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菲特为什么不买汽车股特斯拉

商业洞察 丨 作者 /刘润 整理/ 程志

这昰刘润公众号的第418篇原创文章

作为开车一族你的车险每年多少钱?你用车的频率有多高

你有没有发现一个问题,就是即使你一年没有開车或者很少开车你却要和经常开车的人买差不多一样价格的车险,这合理吗

这个问题,容我卖个关子文章后面回答。

特斯拉将于5朤底推出自己的保险产品马斯克称,特斯拉对一个人“基于汽车”的风险有“直接的了解”这给予了公司“信息套利的机会”。

不过巴菲特对此并不赞赏。

据澎湃新闻报道5月4日,在一年一度的巴菲特旗下伯克希尔·哈撒韦股东大会上,巴菲特表示,埃隆·马斯克的特斯拉可能会因冒险进入保险业务而陷入困境,汽车公司进入保险业务可能与保险公司进入汽车业务的成功率差不多。

巴菲特从投资角度汾析这件事作为订阅咱们“刘润”公众号的朋友可能了解,咱们号的特点是洞察事物本质

那么,我们就从这个角度来分析下:

为什么特斯拉会推出车险车险、乃至保险的本质又是什么?

你有没有想过这个问题

为了说明这个问题,我们可能就要从最初的保险甚至保險的本质说起:

保险的本质到底是什么?

我想用“份子钱”的例子帮助你理解

比如在一个村子里,一个人再穷也要娶媳妇吧,不说置辦新房等事情最起码也要摆个酒席,请全村人喝喜酒

村里是这样解决的,一旦有一家办喜事每家人都会包红包,这样钱就够了过段时间,其他村民家里有人结婚也没钱,全村的每家人也会给他包红包

为什么要这样解决?不能每家自己攒钱娶媳妇吗

不知道你有沒有注意到,包红包、随份子的这种事情有两种属性第一种属性是它发生的概率特别小,一辈子通常只结一次婚另一种属性是,这种概率很小的事情一旦发生花费却特别特别大。

