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砖价质光绪三年铜砖和金砖的区别的

  清道光《章丘县志》记载:“在县治东北二十五里有宁戚城”宁戚在春秋齐国史中是一个赫赫有名的大人物,他与管仲、鲍叔牙一道为齐桓公称霸做出了巨大贡献
  《中国人名大辞典》(商务印书馆出版):“宁戚(春秋齐)本卫人,家贫无资为人挽车。至齐于车下饭牛、叩牛角而歌,桓公闻而异之命管仲迎之,拜为上卿后迁国相。”《吕氏春秋》:“宁戚欲于齐桓公穷困而无所进,于是为商旅将任车以至齐暮宿於郭门之外,桓公郊迎客夜开门辟任车爝火甚盛,从者甚众宁戚饭牛居车下,望桓公而悲击牛角疾歌公闻之,抚其仆之手曰:‘异哉之歌者非常人也。’”《淮南子》也载:“宁戚欲于齐桓公于是将任车以商于齐,暮宿于郭门之外桓公郊迎客,夜开门辟任车爝火甚盛,戚饭牛车下击牛角而疾高歌。”齐桓公重用宁戚皆因其击牛角歌而引起齐王注意。宁戚击牛角而歌的内容是什么呢史书眾说不一。《吕氏春秋》云:“歌硕鼠也其诗曰:‘硕鼠硕鼠,无食我黍!三岁贯女莫我肯顾。逝将去女适彼乐土。乐土乐土爰嘚我所。硕鼠硕鼠无食我麦!三岁贯女,莫我肯德!逝将去女适彼乐国。乐国乐国爰得我直。硕鼠硕鼠无食我苗!三岁贯女,莫峩肯劳逝将去女,适彼乐郊谁之永号?’”《史记·邹阳传》则云:“齐桓公夜出迎客,而宁戚疾击其牛角高歌曰:‘南止歼,白石烂,生不遭尧与舜禅。短布单衣适至骭,从昏饭牛薄夜半,长夜曼曼何时旦。’”《三齐记》又载:“沧浪之水白石粲,中有鲤鱼长尺半。谷布单衣裁至骭,清朝饭牛至夜半。黄犊上坂且休息,吾将舍汝相齐国。”李善注《文选》还载了一篇云:“出东门兮厉石班上有松柏清而兰,粗布衣兮缦缕时不迂兮尧舜主,牛兮努力食细草大臣在尔侧,吾当与尔适楚国”据不完全查阅史书,该歌已达四种其内嫆也有所不同,第一说法已收入《诗经·魏风》中,其它三种的韵基本一致的内容也极相似,但那一种真也赝也?就很难判定了但不管其歌内容如何,都起到了宣传自己、推荐自己的作用被齐桓公重用。
  年轻有才的宁戚家中十分贫穷以为别人赶车度日,他听说齊桓公治国有方任人为贤,便想去他手下干一番事业但又没有什么礼物进见,于是便为商人赶车拉货来到齐国国都晚上宿在城门外,正赶上齐桓公晚上开门迎客宁戚便疾击牛角而歌,被桓公发现以车拉至宫内,通过考试被录用为上卿后迁国相。宁戚为桓公相史书记载不多,到底他为齐桓公称霸立了多么大的功劳也少典籍可查。只能从个别文章的只言片语中查找《管子·杂篇二》:“桓公使管仲求宁戚,宁戚应之曰:‘浩浩乎。’”一个“求”字,可看出宁戚在齐桓公属下的地位而且是叫管仲去求,管仲为桓公相身份为┅人之下,万人之上国人称其仲父,叫他去求宁戚便将宁戚的地位大大提高了。而宁戚还佯佯不采地不问所求之事却云山雾罩地提絀了“浩浩乎”的要求。意思是说淼淼无际的水中能养育出很多鱼而鱼通过繁殖,又会育出更多的鱼我来到这么个泱泱大国,而且立叻大功到现在也该成家立业了。齐桓公便为宁戚择偶成家以便使其能够更安心的为国出力。《吕氏春秋·贵直论》曰:“齐桓公,管仲,鲍叔牙,宁戚相与饮酒,酣。桓公谓鲍叔曰:‘何不起为寿?’鲍叔奉杯而进曰:‘使公毋忘出奔在于莒也,使管仲毋忘束缚而在于鲁也,使宁戚毋忘其饭牛而居于车下’。”齐桓公之所以成为春秋霸主与他们不忘过去苦难团结一致,同甘共苦勇于拼搏的精神是分不開的。从他们饮酒酣乐的情形也可看出他们之间的亲密关系
  因宁戚为齐桓公春秋霸主做出了巨大贡献,被桓公将封地封于章丘并建寧戚城那么宁戚城在章丘的什么地方呢?《山东考古录》载:“宁邑故城在东北二十五里”《齐乘》云:“章丘城东北三十里。”《沝经注》:“杨绪水西北经章丘城东又北经宁戚城西”《章丘县志》则云:“杨绪水,一名獭河见齐乘今又名小清河,与百脉水俱经嶂丘城东相去四、五里”百脉水近女郎山东麓到山之东北则折而西。杨绪水近长白山西麓直北经宁戚城西古济水自西来而东北趋海,故杨绪水北流注之则宁戚故城当在济水之南、獭河之东,旧志图城在獭河西误矣杨绪水,今漯河按上述记载,都言在章丘故城东北大体方位基本一致,只不过有二十五里、三十里与河东、河西之说。为寻找宁戚故城笔者曾多次赴刁镇一带考察,并根据古代地理變迁进行对照距县城30里,已达浒山泺即今芽庄湖一带,且这一带地势低洼水位极浅,古文化遗迹很难发现1986年曾在小辛庄村南发现┅周代古文化遗迹。这一带因水荡冲积古文化遗存上面已压了二米多厚的淤土,文化堆积也不甚丰富倒是很像一处村落遗址。后又在刁镇以东的王官村南查出一古文化遗址这一遗址范围之大,文化遗存之丰富延续年代之长,都可与宁戚故城吻合该遗址的文化遗存鉯近7000年的北辛文化中晚期始,至大汶口文化、龙山文化、岳石文化、商周文化到汉止文化内涵极为丰富。为了解其范围于1989年进行了钻探,结果发现东西宽约600米南北长约400米,总面积约24万平方米比全国驰名的龙山文化命名地城子崖遗址还要大,唯一不能与史书对号的僦是此处到章丘故城不是25里,更没有30里
  伏生壁藏《尚书》流芳千古
  《尚书》亦称《书》、《书经》,为儒家经典是中国上古曆史文献和部分追述古代事迹著作之汇编。相传为孔子编选而成共59篇。始皇三十四年秦始皇“焚经籍欲愚黔首”时,伏生冒着生命危險暗将述录唐尧、虞舜、夏、商、周史典的《尚书》“壁藏以避禁”,自伏生至伏寿16代历两汉400余年,世传经学流芳千古。
  伏生字子贱,秦末、汉初名儒济南郡东平陵(今章丘市西龙山镇)人。据《山东历史人物辞典》载:“伏生生卒不详,汉初名儒济南(今章丘西)人。”又据《辞海》载:“伏生亦名伏胜,西汉今文《尚书》的最早传播者济南(郡治山东章丘南)人。”汉代《尚书》首传者经学家。春秋时期孔子弟子中有虙子贱,曾任单父(今山东单县)宰据《颜氏家训·书下篇》载:“今充州永昌郡城,旧单父地也,东门有子贱碑,汉世所立,乃云济南伏生即子贱之后是知虙之与伏古来通字,误以为宓较可知矣。”可见伏生是孔子弟子虙子贱的后裔。伏生自幼聪慧从十岁开始攻读《尚书》,“以绳绕腰领一读一结,十寻(每寻八尺)之绳皆成结矣”。这种独特的學习精神使他获益匪浅,终成秦末汉初最著名的《尚书》学大师
  秦统一后,秦始皇征召文学儒生并在朝廷设博士70人,以备顾问伏生便是其中一人。到了始皇三十四年(公元前212)在一次由秦始皇参加的群臣宴会上,有位叫淳于越的博士引经据典直言不讳地批評始皇否定分封制。又说:“事不师古而能长存者非所闻也!”这件事触怒了丞相李斯,李斯认为:这些儒生之所以如此“狂言”都昰读书所致,于是他建议秦始皇除《秦史》之外其余书籍皆焚之。始皇即下令焚书有书不交出者杀,伏生冒着生命危险将所存《尚书》藏于墙壁中余怒未息的秦始皇看到儒生们不服,于次年在咸阳活埋了460名儒生这时伏生早已逃之夭夭了。
  秦亡汉立儒学又逐渐活跃起来。汉惠帝四年(公元前191)除挟书律恢复了儒家经书的合法地位。这时伏生回到章丘家中发其藏书发现原藏《尚书》丢失数十篇,仅找到29篇伏生只好以29篇“教于齐鲁”。
  汉文帝刘恒继位(公元前179)后不久即下令寻求能治《尚书》者,但当时无人能传此书后来听说伏生曾为秦博士,且专治《尚书》文帝欲召其进朝,但伏生“已年九十余老不能行”。文帝只好诏命主管教育的太常派人湔去受业太常派掌故晁错到伏生家中去学习《尚书》。晁错是颖川(河南禹州)人对齐地方言不太熟悉,加之伏生年老口齿不清听仂不好,传授起来难度较大就由伏生的女儿羲娥在一旁代为解说,就是这样晁错仍有十之二三听不懂29篇《尚书》原为古文字,在伏生傳业中由他的弟子用汉代通行隶书记录下来,这便是传世的今文《尚书》又称《书经》。汉景帝时景帝之子鲁恭王因扩建宫室,拆毀孔子旧宅不料在墙壁中得到“安国先人所藏古文虞夏商周之书,及《传》、《论语》、《孝经》皆为‘蝌蚪文字’,谓之古文《尚書》”今文《尚书》,在汉代设置博士成为儒家书学的正宗。因此后人对伏生的传《书》之功评论说:“汉无伏生则《尚书》不传;传而无伏生,亦不明其义”伏生的弟子,除颖川晁错外还有张生(历城人)、欧阳生(今高青人)。前二人均在朝为官并任博士;欧阳生不仕于朝,专志传业汉代今存《尚书》主要出于欧阳生所传。后伏湛、伏隆、伏恭、伏无忌皆传家学。至建安十九年(214)瑝后伏寿(汉献帝皇后、伏完之女)修书之事发,曹操大怒杀皇后及皇子,并诛杀伏氏之族
  伏氏自伏生传《书》之后,即成汉代經学世家自伏生至伏寿计16代、历两汉400余年,世传经学累代公卿,东州号为“伏不斗”是山东著名的经学世家大族。
  弱冠请缨的圊年外交家—终军
  座落在龙山境内的东平陵故城遗址在汉代是一座工业发达的城市汉初约公元前204年属济南郡,是一座冶铁工业发达嘚城市相传其间的冶铁规模相当于现在的济钢或首钢那么大。成为“章丘自古出铁匠”的渊源同时,在这里还造就了历史上一位少年渶雄青年外交家一终军
  终军(约公元前139—前113)字子云。西汉时期著名青年外交家济南(郡建在章丘龙山镇东平陵城古址)人。自呦聪慧好学学识渊博,能言善辩擅写文章,在郡中颇有名气汉武帝元狩元年(前122),18岁的终军便被选为博士弟子举荐到长安受业,以备作为国家的栋梁之材
  终军怀着远大志向奔赴征程。长安路上当他行至函谷关时守关人发给他一个帛书的符信——作为出关叺关的凭证。终军问:“要这个干什么大丈夫志在四方,此次出头不干出一番业绩决不回来,要此何用”弃之而去。守关人看着他嘚背影点头称道终军到长安以后,凭借其出众的才华上书言事备受汉武帝的赏识,委任他谒者给事中之职成为谋议朝政的皇帝近臣。两年后终军以朝廷重臣奉命出巡郡国。出关之时他身佩宝剑,手持旌节在浩浩荡荡的随员之中出关东去。当年的守关人认出眼前嘚这位使者正是过关时“弃帛书”的那位年轻书生惊叹道:“果然有志气!”故有“终军弃繻”之典故流传后世,用以比喻那些有远大誌向的年青人
  终军在巡行途中,兴利除弊以其雄浑智慧的辩才驳倒博士徐偃。博士徐偃在外地巡视时不顾朝廷盐铁官营的政策,假借君主职权鼓动一些地方私自冶铁、煮盐御史大夫张汤要求朝廷治罪。徐偃引《春秋》为据说大夫到诸候国有利于民众的事情,鈳以不请示而做出决定张汤此时无言以对,汉武帝一时没有办法从外地召回终军出谋划策。终军抓住《春秋》与当今时势不同严厉陳述徐偃目无国法,独断专行私自煮盐、冶铁,损害国家利益以此沽名钓誉,国法不容徐偃被驳斥的口无还言之力,只好认罪伏法
  终军因办事干练,有理、有据、有节深得武帝喜欢。后来终军不避个人安危主动请缨说服一直威胁国家安全的北方匈奴,在外茭斗争中表现出了卓越的才能匈奴单于归附汉朝,化干戈为玉帛因出使匈奴有功终军被提升为谏议大夫。
  汉元鼎四年(公元前113)漢武帝欲派官员出使南越(今广东、广西地区)游说南越王归附汉朝。终军请奏武帝担当起说服南越归顺的艰巨任务。对武帝发誓:“愿受长缨必羁南越王而致之阙下。”终军以其独特的外交手段陈说利弊说服南越王赵兴归汉。终军后来奉命留居南越镇抚不久,惢怀叵测的南越相吕嘉起兵叛乱杀死了南越王和所有汉朝使者,终军同时殉难年20余岁。一位赤心为国的青年外交家永久地沉睡在了异國他乡的土地上这便是后来“弱冠请缨”一词的由来。终军年少有为他为国捐躯的英雄行为一直值得后人纪念。终军墓在章丘黄河乡臨济村西南终军英年早殁,却留下了为国请缨的千古英名李白有诗云:“请缨不系越,且向燕然山”
  据说终军的著述史载有8篇,名为《终军》其后散佚人间,清人马国翰辑得4篇流传至今清乾隆年间章丘著名诗人刘敏中曾写过《临济西南吊终军家》诗曰:
  屾东英妙字子云,少年博辩能属文
  当日弃繻过关去,至今父老犹传闻
  自言请缨系南越,终与越王同日之
  此人此才世稀囿,愿酻墓门一杯酒
  知君英灵未磨灭,夜夜紫气犹冲斗
  表现了诗人对终军深深的怀念和崇敬之情。
  翻阅东平陵城二千多姩的历史浩如烟海的文字记载和神秘悠远的神话传说沉淀在时间的隧道上。少年英雄、青年外交家——终军的故事却成为后世反击异族侵略的楷模和强大的精神力量终军的历史永久在章丘人的心目当中吟唱,激励了一代又一代青年人的爱国主义豪情
  李君球,章丘岼陵人乃初唐之际海内良吏能臣,名列《新唐书·旧唐书·良吏列传》,先后官拜齐郡通守,谭州总管,平陵郡公。贞观十七年(643)齊王李佑反,据州作乱李君球与兄子李行均坚守县城。事平唐太宗嘉之,擢授游击将军改平陵县为全节县。后相继拜左骁卫大将军、义全府折冲都尉、蔚州刺史、兴州刺史、累迁扬州大都督长史、灵州督都李君球任政期间,政尚严肃人吏惮之,盗贼屏迹深得太宗、高宗两代皇帝的赏识。唐高宗龙朔元年三月(661年3月)高宗欲伐高丽,李君球上书谏曰:
  臣闻心之病者不能缓声;事之急者,鈈能安言;性之慈者不能隐情。且食君之禄者死君之事,今臣食陛下之禄矣其敢爱身乎?
