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不该转换房贷利率

原标题:房贷利率转换倒计时!啥昰LPR?该不该转?答案在这里

东北网8月20日讯近日很多有房贷的市民都收到这样一条短信,“8月25日开始对符合转换条件、尚未完成定价基准转换嘚个人住房贷款统一转换为LPR定价”

据了解,工商银行、农业银行、建设银行、中国银行、邮储银行等5家国有银行均发布了相应公告

看箌这个消息后,很多人一头雾水LPR是什么?转换后要多还钱吗?到底该不该转?

8月19日,就有关问题记者来到工商银行大庆分行进行了采访。

个囚信贷业务部经理金绍斌介绍LPR是“贷款市场报价利率”的简称,2020年1月1日以前发放的个人贷款合同大部分是参照中国人民银行公布的贷款基准利率定价现在新发放的贷款都用LPR定价,由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中心于每月20日公布定价市场化程度更高了。

根据中国人民银行公告【2019】第30号要求存量浮动利率贷款的定价基准要转成LPR。简单说在基准利率和LPR之间二选一,不能不选选了不能反悔,不能重选选后伴隨你到贷款还清。

“我行8月25日起将符合条件的个人住房贷款批量转换为LPR浮动利率定价方式无须本人操作。如果客户不同意进行批量转换可在8月24日前通过手机银行、智能柜员机等渠道自主办理转换。”个人信贷业务部客户经理张轶说

已经被批量转换的借款人,如对批量轉换有异议可在12月31日前通过手机银行转回原来的基准利率定价方式。

另外此次批量转换包括个人住房贷款及个人商用房贷款,以下贷款不可转换:剩余贷款期限不足一个重定价周期的贷款即原合同约定的贷款到期日早于下一次重定价日期的贷款;固定利率贷款;公积金个囚贷款;经与公积金中心协商不转换的个人住房公转商贴息贷款;已参考LPR定价的个人住房贷款;当前逾期贷款。

或许很多人对是否转换拿不定主意记者让工作人员给大家算算账。

第一种情况(选择固定利率不变):依照4.9%基准利率你手上的房贷,可能是七折、九折、上浮10%、上浮20%等折扣利率那么,你现在对应的利率就是:七折3.43%利率、九折4.41%利率、上浮10%为5.39%利率上浮20%为5.88%利率。如果你选择了固定利率那么到贷款结清前你現在的利率,将不再改变

第二种情况(转为LPR浮动利率):LPR定价方式下,实际执行利率在重定价日会根据LPR的变动而变动这次利率转换参照的LPR昰2019年12月的4.8%。假如你原来的房贷利率上浮1.1倍也就是5.39%,5.39比4.8要高5.39-4.8=0.59。这个0.59就是你今后的房贷固定加点数永远伴随着你。你以后的房贷利率就昰:LPR+0.59今年的LPR是4.8%,你今年利率就是4.8+0.59=5.392021年的1月1日,会根据2020年的12月的LPR报价来调整你的贷款利率比如2021年LPR调整成了4.5%,那么你的利率就是4.5+0.59=5.09;

假如你原來的房贷利率打九折也就是4.41%,4.41比4.8要低4.41-4.8等于-0.39,这个-0.39就是你今后的房贷固定减点数你今后的房贷利率就是:LPR-0.39。今年的LPR是4.8%你今年的利率僦是4.8-0.39=4.41。2021年的1月1日会根据2020年12月的LPR报价,来调整你的房贷利率比如2021年LPR调整成4.5%,那么你的利率就是4.5-0.39=4.11

到底转LPR好还是不转好?

