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而思双师网站主讲老师一个月赚多少钱

 “本身就像给家长和学生发新闻嘚机械天天醒来看到微信及企业微信里上守候复原的小红点,就有置身系统围城的感受”

催到课、新生家访、沟通续报、老生回访、批改功课、答疑解惑、出境仆从……什么时候该做什么事,都有划定的流程和系统提醒做了一年多指点先生的李洁如斯对《深网》回忆夲身去职前的工作状况。

李洁在某教育公司武汉分校做了一年多的指点先生带完暑期班后,李洁提交了去职申请预备考研,“这一年哆的支付和收入不成正比月薪上万只有几个月。除了周二、周三歇息外平时下昼1点到晚9点本身都处于工作状况,年青年头力壮时还能靠芳华拼一拼两三年之后呢?”

收入不达预期看不到未来的出路在哪里。不光是李洁多位已经去职的指点先生对曾经从事职业的担憂都集中在这两点。

李洁等指点先生的去职并没有对公司发生太大的影响在她们打点去职手续之前,他们的岗位就会被此外一位指点先苼或许实习生替代

“就像是流水线里打造的标品,为了包管公司买卖和整个系统的运转一样公司都设有救火机制,提前贮备指点先生”某在线教育公司雇用负责人张军对《深网》透露。

本年5月到6月就是在线教育公司校招及贮备指点先生的岑岭期

6月份,方才23岁的张可欣正式成为重庆校区功课帮指点先生的一员“无论是薪水照样晋升空间,这份工作知足我对教育互联网公司的大部门等候”张可欣说。据张可欣介绍本身入职时恰逢功课帮重庆校区建校初期,入职仅5个月的张可欣已经成为组长治理着10多位指点先生。

统一份工作涉身个中的个别感触却截然相反。对此有教育投资人对《深网》注释:“任何一个新职业的降生都邑履历从野蛮生长到磨合再到规范的过程。划定的竖立必然陪伴着调整、阵痛、好处纠葛涉身个中的个别感触天差地别在情理之中”。

2016年最先测试双师直播买办课模式的学洏思双师网校招生人数实现跨越式的增进,只做办事不授课的“班主任”起头走上汗青舞台4年后,人社部将这个群体定名为“在线进修辦事师”

在这四年里,在线教育的用户已经从2016岁首的1.1亿人成长到2020岁首的4.2亿人K12在线教育规模从2016年196.7亿元,增至2020年的884.3亿元;猿指点、功课帮等公司的融资和估值以火箭的速度增进上千亿估值的在线教育独角兽已经养成。

在线教育狂飙突进的年月里指点先生群体人数从0起头猛增,仅头部10余家教育机构指点先生数量就达10多万成为在线教育行业崛起的底色,而撑起这个千亿级别市场的指点先生则成为视察这个荇业最主要的瘦语

《深网》经由对话多位在职及已经去职的指点先生发现,这个群体95后居多跟着指点先生筛选、审核、薪酬、晋升等系统的进化和完美,指点先生群体慢慢形成了橄榄球形的生态构造处于顶部的指点先生月薪上万,深谙指点先生审核和晋升之道;而处於尾部、还未与系统兼容的指点先生依然面临着低收入、出路难的逆境

从“草莽”到“正规军”

若是将指点先生这一职业成长分为三个階段,2018年和2019年这两年都是要害节点2018年之前,在线教育公司还不足以构建出这一地位的完整系统大多处于“草莽”和试探状况;2018年之后,看到指点先生行业壁垒的在线教育公司起头从底层构建本身的指点先生系统这个群体进入规模化、尺度化的生产阶段;2019年在线教育暑期营销大战之后,头部在线教育公司将目光转向新一线城市及二线城市的高校应届卒业生成为指点先生的主力军。

“2018年前不少K12教育公司還没有All in双师直播买办课的决心小班课、一对一等买卖模式都在索求,所以此时在线教育公司雇用的指点先生多是在校实习生或许兼职,先小成本测试”张军对《深网》透露。

刘子琪的职业生涯就是从实习生起头的

2017年4月某一工作日,获得实习机会的大三学生刘子琪来箌上地五街的群英科技园4层入职报道其时功课帮400多号人都挤在这一层办公。“入职后就起头熟悉工作流程第二天就进入了工作状况”,刘子琪说

据刘子琪回忆,实习时一周要来公司3天首要工作是语音批改学生线上提交的功课,每周三晚上固定在QQ上给有疑问的家长和學生答疑需要续报时,会与家长做个德律回访提醒家长如需续报直接去公司APP报名。

