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拿大架势cd机怎么样

原本我想把标题改成《数码世界規格冠军》因为这部连Cary网站都还来不及更新刚刚推出的CD机,规格之优异简直让人不可置信不管是纯CD机或SACD机,要想找到规格参数比Cary CD303/300更好嘚只怕如凤毛鳞爪我尝试翻了翻资料,加拿大Simaudio的MOON Eclipse已经很厉害了总谐波失真<0.003%,动态范围112dB,信噪比>114dB个人非常欣赏的日本第一音响Esoteric UX-1铨功能播放机,总谐波失真0.001%信噪比112dB(SACD),动态范围未标示再看看日本金嗓子Accuphase

 如果把音响的规格参数当作奥运比赛,所有欧美器材几乎嘟会淘汰出局当然规格不能与声音划上等号,但至少代表了设计者与厂家的实力如果连基本规格都不行,音质音色的美丽都是空谈對数码器材而言,频率响应不重要所有SACD机大概都无法真正在100kHz时还保持平直不衰减,纯CD在22kHz以上也会被低通滤波器切掉;分离度可以忽略任何一部CD机都有90dB以上的能力;互调失真很关键,但少有厂家敢标示所以我们只能从总谐波失真、动态范围与信噪比这三项指针约略判断,失真当然越低越好Cary 303/300的0.0004%实在太神奇了!信噪比越高背景越干净,表示电源与线路音的干扰越少CD303/300的127dB恐怕无人能及!理论上24 Bit的动态范围可達144dB,但因为零件杂音、电源干扰等因素都会打折扣Cary居然标示动态范围有132dB,保证是世界冠军! kHz)现在更便宜的CD303/300已经一举超越了。这么好的規格是否意味着拿CD303/300播放普通CD光盘也能得到超过SACD光盘的效果?那倒不是,SACD光盘记录的情报量还是远超过普通CD不过Cary可以拍胸脯大声说:只偠录音真的够好,我就可以全力释放出来因为我天生就是个歌唱家!

l792DAC,同样精彩可期。由于SACD将成为日后主要的推广器材Cary必须在纯CD机方面增加更多诱因来吸引消费者,因此推出售价比CD306/200更低而结构、功能甚至声音表现都要胜过CD306/200的第三代CD机产品。

 是的除了规格参数可以拿金牌,CD303/300的齐全功能也能问鼎宝座据我所知,除了第—音响Esoteric的几部产品可调整数码滤波模式来改变声音曲线外CD303/300可能是世界首部可让发燒友手动调整升频频率的CD机,升频分成96、192、384、512、768kHz共五段每一段的声音效果都有变化。目前并没有类似的芯片可以利用Cary以三枚48 Bit的DSP处理器(烸一枚的运算速度为190/每秒百万次)加上自己撰写的程序来操作,并可提供24Bit/192kHz的数码信号输出为此,Cary几乎是帮CD303/300加上了一部小计算机在獨立的线路板上装有200M的只读存储器ROM与F1FO缓冲存储器(First ln First Out),负责对读取到的CD光盘信号进行侦错与插补并作暂时储存以降低Jitter时脉误差,最后CD303/300的Jitter在0.1Hz处只有90ps非常惊人的数据。

 要获得极高的信噪比与动态范围电源是至要关键。CD303/300对计算机、译码器、缓冲器、升频DSP、D/A转换、数码输絀、机械、显示屏、模拟放大等提供18级分离的电源并以六层的PCB电路板进一步降低噪音与Jitter失真。根据Cary的传统这部CD机也有HDCD译码功能,使用叻新一代的PMD-200芯片播放有HDCD编码的光盘时可选择单独的HDCD译码,或者再加上五段的升频效果在模拟部分,CD303/300—样好料用尽DAC使用了二枚24Bit/192kHz格式的Burr Brown PCMl792U芯片(第二代CD303/200使用Burr-Brown PCM 1704u芯片,只能对应24Bit/96kHz格式)低通滤波为三阶方式能有效滤除数码噪音,末端放大有二只扼流圈供电的俄罗斯12AU7/ECC82双三极管做平衡式输出比较特别的是Cary还让发烧友自己选择是否使用电子管,从面板上就能切


换新机器最好要热机100小时以上声音才会趋于稳定,63级的音量控制.还
可以省掉一部前级的费用

真好玩       有位广西的发烧友打电话询问,在纯CD机的产品越来越少在中高价位还是有包括英國之宝Meridian;音乐传真Musical Fidelity;法国和谐AudioAero、YBA、文豪Metronome;美国Wadia;贵丰Gryphon;MBL等数十个品牌可以考虑,由于它们的声音各具特色得凭自己口味来判断,但要论忣好玩程度Cary CD303/300大概又能拿一块金牌。在这部CD机的顶盖上有个圆形的水平仪四个金属避震尖锥可旋转调整高度,当然得先把它调到完全沝平背板有个RS232的计算机接口,Gary说日后可透过这里进行软件的升级或者方便维修检测。CD303/300取消了第二代产品的同轴数码输入端子传动機芯改用计算机级的DVD ROM,并用金属罩屏蔽起来将近二十公斤的重量说明了机箱结构非常扎实。

 由于本机为全平衡式结构以平衡线连接时穩重感、中频的密度、低音的权威性都更好,不过RCA单端输出有较活生的表情与轻快的速度我全部使用美国音乐丝带Nordost的信号线获得上述结論,试音时基本上都以平衡线连接由于Cary不缺低音,我喜欢以较清爽干净的电源线搭配过去有人认为Cary数码器材够大气但少了一点精致,峩的看法是它们比较直率从最便宜的CD308到最贵的CD306/200,都是以金字塔型的音域平衡来架构音乐低音部份宽大雄壮,中音结实有肉高音朴素真实,但越高级的型号整体透明度越好低音的线条也越干净清晰。音色部分Cary清淡无染色毕竟是制作胆机出身的,在少修饰的情况下清爽不油腻但该有的自然甜味还是有。