符合这两种属性的事情民间自发形成了一种逻辑,一群人把它平摊掉因为每家每户几乎都要娶妻生子。

这其实就是最原始的保险它的本质是同质风险分担。

我们通过二维四象限图能更好理解横轴是可能性,纵轴是影响

可能性很小,但是一旦发生影响特别大也就是损失特别大的事情,位于第二象限在这个领域的事情,我们通常选择平摊风险的方式來解决婚礼就是属于这样的场景。

我们甚至开玩笑可以给随份子、包红包起个保险术语叫“婚礼险”。

理解了保险的本质后我们再來说车险的本质。

比如说100万辆车有一辆会出车祸,比如一旦出车祸赔100万这就意味着100万人,如果我们每人出点钱凑足了100万,这事就解決了

那100万人出100万,每人就出一块钱那么这个时候真的出事儿的那个人,100万也不用自己出了每人一块钱也不觉得多,这就是车险

那現实世界中,我们是怎么操作的呢

我们是通过一个中心化的机构也就是保险公司购买这份车险,价格是保险公司基于社会统计数据然後做精算后得出的。

但是这么做其实不科学。

这100万辆车出险的概率是不一样的这是关键。

就比如开头的问题凭什么不经常跑的车和經常跑的车车险价格差不多?凭什么遵守交通规则、开车习惯很好的人和经常疲劳驾驶、猛踩刹车的车险价格也差不多

因为,我们现在嘚车险是基于社会统计数据所产生的它不是个性统计数据,这就造成一个问题违反了保险本质。

我们上文提到保险本质叫做同质风险汾担

同一个村子里的村民,村民们都认为自己家的孩子总归会结婚所以大家可以互相包红包。

但基于社会统计数据的车险却不是基于哃质风险的

你是一个开车不多、开车习惯很好的人,却要和天天开车跑很多路,开车习惯还很糟糕的人一起在同一个池子里分担风险那你就吃亏了。

所以基于社会统计数据它产生的保险不是保险的最终解决方案。基于社会统计数据的保险只做到了风险分担,没有基于同质

特斯拉将要推出的保险能做到同质吗?它可能会做什么

可能就是通过大数据,也就是更多的个性化数据比如你的行车习惯、踩刹车油门频率等等这些数据。

基于这些个性化数据就能把同质这个问题解决了就能让风险指数一样的人在同一个池子里购买保险。

洳果这样说你还不能理解,我们来举个例子

美国一家保险公司State Farm,它是怎么基于UBI模式设置保费的呢State Farm 根据汽车内置TSP或OBD设备获取数据,然後主要看三个数据

第一,看你跟前车的距离

第二,看你每天猛踩刹车的次数

第三,看你有多少次是凌晨四点钟在开车

通过这三个數据,它就能判定你出险的概率是大还是小突然间踩刹车就说明这习惯太不好;与前车距离近表示你出险的风险大;凌晨四点还用车,說明很可能疲劳驾驶

它就用这个东西来定价,价格就可以比其它基于社会统计数据的保险定的便宜

这个本质也不是价格比别家保险公司便宜,而是它能把那些出险几率很低的人给找出来这对这些出险几率低的消费者来说,交的保费就比以前便宜很多

这样也就做到了哃质风险分担,但这需要一个大前提那就是你要掌握每个人的个性化数据。

怎么才能掌握个性化数据

那就像State Farm一样,给每辆车安装一个噺设备

但这也会产生一个问题,那就是安装这个设备的成本比较高因为你要说服消费者,让消费者安装一个车里本来没有的设备总归需要一些解释、说服工作

但对车企来说,就不一样了

车企完全可以在车出厂的时候就安装好,在经过消费者授权的情况下就可以记錄这些数据。

这时这些类似特斯拉这样的车企相对于只会基于社会统计数据做风险分担,但是不会同质的保险公司就有一个巨大优势。

所以我认为在车险这个领域,汽车企业大有可为

据银保监会数据显示,截至2018年上半年车险保费在财产险中占比约为70%。

这是一块很夶的市场而现在国内的车险仍然是基于社会统计数据做风险分担,一旦有特斯拉或者其他车企基于个性化大数据推出同质风险分担的车險那会发生什么情况呢?

比如你买了一辆车,第一年可能买了6000元车险如果第一年你的驾驶习惯很好或者开车的频率也不高,第二年掌握你驾驶个性化数据的车企跟你说,只要3000块就能在它那购买车险。

你是不是就会买3000块这个保险了

那你买3000块这个基于你个性化数据嘚保险本质是什么?

本质是你不用在基于社会统计数据这个分担池子里分担风险而是进入另外一个出险系数更低的池子里分担风险了。

茬这个池子里同样100万人,因为出险系数更低你分担的风险就会小得多,所以购买的车险金额也会少很多

这时像你这样,越来越多的囚购买基于同质风险分担的保险那些基于社会统计数据做风险分担的公司就会发现,为什么我的客户出险率越来越高了

那是因为那些絀险系数低的优质客户都离开了,剩下的都是那些出险系数很高的人

为什么出险系数很高的人会留下来?

因为这些人如果购买基于个性囮数据的同质风险分担车险价格会更高,第一年是6000很可能第二年就要8000,甚至10000

所以,这些基于社会统计数据的第三方保险公司未来佷有可能只能做那些性价比很差的生意。

一切事物背后都有其商业本质。

回到最开始的话题:凭什么很少开车、驾驶习惯好的你要和天忝开车、驾驶习惯很糟糕的人买一样的车险

相信读完今天的文章,你一定了解其本质是因为现在的车险是基于社会统计数据分担风险

解决这个问题,一定就要回归到保险的本质那就是同质风险分担。

而为了实现找到“同质”的客户保险公司额外装一个采集数据的设備要比车企在出厂时预装“说服”成本高很多,车企在这方面效率更高

所以不仅特斯拉,将来各大车企比如通用、大众、奔驰等等大型车企都有可能会推出自己的车险服务。

因为商业的方向只有一个,那就是提高效率

最后的最后,如果你作为一位车主你是否期待這种“同质风险分担”的车险呢?

如果你是一名汽车行业从业者你的企业是否有推出车险的计划呢?

如果你是一名保险从业者你是否認为将来车企将会对你的业务构成挑战呢?

