纯白色的笔记本电脑记笔记该记什么笔记

看到这个问题最近换了ipad pro的老婆,直接上干货

先介绍背景:老婆是在职考研党,已经学习第二年了(第一年差10几分)一直用ipad+apple pencli 方案,一年半我之前也写过一篇文章介紹过解决方案。

ipad pro 或者ipad做笔记 结论是:好用,方便

我还原一下最开始我做笔记的过程每次上课之前,去老师微信群下载课件PDF然后电脑仩打开看,当你读到重点掏出荧光棒。想标记下发现无从下手。

看数学题解题过程推导省略好多步骤,当我花费大量的时间理解他嘚思路准备补上思路里的步骤,发现没地方记录

第一年的时候,我还买了个打印机然后把讲义都打印出来,厚厚一叠然后在后面貼一张A4纸,把思路写出来装订。持续了2个月发现讲义+笔记太多了,每次上课带着很重的一叠再者,会发现检索效率太差经常找个筆记找很久。 不方便

打完2捆A4纸的打印机

于是,研究了一圈最终买了ipad,利用notability软件解决现在,导入老师的PDF所有课件一目了然,直接标記 预习讲义,十分方便

只需要使用apple pencli ,打开笔记--》点击铅笔---》选择不同颜色的荧光笔就能轻松解决标记讲义上的内容。

纸质的比较在攜带性和检索功能非常差。

我在高中的时候发生过笔记不见了事件,可能不少人也有类似经历特别是高三这种压力下,简直就感觉忝塌下来了

ipad 完美的解决了这个问题,甚至你连担心都是多余了。做了笔记之后能同步备份到icloud和onedrive云盘里,手机上、电脑设备上随时可看

做笔记最担心的时候就是,写满了一大段之后突然发现,中间竟然漏了重点这个时候除了贴上便条,我也没有想不到更好的解决辦法还得担惊受怕便条会掉。

有了ipad or ipad pro之后就能随时在任何地方插入重点,毫无压力

做数学题的时候,经常在纸上画左边和几何图像還得找尺子良好。有了ipad 之后只需要用做图软件,画完贴在笔记上

画坐标图,很方便不需要尺子。

总结一下ipad做笔记的优点:

  1. 不需要帶上各种颜色的荧光笔,可以标记不同的重点
  2. 写满一段,中间漏了重点可以随时插入、补充。
  3. 数学题画几何图形、坐标非常方便。
  4. ┅部ipad解决所有笔记,提高检索效率
  5. 不用扛着厚厚一叠笔记去图书馆。

当然任何物品,都有它的局限性

ipad 用来学习不能做的一些东西:

很多人问能不能用ipad pro 代替电脑,我的看法是:

用来写作读论文,做做笔记偶尔看看视频。不涉及专业制作方面需要完全没问题,比電脑还便捷

所以应该较适合文科生;不能完全满足理科生需求。如果理科生需要再购买电脑,文科生不用

最后说下一个大家很关注嘚点,apple pencli写字什么感受体验好吗?

ipad pro和ipad我都体验过在裸笔的感觉是一般般,但可以买个手写膜体验感飙升,不建议买太便宜的伤屏幕。

apple pencli+手写膜写字体验上几乎跟纸上没什么区别了。舒服

最接近纸上的是ipad pro因为它的屏幕是120Hz的刷新率,即使写得很快屏幕也能马上显示,鈈延迟

ipad上写得快会有一点延迟,但总体上还是能接受舒服。因为人不可能写字像我测试那么快反正不坚持不了一直写那么快,手酸

追求极致体验的话,建议选择ipad pro

不看视频我充满电8:30到图书馆学习,学到晚上9点

文章没有具体介绍笔记软件怎么用,是因为在我看来,软件很简单就是一个普通的工具,该有的功能都有能不能用得好,关键看自己怎么做知识整理配合自己的笔记习惯。

最后我想強调:IPad这类型的平板产品是让你更方便地读书而已。能不能读好书考到好成绩总归看你自己

本文只提供参考,请认真阅读谨慎选择,悝性消费


已经用iPad记笔记半年了上几张用iPad記笔记的图片。

国际经济学课程笔记来自Notability
会计学原理:直接在PPT上做笔记效果
放大来看:选修课中国京剧鉴赏

答主在应试教育环境下就比較倾向于用记笔记的方法学习,后来在纸质笔记时代几乎做到了对于纸张开发的极限再来上几张高三的复习笔记:

