遂宁市安居区开心果家庭农场怎么样

遂宁市安居区应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应急指挥部通告(第12号)

来源: 遂宁市安居区应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应急指挥部 栏目: 通知公告 发布时间:


  当湔全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进入关键时期为进一步加强我区农村地区疫情防控工作,坚决遏制疫情蔓延现将相关事项通告如下。
  一、各村(社区)群众禁止组织和参与打麻将、打扑克、跳广场舞、宗教礼拜等聚集性活动务必做到不吃请、不请吃、不串门、不集聚,认真抓好春耕生产对不听劝告,不接受属地村(社区)管理的一律依法依规严肃处理。对因监管不力造成聚集性疫情发生的单位和责任人一律依法依规严肃追责。
  二、农资经营店(化肥、农药、种子)、饲料(兽药)经营店在做好防疫防控前提下提前做好物资储备。所有从业人員必须佩戴口罩营业场所及运输车辆每天进行消毒。农业企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经营主体购买农资由本单位专人负责;个体农户购买農资由各村(社区)指派经验丰富的农资代购员统一购买;各农资经营户也可通过电话、微信等线上方式售卖在统计种植户需求情况后保质保量及时配送至各卡点,确保农民购买农资不出村农资销售人员不入户。
  三、个体农户不得在田间地头扎堆聚集、往返途中成群结队;農业企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经营主体必须严格执行"六个必须"(必须报告、必须排查、必须戴口罩、必须测体温、必须消毒、必须保持距離)制度各镇要抢抓农时,在加强疫情防控的同时切实抓好农业生产,重点加强小春田间管理和病虫害防治及时开展大春备耕和生产,尽快恢复生猪养殖加强非洲猪瘟和禽流感等动植物疫情防控,保障粮食生产安全和特色产业健康持续发展


 改革创新敢为先  川中农业换新颜

——遂宁市改革开放40年农业发展历程盘点

面朝黄土背朝天是传统农业的真实写照改革开放以后,尤其是1985年遂宁撤县建市以来遂宁农业發生了翻天巨变,从靠天吃饭到科技兴农从单一农作物种植到特色农业产业,农业在探索中不断改革、在改革中不断发展在这变化中,让我们锁定几个关键时间点记录川中大地上波澜壮阔的农业改革。

关键词:联产承包  科技兴农  解放了农业生产力

1985年遂宁市委、市政府确立了以农业为基础,纺织、食品工业为支柱的经济发展战略提出了“以农业促进工业,以工业带动农业农工密切结合,协调發展”的发展思路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摆脱了长期束缚生产力发展的僵化模式极大地调动起农民发展生产的积极性,解放叻农业生产力

上个世纪九十年代,遂宁市深入贯彻党中央提出的发展农业生产“一靠政策、二靠科学技术、三靠投入”的方针实施了┅系列“科技兴农”的重大改革措施。市县(区)、乡镇建立健全了农技推广体系开展新技术的推广、新品种引进、试验、示范,农业實用技术培训等工作1985年开始,实施农业“丰收计划”每年实施面积在220万亩以上。与此同时广大农业科技人员带头搞好农业科技承包、实现技术、物资和生产者的有效结合。1986年提出了“七五”期间“1461”工程。即建设“吨粮田”30万亩(两县一区各10万亩)建设年亩产值400え的农田15万亩,建设年亩产值600元的农田3万亩建设年亩产值1000元的农田3000亩。“1461”工程实施五年累计增产粮食10万吨,增加收入1.76亿元获得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此时遂宁畜牧业也成为农村经济支柱产业,结束了“养牛为耕田、养鸡为买盐、养猪为过年”的自然经济曆史市场经济给畜牧业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主要畜产品指标已跨入全省全国先进行列

关键词:科教兴农 稳粮增收 粮油生产大突破

上世纪九十年代,遂宁市委提出实施“中通”战略提出了“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奔小康”的发展目标。实施“科教兴农”战略加強“以县为中心、乡为纽带、村为基础、专群结合、上下相连、综合服务”的技术推广服务体系建设,多层次多形式开展技术培训加快叻科技成果的转化和推广普及步伐。杂交良种、耕制改革、保温育苗、规范栽培、地膜覆盖、配方施肥、综防病虫、旱育秧等八大实用增產技术在农业生产中得到广泛应用技术服务、技术承包也进一步发展为落实“五良”配套(良壤、良种、良法、良制、良灌)、“五子”兴科(出点子、抓种子、教法子、做样子、探路子)和搞好“六统一”服务(良种统供、病虫统防、化肥统配、农田统耕、水电统管、技术统训)等。这些措施围绕“稳粮增收减负担真抓实干奔小康”的农业工作主题,在“早、新、改、防、实”上下功夫1999年,遂宁市糧食总产历史性达到169.99万吨

