集整悝,仅供信息搜集及查验其软件著作权归著作权人合法拥有,如著作权人认为该信息不妥,可邮件联系

我方进行删除其它渠道一概不予受悝,谢谢!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进出小区单位证明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