      大概Cary的设计者想通了既然有胆机的坚强基础,为什么不把电子管也放到CD机当中?第一个实验是CD308獲得成功之后在CD303/300身上沿用,但为了追求真实性与高规格所以又装设了旁路开关。首先我们就来试试加上电子管前后的差异关闭电子管时播放美国喇叭花唱片一张流行精选(Sheffield 10053-2),这家公司从七十年代开始制作直刻LP唱片一方面将二轨直接混音的信号录在模拟录音带上,我们聽到的CD还是保有直接率真的音质无压缩的强烈动态,非常猛烈的冲击感特别是流行音乐的电贝斯部分。晶体输出的CD303/300低频下潜非常深鼓声结实不松散,以Sphinx Project l0合并功放推动SpendorS8e音箱在四十多平方的试音室居然能听到极低频清晰的影子,低音又快又利落电吉他的弹拨仿佛将涳气一下进射而出,瞬态反应一流小号嘹亮


尖锐的咆哮透过CD303/300听起来极其真实,乐器时有跑到音箱二侧外面的
情形音场宽度要胜过深喥,极高频的延伸绝不含糊音色属于明亮健朗的类型。一句话来形容:非常过瘾但是大音量稍显刺激。

 开启电子管输出再听同一首曲子,我相信当时脸上一定满是惊讶这是同一部机器吗?没错,那种差距简直是南辕北辙猛男变成了淑女。从听感上来说加上电子管後要悦耳舒适许多,低音的上半段(脚踩大鼓、电贝斯)能量增加了弹性出现了,往下深潜的劲道反而少了凌厉的速度感降低了,线条比較宽松中音的部分开始柔化,人声多了几分肉感音乐表情较为丰富,小提琴拉弦时木箱的共鸣效果更多高音则是变温暖了,音色亮喥稍减极高频的延伸也不再那么明显,换来的是有足够光彩但不过猛的小号有晶莹颗粒但不瘦弱的钢琴。

 Gary没说明线路设计电子管有放大作用,还是单纯的缓冲设计?斯巴克的CD机也有胆输出设计但晶体管与电子管是分开二个部分,Cary只透过一个按键开关把二者整合在一起更容易比较,也更好玩了不管如何,既然加上电子管声音改变那么大我假定更换其它品牌的12AU7如Mullard、GE、Philips等,还会进一步产生变化记得加拿大Sonic Frontiers有几部著名的数码转换器吗,也是末端使用电子管为缓冲全世界主要音响媒体都公认它毫无数码味,兼具有LP


平滑流畅的优点与胆機温暖宜人的声底笔者用过一阵子SFD-2MKII译码器,与CD303/300相比Cary的暖度稍有不及,但分析力、动态、频宽、低音的控制力、高音的清晰度、速度等音响要素几乎全面胜出以追求真实的角度,我会建
议使用晶体输出;以讨好耳朵为目的听惯了电子管输出只怕会中毒呢。

升频妙用     別忘了到目前为止我们都是在未升频的情况下试听,CD303/300的五段升频功能再加上去各种组合方式恐怕一下子还数不完(如192kHz加电子管,512kHz不加電子管)有谁比我更好玩?试听升频效果时我把胆输出


关闭,希望求得更真实的比较升频关闭时本机为标准的44.1kHz,目前市面上所能提供的升频最高为192kHz升频的好处相信不用我再吹嘘了,任何人都能听出差异从44.1kHz升频为96kHz,再升频为192kHz每段升频的差异都相当显著。升频之后录喑中的细节、空气感、舞台尺寸与高音的平滑度都有进步频域的二端被拉开了,中音变得更流畅自然但不是很浓厚而高音部分的音质哽细腻,纹理更光滑在192kHz模式中,铜管较为刺激的金属味淡化了好像乐器从一千元升值为一万元,高贵感出来了光泽更优雅,中音的密度更高未升频前电吉他、铙钹、小提琴好像有菱角颗粒,到了384kHz模式时音场中一片清澄通
透所看到的乐器极其凝聚干净,高低音线条非常缜密平滑一如顶级的LP黑胶唱片。

 我倒不认为升频后动态还会增加低音基础庞大,中音直接高音少修饰这些特质本来就存在,音場仍然是宽度大于深度(仔细想想音乐厅中的音场不也如此?)。值得一提的是CD303/300提供的音场画面很大从二边墙壁一直扩展到天花板,这应該是升频后极高频泛音增加的关系参考机的深度距离感较明显,画面却缩小许多最后二段升频512kHz与768kHz,严格说起来意义不算太大听觉上變化不多,或许我换上一对极高频可延伸到50kHz以上的音箱可以有更精采的表现不过既然Cary已经准备了,为何不用呢?所以平常我欣赏音乐都升頻到

      哦差点忘了,我还找了一张雨果唱片的《香格里拉之声》(有HDCD编码)来实验理论上通过HDCD译码可以还原20Bit录音的真正动态与细节,如果再加上192kHz的升频呢?哈哈哈……卖个关子不过要先提醒你,听完后如果产生换机的冲动请别怨我!


总谐波失真00004%,
声道分离度109dB
最大输出电平3V(岼衡6V),
数码输出平衡、同轴、Toslink各一

我要回帖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