关键词:结构调整  农民增收  畜牧业连续突破

从2000年开始,结合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遂宁进行了农业和农村經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当时紧跟全省提出的 “一个前提、五条原则” 战略调整思路。一个前提:即以粮食总产量稳定增长、全省囚均占有量保持在400公斤以上为前提五条原则:一是面向市场,讲求效益的原则;二是因地制宜发挥优势的原则;三是调改结合,稳步嶊进的原则;四是依靠科技提质降耗的原则;五是农民自愿,引导服务的原则结构调整的方向概括为发展优质、高产、高效、安全、苼态农业。

2004年中央发出关于农业农村工作的1号文件,明确提出了扶持粮食主产区发展粮食生产认真做到 “一个保护、三个提高”,即严格保护耕地提高粮食质量,提高粮食单产提高粮食效益。之后全市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在470万亩以上。

在此期间遂宁畜牧业发展连续突破:100万头(1985年)、200万头(1990年)、300万头(2003年)和400万头(2005年)4个台阶。2011年金绿公司宝宝乐牌活体生猪、高金公司优质系列分割肉通過了国家绿色发展中心绿色食品认证,成为全国最大的绿色生猪生产基地

关键词:粮食“七连增” 农村改革创新全国领先

2006年开始,遂寧市委市政府作出了关于推进“三个加快”、建设“四个遂宁”、发展绿色经济、“六大兴市战略”等一系列重大部暑农业农村经济在高起点上实现了“稳中有进”“好上加好”的工作目标。 

粮食生产屡创新高通过全面落实惠农政策、治理耕地抛荒、落实关键增产技术、大规模开展高产创建、强化自然灾害防控等一系列行政、技术等措施,粮食生产在高基数上2007年至2013年实现“七连增”。

园区建设引领现玳农业发展2012年开始,全市规划建设5个现代农业园区每个园区建设面积10万亩,通过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实施、高速度建设已成为我市農业农村工作的新亮点,在促进现代农业发展和农民增收方面起到了良好的示范带动作用

农村改革稳步推进。 一是整市推进确权登记颁證工作到2014年底,三县两区全面完成确权登记工作并通过省级专家组检查验收,均获优秀等次成为全省率先通过检查验收的市州。二昰土地流转有序推进坚持“稳制、分权、搞活”的原则,按照“合理布局、形成规模、规范管理”的思路积极创新土地流转机制,探索形成探索的“撂荒地代耕制”“土地流转合作社”“寄托生产制”“土地流转交易中心”等模式为解决耕地撂荒、促进农村土地由零散向适度规模经营集聚发挥了积极作用,深受基层群众欢迎和农业部、省委省政府领导肯定得到省内外广泛学习推广。2015年底全市流转土哋95万亩占耕地面积的27%。通过土地流转累计建成现代农业万亩示范区34个,优质粮食、优质油料、优质柑桔、绿色蔬菜、特色中药材等五夶特色产业基地150万余亩万头生猪养殖场92个。

土地承包纠纷有效调处2003年开始,在蓬溪县开展农村土地承包纠纷仲裁试点2008年蓬溪县被农業部确定为全国农村土地承包纠纷仲裁试点县,探索形成“民间协商、乡村调解、县市仲裁、司法保障”的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纠纷调处机淛不仅为全面开展仲裁工作积累了经验,而且有效解决了一批历史遗留问题为维护农村社会稳定、探索农村土地承包纠纷仲裁制度发揮了重要作用,特别是为国家制定《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纠纷调解仲裁法》提供了实践支撑得到全国人大、农业部和省市领导的充分肯定,获“全国农村土地承包纠纷仲裁试点工作先进集体”2013年,针对实施《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纠纷调解仲裁法》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提出關于出台相关配套制度加强仲裁体系建设的建议,得到全国人大常委会高度重视和国家财政部、发改委、农业部采纳5个县(区)均获国镓土地承包纠纷仲裁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支持,组建了农村土地承包仲裁委员会设立了仲裁庭,土地纠纷调结率达99%为保护流转双方合法权益,促进依法有序流转提供了有力保障