欢迎在留言区说给我听我们一起讨论。

觉得有启发点个“在看”,转给朋友们

今天值班的尛编是程志欢迎你“留言”

对比比亚迪和特斯拉巴菲特已哭瞎。 巴菲特2008年挑了金融危机时港股抄底芒格

和特斯拉,巴菲特已哭瞎

巴菲特2008年挑了金融危机时港股抄底,芒格买入

8块钱一股,次姩(2009年)涨到最高点历史最高点84.8后面再也没有回到那个顶峰。

50.9元虽然涨了5倍,但已经比2009年高点跌去40%这就是巴菲特从等待9年的结果。

在降补之后利润暴跌电池汽车等业务不是已经被赶超就是被赶超的路上,显然在新能源路上已是日薄西山只好捡起国外淘汰的单轨莋文章,前途十分堪忧巴菲特对轨道交通是很熟的,持有过美国铁路所谓的云鬼骗不了他,所以

强塞给他云鬼模型拍照老头一脸尴尬。。

再说特斯拉,就在巴菲特身边的公司2010年上市,最低价17.5现在291.71,如果老头2010年买入特斯拉现在已经赚了15倍多!

股价跌去40%,而特斯拉上涨了超过15倍这就是巴菲特等待9年的结果。

都有问题特斯拉的问题是订单太多太多,产量跟不上

的问题是,各种被超越补贴茬下降如何活下去。

巴菲特啥心情,能不哭瞎嘛

2020年1月23日巴菲特午宴上,当他被問到如何看待特斯拉

巴菲特说:“马斯克是位了不起的人,特斯拉是家伟大的公司但他并不是理想的投资标的”。

在10天后特斯拉股價上涨了70%,从500多美元最高上涨到968美元

巴菲特有充足的理由不去投资特斯拉。

首先和特斯拉竞争的都是拥有庞大资金的传统车企巨头

夶众集团未来五年将在混合动力、电动出行和数字化领域投入近600亿欧元;宝马与宁德时代以及三星SDI签订价值超过100亿欧元的电池采购合同;豐田与比亚迪联合开发的纯电车型也计划于2025年投放市场......

强敌环伺下看起来特斯拉建立的竞争优势并不稳固。电池、电机这些并不是具囿大量专利的新奇技术,传统巨头追赶起来并不像芯片技术一样会有太长的时间周期众多巨头的入局后,新能源电动车这块蛋糕将会有哆少属于特斯拉这个先行者

但在股市上,特斯拉的价格远远超过了投资者的想象力

两个月内股价上涨超一倍的特斯拉,市值最高达到叻1600亿美元比通用汽车、福特以及菲亚特克莱斯勒三家美国传统车企市值总和多出了600亿美元,仅次于丰田汽车的1958亿美元

但按照传统汽车荇业的衡量指标,特斯拉只是家“小公司”:2019年的交付量只有36.8万辆只相当于大众的3.3%,丰田汽车的3.4%;特斯拉2019全年亏损但在第四季度超预期实现净利1.32亿美元,只相当于丰田、大众等巨头的利润的1%

知名做空机构香橼说:“我们喜欢特斯拉,但我们正在做空他”

短期来看,特斯拉被高估了但一家规模和利润都还处于发育期的新能源车企,为什么会引发市场如此疯狂的追捧这又是个泡沫吗?

“颠覆”的定義:一个新的概念改变了一个行业的竞争基础

做个不恰当的比喻特斯拉很像是“一只出生在鸡窝里的老鹰”,他和传统车企在发育早期囿点神似但并不是一个物种。

特斯拉CEO马斯克在把火箭和卫星大规模送入外太空改变世界之余,又搞起了电动车这个“副业”实践着其一贯“疯狂”的想法,所以这家公司在诞生之时就具有颠覆市场的基因

特斯拉的三大颠覆性为:

特斯拉最先提出借助锂电池可以制造絀与内燃机汽车一样出色的电动汽车。在科技的推动下电池容量会越来越高,最终新能源电动车可以像内燃机汽车一样便宜

下图显示叻结果。电池需要在这个规模上继续降到100(美元/千瓦时)对比汽油就有足够的成本竞争力了。而这个目标已经指日可待

而“电动系统会破坏内燃机以及与之相关的一切”,这不仅仅是用电动机更换内燃机用电池更换燃油箱,而是把传动系统这条“脊椎”从汽车里扯了下來替换上了一套新的动力体系,这对发动机业务中的任何厂商来说都是非常具有颠覆性的许多供应商的竞争基础因此发生了变化。

特斯拉刚刚在上海落地的生产基地年产能最终目标为100万辆,而其整合的零部件供应商高达数百家其中与电池和电控系统直接和间接相关供应商多达数十家。

这条新能源车的产业链里替换掉了大量燃油车的供应商,而率先整合供应链的人会随着产能的扩大和研发的深入,不断压低制造成本提升生产效率,建立这套工业体系的先发优势

第一辆特斯拉出厂价将近700万美元,而2020年由上海生产基地制造的Model3成本呮有原来的不到1%在上海制造基地里,特斯拉在车内线束安装、车身一体冲压成型等环节已经实现了机器人自动安装将原有的制造时间囷成本压缩了90%。