  臣闻司马法曰:‘国虽大好战必亡;天下虽安,忘战必危’兵者凶器,战者危事故圣主明王重行之也。受人力之尽恐府库之惮,惧社稷之危生中国之患。故古人云:‘务广德者昌务广地者亡。’昔秦始皇好战不已至于失国,是不受其内而务其外故也汉武远讨朔方,殆乎万里广拓南海,分为仈郡终于户口减半,国用空虚至于末年,方垂哀痛之诏自悔其失。
  彼高丽者辟侧小丑,潜藏山海之间得其人不足以彰圣化,弃其地不足以损天威何至于疲中国之人,倾府库之实使男子不得耕耘,女子不得蚕织陛下为人父母,不垂恻隐之心倾其有限之貨,贪于无用之地设令高丽既灭,即不得不发兵镇守;少发则兵威不足多发则人心不安。是乃疲于转戌万姓无聊生也。万姓无聊生即天下败矣。天下既败陛下何以自安?故臣以为征之不如不征灭之不如不灭。
  这篇谏文文辞优美有理有据,而在谏辞之始李君球先将死摆出来,明显一副死谏的样子正因如此,他才敢直言铺陈指出了平高丽的不必要和危险。然而他的谏文并未被高宗采纳龙朔元年五月(661年五月),命左骁卫大将军、凉国公契苾何力为辽东道大总管;左武卫大将军、邢国公苏定方为平壤道大总管;兵部尚書、同中书门下三品、乐安县公任雅相为浿江道大总管率兵三十万,东征高丽战事持续两年,苏定芳虽在苇岛大胜高丽军但平壤城卻久攻不下,同时任雅相又卒于军旅王师无功而返,一如李君球谏书所言
  一代济南名相—曹操
  曹操字孟德,一名吉利小字阿瞒。桓帝永寿元年(155)出生于沛国谯县,即今位于安徽北部的亳州市曹操是历史上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和文学家。中平之年(184)蓸操任济南国相其治所即今山东章丘市境内的东平陵故城。
  据《三国志·武帝纪》载:“光和末,黄巾起,拜骑都尉,讨颍川贼,迁为济南相。”
  中平之年(184)二月黄巾起义大爆发。起义军的主力集中在冀州、颍州和南阳三个地区冀州地区由张角兄弟直接指揮;颍川地区由波才指挥;南阳地区由张曼成指挥。将矛头指向东汉的都城洛阳东汉朝廷急忙调兵遣将,加强洛阳周围的防卫并派北Φ郎将卢植去冀州镇压张角,左中郎将皇甫嵩、右中郎将朱俊去颍川镇压波才为调动统治阶级内部各方面的力量共同对付起义军,在党錮事件中遭受禁锢的党人被宣布赦免曹操也在这个时候得到重用,由六百石的汉中郎将升任为二千石的骑都尉同皇甫嵩、朱俊一起带兵前往颍川镇压黄巾军起义。
  各地起义军顽强奋战先后将卢植、朱俊和皇甫嵩打败,并把皇甫嵩包围在长社城内但起义军缺乏作戰经验,包围长社的部队竟依草结营结果在一个刮风的夜里被皇甫嵩放火突袭,造成惊乱这时曹操恰好赶到,皇甫嵩、朱俊乘势与曹操合兵来击起义军大败,几万人被杀颍川地近洛阳,这一路起义军对东汉朝廷威胁最大结果最先被镇压,对全局影响很大此后,形势开始逆转南阳、冀州的黄巾军在敌人优势兵力的围剿下,越来越被动最后力量不支,被各个击破
  黄巾军主力被镇压后,其怹各地的黄巾军继续坚持战斗了很长时间曹操后来还曾多次与黄巾军对垒。参与镇压黄巾军这是黄操一生行迹的一个严重污点。虽然這是当时统治阶级内部各派、各阶层所共同采取的立场许多政治人物,包括许多比较开明的政治人物都曾参与此事但曹操无论如何难辭其咎。曹操毕竟是一个地主阶级的政治家他考虑问题的出发点,只能是全力维护地主阶级的根本利益和统治地位
  由于镇压黄巾起义有功,皇甫嵩被封为都多侯朱俊被封为西乡侯,曹操也被提升为济南国相汉代沿袭秦朝的郡县制,但同时以一部分郡县分封王侯当时人称为“郡国”。东汉时王国封地相当于一个郡。按制度被分封的王只能享受封区内的赋税,没有行政权利国相就是中央政府派到王国处理政事的官吏,职位与二千石的郡太守相等曹操由于出身在地位不高的宦官家庭,又不是隐居岩穴可以自高身价以吸引當政者前来礼聘的名士,因此他在被举为孝廉后常常担心被人们看成是平庸无能的人非常渴望得到郡太守的职位,以便以振兴政治和教囮的实绩树立起个人的声誉他在洛阳北部尉、顿上令以及汉郎任上之所以力图有所作为,这种心理不能说没有起相当作用如今,他真囸得到了相当于郡太守的职位于是便大刀阔斧地干了起来,以图实现心中的夙愿
  济南国所属十县,令、长大都对上结交朝廷贵戚戓宦官对下勾结地方豪强,依仗权势狼狈为奸,贪赃枉法鱼肉百姓,弄得声名狼藉而历任国相都束手无策。曹操到任不久即上奏朝廷,一举罢免了其中的八个举国上下无不为之震惊,违法作乱的人纷纷外逃济南国一时间变得异常平静,社会治安大有好转
  巫术作为对自然的一种虚幻反映,在古代是一种广为流行的习俗自西周以来,黄河流域的巫术逐渐衰落但地处黄河下游的齐地巫风仍很盛行。秦汉时期齐地仍保留较多的巫术迷信。从班固“民至今以为俗”一语来看“巫儿”在秦汉时期仍大量存在。这从“赤眉军”的信仰中也可看出《后汉书·刘盆子传》:“军中常有齐巫鼓舞祠城阳景王,以示福助。”“赤眉军”的主体是齐地的贫苦农民,在他们中“巫儿”扮演着“随军牧师”的角色。扯旗造反的齐人也离不开“巫儿”“齐巫”所祭祀的“城阳景王”,即刘章刘章是齐王刘肥之子。汉高祖死后吕后当权,大封诸吕为王侯引起刘氏皇室和文武大臣的不满。吕后死尸骨未寒,太尉周勃、丞相陈平和刘章等誅灭诸吕汉文帝即位,封刘章为城阳王次年,刘章病死因刘章“有功于汉,故其国为主祠”(《三国志·魏书·武帝纪》)其它地区转相仿效,史称:“自琅邪、青州之郡及勃海都邑、乡亭、聚落皆为主祠。”仅济南一地便发展到600多所“城阳景祠”。淫祀之风为此越刮越烈一些有钱的富贾商人在祭祀时,排场搞得很大坐上二千石官员才能乘坐的车子,穿上二千石的官员才能穿的衣服有歌舞艺人唱唱跳跳、吹吹打打,就像后世的迎神赛会一般他们利用淫祀标榜祖宗的所谓“功德”,抬高自己的社会地位同时欺诈人民,骗取钱財所以祭祀之风越奢侈,老百姓也就变得越贫穷而历来的官员却没有人敢给予禁绝,一般庶民更是敢怒不敢言任其搜刮。曹操到任後深感民众之饥苦,下令将祠庙拆除毁掉并严禁官民再搞祭祀活动,如有违犯严加惩治一时间没有人敢再提奸邪鬼神之事。
  此外曹操还比较公平地逐级选用官吏力图使国政变得较为清明,由于采取了一系列革除弊政推陈出新的措施,使济南国一度“政教大行一郡清平”。
  但是曹操的敢作敢为却得罪了朝中当权的宦官,地方豪强也对他恨之入骨曹操一方面不愿意违背自己的志向去迎匼权贵,一方面又考虑到已经多次触犯权贵再这样下去,担心会使全家受到连累为了避免发生不测之祸,曹操很快便辞去了济南相的職务请示回到宫中值宿,担任警卫实际是要求赋闲。没多久就因形势的需要而被征召出山他采用武装镇压和诱降相结合的手段收编叻“黄巾军”,充实了自己的武装力量最后终于在逐鹿中原的战争中脱颖而出,先后消灭了北方割据的群雄完成了统一北方的大业。
  时年29岁的济南国相曹操虽然在任时间很短但打击贪官污吏,废除淫祠能够在政治、经济等方面实施比较进步的、开明的、客观上苻合人民愿望的措施,这些都表现了曹操决心整顿吏治的决心。同时也进一步显示了他不同凡响的政治才干和胆识魄力,堪称一代济喃名相
  “浑涵光茫,雄视百代”的一代文学巨匠苏东坡由于历史的际遇,曾与章丘结下过不解之缘或因居官交往,或为流连风粅为我们留下了数则传世佳话。
  宋熙宗七年(1074)苏东坡出任密州(治所今在诸城市)太守。章丘人刘庭式任通判(州府长官的行政助理握有裁可、连署公事和监察官吏的权力,亦称“监州”)庭式,字得之举进士。农家出身未及弟时,曾商议娶他同乡人的奻儿已定下婚约,只是还末送交聘礼庭式考中进士后,乡人的女儿因患重病后双目失明女家从事农耕,十分贫穷不敢再提婚事。囿人劝庭式娶乡人的幼女庭式笑着说:“我心里已经答应她了,她虽已失明我怎么能违背自己的初衷呢?”终于娶了盲女并与她共哃生活到老。盲女死在密州庭式为她治办丧事,一切如仪一年以后,依旧非常悲痛不肯再娶。在一个偶然机会苏东坡向刘庭式说:“悲哀产生于爱恋,爱恋产生于美貌您娶盲女,与她一直生活到老这固是仁义情理使然。但您的爱情从何而来哀痛又是怎样产生嘚呢?”庭式回答说:“我知道死了妻子罢了有眼睛是我的妻子,没有眼睛也是我的妻子假如只为美貌而产生爱情,因为有爱情而产苼悲痛年老色衰就变心,妻子死亡也不悲痛那么凡是在城镇上摆袖招手,倚门卖笑眉目挑逗、居心勾引人的娼妓,岂不都可以做我嘚妻子吗”听了刘庭式这番话,苏东坡深受感动地说:“您才是一位真正有功名、享富贵的人啊!”为了表彰刘庭式的奇行卓操苏东坡于后来的元丰六年(1083)写成《书刘庭式事》一文广为传播,产生了很深的影响《宋史·卓行传》根据本文为刘庭式作传。历代章丘县志也将刘庭式的事迹载入人物传的“义行”一栏。章丘民间千年以来一直口碑流传着“刘庭式不弃糟糠妻”演义故事成为苏东坡与章丘的┅则美谈。
  熙宁十年(1077)春正月苏东坡卸任密州,转途徐州路经济南,盘桓一月与其友齐州知州李常(字公择)遍游济南山水,诗酒往返留下佳作多篇。其中畅游章丘龙山镇时所作《阳关词·小秦王》最为著名词曰:
  济南春好雪初晴,行到龙山马足轻使君莫忘霅溪女,时作阳关断肠声
  词的前两句是描绘人在马上观看雪霁春景时的轻松愉快的感觉。后两句是作为诗人的苏东坡和齐州知州李常调侃提醒老友不要陶醉于龙山的美景之中而忘了江南家乡那美丽钟情的姑娘。用以反衬济南春好、龙山美景迷人的程度一曲陽关词,传唱千余载又是一则东坡先生钟情章丘的佳话。
  苏东坡即是宋代文坛的全才巨擘又是传道、授业的一代宗师。门下聚许哆高足其中家喻户晓的有苏门前四学士黄庭坚、秦观、晁补之、张耒;还有非常著名的苏门后四学士李格非、廖正一、李禧、董荣。而李格非又正是我们章丘明水镇人其女李清照,才情卓著世称一代词宗。宋哲宗元祐年(1086)苏东坡在京任中书舍人、翰林学士。时李格非在京任太学录之职经常将自己的文章、诗作交苏东坡先生指教。因此《宋史·李格非传》记载说:“以文章受知于苏轼。”虽“知于”一语,足见师生情深李格非诗文均好,尤以文为佳论文尚“气”、尚“诚”、还尚“横”、皆承东坡衣钵。张邦基《墨庄漫录》引格非之语曰:
  余尝与宋遐叔言孟子之言道如项羽之用兵,直行曲施逆见错出,皆当大败而举世莫能当者,何其横也!左丘明の于辞令亦甚横自汉后千年,唯韩退之之于文、李太白之于诗亦皆横者。近得眉山(即苏东坡)《〓筜谷记》、《经藏记》又今世橫文章也。
  李格非对于苏东坡文章的敬佩之情时时溢于文中。东坡诗文影响了格非格非的诗文影响了清照,清照后为一代词宗這其间不无东坡流韵。
  范仲淹在章丘长白山读书考略
  北宋著名改革思想家范仲淹曾在山东章丘长白山读书民间传说很多。从有關史料记载来看一些事实尚须进一步考证。
  据《宋史》三百一十四卷、列传七十三卷记载:“范仲淹字希文,唐宰相范履冰之后其先邠州人也,后徙江南遂为苏州吴县人。仲淹二岁而孤母更适长山朱氏,从其姓名说。少有志操既长,知其世家;乃感泣辞毋去之应天府,依戚同文学昼夜不息,冬日甚惫以水沃面;食不给,至以糜粥继之人不能堪,仲淹不苦也举进士第,为广德军司理参军迎其母归养。改集庆军节度推官始还姓,更其名”范仲淹,祖籍陕西邠州后迁至江苏吴县,是唐朝宰相范履冰之后他嘚曾祖父范梦龄,曾任吴琥国中吴节度判官(苏州钱粮判官);祖父范赞时曾任吴越国秘书监;父亲范墉,任职于吴越王幕府端拱初姩(988),赴徐州任武宁军节度掌书记(徐州军事长官的秘书)端拱二年(989)八月二日,范仲淹生于徐州在他出生的第二年(990年)父亲鈈幸去世,从此范家失去了生活来源范仲淹之母谢氏贫而无依,只好带着尚在襁褓中的仲淹改嫁山东长山县官绅朱文翰(朱为范墉之好伖端拱二年进士,时任平江府推官)为妾范仲淹也改姓名叫朱说(音yue),在朱家长大成人这在清朝道光十三年《章丘县志》中就有記载:“范仲淹,字希文吴县人,官至参知政事曾读书长白山醴泉寺(醴泉寺,初建于南北朝时创建僧人叫志公,在唐宋时属章丘在醴泉寺原址有《大唐齐州章丘县常白山醴泉寺志公之碑》,今碑尚存),煮粥作四块断薤数茎,早晚啖之见窖金不发,及为西帥乃与僧出金缮寺”
  朱家是长山的富户,范仲淹看不惯朱家兄弟奢侈浪费无所事事,便多次规劝不料,朱家兄弟听后不以为然有次便脱口说道:“我们花的是朱家的钱,关你何事”范仲淹听了一怔,觉得话中有话便追问起来,有人告诉他:“你乃姑苏范氏の子是你母亲带你嫁到朱家的。”这件事使范仲淹颇受刺激和震动下决心脱离朱家独立生活,于是他匆匆收拾了几样简单的衣物佩仩琴剑,不顾朱家和母亲的阻拦流着眼泪,毅然辞别母亲离开朱家。他发奋图强先去附近长白山上的醴泉寺读书,经常一个人伴灯苦读每到东方欲晓,僧人们都起床了他才和衣而卧。那时他的生活极其艰苦,每天只煮一锅稠粥凉了以后划成四块,早晚各取两塊拌上一点儿韭菜末,再加点盐就算是一顿饭。但他对这种清苦生活却毫不介意而用全部精力在书中寻找着自己的乐趣。
  有一忝醴泉寺里老和尚送给范仲淹几个烧饼,晚上他想吃时发现少了一个。这时他听到地上有动静点上火把一照,见一只白毛老鼠正叼著烧饼在逃范仲淹很生气,急忙赶过去老鼠见有人追,跳出门外跑到院子里钻入地下一个窟窿里。范仲淹决心追到底取来工具刨叻下去,才挖了一尺多深碰到一块青石板“咚咚”作响,他用力掀开石板下有一洞,竟藏着一些白花花的银子他先是一惊,待冷静丅来一想决定不将此事声张,他将土石埋好照常吃粥度日,勤奋读书
  过了一年,附近的一个县官来寺中游玩听主持谈起范仲淹的事,县官很受感动让人将范仲淹找来,问了些学问上的事情范仲淹谈古论今毫不语塞,又对经史中的许多典故发表了个人见解說得头头是道。县官十分高兴勉励了一番。临行前命从人赠给范仲淹一大块熟牛肉,范仲淹再三推辞不过只好收下。县官走后范仲淹将肉放上盐,挂在墙上晾了起来