刘子琪的工作状况只是其时指点先生工作状况的缩影但那时不授课只办事学生和家长的工作人员都没法给本身所处的岗位定性,是助教是班主任?照样指点先生

一个月后,刘子琪才奣确了本身实习岗位的名称

2017年5月,功课帮在内部成立了办事运营部门将做办事的先生分成班主任和助教。班主任负责与先生和家长沟通助教只负责搜检和批改功课。此时想要磨炼本身沟通能力的刘子琪,选择了班主任的岗位

“这个分工只是过渡阶段,运行一段时間后我们发现专业性强的助教没法与家长和学生直接沟通,不克形成闭环所以2018岁首,我们就将这两个地位归并成了指点先生”负责功课帮指点先生雇用的王博宁对《深网》透露。

王博宁2017到场功课帮首要负责指点先生的雇用和“开新城”(在各地竖立指点先生中心)。“2017年暑假功课帮首次上线指点先生功能为了贮备指点先生,短时间内大量招人质量参差不齐也是没法子,只能先把团队搭建起来洅去粗存精了”,王博宁说

不光是功课帮,主攻K12双师直播买办课模式的在线教育公司在贮备指点先生方面都履历过“先搭草台班子再优囮治理”的过程

“这也很正常,因为指点先生是个新兴岗位若何治理、规范、审核等都是摸着石头过河”,张军说

转折点发生在2019年暑期。

2019年5月起头学而思双师网校、功课帮、猿指点、掌门优课等一众K12在线教育公司掀起了暑期营销大战。稀有据不完全统计5月至7月,介入暑期招生大战的在线教育公司告白投放总额在30亿-40亿元之间“因为一些公司的指点先生都是暂时雇用的兼职人员,后期办事结果欠佳几十亿的投放固然拉来了巨量的低价课用户,但正价班、历久班的转化并没有达到预期”上述教育投资人说。

几十亿的投放费用砸下詓却没有收到预期的结果,这让在线教育公司不得不反思一个问题:在双师直播买办课业态里主讲先生和指点先生事实施展着如何的感化,谁才是办事交付的焦点环节

“指点先生和主讲先生的分工来自对教授动作的拆解,教授分为‘学’和‘习’两部门个中,‘学’只占30%‘习’的过程占70%。在公立学校一个先生同时给40多个学生上课,教的内容是一般的但学生的成就却有好有坏,根源在于进修的方式和习惯而在线上教育里,指点先生就承担了监视学生进修、匡助其养成精巧进修习惯的工作”王博宁说。

从双师直播买办课整個财富链条看各大在线教育品牌在教研、教授内容日趋同质化,主讲先生授课内容很难拉开和竞品的差距此时直接给学生和家长做办倳的指点先生质量就或者成为行业成长壁垒

“因为互联网手艺的加持主讲先生能够面临千人甚至是万人授课,效能能够几十倍甚至几百倍放大公司只要包管手艺和宽带就行。但指点先生的人效是有限的一个指点先生一期带300人已经是上限,所以将来指点先生的质量和辦事水平就会成为在线教育公司竞争的制衡点”王博宁增补说。

从2019年9月起头学而思双师网校、功课帮、猿指点等头部在线教育公司开啟了指点先生“贮备赛”,纷纷在西安、济南、石家庄等新一线城市或二线城市竖立本身的指点先生贮备基地

陪伴着指点先生人数的快速增进,头部在线教育公司逐渐形成了完整的指点先生选拔和培育系统据功课帮雇用人员透露,今朝公司雇用指点先生的学历必需是统招本科高中指点先生雇用门槛更是提高到了一本以上。

张可欣对《深网》回忆正式上岗前近20天的培训:在入职之前我们都有2-3天的岗前培訓认识公司的企业文化;之后会有3天的时间梳理专业功底,培训经由会拿到Offer正式入职。“最主要的是入职后的近20天的系统培训出镜訓、学科训、功底训、买卖训等,每个细分场景的培训都邑在组内复盘和审核”

对于指点先生如今的培训系统和流程,2019年6月到场指点先苼行业的李洁感伤颇深:“我们其时只培训了3天就直接上岗了边带班,边进修”

“不光是岗前培训,在指点先生的审核和职业晋升方媔头部在线教育公司都慢慢形成了一套自下而上的系统和逻辑,如今的指点先生群体已经慢慢离开野蛮生长状况进化成‘正规军’了”,王博宁说

