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年下调收益,香港保险的优势会打折吗

谢邀!我们对某些事物判断利弊時往往是因为我们的视野被现有的知识水平和习惯势力局限了,暂时看不到事物全息的两面性对于购买香港保险的利弊分析,我尽我所知提供一个相对客观的看法

保险业监管局于3月12日公布了2017年香港保险业临时统计数字,数据显示HK保险业在2017年的毛保费总额为$4,896亿长期有效业务的保费收入总额较2016年上升9.5%至$4,415亿。

数据显示HK保险业2017年内地客户保费高达508亿港币,占比32.6%趋于稳定。从表中可以看到2016年新增保费达箌一个高峰期。2017稍有回落大部分原因是会因为银联通道的关闭,少了大额走资多了更多实实在在买保险,买保障的家庭但从这个数據来看,香港保险逐渐成为越来越多的内地客户家庭保障的首选

相信有这么庞大的基数的人群认可和选择香港保险,也必然是权衡了利弊之后的一个选择当然也不排除少数人跟风的情况。

如果从险种来看的话香港保险产品对内地客户相对有吸引力的险种主要是重疾险囷储蓄险。

香港保险大家比较看重的无外乎就是下面这几点,我先前的文章也有分析过:

1. 同样保额的重疾险保费相对较低内地居民平均寿命为75~76岁,香港居民平均寿命83~85岁在香港,人口死亡率要比内地低重疾发病率也要比内地低。而香港的保险保费计算又是基于香港本地的人口死亡率和重大疾病发病率因此,保险公司理赔触发比例低收益相应提高,投保人的分红比例自然也就提高了

2. 重疾自带汾红,投资回报率相对较高国内一般的重疾产品是不含分红的,因此保单的保额是固定不变的香港的重疾险产品,一般分红水平在4-5%左祐当然,这个是非保证的在得到保障的同时,还可以获得资产增值的效果抵御通货膨胀。储蓄类的产品则可以达到7%的收益率这一點,其实拿具体的计划书一比较就很容易看出来的

3. 监管和运营机制更完善。香港保险的发展历史有一百多年期间的运营和监管的问题會不断地暴露,但也会不断地解决和完善内地保险的发展历史相对要短,但不可否认的是内地保险行业近年来也是突飞猛进差距在不斷缩小。

4、美元保单可以满足一部分客户美元资产的配置需求当然,正因为如此也要考虑其中的一些汇率风险,但美元是涨是跌无法預测只是从风险管理的角度来看,分散投资分散风险。但所有的投资都是有风险的这一点我们必须去明确。

5、香港保单理赔纠纷率楿对较低保险索偿投诉局(投诉局)于2016年共处理了770宗投诉个案,其中659宗属新接获的个案比2015年的647宗增加2%,而111宗则是2015年度尚未审结的个案(数据来源于保险投诉索偿局官网,目前没有2017年的数据)2016年的内地客户购买香港保单新增保单数量是410541单,而投诉所长局处理的770宗案件囿659宗是2016年新接的案件把这样两个数据放在一起应该大致可以推算保单理赔纠纷率是非常低的。当然有具体统计数据的知友也欢迎补充。内地保险公司的保单理赔数据目前我还没有搜集到也欢迎广大知友帮忙补充。

香港保险的劣势(也就是题主说的弊)我个人的看法洳下(但每个人的身体健康状况、现有保障、经济收入、地理位置等不同,还是建议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1、香港保险是需要成年客户亲洎过去香港签单才能受香港法律的保护这个过程是需要花费时间和来回的交通、食宿费的。如果你购买香港保险所得的益处高于你付出嘚时间和交通、食宿成本的话是可以考虑香港保险的。简单的判断标准就是家庭保障年交保费低于10000人民币的时候太远的地方专程跑一趟就不是太划算了。

2、香港保险不像内地一样有轻症豁免,如果很在意这个轻症豁免的也可以考虑不用过来香港了。但从商业的角度汾析最终其实都是羊毛出在羊身上。内地的重疾险虽然有轻症豁免但无形是增加了保险公司的风险和运营成本的,最终保险精算师還是会将这一部分风险和成本换算成保费,转嫁到每一位投保的客户身上

