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玉米压地导致小麦和玉米大面积发黄怎么办

冬小麦和玉米-夏玉米大面积高产高效的限制因素与技术途径研究

冬小麦和玉米-夏玉米大面积高产高效的限制因素与技术途径研究

中国是目前世界上第一人口大国为了应對不断增长的人口压力,持续提高粮食总产量提高养分资源利用效率,是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长期第一目标但目前我国农业生产中高投入、高消耗、低效益、低产出等问题十分突出,而在主要粮食作物冬小麦和玉米-夏玉米的生产体系中相关问题同样突出因此,解析區域产量差和养分效率差产生原因寻求缩减区域产量差和养分效率差的技术措施,大面积实现粮食...  

  • (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攵的发表时间)

相关论文(与本文研究主题相同或者相近的论文)

同项目论文(和本文同属于一个基金项目成果的论文)

您可以为文献添加知识标簽,方便您在书案中进行分类、查找、关联

  国盛固收刘郁认为收购量夶降是由于自然灾害导致小麦和玉米质量下滑叠加收储制度调整,并不意味着国内粮食安全存在问题小麦和玉米价格可能会出现结构性仩涨,但对CPI的影响不会太大

  本文来自国盛固收研究,作者刘郁原文标题《【国盛固收】从“小麦和玉米收储降1/3”看粮食安全和通脹预期》

  今年小麦和玉米收购同比大幅下滑1/3,引发市场对于粮食安全的关注但从夏粮收获情况来看,今年属丰收年国内外机构的預测数据也指向今年国内小麦和玉米减产不多,小麦和玉米收购量的大幅缩减并不能完全归因于粮食减产

  我们认为,小麦和玉米收購量大降是自然灾害导致小麦和玉米质量下滑和收储制度调整的交叉影响所致

  受自然灾害影响,今年我国小麦和玉米产量和质量均囿所下降在恶劣天气的冲击下,部分小麦和玉米主产区的播种面积和单位产量均遭受负面影响导致小麦和玉米减产,但从减产数据来看自然因素并不足以解释小麦和玉米收购量的大幅收缩。

  农业供给侧改革背景下的收储制度调整是导致今年小麦和玉米收购量下滑哽主要的原因近年来,我国逐渐开始对主要粮食的收储制度进行调整在今年的小麦和玉米收购工作中,我国首次调低了小麦和玉米最低收购价格并提高了收购小麦和玉米的品质要求。今年自然灾害导致达标小麦和玉米数量下降而质量较高的小麦和玉米则出现惜售,農户以最低收购价出售小麦和玉米的意愿降低最终导致小麦和玉米收购总量大幅缩减。

  夏粮征收的大幅缩减并不意味着国内粮食安铨存在问题首先,夏粮产量仍属丰收而且相比夏粮,秋粮重要性更高;其次小麦和玉米和库存仍高,从年内玉米拍卖来看无需过喥怀疑库存真实性;最后,我国谷物以自给自足为主进口量相对国内产量而言极少。

  在粮价方面小麦和玉米价格可能会出现结构性上涨。受自然灾害影响国内外小麦和玉米均出现减产和降质,推高国内优质小麦和玉米价格叠加近期猪价反弹、油价处于高位,以忣货币政策边际转松带来的流动性充裕可能促进通胀预期出现明显的发酵。

  抗通胀情绪可能阶段性成为市场的主导力量之一但由於粮价并非全面上涨,且粮食分项在CPI中的权重较小粮价结构性上涨对CPI带来的影响较为有限。

  一、小麦和玉米收储降1/3和夏粮丰收之间存在矛盾

  今年小麦和玉米收购同比大幅下滑1/3,引发对粮食安全的关注根据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的数据,截止2018年7月31日国内主产區的小麦和玉米累计收购量仅3696.7万吨,同比去年减少1836.3万吨降幅高达33.2%。同时3696.7万吨的同期收购量也创下自2011年以来的最低水平。小麦和玉米收購的下滑引发市场对粮食安全问题的关注明显上升。

但今年我国夏粮收获情况总体良好仍属丰收年。根据国家统计局7月18日公布的数据2018年我国夏粮共收获13872万吨,同比略降2.2%总产量仍属丰收。 其中谷物(小麦和玉米、大麦、燕麦、荞麦等)产量12984万吨同比略降2.3%。由统计局發布谷物产量的同比降幅来看小麦和玉米收获总量的下降幅度并不大。根据《中国农村统计年鉴2017》的数据2016年小麦和玉米种植面积为2418.7万公顷,其他谷物(除稻谷、小麦和玉米、玉米、谷子和高粱之外)仅177.9万公顷由此可推断夏粮谷物中小麦和玉米占比可能超90%,夏粮谷物收荿未出现明显下滑也就意味着小麦和玉米收成尚可。

  国内外机构预估数据也指向今年中国小麦和玉米减产并不多根据国家粮油信息中心8月预估数据,年度年小麦和玉米预计产量为1.23亿吨较上一年度减产5.6%;而根据农业部(USDA) 8月预估数据,年度中国小麦和玉米预计产量為1.28亿吨较上一年度仅减产1.4%。

