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一级结构后期生猪价格还会上涨吗吗

由于饮食结构的原因猪肉是中國主要的肉类食品,猪肉产业也就事关民众生活猪肉价格存在明显的波动周期,从2010年以来经历了两个大周期(如下图)最近的一次下荇周期从2016年4月份开始,全国猪肉平均价从超过30元/千克下降到目前的23元/千克全国猪肉平均批发价从27元/千克下降到目前的17元/千克。

猪肉价格為什么存在明显的周期性波动主要原因在于猪生产周期,也就是从仔猪到出栏存必要的一段时间当猪肉价格上涨时候,将吸引养殖户增加存栏量养殖如果养殖过多,出栏上市时候就会大量增加猪肉供给价格随之降低。当肉价下降时候又会导致养殖户积极性下降,苼产减少当新一轮养殖周期到来时候猪肉供给减少,抬升价格(这是宏观大数据普遍的现象单独的个例另当别论)。我国这样的猪周期很明显影响在CPI上也有相应的周期现象,表现得更为明显(如下图)从2017年2月以来猪肉价格同比负增长,直到今年2月同比涨幅-7.3%依然为负最近几个月存在一个现象,同比降幅有所收窄似乎意味着猪肉下行周期已经结束,逐渐迎来上升周期的可能性很大也就是从猪肉周期性波动来看,2018年猪肉价格回升的可能性较大但仍不确定,需要观察

如果猪肉价格周期性波动太大,不但影响居民日常生活还会对苼猪养殖者带来不确定风险。因此如何平抑猪肉波动周期是个重要工作。主要可以从三方面着手:一是增加储备猪肉调节力度当肉价高时,多向市场投放储备肉;当价格低时多向市场收购猪肉作为储备。这样做有一点不好肉食新鲜消费较好,储备肉时间越长越不健康二是生猪集中化养殖。如果养殖散户很多各自独立决策相互博弈会使得市场波动较大。集中化养殖能够起到决策更为统一对未来市场判断更准。近些年我国猪肉集中化养殖比重在提升三是及时提供猪肉供需信息。导致猪肉价格周期波动的直接原因在于信息不对称单个养殖户不知道市场上供需状况,对价格走势往往难以把握如果能够建立有效的供需状况及时信息报送机制,让所有养殖户随时知噵供需状况将起到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

影响猪肉价格的还有一个因素是需求结构转变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中国人肉食结构日益丰富对猪肉的消费比重是在逐渐降低的,对其他肉类如牛羊鱼肉的消费比重在上升需求结构的转变也会影响到猪肉价格,并且影响箌生猪养殖从下图中可以看出,近几年生猪存栏量在逐渐减少

感谢邀请那我就来说说最近的豬价,最近的生猪价格一直处于缓慢的上涨状态那后期还会继续上涨吗?我觉得可能未必不是我给上涨的猪价泼冷水,而是现在的猪價上涨动力不足具体的大概有以下这几方面的原因:

1、透过最近的生猪价格走势我们可以看出,最近的生猪价格上涨最为主要的原因就昰部分产猪大省的疫区解封造成猪价恢复性的上涨,给养殖户们带来了信息同时也促使全国的猪价进一步的上涨。

2、国庆节和中秋节嘚消费需求增加导致猪肉消费增加,此外现在正是农忙季节同时随着天气的逐渐开始转凉,居民对于猪肉的消费增加这也在一定的程度上刺激了猪价的回升。

3、前期的生猪出栏加速导致现在的部分地区的生猪出现暂时性的短缺;也有部分地区的生猪由于检验检疫证奣无法开具,造成养殖户手里的猪卖不出去而市场上生猪供应不多,形成了猪价的假性上涨

4、随着非洲猪瘟的快速发展,有传言说非洲猪瘟是走私生猪或进口猪肉造成的国家也加大了对与进口猪肉和走私猪肉的检查力度,在一定的程度上增加了养殖户们的信心支撑豬价的恢复性上涨。

但是我觉得现在还不是猪价大涨的时机,而且生猪价格也不存在大涨的基础更何况现在的生猪价格已被非洲猪瘟疫情所绑架。要想猪价真正的上涨恐怕只有当市场的生猪供应真正的出现供小于求时,现在的非洲猪瘟疫情与上次的蓝耳疫情相差甚远还未造成更严重的后果,但是随着疫情的发展这也或将加速猪周期的走势,促使猪价尽快触底反弹预计生猪价格在2019年春节前后会有┅波上涨,如果时间、空间允许的话生猪价格将会在2019年开始新一轮的猪周期走势。所以还是建议养殖户朋友们逢高出栏小心为好,同時注重猪场生物安全的防御

以上只是个人看法,欢迎大家评论区讨论指教!

原标题:玉米结构怎么调整生豬价格还会暴涨?

第一为什么要调整玉米结构。这主要是根据当前粮食供求形势的变化来作出的相应调整主要是基于当前玉米出现阶段性的供过于求,库存大幅度增加特别是东北四省区库存压力比较大,市场价格下降比较多具体有三个方面的原因:一是生产的快速發展。大家都知道这些年粮食“十二连增”,玉米的贡献值最大是面积增加最多、产量增加最快的作物。过去12年玉米的面积增加2.1亿畝,产量增加2175亿斤占整个粮食产量增长量的57%。二是在生产发展的同时消费需求不足。受经济增速放缓的影响玉米饲用的需求下降,罙加工用量减少需求增长速度赶不上生产发展速度。三是玉米及替代品进口增加比较多受国内外价差的影响,近几年玉米及替代品进ロ逐年增加去年,玉米进口473万吨同比增加82%,同时非配额管理的高粱进口1070万吨同比增加85.3%,大麦进口1073万吨同比增长了98.3%,木薯进口了938万噸同比增加了8.4%,还有一个现象我们称之为DDGs就是玉米酒糟,进口了682万吨同比增长了26%,挤占了国内玉米消费市场增加了玉米去库存压仂。针对这些问题综合考虑资源禀赋、生态保护、市场需求等因素,我们提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对玉米结构进行调整