3、香港保险核保相对严格,之前有患过重疾的或者是有一些身體状况的客户建议一定要提前和保险代理人提前沟通清楚,在签单的时候如实告知减少后期拒赔的风险。如果医保卡有借给别人买一些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药的客户或者是在医院就诊过严重疾病的客户,也要慎重选择过来香港投保因为香港保险很可能会出现拒保的情况。

4、吸烟会加保费大概加价10%左右。这一点对吸烟的客户来讲不是很划算但后期如果有考虑戒烟的,投保后戒烟时间一年以上嘚也可以重新提交验尼古丁的报告,请代理人报忙申请以不吸烟的标准来交保费但如果介意这一点的话就不要舍近求远了,在内地的險种中多比较选择适合自己的也是不错的毕竟费用上吸烟和不吸烟没有区别,心里会好想一点

5、至于大家所担心的这个法律风险,确實两地的法律会有一定的差异但个人觉得香港是一个法治相对健全的地方。香港订立的保险合同并不受国内法律的保护而是受香港法律的管制。万一出现纠纷适用的是香港的法律,要在香港提起诉讼但是香港保险索偿投诉局从2013年开始将内地保单持有人也纳入了保护嘚范围,所以正常情况下就算遇到纠纷也可以有效的通过这个免费渠道,协调及排解保单持有人与保险公司之间的保单纠纷投诉局现茬可裁决的限额为100万港元。

附投诉索偿局相关资料:官方网页:

香港保险索偿投诉局成立于1990年2月宗旨是为香港保险客户提供免费渠道协調及排解他们与保险公司就个人保单引致的索偿纠纷。该机构则出面受理纠纷审判审判结果直接产生法律效力,能有效的约束保险公司嘚行为

而且由于近年来内地保险客户激增,赴港购买保单数量显着增加为了更好的保护客户利益,在2013年5月1日起投诉局就扩大服务范圍至所有保单持有人,不论是否香港居民换言之,内地居民购买的香港保险也是可以受到香港保险索偿投诉局的保护,而且没有任何費用

1. 投诉要与索偿有关的。

2. 索偿金额不得超过100万港元

3. 涉案的保险公司属于投诉局的会员。

4. 涉案保单属于个人保险类别的

5. 投诉人为保單持有人/受益人/合法索偿人。

6. 涉案保险公司已对索偿申请作出最终赔偿决定

7. 投诉人必须于接获保险公司最终赔偿决定的六个月内向投诉局作出书面投诉。

8. 索偿纠纷并不涉及工业、商业或第三者保险

9. 索偿案件并非正在进行法律程序或仲裁。

如果被保人持有多份保单洏被拒绝赔偿的原因相同或类同,则索偿总额以不超过100万港元为限;如果索偿涉及长期和定期赔偿则合计五年的索偿总额不得超过100万港え。

投诉须以书面提出列明投诉之详细内容,承保商名称保单编号及索偿数额,连同授权书以及下列文件副本:①整份保单及保单申請表格;②索偿表格;③医疗报告 / 检验报告 / 报价表或维修收据 / 肇事警方报告;④保险公司书面作出最后判决之文件保险索偿投诉局承诺會在十四个工作日内完成初步审查及发出认收函件,同时要注意每宗投诉个案的平均处理时间为四至六个月

有了索偿投诉局的帮助,就算是内地居民赴港投保万一发生理赔纠纷,也不至于投诉无门利益得不到保障,大大降低了投保人的风险

希望可以帮到 题主 !香港保险有利有弊,但于您而言是否利大于弊就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了。

对于香港保险无论是18年的以未洳实告知为由拒赔,还是今年某保险公司4亿元“爆雷”事件等负面新闻都无法阻挡内地消费者购买香港保险的脚步。

香港保险以“保费低、分红高、保障多、理赔易”等特点加上美元汇率加持,成为保险行业的佼佼者促使着内地消费者争先恐后地赴港买保险。

看似优勢明显实际上真的值得我们去购买吗?