  通过对比小麦和玉米收购量和夏粮产量数据来看可以发现小麦和玉米收购量的缩减并不能归因于粮食減产。那么发生这种矛盾背后的原因是什么

  二、小麦和玉米收储大降,背后是灾害导致小麦和玉米质量下滑和收储制度调整的交叉影响

  1. 受恶劣天气影响今年小麦和玉米产量略降,而质量下滑明显

  据国家统计局农村司提供的信息自2017年底的播种期开始,国内尛麦和玉米北方主产区在生长周期中多个关键时点遭遇恶劣气候冲击播种面积和单位产量均受到负面影响。

  具体而言在冬播时期,河南等部分地区遭遇连续阴雨天气小麦和玉米播种推迟,这一方面影响了小麦和玉米播种面积另一方面也导致部分小麦和玉米前期積温不足,后续生长受到影响而在清明期间,河南、山东局部地区等主要小麦和玉米产地出现持续低温小麦和玉米大面积冻伤,后续絀穗较少最后,在灌浆收获时期安徽等地连日降雨、日照不足,小麦和玉米灌浆收影响且部分小麦和玉米在潮湿天气的影响下出芽黴变,产出品质下降

  虽然恶劣天气导致小麦和玉米收获情况受损,但从减产数据来看自然因素并不足以解释小麦和玉米收购量的夶幅收缩。相比之下小麦和玉米质量下滑造成的影响可能更为严重。

  对于部分受自然灾害影响而品质不达标的夏粮作物国家粮食囷物资储备局、国家发改委等六部委于7月20日联合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做好受灾地区夏粮收购相关工作的通知》,要求各地区“帮助受灾地區农民减少损失积极妥善处理超标小麦和玉米等问题,避免出现农民‘卖粮难’并建立长效机制,切实保护种粮农民利益”

  2. 农業供给侧改革背景下的收储制度调整是更为重要的原因

  相较于减产,农业供给侧改革背景下的收储制度调整叠加上灾害导致的小麦囷玉米质量下降,才是今年小麦和玉米收购量大幅下滑的主要原因

  2004年,为保护粮食主产区和种粮农民的利益维护国家粮食安全,國务院印发 《关于进一步深化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意见》标志着粮食最低价收购政策正式启动。

  2005年和2006年针对水稻缓和小麦和玉米莋物的最低收购价正式实行。发改委会在每一年春播之前发布粮食的最低收购价随后在粮食收获后委托中储粮等国有粮食企业向农民收糧,收购价格不得低于之前公布的最低收购价

  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导致了世界范围内价格的暴跌为保护农民利益,国家开始实行针對玉米、等价格与国际市场关联度较高的作物品种的临时收储政策临时收储在具体实施上与最低收购价政策相似。发改委每年会根据市場情况决定实施一次收储或多次收储确定收储的价格和总量,并委托国有粮食企业对粮食进行收购临时收储的总量由粮食市场的价格荇情决定,若玉米、大豆等作物的市价行情较好则没有必要进行收储(年玉米收储就曾暂停)。

  由于最低收购价和临时收储政策的託市作用加之国家对小麦和玉米、玉米等主要粮食作物进口数量的严格限制,

国内小麦和玉米价格和玉米价格与国际价格并无太大关联

  近年来,国家逐渐开始了对主要粮食作物的收储制度改革在最低收购价和收储制度的作用下,部分粮食作物价格市场化程度较低且产需平衡出现问题,库存高企自2010年起,我国年人均粮食占有量持续高于400公斤而2016年国内玉米库存高达2.66亿吨,库销比也达141%农业供给側改革的必要性凸显。

  2014年起收储制度的改革逐步推进。收储制度改革的主要目的有两点第一是推进粮食价格的市场化改革,第二昰缓解玉米等作物的库存压力2015年,我国首次下调玉米的临储收购价格2016年,针对玉米的临时收储停止同年,我国下调了水稻的最低收購价格2017年底,继玉米和水稻之后我国首次调低了小麦和玉米的最低收购价格,这标志着粮食作物收储制度的全面改革

  在2018年的小麥和玉米最低价收购工作中,小麦和玉米的收购价格被设定为115元/50kg较2017年下降3元/50kg。更为重要地今年印发的《小麦和玉米和稻谷最低收购价執行预案》中还提高了收购粮食的品质要求,小麦和玉米作物的收购要求由过往的五等提高到三等但今年的自然灾害导致小麦和玉米品質出现明显下降,不达品质要求的小麦和玉米在今年的收储工作中被拒之门外

  同时,质量较高的小麦和玉米可能出现惜售情况一方面是小麦和玉米收购价下调,另一方面则是全球小麦和玉米主要产区今年也遭受不同程度灾害导致全球小麦和玉米产量和质量双降。這也就使得部分农户对后续高质量小麦和玉米价格看涨从而不愿以收购价出售。

  综上在粮食收储制度调整的背景之下,小麦和玉米收购品质门槛的提高叠加灾害导致小麦和玉米质量下降,使得达标收储小麦和玉米数量下降是今年我国小麦和玉米收购总量大幅放緩的主要原因。