“看不到进展和出路在哪里,与主讲先生同在一个团队背负一般的续报指标,但收入截然不同”多位从分歧在线教育機构去职的指点先生跟《深网》吐槽去职的原因。

据李洁介绍本身入职时的无责底薪是3000元,带班后有绩效工资月薪在4000元-15000元不等,“1万哆元的工资一样在寒暑期等续报岑岭期平时那点工资在武汉生活有点左支右绌”。

对于李洁来说更难接管的是,在历久班里本身背負了与主讲先生同样的续费KPI,承担了更多的与家长沟通的工作但从收入上看,感受本身和主讲先生是两类人

稀有据显露,2019年头部在线K12主讲先生中45%以上的主讲先生薪酬跨越100万,并且个比例还在动态提拔而据《深网》查询,本年头部在线教育公司在武汉、西安等非一线城市雇用的卒业生年薪在8万-15万之间

主讲先生和指点先生算统一个战壕里的战友,当薪酬分派的天秤超出本身能掌控的局限时焦虑、失偅、不平安感就会接踵而至。

在张可欣看来主讲先生和指点先生的关系更像队友,“就像是接力竞赛主讲先生就是起跑线的那一棒。┅个主讲先生承受的压力不光包罗历久班的续报,还包罗低价班转正价班的续报率就像是枪响的第一声,主讲先生第一瞬间就要本身往前冲给指点先生的接棒打下根蒂。进入历久班后历久班的续报率就首要靠指点先生的办事了,但主讲先生的的冲刺也很主要不存茬对照的成分”。

“主讲先生薪酬比指点先生高并且要高好多,从二者的单人进献度上看其实很好懂得”,王博宁注释“在线教育公司都很正视指点先生的脚色,从公司成本占比看指点先生薪酬占比高于主讲先生。但指点先生是规模化团队指点先生的单人进献度囷主讲先生没法比,主讲先生三四百人能够进献出几百万学员的量但要进献几百万学员的量,指点先生或者就需要几万人”

至于薪酬囷晋升的途径,据《深网》视察指点先生的薪酬和晋升系统是一个逐渐完美的过程,因为指点先生是新生职业没有能够参考的尺度。2017姩之前好多指点先生的薪酬都是凭据线下教培机构的薪酬系统来定的,不拿底薪以课时费为主。2017年之后指点先生才慢慢显现底薪一說,“因为指点先生除了带班外平时还会做好多与学生和家长沟通的工作,有底薪才合理”张军说。

“在逐渐完美的薪酬和晋升系统內指点先生若何成长照样看个别实力和选择。在专业品级方面S级的指点先生的年薪是B级指点先生年薪的两倍,甚至更多;在治理岗位每10个指点先生就需要1个组长,每30~50个指点先生需要1个主任对于想走治理岗位的指点先生来说,有好多机会”王博宁说。

S级和B级是对指点先生审核的一个评级。据王博宁介绍公司每年会在续报率、完课率等指标有4次审核,指点先生的级别从高到低能够分为S级、A级、B级、C级、D级

在入职之前,张可欣就清楚地知道本身地职业路径要么走专业路径,做到S级指点先生要么走治理岗位,从竞选小组长起头往主管、主任、学科负责人、分校校长成长。

张可欣选择了后者在入职不久,就起头筹备组长的竞选运动“所有的指点先生平正竞選”。

成为小组长的张可欣如今需要统筹近10位指点先生的工作因为增加了治理工作,带班量有所削减课时费等绩效也会跟着削减,但會增加一些小组长绩效“固然有小组长绩效,我的工资远不及S级、A级指点先生的高但这不是我在乎的点,我进展在治理岗位更进一步”张可欣说。

在功课帮“光速“晋级的故事并不鲜见,曾有人用2年时间从指点先生做到处所分校校长和张可欣同期进入功课帮做实習”班主任“的朱其玉,如今已经是功课帮小学指点教授部统筹项目组的负责人2019岁尾入职功课帮的庄烨瑶,9个月内一路从指点先生、小組长晋升为主管,92年出生的她已经是30人指点团队的负责人。

但能从指点先生做到校长的究竟是少数专业化的路径为更多的指点先生供应了此外一种或者。据《深网》视察头部在线教育公司的指点先生都有本身的晋级系统,分歧仅是称呼有些在线教育公司的指点先苼或者分为一星、二星、三星等。

已经在功课帮做了3年英语指点先生的雷妮眼下方针只有一个做到S级的指点先生。与一卒业选择做指点先生分歧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研究生卒业的雷妮第一份工作是在西安某职业院校当先生,2018年2月才入职功课帮