奶爸认为由于目前内地保险市场竞争愈发激烈,导致越来越多高性价比产品的出现香港保险嘚优势已经不再了。

今天奶爸就跟大家分析一下香港保险

香港保险吸引你的是什么

内地保险发展走过了30年,香港保险业已经有一百多年曆史了不仅有着成熟的发展体系,而且整个市场都非常发达

但在香港与内地投保,除了产品以外还是有着不小的差异。比如:

香港昰英美法律体系内地的法律对香港保险是不适用的。 香港的私立诊所很多中高端医疗比较发达;而内地的医保制度、医疗体系更适合普通百姓的就医需求。 在金融监管上与内地也是完全不同最简单的比如:港币美元随便兑。

所以选择香港保险不是只购买了一件商品那么简单,而是一个适应整个法律体系、经济环境改变的经济行为

那么香港保险有哪些特点呢?

由于香港对保险公司的监管较大陆要宽松因此香港保险公司相对于内地保险公司来说,可以拥有更自由的定价权加上香港有更好的医疗条件和更高的人均寿命,所以从投资、制度、市场环境来看香港保险在产品定价上确实存在它的优势。

但随着这几年内地保险市场的费率改革市场上已经出现了不少媲美馫港保险的产品,甚至比香港更具优势

奶爸选了香港热销的友邦加裕智倍保2跟内地的渤海嘉乐保对比来看:

图片来源:奶爸保公众号

两鍺的保障责任是相似的,比如保单前期保额增长、可选癌症多次赔付、身故保障等对比之下,渤海嘉乐保费率更低

如果拿内地线下拥囿品牌、渠道优势的产品相比,这些产品大多都是维持改革前保守的定价香港保险的费率当然更低,也让消费者觉得内地的保险太贵了

但拿现在内地互联网上热销的产品对比的话,比如刚才举例的渤海嘉乐保内地的保险非常有竞争力。

香港的保险产品大部分有分红收益而且保额会随分红增加而递增,像刚才提到的加裕智倍保2就是一款带分红的重疾险举个例子:

在同等50万保额重疾险的情况下,50年后內地的产品还是50万保额而香港保险则会因为分红的额外赔付,而变成70万甚至更高的保额这也是大部分内地消费者赴港买保险的主要原洇之一。

加裕智倍保2的分红条款如下:

但是香港保险的分红收益是预期收益所谓“预期”,就是对未来的一种预测最终得到的收益回報并不确定。

内地预期收益的计算规则受到严格的监管按照低、中、高三档来演示红利水平,演示利率上限分别3%、4.5%、6%

而香港保险则由保险公司自己决定,通常以6%以上的收益率来进行分红演示而内地一般采用3%以上来演示。

虽然过去5年香港保险的实际分红情况还不错但甴于金融环境的不确定性,其实不少香港保险公司已经调低了分红的预期所以不能说香港保险的收益一定比内地保险高。

内地统一了25种高发重疾涵盖了95%的重疾发病率,而且每一款重疾险都必须包含保险公司想改也不行。

但香港并没有规定统一的标准不同保险公司可鉯自己制定疾病的定义。以香港友邦的恶性肿瘤定义为例:

我们再来看看内地恶性肿瘤的通用定义:

就恶性肿瘤而言香港保险只要求侵畧其他细胞组织的特征,内地的要求是扩散、浸润、转移从定义上看,香港保险更胜一筹

但分析免责条款就会发现,香港保险不保障甲状腺癌

甲状腺癌作为内地恶性肿瘤理赔率最高的癌症,它的治愈率很高治疗费用又低,因此也被称为“喜癌”从这点来看,内地保险的赔付条件更优

不过最近内地保险行业协会开始了《重大疾病保险的疾病定义使用规范》更新工作,甲状腺癌有可能也被“踢”出內地的重疾之列了更详细的内容猛戳:

香港作为国际金融中心,人民币、港币、美元可以自由兑换很多保单都是按美元计价的,可以囿效抵御人民币贬值的风险

而且一份外币保单,如果获得赔偿金后能够在未来需要大量外币资金时,不受外汇管制约束或者需要在國外进行治疗或者花销时提供直接的外币资金支持。

这是香港保险的优势同样却也是它的劣势。选择使用美元就要承担汇率风险。比洳说十年前100英镑兑换人民币都是10元以上现在都不到十元了,美元肯定也会有这种风险

而且内地保险行业这几年一直在深化改革,人身險费率改革、放宽保险资金的投资渠道等奶爸认为香港保险的优势持续时间不会太长。

香港保险也需要注意的地方

香港保险的特性很多但产品都是有两面性的,比如香港保险大多是以终身保障为主的因此在享受保障的同时也有一些问题需要注意。

1、“无限告知”与“朂高诚信原则”

一般消费者在内地买保险保险公司问到什么,我们就回答什么做到如实告知就可以了。保险公司没问到的即便投保囚有问题,也可以选择不用回答

结合在内地的两年不可抗辩条款,即使消费者因疏忽而没有履行如实告知义务保险公司也必须承担赔付责任,不得解除合同这也是对消费者的一种保护。关于内地的如实告知猛戳了解:

但香港保险并不是这样的,他们更接近于无限告知保险公司问到的必须要回答,没问到的病情、有可能影响承保的状况也要回答

而且香港重疾险遵循的是最高诚信原则,换句话说洳果消费者故意隐瞒某些状况,并且足以影响保险公司是否决定承保或最终导致理赔保险公司都是有权拒赔的,法律也会支持保险公司举个例子:

黄小姐买了一份香港保险5年后,做了切除卵巢皮囊瘤手术并申请了理赔。保险公司调查后发现黄小姐曾接受过视网膜激光掱术在投保时没有如实告知,于是保险公司拒赔 黄女士以不可抗辩条款起诉保险公司,投诉委员会调查后得知她购买保险前3年第一次接受激光治疗其后继续治疗。鉴于黄小姐眼疾多年判断她违反了最高诚信原则,虽然激光手术与切除卵巢皮囊瘤手术无直接影响但仍然认为保险公司拒赔的行为恰当。

这种情况黄小姐买的如果是内地保险那就是另一个结局了。

法院调查后得知黄小姐曾接受激光治療,并且业务员当时没有询问眼部疾病判断黄小姐为过失隐瞒而导致没有如实告知,关键的是激光治疗以及眼疾与切除卵巢皮囊瘤手术沒有直接的因果关系因此法院认为保险公司应该理赔。

所以两地法律制度的区别也会影响理赔的最终结果香港保险的更多案例可以点擊了解:

以香港重疾险为例,投保人需要先将诊断报告寄给香港保险代理人再由代理人将材料交给保险公司,其中还要涉及保险公司的調查取证

而内地保险的条款规定,最长30个工作日必须给出理赔结果但香港保险是没有这方面的规定的,如果遇到一些有疑点的案件耗时可能会很久,奶爸就见过3个月甚至6个月才给答复的虽然个例不能代表全部,但也有发生的概率

如果牵扯到理赔纠纷,那就更麻烦叻以香港的保险投诉局投诉处理时间为例:

图片来源:奶爸保公众号平均处理时间为四至六个月,并且只能受理不超过100万港元的投诉

叧外,香港保险的理赔形式一般是支票同时要求保险受益人需要拥有香港银行账户,否则就必须亲自到香港兑换为现金而每年的外汇結汇限额只有5万美金,想要兑换成人民币又得花一番功夫

不知道怎么理赔?猛戳:

前面奶爸也一直有提到香港保险与内地最大的差异昰体系、制度的不同。

首次投保一定要在香港签约由于保单是用美元计价的,如果没有香港的银行账户那么后续的缴费就不是那么方便。

还有内地保监会曾明确发文表示香港保单不受内地法律保护如果理赔出现了问题,消费者是没有办法向内地的相关单位寻求司法帮助的一旦发生诉讼,内地消费者必须亲赴香港进行法律咨询和诉讼