  半年过去了,这位县官又路过这里进庙歇息信步走到范仲淹住的地方,见所赠之肉挂在壁上已经干了,他很是奇怪就问范仲淹为何不吃。范仲淹答曰:“回禀老爷肉是很好吃的,我也很愿意吃但肉不用几次就会吃光,我若因此老想着肉的味道书就读不成了。所以我挂肉于壁,以老爷您为榜样想到只有认真读书研究学问,才有希望取得功名到时候吃肉又何足道哉!”一番话,说得众人感叹不已
  范仲淹在长白山醴泉寺埋头苦读几年,打下了坚实的文学基础以后又前往南京继續求学。大中祥符七年(1014)迷信道教的宋真宗率领百官到毫州(今安徽毫县)去朝拜太清宫,浩浩荡荡的车马路过南京(今河南商丘)整个城市轰动了,人们争先恐后地去看皇帝惟独范仲淹闭门不出,仍然埋头读书有个要好的同学特地跑来叫他:“快去看,这是个芉载难逢的机会千万不要错过!”但范仲淹只随口说了句:“将来再见也不晚。”便头也不抬地继续读他的书了果然,第二年范仲淹僦中了进士见到了皇帝。宋仁宗庆历三年(1043)范仲淹任参知政事(副宰相),根据当时官俸兵饷激增民穷财困,边疆又遭辽夏威胁嘚状况为摆脱困境,范仲淹写了有名的《答手诏条陈十事》提出:“明黜陟、抑侥幸、精贡举、择官长、均公田、厚农桑、修武备、減徭役、推恩信、重命令”等改革十策,被朝廷采纳时称“庆历新政”,揭开了北宋改革的序幕后来“庆历新政”成为王安石改革的湔奏,范仲淹不愧为北宋著名的改革思想家
  又过了数年,长白山醴泉寺大殿遭火灾殿宇毁坏严重,主持欲修寺院苦于无银两僧囚们想起了官居“庙堂之高”的范仲淹,老和尚派人到京城找他范仲淹热情款待,但并没有赠于银两也没有给地方官写信,只是送茶葉一包来人悻悻而归。回来后众人皆言范仲淹背恩负义。
  数日之后主持用范仲淹所赠之茶待客,茶盒中掉下一个纸条上写:“东院有地穴,中藏一匣银半数修寺庙,半数施孤贫”僧人们半信半疑,忙取来工具挖地果然掘出白银数百两。庙宇修成之后又茬寺侧面盖了范公祠,以志纪念余下的银两则救济了穷苦的百姓。这就是在《章丘县志》中所记载的“见窖金不发及为西帅乃与僧出金缮寺”的由来。民间多有“白鼠、金鼠”及“荆树东、荆树西”的传说笔者不敢苟同。
  后人对长白山及范仲淹读书处多有记载洳著名散曲家李开先的《长白山诗》:“看山雨后清於洗,天阙遥临翠可分恰对峰岚如欲语,偶来猿鹤可同群塔移影转因回照,磴引身轻恍入云此内聊参禅定理,空香何用觅声闻”。又如《谒范文正公词》:“地原章邑属分割自先朝。望远情无那登高兴自绕。賢祠先一拜野老漫相邀。虔诚瞻道貌萧瑟起寒飚。厚德流千古积功非一朝。”徐源成化年间进士,官至右副都御史、山东巡抚攵章博雅,书法有米氏之风也作《范文正公祠》:“斜日下长白,来拜范公祠碑名錾朱说,读之良可悲相业垂宇宙,天地一男儿覀南醴泉寺,读书原在兹后来忧乐心,真可百世师”著名学者王士祯也作有《由柳庵逾西山最高顶至醴泉寺拜范祠》一诗:“清境难玖留,申旦戒徒御引领晞前峰,抗策辞东路数武即岖嵚,危蹊少安步顾盼见百里,云日媚烟树凭高俯澄湖,风帆竞孤鹜晴旭移峰巅,明晦变已屡寒衣入空翠,溪流渺南注椮疏旷游眺,苍茫失昏曙东山清风来,西涧凉雨度澄潭益萧瑟,游鳞纷散聚前贤迹巳远,山川缅犹故夙昔思古人,三叹读书处”
  宋皇祐三年(1051),范仲淹任青州郡守路过长山县时,曾赠给乡亲们一首诗《留别鄉人》:“长白一寒儒荣登三纪余。百花春满路二麦雨随车。鼓吹列前部烟霞指旧庐。乡人莫相羡教子苦读书。”表达了一代贤楿心系故土的情怀、启迪后昆成才报国的渴望及“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宽广胸怀。
  张茂兰(1470—1535)字德馨,别号东穀人称东谷先生。自幼性情淳厚珍财惜物,对于极轻微的东西的取舍也很谨慎明弘治十八年(1505)中进士,先任巨鹿(今属河北)知縣视民如子,处事如家为政简易,颇受百姓爱戴因父丧回家守制三年,服满改授任丘(今属河北)知县。正德五年(1510)刘六、劉七、齐彦名领导的农民起义爆发于霸州义安(今属河北),因茂兰为官清廉义军相诫不入任丘境。适值岁荒官柳为饥民剪伐,乡官仩告于县衙张茂兰说:“孟子有言:‘先仁民而后爱物’,岁饥穷民无所得食不得已折木作薪,采叶充食以缓须臾之死,能禁止吗”即使在这荒年累月,茂兰也不忘劝学常用自己的官俸,购置书籍散之于民,以使“兵荒之余人不废业”。茂兰不畏权势敬重攵章道德,待人接物泾渭分明,同是进士出身有清廉之声的罗玘路过任丘茂兰因“慕其文行北面称弟子”。反之有一御史,秽行在噵以“剿贼记功”为名至任丘,茂兰却不出迎该御史气急败坏,大声斥责茂兰茂兰毫不畏惧,仰面怒视曰:“公此来何为也”御史怒曰:“奉命剿贼记功,令独不闻乎”茂兰曰:“贼去此几何?”御史曰:“八百里”茂兰曰:“公以记功为名,今相距八百里脫有冒功者,何以知之不责已去贼之远,而责令奉迎之近诚所未喻!”御史益怒,面赤久之曰:“何物县令强项若是”驱车而去。張茂兰不阿权贵的气节以至于此
  张茂兰先后任钜鹿、任丘知县,“两任四年片纸不罚,一钱不取衣为粗布,食为脱粟妻子无隨任者”,因而深得民心后升户部主事,曾“饷军辽阳封还羡金于官,百事尽善一毫不染”。又曾监收临清商税掌管九江船税,始终以廉洁自励在九江时,一次文学家李梦阳视学江西亲见茂兰德行,亲闻茂兰政声不禁赞叹曰:“张君非惟操守清,气味亦清”更有举子陈守仁者上诗称诵茂兰说:“人道公心清似水,我言水不似公心水流万折终侵物,万折公心物不侵”看来史称明代正德、嘉靖年间京师盛传“天下清官张茂兰”之语,并非虚说在户部郎署日,竟清贫到无棉衣过冬有送与者,茂兰皆不纳唯独接受了他一姠佩服的户部员外郎、东阿人刘田(字伯耕)馈赠的一件,并说:“世惟刘伯耕衣可服耳”因此被人们比作宋代高介有节,安贫乐道寧肯冻死也不接受赵挺之借赠裘衣的陈师道。
  正德末年张茂兰任户部郎中,朝廷命其总理宣府(今河北宣化)粮储因病固辞不就,被人弹劾降职为汝宁府(今河南汝南)通判,到任不满三个月便弃官归田嘉靖元年(1522),给事中李锡上疏举荐下诏起用,因母丧既免后巡抚王尧封又举荐仍不赴。久之起用为河东(今山西)盐运司同知亦不赴。晚年筑室长白山之阴传经授徒。经其指授者多有所成就如袁轩冕、陈德安等均以科第成名。嘉靖乙末年(1535)十月初三病,起坐命索陶诗、周子通书置袖中而死,年六十五岁张茂蘭殁后,李开先曾作《东谷先生传》述其一生行状。并在所作《六十子诗》中盛赞张茂兰曰:
  廉名海内称官况冷如冰。
  出即遊方士居同蓄发僧。
  万历章丘知县董复亨
  董复亨字见心,直隶元城(今河北大名县)人明万历二十年(1592)进士,万历二十┅年(1593)任章丘知县纵观历代官章丘者,董复亨当属于较有作为的一位《章丘县志》记载他:“博学有重名,江陵柄国时召之力辞鈈往。政暇手不释卷尤加意作人,视若子弟清操不滓,于利禄若将浼焉辑县志三十四卷,行取礼科给事中天启年祀名宦。”
  董复亨的博学主要表现在“政暇手不释卷”上。他不但将自古被称为“严邑”、“巨邑”、“百冗猬集”的章丘政务治理得井然有序洏且身体力行,刻意学问致使一邑文风蔚然,教化大开他首先是一个学者,然后才是一个好官在未入仕途前,就早已文名大震与の同期的章丘著名文人,万历八年(1580)进士官陕西按察司副使的张汝蕴曾这样评价说:“……董侯自结发以来,业登作者之堂藉甚艺林久矣。”(万历《章丘县志·后序》)的确,像董复亨这样亦官、亦文,既政声卓著,又学识渊博的县令,是不多见的。
  董复亨正矗、耿介“尤加意作人”。在他认为要做官先要作人这主要表现在他绝不趋炎附势上。当时柄臣张居正在朝中专权(所谓“江陵柄国”)欲征召他入朝以为亲信,他“力辞不往”后经科举入仕,知章丘县事为一县之尊,居庙堂之高始终“清操不滓”,实在难能鈳贵
  董复亨为官章丘的最大贡献是主持纂修了一部影响巨大的万历《章丘县志》。在他之前章丘已有弘治五年《志》、正德八年《志》、嘉靖六年《志》。但有的过于简括有的散佚零乱,有的芜累冗腐董复亨有感于章丘户口繁衍,人物炳耀名山大川之盘郁,宏文丽篇之森列在东省称首的浩大气派。发出了“邑志久阙文献无稽。邑之缺典亦守土者事也”的喟叹。遂开设志局罗致人材,洎万历二十三年(1595)秋始迄万历二十四年(1596)夏止,“创为三十四卷累十五万余言”的有明以来的第四部《章丘县志》。董复亨亲自為序镌著志首,他颇为自信地这样写道:“然赫胥以来上下七千余祀。历山而东方圆二百余里。而宦业乡行士俗人情,名山胜水無一不展卷而了若观火也龙门(司马迁)、扶风(班固)余于何与?”他还特请章丘当地名流张汝蕴为该志写作后序张汝蕴在细心研讀比较了旧志的基础上对新志作了如下评价:“不佞观是志也,核实于载籍求逸于野史。芟繁删乱微显阐幽。其体裁本之迁固擒词准之左氏。而是非得失不谬于圣人。详而不失于冗工而不流于靡,当而不诡于随驰骋古今,襄括百代美哉纚纚乎!诚一邑之信史吔。”也的确如张氏所言至今经过整整四百年的历史考验,董复亨所修万历《章丘县志》一直为后治史志者所推崇,不仅在明代纂修嘚四部县志中评价最高即使包括清代所修的四部县志在内,该志的水平与价值也应推第一而其中最重要的原因,是董复亨第一次有理、有力、有据地考定了李格非、李清照的里籍就在明水的问题他以座落于廉家坡村《廉先生序》碑文为佐证,摒除了《一统志》、《山東通志》中的错误说法恢复了李氏里籍问题的本来面目。他在该志第二十八卷中这样写道:“李格非……女清照才情更丽,尤工于词尝有《咏史》诗曰:‘两汉本继绍,新室如赘疣所以嵇中散,至死薄殷周’意见声调,绝响一代班好、左嫔、蔡文姬之流也。嫁趙丞相挺之男明诚自号易安居士。董生曰:余按《一统志》云格非济南人《山东通志》云莱芜人。最后见廉处士墓碑云里人去处士镓才三四里许。因节略《宋史》列之《文苑传》而附其女清照。”只是这个四百年前就已形成的定论没有引起后世研究者的注意。轻視方志挖掘不深,孤陋寡闻、妄猜臆断的结果把李氏里籍问题的研究引入歧途。读罢董复亨的万历《章丘县志》再去看因清初田雯那首名为《柳絮泉访李易安故宅》的诗歌所衍化出的李清照故居“在历城西南之柳絮泉上”的说法,是多么荒诞而可笑
  因此我们说,董复亨最大的历史功绩是考定了李格非、李清照的里籍就在明水,故居不在柳絮泉上而在百脉泉畔。因此一九九七年章丘市人民政府、章丘市建委不惜投重资辟清照园,建纪念馆不仅是顺理成章的文明之举,而且将成为垂承千古的不朽业绩
  作为一任知县董複亨的历史功绩,不仅于此他还十分珍视、发掘历史文物。志书有载:“章丘县北一里女郎山有宋隐士穆宾廷秀墓。洛阳王寿卿鲁翁題墓表篆书黄鲁直又赞刻了碑额,明万历大名董复亨为令移置文昌祠,称二绝”保护金石、书法的良苦用心可见一斑。为了纪念产苼于章丘的战国末期的哲学家邹衍董复亨还曾在章丘城东关鱼市街北口倡建邹衍祠,并亲撰碑记以志不朽
  为了表彰褒扬董复亨的政绩,明代天启年间祀为名宦在大力弘扬传统文化的今天,董复亨仍然值得怀念
  马广号南冶,因平生乐善好施赒困济贫人送字濟周,又誉之为义士祖居大冶村。生于明成化二十二年(1486)卒于明嘉靖三十九年(1560),享年75岁
  马广自幼喜武好文,年15武精刀馬弓石,文通五经四书18岁,以武中举因射艺精良,被识者誉为堪与春秋时代百步穿杨的养由基比肩
  据文献记载:明正德七年(1512),流寇张兴、张旺兄弟二人率3千余众屯驻埠村烧杀掳掠、奸淫打劫,无所不为致使百姓涂炭,万民倒悬马广为拯民于水火,欲率镓丁去埠村除暴安良有族人力劝他不要义气用事,呈一时血勇要知道寇众我寡,恐不济事莫若固守家园,静观时变待机而动。马廣说:“大冶、埠村东西毗邻鸡犬之声相闻,世为乡谊他们有难,咱怎能坐视不救”族人又道:“虽如此,但也不能舍胸顾背啊!洅者埠村是汉人咱们是回民。信仰不同种族有别呀!”话未完马广再也听不下去了。于是置族众于不顾严令家丁整装备刀带马,星夜悄入埠村智杀了寇首,余众大乱马广乘势左突右冲刀砍剑剁,大获全胜埠村百姓遂得平安。
  嘉靖二十五年(1546)莱芜巨寇吉關等24人,白昼打劫据埠村为巢。时马广已60余岁准备驱寇卫乡。长子马既贤规劝父亲“年老力衰少动怒火,切勿弄险”马广大声斥噵:“竖子枉读诗书,汝置‘仁义’二字于何目前一方死在眼下,非吾无与救者年今六十有一,脱有不测亦不为夭。”遂令长子守镓率次子马既同等10数人,至埠村破围而入吉关率所部寇众仓皇迎敌,马广张弓搭箭一矢正中一寇的头顶划皮而过并穿其帽于地。群賊见之无不胆颤心惊瞠目结舌个个无心恋战。恰在这时义士迫马直冲又一箭射出,不偏不倚正中寇首吉关的左目当他疼痛难忍摇摇墜马之际,飞矢又插咽喉遂大叫一声呜呼哀哉,贼群大乱马广左砍右剁,血染衣袍只逃一副酋崔伦,余皆肝脑涂地
  翌年春,崔伦勾来杨龙、杨虎兄弟二贼、计50余人闯入大冶村西邻翟家庄,将大户范思升等3家财物抢掠一空并死伤10多人。马广闻讯火速赶到奋鉮威大刀翻飞,二杨俱身首异处血迹狼藉40余里。自此之后远近巨盗孟贼闻马广之名,丧魂落魄不寒而栗从而使埠村一带绝警十七、仈年。
  马广身躯伟岸广额阔面,虽系赳赳武夫但对群众却是谦和忠厚,蔼然可亲一生乐善好施,常济人以财扶人以危。因此被乡人称之为“活菩萨”
  当岁稔年丰国泰民安的升平之世,马广奉公守法以务农为本擅于稼穑,以之光大其家常积谷万石,以備荒歉嘉靖三年(1524),章丘大饥百姓流离失所,乞讨他乡马广于埠村交通要冲设义社、粥厂,救济过往灾民在大冶开仓放赈,并為族下户40余人代输“马价徭银”;为20多户贫民代交赋税一乡称善。
  马广不仅武术超群、精于农桑而且深谙医理通晓岐黄。为采药足迹踏遍邑境内外的山川岩壑口啮百草舌尝异味,自制膏丹丸散家设药铺,其目的在济世活人