“我入职的时候,考虑曩昔應聘主讲但按照公司如今的主讲先生的应聘尺度,这条路已经完全被堵死了”雷妮说。

本年起头头部在线教育公司的主讲先生,只對清北及国外名校的卒业生开放雇用“非清北名校及国外排名靠前的卒业生已经很难拿到头部在线教育公司主讲先生的入场券了”,张軍透露

仅从外化的薪酬水平看,在非一线城市和二线城市头部在线教育公司指点先生的薪酬与其他大多数行业比拟,还算有竞争力據功课帮西安学校的指点先生李榕介绍,这两年指点先生底薪已经大幅增进2020年11月,功课帮再次对全国的指点先生提薪

“如今西安校区嘚指点先生,保底底薪是5000元外加500元的餐补。带班后带班的绩效工资会另算。我2018年11月初入职的底薪只有2000元因为我是硕士卒业,公司每朤另发1000元的人才津贴”李榕说。

据李榕介绍她所接触的西安校区的指点先生薪酬构造里,底薪只占一小部门带班的绩效才是大头,“暑期有少少数指点先生的月工资达到2万一点都不新鲜”

“不光是为了赚钱,我们进展所有的指点先生在工作的同时都能发现本身的闪咣点和能力地点”王博宁说。

完整的培育系统是培育人才的机制保障但在指点先生这一职业群体却存在悖论。

东方优播CEO朱宇对此透露贊许“在线双师直播买办课对指点先生的培育存在一个悖论,指点先生要承担课后办事的脚色就要求有特定的专业水平。若是这个先苼水平自己就非常好能够教小班课,为什么要去做指点先生而若是一个指点先生干了半年,就知道若何授课了他就会想去教课,如許就轻易流失掉此外,一个指点先生应该带几多学生才能达到对照优质的办事质量教授结果的要乞降摊派人力成本中央的一个临界值昰很难达到的”。

指点先生达到特定的专业水平就想去做主讲先生这的确是个魂魄拷问。“对本身有要求的人都邑这么想,人往高处赱这是人道”,张军说

而在实际中,的确有少少数985 高校卒业的指点先生经由本身的起劲从指点先生成为在线小班课主讲,又进一步荿为买办课主讲先生

“我属于特例,我能从指点先生成为主讲先生除了自身起劲外,更主要的是卡对了公司成长的每个节奏其实每┅步都是本身选择的究竟”,刘子琪说

据刘子琪介绍,2018年6月公司内部试运行12人的英语小班课,对买卖能力强的指点先生开放了内部竞聘小班课主讲的机会“其时公司内部的好多英语指点先生都稀奇珍爱此次机会,都精心预备了试媾和面试但最后80多位竞聘者只有10多位競聘成功”。

2018年11月竞聘成功的刘子琪正式成为小班课主讲,“做小班课主讲后第一感受是累,教授、教研、与家长和学生沟通等所有嘚工作都由我一人完成并且在薪酬上,我做小班课主讲后的工资还没有做指点先生高”刘子琪说。

2019岁首在功课帮内部试运行的英语尛班课与买办课归并。买卖形态的迭代又给刘子琪等这些小班课主讲先生带来了一个机会——在内部竞聘买办课主讲与前次竞聘小班课主讲分歧,此次的竞聘加倍激烈刘子琪面临的敌手还有清北等名校卒业生及公司从线下教培机构挖来的名师。

刘子琪成为独一一位竞聘荿功的小班课主讲先生

“其时基本没有时间愉快,竞聘成功后我就进入了高强度的岗前培训。刚做主讲先生那会我们上课课件不克預览,100多页的课件要悉数背下来”刘子琪说,主讲先生只有周一上午的调休时间除周末及寒暑假上课外,大部门时间都在小组磨课、賽课中渡过

“子琪的转型路径属于非典型个例,如今指点先生想做小班课主讲先生就只能去走主讲先生的选聘流程。”有功课帮内部囚士对《深网》透露

(应受访者要求,文章中的李洁、张军、张可欣为假名)


迎接分享、点赞、在看一键三连

虽然没有当过老师但是很关注敎育行业,最近看了不少文章都在讨论双师分享一篇自己收藏的文章(链接地址):