张轶介绍,是否转為LPR这个选择权完全在于借款人自己,工商银行大庆分行充分尊重客户的选择权大体原则是:如果你判断市场利率会上升较大,选择固萣利率可能更有利;如果你判断市场利率会下降转换为LPR可能更有利。

市场是灵活的选择转或不转,目前来看没有绝对的对错之分,这囷大家平时投资理财的收益风险基本是一个道理需要做出对自己更有利的市场研判和选择。

因为深入又是讲白话,所以本攵较长(近万字)如果没有时间看完,就直接移步到第三部分看结论本文共分3段,分别是:理解什么是LPR;导致LPR的上行或者下行的因素;如何在固定利率和LPR之间进行选择
如果能平心静气的看完,相信会对您有一定的帮助因为LPR毕竟是一个全新的体系,在写本文之前小編自己,关于LPR的文章加上视频已经看了不下千个,也曾经被带偏过但各种角度,各种猜测看的多了再结合自己多年积攒的一些金融知识,勉强也算是一篇比较全面的关于LPR的文章至少是真实的。

正文开始之前非常有必要纠正两个误区

买房较早,现在面临固定利率和LPR②选一的人群要明白一点,签订了LPR并不会第一时间就少还多少多少钱来着,首先今年签约,明年才能执行其次,LPR+加点的浮动利率还里涉及到一个加点,加点怎么算比如我身边郑州的一些朋友2018年买房,当时基准利率4.9上浮30%,等于6.37的利率按照最新的LPR利率4.8来计算加點,就是6.37-4.8=1.57这个就是加点,再比如2011年7月份买房时遇到的高利率当时基准利率就是6.9,6.9-4.8=2.1这个2.1就是加点,当然还有一些朋友正好赶上政策恏,没有上浮反而是打折的,比如7折4.9X0.7=3.43,这个利率比LPR还要低是不是但还是要加上这个加点,3.43-4.8=-1.37哪怕它是个负数,这样结果就出来了姩前买房的朋友,如果按照现在的LPR执行的话那么利率就是4.8+1.57=6.37, 4.8+ -1.37=3.43 其实利率并没有改变,什么时候改变呢只有LPR利率也就是这个4.8再次有变动的时候,降了您还的钱少一些,升了多还一些,来年继续跟随市场变化而变化比如目前LPR已经在今年2月份下调到了4.75,如果这个4.75能维持到今姩的12月份那明年我们房贷就会减少4.8-4.75=0.05,也就是降低5个基点,也就意味着我们就可以少还一些钱了

2、打折和上浮不是参考依据

所以说,您目湔的贷款利率上浮也好,打折也好高也好,低也好其实并不是LPR和固定利率之间二选一的依据,因为有加点的存在只有未来的市场赱向,也就是LPR利率的变动才会影响到我们每月还款的金额。未来我们的房贷月供多还或者少还完全取决于基点的变动,例如2月份从4.8-4.75降低的5个基点所以不管你的利率是上浮后的6.37%或者打折后的3.43%,跟你的选择没有任何关系目前的利率,不是参考依据因为以前利率是多少,转换为LPR之后依旧是多少唯有LPR的涨与跌,也就是基点的变动才跟我们有关系,而且很大!

一些媒体把这个LPR利率机制,简单解读为“變相降息

其实这个解读非常的片面,事实上LPR利率机制的出台,其意义远比降息这样只是降低数值要来得重要,并且影响要深远的哆

因为LPR利率机制,是我国朝着利率市场化竞争改革的重要一步它是历史性的,也是里程碑式的它的重要性,应该不亚于98年针对房地產的23号文了解地产历史的朋友应该都知道,房子从住房分配置制到现在的住房商品化,正是23号文那1000多字的内容决定的当时也没多少囚知道,国务院颁布23号文之后会在我国地产史上掀起怎样的惊涛骇浪,新中国历史上关于房地产的政策导向,没有任何一项能跟98年的23號文媲美因为文中,明确把房地产定义为我国经济发展的新支柱产业它是在当时中国经济萎靡不振的大背景下提出的,肩负着重振中國经济的伟命是外出口转内需拉动经济的一个历史性的节点。

那么为什么把LPR利率机制放在23号文同样的高度呢因为LPR的出台,同样肩负着偅振经济的伟命不止如此,它还是我国第三产业实体经济腾飞的新基石。

众所周知的一件事我国目前已经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去姩也就是2019年7月,《财富》杂志发布了2019年世界500强企业排行榜在这个榜单里,我们中国共有129家企业入围了世界500强而美国入围的企业数量昰121家,我们第一次在企业数量上超越了美国,也是首次在500强企业数量上排名全球第一!从企业规模上看,我们已经可以跟美国看齐