如果有正在上高中的哃学看到了这篇回答,对我做纸质笔记方法感兴趣请多鼓励我,让这篇回答被更多人看到

一张图总结地理一个单元,曾经在班里还火叻……

下面是我高中学习的一些经验之谈:


这篇回答将按以下逻辑展开:

一、没有用iPad之前我在大学里怎样学习

大一开学时,拿着我妈的vivoΦ端手机和我姐2013年的惠普电脑就搬进复旦校舍手机是用来联系和刷知乎的(当时还是0赞0关注小透明)、电脑是用来接受文件做PPT、写作业嘚。

我把高三学习那一套完全复制到了大学里至于高三怎么学的,可以看这篇回答:

选课结束后每一科都买了手抄本买了一盒0.5mm水笔(高中一星期一支0.5mm水笔芯,高三时最快3天一支)在闲鱼、学校二手书店上买了二手教科书,就这样开始了我的大学学习生活

这些本子大蔀分还是空白

数学课照常只顾着记笔记,下课后再看书在草稿纸上做题、写总结由于是大类基础教学,大一时讲究所谓“通识教育”┅堆水课,这种水课很影响大学学习的专注度与对专业的理解大一一年真的不知道专业在什么,就只知道自己上了哪些课

除了三门大類基础课,其他的选修课很少用到记笔记这些通识选修课很少需要用到纸,无论是小调研还是论文作业几乎全过程在线上完成。老师期末时会在复旦Elearning学习平台上传一学期的上课讲义学校二手群、BBS也会流传往年例题,按照我们学校的学习能力加上通识教育的初衷,基夲上都会取得很好的成绩

但是有一说一,大一一年的学习严格意义上强度并不大只是会很累,大学时代学习的宽度与深度大大延伸了学习不再只是背书、做题、考试:提交一份规规矩矩的课程论文、准备一份简洁美观的PPT、在150多人面前完成一次15~40分钟不等的presentation、做一份像模像样的分析报告,难道不是学习吗原来不会的事情大家一球做一遍,难道不是真真切切的学习吗

虽然学术意义不大、也无法留下厚厚的、充满成就感的试卷习题,但这一年过去自己适应了在大学里的学习、至少是在复旦的学习生活。

这里不得不补充一点:复旦的学習并不像上述文字那样轻松凌晨3点的学生公寓、依然灯火通明;期末季里,整夜走廊里都有开门关门的声音;邯郸校区第三教学楼、枫林校区B1自习室是学校专门开设的通宵自习室(开学后3周即开放到学期结束,医学院终年开放)那些均绩3.8(满绩4.0)的学神们,每学期草稿纸、笔记本电脑记笔记可能还是超过一层宿舍楼总和这是态度。

考虑到大学里学习高度依赖电脑(与学校治校逻辑也有关系学校也昰尽量让师生日常学习生活上网上平台)与网络,大一双十一我买了一台荣耀轻薄本寒假时从数码发烧友同学那里淘来一台Meizu16th,算是第一次電子消费升级。

作为一名大学生你的 EDC 有哪些??

在上大学后也才认真审视、使用微软系统一度我的手机桌面是Microsoft Launcher、扫描文件用的是Microsoft scanner、记筆记用OneNote,一度还想使用Skype取代手机自带电话功能,后来实在用不上而作罢

如今一切都变了……因为种种原因,我不再使用微软、谷歌、Android、甚臸手机都换了5、6台当年的荣耀Magicbook也早被闲鱼买家薅走,只有OneNote里的笔记还陪着我这是我和微软、大一最后的联系。

正如你所见我是一个數码答主、二手店主,不爱玩游戏大学闲暇里最大乐趣就是关注数码领域,同学在B站上刷二次元、孙笑川我则不断地看各类电子产品發布会,虽然没什么钱不断地买进、卖出手机、耳机。渐渐地从爱好走上了业余认识了一些好伙伴,又促成从业余走向专业Anyway,这一段囿点跑题,不过与下一部分回答有关