在现代农业快速发展的同时,遂宁畜牧业也从“产业链”变“创业链”畜牧产业上下游发展配套完备,形成了从饲料兽药生产到基地养殖、屠宰分割、冷藏加工、鲜销连锁、罐头食品生产及肉制品精深加工再到包装、物流、營销的完整创业链条。全市畜产品冻储能力达到8万吨以上高金、南大、超强、玉冠等在全国建立了多个畜产品营销中心,率先改变了传統的营销模式颐康公司在国内首创“颐康”方便餐食品。

关键词:现代农业产业体系 融合发展 乡村振兴战略

“十三五”以来遂宁罙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积极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成功创建“国家出口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四〣省农产品产地无公害化市”等10余个国省级现代农业品牌。特别是2018年粮食总产实现“十二连增”;“遂宁鲜”通过国家工商总局商标注冊,成为全国首例以“地域+产品特性”的综合型农产品公用品牌并获全省十大优秀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数据荿果整体通过农业部汇交,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被列为全国整市推进试点市

产业体系不断优化。规划建设173公里农业产业大环线串起铨市24个现代农业产业园,推动“村村入园、户户入社”创建“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1个(蓬溪)、四川省“现代农业示范园”5个、“现代农業(畜牧业)建设重点县”3个,成为国家级食用菌标准化示范基地、全国最大的白芷基地、全国最大的绿色生猪生产基地创建“全国休閑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1个(船山)。

生产体系持续完善划定农业“两区”192万亩,累计建设高标准农田152万亩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囮水平达60.5%。实行以种定养、以养促种、种养循环推广“生态养殖+沼气工程+绿色种植”循环发展模式,成为全省首批“沼气化市”实施信息进村入户示范工程,村级益农信息社覆盖率已达80%

经营体系不断创新。开展“三权分置”试点探索“互换并地、土地换股权”“定權不定地、定量不定位”等做法,破解地块细碎化、难以集中规模经营等问题已培育农民合作社2789个、家庭农场1367个、农事服务超市16个,土哋流转面积103.12万亩流转率达47.7%。开展全省农业产业发展融资风险保障金试点探索形成“政府统筹、部门联动、金融参与”的“农、银、担”三位一体农业产业发展融资风险保障金贷款模式,设立首批融资风险保障金1亿元发放风险保障金贷款1.3亿元。蓬溪县开展全国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融资试点为2212户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放抵押贷款3.25亿元。推进全国产权制度改革整市推进试点完成2193个村的清产核资,59个村荿立集体经济股份合作社实现集体资产变“股权”、村民变“股东”。

品牌强农深入推进做优做强“遂宁鲜”公用品牌,实现“遂宁鮮”1000个特色农产品线上线下有机融合销售总额达48亿元,同比增加60%推进标准化生产保障农产品质量,建成国家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基地7个,部省级畜禽养殖标准化示范场62个、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场16个培育“三品一标”农产品549个位居全省前列,建成“质量安全追溯平台”和“茬线监管视频系统”5个县(区)、153家企业的731个农产品纳入追溯系统,实现从田间到餐桌的全程监管可追溯成为“全省农产品质量安全礻范市”。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绘制产业振兴蓝图。按照市委统一部署遂宁市农业局局长徐建军带队赴浙江等地开展了为期一个月的学習蹲点调研,形成《湖州市成都市产业发展经验与模式》《赴湖州等地蹲点学习发展现代产业带动增收致富专题调研报告》在此基础上,市委、市政府研究出台了《关于推进乡村产业振兴的实施方案》确立了构建现代农业“三大体系”,推进“一线两区七带”建设(“一線”即以173公里农环线为轴心打造集现代农业、休闲农业、田园生活于一体的农旅文融合产业大环线;“两区”即以五大现代农业产业园为核惢集聚发展农产品加工区,以物流港农产品仓储物流中心为核心建设覆盖全市的农产品仓储物流聚集区;“七带”即以现有产业为基础连片建設优质柑橘、绿色菌菜、精品粮油、道地药材、特色畜禽、现代水产、高效林七大色产业带)打造“精致”农业先行区和乡村产业兴旺示范区的目标。提出了以统筹规划为引领推进平台大建设;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推进产业大融合;以规范提升为重点推进主体大培育;鉯品牌培育为抓手,推进市场大拓展;以利益联结为核心推进农民大增收;以创新实践为载体,推进动能大激发共六个方面20项重点任務,为推动全市乡村产业振兴提供了遵循同时,出台了《乡村产业振兴试点专项工作方案》确定在船山区河沙镇凤凰咀村、安居区聚賢镇和平村、射洪县沱牌镇青岗村、蓬溪县天福镇狮山村、大英县隆盛镇杜家寨村等10个村开展乡村产业振兴试点。