嘫而,真的可以看齐么下面的数据,能说明很多问题

中国的世界500强企业,平均销售收入为665亿美元平均利润为35亿美元。

美国的世界500强企业平均销售收入为779亿美元,平均利润为60亿美元

我们的企业很大,很多整体规模已经赶超美国,营收规模上差距也不大但赚钱的利润差距则接近一倍,却远低于美国这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原因有二

首先,中国世界500强企业共129家,但其中有11家都是银行占据了接近1/10的比例,再单看这11家银行平均利润居然高达181亿美元。算一下数学题129 X 35 = 4515 11 X 181 = 91=2524

答案出来了,中国这129家世界500强企业里银行业赚走了接近一半嘚利润。

换个角度来讲也就是说,中国的金融业太繁荣了

小时候就记住了一句话,世界上用什么东西赚钱最快当然是钱啊.. 用钱赚钱朂快。中国企业跟银行的关系就跟房东跟商铺租户的关系差不多每到年底都要感叹,哎今年又给房东打工了。

其次就是产业链的分工美国企业在全球产业链分工中,大部分都是高端制造业拿走的都是高附加值的利润,反观我国的制造业大部分都是低端,中端制造業也只能拿走低附加值的利润。

不理解打个比方,新疆产棉花山东来人把这些棉花收购走,制成纱线再把这些纱线运到江西或浙江做成面料,然后把面料拉到广东制成服装最后再贴上各种品牌的标签,你身上穿的衣服很可能就是这样来的

要知道,种植棉花制荿纱线,这些都是初级加工属于劳动密集型生产。

而从纱线的选材纺织,染色制成不同规格不同质量面料,则属于深度加工

从面料到服装,需要融入设计师的灵感创意,裁剪之后才能成为一件衣服

最后就是品牌运作,不断的营销不断的宣传造势,最终从棉花變成品牌服装

所以说,设计品牌运作就是产业链的高端环节,制作面料属于中端环节而棉花,纱线这些都属于产业链的低端环节當然,环节越低所需要的技术含量也越低,体力劳动为主环节越高,技术含量越大脑力劳动为主。比如苹果手机美国只是进行设計和品牌运作的高端操作,而中端的制造和加工却留给了我们。

细心的朋友可能也发现了从我刚才说的产业链中,分别是新疆、山东、江浙、广东而这些区域的经济水平也是依次递增,也许有时候先天条件更容易决定一个区域的定位,比如新疆内蒙,地貌气候夲来就适合种植业,养殖业出产羊毛,棉花矿物等原材料,但不论养殖种植,采摘等干工作做到多么极致它却永远只能处于“资源”这个最低端的环节。

但我们毕竟是国土面积960万平方公里的泱泱大国地广物博,人杰地灵我们现在是世界上最大的专利申请国,124.5万件美国才29.4万,其实我们远比他们聪明(一场疫情已经说明很多情况)

轮500强企业我们129个已经超过了美国;

轮手机销量19年我们4.67亿部,美国1.15億部去年全球才14.7亿部,单单我们我们大中国就占了31.7%手机厂商得中国者的天下,可不是说说玩儿的我们拥有比美国更强大的消费能力。

国际贸易我们4.62万亿美国4.27万亿,依旧比美国多我们先天条件不比任何人差,凭什么美国被认为是世界警察而我们被外国人称为世界笁厂?

因为我们毕竟建国时间尚短更是经历了建国初期的一穷二白,但我们建国60周年已经做到了全球第二经济体,在不像米国当战争販子发家的前提下走完了美帝100多年才走完的路

尤其当华为以气吞山河之势站在全世界人面前的时候,当中国5G技术领先全球的时候我们終于跟美国短兵相接了,因为我们在产业链的最高端终于有了我们自己的企业,但同时我们也动了骄傲的美国人的奶酪,所以他们制裁我们用种种限制,制约了我们的科技发展甚至动用了技术封锁,贸易封锁等手段虽然我们也有漂亮的反击,但不可否认这是外患。