一、过去——对双师看好,但不喜欢

第一次听说双師是在一年多之前那时是被同事在朋友圈里分享的视频所吸引,时间很短第一感觉就是教室挺漂亮,老师讲得不错孩子们很high。

那时覺得这个模式很不错好老师的利用率可以大幅度提高了。自己身为老师真心感到成为一名好老师很不易,而且从一个新老师到成熟老師的成长期间也是要付出代价的无论是老师自己还是他的学生。

说的大一点双师的普及能够提升社会效率。中国从来不缺老师但是嫃的缺好老师。如果每一个好老师都能够教更多的学生那么也能对教育资源均衡这一社会目标有所贡献。

这些理性的大道理大家都懂鈳作为一个感性的人,我不愿意去教双师
不想一个人孤零零地在直播间里自high,我喜欢去接触每个孩子实实在在地接触,看着他们好渏而专注的眼神感受他们的困惑,分享他们顿悟时的喜悦我
最激动的时刻,能让我全身起鸡皮疙瘩的时刻就是我面带微笑地淡淡提絀了一个问题,然后全场迷茫地眼神突然瞪圆紧缩的眉头顿时舒展,最后一起尖叫:
“哦!!我明白了!!原来是这样!”

今年上半年我工作调动去了北京,在昌平区做一些跟双师有关的运营工作出于工作需要,我第一次踏进了双师课堂说真的,和我想的完全不同有的疑惑直到我自己这周上完第一次课了才有所理解——

1.为什么越是低年级小朋友反而越容易在双师课堂上专注?

2.为什么双师课堂的纪律还要更好

3.为什么孩子们面对屏幕居然比面对真人要更high?

在那里我也接触了主讲老师很多都是我回长沙之前的同事,跟他们聊了很多我发现,屏幕对主讲老师是一种巨大的压迫——尤其还是直播
一旦你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有无数双的眼睛在注视的时候,这对你内惢恐惧的支配无疑是空前的其中一名主讲就给我说了一件事:有次课由于电脑音量开得不够
大,主讲端这边不怎么听得到教室里传来的駭子们发出的声音导致主讲老师以为整堂课气氛特别压抑,内心极为痛苦上完课就大哭了一场。但最后辅导老师反馈
其实课堂气氛挺恏的与平时并没有什么不同,只是主讲听不到罢了作为一个已经在北京学而思双师教了将近10年的老师,这种体验是她在面授班根本无法想象的
所以她每周需要花2个整天的时间去准备一堂课,另外还要再花一个整天去和辅导老师串主辅配合而以她对小奥的熟练程度,鉯前基本只需要拎包进教室就能上一
堂非常不错的课所以结果可想而知,丰富的经验加上事无巨细的准备课堂效果自然更有保证了。

嘚确我不得不佩服双师模式对于主讲的倒逼。可这又使我的内心更加抵触尝试双师了——像我这么一个追求自由受不得半点束缚的人難道真的能够忍受这种压迫吗?

二、顿悟——高效并非必然源于压迫

直到有一天我当了一次辅导老师。
次是有个辅导老师家里出了点倳必须马上赶回老家。我只得临时顶替那个班是个二年级提高班。上课前我挺担心的——估计即使是自己上课也从来没有这么紧张
过——从来没教过这么小的孩子要是他们真调起皮来,我是该骂还是不该骂要以我这脾气,不得把孩子们都吓哭了啊……要是我不严厉他们不认真学怎么办?

终于开始上课了我突然发现,一旦把讲课的任务移交了出去我就像开启了一个上帝视角一样,每一个孩子每時每刻的表现尽收眼底其实虽然我站的位置和以前并无太大区别,按理说看到的画面也应该没有太大差异但是我接收到的信息量却和鉯前完全不同了。

前自己上课的时候目光会不自觉地被那些积极的或者是淘气的孩子们所吸引,我的潜意识里知道什么样的孩子在关注著我提出的问题在思考着里面内在的逻辑,
我的目光也会自然投向于他们期待着他们的眼神、表情和语言;同时为了维系课堂的秩序囷孩子们的吸收,我也会重点去关注一些话多的和爱走神的小家伙这就是关注度的首尾效应——有限的关注度就像有限的资源一样,总昰优先流向表现最好的学生与最差的学生留下了被忽视的中间群体。因
此以前在我看来,什么才能维系着整个课堂的专注那就是压迫感。就像在健身房里做高强度运动时的体验一样需要绷紧,需要克服自己的软弱和懒惰而不是
“葛优躺”在沙发上玩手机时的那种狀态。而要想将整个班级置于这种略微有些紧张的气氛中则需要老师的严格要求,和不放过每一个细节的控制欲所以我以前
对课堂自鉯为值得炫耀的地方便是这种控制力。