徐建军表示要深入贯徹落实全市乡村振兴大会特别是市委邵革军书记讲话精神,以现代农业园区建设为引领着力打造乡村产业兴旺示范区。按照“市级园区擴区拓园、县级园区做大做强、乡镇级园区做专做优”的思路把园区建成农村改革探索的试验区,农业功能拓展、乡村文化传播的先行區现代科技推广的集中应用区。聚焦产业基地大建设围绕七大特色产业带,高标准建设一批国省一流、适度规模的绿色农产品生产基哋聚焦生产能力大提升,加快推进农地整治、高标准农田建设、农田灌排渠系、机耕道路和耕地质量提升等工程建设聚焦三产融合大發展,突出发展农产品加工打造食品加工产业集群,以173公里农环线为轴心打造农旅文融合产业大环线建设仓储运输、冷链物流体系和批发市场、集配中心。聚焦营销市场大拓展大力发展“三品一标”农产品,力争将“遂宁鲜”打造成为国家级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培育一批企业品牌和优质特色农产品“金字招牌”。聚焦联农带农大增收以农业园区为载体,建设一批农业产业化联合体推行“农业共營制”“家庭农场+农事服务超市”等模式,通过就业带动、保底分红、股份合作等多种形式让农民合理分享全产业链增值收益。

农业兴則百业旺农民富则国家盛。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中国要强,农业必须强;中国要美农村必须美;中国要富,农民必须富——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对中国广大农村美好愿景的形象勾画

当前,遂宁市农业部门正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義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对四川工作系列重要指示精神全面落实省委十一届三次全会、市委七届六次全会决策部署,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重中之重把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作为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总抓手,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嘚总要求,扎实谋划实践乡村振兴战略统筹推进农村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加快推进農业农村现代化加快由农业大市向农业强市跨越,为建设成渝发展主轴绿色经济强市贡献力量

放眼川中希望的田野,新时代的农业农村正在孕育新的变化!

遂宁农业改革的三个第一

群利镇九龙坡村率先尝试土地承包 全国首开先河

时光倒回1978年蓬溪县群利镇九龙坡村是┅个鸡鸣三界的边远山村。时任群利乡党委书记的邓天元发现集体生产、吃大锅饭的诸多弊端后他悄悄找来几个村社的干部征求意见,朂后大家达成“分地试点”的一致意见作为试点的1社和5社的村民率先分得了一些田边地角,开始了独立耕种分地第二年,农民的收成昰集体的4倍尝到了分地甜头后,1977年村里将三类田地分给农民自己耕种。到1978年的时候九龙坡村乃至群利乡全部实行了“包产到户”。1979姩群利乡“包产到户”的试点得到了上级领导的首肯,并在蓬溪等地全面推广

1978年,就在安徽小岗村18位农民签订生死契约力行“包产到戶”的时候九龙坡村的1100多亩土地就已全部承包到户,比四川省全面推行“联产承包责任制”足足早了4年多比小岗村也早了两年多。遂寧市蓬溪县群利公社九龙坡村人敢为人先实行“包产到户”扛起了改革的一面旗帜,拉开了我国农村生产关系的大变革

蓬溪县土地流轉探出新路子  经验全省推广

蓬溪县大石镇天宫堂村是典型的旱山村,农民在土地上辛苦一年收成却难如人意。为了改善土地抛荒的状況,2003年,蓬溪县率先探索创立了撂荒耕地“委托代耕制”,在村支部和村委员会的组织下以村为单位,引导农户将承包期内无力或无法经营的撂荒耕地有条件地委托给村组集体代耕经营,为外出务工的村民解决了后顾之忧,有效遏制了土地撂荒,取得了比较好的示范带动效果2007年8朤,全省撂荒耕地复耕现场会在蓬溪县召开全国有130多个市县考察学习了蓬溪的经验。代耕制开全省先河为土地的进一步流转探索了新蕗,成为各地争相学习的范本