前面也说过中国金融业过于发达,实体业和银行业的利润比重严重不协调此为内忧。

而中国要真正的成为名副其实的超级强国未来的发展路线,必然是围绕着制造业的转型从低端制造业,阶段性的转为高端制造业我们需要更多类似华为这样的企业。

去年中國企业在国际上的压力其实还是很大的,还是拿华为举例子制造手机,手机是身体而系统是大脑,谷歌那边直接把安卓系统都停掉了这招得有多狠?这可是直接断头的操作没有大脑来操控的华为手机只能变成MP3,变成照相机

幸亏任正非老先生未雨绸缪,提前预备好叻自己的鸿蒙OS系统打了场漂亮的翻身仗,但同时也是在冒险连微软的比尔盖茨这个做操作系统的鼻祖,都在研发手机系统的路上搞的咴头土脸铩羽而归,系统研发的难度暂且不提单说研发的经费,尤其是研发之后推广的经费得涉及多大的数字。

这事如果成了鸿蒙、IOS、安卓三足鼎立,但美国人会愿意么如果失败了,那依然是美国的两个系统公司绝代双骄不再有那三国演义,我们的管理层能答應么

在这个特殊时期,国家岂能坐视银行还躺在中国企业的身上大把赚钱所以,在中美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进行的同时LPR利率机制就巳经开始在酝酿,19年7月就确定了利率直接面朝市场需求的方式12月份应运而生。

简单来讲LPR以前的基准利率,近五年一直保持在4.9%这个由央妈说了算,但真正到企业手中到个人手中,需要传导过程又出现了浮动倍数,浮动倍数很复杂首先是央行决策,(比如提倡住房鈈炒上浮降温)政策也能加持,(比如二套房利率上浮)银行自己也能制定(盈利+抗风险),再加上MLF整个利率架构沉重,繁琐缺乏市场敏锐度,导致银行和企业之间资金传导不畅企业徘徊在借贷难,利息重的漩涡中

现在呢?央妈说了关于利率,我说了不算銀行说了也不算,那谁说了算市场说了算。那谁最贴近金融市场呢当然是银行,中国银行非常多选谁来汇报市场真实需求呢?中农笁建这四大行不用说肯定有话语权,接下来为了更深入市场,选出了地方银行互联网银行,外资银行比如花旗银行代表外资银行,微众银行代表互联网银行很多家不同类型的银行共计18家,这些银行代表了不同的特色服务于不同的人群,更能代表整体的真实的市场需求。每次递交利率的时候都需要附带调研资料,给出一个制定利率理由18家银行递交18个利率,最高的一个去掉最低的一个拿走,剩下16家利率加在一起除以16取平均值得出来的结果就是LPR-市场基础利率。

这样做有什么好处呢首先就是贴近市场,了解市场相比以前嘚繁复,现在反应更加迅捷它能让市场供需关系达到一个真实的平衡。

优质的企业贷款在零风险的前提下甚至可以直接按照LPR利率来执荇。

所以未来企业征信,个人征信越来越重要是不可逆的趋势。

表面上央行大权外放,由银行来制定利率但市场化定价,完全取決于市场里的钱多与钱少而市场的里的钱多与少,则完全由央行通过MLF来调控船,给银行来开但是舵,却牢牢掌握在国家的手里在噺的LPR机制里,央行反而能更加直接的调控实际利率让银行这个金融机构,重新起到一个优化资源配置的功能

可以看出,LPR利率的定制其实对银行业是一个比较巨大的利空,国家目前就是要让金融业把利润吐回一部分给制造业还富于民,让民间诞生出更多的华为更多嘚格力,更多的小米

1998年,我们明确把房地产定义为我国经济发展的新支柱产业而2019年,我们摒弃过于繁荣的金融业把重心重新放在了苐三产业和制造业上,这也是我国成为超级强国的必经之路这是里程碑的一刻,

那么问题也来了LPR利率机制,对中国的企业来说友好的是峰回路转的,那对广大的购房者来说我们看中的恰恰是未来LPR利率的走势,上行还是继续下行?尤其是已经买过房现在还面临着LPR囷固定之间选择。其实不管是上行(涨)还是下行(跌)都是由外界种种因素导致的下一篇,就针对这些可能的因素具体盘点一下


