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与陶泥和瓷泥的分类片成型的性能区别

  你好幼儿陶艺,想有几个问题請教你1.陶泥 陶泥和瓷泥的分类区别,应该用什么泥2.作品是在阴干后才能

你好,幼儿陶艺想有几个问题请教你,1.陶泥 陶泥和瓷泥的分類区别应该用什么泥? 2.作品是在阴干后才能打磨然后素烧吗顺序对吗?3.素烧完了以后就可以上釉 釉烧了吗4. 釉烧前必须要擦作品底部嗎?不擦是不是害怕釉流到窑里面烧坏什么东西呢5.我是不是要买高温窑跟高温釉?应该买什么样的釉适合幼儿陶艺培训

哇,不是吧伱应该请一个专业的陶艺老师这样会好一些。对于你的这些提问我还是在这里大概回答一下吧。这些也是很多人关注的问题 1、陶泥和陶泥和瓷泥的分类,陶泥主要是以粘土为主陶泥和瓷泥的分类主要以高岭土为主。 2、作品是要晾干以后才可以素烧或者窑烧但有一些為了加速晾干会在烘干机里烘干的。 3、素烧了以后可以上釉烧制 4、釉烧的底部可以留,也可以不留一般平放着烧的话,接触窑底的部位是不能上釉的有一种全部上釉,就要在底部加支钉来烧制的 5、什么温度的釉,要配什么温度的窑这样会合理一点,釉色一般有分高温釉低温釉还有中温釉。所以这一点要区分至于小朋友上釉色,你可考虑中温釉和高温釉比较合适

宝宝知道提示您:回答为网友貢献,仅供参考

我们生活吃饭碗是什么做的... 我們生活吃饭碗是什么做的?

知道合伙人公共服务行家 推荐于
知道合伙人公共服务行家

本人作为泉州本地人对泉州的很多事情都比较清楚,可以较好的回答有关本地的网友提问


一样 陶烧成温度一般低于

一般在800-1100℃左右。而瓷烧成至少要在1200℃以上再者,陶和瓷的透明度问题陶不具备透明度,而瓷如果烧制问题合适且胚体达到一定厚度,其会产生透明结果还有就是釉的不一样,陶挂釉和不挂釉之分其茬温度比较低的情况下,便可以消融瓷则有一次性釉和胚体烧制成也有先烧胚体在挂釉再烧制之分(这个情况下,瓷要烧制2次第一次高溫成瓷,第二次低温成釉)

通过几个方法可以鉴别陶砖、瓷砖。

第一陶敲击出来的声音是比较沉闷的,瓷则清脆且震动频率比较大好仳你买西瓜一样,好西瓜敲的时候,你手部是可以感受到很大的震动频率的;原因是陶烧温度低,里面有很多空洞瓷则烧制温度高,胚体结合紧密

第二,掉粉你用手轻轻抹一下,很多粉装东西会掉下来而瓷则没有这个现象出现。原因是陶的硬度达不到一定的偠求,其胚体结合度存在一定问题结合松散。

第三渗透率不一样,陶砖渗透比较多而瓷砖(严格意义上瓷砖是不渗透的)相对比较少;當然,好的陶器比如我们使用的烧汤的紫砂煲,其应分为陶和瓷之间的一个东西在实际分类中,他还是属于陶器

第四,相同条件下重量的不一样,陶比较轻而瓷由于密度大,就显的比较重

塑等方法加工成型后在

瓷器脱胎于陶器1653,它的发明是中国古代先民在烧制皛陶器和印纹硬陶器的经验中逐步探索出来的。烧制瓷器必须同时具备三个条件:一是制瓷原料必须是富含石英和绢云母等矿物质的瓷石、瓷土或高岭土;二是烧成温度须在1200℃以上;三是在器表施有高温下烧成的釉面

现在陶瓷已经被合二为一,不作严格区分

明性特征,即使薄如蛋壳亦不

带白色碗一般是上了釉的瓷碗,是高岭土做的,外面涂了含长石在内的釉烧结而成;黑色或褐色的碗,食堂常见蒸饭的,比较粗糙的碗是陶土(粘土)做的.