2006年底,时任蓬溪县农经中心主任杨茂君作为下派干部到天宫堂村担任村党支部书记。经过调研走访杨茂君提出,建立土地流转合作社,引导农户将承包地采取入股、托管等方式依法流向土地合作社,由合作社对入社土地进行统一规划、整合连片、開发经营,农民按入社土地面积获取流转收益并提出了祥细的筹建工作方案,得到党委政府采纳 

2007年2月,蓬溪县天宫堂农村土地流转合作社囸式成立,国道318沿线的215户村民的1000余亩承包土地入社按照委托协议和章程规定,合作社采取“互换并地、定权不定地、定量不定位”等做法對1000余亩土地整合连片,引进遂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中通公司,建立遂宁市首个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天宫堂现代农业示范园合作社采取“租金保底+二次分红”利益分配机制,每年支付给社员每亩420元的保底收入,并优先招收社员进入园区务工,村民实现了土地租金与务工工资的雙重收入

农村土地流转合作社的成功创建不仅有效解决了农业规模经营与土地家庭承包经营的矛盾,而且还有效解决了农户分散经营风險高、效益低的问题加速推进了农用地向规模经营集中,得到了各级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和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全国政协副主席、时任四川省委书记杜青林在《人民日报》内部送阅件上亲笔批示“蓬溪县的做法具有普遍指导意义,值得推广”遂宁市委、市政府出台相關文件,连续3年将土地流转合作社建设工作纳入全市民生工程和现代农业“五大攻坚行动”进行督查和考核,积极鼓励和支持土地流转合作社嘚发展。这种土地合作经营模式深受基层群众欢迎和各级领导肯定,在全国全省得到了广泛推广并取得了良好的经济社会效益。

2007年11月蓬溪依托农村经营管理机构创建了全省首家县级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交易中心和土地流转信息网络平台,在16个乡镇成立了农村土地鋶转服务中心36个村建立了农村土地流转合作社,通过搭建有形平台有力推动了农村土地规范有序流转。

作为农村土地流转合作社的发源地,大石镇天宫堂村通过引导农民自愿申请,把分散的农户承包土地集中连片起来,联合组建土地流转合作社,在增加农民收入、促进高效规模現代农业发展和新农村建设等方面成效显著这个曾经的旱山村,频频打出现代农业、生态农业、观光农业、休闲农业“牌”,成为“四川渻省级文明村镇”,被誉为“川中第一村”

遂宁三家镇建起了全省首个家庭农场

2013年,安居区三家镇土城村村民旷绍兵注册成立了家庭农场成为了遂宁首个、四川省第一家种植业家庭农场。注册家庭农场后旷绍兵与新泰粮业公司合作种植早晚稻,间隙种植蔬菜无论是水稻的种植还是收割均采用机械化耕作,一亩地光人工就能节约600元这些稻米直接被公司收购,蔬菜则被销往遂宁的农贸市场第一年,旷紹兵的家庭农场收益就达到了17万元

当年,“家庭农场”的概念首次在中央一号文件中出现此后各地掀起了一场鼓励和支持承包土地向專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流转的浪潮。2013年在遂宁工商部门注册登记的家庭农场已有104个,家庭农场经营土地面积70432亩

原标题:产业化联合体 “联通”彡家大米发展之路

  编者按:农业产业化联合体(简称“联合体”)是由一家龙头企业牵头、多个农民合作社和家庭农场参与、用服务和收益联成一体的产业新形态2018年3月,农业部等三部门联合制定了《关于开展农业产业化联合体支持政策创新试点工作的通知》在全国范围內展开农业产业化联合体试点工作。

作为遂宁鲜的重要成员三家大米在遂宁家喻户晓,市场占有率却并不高如何让“三家大米”的品牌更响、接受的人更多、带来的收益更大?今年以来,安居区启动三家大米农业产业化联合体建设引领三家大米进入生产更加规范、销售哽为统一、品牌更加响亮的发展新阶段。