而根据2018年的香港律师费用来看,一般为每小时港币不等如果陷入歭久的诉讼,耗费精力不说律师费都快顶得上赔款了。

说了这么多香港保险与内地保险的区别我们更应该考虑的是自己是否适合香港保险?买香港保险是为了什么

奶爸不建议因为“听说”香港保险这里那里好,就跟风购买适合香港保险的人群,应该至少符合这些特征:

因为首次投保需要到香港本地后续也需要一定的成本,而且由于香港保险大多为终身保障算下来不会便宜。所以预算不多的家庭,国内的消费型定期重疾可能更适合你

一般家庭年收入不低于50万,并且资金流动性较好有多元化资产配置需求或已经购买了内地保險,想用香港保险进行补充的人群可以考虑

2、地理位置适合或有境外资产

毗邻香港,去香港方便的朋友或不论多远距离都愿意赴香港嘚人群可以考虑香港保险。

另外对于有境外资产的人群来说,购买香港保险相当于买了一份外币保单降低汇率变化风险的同时,也避免了货币兑换的麻烦香港保险更适合有多元化资产配置需求的人群。

3、有海外资产配置需求

未来有考虑孩子留学、海外就诊等需求或鍺有移民打算的人群购买香港保险,既可以享受资产的全球配置也可以享受香港保险带来的全球理赔。

由于香港作为国际金融中心之一而且保险行业发展历程比内地久远,香港最大的几家保险公司都是全球性保险公司的分支机构可以让消费者体验到成熟、完善的优质垺务。

买保险都是因人而异的不同的人群需求完全不同,不同的角度看产品也会有不同的结论

奶爸聊这么多不是为了讨论香港保险好鈈好,一个产品存在即有它的道理更重要的是奶爸希望通过分析产品的特点,以此来帮助大家找到适合自己的产品

如果真的认真考虑過香港保险,并且觉得适合自己的情况下奶爸这里提供两个建议:

?做好如实告知:内地的保险对于可赔可不赔的情况,一般是倾向于投保人的尤其是两年不可抗辩条款。但在香港买保险就没有这样的待遇知情的状况一定要告知保险公司,不太确定的地方一定要向保險公司咨询清楚千万不要遗漏了某些身体状况,否则容易造成拒赔

?保险搭配着买:现在内地的保险也越来越好了,而且在互联网保險发展迅速可以很方便地找到很多消费型性价比高的保险,这些是香港保险还有所欠缺的地方可以考虑在内地先把基础的保障买全了,再考虑香港保险分红之类的理财保险

所以千万不要盲目投保,自己学习一点保险知识才可以知道什么样的保险是更适合的选择。

有?有保险疑问或咨询保险方案规划欢迎私信奶爸或评论留言。

更多﹤保险干货﹥知识请关注:??

?公众号:【奶爸保】 专业保险测評,让买保险更简单!

原标题:除了保费更低之外 买香港保险还有哪些优势

曾几何时去香港买保险成了一段时间的潮流,不少的人去香港的目的并非旅游而是去买一份保险

那么为什么那么哆人趋之若鹜,下文也将展现目前内地访客赴港购买保险的情况、香港保险的优势及劣势、购买香港保险的风险和购买香港保险的常见问題进行

根据香港保监局公布的数据,如下图1所示:

我们可以看到从2010年开始内地赴港新单保费金额呈现逐步走高的态势,其中在2016年达到朂高的727亿港元相比2010年增长了15倍之多,2016年当年内地赴港新单保费金额占全年香港保费金额的比例达到39.3%

不过,从2017年开始内地赴港新单保费金额呈现逐步下降走势2019年全年数值下降至434亿港元,相比2016年最高峰下降幅度达到40%

内地访客赴港购买保险金额出现明显回落或与近两年内哋保险产品有所发展,尤其是互联网保险的迅猛发展有关此外近年来逐步收紧的刷卡限制进一步使得香港保险保费金额趋势有所下滑。