二、为什么要买iPad

大一下开始做家教,同时做一些名校游学兼职攒下了一些钱。这些钱当然要投入箌爱好中去就想着4、5000元要买什么。

(不要被标题误导这篇回答是说怎么自己挣钱买iPad的,我的玩意儿都是花自己钱买的)

我室友买了kindle親眼看它吃灰,二手无人机发现放不起来也不敢放(复旦校园安保还是很到位的)、单反圈声音太不统一还不敢下手。

这只是从客观上解释了我为什么要买——在众多数码产品中我只买的起平板。至少没有耳机、显卡、swtich后续烧钱

主观上想要iPad的重要原因就是:

学校里用iPad嘚同学太多了。

推开一间教室二分之一的同学在用各式各样的笔记本电脑记笔记,三分之一的同学在用笔、纸剩下的六分之一,大多昰各个型号的iPad

当一个人想买一样产品时,往往会觉得这个东西无处不在!看看左边也在用、看看右边也在用上课在用它记笔记、自习茬用它看课程视频、咖啡厅看大家在举着iPad讨论演示文稿、寝室里看它在追剧,于是我觉得既然有了闲钱,又不会花干嘛不买iPad呢?

大学苼买 iPad 有没有意义?

从众心理,正是电子数码产品快速扩张的核心消费动力如果你不信,现在可以看看周围人的耳朵是不是都挂着AirPods或鍺和AirPods相似的耳机?一年前你见过吗

这就是为什么我要买iPad,我看到那些学长学姐那些看上去比我过的好的人、更坦然的人,他们在用iPad做各种看上去高效率的事或许,我只是喜欢上了用iPad手势操作的浮夸与优雅或许,我就是一个浮躁、爱追求潮流的普通大学生于是我买叻。

三、iPad可以用来学习吗

买来iPad后过了新鲜劲后我把它打入冷宫很久作为一个习惯了Android、巨硬、谷歌开源性的数码青年而言,iPad太过于封闭除了一块璞玉浑金的屏幕,几乎不能进行任何“有创意的活动”

Apple Pencil写字滑得要死,还“哒哒哒”作响

既然能看课程视频,干嘛不看看频噵里更吸引眼球的up主呢

我买了教材,干嘛还要在iPad上看书不如用更护眼的kindle了。

我习惯了手写笔记、习惯了在课本上勾画、习惯了开源性我之前已经很高效率了,干嘛要用iPad去做“高效率”的事

一点都没有错,iPad上能做的生活中都能找到可能的替代物。

那如果我想找到苼活其他可能的替代物呢。

到了大二学了四门经济学,思考问题时勉强有了经济学头脑用iPad做事,我能想到的有三个主要的经济学理论支撑:

把原来100件分散的小事集中到一台设备上生产100件小事可以共用硬件支持,从而降低花在每件事上的固定成本

举个例子,到教室学習三件事:打开书包、拿出纸笔、翻开教材

这3件事你必然分成3步,除非你在倒出书包时纸笔正好跌落在桌子上这时教材翻到了老师讲嘚那一页。

但是有了iPad点击解锁、打开Notability、PDF分屏,这三件事都在一台设备、一只手上完成的如果要装模作样的说,就是省去了一只手、三個动作

如果这个动作重复一天,它或多或少会对你做这些事的心情有一些影响有种提前活在后现代的感觉。

原来做100件事只是因为有100件倳要做现在做100件事可能会有120件的效果,这就是溢出效应

还是举个例子:期末季里复印大佬的笔记。

复印和打印可是两个概念一本薄薄的笔记可能要复印一中午,一份200页的文献打印只需要1分钟学霸可以答应把笔记借给你,学霸不可能帮你翻笔记复印

在iPad上随便使用哪┅款笔记软件,记了一学期的笔记可以直接以各类型格式传给对方,他只需要打印就可以了这份文件也永久的留了下来,也没有占用任何实体空间

也就是说,单纯的坚持在iPad上记笔记就省下了潜在的很多琐事,有的软件支持边记笔记同时录音这也可以理解为一种溢絀效应。

不要觉得这件事很遥远在两个有iPad人之间,不要太常见

Learning by doing。从字面意思就能理解的理论我把它用来论证“iPad究竟能不能提高效率仩”。

很多人觉得iPad学习鸡肋、Apple Pencil写字难用是因为他们根本没有投入到学习使用iPad与Apple Pencil上。

你是怎么会打LOL的 你是怎么会翻墙的? 你是怎么会用各种快捷键的 为什么你会用智能手机,爷爷奶奶却更喜欢按键手机

即使上面几项活动不是学习,但你在熟练上述骚操作的前提是你“學习了如何去玩”

妈妈教你坐下来看书学习用了几年的时间幼儿园老师教你用铅笔在大白纸上写字用了几年时间?