上了辅导老师以后我就不是课堂上的互动发起者了,因此我的关注点反而变得更加客观和中立鈈会去自动筛选符合我预期的回应,而是冷静地记录着每个孩子的
表现预判着他们在待会做题时可能遇到的问题,好在他们做题的时候詓给出针对性的提示、建议和辅导一堂课下来,每个孩子对知识的理解程度在我的脑海里都
格外清晰和具体这一刻我才突然发现,以湔我以为我上课时能洞察一切看来还是too young too simple了……

然,那节课对我的颠覆并不在于此那节课过得很奇怪,我在孩子们眼里的存在感不高——恐怕是不熟的原因吧下课时也只有几个小朋友愿意稍微搭理我一下;我
自己倒是过得挺充实,忙忙叨叨的居然下课了还觉得挺累可昰就在这么一个缺少主角控制的课堂里,孩子们为啥能够专注地学习呢要知道这是一群二年级小朋友
啊,在我看来这是一群让我控制峩都不知道从哪控起的小跳蚤……可站在辅导老师的视角观察了一节课后的我突然顿悟:压力并不是带来专注的最佳途径,我们真的完全應该去坚信学习内容本身的吸引力是足以让绝大多数孩子们专注——只是这是一条更难更需要智慧,未来也必将更需要科技的路

三、突破——原来距离,真的可以产生美

那次当辅导老师的经历给我带来了新的思路也留下了一个困惑——为什么孩子们面对屏幕还能high得起來?而且居然比面对真人更high而且而且……为啥孩子们面对屏幕反而更加专注呢?——
从电影到电脑再到现在的手机屏幕确实一次又一佽地展现了它的威力。有一种解释是屏幕里的信息是精心设计过的,从一开始就是为了抓住你的关注的并且屏
幕里面往往不会出现无關信息,所以更容易专注;还有一种解释是屏幕本身就限制了你的关注区域,而屏幕内外之间是两个世界要么你完全从无视屏幕内的內
容,专注于现实世界里的东西要么你就沉入在屏幕内的世界,从而不被发生在现实世界里的很多事情所打扰我自己也深有体会,其實自己家完全没有电视的我
去别人家吃饭时只要一下没有跟别人聊很high,就会很容易被电视里的播放的东西——哪怕是广告……——抓走叻关注而忽视了饭桌上发生的事情。其实到
底是什么原因现在也没人给出定论,但这并不妨碍我们利用这个事实来提升孩子们的学习效率

屏幕确实带来了距离,但距离真的可以产生美

上周六我第一次体验了当双师主讲的感觉,感觉真的很美妙

对我而言,尽管准备嘚过程很痛苦而且我始终怀疑自己强烈依赖互动,不断需要靠启发性的问题来引导孩子们思路的教学方式是否在双师得不到保障后来峩发现是我多虑了,孩子们跟我的互动积极性、互动频率和互动方式都比面授更高而且答题器这种神器真的是给我这种“挖坑专业户”
量身定做的。当然这都不是最让我惊讶的最让我惊讶的是屏幕让我摆脱了对自己的束缚。在屏幕里我更敢于去挑战我以往的形象,有嘚话、有的玩笑、有的故
事都是我在面授班永远不屑说不愿说甚至是不敢说的。即使是像“做对的同学挥挥手”这么简单的事情其实昰双师课堂非常好的一种的互动,喜悦如果可以通过
肢体语言去抒发是有很明显的赋能作用。反过来这种反馈对于主讲而言也是很棒嘚激励。而如果真的放在20人的面授小班里这么夸张的肢体互动就会显得很尴
尬就好像感情戏里的很多对白,如果发生在现实里只会觉得尷尬可笑但放到屏幕里就能看得观众一把鼻涕一把泪的;就像演讲里那些慷慨激昂、振奋人心的话,
如果放进跟同事或朋友的聊天中呮能被当作有病。这种日常的“社交规则压力”要求自己和别人一样也要求别人和自己一样,大家谁也别显得太特别所以屏幕给演员(主讲老师)赋予了新的人格,让他可以尽情在“超我”的状态中表演而不用受“自我”的干扰

P.S.上完课后,好多家长都说我上双师课可溫柔了(温柔……!),跟面授派若两人……我在想我是不是真的很分裂……

对孩子们而言同样是60个人,分布在3个教室听我上课与坐茬同一间大教室听我上课是完全不同的60个人坐在同一间教室,坐在不同地方的人从地理位置上就和老师的距离有很大的差异然而对于雙师而言,20*100与20*1没有任何区别每个人都是在20个人教室里的视角去感受这个课堂的。而且想象着有很多同伴在和自己一起上着这堂课,还聽得见从主讲端传来的别的教室里的孩子们传来的声音感觉挺酷的。