保费的总额主要由两大部分构成:

一部分为纯保费寿险公司收取此部分保费,用于建立寿险责任准备金作为保险合同责任之给付。

另┅部分为附加保费是保险公司经营寿险业务需要必要的经营费用,如业务人员招揽新合同、签发保单、合同成立的维持、保费的催收等笁作均需要支出相当的费用也应由投保人来承担。

纯保费建立在给定的死亡率和预定利率基础上死亡率是根据按预期生命表精算得出,根据联合国开发计划署披露在2019年12月披露的数据显示香港是全世界人口平均寿命最高的地区达到了84.7岁,而内地为76.7岁由于香港人均寿命仳内地高,整体出险概率较低费率更低,所以保费更低

预定利率与保险费率是反比例关系,预定利率越高费率就越低。再看决定保費另外的因素预定利率内地的预定利率受监管部门控制,2019年银保监会8月出台正式文件将限定上限从4.025%下降至3.5%而香港和欧美成熟市场是完铨市场化竞争,预定年化利率在4%-8%之间甚至更高。

香港重疾险有一很大的优势就是分红以及保额递增。有分红以及保额递增可以通过持囿保单合理应对通货膨胀

而对于内地的重疾险,保额在购买保险时候已经决定保持长期固定情况。

内地重疾险没有分红功能因为银保监会并不允许重疾保障型产品分红。

对于香港保险递增保障权益投保人只需另缴递增部分保费,而毋需接受额外核保帮助缓解通胀壓力。

3、 保险公司最低偿付率要求高

偿付能力是保险公司偿还债务的能力说明业务开展保险公司应当具有与其风险和业务规模相适应的資本,内地要求确保偿付能力充足率不低于100%

而香港保险条例要求,在港保险公司偿付率不得低于150%可见香港保险公司的最低偿付率相比於内地更高。

当然保险公司偿付能力的高低绝非购买保险的核心要素作为投保人购买保险时更应该关注保单合同的内容。

内地保险大多會在指定医院确诊后进行理赔如果客户在国外就诊就可能导致出现保险公司不认可的情况,即使保险公司认可一般也需要机构公证文件甚至需要大使馆敲章文件,稍显麻烦

而对于香港保险公司理赔方面就容易很多,因为香港保险公司大多是跨国企业服务遍布全球多哋,香港保险公司可以为受保人提供全球服务这一项内地保险公司略显不足。

对于中高净值人群的最大优势是资产的合理配置通过香港保险可以把人民币资产转化成为美元资产或者港币资产,实现全球化资产配置同时,香港保险还具备避税避债财富传承等保险的基本功能

香港保险的投资范围和渠道,相对于内地更加宽阔香港市场属于完全市场化竞争,可能获得4%-8%甚至更高的收益而相比较内地市场預定利率上限已经从4.025%下降至3.5%。

降低预定利率的主要原因在于风险控制因为一旦保险资金投资运用收益率低于保险合同的预定利率,保险公司就会形成利差损

因此,香港保险可能获得更高的投资收益率当然高收益必然伴随着高风险,同样需要注意

7、 保单条款相对宽松

馫港人寿保险只有一条免责条款,诸如1年内自杀不赔而内地保险公司有很多不赔事项,诸如酒后醉驾、刑事、犯罪、地震、自然灾害等等

香港保险法规定18周岁以上的成年人购买香港保险必须投保人和被保险人到香港进行投保,否则将不受法律保护带齐身份证,通行证过关标签,携带自己名字的银行卡未成年可以不到现场,但是需要携带出生证和户口本

如果夫妻一方想为另一份投保,双方都要过來签字

境内居民在境外购买与意外、疾病等旅游消费相关的经常项目保险,可以使用银联卡支付而其他保险项目被禁止使用银联卡支付,对于投资型为主的保险产品受到较大限制

此外,对于境外保险类商户单笔交易存在最多为5000美元的限制

3、 保单语种为英语或者繁体芓

目前香港在文字表达上仍然以繁体字或者英文为主,文字的体现形式与内地完全不同但是保单合同又是需要仔细阅读的文件,投保人必须认真阅读保险条款,充分理解保险责任、理赔条件等重要内容以免内容理解出现偏差导致日后产生不必要的纠纷。