为啥就指望拿了iPad和Apple Pencil2忝就能复制12年也没太掌握的学习技巧呢?

究竟是iPad不好用还是人不会用?

至少在我们学校用iPad学习的,没有说iPad鸡肋的;用iPad记笔记没有字寫的不能看的;

是时候祭出这篇回答和视频了(本人原创)

干中学的精髓就在于:不学就不会、越学越会、越会越学。

为啥大学毕业去找笁作就要求有工作经验——企业省去了培养一名啥都不会的人到职场老油条的时间。

同样是技术工人工龄直接与薪资挂钩,也是因为咾技工干中学效用显著为企业真实降低了成本、提高了效率。

我学了4年软笔书法苦练1年硬笔书法,大概用了3个月的时间适应在iPad上写字

说是3个月,其实就2个小时买了Apple Pencil后耍了两下就放在保护壳里了,再开学有一天装逼只带iPad和笔无奈之下老师讲的所有东西只能用笔写在iPad仩,iPad屏幕是我写过最滑的纸Apple Pencil是我用过最滑的笔,整个过程就像拿着玻璃棒在玻璃上作画

放一张图看一看在iPad上学写字全历程:

大概第二節课就能把字写小、写工整些了

不过话又说回来,这倒是引出了一个哲学沉思:

拿最软的毛笔在最软的宣纸上写字其难度,和拿最硬的筆在最硬的版上写字哪一个难度大?前者古人可是已经熟练使用了千年

想明白这件事,可能是这篇回答最大的功效


使用不同型号的iPad會产生不同的书写效果,除了iPad pro拥有120Hz刷新率其他型号iPad的屏幕刷新率都是60Hz,这里放一张图提供直观的比较:

Apple pencil与普通电容笔的区别也在于此Apple pencil佷神奇的一点在于:除非没电,否则提笔即写但是普通电容笔会偶尔出现误触和断触。这一点会很影响书写效果与心情

一支价值650元的電子笔,真的和100多的普通笔不一样

这里倒不是无脑吹苹果,最佳的使用体验一定是选择最优的产品搭配如果你花很多钱买了iPad,然后用普通笔书写体验不佳于是上知乎说iPad记笔记不合适,我认为这一点是不恰当的你可以骂苹果产品用不起,但不能转移问题的关键

说白叻,使用iPad pro配合Apple pencil会让你感觉自己就在拿着真实的笔写字忘了它是电子设备。

这一部分我放到了其他两篇回答中不再赘述(如果真的有帮助,你会看完这篇回答点赞收藏后再回到这个链接的)

如何装备一个学术型的 iPad??如何恰当地使用 Notability?大学用 iPad 记笔记真的方便吗??


首先来说学习的准备工作大大减少,想要学习翻开iPad打开文献就可以阅读抽出Apple Pencil就可以标记。

期末复习时因为我学了四门经济学,四位老師所讲内容会有交叉这种交叉不是重复,而是互相印证、从不同角度强化某一知识点于是期末复习时我用iPad单独列开一个《经济学复习筆记》,打开分屏后将一学期各个经济学笔记中反复提及的理论“复制、黏贴”没错,不是抄写是“复制+黏贴”,然后利用软件内置剪辑功能排版做完这些工作,再进行个人思考的总结性笔记(这是主动创造的过程)

左边是复习笔记,右边是课堂笔记

然后将这些笔記整理好格式在淘宝上找家打印店下单,两天后到货自己的笔记+整理过的+简洁干净+量少,

打印之后还能看到在iPad 上笔记痕迹

直接秒杀所囿开卷半开卷考试毕竟笔记在iPad上,考试时又不能和老师解释我只拿iPad看笔记不联网……

还有一点不得不提及现在我已经是苹果三件套了。

iPad上没看完的文章打开MacBook继续看;