更重要的是屏幕给观众(学生)过滤掉了与真人的社交规则压力,从而让每个孩子的参与课堂的程度更均衡了不得不说,传统课堂的关注度首尾效应一直让那些性格内向又成绩不突出的孩子们很吃亏但双师互动基本不存在社交压迫。双师互动主要分为下述几类:

1.群体互动目的是保持孩子们的专注,让大家跟着老师一起解决问题這种互动基本不存在答错的情况,就是大家一起念出解答过程而已而这种大家一起答的氛围对每个孩子都是很有感染力的,加上辅导老師的适当引导其实每个人都是很自然的参与其中;

2.答题器互动,了解每个孩子对问题的真实掌握情况或者通过挖坑来提升每个孩子对偅点的印象。对于一被老师点名就会不会说话或者永远不会举手的孩子们来说答题器互动是他们表达自己内心真实想法最安全最没有社茭压力的一种渠道了。每个孩子都有答对上榜赢得全班关注的机会这种靠孩子自身努力而赢得的关注,对孩子的鼓励效果更明显

其它遊戏形式互动,学习了其他分校双师主讲们的很多互动经验的确是让人脑洞大开。而所有的互动只要加上班级间对抗,一下就热闹了起来孩子们之间有一
点适度的竞争其实会特别调动积极性,想起小学时代我的英语老师就用一个分组对抗把我们整个班的英语氛围调動得格外浓厚,虽然五年级才开始学英语但是小
学两年打下的英语基础基本够我吃到了高一。那时每次课前我们组都会有几个英语比较恏的都会先预习完这节课的内容并且把课文先背下来,然后把本组所有英语
不好的人先教一遍确保轮到我们组每个人回答的每个问题嘟不出错;有一次我们就为了一节课的分组表演(自编一段英语短剧——全组所有人都必须参加,内容不
限)我们整组自发利用每天下午放学后加整个双休日的时间反复排练,最后真的表演得很棒所以我刚进学而思双师的第一堂课就把分组对抗带进了课堂。结果我发
现实现起来真的很难。数学和英语不同如果真是有一点难度的题,每次能做出来的同学基本都是固定的所以这种模式就是对这帮厉害犇娃的不断激励,而其他
人其实毫无参与感这就是我在面授班不轻易使用竞争来调动学习气氛的原因——因为竞争总在鼓励本已优秀的駭子们。而不同班级同时对同一主讲这件事本身的优势在于——班级间互动会让班级内部的每一个孩子之间都是合作关系大家共同努力┅致对外的氛围会让那些能力相对不突出的孩子们也心甘情愿加入进来,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P.S.这次上课稍有瑕疵的一点是,我老是忘記开麦……第三次忘记时听到有孩子在班里吐槽“老师真是不长记性!”——话说这孩子是哪个班的,有种放学不要走啊……

四、未来——主讲是演绎知识的演员、辅导是每个孩子的规划师

这周上完双师课以后有点失眠了(P.S. 感觉影响到了周日上课的状态,在这里对周日嘚宝宝们道个歉……)确实满脑子都忍不住去畅想未来课堂的样子

其实,我们现在对双师的感觉就像100多年前的人们对于电影的感觉一樣。

在那个时代大多数会感觉,演员从舞台进入了屏幕演员的气场、感染力、演技的维度都会打很大的折扣,怎么能够跟话剧、戏剧等等艺术形式相提并论但也有那么一群人,他们就在用当时极不成熟的技术为电影这种能影响到当今几乎所有地球人艺术形式开路。

影为什么能够取得如此大的成功现在我们再来倒退电影相比其他艺术形式的优势无疑都是马后炮,其实很多电影的特点都不是电影发明鍺的初衷其实电影的优点
也好特点也罢都是成功以后才被发明出来的东西。但是有一点我认为是最本质的:科技让电影以几何级数不斷进化,但是仅仅作为肉体的人却做不到现在的演员
很难比100年前的演员好过2倍,而100年后的演员也很难比现在的演员牛到多少但是,而100姩对于科技来讲效率的提升何止100倍?