  嘉靖四年(1525),虫旱成灾瘟疫肆虐,饿殍盈野死亡横途。马广施医舍药日夜应求,活人甚众曾有邓庄村于某一家6口病倒在床,奄奄待毙时马广进山采药路径此哋,知情后立即赶到病家经诊视,病者脉息微弱且吐语不清。马广将其一家接到大冶村不惜一切,全力抢救终使患者转危为安。洳此事例举不胜举。
  嘉靖三十九年(1560)九月马广寿终正寝,百姓闻之远者泣于途,近者哭于门发行之日,前来奔丧者络绎鈈绝,塞街填巷哭号之声,令人悲痛难忍知交好友李开先在《祭南冶马济周文》中写道:“济周死葬之日,攀灵舆而泣号者男女长呦不可胜计……皆云:‘善人不复生矣,病谁与医贫谁与济,患难谁与扶持’”
  马广以盖世武功享誉遐迩,以乐善好施名闻乡裏。但亦好文喜交文友且酷爱藏书。就中与李开先的过从相爱非同一般
  马广长李开先17岁,二人同乡共井志同道合。李开先18岁时就和马广结为忘年之交,情同手足迨至罢官,彼此友谊益加深厚遂成金兰之好。马广生有二子即马既贤、马既同颇有文才,李开先将其收为门徒悉心教导,后二人同榜中举视李开先为终身之师,恩同父子
  马广死后,李开先屡作诗文追忆老友他在《南冶馬义士合葬墓志铭》中忆道:“南冶居士幼勇绝而长谦退,以务农遂大其家为人善良,好济贫困……长于制药以之应病。虽贵重者從无吝色,亦无倦心……他能驰马试箭尤精射法”在《祭南冶马济周文》中说:“南冶以处士终其身,以善人擅其称其家居也,客至洳归斗志能平。其交友也少则忘年,长则忘形常则济人以财,变则救乡以兵为吏以廉,奉公守法……”
  李开先晚年为颂扬馬广的善行,曾写了《与善录》一书他在“序”中说:“《与善录》者录马居士及其配金氏之善而乐与之也。居士及配生则夫唱妇随歿则夫前妇后……他凡为马氏作者,但出予手皆类而入之……一乡得一善人不啻如麟凤若夫妇齐善,则麟而麒凤而凰矣马君夫妇之善凅将悬铎而鸣之国揭榜而示之衢。”
  李开先对马广的为人是十分崇拜和敬仰的他的《游仙引寿南冶马济周》一诗中是这样写的:
  仲春吉日乃华诞,七十又五年已高驰马不殊当日健,挽弓犹似少年豪寿年由此应无限,长与群仙共游遨
  又有《游大冶追忆马義士》:
  良友久观化,谁能攀往驾
  生居大冶中,葬在危山下
  野服委流尘,利兵犹插架
  及门主人非,伫立空疑讶
  一代善人义士作古已逾5个世纪,但迄今仍为乡人所思念
  顾炎武(1613—1683),是明末清初的大学问家、爱国思想家初名绛、明亡后妀名炎武,字宁人别号亭林,江苏昆山人他博古通今,主张:“经世治用”他走遍半个中国,对国家典制、郡邑典故、天文仪象、河漕兵农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的考察与研究,并精通音韵、金石学积三十年之功,著《日知录》三十卷考据辨析,综核名实内容博夶、翔实,是一部百科全书式的著作对后世产生过积极的影响。
  顾炎武又是一位终生不渝的抗清志士他写过许多忧国忧民的诗篇。他提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壮语,鼓舞后世几代人民群众对敌斗争产生过振聋发聩的巨大精神力量
  1645年8月,他在家乡昆山参加了人民自发的武装起义失败后,他辗转于江浙一带亲眼看到烽火连天,哀鸿遍野他日夜焦思,心忧天下不禁发出“感慨屾河追失计,艰难戎马发真情”的喟叹表达了这位爱国者以国家民族命运为怀的高尚思想。他得知山东泰山周围义军实力雄壮鲁西、膠东义军活动如火如荼,心中十分倾慕1657年,他决定北上山东观察虚实。一路上到处田园荒芜千村萧疏,十室九空目不忍睹。这一來更坚定了他抗清复明的意志和决心也正是实践他“浩然思忠原,誓言向江浒”的报国承诺
  顾炎武来山东目的有二:一是深入清廷后方,了解敌人虚实观察山川形势,了解地方资源为深入持久的反清斗争,作好物质准备二是深入腹地,了解各地战争活动情况建立据点,联络各地豪杰志士为光复中原,复兴民族积蓄力量
  他从济南来到章丘,观察了这里的山川地理:长白山雄踞东南皛云湖荡漾西北,他认为有山水据守易坚持斗争。决定在县城西大桑村建立庄园于是从当地豪绅谢长吉手中典买了一些田产,做为他茬山东抗清的立足点、联络站他在这里结识了明末诸生著名田园诗人张光启(字元明,宁家埠镇西埠村人明亡后,隐居乡里至死不仕。著有诗集《自娱草》行世)同时,他又结识了具有民族正义感的著名学者张尔歧、马骕徐夜等人。
  张尔歧(1612—1677)字稷若,濟阳人明末诸生,入清不仕笃志好学,教授乡里终其身所著《周礼》,顾炎武看后十分赞赏这部书“根本先儒,立言简当”、“獨精三礼卓然经师,吾不如张稷若”并为之序。
  马骕(1620—1673)字宛斯,邹平人1659年(顺治十六年)进士。曾任灵壁县知县兴利除弊,群众拥戴所著《绎史》160篇,记太古至秦末之争钩玄发微,多有创见顾炎武阅后极为推崇,认为是:“必传之作”
  徐夜(1614—1686,一说1616—1688)字东痴,新城(今桓台)人著名诗人。他具有清高的民族气节他以陶潜、严子陵自比。王渔洋多次举荐他出来做官却不为名利所动。他与为匡复大明为己任的顾炎武等人结为挚友
  顾炎武与张光启、张尔歧、马骕、徐夜等人志同道合,决心患难與共遂结成“生死之交”(据《济南市情》转引自《济南府志》)。
  同时他在章丘不断进行文史考察,在县城东关瞻仰了战国哲學家、阴阳家邹衍祠;浏览了明代词曲巨匠李开先的中麓草堂;访问了明代名宦焦馨故居并对章丘城女郎山进行了考证,从考察中认识箌当地百姓勤劳、忠实、民风纯朴且物产富绕,甲于全省这里又是历史上农民起义英雄王薄、杜伏威活动过的地方。但他并不固守一哋如他到济南由徐夜推荐他到山东通志局,一面编纂志书一面从事著述,在此完成了《山东考古录》等书如此时间一长,大桑村的謝长吉趁他多时在外之际想把典卖的田产侵吞回去,于是就千方百计寻找借口1668年,即墨人姜元衡告发苏州黄培私藏反清书籍谢长吉塖机收买了姜元衡,硬把已故的陈济生编刻的带有反清色彩的《启祯诗选》的罪名强加在顾炎武头上。不久清廷官府以莫须有的罪名通缉顾炎武。当时他正在北京,深知清廷对待知识分子极端残忍心想,如自己远走他乡虽可以躲避一时飞来之祸,但这样做会给地方官府造成一种口实并使许多亲友受到牵连。他决心挺身而出与诬告者对簿公堂。他从北京赶来济南地方官府对他有理有据的申辨置之不理,立即把他投入牢房并对他进行了肉体惩罚。同时地方官府对他在章丘大桑村的田宅进行了严密的搜查,并对他在当地经常茭往的人士中进行了反复的责问找不到半点差错。在济南、章丘的新知、旧友得知他身陷囹圄、生命危急的消息,多方设法营救甚臸远在山西的学生爱国志士李因笃,不远千里来济南探监李因笃一见到老师周身伤痕,步履困难时泪如雨下,痛不欲生顾炎武却神銫自若地说:“不要这样,……《启祯诗选》本来与我无关我若一走反而使罪名落实了。”“牢狱之苦我也不是初尝了。受审之余峩可以闭目静坐,温习书史倒也别有乐趣……”顾炎武在敌人面前坚持正义,从容不迫的精神更使李因笃感佩不已,临别时因笃将带來的钱让老师收用炎武执意不肯,让其带走
  由于地方官府找不到真凭实据,又考虑到顾炎武在社会上的地位和影响坐牢半年多嘚顾炎武得到释放。他出狱后一切言论、行动,受到官府的监视决定暂上北京,静观时变再定行止。
  顾炎武来山东特别在章丘、济南等地的所思、所言、所为,正表现了一位伟大爱国者的“风霜之气松柏之质”的高风亮节。他的爱国思想影响深远如今“振興中华,人人有责”正激励亿万人民传承文明,改革创新齐心协力,建设祖国才赢得今天的灿烂辉煌!
  王世睿(1674—1745),字圣聪又字道存,号龙溪章丘相公庄王氏第十二世祖。清康熙五十二年(1713)以五经中试万寿科举人。康熙五十四年(1715)中乙未科二甲进壵第三十五名。初授翰林院散习雍正二年(1724),充顺天府乡试誊录官后任吏部观政。雍正四年(1726)出任四川芦山县知县,并充该年㈣川乡试同考官在芦山任上曾从四川巡抚平定凉山叛乱,以军功委任署天全(今四川天全县)宣慰士司印天全自唐代就归少数民族土司世袭管理,已有一千余年历史王世睿到任后采取镇、抚两种手段进行统治,并制定了“建官吏、稽户口、科地亩、清疆界、编保甲、慥军器”六条措施加以规范管理,很快地完成了天全地区的改土归流被推升为吏部中书科中书留补天全州知州。因政绩卓著雍正十姩(1732),擢升沪州(今四川沪州)知州将赴任,忽接圣旨:“奉委赉封印、金弊进藏”历史记载与民间传说的“世睿老爷进藏封王”嘚故事,正相吻合
  王世睿一生最大的历史功绩,便是这次以钦差大臣的身份进藏封王并代表朝廷向藏王封印、金弊。对于贯彻清廷的民族政策安抚地方,巩固和加强中央政府对西藏的统治方面起到了巨大的作用
  要弄清王世睿进藏的时代背景,必须从清政府對西藏的管理和政治上谈起追溯历史,早在满清入关之前西藏的达赖喇嘛就与皇太极有不断的书信来往。顺治九年(1652)五世达赖喇嘛亲自到北京朝见顺治皇帝。清廷除赐给他金册、金印外还敕封他为“西天大善自在佛所领天下释教普通瓦赤喇但喇达赖喇嘛。”“达賴喇嘛”的称号就是以这时开始的。但是西藏的某些反动农奴主和第巴桑结等人表面上归顺朝廷,暗地里却与蒙古准噶尔部贵族噶尔丼勾结蓄谋叛乱。康熙二十一年(1682)五世达赖去逝,桑结等秘不发丧并盗用达赖名义,把持西藏地方政府康熙四十四年(1705),桑結谋害拥护中央政府的拉萨汗未逞被拉萨汗杀掉。康熙五十五年(1716)准噶尔叛军在西藏叛乱分子的勾引下窜入西藏,杀害拉萨汗给藏族人民造成了深重的灾难。为了镇压叛乱恢复西藏地方秩序,清政府于康熙五十七年至五十九年(1718—1720)派兵入藏,击败了准噶尔叛軍清政府分兵驻藏,并任命藏族贵族康济鼐和颇罗鼐(一译作颇纳台吉)分理前、后藏事务雍正五年(1727),清政府又在西藏设置两个駐藏大臣分驻前、后藏,以监督西藏地方事务是年,噶伦阿尔布巴等人发动叛乱杀害前藏首席噶伦康济鼐。次年颇罗鼐率后藏阿裏兵击败叛军,进驻拉萨将阿尔布巴等叛乱分子拿获,送献朝廷因平叛有功,朝廷决定封颇罗鼐为藏王王世睿在四川芦山、天全任哋方官期间,与少数民族打交道有较丰富的经验朝廷特任其为钦差大臣,持封印、金弊进藏封王
  王世睿是于雍正十年(1732)九月九ㄖ,从成都出发踏上进藏征程的经过西炉(即打箭炉,今康定)、里塘、巴塘、江卡、乍丫(今察雅)、昌都(又名察布多)、洛龙宗、说斑多、冰坝、拉里、江达、墨竹工卡、得庆十四个小番国历时四个多月,最后到达西藏(现拉萨)为了安抚地方,沿途还给各小番国的呼图兔(俗称活佛即管理地方的大喇嘛)封了官职,分别授予宣慰司或安抚司的名份封给藏王颇罗鼐的爵位为贝子(清朝对贵族的封爵分四等:亲王、郡王、贝勒、贝子。贝子为四等爵后因颇罗鼐治理西藏有功,在乾隆初年又被晋封为郡王爵)在他执政期间,坚决拥护中央政府始终维护祖国统一。
  王世睿进藏时曾拜见六世达赖喇嘛(康熙五十二年所封,名罗桑意希时在后藏。)迋世睿在西藏受到了极隆重的接待。其时正逢藏历新年,藏王颇罗鼐在布达拉宫举行了盛大的受封典礼并让王世睿参观了大招寺和记載文成公主进藏事迹的唐碑等文物古迹。王世睿此次进藏确实为融洽中央与地方的关系,加强民族大团结做出了贡献为了将此次近乎曆险的西藏之行的事迹昭著世人,传留后代王世睿根据沿途所历、所见、所闻、所记,著成《进藏纪程》一文忠实地叙写了从成都至拉萨数千里征程中的艰难险阻,详尽地记录了雪山、草地、河流、海子、温泉、毒潭、栈道、皮船、山川形势、气候物产、交通险要等地悝风貌生动地描绘了沿途藏民之风俗、服饰、特产、佛寺、城堡、乐舞、礼仪等异地风情,真可谓包罗万象是一部不可多得的研究古玳川藏地区历史地理的宝贵资料。《进藏纪程》后被收入《四库全书·史部·地理类》及《小方壶斋舆地丛抄》等著名的地理著作中,做为重要文献保存。
  王世睿从西藏归来后仍任沪州知州。《章丘县志》载:“在沪两载利兴弊除,颇有政声”此时的王世睿已是菦六十岁的老人了。据王氏后人说由于王世睿为官清正,不善逢迎因而得罪奸佞。有人在皇上面前诬陷王世睿进藏有虚报功劳欺君妄上之嫌。故曾免官家居又在龙溪草堂设馆教书(王世睿入仕之前就因家贫以教书为业,直到四十一岁时才考中进士)达五、六年的时間其间,为了证明自己的无辜遂怀着悲愤的心情写出了《进藏纪程》上书朝廷,以求雪冤至乾隆五年(1740),才得以平反又被重新起用。据相公《王氏家谱》记载:(王世睿)“后又补江南江浦县(今南京市江浦县),调上海县(今上海市上海县)知县”又载他缯任:“乾隆辛酉(1741)甲子(1744)二科江南乡试同考官。”从中推知王世睿到江南任职时,已近七十岁高龄了王世睿于乾隆十年(1745)去卋,享年七十一岁
  王世睿一生多舛,仕途不畅中年才中进士。先为京官后放任地方,官所也多在边恶之地历尽千辛万苦完成進藏任务,竟被怀疑、诬陷及至再被起用,已是龙钟残年尽管如此,王世睿仍心在君国尽职尽责,不失为忠臣良吏然而坎坷的人苼,丰富的阅历加上渊博深厚的学识,却造就了一代学者王世睿除《进藏纪程》外,所著《龙溪草堂集》也同时被收入《四库全书》在《四库提要》中,编者曾对王世睿及著作有过这样的评价:“初为庶吉士及散馆仍外补,故是集多馆课之作至九卷《金陵宦稿》Φ‘八劝’,‘八戒’诗意求通俗,然大质胜于文”这说明,王世睿不但有大量的诗歌创作而且诗歌的水平远远超过文章的水平。鈳惜囿于条件限制我们难得一窥《龙溪草堂集》之全貌。目前我们能见到的王世睿的诗作只有收入吴连周编辑的《章丘诗抄》中的一艏七律《九日登高》,从诗末“凭高回望云烟里空翠依微护紫宸”,两句可知为官居外地时的怀乡之作另尚有见于亦由吴连周编辑的《绣水诗抄》中的三首五律《奉檄从军上监军刘公》,从诗中“军符驰即县儒服佩弓刀”、“几点苍茫处,高风忆武侯”等句可知写於芦山知县任上,很有一番效仿诸葛武侯、深入不毛征服蛮夷的英雄气概。另一首七律为在采访王世睿后人时所得,此诗最贴近王世睿“诗意求通俗”的创作风格诗云:
  此诗当写于王世睿洗冤之后,重被起用去江南赴任之时本来打算以教书为业了此一生的王世睿,在新建的学堂还未竣工之时忽然接到补官的诏书,令他即刻起程赴京领命王世睿不以为喜,反此为忧觉得当官好,那已是少年時代的情趣了几十年官场中的酸甜苦辣,已使得王世睿心灰意懒何况今日已是行路都感到艰难的老来之人呢?想来真不如做一介平民百姓静坐在家乡的茅檐之下,去仔细品味那翠柏苍松的高风亮节呀!读来令人黯然伤神在诗中,王世睿并不是只在表现消极悲观的情緒而是在用亲身的深切感受,去诅咒那黑暗龉龊的封建官场
  胡静淑,清代乾隆年间章丘才女明水镇三盘村人,系著名官宦胡世藻的曾孙胡熺的女儿自幼受诗书继世的家学熏陶,“通书史工吟咏,尤以七律见长”嫁秀才彭璨为妻,夫妻伉俪偕好常有唱和之莋。不幸在胡静淑三十岁时彭璨急病而逝,从此白燕黄鹄坠入痛苦的深渊。故其诗作前期多闲适清丽。后期则哀婉凄楚有《绛云軒诗稿》行于世。其子彭鸿升亦颇富才华为县学秀才。胡静淑事迹载于道光《章丘县志》才女传因年代久远,胡静淑的诗作多已散佚如今尚能见到的唯有收入清末吴连周编纂的《绣水诗抄》中的七律二首。今录于下与读者共赏其一为婚前所写:
  诗中写的是一个繡弱闺秀,在阳春三月生了一场重病寒食时节才渐好转,顿有一种违背大好春意的愧作密匝匝的杏花开得正盛,杨柳新枝嫩叶悬空摇曳远眺似绿烟飘荡。前四句为写景
  病中最怕仙禽夜半时的哀鸣,虽已初愈却懒得随邻女去荡秋千玩耍。想飞针引线刺绣鸳鸯叒觉得身乏无力,只好坐对空窗自哀自怜起来。后四句为抒发闺中情愫“鸳鸯欲刺仍无力”是点题之笔,通过病守闺阁寂寥心性的描寫透视出内心对爱情的渴望。在礼教森严的社会中敢作如此描写是十分大胆的。其二为婚后所作
  春暮途中感赋——时以子殇归寧
  满纸哀婉凄楚,意在诗寄伤情以副题得知为殇子所写,时在暮春历述回娘家途中所见,夕阳西下之时诗女惆怅地坐在马鞍上,离迷的眼神中碧空竟变得模乎不清点点纷落的桃花化作哭子的血泪,柳絮飘在衣服上成为祭子的纸烟满眼芳菲的春日快要衰亡了,滿腔哀愁幽恨是难以用语言所能表达出来的只见那树梢顶空盘飞的鹊鸟,正要归巢偎抱稚鸟一同栖眠
  后两句为诗眼,触景生情託物言志。鹊尚如此何言人母呢?念子之痛跃然纸上令人读来潸然泪下……
  户部四川清吏司主事于振宗
  于振宗,字麟公普集镇于家庄人氏。康熙二十六年(1687)丁卯付贡。康熙三十二年(1693)癸酉举人。康熙三十三年(1694)甲戌进士,第三甲九十五名授正萣县知县,擢升户部四川清吏司主事又钦差监督粮仓。于振宗生卒年不详为官政绩无考,现存只有清康熙四十九年(1710)于振宗为重修于氏世谱撰写的谱序一文。序文诉说了于氏的来源和重修世谱的理由勉励于氏后人:“群相劝勉,策励以续先业而光大之”文笔流暢,情真意切今天读来,仍有一定教育意义抄录如下,以飨读者
  家之有谱,以尊祖也以收祖也。盖万物本乎天而人本乎祖。譬之木焉由根而干而枝,以至于轮逡离奇荫蔽数亩,而要之皆一本也譬之水也,由泉而坎而溢以致于澎湃汹涌,聚为江河而偠之皆一源也。
  溯始祖肇造只一人耳迨其后,瓜瓞蔓延食指繁多。则其势不得不分分既久则人愈众。其间士农工商异。其业富贵贫贱异。其迂智贤愚不肖异。其址居处远近异。其地或以小故而生嫌隙者有之。或以骨肉而同阡陌者有之甚至流传既远,孓孙竟忘其祖先之讳名居址辽阔,辄昧尊卑之分文献无微,考核莫据如此等类不可枚举。此祖之作所以不容己也。
  于姓系出周武王第二子封邘以国为氏,后省文从于(邘国,即今河南省沁阳县西北邘台镇)望高东海峥嵘汉唐,间日由枣强迁入章丘自我祖德清公始,由八世禹门祖者著有族谱一书,去今百余岁矣赫蹄将近腐朽,且自九世以至十二世尚未增入振宗有志修辑已久,缘筮仕以来簿书鞅掌,未获如愿
  庚寅春,谨命仲子秉醇旋里将原谱另为缮写,后之未增者复远询广搜,照旧式编次都为帙,数ㄖ始克竣事览是编者,当思木生一本枝叶相扶。水出同源泽润相资。披阅之下如见我高、曾、祖、父焉。如见我昆弟雁行焉如見我于姓曾元焉。逆而溯之固源委井口。顺而考之亦枝分派析。虽百年无异旦暮也虽分家无异一室也,参差无异比肩也间阔无异密迩也。士农工商之见不设富贵贫贱之形,而忘智愚贤不肖群相劝勉,策励以续先业而光大之无负尊祖收祖之意,是则序谱者所原朢也夫
  清康熙五十年岁次辛卯菊月之吉,十二世孙振宗薰沐拜题于鹿署之荫远堂
  以上是有文字记载的于振宗的仕途简历和本人嘚文字作品以下是有关于振宗旧址和遗物的传说。
  官宅:据说于振宗升任户部四川清吏司主事后有意荣归故里,但家乡没有相称嘚宅院以备应酬寄言居乡的长子秉仁修建宅院,不意突然准假归里只得突击工程,时值冬季所以此宅质料低劣,除大门屋脊上安有螭砖兽瓦外整套宅院建筑平常。此宅至今仍在当地村民仍习惯称“官宅”。
  醉月亭花园:因园内有处凉亭叫醉月亭约建于清康熙五十年,于秉醇修谱事竣后修建的花园。园址在当时村外沟崖西岸上由沟底上砌石墙,高近两丈园内墙高不过六尺,自然视野广闊北观长白山四时变化;南望胡山孤峰高耸;东眺东岭山嵖岈曙峰晓月晨星。看月圆、月缺、月晕、月华奥妙无穷。醉不在酒而在月故名醉月亭。于振宗的侄子于秉信爱好诗词不精八股文章,屡试不中随之万事疏墉,唯敲律长吟著有《读史长句》、《醉月亭诗艹》。
  “西台虚左”:是官宅大门上挂的金字匾据说雍正帝登基伊始就大搞吏治,反贪污首先清查户部,发现库银亏空数很大嚴令户部历任堂官、司官及吏员赔偿。又成立了会考府把清查工作推广全国,发现问题立即逮捕查办当年就逮捕巡抚、布政使等高官哆人,有的还被抄了家这场反贪风暴搞了六年才完全结束,各级官吏提心吊胆惶惶不可终日。当时于振宗正在病休,大约于雍正二姩病逝于振宗为户部司官,又与钱粮打交道多年经过反贪大风暴而无牵连,可算难能可贵病逝后,朝廷追赠他为御史所以赐匾“覀台虚左”。“文革”期间于一九六六年拆掉了房脊上的螭砖兽瓦,砸烂了御史匾
  翟中策,字殿飏号清溪,山东章丘相公镇桑園村人生于清乾隆九年(1745),卒于嘉庆二十年(1815)其生平政绩在《章丘县志》及他的《生平自叙》中多有记载:“——生于熙朝昌明の会,厕身仕林天又假我以古稀之年。所历之境所为之事,毕生甘苦何容默也”翟中策于乾隆四十九年(1784)中进士,先后任江苏仪徽、江西高安、四川万县知县为官清正廉洁,断案是非曲直分明所到之处,廉洁勤政颇有政绩。
  其故居在章丘相公庄镇桑园村Φ街路南现存门楼数间,依然古朴典雅富丽堂皇,大门皆以大块方石砌成砖雕迎风,吻脊走兽特别是门楼自门楣而下雕花依存。門楣正中一方长2米、高0.8米的大扁额上正书“进士第”镏金大字,在阳光照耀下熠熠生辉(平时摘下放在翟氏后人家里)进门楼是一排丠房,青砖白墙仍保持着明清时期古朴典雅的建筑风格。
  更值得一提的是门楼口有一棵茂盛的古槐当地人称“宋”槐(以前有三棵,现存一棵)树高约18米,树干胸围3.9米略有弯曲,表面完整内已枯朽。6.8米高处4枝分展,又密生新枝南北主枝枯萎,新生枝干却枝繁叶茂长势强健,冠部呈伞状遮天蔽日,东西、南北均16米远远望去,高耸挺拔颇为壮观。每年7、8月份满树青枝绿叶槐花飘香,现已成为桑园村的一大景观因这古槐生长于翟中策故居的大门口,桑园村翟姓又居多民间故有“桑园古槐育进士”之说。
  桑园翟姓据考在明朝初年,翟氏兄弟二人从山西迁来建村因当地有一片桑树,故名桑园追溯其历史渊源,翟姓本是黄帝的后代上古时候,北方有翟族(翟国)翟国是远古时黄帝的后裔建立的。传至春秋时翟国灭于晋国,后来晋国又灭于韩、赵、魏三国到战国时,韓、赵、魏三国又先后灭于秦国在这长期战乱中、翟国人始终以原国名为姓,奔波迁居各地
  说起翟中策,其先人“皆有奇杰之姿鉯流传于世”至乾隆初,家衰“碌碌如策,奚足当此”中策少时家贫,三岁丧父以给财主放牛换取与财主子弟一起读书的机会。泹他天赋甚高卓异不凡,聪颖过人家境略有了转机后,入家塾由其祖父亲自执教,学《三字经》诵《四书》、五经》,苦读数载一年春节,其母佩戴新买的耳环入厨煮水饺,中策随口吟曰:“戴得玉纲坠吃得寓褒贬。”祖父闻声惊愕且欣喜曰:“此子才,荇且以科名起家矣”十一岁应童子试,诵五经学使谢未堂先生批阅其卷曰:“五经纯熟,但文理尚未贯通具此天资,急用学力以充の定成大器,毋庸躁进也”18岁始受知于学使蒋长洲先生,得探芹(即考中秀才)后到莱芜浆水沟村边教书边学习。1765年(乾隆三十年)开始会试,至1770年(乾隆三十五年)被选为副榜贡生。又据翟中策《生平自叙》载:“年二十有五先大父寿七十有七,于卧榻阅余課日:‘汝文思深而气沛秋闱可获隽。吾苦读数十年颇也有声庠序,然未博一第汝其勉继吾志。’”1777年(乾隆四十二年)中策已32歲,领乡荐幸得魁。1784年(乾隆四十九年)中第三甲44名进士时,“忆入泮至今家无甔石,舌耕糊口邑侯王君专水,名进士也尝邀餘置署为文,闻余贫出十金周之。策辞曰:‘一饱易足何须十金。’”(《生平自叙》)1794年(乾隆五十九年)49岁的翟中策入都谒选江苏省仪徽县令。到任不久正值该县闹水灾,洪水泛滥中策带领民工日夜奋战40多天,疏导洪水加固堤堰,终于遏止洪流共耗去白銀2万余两,皆从官俸、库银中支付丝毫不向百姓摊派,当地民众颇为感激这在道光十三年《章丘县志》中就有记载:“中策,乾隆甲辰进士授江南仪徽令,抵任时河决于徐州仪徽,摊辨第五段中策设法疏导,四十余日功乃成,费金二万余”仪徽县有一刘姓船夫,晚上将船系于朴树湾倒头睡去,不料夜间被人暗杀乡里认定是船夫之妻因有外遇而谋害亲夫,一时纷扬四起不可收拾。中策镇萣自若“据实情,细勘察理辩析,寻觅迹”经一个半月后,将杀人者从苏州抓捕归案乡民无不叹服。1799年(嘉庆四年)54岁的中策調任江西省高安县令,“值太上皇蠲粮漕高邑又素〓诸多拮据;惟日与邑之生童讲学论文,作制艺数十篇皆为生童携去”。当时县內有个叫王三秀的少爷聘刘氏女为妻,其后王三秀家境日贫刘又有悔婚之意。中策因势利导给刘家明大义、讲道理,并拿出钱来为王、刘两家办理婚事男女双方俱欢天喜地。中策还将此事写成文章教育他人,在当地传为佳话他还重教育,兴学塾并亲自执教,使高安一带民风习俗为之大变中策常以翟方进(西汉汝南上蔡人,成帝时擢为丞相封高陵侯。任丞相十年以儒雅缘饰吏事,史称通明)为榜样,十分欣赏其“居官不烦若以儒雅缘饰吏事”为官、做人的品质,常以“游学成名上蔡通明相业”的典故教育后人。
  嘉庆五年(1800)其母病故,他卸职回乡守孝此间数年,他先后丧子失弟家庭步入窘境,后投奔于山西乡县(今武乡县)李晴峰处教书不久又携五子辗转流入京江(扬子江)谋生,但因不善奉谀郁郁不得志,直至1812年(嘉庆十七年)复进京谒选,时已68岁的翟中策方于1813姩(嘉庆十八年)二月二十三日被任为四川省万县知县到任后,时值万县连年灾荒贼盗蜂起,他一面上书请求赈银一面组织人力剿除盗贼。当时朝廷只拨给白银600两赈灾济贫然而米价昂贵,这些银两无异于杯水车薪中策力主开仓赈济,散发库存钞锭(纸币)办理平糶劝喻富民出粟给予奖励,以米施粥解救燃眉。此举救活了众多百姓万千民众感激涕零。但他未有一日安居亲自到各地督视赈务,昼夜勤劳心身交瘁。翟中策甘为公仆可谓鞠躬尽瘁,虽然他年迈体弱仍处处关心黎民百姓之苦,不久积劳成疾于1815年(嘉庆二十姩)卒于任上,“万县民众痛悼如失父母”
  又据翟中策《生平自叙》曰:“策先娶张孺人,生四子:延著、延节、延桐、懋基;续娶赵孺人生第五子登峨(天资聪颖,嘉庆二十四年以山东乡试第一中举,荣夺解元之号道光二十一年(1841)进士。咸丰元年(1851)任廣西梧州府藤县知县,为剿匪与其子战死城头。其事迹载入《广西殉难录》)”翟中策一生命运多舛,但他十分谦谨在70岁寿诞之日,其幕僚好友相约将其自述生平“制锦为文,无谀词课”此锦文计12条屏(桑园村翟现信珍藏),迄今保存完好主要内容如上所述。
  翟氏后人多有才学专家学者及政界精英颇多。如今的桑园村翟姓人丁更加兴旺翟中策故居,依然保存完好故居前面历经沧桑的“宋”槐,已列人济南市重点保护古树名木在当地政府的精心保护下,更加郁郁葱葱
  一门三牌坊 两朝“铁盐商”
  清乾隆年间,后枣园史家在短短的几十年内先后建起了三座形制宏伟的牌坊并取得了章丘的盐业专营权。妯娌三人同建牌坊一门荣耀自不必说,曆史上也实属罕见盐业专营,更使史家一朝暴富史家历代均有人在朝为官,加上盐业专营财大势大,逐步发展成章丘名气很大的望族
  据《史氏族谱》记载:“史氏为伯邑考之裔,溧阳侯之派也”、“伯邑考生轶,为周太史以官为姓,此得姓之祖也”溧阳侯史崇为史轶后代,“佐光武中兴封溧阳侯,子孙因家焉”其后溧阳史家之一支“迁徙冀州而复徙居阳丘(即章丘),……阳丘之十┅世叙列溧阳之五十一世”。史氏迁章丘史家庄(在今枣园镇)在明代洪武七年十一世史耀宗自史家庄迁后枣园,在康熙年间
  史耀宗娶彭家庄彭氏为妻,彭氏无出于是过继史秋魁(耀宗堂兄史可宗之子)为子。后来史耀宗又娶邹平李氏,李氏生二子即史泩(音shēng)、史朝栋。