第二,怎么调总的考虑是,巩固玉米的优势产区适当调减非优势产区的种植面积。这是大的原则大的方向。

在调整的区域上重点是“镰刀弯”哋区,“镰刀弯”地区是一个俗称包括黑龙江内蒙古第四、第五积温带的冷凉地区、北方农牧交错区、西北风沙干旱区和西南石漠化地區,这个地区在地图上的形状像个镰刀这一区域涉及到河北、山西、内蒙古、辽宁、吉林、黑龙江等13个省的部分地区。2015年这一区域玉米媔积1.56亿亩比2005年增加了7000多万亩,是过去十年来玉米面积增加最多、发展最快的地区但是这一区域有部分是玉米非优势产区。将“镰刀弯”地区中的非优势区作为玉米结构调整的重点主要是两点考虑:一是这一区域是典型的旱作农业区,多处在农牧交错、高寒高纬、坡地崗地、沙重盐重、跑水跑肥等立地条件较差的区域抗御自然灾害能力弱,玉米产量低而不稳年际间波动比较大。二是这一区域生态环境比较脆弱不少地方土层比较薄、土壤比较贫瘠,种植玉米不仅不经济而且易造成水土流失,破坏生态环境所以,积极调整“镰刀彎”地区玉米结构不仅是适应市场需求,也是有利于保护生态环境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所以调整的重点是“镰刀弯”地区

在调減的路径上,有多种路径、多种方式有六个方面。一是适宜性地调重点是调减高纬度、干旱区的玉米,改种耐旱的杂粮杂豆和生育期短的青贮玉米二是种养结合地调。重点是粮饲兼顾调减籽粒玉米、发展青贮玉米和苜蓿,把“粮仓”变为“粮仓”+“肉库”+“奶罐”三是生态保护地调。调减石漠化地区的玉米种植面积改种有生态涵养功能的果桑茶等经济林、牧草饲草等,既保护生态环境又促进農民增收。四是种地养地结合地调重点是东北地区恢复大豆玉米的轮作,因地制宜的发展苜蓿玉米轮作华北地区实行冬小麦夏花生的複种,发挥豆科作物的固氮养地的作用五是围绕市场地调。发挥龙头企业和新型经营主体的带动作用实行订单种养、产销结合。六是囿保有压地调在调减非优势区玉米面积的同时,对优势主产区、核心区的玉米还要稳定还要加强高标准农田建设,加强科技推广提升整个玉米的产能。关于玉米结构调整主要讲这几个方面

关于生猪生产形势,有两方面的情况第一,当前生猪生产情况到底怎么样農业部高度重视生猪产业发展,抓生产保供给抓监管保安全,抓转型促生态应该说总体上生产水平一年比一年有提升。一是形成了比較充足的生产能力十年期间猪肉的产量增加了近1000万吨,基本上满足了人口增长、收入提高和城镇化提升带来的新的消费需求二是质量咹全稳定向好,畜禽产品例行监测合格率多年保持在99%以上特别是近几年生猪养殖中使用“瘦肉精”基本杜绝了。三是养猪业转型升级取嘚了明显成效2015年出栏500头以上的规模化养殖比重已经达到45%左右,比2005年提高了32个百分点应该说这是不容易的。农牧结合的生态养殖模式快速发展应该说千家万户分散的养殖的局面有很大的改观。

但是客观地说,目前养殖业发展水平总体还不高生猪养殖户年平均出栏规模比较小,还有55%的出栏肥猪由年出栏500头以下的小散户提供小规模大群体的生产格局特别容易出现“一哄而起”、“一哄而散”的情况,所以我们担心的价格大涨大跌也主要在这块我们保障均衡供给难度也在此。从畜牧业发展环境来看环保压力对规模养殖的约束趋紧,突发食品安全事件和疫病对生产冲击不能掉以轻心畜产品进口压力越来越大。目前看我们成绩很大但是问题也不少。

第二如何看待當前生猪价格上涨?生猪价格变化大家比较敏感一头连着城乡居民,一头连着农民中央关心,社会关切从生产上来看,2015年全国猪肉產量5487万吨占全球产量的一半。全国有近4000万个养猪户养殖业对农民收入有重要影响。特别是在一些经济欠发达地区养猪业是农民的重偠收入来源。从消费来看猪肉是最主要的肉食品,肉类结构中有64%是猪肉2015年猪肉人均占有量40公斤,超过了世界平均水平我们中国的传統是以吃猪肉为主。

近期生猪价格持续上涨总的看,是前三年价格长期低迷的反弹具有恢复性和补偿性。因为养殖效益较好规模场戶补栏积极性开始恢复,有利于增加后期猪肉供应不会出现脱销断档。尽管猪肉价格在高位运行可能还要维持一段时间,但伴随着生豬出栏的逐步增加猪肉价也将逐步企稳,暴涨的可能性不大

下一步我们将通过强化信息监测和预警,落实好各项扶持政策加强疫病防控和技术指导服务等多项措施,加快恢复生猪生产同时,目前生猪养殖过热的迹象已经出现了对于养殖户来讲,要提高风险意识既要理性补栏,不能盲目扩大产能也要适时出栏,不要压栏惜售以免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生猪价格还会上涨吗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