我不止一次的思考过一个问题整个世界正在以一个历史上不曾有过的速度日新月异着,我们这一群或许充满爱心但真的无法追逐上社会前进脚步的老师们如何给孩子们提供对他们有用的教育呢?难道真的就是给他们爱的熏陶然后靜待花开就可以了吗?至少在我看来这还远远不够。

以前我听到过一种言论:现在机构的老师们就是个演员把自己包装包装,把知识包装包装哄孩子们上课开心罢了
开始听到这种话时是很气愤的,但静下心来屏蔽掉这句话背后的嘲讽,突然觉得这种言论并非没有噵理其实老师不应该是一个站在道德至高点,讲着永远正确的
事情然后看淡尘世的这么一种存在。就比如老师最基础的职能——讲知識就分为两个阶段:首先,如何对知识点做精确解读;然后如何让孩子听进去。在我看
来后者的重要性是前者的一万倍。所以我一矗坚持认为作为教育者都应该多从游戏和各种流行娱乐中去学习“如何获取学生的兴趣和专注”。打个最简单的比
方我感觉我辛辛苦苦强调了再多遍的重点也不如课间那个礼花弹给孩子们留下的印象深小时候看的《海尔兄弟》里的知识(不小心又暴露年龄了……),有嘚直到
现在我都记忆犹新——礼花弹也是讲知识《海尔兄弟》也是讲知识,谁说讲知识孩子就不能爱听所以我不禁要反过来问了:为什么老师就不能做一名演员了?为什么整堂课就不能是一部电影老师追求的应该是孩子们的学习效果和身心健康,而不是所谓严肃正统嘚“老师形象”

一旦主讲进入了屏幕,他就不再是课堂的全部而仅仅是屏幕传达出的信息的一个组成部分罢了。而剩下的部分都是科技可以想象的空间。看看电影目前能够做到的不可思议的画面体验我们就能想象一旦这些技术进入了教育,将变成怎样

当然,知识嘚展示绝不是教育的全部甚至连学习的全部都算不上。历史上每次技术的进步都伴随着个体的尊严的上升以前从来没有哪一个时代像現代一样尊重每一个人。我相信教育的发展亦会是如此技术绝不是拿来替代教育者的,而是帮助教育者们去发挥更大的作用辅导老师僦是这么一个全新的职业。站到辅导老师的那一刻我就意识到了上课不一定是老师的工作,关注便成为了辅导老师的上课的核心工作洏一旦关注变成了核心工作,那么他能够把关注到的东西便能大大超出你的想象

第一次看到这张表时,我真的被震撼到了抛开这个辅導老师个体的认真负责敬业这些不谈,只是说这个角色本身为课堂注入的新元素就让我兴奋不已终于有一个人能够真的知道每个孩子在烸道题上的表现,对每个知识点的认知——更关键的是他们还只是一群刚毕业没有太多经验的新老师就能够做到,一旦这批辅导老师趋於成熟这个职业不断迭代,未来真的不敢想象

另一方面,一旦主讲进入了屏幕主讲的效率得到了充分的释放,产生的结果便是听到恏老师上课这件事情变得不那么稀缺反而成为了每个孩子都能享受到的基础配置,那么如何在海量的优质资源中筛选出适合孩子性格特點的、符合孩子当下学习现状的资源并且针对孩子的每节课的情况布置个性化的作业、提供真正个性化的学习规划反而变成了孩子们在學习过程中的核心需求。而这些才是我心目中未来的辅导老师们的核心工作

五、结尾——无论身处何处,有爱就会幸福

面授、双师、在線体验了三种形式的授课方式,也代表了三种不同风格的学习方式也分别在解决孩子们或者家长们不同方面的需求。但作为老师我箌底喜欢哪种方式?

今天也有家长问我:去屏幕后面上课了不会想念孩子们吗?

心里话我的第一感觉是,好在我还有面授班我也许詠远无法离开这种授课方式。
我而言跟孩子们相处基本占据了我的整个成年后的生活,从大学时代辅导大学老师的儿子到各种各样嘚家教到进入学而思双师的这六年,我真的很难想象自己不再是
每一周都至少有一天完全跟孩子们待一起不过,在直播间的屏幕里看着烏泱泱的孩子们齐刷刷地挥动着双臂抱着答题器基本要冲到讲台上抢红包,听着孩子们震
耳欲聋地齐声回答问题不由又被孩子们的快樂所感动,内心的幸福感油然而生我想,做一名双师老师也能够很幸福吧谁知道呢?

只要有爱即使身处空空如也的直播间也不会觉嘚寂寞——与每一位双师和在线的主讲老师们共勉!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学而思双师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