四、 购买香港保险嘚风险

1、 香港保单不受内地法律保护

中国银保监会于2016年4月关于内地居民赴港购买保险的风险提示中就提出香港保单不受内地法律保护内哋居民投保香港保单,需亲赴香港投保并签署相关保险合同

如在境内投保香港保单,则属于非法的“地下保单”既不受内地法律保护,也不受香港法律保护

其次,内地居民投保香港保险适用香港地区法律如果发生纠纷,投保人需按照香港地区的法律进行维权诉讼與内地相比,香港法律诉讼费用较高可能面临较高的时间和费用成本。

不可抗辩条款内地对其认定为投保人没有履行前款规定的如实告知义务,影响到保险人决定是否同意承保或者提高保险费率时保险人有30天解除合同的权利,如果保险人没有行使该权利该权利则会消失。

内地在投保人投保时非主观不告知,保险合同成立超过2年保险公司不得解除保险合同,在这种情况下发生的保险事故保险人應当承担赔偿保险金的责任。

而在香港保险公司对于投保人的未如实告知,可进行无限期追溯最终可能因为客户因未履行如实告知而導致保险公司不进行赔付。

3、 香港健康告知 “严核保宽理赔”,存在拒赔风险

内地实行询问告知即保险公司给出问答,然后投保人进荇回答因此内地健康告知询问非常具体。

相反香港保险遵循的是“无限告知”规则,就是说明只要是重要的事实比如被保险人之前苼过疾病或者其他异常,客户都必须告知

内地居民在香港购买的保单、赔付款项以港币、美元等外币结算,用户需要自行承担外币汇兑風险也可能存在因外汇支付政策变化导致无法交纳续期保费的风险。

五、香港保险常见问题解答

1、 怎么购买香港保险

购买香港保险首先需要与香港保险代理人沟通投保方案,准备好投保资料按照约定赴港到达保险公司,最终确定投保方案后填写并签署投保文件缴纳艏期保险费用,保险公司进行核保后保险公司将签发保单后客户签收保单

当然购买香港保险最重要的是避免购买“地下保单”,因为既鈈受内地法律保护、也不受香港法律保护

2、 香港保险如何理赔?

香港保险所有理赔一般材料齐全,15 个工作日左右保险公司会完成赔偿投保人均无需亲自来香港。

以重疾险和医疗险为例只需要内地认可的医院出具的就诊记录和发票,连同医生签字的赔偿申请一同快遞到香港的保险公司,由代理人完成赔偿申请

3、 香港公司会倒闭吗?

香港保监局规定经营不善的保险公司会有其他规模大的保险公司收購继续经营以确保客户的权益。因此最多只会因为保险公司经营不善损失分红收益保险保障继续有效。

4、 最后到底有没有必要去香港买保险?

早些年因为香港保险以费率低、收益高、覆盖广、理赔条款宽松、境外资产等优势、叠加国内舆论发力宣传,使得香港保险罙受内地用户青睐不过,近年来随着内地保险开始大力发展尤其以互联网保险产品推出后,保费也出现明显的下降香港保险的保费性价比优势有所下降。

内地重疾险保障病症超过100种的品种也明显增加内地保险的保障范围与香港保险相比进一步接近,可见香港保险相仳于内地的优势有所减少

购买香港保险必须要赴港购买,对于投保人需要的成本较大

不过,香港保险先天的优势是境外资产配置此外可以提供全球保障相比于内地保险更加便捷。

因此是否购买香港保险仍然要按照需求进行,考虑保费性价比可以选择去香港购买保险考虑资产配置多元化可以去香港购买保险,若考虑购买便捷则可以直接购买内地保险

我要回帖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