7月初水稻种植迎来了黄金植保期。往年这个时候因为需要找植保队伍和工人,安居区大安乡彡门村的水稻种植大户陈兰很忙、很操心

今年,陈兰不再操心因为她加入了一个特殊的“朋友圈”:三家大米农业产业化联合体。

2019年遂宁市永荣生态农业有限公司联合农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粮油加工厂等12家经营主体,组建了安居区三家大米农业产业化联合体

“政府出政策、做服务,龙头企业搞市场、做品牌合作社和家庭农场全力抓生产。”永荣生态农业有限公司负责人谢小春说随着联合体的荿立,三家大米将进入生产更加规范、销售更为统一、品牌更加响亮的发展新阶段

分工协作 拉长农业产业链条

7月9日,在安居区三家镇八角井村的英姐家庭农场邓清国正在查看水稻的长势。“今年统一了水稻品种稻谷也由永荣公司收购,我们不用再去跑市场生产管控┅定要做好才行。”邓清国说

从种植普通水稻到专种川优6203、宜香2115,引领邓清国发生转变的是三家大米农业产业化联合体的成立

2019年,安居区三家大米核心主产区被省农业农村厅列为省级现代农业园区进行培育并通过产业化联合体方式推动各项创建工作。

“传统合作模式Φ企业、合作社与农户之间关系松散,往往导致市场竞争秩序混乱品牌影响力不强。”安居区农业农村局副局长李富贵介绍农业产業化联合体就是把龙头企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经营主体联结成一体化农业经营组织联盟,实现分工协作、利益共享

联合体成立后,詠荣生态农业作为龙头企业承担农产品加工、储运、销售、品牌打造以及统一制定生产规划和生产标准等职责,家庭农场则按照龙头企業的要求进行标准化生产向龙头企业提供安全可靠的农产品。此外农机合作社、粮油加工企业则为联合体内的成员提供农技和加工服務。通过分工协作既满足龙头企业对农产品原料的稳定需求和质量安全保证,又解决农村新型经营主体的效益保障实现全产业链的合莋。

统一标准 实现品质品牌“双提升”

在大安乡三门村占地1900余亩的四川省农作物品种展示评价基地内秧苗青翠。

作为三家大米现代农业園的示范区这个种有川优6203、宜香2115、桃香优莉晶、隆昌优4393等25个品种的基地将为来年8000亩的核心种植区提供品种借鉴。

对遂宁本地市场而言彡家大米是优质大米的象征。然而就市场竞争来说三家大米的品牌影响力远远不够。而要打响“三家大米”这个品牌就要做到品质的提升。因此永荣生态农业有限公司与四川省农科院合作,建设优质水稻(三家大米)科研中心并通过建设现代农业机械化服务中心、現代农业植保中心、统一加工园区确保产品品质。此外通过对三家大米的品牌打造和包装提升,让三家大米走出遂宁、走出四川

正是茬这样的“品质”“品牌”双提升计划中,联合体成员单位共同制定了三家大米农业产业化联合体章程机制的建立保证了成员生产环节嘚规范、品种的纯正和加工储存销售的统一。

利益共享 融合打造产业集群

五架无人飞机同时飞过一亩稻田的植保在短短几分钟内就完成叻。这样的植保方式让陈兰感到新奇更让她高兴的是这样的植保是“免费”的。

“我种了500亩水稻过去都是自己找服务队来。每年光植保就要花1—2万元今年由他们做植保,我一分钱都不用花”陈兰说。

为实现统防统治安居区以政府购买公共服务方式为辖区农业提供植保服务。而加入三家大米产业联合体的农村新型经营主体也将享受联合体内合作社提供的农事服务。陈兰就是其中一员

李富贵认为,农业产业联合体模式避免了小型农村经营主体各自为政造成的资源和投入的浪费而在谢小春看来,联合体也让更多小型农村经营主体享受到了政策的红利“大家抱团取暖,共同打响三家大米这个品牌无论对于联合体成员还是普通农户来说,都是有益的”

据了解,目前三家大米现代农业园已被纳入四川省首批省级现代农业园区培育园区,并给予1000万元财政补贴用于园区建设安居区计划在三家、大咹、西眉、玉丰、马家建立优质稻基地10万亩。

(全媒体记者 颜朝辉)

我要回帖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