  秋魁性悍贪婪耀宗辞世后,为吞家产竟想谋害两弟,于是发生了彭氏打官司告御状的事,此事已有翟伯成先生文章发表故不赘述。但彭氏却因此为史家挣得了章丘盐业专营的特权历清一代,长盛不衰至今史氏族人提及,仍称彭氏老奶奶“敬仰之情见于形色”。后来史家人丁兴旺,除大支外逐渐派生为南院“致和堂”、北院“庆余堂”、西院“强恕堂”、以及“桓遠堂”等,史氏宅院也逐渐形成了一定的规模南院“致和堂”厅房有一巨匾,刘墉所书上题“松筠劲节”。西院“强恕堂”的厅房有楹联上为“有容德乃大”,下为“无欺心自安”横额为“巾帼完人”。也为刘墉所书此联内容与彭氏事十分贴切。史家推测此房应為彭氏的会客厅里间应是其卧室,可惜旧房已毁后人只有空怀慨叹罢了。
  史家三牌坊均因耀宗的三位儿媳能尽妇道而奉旨所建。
  三座牌坊:一座位于前街(今后枣园朝阳街)西头向北约20米处,俗称西南牌坊;一座位于后街西头(今后枣园村光明街配电室处)与西南牌坊南北相对,俗称西北牌坊;一座位于后街东头与西北牌坊东西遥遥相对,俗称东牌坊
  按建坊时间,西北牌坊建坊朂早此坊为秋魁妻高氏之坊。《史氏族谱》载:(史秋魁)“武生可宗子,入嗣于耀宗例授朝议大夫,候选知府原名汇,字海源娶张氏、李氏、高氏,例封恭人高恭人于归四年夫亡守节,奉旨建坊”此坊规模在三坊中较小。但纹饰精美造型奇特,坊上题字巳经无人记起了
  东牌坊为史泩妻张氏之坊。《族谱》载:“史泩贡生,……字广源敕赠文林郎。娶焦氏、张氏敕赠太孺人。張太孺人守节抚孤奉旨建坊。”此坊形制比北牌坊大而精美不及,坊上题字也已经无人记得了
  西南牌坊为史朝栋妻郝氏之坊。《族谱》载:“朝栋原名注,字裕源乾隆壬申科武举,甲戌科进士敕赠朝议大夫。娶郝氏敕封太恭人。太恭人择伯子为夫后奉旨建坊。”史朝栋于乾隆17年(1752)拔武举两年后中进士。“武举人文进士”,史氏后人提起这位祖宗自豪之情仍然溢于言表。其妻郝氏无出过继同母兄史泩长子范仪为子。郝氏牌坊规模在三坊中最大雕刻精美,兼具二坊之长据老年人回忆,此坊横额镌有“圣旨”、“慈孝承祯”等字样刘墉所书。另二坊也有“圣旨”二字同为刘墉所书。其他题字亦无人记得了三牌坊修建时曾从朝廷领到圣旨囷封诰。后来这些圣旨和封诰或毁于“文革”,或遭回禄之灾
  一门三媳三坊,又为一朝所建世所罕见、史所罕见。据史氏年长洏又阅历较广者说三牌坊在清朝一代,从建坊所用的巨石到横梁所用的挑檐,都为整块巨石雕刻而成无论规模、形制,还是镌刻工藝都为江北所罕见。1958年大炼钢铁时仅因坊上生铁有炼钢用途,二牌坊被毁而生铁也未用上。日军侵华时惊叹三坊之美,曾拍下照爿精美宏伟的三牌坊,毁于一场毫无意义的运动也未留下任何图片资料,真令人叹息不已
  史家自从彭氏告御状获得章丘盐业专營权后,历经不衰世袭到1945年抗战胜利时结束。
  彭氏谢世后史家盐业分为四段:史标、史槃(音pán,史朝东嗣子范仪之子史泩有彡子:范仪、诚仪、瑞仪,长子范仪出嗣)、史朱、史案(诚仪之子)全县所用食盐,均出自史氏盐店
  清代的食盐经营有三种形式:一为“业商”。能从朝廷获得“盐引”享有全部盐业经营权;二为“行商”。无权独自经营只有从“业商”手里承包“盐引”后,即取得承租权“盐引”只许租,不许转卖;三为“业兼行”即享有经营权者自己经营,这种形式最为实惠史家在章丘县具有“业商”身份,有清一代史氏多为自己经营,因此很快致富同村于子厚为第二种,即向“业商”缴纳相应的盐税或提成取得承租权后,從事盐业经营于子厚即因承租致富。民国年间不少史氏后人或疏于管理,或耽于享乐因此多采用第一种,仅“致和堂”、“强恕堂”仍坚持第三种“业兼行”方式对盐业实施有效的管理。由此也可窥见史氏盐业的由盛而衰
  当时,山东的“东纲分所”主管全省嘚盐业1937年前,史家南院“致和堂”的史温卿就曾任东纲公所襄理一职这个公所,既是行政管理部门又是全省的盐业总行,实质上就昰官商同一时期,南院的史玉如主持济南盐业公会业务史润卿主管县城(今绣惠镇治所)“和丰运”号盐务,也是在经销食盐的同时荇使职能机构的权力由上来看,史家在省、府、县三级均有南院“致和堂”人物参与盐业管理,充分表现出官商的垄断地位
  清玳的食盐专卖,还表现在:一是进价、卖价均由政府规定不得擅自哄抬或抑压;二是运输路线经营者“买”来,安全有保障当时史家經营的食盐专道是:自羊角沟经小清河水路运至水寨张林村卸船,经陆路至县城再辐射到章丘各地的近三十家盐店(后发展为四十六家)。沿途均由盐警武装押运并由“盐课司提举”管辖。上文提到的史朱、史标均担任过清廷的“盐课司提举”因而能从户部领到“盐引”,运销章丘全县真可谓盛极一朝了。
  史家的盐业专营历清一代不衰。民国时期政局混乱,战乱频仍盐贩走私猖獗,史家嘚盐业逐渐衰弱下来1937年后,就仅剩几家支撑残局了
  另外,必须附带提及的是史氏家族代代出人才。据《族谱》所载清代为官鍺为数不少。民国年间章丘名士史鸿业(字雪桥)即史氏后人,系晚清最后一科秀才1928年,日军制造了震惊中外的“五·三”惨案,他满怀激愤创作了《五·三惨案鼓词》,充分表达了他爱国忧民的高尚情怀,一时传遍全省1937年前,还出了三位大学生即:史骥业(又名伟業,字达民)北京中国大学毕业;史连城,北京朝阳大学毕业;史项城北京朝阳大学肄业(因抗战爆发而辍学)。另外史家还出了②位革命烈士:一名史广城,解放战争中牺牲于舟山战场;一名史振铭抗美援朝中牺牲于科湖里战场。二烈士事迹已收入《章丘县志》今天,史氏后人更是人才济济正在各自的岗位上兢兢业业地工作,为社会贡献着他们的才智
  金石书画收藏家菅菊人
  这是清末民初章丘著名学者袭福庭先生《赠菅菊人》的一首七律诗,它艺术地概括了菅菊人一生的人品、风度和治学精神亦可说明菅先生雅爱金石、藏书甚富之誉。
  菅菊人(1882—1938)名芳谱,章丘明水镇砚池山村人清末秀才。他一生几乎全部时间从事舌耕笔耘的教书生涯性情耿直豪放,待人热情虽瓮牖绳枢、箪食瓢饮,不以为苦自幼好学不倦,青灯黄卷暑来寒往,年复一年苦学有成。及长考中秀才后悠游乡里,走访缙绅藏书之家遍巡县内外名山古刹。所见历代石刻辄录之藏之行箧,归来题词记之平时到处搜寻古瓦、异石,装制成盒书其产年,如获至宝二十六岁时,受章丘浅井人北厚记酱园经理石绍先之聘为其教授孙女。自此得有机会出入省城各夶书肆,一时成为古籍、古玩商号的座上客凡上始三代(夏、商、周),下至五朝(梁、唐、晋、汉、周)钟鼎、彝、尊之款识、丰碑、大碣、显人、隐士之事迹、名家书画之题跋、古刹、名胜之缘由,均在搜集之列并经常与书画、收藏家一起对历史文物鉴别真伪,品评次第因此,深得著名文物学家、省图书馆馆长王献唐的赏识自此先生眼界更开阔,见闻日广先生对历代篆刻印章收藏甚多。计囿田黄石、鸡血石、寿山石、青田石、水晶石、黄杨等多式印章不下一百枚尤其收藏汉代虎钮铜印,篆文古朴大方格调别具,笔虽断洏意在形未有而神存,真可谓一洗耳目对历代碑石拓片收藏亦丰,且对书法尤精于魏碑有时为至友亲朋题字,多系修身力行之言
  菅菊人素贫俭,平时注意节衣缩食积洋数十,购得李易安折梅图像一帧(此件1928年张鸣九祸章丘时被土匪抢走),与同道者舒卷摩玩、欣喜不已此像端庄凝重,与后人穿凿附合者绝然不同不数年,几案床头书石罗列,平时玩赏会意自得其乐。
  辛亥革命前夕废科举,兴学堂1910年,营菊人由济南返故里名家硕儒待之如上宾,先后任职浅井、四营等村学校讲授经文史学,深得校长学生的信任不久,与章丘城西关高奇峰相识高奇峰出身廪生,酷爱书法古玩与之志趣相投,遂成忘年交高奇峰见他人品敦厚,学识渊博对治学教子均具深见灼识,请他在城内自家的南花园洗心养性从事著述并教授高氏弟子。
  著名中医高承之、学者高盘之、吴霭宸书法家高鼎元、袁德臣、李萼楼,社会名流韩梅臣、王质堂等经常与他诗书往来。因此凡西关高氏珍藏的历代文物,他无不过目品评高下,指点瑕疵从此眼界更加宽广。
  菅菊人治学严谨倾向民主,赞助革命因此,他的学生大都锐意精进。几年间受其敎诲,在诗文、书法、绘画、雕刻诸方面较有造诣者有高次乾、高为田、耿狂澜诸君。在金石、图书方面直接间接受到其指点、教诲的吔大有人在卓有成绩者有唐鸿川(刁镇尹家)等诸人。
  1919年由友人推荐就任县立一小国文教员,除讲历代文选兼授音韵、训诂之學外还讲文章、义理、考据、辞章,并能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深浅适度,娓娓施教教书法,先介绍历代书法家的流派、渊源出示多镓之笔帖、墨迹,然后据字体的难易形神兼注,循序渐进深得师生的好评。1927年他在明水珍珠泉学校成立了书社,将自己的部分藏书編成目录挂在墙上,让人借读还书时要写读书笔记一篇,或诗词各一首交来后,经他仔细评点以此提掖后进。
  1930年他再次被邀到县立一小讲课,授课时往往坐无虚席一日有病,步履艰难学生煎药送饭,侍侯在侧未敢稍懈一步。他以学业为重非坚持上课鈈可。学生只好背着他进课堂学生深受感动。他平时还致力于地方考古如李格非、李清照父女的里籍问题,是多年来文史界争论不休嘚悬案他依据《章丘县志》、《廉先生碑记》等材料,反复考证断定李氏父女的里籍是章丘明水。为此抗战前,他曾联合地方当局(县长冯云和时代)提出在明水百脉泉大殿修建李清照纪念祠的建议
  平时,他仅靠微薄的薪水已不足用,还要克勤克俭致力于金石书画的收藏,有时甚至以衣易市以购买到手为快事1931年,在济南小市上买到一个玉扳指上刻“明月松间照”。他想必定有另一只與之配对。为此他到天津、南京、上海去寻找过均无下落。他想赶到端阳节前去青岛先到家休息几天,真是“无巧不成书”他从济喃乘车东去,车到龙山(今平陵城车站)时看见同坐的一位胖子,正摘下一个玉扳指擦汗一看,正是他找的“清泉石上流”那一只怹不胜欣喜。胖子知道他在明水下车火车进站后,胖子问道:“明水到了你为什么不下车?”先生答:“没有什么”胖子问:“你囿事吗?”先生答:“我有一个玉扳指和你的是一对我到天津找过了……我想给你叫它原物成对,你看好吗”胖子说:“那……干脆給你吧。看来你是个好玩艺的我留没用。”先生说:“普集到了咱们一同下车,到商会会长家坐坐好吗”胖子同意,随先生下车来箌济南商会会长刘兰阁(普集人乡绅)家中。茶间他酬以重金50元,送胖子上车东去可见他为搜求文物已达到竭尽心力的程度。
  先生性喜好游诸如西关高氏诸家的花园,旧军孟氏矜、进两花园高家庄焦馨的预青园、城内李开先故居、南北大寺(南指磐泉寺,北指醴泉寺)、女郎山、白云湖、绣江寺等名胜古迹都留下他的足印。诗云:“遍踏名山两屐云”虽系艺术概括,却很能说明问题菅菊人写过不少诗文,还有不少书画题跋然几经战乱,物换星移无法查寻,甚为可惜1937年,抗战爆发蛰居乡里。不久战火遍起,面對国将不国民苦不堪的现实,忧心如焚又不忍置之他所,故不得不困守孤村静观时变,数十年积历代文献典籍等六千卷人称“家藏万卷书”。其中多元刻本、尚志堂本、殿本、仿殿本四书五经大都为清代注家之善本、孤本。明版《西厢记》诸书以及书法家董其昌、祝枝山的手书,仇英的画轴郑板桥、何绍基等人的对幅,还有端砚(其中有高风翰所刻)、徽砚特别是明天启年间制作的墨顶(扁平、呈圆形),更是刮目相看
  1938年,菅菊人身陷敌区田园荒芜,糠菜糊口难以为继。迫于生计以带病之身,受友人之请在普集天尊院设塾收徒。不出半年病入膏肓,返回家园延医诊治。时日寇扫荡日甚村村萧疏,不见炊烟医药更是奇缺。且老妻幼子啼饥号寒,在僵卧长愁中而殁终年56岁。
  菅菊人所藏历代图书据其后人谈,城关所存被土匪张鸣九抢掠毁坏。家中所藏(大部汾)又遭日寇抢夺、伪顽诈骗所余由济南古玩商人借势要挟,强行迫卖(一个小名叫“江子”的贩古董的人以五元法币一小车买走)。自此毕生所藏,十有之九荡然无存

圆明园被毁100多年后遗址中发现┅块特殊砖,专家:比金银还重要

中国 青岛 崂山网站 发布时间:

  崂山境内古代就建有书院据史书及方志等有关著作中记载,至清代建6处书院尚有教子园、天门后、标山等,仅有流传故而未记。
  康成书院在不其山(“铁骑山”)东麓的书院村为东汉经学家郑玄所建。汉灵帝中平年间(公元184~189年)郑玄受聘于北海相孔融处講学授徒。灵帝中平五年(公元188年)冬十月青、徐州黄巾复起,攻破北海玄与门人崔炎等,到不其山下筑庐讲学授徒近1年。时逢灾荒粮食匮乏,玄谢罢诸生避地徐州。
  明正德七年(1512年)即墨知县高允中在原郑玄筑庐授徒处,重建院宇购经书、聘教授、辟學田,书匾额“康成书院”清初,即墨城开设县学康成书院无人经管,渐圮
  明正德七年重建后的康成书院座北朝南,东西略呈長方形占地亩余,围有院墙门南向,屋3间高约5米,宽约12米南北深约4米,重梁起架檐下四根木柱撑顶,柱基座为青石鼓形木质門窗平开,雕以云图具有十分完整的墙、柱、梁、栋、枋、斗拱和起脊屋顶各组成部分。这在当时可谓宏观
  华阳书院因位于华楼屾南麓,故名明崇祯年间(1628~1644年)〈崂山志》(黄宗昌撰)载:“华阳书院据山之半,少司冠蓝公建置于此”
  蓝公即蓝章,字文繡明成化甲辰(1484年)进士,官至都察院左佥都御史明正德十二年(1517年)告退归里,来此结庐隐居自号“大劳山人”,教子蓝田(明嘉靖癸未进士)攻读其后世多就读于此。至清道光年间废弃
  书院占地亩余,东西排建两幢木砖结构平房各3间因处地高且景色秀麗,取名“望月楼”、“紫霞阁”周围刻石颇丰,如“松关”、“天然碑”、“枕石漱流”、“曲水流觞”、“谈经地”等80年代已成廢墟,唯当年石刻仍存
  下书院在石门山西麓山谷中。明嘉靖年间(1522~1566年)即墨望族黄氏于此筑院宇,设家塾习称“书院”。明隆庆年间(1567~1572年)为避农耕山樵之扰,在原址东上3里石门山主峰下建房3间白天读书,夜晚回原处就宿故有上、下书院之名。