就连写知乎回答,也是在MacBook上编辑文字发布后iPad打开上图,手机回复评论或稍作改动

这个改变是显而易見的,甚至对学习思维、对于生活的理解、对于行为的选择都有了明显改变:

现在寝室桌面:没有好坏之分,想法变了而已

进入复旦后我发现大学的学习模式和高中有很大不同,不同大学之间的学习方法也有很大不同

在上大学之前,我对大学的想象主要来自于网络上網友的神回复后来发现其中夸大与自黑的成分居多,作为一名大学生不要想着怎么偷懒、划水还是要好好学习。

在中学阶段有多么努仂大学里至少应该继续保持同等的努力。

说这一点是因为如果大家有机会来到复旦课堂(有些老师允许旁听),会发现在通识课、选修课上有一半的同学会在上课时打开电脑还有四分之一的同学会用iPad,剩下的同学则会“玩手机”只有少数同学会完全使用纸笔。

不明僦里的同学可能会以为他们上课在“玩”其实不然,虽然大家用着最贵的电子设备、扛着超极重的游戏本但大部分依然在课上认真听講,课后努力

不过当年刚入学时还是很吃惊的,于是坐在教室后排看大家拿电子设备都在干什么

很多人会用Windows自带的oneNote记笔记,还有些人會用iPad?键盘记笔记其他用iPad的同学我虽然看不到他们的屏幕,但是通过手里的触控笔也可以判断他们在记笔记

网上这种回答很多,这是峩总结的一篇:

这种学习方式对于中学阶段严禁使用电子设备的我造成了很大冲击

我在大学里做笔记大概经历了以下三个阶段:

在大一伊始,我依然选择购买笔记本电脑记笔记记笔记毕竟曾经的校名礼品笔记本电脑记笔记现在成了自己的作业本,每天看着印有复旦logo的笔記本电脑记笔记封面就很满足

后来发现这种记笔记方式效率很低。

停下来再说一句不同大学学习情况不同,有些大学仍然会禁止学生仩课使用电子设备所以我的答案仅供参考。

我大一一学期大概有12门课其中专业大类基础课只有3门,其他的多是政治课、拓展知识面的選修课这给我记笔记造成了很大麻烦:我买了很多笔记本电脑记笔记,每个都写上了课程名称但很多课程一学期下来都没有记下几句話,后来才知道这些非专业课就是——水课

为它们专门准备笔记本电脑记笔记其实是在浪费生活费与书包空间。

但如果把其他课程的笔記都放在一个笔记本电脑记笔记上则杂乱无章。

所以在大一结束后我寝室里多了一堆写上了课程名字的空笔记本电脑记笔记,送人也送不出去留着当草稿纸又是鸡肋……

当时没想过要买iPad,总觉得iPad是智商税也用电脑记笔记。因为我不打游戏所以买的轻薄本,每天携帶还比较方便关于我在复旦每日携带设备,大家可以看这篇回答:

在用Windows记笔记的人群中绝大多数有都是使用oneNote的。

于是我也在知乎上查攻略学习使用oneNote大家可以看一下成果:

虽然说相对于传统笔记方便了很多,但是不知是电脑适配的问题还是软件本身bug(正规渠道买的电脑、微软激活使用不是盗版),使用中总是会出现令我不适、但又不会处理的“痛点”:

纸张背景永远对不齐字符这一点就能把我强迫症逼的复发。
oneNote对于非触控屏幕来说有一半功能是阉割的,比如绘图、自由标记和其他设备互动少(这一点在下文和iPad比较时会得以彰显)
如果是非触控屏幕,oneNote不适合在有大量符号的课程上做笔记;

当然oneNote还是有很多人性化的地方比如录音功能:在教室安静、老师讲话清晰嘚条件下,几乎可以放着让oneNote“自己动”下课后检查一下笔记少数错讹就好。

但是笔记本电脑记笔记电脑毕竟还是占用一定空间所以我の前背的都是17寸大书包:

大一下学期做家教、加上消费习惯的调整,省下来一笔钱作为一个数码产品爱好者,买了一台iPad pro 10.5和Apple pencil 玩玩于是渐漸开始从PC端向Pad端转变。

买了iPad之后就可以背上精致的小书包了:

看过很多回答提到iPad使用多么多么不方便最后成了泡面盖。再仔细看一下他們的使用周期往往也就一两周有的只有一两天。这种结论真的很草率放在知乎上只能说丢人现脸,还给别人误导

使用iPad记笔记要解决鉯下三个问题,才会获得较好的书写体验:

书写软件:如果在iPad上继续使用oneNote,不难用才怪;
书写态度:遇到书写问题先想着解决,而不是上知乎抱怨

使用不同型号的iPad会产生不同的书写效果除了iPad pro拥有120Hz刷新率,其他型号iPad的屏幕刷新率都是60Hz这里放一张图提供直观的比较:

Apple pencil与普通電容笔的区别也在于此,Apple pencil很神奇的一点在于:除非没电否则提笔即写,但是普通电容笔会偶尔出现误触和断触这一点会很影响书写效果与心情。

一支价值650元的电子笔真的和100多的普通笔不一样。

这里倒不是无脑吹苹果最佳的使用体验一定是选择最优的产品搭配。如果伱花很多钱买了iPad然后用普通笔书写体验不佳,于是上知乎说iPad记笔记不合适我认为这一点是不恰当的。你可以骂苹果产品用不起但不能转移问题的关键。

说白了使用iPad pro配合Apple pencil会让你感觉自己就在拿着真实的笔写字,忘了它是电子设备

我在其他回答中已经比较详细地比较叻不同书写软件的优劣,具体请看这篇:

好的我默认你们已经看完并点赞收藏回来了下面继续。

我的iPad中虽然下了不少书写软件(毕竟都昰钱啊!好贵的!!!)但稳定长期使用的只有Notability。这个主要是“路径依赖效应”就像之前在PC上稳定使用oneNote一样,虽然我是数码爱好者喜歡倒腾但学习的事情不能花里胡哨的吧!

关于MaginNote的使用我觉得这篇文章解答比较详细,链接在下:

好的我又默认你萌点赞收藏感谢后回来嘚使用Notability的主要原因在于可以边记笔记边录音、在书写工具上,它可以默认化曲为直我终于实现了随手一画就是一个圆的理想。

仅凭这┅点我可以在会计学、经济学等大量需要图表、绘图去理解的课上去使用。而且在这一点上,iPad真正意义上在笔记方面完爆了纸质书写體验它改变了书写的逻辑。

买来iPad之后我大约适应了一个月一开始那只笔就一直放在保护套里,偶尔拿出来用用被难看的字迹恶心到了趕紧收回去

知乎上大佬众多,我不敢说自己字有多好看但至少在中学时代,我没有失过卷面分:

可是尼玛一到iPad上就变成了这样:

本來以为用了iPad,可以与oneNote无缝衔接了结果变成了这样:


不过凡事都有偶然,我喜欢的女生偏偏就喜欢用MaginNote ,而且在oneNote上书写体验也比我好(她用的昰iPad pro 2018加 2代Apple Pencil可能是适配问题,如果这个问题能解决我可能就要从notability脱坑重回oneNote怀抱了)。

买了Apple Pencil后也想过要不要买一个笔尖套或者保护壳但是裝了保护壳后就放不下我的iPad保护壳当中了,而且笔尖套好贵……

于是我拿起小时候学写字、学书法的精神重新适应在iPad、在这块昂贵的玻璃上写字。

现在裸笔在iPad上写字效果如下和我在纸质上写字效果相差无几。

这是在iPad上记住啦哈
这是在纸上、这是在纸上、这是在纸上

关於书写噪音问题,其实……我也没有很好的解决办法

另外结合实际情况,我觉得用Apple Pencil写字的声音没有那些在课上敲机械键盘的同学声音夶。

以上是这篇回答的主要内容希望对题主与被推荐阅读的小伙伴有帮助。

如何做笔记这是学习技能的必修课。

1. 电子笔记是否与手写笔记具有相同的效果

有一项是由两位欧洲教授进行的:挪威斯塔万格大学的安妮·曼根教授和马赛大学的神经生理学家让·卢克·韦莱研究人员比较了两组志愿者,他们都被要求学习一些陌生的单词第一组使用了手写笔记的方法。第二组使用键盤每周都会计算结果。最终结果:手写笔记占主导地位笔和纸小组比键盘小组更好地记住单词。

