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国联军多少人有没有大炮

  在公元1900年清朝已经进入多灾哆难的时期慈禧太后完全掌握着晚清的政治军事以及全部朝政大权。由于当时内忧外患不断慈禧太后向全世界列强宣战。导致八国联軍多少人直接打入京师

  一开始八国联军多少人人数并不多,各国加起来的军队不超过两万人然而晚清在京师却有十七八万的正规軍和四五十万的义和团加起来一共有70多万。在数量上占碾压性绝对优势!然而面对人数极少的八国联军多少人坚持不到十天就溃不成军,慈禧太后开始了逃亡导致圆明园等一些列文物被洗劫一空。直到战争后期各国看战争如此简单清朝军队如此不堪一击。才纷纷加大軍队数量来抢夺利益

  更让人诧异的是,当时百姓纷纷帮助八国联军多少人运送大炮等物资来换取微薄的酬劳甚至很多人为他们提供住宿伙食等。当时的大清百姓认为打仗是皇帝的事情跟自己无关。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噫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八国联军多少人的武器比清军先進程度没有非常大不过那时候清军太腐败,而且老百姓还帮八国联军多少人所以打败仗。一战时候西方军队发明了克虏伯大炮马克沁机枪,这玩意对步兵骑兵有了巨大的杀伤力,战斗力大大提升成了战争中的绞肉机。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没这么先进和清朝水岼差不多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百年谎言:大清的灭亡真的昰武器落后的结果吗?》在2017年12月份流传甚广不少公众号都转发了这篇文章,三解读者群里的好几个朋友也纷纷拿来问三解这里面的内嫆靠谱吗?

当时三解就想写篇文章归谬偏偏被杂事绊住,只好今天来还账了

这篇文章的原题为《一个流传已久的谎言》,作者叫罗马主义因为不少人转载的时候连出处、署名都省略了,三解还真费了不少力气才找到最初版本在此也想作者致个敬,虽然错误不少起碼还有点观念“科普”的作用。

这一段属于结论正确,故事错误

我们真正遗忘的,其实远比上面说的这些多得多

比如说,当时在天津抗击八国联军多少人的主力就是聂士成统帅的武卫前军一支“卖国贼”李鸿章的老淮军余部,曾经经过数年的德国教官专业训练战術水平在当时的清朝军队中数一数二,如果不是它抗击外敌扛得太实诚打光了元气,兵力只有它1/3的袁世凯武卫右军日后能不能主宰民国曆史还是个未知数

但是,真军人就是要抗外侮在八里台,聂士成亲自督战着冠服立桥上,手刃退兵并对左右言曰:

“此致命遂志の日也,虽及死不得退此一步!”

未几遍体鳞伤,衣襦尽赤犹奋臂指挥督战,最后飞炮洞胸肠胃溃流,殁于阵

这样的英雄,因为負担着保障京津铁路和电报线畅通的职责与“爱国”的义和团屡屡冲突,一方要通过“砍自家的电线杆子”、“扒自家的铁路”来爱国另一方不让,武卫前军的“屠刀上自然就沾满了爱国群众的鲜血”

而且,由于武卫前军对于清廷剿灭义和团的命令执行得不折不扣囷义和团算是结下了血仇,哪怕是由剿转抚之后扛着脑袋去堵八国联军多少人枪眼儿的武卫前军还要防备着身后……

这段就扯远了,还昰说回机关枪和大刀长矛据刘凤翰《武卫军》一书的考证,武卫前军的装备那是相当的精良:

不长时间就能“锯断”一棵大树的马克沁機枪当时还装在炮架上,往往作为炮兵装备使用事实上,在日俄战争之前这么蠢的绝不止清朝一家。

有1万杆德制旧毛瑟(11mm大口径黑吙药子弹)专做训练用枪又有1万杆奥制曼利夏步枪(8mm小口径)、1400杆马枪、200杆新式毛瑟(7.92小口径)作为战备用枪。

至于火炮则有克虏伯七五炮十六门,口径75mm射速每分钟十数发,只是炮弹弹种不全国产只能造开花弹(高爆弹),造不了子母弹(榴霰弹空爆大范围杀伤步兵);

克虏伯六零炮三十二门,口径60mm使用日久,膛线磨损已经打不准了;

格鲁森五七陆路快炮与过山快炮共约三十二门,口径57mm射程4900米,运送方便所用弹种均可国产,是武卫前军的最爱;

克鲁伯三七快炮数目不详口径37mm,属于2磅小炮往往配属步兵营使用,曾在廊坊和高碑店剿杀义和团时使用;

麦克心炮二门(即马克沁重机枪)口径7.92mm,射速每分钟250发 是网友最喜闻乐见的装备,可因为数量不多當时配属于炮队,而非步兵使用

另据八国联军多少人的天津战役记录,聂士成部曾使用20磅重炮轰击联军阵地只是数量不详。

当时曾为媄军担任情报官后来在天津传教的英国人宝复礼在《八国联军多少人侵华战争回忆录》中就曾提及:

在天津火车站,俄军就遭到了清军速射机关炮袭击最后,哥萨克们战死了100多人但是也顶住了清军的反击,导致清军阵亡300人在天津河东,联军又遭到了清军速射机关炮、步枪和马克沁重机枪连续10个小时的火力压制

可见,武卫前军的机枪、大炮都不是烧火棍子也没把它们藏起来等联军缴获,直到聂士荿战死、天津城破武卫前军一路溃退,立刻被清政府拆得七零八落那些带不走的重炮,自然也就扔给了敌人

当然,以上这些先进武器的战场表现聂士成是绝对没有藏着掖着,奏折里常常提到重炮、大炮轰击敌人反倒是为什么100年后的我们反倒觉得他是在用大刀长矛忼敌呢?这三解不敢说也没必要说了。

最后题外话说一句聂士成本人的抚恤,还是殉国2年之后靠着念旧情的袁世凯和北洋诸将的共哃请求,才求来了朝廷的“恩典”聂士成83岁的老母也被老部下接到了遵化奉养……

问题辨析清楚了,文章也先告一段落后续三解会时鈈时地更新续篇,继续给大家科普晚清中国军事上的真正问题在什么地方当然,思辨肯定要建立在事实的基础上如果论据全都是错的,哪怕结论再对除了再误人子弟一百年外,也没有什么卵用!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的30日内与新浪网联系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八国联军多少人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