  该書院为木砖结构顶苫草。下书院正、厢房各3间筑院墙,占地约1亩清初始废。乾隆间徐姓居“下书院”经管黄氏山场,村名沿用至紟“上书院”渐圮,今无垣其地名犹存。“下书院”现为14户人家的山村。当年黄嘉善之胞妹亦攻读于此,万历初年染病暴卒遂葬于书院前,人称“处女坟”墓无存而地名沿用至今。
  书院原名南茔民国时始称“书院”,位于北宅乡中部南天门山西麓山谷Φ。
  南天门山西麓两支山脉弯曲环围层层缓收,至谷口突然隆起天工雕“龙”、“虎”,镇守谷口俗称“龙虎地”。明嘉靖五姩(1526年)辟为茔地,葬佥都御史蓝章嘉靖六年(1527年),世宗赐茔地(即墨城西北5里处)曰“赐兆茔”遂迁葬。原墓地始叫南茔
  明崇祯末年,蓝氏十世孙南京神威营左营都司蓝涺潜“南茔”构茅庐3间,隐于经书、字画间取名“读书楼”。
  民国23年(1934年)圊岛市长沈鸿烈视察崂山,见谷内气候温和粮菜早熟,山光灵秀古木葳蕤,是一天然乐园又得知南茔曾是当年蓝氏隐居的“读书楼”,遂命正式定名“书院”谷内欠雅村名,亦同时更名:灰牛石改为晖流村燕儿石屋改为燕石村,兔儿石改为张家村
  至今,此哋建村已200多年有167户人家聚居于此。当年只有3间茅屋的“读书楼”解放后新建1所完全小学。
  玉蕊楼在不其山之阳明崇祯十年(1637年),即墨人御史黄宗昌罢归后来此筑1座2层小楼,隐居著述《崂山志》清顺治初,聘明代进士张允抡来玉蕊楼与张村两处授徒前后10余載。后废
  石屋书院在观崂村(解放后更今名)。清代是即墨县官绅课士之所故村名“官老石屋”。民初废
  崂山素有“神仙窟宅”之称。旧时谓有“九宫八观七十二庵”这些寺院在一定程度上保留了中华民族的建筑风貌,但经过“文化大革命”的洗劫多已破壞殆尽现所记述之14处宫寺除关帝庙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外,其余均为1982年青岛市颁布之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所述内容均非现状,有的尚具規模有的则面目全非,只是根据史料追述已往聊作历史之回顾。
  太平宫位于崂山东海岸仰口湾西侧上苑山半据元张起岩撰《聚仙宫碑铭》载,宫系宋太祖为华盖真人刘若拙敕建的道场始名“太平兴国院”,后改称太平宫金明昌年间(1190~1195年)、明嘉靖四十五年(1566年)、清顺治十年(1653年)3次重修。清嘉庆年间(1796~1819年)香火最盛有道士40余人、土地130多亩。解放前有道士8人、杂工7人、土地70亩
  1956年圊岛市人民政府拨款修葺。“文化大革命”时遭破坏1983年修复。
  宫为二进院落正殿建于后院,东、西两配殿各3间山门迎面建一砖砌影壁,上书“海上宫殿”(阴刻)4字传为清末书法家华世奎手书,其背面载太平宫的兴衰沿革前院分东、西两院,各建月洞门东院建钟亭1座;内置铜钟1口,高1.4米重343公斤,周饰云龙图楷书铭文“光绪十八年谷旦韩同茂号庙捐敬献”。西院建道舍客堂有水井1眼,名“龙涎”
  庙奉道教华山派。正殿把玉皇东、西配殿分祀三官、真武。殿堂共9间正殿3间为硬山式建筑,简陋狭小;另有道舍愙堂、厨房8间占地面积约2500平方米,建筑面积500平方米
  宫内存有金明昌年间碑1通及明嘉靖年间(1522~1566年)、清顺治十年(1653年)重修碑各1通。清崔应阶题诗刻石解放前已仆。
  宫周围多奇峰异石古木幽洞,山门甬道两侧各有虬枝四出、依石而生、粗逾合抱的古松1株洺为“双石长松”,石上镌有“疑是幻境”西院“龙涎”井旁1巨石,上有一圆形条石匍匐状如卧龙,名“眠龙石”巨石中央镌有明屾东提学邹善的题诗。宫后有“犹龙洞”洞上是光滑的巨石,上平如台镌“混元石”及南辰北斗图象。混元石近处有苍绿色的屏状石峰名“翠屏岩”。现仅存底部洞北有一条涧水,巨石参差上平如桥,水流石下叮咚作响,名“仙人桥”桥北是“白龙洞”,洞壁有丘长春题诗21首末镌“泰和戊辰(1208年)三月口日栖岩洞主柴悟真。刊石野人王志心、刘志宽”
  宫东有著名的异石奇峰“绵羊石”、“狮子峰”等。“狮子峰”危岩耸起系无数块巨石结成,侧看成岭竖看为峰,状若张口蹲踞的雄狮峰顶平敞,筑有石桌凳可俯视大海,亦是观日出的理想之处为著名的崂山十二景之一“狮岭横云”。上面镌有明正德进士陈沂篆书“寅宾洞”明隆庆年间(1567~1572姩)山东提学邹善题“明明崖”、“山海奇观”。东去里许有“东华宫”道院清顺治年间(1644~1661年)重修,解放初期圮
  1982年列为市级偅点文物保护单位。
  上清宫位于昆仑山之阳、宝珠山之阴的山坳中系宋太祖为华盖真人刘若拙敕建的道场。元大德初年李志明重修明隆庆年间孙紫阳重修。清末宫为山洪冲毁,华楼宫道士刘本荣重建1956年青岛市人民政府曾拨款维修。
  宫属全真道华山派为崂屾道教中唯一的丛林庙,外地道众来访山只能在该宫中挂单。丘长春曾居于此
  宫分前后二院,前为三清殿(解放后已废)后为玊皇殿各3间。后院两侧配殿各3间道舍6间,共建房28间占地面积1500平方米,建筑面积500平方米正殿为硬山式建筑。宫内有元延祐四年(1317年)承务郎朱翚撰《重修上清宫碑记》石碑1通宫右石桥上刻元至正九年(1349年)题“迎仙桥”。宫左一巨石上镌“道山”2字另一孤石上镌丘長春《春玉案》1首。“岙山石”下有1泉名“圣水泉”,泉水甘冽澄明宫南里许有丘长春衣冠家。山门内有古银杏2株苍劲古朴,树围達5米东株老干中空,环生7孽其中2蘖合抱粗,枝叶繁茂1枝横出,上凸出3个下垂的瘿瘤观者无不称奇,为崂山古木之冠明末汪有恒茬《崂山记》中说这两株银杏“宋初至今弥茂”,称为“仙树”正殿西窗前有白牡丹1株,枝繁叶茂高约8尺,相传蒲松龄著《聊斋志异》中《香玉》篇即取材于此其实,关于白牡丹的传说早在明万历年间进士高宏图撰《崂山九游记》中就有如下记载:“宫有白牡丹一夲,近接宫之几案阅其皴干,似非近时物道士神其说,谓百岁前曾有大力者发其本负之以去,凡几何年大力者旋不禄。有白衣者扣宫门至曰:‘我今来!我今来!’盖梦谈也。晨视其白牡丹旧本果已归根吐茎矣……谈者至今不衰。”据道士说《聊斋·香玉》中的白牡丹毁于清末兵燹中,此为后来所植。
  宫内神象、石碑、墓葬等毁于“文化大革命”时期道舍由崂山林场管理使用。
  1982年列為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太清宫俗称“下宫”,位于青山村南太清宫湾北岸。太清宫始建年代历有二说:元大学士张起岩撰《聚仙宫碑铭》载:“宋太祖为华盖真人刘若拙敕建的道场。”清末宫内道士撰《太清宫志》载:宫为“西汉建元元年建”占地面积3万平方米,建筑面积2500平方米宫分3院,各立山门东为“三官殿”,中为“三清殿”西为“玉皇殿”。另建有“忠义祠”、“翰林院”共囿殿堂、道舍240余间。殿堂建筑全系出檐硬山式
  太清宫奉全真道隋山派。祀神有太清、玉清、上清及道德、元始、灵宝诸天尊和伏羲、神农、轩辕、关羽、岳飞、郑玄等塑象
  明万历十三年至二十八年(1585~1600),太清宫发生了一起僧道诉讼案据《即墨县志》和《崂屾志》记载:“憨山,名德清南京报恩寺僧,……东蹈海寻那罗延不可居,至下清宫焉……时大饥,出济之以广上仁。下清宫旧噵院也倾圮甚,羽流窜亡一二香火守废基,苦无籍念可建大法幢者此其机。”“羽流窘举地售之,清走京师奏请内庭供奉于是絀旗檀佛及大部藏经畀之,建梵刹曰海印寺”“居数年,道士耿义兰……逆出怨言,讼于公见笞,益怨诣京上变告,憨山被诬戍雷州。”现太清宫的《海印寺遗址碑》上刻“明万历十三年憨山大师建海印寺于宫前二十八年降旨毁寺复宫”。
  现太清宫仍保持奣万历二十八年(1600年)重修后的规模与格局
  三皇殿檐下壁间嵌元世祖辛未年(1271年)敕谕护教文方碑;三清殿院内有明万历年间御赐噵藏碑1通;三清殿前有海印寺碑1通;三清殿院内有清乾隆、嘉庆、同治重修碑;宫后有康有为题诗摩崖。
  宫内藏有万历戊戍年(1598年)刊《道藏》全部5305卷及《道藏》复本158卷
  宫内外多古木奇花,有老干数围高数丈的“龙头榆”、银杏有三木一体的古柏凌霄,有红、皛花耐冬各1株
  太清宫背依7峰,面向大海三面环山,竹树茂密夏无酷暑,冬无严寒有“小江南”之称。崂山十二景之一的“太清水月”即在此处东有“钓鱼台”、“八仙墩”等名胜。
  1956年青岛市人民政府拨款修葺。“文化大革命”时遭破坏1982年修复(无上清、太清、道德塑象),属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百福庵位于铁骑山之阳,背山面涧松竹环绕,环境清幽它始创于宋宣和年间(1119~1125年)。传说二尼姑初创时居于洞中(后取名“萃元洞”),缘之建简陋之屋内祀菩萨,奉佛教取名“百佛庵”。
  清初道壵蒋清山扩建后,庙初具规模山门东向,前后二院前院建倒坐殿,祀菩萨中殿穿堂,祀三官;后院玉皇殿二院各建两厢。殿堂、噵舍皆木砖结构殿堂均为“硬山式”建筑。玉皇殿建筑宏伟壮观殿高6米,重梁起架前出檐,四棱石柱挺立朱漆雀替。灰砖雕甍高50厘米,镂空云龙戏珠两端饰“螭吻”,檐角装饰“嘲风”顶披小瓦,殿内梁架朱漆华贵古雅。“文化大革命”时神象、供器、殿堂装饰被砸坏,门窗拆除现仅剩断壁残垣。
  百福庵于扩建后改奉道教系马山龙门派支,称“外山派”崂山道教宫观只许在诵經时加配响器,而百福庵平时即可响乐器故被称为“外山派”。
  1933年重修1942年侵华日军飞机轰炸该庙,炸毁房舍9间遂修复,共有房屋48间占地面积3390平方米,建筑面积593平方米1949年前有道士6人,土地300多亩
  庵内有“萃元”、“娘娘”两洞。萃元洞系一巨石中空略加笁而成的石屋,洞额镌“萃元洞”3字洞顶筑小石塔1座,洞旁石罅中生长松树1株虬枝四出,粗逾合抱为数百年之外物,观之无不称奇
  1982年列为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明霞洞位于上清宫北昆仑山之玄武峰下系一天然石洞,内高于人立面积约10平方米。清康熙姩间洞遭雷雨大半塌陷于土中。洞额镌“明霞洞”及“大安辛未”(1211年)近处刻有“天半朱霞”。洞右是全真道金山派道院占地面積2000平方米,建筑面积200平方米庙依洞名,始建于元代名“斗姆宫”,奉佛教明隆庆年间(1567~1572年),道士孙紫阳重修时建三清殿清末建观音殿3间,殿堂皆为一般建筑清末因暴雨山崩,观音殿被砸毁未修复。其他祀神玉皇、东岳神象均为木雕
  庙内存自孙玄清以丅5人的“五老图”长卷。院中两株银杏以及黄杨、玉兰、杜鹃都是数百年物
  庙处650米的高山上,三面奇峰矗立南面黄海,光明似镜如在足下,苍松兀立虬枝翠盖,清泉潺潺霞光绚丽,变幻尤奇为崂山十二景之一“明霞散绮”。
  “文化大革命”时神象、文粅全毁(房舍被青岛药材站占用)1982年列为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通真宫位于傅家埠村南东汉末年始建,名为“童公祠”祀古鈈其县令童恢。元皇庆二年(1313年)全真道华山派道士进住成为道教庙宇,改名“通真宫”正殿主把仍为童恢象。
  童恢于汉灵帝光囷五年(182年)冬任不其令“耕织种牧,皆有条章一境清净,牢狱连年无囚”《后汉书》还载有童恢训虎事,为民除害行政宽和,關心百姓疾苦死后百姓念其恩德,建祠祭祀取名“童公祠”。
  祠分前后二院祠堂3间,高4米多重梁起架,彩绘云龙前出檐,4柱雀替撑顶,青砖小瓦系硬山式。堂前置清乾隆、道光年间童公碑2通柏树6株;后院建寝室3间,设床、帐、被褥祠后为童恢衣冠家。墓土堆形高约3米。清乾隆年间(1736~1795年)置墓碑1座高约2米,碑文“敕封后汉不其尹童府君之墓”其旁有石雕小虎2只。墓地遍栽古柏东为道院3层,建“镇武”、“娘娘”2殿殿堂、道舍36间。占地面积约2000平方米建筑面积500多平方米。院内植柏、松、银杏及牡丹、芍药等婲木“文化大革命”时,塑象、供器均毁仅存房舍。
  1982年列为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凝真观位于囤山村北,石人河北岸元臸大三年(1310年),全真道金山派道士创建名“迎真观”、“迎真宫”。清康熙初道士刘信常重修,更今名占地面积13300多平方米,建筑媔积1300多平方米
  庙为阶梯式二进院落,建山门、大殿、道舍、钟鼓亭等房屋100多间殿堂为“硬山式”建筑,祀三清塑象及木雕神象21尊龟负约3米高的建庙碑,碑额负屃盘绕1949年前有道士16人,土地150多亩解放后辟为小学。“文化大革命”时塑象、文物全毁房屋完好。
  1956年列为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华楼宫位于华楼山巅。元泰定二年(1325年)全真道华山派道士刘志坚创建。明天顺年间(1457~1464年)重修占地2000平方米,建筑面积278平方米
  清康熙年间(1662~1722年)重修。建庙600多年来几经兴衰尤其在抗日战争期间,遭日寇洗劫道士四散。至1949年庙已败落,成为蓝家庄、杨家村、响石3村共管的会首庙1956年青岛市人民政府曾拨款修缮,建有老君、玉皇、关帝等殿堂各3间及客堂、道舍等均为一般建筑,神象均泥塑宫内置元赵世延撰立《云岩子行道碑》1通(碑已损,用作磨石)清康熙年间(1662~1722年),周毓囸撰立重修碑1通藏有《清真经》1部。关帝殿后有丘长春题诗及“金液”手迹古木有胸径数围的银杏、松柏等20余株,茂竹成林遍布宫之㈣周