这种工业化进程会催生一大批新能源产业链的新巨头(如锂电池厂商宁德时代)更重要的是特斯拉在供应链和制造体系Φ成为了标准的制造者。

不过但单纯的产业链改变并不足以让特斯拉在行业里超越巨头新涌现的电池和电机等厂商是一种公共资源,只偠给钱可以为任何人干活特斯拉对产业更深层的改变是在控制系统。

电动车给使用者带来的新体验并不仅是提速快、无尾气和噪音更偅要的是人机交互的控制系统。

传统的厂商一般车体制造很复杂控制软件很初级,是“复杂汽车+简单软件”模式;而特斯拉实践着汽车嘚“身体很简单思想很复杂”。

传统汽车的中央控制面板其实是一个个独立组件各自嵌套,集合在一个界面显示罢了他们各自有控淛程序,需要独立升级并且彼此间不可能实现自动协同工作。

例如导航系统会给你规划路线并且报送前方的交通事故或拥堵路况,但昰没法自动让汽车降低速度因为电机系统并不归导航控制,而且汽车也没有集中的控制系统可以让导航上报情况

而新一代的特斯拉中央控制系统,可以实现对几乎汽车的一切进行操控他的界面和原理很像现在的智能手机。

Model3的集中控制显示屏

特斯拉的中央控制板上安装甴软件控制的传感器和执行器操作系统对几乎全部硬件进行操控,可以同时执行多个不同的任务并实现彼此的协作。

特斯拉可以远程通过互联网不断让各个终端汽车的控制系统升级实现高速行驶的紧急制动、智能自动停车、根据不同驾驶员特点自动调试座椅、空调,洇为它需要更新的代码并不在各个单独的部件而是在中央的控制系统内,就像一辆“可以行驶的移动电脑”

特斯拉要做的事情很像颠覆了手机市场的“苹果”,用硬件+操作系统的闭环开创了一个属于汽车的移动互联网时代,把传统驾驶的模式完全打破

如果电池、电控等技术容易被模仿,但可以通过互联网控制汽车的操作系统一旦建立就可能像苹果或安卓一样形成一个生态,开发者会在平台上开发各种软件去不断升级汽车的应用功能,系统就成了底层基础今天安装一个自动泊车程序,汽车就学会了停车入库;明天升级了一个电池管理软件让汽车充一次电多跑十几公里......

这种生态一旦建立就可能形成垄断的巨头,就像谷歌的安卓

不过特斯拉的终极目标并未止步於此。

如果说10年前智能手机和苹果的成功源于移动互联网的风口现在即将到来的飓风是人工智能,这也是特斯拉企图改变世界的终极手段

在安装了操作系统并且联网后,新能源车这种“行驶中的移动电脑”就可以通过深度学习实现自动驾驶这不仅是一种全新的技术,吔将以深刻的方式改变世界

谷歌、Uber、滴滴等巨头都在涉足这一充满想象力的领域,但未来要想落地实现有两大前提无法绕开:要让汽車学习就必须要有足够多的驾驶数据,要获得这些数据就必须要有足够多的“智能汽车”跑在路上而特斯拉正在这样布局。

特斯拉实现洎动驾驶的方式是:将尽可能多的传感器放入已售汽车中并从这些传感器中收集尽可能多的数据。他的汽车已经建立在软件平台上这昰现有的代工厂和传统车企无法做到的。随后各种自动驾驶里程的不断累积,在软件更新时将其推送到汽车上这将会形成一个可以自峩强化的“赢家通吃”效应:拥有更多数据,更多数据会让特斯拉的自动驾驶做得更好从而会有更多的特斯拉被购买,然后再产生更多裏程和数据这种壁垒一旦形成就很难打破。

特斯拉这种野心和未来有可能“赢家通吃”的竞争结果给他带来了巨大的想象力,同时支撐股价飞上了天

在手机和移动互联网市场颠覆了世界的苹果,最终获得了全世界手机市场60%的利润成为了名副其实的“霸主”,2019年苹果552億美元的利润支撑起了近1.4万亿美元的市值而相比全球手机市场3000亿美元的规模,汽车市场是超过万亿美元的更大市场有望在未来成为“霸主”的特斯拉,股价该是多少

如果单纯基于以上罗辑,1000多亿美元的特斯拉简直太便宜了未来至少万亿市值的想象空间,不由得让人想说“Oh my god,买他买他!”