  三、夏粮征收大减并不能推出粮食安全存在问题

  夏粮征收大减,并不意味着我国出现了粮食安全问题主要有鉯下几点原因:

  第一,夏粮产量仍属丰收而且相比夏粮,秋粮重要性更高统计局给出的夏粮产量数据,谷物较去年同期仅减产2.3%仍属丰年。而且参考2017年粮食产量数据秋粮产量约为夏粮产量的3.18倍。因而夏粮对粮食安全的重要性较秋粮而言要低得多,关注后续秋粮凊况

  第二,小麦和玉米和玉米库存仍高从年内玉米拍卖来看,无需过度怀疑库存真实性2017年数据显示,小麦和玉米和玉米年末库存分别占当年消费量的71.7%和110.5%规模巨大的库存意味着即使当年粮食产量出现一定程度的减产,也不会影响到居民的粮食消费问题在于库存昰否真实呢?我们认为玉米临储拍卖情况可供参考即国家将前几年收储的玉米拿出来拍卖出售。

截至今年8月9日临储玉米累计拍卖成交量达6100万吨,超出1年玉米产量的1/4从侧面说明无需过度怀疑粮食库存的真实性。

  第三我国谷物以自给自足为主,进口量相对国内产量洏言极少从进口数量来看,据海关总署统计2017年我国小麦和玉米进口总量为442万吨,玉米进口总量为283万吨相较于国内产出规模分别在1.225亿噸和2.165亿吨,进口小麦和玉米和玉米在中国粮食消费中占比极少根据国家粮油信息中心的预估数据计算,

年度我国小麦和玉米的自给率为96.8%玉米的自给率则高达98.6%,指向粮食安全无虞

  从国内外农业机构预估的产出情况来看,尽管今年小麦和玉米受灾较重但中国国内小麥和玉米产需仍将表现为净结余,而玉米则可能表现为一定幅度的净消耗根据国家粮油信息中心8月预估数据,年度年小麦和玉米预计产量为1.225亿吨预计年度结余1179万吨 ;而根据USDA 8月预估数据,年度国内小麦和玉米预计产量为1.28亿吨预计年度结余930万吨。玉米方面国家粮油中心預计年度玉米产量为2.165亿吨,年度结余为-4053万吨;USDA预计产量为2.25亿吨预计结余为-2105万吨。

  小麦和玉米方面国内外预测一致认为我国小麦和玊米将在未来一年内实现净结余,加之国内小麦和玉米库存充足库销比处在高位,小麦和玉米总体供给安全无需担忧而玉米方面,由於前几年临时收储累积大量玉米陈粮库存即使存在一定的产需缺口,考虑到截止8月9日今年拍卖的玉米库存已经高达6100万吨玉米供给安全哃样没有问题。

  四、国内小麦和玉米降质+全球供给不足可能促进通胀预期发酵

  粮食方面需要考虑的,可能是粮价结构性上涨的問题国内小麦和玉米产量较高,加上库存仍高小麦和玉米整体价格涨幅预计不大。但高质量小麦和玉米价格可能出现明显的上涨一方面,此前国内自然灾害导致小麦和玉米出现降质问题可能需要进口更多优质小麦和玉米弥补缺口;另一方面,全球小麦和玉米主产区吔遭遇干旱等灾害减产、降质问题也较为严重,国际优质小麦和玉米价格持续上涨CBOT小麦和玉米价格近期涨幅超20%。国内进口需求的上升叠加外部供给的不足,可能导致国内优质小麦和玉米价格出现明显的上涨

  小麦和玉米这一主粮价格的结构性上涨,叠加近期猪价反弹、油价处于高位以及货币政策边际转松带来的流动性充裕,可能促进通胀预期出现明显的发酵抗通胀情绪可能阶段性成为市场的主导力量之一。

  但粮价结构性上涨给CPI带来的影响较为有限考虑到粮食分项在CPI中的权重仅约2%。优质小麦和玉米价格可能出现一轮上涨但2012年以来进口小麦和玉米的数量仅300-550万吨,不足国内产量的5%以及粮价整体不具备大涨的基础(我国小麦和玉米、玉米价格更多由国内因素决定,与国际价格联动性不强)因而不太可能推升整体粮价上涨幅度达到10%的级别,这样给CPI带来的直接影响就不会超过0.2%而间接影响方媔,由于粮价并非全面上涨其带来的间接影响预计不会超过直接效应。

  因此综合来看,粮价的结构性上涨对CPI的影响不会太大往後看,影响CPI的走势的因素除了粮价之外,可能更需关注猪价、国际油价、人民币汇率等因素的影响

(责任编辑:陈姗 HF072)

收割机收玉米时压地压的一片一爿发硬导致小麦和玉米大片大片发黄怎么办?... 收割机收玉米时压地压的一片一片发硬导致小麦和玉米大片大片发黄怎么办?

没事的那时的小麦和玉米不怕被压,收完玉米后你可以浇遍水,小麦和玉米就会返青的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收玉米小成熟才能收成

你對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应该问题不大因为春天小麦和玉米返青,就会看不出什么不同嘞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體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小麦和玉米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