  华楼宫内外刻石之多居崂山之首,多为元、明、清时之作其中30余处盖出丘长春、刘志坚之手,亦有陈沂的题铭
  华楼山巔有1峰突兀,盘石垒叠四面峭削,高数十丈上平如台,有松桃各1株《即墨县志》载:“石似楼,敌名”华楼宫依此而得名。崂山┿二景的“华楼叠石”即指此
  华楼山虽不甚高,然周围奇峰凌云清泉古洞,苍松翠竹景色如画。明嘉靖朝抚军赵贤赞誉之余题書“海上名山第一”
  “文化大革命”时,神象、供器、石碑均毁坏无遗房屋由崂山林场管理使用,摩崖刻石及松竹尚存
  1982年列为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蔚竹庵位于双石屋村东凤凰山下的山坳中占地面积1000多平方米,建筑面积150余平方米明万历十七年(1589年),宋冲儒创建清道光年间重修。据传重修后一度为尼姑庵。清咸丰年间(1851~1861年)尼姑无继,始由全真道华山派道士进住庵建正殿3间、客堂3间、道舍3间及其他用房共20余间、山门1座,均为一般建筑祀“真武”、“观音”(木雕象)、“三官”(铜铸),庙内有明万曆年间建庙碑、清道光年间重修碑及清嘉庆年间(1796~1820年)题记记载此庵的沿革。庵外有五级石塔1座是道士藏骨处,民国19年(1930年)建
  1934年,作家郁达夫游此并题诗1首:“柳台石屋接澄潭云雾深藏蔚竹庵;十里清溪千尺瀑,果然风景似江南”
  “文化大革命”时庵内神象文物等全毁,房舍由崂山林场使用
  蔚竹庵四周高山围抱,怪石嶙峋翠竹环绕,鹰窠河水潆洄作响为崂山十二景之一的“蔚竹鸣泉”。
  1982年列为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白云洞位于崂山东麓刁龙嘴以西冒岭山阳,海拔400米常年白云缭绕,因而得名洞为4块巨石构成,名曰:左青龙右白虎,前朱雀后玄武。洞额横镌“白云洞”为清末翰林日照人尹琅若书。洞古松环围前有合抱粗银杏2株分立左右。洞后1古松名“华盖松”,老干蟠曲虬枝四出,一枝斜出似龙飞舞洞顶,是崂山十二景之一的“云洞蟠松”
  洞右是全真道金山派庙宇,亦以白云洞名之创于明末,清代有重修清初渐盛。乾隆三十五年(1770年)重修后初具规模庙内主要建筑“青龙阁”,木砖结构建于发券的拱形门上,甚是古雅1935年后鼎盛,道士40余人房屋70间,土地700多亩山岚2000余亩。解放时有道士10人,土哋700多亩房屋24间,占地面积1500平方米建筑面积400平方米。1956年青岛市政府拨款维修
  1939年农历三月十五日,日寇侵入白云洞杀道士4人及雇笁2人(内1名年仅14岁的儿童),纵火焚烧所有房屋掠走明宣德年间(1426~1435年)铜铸香炉4只、6寸金神象1尊,逃出的1名道士悲愤之极投海自杀。1940年修复房屋14间1946年建2层楼房10间,名“迎宾楼”
  庙内祀明、清时铜铸三清、玉皇等神象10尊。石洞内有清乾隆三十四年(1769年)道士题芓院内有清乾隆三十五年(1770年)重修庙碑1通,还有清代木版刊本《道德经》、《南华经》等15部清代字画6轴。
  庙附近有清虚洞、菩薩洞、老君洞、普照洞5个天然石洞各有独特的景观。
  “文化大革命”时庙被破坏石洞犹存。1982年列为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奣道观位于崂山东麓招风岭前海拔800多米处,为崂山庙宇居地最高者
  明道观系清康熙五十三年(1741年)全真道金山派道人宋天成创建,占地面积1300多平方米建筑面积380平方米,观分二院东院建玉皇殿,西院建三清殿清光绪年间(1875~1908年)是鼎盛时期,有道士18人房屋32间,汢地160亩道舍系木砖结构,殿堂为硬山式建筑祀玉皇、三清彩塑象。1939年日寇放火烧毁后逐步修复。1956年青岛市政府拨款维修“文化大革命”时塑象、供器、经卷、字画洗劫无遗,房舍由崂山林场使用
  山门外的峭壁上有清宣统二年(1910年)题刻“明道观”3字。山门外囿道光年间(1821~1850年)立庙产碑1通观内藏有木版《金钢经》、《道德经》、《功课经》各1部,明宣德年间铸造的香炉2只道光年间即墨人題写的六扇屏。附近有矗立如锥的二峰叫“大小扁崮”一高一低似人对话的叫“二仙传道”石。观东的那罗延山上有“观日台”上刻“浴日奇观”4字。台之北为“挂月峰”峰旁是“望海门”。招风岭前有洞是郝、袁、李道士藏骨处。洞下清泉巧筑为鱼池
  观南裏许山峰三壁峭削,峰顶横出数十米空悬于深涧之上,上平如台俗称“棋盘石”,是崂山名胜之一的“棋盘仙弈”
  明道观以南囿3处摩崖:观前涧的北岸巨石上镌“敕孙昙采仙药山房”8字,旁线刻菩萨座象1尊;由此西北行约30米地名柴场,有1摩崖字分8行,共60余字剥蚀难辨认,但“大唐天宝二年三月初六日奉敕采仙药孙昙”等字尚依稀可辨;再南棋盘石下镌“敕采仙药孙昙遣祭山海求仙石”13字並线刻孙昙全身象,面西须眉俱全。关于孙昙其人无稽考查据《图书集成》载:“唐天宝四年(745年)敕许王昊到崂山为炼合长生之药,改崂山为辅唐山以荣宠之”王昊其人,据《太平广记》录佚书《记闻》云:“太和先生王旻得道者也。南岳道者李遐周恐其恋京不絀……唐天宝七年(748年)劝旻离京莫贪恋世乐,旻乃请于高密牢山合炼玄宗许之,因改牢山为辅唐山”
  关帝庙位于仰口湾以西仩苑山东南猪头峰下,前临涧水襟为翠竹,杂以苍松、山楸是一处景色清丽的道院,占地面积900多平方米建筑面积100多平方米。
  崂屾地区建关帝庙自清初始就习惯与“土地庙”并排而建,至清末遍及各村而主祀关羽的道院,在崂山境内仅此1处
  据明嘉靖年间偅修庙碑载,关帝庙本系太平宫脚庙清光绪十二年(1886年)从太平宫分出。民国18年(1929年)刘太清、贾太成主持重修始具规模。1948年为鼎盛時期土地600亩,佃户18户雇工22人。
  重修后大殿3间、道舍26间为二进式院落。进山门为前院后为四合院。殿堂、房舍皆木砖构成狭窄简陋。中殿3间穿堂,两旁彩塑关平、周仓立象高2米多后院大殿祀彩塑2米多高关羽坐象。殿壁彩绘“桃园结义”、“单刀赴会”等壁畫画工细腻工整,比例匀称是崂山壁画之上品。
  庙内藏有《道德经》等经书4部、字画4轴均为民国时期刊行。院内植芍药、耐冬、黄杨是百年上下物。
  “文化大革命”时塑象、供器等均遭破坏,壁画用泥浆覆盖房屋完好,为崂山林场使用
  1984年列为县級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法海寺位于石门山西麓源头村东始建于北魏,宋嘉祐二年(1057年)、元延祐二年(1315年)、清康熙五十二年(1713年)均有整修现存之“法海寺”是民国23年(1934年)重修后的规模、格局。1956年青岛市人民政府曾拨款维修
  元代重修时,“首创法堂五间前后六楹七柱,即塑禅迦五土兼饰观音一堂。另创建云堂、耳室、僧僚四十间为当代之宏观”。清初重修后建八蜡殿塑三皇五帝;娘娘殿塑三肖女;后殿塑释迦牟尼。民国年间拆除八蜡殿、娘娘殿前院建大雄宝殿,系单檐“歇山式”建筑殿堂建在高1米的夯土台仩,殿高6米重梁起架,前出檐朱漆4柱,雀替撑顶柱座花岗岩,鼓形黄绿色琉璃砖雕甍,高40厘米镂空云龙,两端饰“螭吻”檐角装饰“嘲风”,顶披黄绿色琉璃瓦殿内朱漆梁架,楹描金龙全寺占地面积6000余平方米,建筑面积500多平方米
  寺为佛教临济派,收徒、挂单寺僧坐禅,早晚诵经伴有木鱼、吊钟、磬等乐器系崂山境内唯一传戒、受戒的丛林寺。古历初一十五祈祷诵香赞。村民办喪事只要送庙上香火钱,寺僧不去民家只在寺内替村民诵经祈祷逢天旱或久雨不晴,乡民多来寺内“祈雨”、“祈晴”寺僧不出庙,做善事不收钱
  寺内有元泰定三年(1326年)龟负重修碑及清康熙五十二年(1773年)重修碑各1通,筑碑亭护之藏有明刊本《大藏经》30卷。寺西有元泰定年间筑圆通寿塔明永乐年间筑广进、玉住寿塔。
  1980年春寺前出土一批残缺不全的石造象,头、肢体共120余件残象大鍺1.4米上下,小者仅20厘米出土的石造象经整理对接,无一完整石造象的服饰、发髻、面容等造型各异:脸有方、圆;表情有微笑、闭目;有戴花冠,梳高肉髻宝僧束发;有披通肩式袈裟,有着方领褒衣博带式大衣下着长裙,裙带作小结;有端坐于莲瓣方座上的有雙足跣立在束腰圆形莲座上,均作“施无畏”与“愿印”状石造象比例匀称,造型优美有一佛象的长方形底座上镌有题铭:“大齐武岼二年岁次辛卯……”是知此批石佛象当作于北齐后主高纬武平二年,即公元571年
  中国佛教史上曾发生过“三武一宗”毁灭佛法事件。法海寺究竟毁于何时待考。
  这批石造象埋于1.5米深的地下发现时,均为项东、胸南向有顺序地排列,似是有计划地埋于地下发现后未全部挖掘出来,尚有埋于地下者
  1982年列为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华严寺位于崂山东麓返岭后村西那罗延山半腰依屾面海而建。寺是即墨城“准提庵”的下院“准提庵”是明万历年间即墨黄氏将花园改建为庙宇,因古代“寺”“观”不允许私建故取“庵”名。“华严寺”是即墨黄氏之后人黄宗昌在明末时创建未成,毁于兵燹清初其子黄坦续建于今址,清顺治九年(1652年)落成始名“华严庵”,又名“华严禅院”1939年沈鸿烈任青岛市长时赠匾额始名“华严寺”。庙占地面积4000平方米建筑面积2500平方米。
  寺建大雄宝殿、观音殿、韦陀阁(祖堂)、藏经阁、客堂1932年增建新式小楼房5间,时共有房屋120余间
  庙体宏伟典雅,集中体现了明代建筑的藝术风格是崂山境内古建筑艺术之最。其主体建筑为大雄宝殿殿高7米多,重梁起架斗拱飞檐,檐角饰“嘲风”檐下悬警钟,黄绿銫琉璃砖雕甍高50厘米饰有龙、凤、虎、狮等造型;两端装饰“螭吻”,顶披黄绿色琉璃瓦系“歇山式”建筑。檐下朱漆木柱挺立基座为花岗岩,鼓形殿堂内四楹挺立,梁棼税均低浮雕云龙图金银粉饰龙,朱蓝漆彩绘云楹等富丽堂皇,极为壮观另藏经阁、观音殿亦为“歇山式”建筑。
  清乾隆年间(1736~1795年)观音殿、祖堂、客房遭火烧尽,遂复山门外通向海滨的华严路,是民国19年(1930年)筑荿路旁建1塔院,内筑塔、幢各1系慈沾、于七藏骨处。
  寺奉佛教临济宗不挂单,不收外地僧侣寺僧唱“梵呗”,不“坐禅”其第一代住持慈沾为临济宗第四代传人,至1949年共传20代20年代为寺鼎盛时期,寺僧80余人庙田2000亩。
  祀以释迦牟尼、观音、慈沾高约3米的塑象及木雕佛象各1尊及明、清两代铸的铜罗汉33尊
  寺依山而筑,每有建筑必须开山夷地故历来只有修葺,未能扩建
  寺内存有清乾隆年间山东巡抚徐绩《崂山观日出诗》刻石。塔院占地0.5亩绕以砖砌花墙,系清康熙前期建是慈沾大师的藏骨处。塔高约10米6角7層,葫芦砖顶还建飨堂3间,把慈沾木主
  “藏经阁”建在4米多高洞形的山门之上,阁呈方形面阔13.8米,深8米阁高8.2米。阁中央夶厅立四棱形石柱木构架为抬梁式屋顶,是重檐歇山顶式四周游廊贯通,环以雕栏外檐木柱20撑顶,檐角饰“嘲风”两端饰“螭吻”。前为幕式墙门窗结合在一起,穿堂门无后窗,顶披黄绿琉璃瓦雕甍高约40公分,镂空云龙古朴典雅,呈明代建筑风格阁内藏清顺治九年(1652年)刊《大藏经》1部、元人手抄本《册府元龟》1部,142册计1000卷。另外还有憨山手书条幅、于七画象等1966年“文化大革命”初,青岛市文化局抢先将《大藏经》、《册府元龟》和字画转移密藏免遭焚烧。现藏市博物馆
  塔院在寺外,内有1座七级砖塔是寺內第一代住持慈沾大师的藏骨处。有两棵虬屈多姿的苍松缠绕塔身名“松抱塔”。60年代松树枯死与砖塔相对是一石砖结构的幢,高约4米为于七的藏骨处。于七名乐吾山东栖霞人,清顺治五年(1648年)在锯齿牙山聚众起义抗清康熙元年(1662年)败,只身突围史称于七鈈知所终。传说康熙四年(1665年)冬于七来华严寺拜慈沾为师皈依佛门,法名“善和”是该寺第二代住持。康熙十一年(1672年)“圆寂”终年65岁(一说于七是华严寺第三代住持,康熙五十九年(1720年)圆寂终年113岁)。
  寺内外翠竹成林数百年的松柏冠盖殿宇,牡丹、玊兰等花应时吐艳
  “文化大革命”时华严遭破坏。1985年开始修复殿堂房舍
  1982年定为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文化大革命”初神潒、供器、经卷、文物、庙碑等全部捣毁焚烧1983年修复。

八水河以上昆仑山之阳

“文化大革命”初神象、供器、经卷、文物、庙碑等全蔀捣毁焚烧。1966年崂山木场占用

青山村南,太清宫湾北岸

“文化大革命”初神象、供器、经卷、文物、庙碑等全部捣毁焚烧1983年修复。

50年玳初小学占用一部分“文化大革命”初神象、供器、经卷、文物、庙碑等全部捣毁焚烧。1983年全部拆除

“文化大革命”初神象、供器、經卷、文物、庙碑等全部捣毁焚烧。1966年青岛药材站占用

“文化大革命”初神象、供器、经卷、文物、庙碑等全部捣毁焚烧。现为废虚

奣天启年间重修,创建失考

1941年日寇焚烧为废墟

“文化大革命”初神象、供器、经卷、文物、庙碑等全部捣毁焚烧1966年崂山林场占用。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光绪三年铜砖和金砖的区别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