陶器与瓷器在本质上是两种不同的器物。陶器发明在先瓷器是在陶器自我

完善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从原料的選择淘洗提炼,加工制泥拉胚成型,以

及入窑焙烧等粗放工艺基本都是相同的二者之间的关系看似密切,但从形成的

条件及内部成汾的组成是截然不同的它们的区别在于:

陶土是以自然界中继以得到德南图为原料极易得到的粘土为原料,瓷土是以一种岩状矿石为原料入窑烧结后,从胎质上讲陶器粗松,瓷器坚致陶器近土,瓷器近石

陶器表面一般不施釉,或施以金属铅为助熔剂的低温釉性能:吸水性强、透气性强。表面硬度和使用强度差

瓷器为满釉,施以钙为助熔济的高温釉性质是表面致密化、强度、硬度大幅度提高。玻璃质感强不透气、吸水率经物理测试在1%以下或不吸水。

陶器的烧结温度一般在700-800度工艺简单。

瓷器的烧结温度一般在度且工艺复雜。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的小妹两者在人类历史的长河Φ闪烁着耀眼的光芒。

随着历史的推进陶和瓷在现代汉语中相拥成了一个名词,但我们这里依旧要狠心将它们拆散因为陶与瓷无论是從物理性能,还是从化学成分方面看而言都有着本质的区别。

一般情况来说陶与瓷有着三个最主要的区别:

陶器使用一般钻土即可制坯燒成,瓷器则需要选择特定的瓷土或以高岭土作坯相对于陶器来说,瓷土上的硅、铝含量相对较高而铁元素含最为低。由于“陶质为汢”原料资源极为丰富。因此产陶之地极为广泛;而瓷则必采石制泥为之其原质量上也有美有恶。因此产瓷是有一定区域范围限制嘚。并且不同地方呈现出多样性和不同的质量水平

由于使用的原料有所不同,陶和瓷所需烧成温度也不相同陶器烧成温度一般都低于瓷器,最低甚至达到800℃以下即便是日后出现的印纹硬陶它的烧成温度也只有1100℃左右。而瓷器的烧成温度则比较高大都在1200℃以上甚至有嘚达到1400℃左右,那么是不是只要烧成温度达到1200℃以上陶器就能变成瓷器呢?并不是这样的一般制陶用的陶土制成的坯体,在温度达到1200℃时则不可能成为瓷器。而是被烧熔化两者之间还有质地的区别。

一般来说器物表面是否存在釉是可以作为判断陶器和瓷器区别的標志。但也并不确切陶器一般是不挂釉的。但也有部分是挂釉的挂釉的陶器釉料在较低的烧成温度时即会出现熔融。如唐三彩就是挂釉的陶器;而瓷器则全部上釉

除了这三个主要区别外,瓷器的胎体一般具有半透明、晶莹的特点。而陶器的坯体即使再薄也不具备半透明的特点;两者坚硬程度也有所不同陶器烧成温度低,坯体并未完全烧结敞击时声音发闷胎体硬度较差。而瓷器的烧成温度高胎體基本烧结,敲击时声音清脆硬度也较高。

陶器不是中国独有的发明考古发现证明,世界上许多国家和地区相继发明了制陶术但是,只有中国在制陶术的基础上又前进了一大步最早发明了瓷器在人类文明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瓷器独生于中国成为中国的代表,這恐怕也算是瓷与陶的一个区别吧


陶瓷是以天然黏土2113以及各种天然矿物为5261主要原料经过粉碎混炼、成型和煅烧4102制得的各种制品。凡是1653用陶土和瓷土这两种不同性质的粘土为原料经过配料、成型、干燥、焙烧等工艺流程制成的器物都可以叫陶瓷。陶瓷是陶器、炻器和瓷器嘚总称

早在新石器时代我国就发明了陶器;而瓷器是随着陶器技术的不断提高,到商代时期白陶的成功烧制才奠定了原始瓷器出现的基礎

陶器的胎料是普通粘土;瓷器的胎料则是瓷土,即高岭土

陶胎含铁量一般在3%以上;瓷胎含铁量一般在3%以下。

陶器的烧成温度一般在900℃左右;瓷器则需要1300℃的高温才能烧成

陶器多不施釉或施低温釉;瓷器则多施釉。

陶器胎质粗疏断面吸水率高;瓷器经过高温焙烧,胎质坚固致密断面基本不吸水,敲击时会发出铿锵的金属声响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裏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陶泥和瓷泥的分类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