因此根据这项研究,可以说手写笔記比使用键盘即电子笔记学习得更好

除此之外,使用笔记本电脑记笔记电脑或笔和纸在TED演讲中做笔记时他们发现长期手写笔记的人对材料进行了更深入,更全面的了解以后再进行测试。

这项研究是确定的:如果放弃笔记本电脑记笔记等电子产品并选择老式的笔和纸您将学到更多。

2. 为什么手写笔记更适合您

手写笔记使你获得更多的感觉,大脑更加活跃因此学习过程得到了增强。这实际上是称为“觸觉”的研究领域的一部分这个领域的研究人员正在研究我们的身心在学习过程中的相互作用方式。

它是行动中的“触觉”或“动觉”學习理念您越积极运动,包括记下手写笔记就越容易记住信息。

因此教育锻炼和体育锻炼并没有您想象的那么不同。大脑就像身体┅样需要进行锻炼和伸展才能成长和加强。虽然说“没有痛苦就没有收获”在体育上被过度使用但在学术界却并非如此。如果手写笔記确实确实能吸引更多的感官从而比打字笔记更多地利用了大脑,那么锻炼大脑多于消耗不是有意义吗

3.如果手写笔记如此有效,为什麼我们还需要电子笔记呢

尽管便利性不错,但它不应该取代有效性笔记本电脑记笔记电脑提供了一种快速简便的方法来记录信息并进荇保存。他们还消除了保持笔记本电脑记笔记纸井井有条和安全的麻烦

也许这对您来说不是问题。但是手写笔记有时对某些人来说非常糟糕无法阅读自己做的笔记。但是在上课时请尽量记录手写工整地笔记第一印象会让记忆更持久。

与其他人共享数字格式的笔记时偠轻松得多。也就是说请记住,做笔记实际上比阅读同学的笔记更有效最重要的是记笔记的过程,而不是结果

4.我们如何科学地做手寫笔记?

  1. 康奈尔方法这种笔记系统是1940年代由康奈尔大学教授Walter Pauk创建的。您需要将一张纸分为三个部分:笔记提示和摘要。在主区域中做筆记并在左侧列中添加关键点和操作项等提示。会议课堂,活动结束后或者在观看视频或阅读博客文章后,请花几分钟来页面底部嘚为什么总结内容很重要?如果信息是由自己的思想主动创造的而不是简单地以被动方式阅读的,则可以更好地记住信息在1978年发表茬《言语学习与言语行为杂志》上的一篇中科学家将其描述为一种现象(the

2. 思维导图使用分支的概念可以追溯到几个世纪以前。这种记筆记方法非常适合视觉学习者可以通过在概念之间积极形成联系来帮助您最大化主动学习。编写中心主题或在中间开始对话然后围绕該主题绘制具有相关思想的节点。而且如果您想将思维映射到下一个层次,请尝试

将自己的想法写在纸上并在概念之间建立联系?思維导图是捕捉和联系各种思想的最有效方法之一

3. 制图方法。这种笔记方法对于可以分为几类的主题(如异同差异,日期事件等)可能很有用。每一行用于描述一个元素您正在研究的想法每个专栏都可以详细说明相应元素的各个方面。

4. 鱼骨笔记术 按字面含义鱼骨笔記,就是按照鱼骨的形状记笔记将信息整理成鱼骨的形状。具体地鱼骨笔记的基本顺序是写出鱼头,然后写背骨然后是大刺,然后昰小刺

源自日本,在全球已有超过50年的使用历史由已故东京大学名誉教授石川馨先生开创,是一种很多企业都在使用并取得良好效果嘚工作、学习工具遵循将信息按照“鱼骨”的形状去书写这一简单规则,无论是谁都可以立刻开始尝试,瞬间将信息“视觉化”和“構造化”使其易于阅读和理解。同时利用鱼骨法对信息进行的“持续化彩排”和“精致化彩排”,能使其呈现出一种彼此联结的形态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笔记本电脑记笔记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