二:导致LPR的上行或者下行的因素

1、导致利率下行的因素

在从经济角度上来看,再结合大多数国家近30年的利率的规律发现都遵循着一个逻辑。那就是利率的走势和经济发展增速相关经济增长快则利率高,经济增长变慢则利率下行(可以借鉴下国内的楼市)

因为经济增长比較高,大部分人收入增长也会比较好这个时候需要借助高利率抑制过度投机防止经济泡沫。

经济减速或衰退大部分人的收入涨幅变小戓减少,乃至失业这个时候需要降低利率刺激经济发展。

而我国从17年提倡住房不炒开始不再完全依附于房地产这个短期见效但长远并鈈健康的经济模式,因为房地产严重透支了人民未来几年甚至几十年的消费能力我们的经济结构进行了调整,经济发展方向进行了变革繁荣的第三产业和强大实体经济才是我们的未来,但改变需要时间发展需要构建,而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国家经济确实会面临很大的壓力,加上这次疫情带来的影响不止当前,甚至是未来几年内企业资金运转的压力都将非常的巨大,这样一来就给贷款利率继续下荇提供了非常不错的条件。

其次我们国家当前5年的商业银行贷款利率基本维持在5%的水平上下,然而在欧美包括日韩在内的许多国家利率都比较低,甚至发生了贴息贷款的情况这充分的表明我们国家贷款利率还存在着非常不错的下行空间。

2:导致LPR利率上行的因素

开篇就說过近期看了很多网上关于LPR的文章和视频,大部分口径都一致,强调未来利率下行是大概率事件这个我非常赞同,但同时也让我产苼了一种错觉就是利率才刚刚开始下行,其实不然我国利率下行,其实已经持续了20多年了期间也经历了数次大小周期,有涨有跌泹总体上,是一直呈现下降趋势按照2015年最后一次变动的基准利率,4.9%其实已经处于历史最低位,当然最新的2月20日颁布的LPR基础利率是4.75,泹未来会不会更低这个需要探讨,需要用数据去支撑尤其是数字,因为数字不会说谎

网上很多人,用美国用日本的30年利率走势来舉例子,确实这两个国家近30年,也就是从1990年开始利率确实是一路下行,直至疫情前的1%点多可是把时间轴放大,看到的却是另外的一番光景他们其实都有过低利率转高利率的阶段。

如果硬是要拿西方国家的发展历程来做对比我觉得应该拿出更多的数据来对比会更合適,比如加入人均GDP城市化率,GDP增速这些方面因为这些都是跟经济挂钩,而经济跟利率又息息相关

我们的GDP超越了德国,也超越了日本成为了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但同时也透支了我们的环境和资源我们之前走的路,也是之前那些工业国家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这是一種拼资源,拼人力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的粗放式发展,离我们理想的中的以人为本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依靠科技和创新引领经济嘚社会发展的路径还相当远

这个能直接从人均GDP中体现出来,19年我们人均GDP突破了一万美元大关,统计出的中国人均GDP为10584美元但距离欧洲,美国那些西方国家动辄3万动辄5万的人均GDP还有很大的差距,这个水平其实只相当于美国的1978年日本的1986年。

城市化率我们更是远低于日本美国,总之我们还在路上,我们远没有到达发达国家的那种低利率阶段我们依然处在高速发展阶段,既然是发展阶段那么再回看曆史,应该也加上加些发达国家的发展阶段从他们的整体利率走势来看,这样会可能更贴切一些而且也只能作为参考,不能作为依据


三、如何在固定利率和LPR之间进行选择

先拿两种利率做一个对比,会得到一个比较广义的答案

选择LPR,可以在经济下行时对冲收入降低嘚风险,也就是说收入下降了,但月供也降低了;当然有代价如果经济增长,就需要付出更多的利息但经济既然增长了,大概率收叺也等速增长了

选择固定利率,经济增长也依然是原先较低的利率,当然也有代价那就是经济如果衰退,你收入降低了但依然要付出固定的可能已经是那个时刻的高利息。

这样直观的一看会发现其实浮动利率是一种对冲思维,把不确定的经济变化通过浮动的利率莋个相对的对冲挣的多,利息多挣的少,利息也少反而固定利率不确定更大,挣的多利息不变,但挣的少利息还是不变。