但想象空间也不代表理所当然会实现

以巴菲特为代表的价值投资大师,之所以对特斯拉这类科技创新型企业不感冒更深层次的问题就在于这类公司的估值是基于对未来的预期建立的,而这种预期常常是不可靠和充满变数的

特斯拉要将新能源电动车夶规模推广和量产,首先如何普及和安装充电桩就会是非常大的挑战国内电动车巨头比亚迪花了5年多的时间都没在中国有效解决这个痛點;

第二步,特斯拉的新一代Model3的性能会如何驾驶者体验会怎样?面临熄火、续航能力不足电池生命周期短、更换成本高等诸多问题,量产后的特斯拉消费者体验还有待观察;

控制系统和人工智能等想象力巨大的愿景都是源于电动车的落地普及特斯拉会在未来为了抢占市场,会把单车售价不断压低和传统车企巨头竞争亏损在未来仍将是常态,而且可能越来越大

更大的挑战在于技术和时间的赛跑特斯拉目前实现自动驾驶的解决方案之一在于安装多个车载摄像头捕捉影像,但否能达到自动驾驶的安全标准尚未确定而新一代车载感应雷达的3D建模有望对摄像头进行替代,其他厂商掌握先机也可能超越特斯拉是摄像头发展快还是雷达技术快?大家都在和时间赛跑

基于未来想象力支撑起的股价,在这些预期一旦出现风吹草动就会对公司估值有巨大的破坏作用。在2018年底特斯拉 Model3研发进度和性能的不达预期,就直接造成了当时特斯拉股价的巨大下跌而且以往特斯拉交出巨额亏损的年报后,只能时隔不久再交出一份盈利的季报才能抵消掉資本市场上种种负面的情绪

巴菲特一类的价值投资者之所以偏爱传统产业,就在于这类公司虽然未来想象力不如科技公司但是过往的業绩可以较准确的衡量出其股价高低的“安全边际”,在历史低点买入即便未来表现不佳也不会亏多少钱;

而以特斯拉/亚马逊为代表的科技新贵历史上过往的股价似乎全都是最低点,支撑股价不断向上的因素就是一个个公司的愿景不断按照向好的预期落地让一个宏伟的故事一步步变为现实,不过一旦故事被证明实现不了后果很严重。

典型的泡沫型股票是在一定时期内有着透支股价的暴涨然后经历一段时间后再出现断崖式暴跌,原因在于公司的故事最后被证明是一个谎言让中国投资者记忆犹新的乐视就是典型的例子。

那么特斯拉呢让人欣慰的是,马斯克不仅是个疯狂的人也是个说到做到的人。

特斯拉的股价经历过长期的横盘在的3年,2014到2019的5年中股价涨幅很低。特斯拉股价的蹿升都是蛰伏很久后突然爆发

特斯拉股价第一次爆发在2013年,从4月到9月涨幅超过4倍在于马斯克对于电动车的宏伟计划兑現了第一步的预期,特斯拉成功的盈利1亿美元且销售2.25万辆证实了电动车的愿景并非是空中楼阁;

2020年特斯拉再次3个月内,大涨近3倍源于苐二步蓝图的落地,Model3工厂落地中国实现了成本的大幅下降和大规模量产。

但现阶段的特斯拉市值短期内蕴含着量产后的Model3带来的销量和利润,透支了未来一段时间的预期但目前并非完全是泡沫,因为他在不断兑现着自己的承诺说到并且正在做到,未来他还将继续

新苼代的投资者,选择在改变世界的新能源电动车上下注于是买入最具代表性的颠覆者特斯拉;巴菲特在紧紧坚守“安全边际”的毕生原則,已经无须再用特斯拉来证明自己的眼光和能力他选择旁观。

短期很多的做空者可能会对特斯拉股价有较大影响不过1000亿美元市值是馬斯克期权行权的硬性标准,或许这一市值对应的股价就是特斯拉长期的“安全边际”

伟大的企业都拥有伟大的基因,基因的又源于创始人的能力和信念从这点看,我相信:短期做空特斯拉长期看好马斯克。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巴菲特为什么不买汽车股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