要知噵一旦在LPR和固定利率之间选择了固定,之后将一直持续到完全还完贷款中途这个利率不会因任何事而改变,那么假如以后的贷款利率繼续下降贷款人就不得不面对别人贷款利率比自己低这一无法改变的事实,既不能够更改也没办法规避。

未来利率下调按照我们当前嘚国情来看的确是大概率事件,所以这样一来选择浮动的利率,则未来享受利率下行的几率非常大

整体来看,选择LPR浮动利率比选擇固定利率更有优势。

再把两个利率单独拿出来看一看,一个是稳定一个是浮动,也就是说一个是稳任他风吹雨打,我自巍峨不动;一个却有点博弈的味道在里面尽管是一场赢面非常大的博弈,抓了一手带王炸的好牌毕竟利率下行是大概率事件。

但世事无绝对假设您回到2015年,您会想到房价即将迎来疯长么再假设你回到19年的11月份,你会想到新冠病毒能蔓延到全世界么进而导致美国股市连续4轮熔断么?更别说现在世界头号大国面对疫情的失控摇摇欲坠了

讲个笑话,西班牙封城禁止行人出行但可以遛狗,有一只狗先后被28位鄰居借走,一天溜了35趟那只狗泪流满面瘫在沙发上直嗷嗷累死狗了。我印象里的西班牙大部分都西班牙足球甲级联赛里了解的,皇家馬德里巴塞罗那,C罗梅西,世界足球先生俩人轮流转真正的绝代双骄,但现在画风一转你家的狗借我用用呗,再一看后面邻居还排着队眼巴巴的等着借狗... 这些戏剧性的事情我们之前,再天马行空脑洞大开的人哪怕是喜剧之王星爷,能想象的到么哪怕是有股神の称的巴菲特,面对这次疫情带来美股断崖式大跌眼看美联储直接梭哈,把利率调整为零也制止不了的时候也只能拍着脑门向天兴叹:老朽活了80多年,也从没有见过这样的行情

这世间本就没有绝对,也从不缺少偶然...

我个人的建议是四个字,“因人而异

从两个方媔看,第一就是看家庭

如果你的家庭相对来说比较稳定,家人身体健康有稳定的存款,有足够的抵御风险的能力那么强烈建议转换LPR利率,涨一些咱得能HO得住,如果涨太多直接提前还款不就结了么?能抵御风险毫不犹豫LPR,毕竟利率非常大的概率是下降的。

反之如果家庭环境比较复杂,比如工作收入不稳定或者即将面比如对孩子的出生,或者即将入学再或者父母即将跨入老迈年老多病的这個阶段,这个每年多出的利息如果很多,它是否还在你的承受范围之内

打个比方,一座雪山里一个人是乘坐缆车,一个用滑雪板丅坡的时候,滑雪板速度远远大于缆车非常的拉风非常的舒适,我们暂时理解为下坡就是降息而缆车上的人,依旧是那个速度只能眼巴巴的看着人家从自己身前划过。

但上坡的时候缆车却能用那个恒定的速度慢悠悠的超过那个正在努力上山的滑雪者。

两者间的不同僦是缆车从这里到那里,有一个固定的时间比如25分钟,乘坐缆车的时候我们可以更有规划的提前进行准备,而滑雪下坡固然很快保持那个速度几分钟就到了地方,但是虽然前方大概率是一路下坡直到目的地,但有一层薄薄的雪雾,遮挡了你的视线你也不能确萣是够能按时到达那个地方。

就像固定还款我们清楚的知道下个月,下一年该还多少钱,该花的花不该花的留着,提前做好充分的准备

而LPR,没人能看清那条被雾气遮挡的路后方究竟是什么会不会有突入而来的大上坡打破你现有的稳定的生活节奏?钱如果足够多的話你可以随时退出游戏,我不玩了如果钱不够呢?想想那卡在半山腰上那种不上不下的感觉这个值得你去做一个深思。

如果您本身忼风险能力较差在我们还在纠结选哪个?还在判断未来是涨还是跌的时候不如切换一下视角,直面一下风险本身

这里的周期,指的昰您的换房周期很多家庭,一生中可能都只有一套房但是,并不是您一生就只住这一套房比如家里添丁,老人也过来帮忙带娃了鈈够住,需要换大一些再比如工作变动,换城市发展等有的家庭,一套房子确实能住几十年但多数时候,尤其是房地产火爆的大城市小换大,旧换新这些其实都是常规操作。

比方说上海 40%的人,都是5年左右换房子35%左右的人,8年左右换房子通过这个现象你会发現,其实房子可能不像我们想象中的持有那么久。

换句话讲就是还款期限,可能不是我们想象中的20年30年那么长,因为房产交易第一步就是解压解压就是把剩下的贷款一把手全部还给银行,也就是说还款合同可能会提前结束,前面也分析过很多经济大咖也说过,未来5年利率下行是大概率事件,分析一下自己的情况估计一下自己换房子的周期,如果不大于5年也建议直接转换LPR。

当然选择权在洎己,但机会只有一次请务必不要盲目跟风,自家才知自家事真正能帮自己做正确抉择的,也只有自己一定要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詓分析,慎重!选择!

嗯....尤其不要去抛硬币。

如果觉得本文能对您有那么一点帮助请不要吝啬手中那个赞,助人者恒助之点赞的不管是现在,还是未来定能住上自己心仪中的那套房子。拜谢~

中新经纬客户端3月3日电(宋亚芬)从3朤1日起存量房贷利率开始转换。不少购房者因此陷入选择性焦虑不知道到底应该选择LPR(贷款市场报价利率)加点的浮动利率,还是选择固萣利率

那么,我们应该如何看待这次转换从短期和中长期来看,五年期LPR走势将如何普通购房者又该如何选择?

相比普通购房者的纠結经济学者们则对此次转换平静得多。

独立经济学家马光远甚至撰文指出“我本来没觉得这是一个非常困难的选择。如果你抛弃占便宜的心态选择起来就非常容易了。”

受访专家认为无论怎么选,肯定是各有利弊中国民生银行首席研究员温彬在接受中新经纬客户端采访时表示,这个政策本身就是一个中性的政策实际上是中国深化利率市场化改革的一个步骤。不管是保留固定利率还是选择浮动利率,都有利率风险

“主要原因也是利率市场化以后肯定会出现的一个结果,我们的经济是有周期的利率也是有周期的。”

马光远也指出如果选择固定利率,则意味着在LPR下调的时候无法享受下调的好处;但是,如果选择浮动利率一旦LPR上调,则意味着比过去要承担哽大的利息负担而且,按照央行的公告一旦选择固定利率,就不能改动

温彬强调,风险很难完全规避剩余的房贷期限越长,那意菋着你的利率风险也就越大“如果选择固定利率,风险就是没有办法享受LPR下行带来的实惠如果选择浮动利率,结果出现利率上行可鉯通过提前还款的方式来规避。”

对于未来LPR的走势受访专家认为,长期来看很难说短期看LPR确实是下行的。

北京大学经济学院教授苏剑對中新经纬客户端说:“这个很难说谁也不知道未来利率会怎么变。从短期看LPR可能会下行,但预测基本只能看一年左右的时间长期呮能靠猜了。”

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所银行研究室主任曾刚也指出要想预测未来10年甚至20年的利率周期,现实上不太可能

苏剑表示,如果在全世界横向比较的话中国现在的利率在全世界是比较高的,应该会下降但利率波动性很大,没准儿过上一年半载又会大幅度上调

曾刚则预计,下行概率大于上行概率但未来不排除因为各种原因导致LPR上行的可能。“比如通胀、经济增长速度提升都有可能导致利率仩行原则上来讲,从长期来看从过去西方的20年甚至30年的利率走势趋势来讲,利率确实是处于一个下行通道”

目前降低社会融资成本非常紧迫,短期看很显然LPR是下行的温彬表示,“从中长期来看中国经济基本面没有发生变化,所以随着中国经济的企稳回升通胀也囿可能会提高。在这样一个背景下从中长期来看,LPR利率也不排除回升的可能”

曾刚还强调,不管做出哪种选择估计都不会有太大的差异。“未来LPR可能会有下行但下行空间我觉得恐怕不会特别大。如果上行上行的空间恐怕也不见得非常大。”(中新经纬APP)

我要回帖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