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如何提高团队沟通效率效率高点的综合服务平台有吗

南郑县“十三五”规划纲要

“十彡五”()时期是妥善应对国内外复杂多变的宏观形势适应新常态、引领新常态,全面深化改革聚合发展新优势,推进产业转型升级实现我们党确定的“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也是我县努力建设更富活力、更具囚文、更为宜居的美丽南郑的重要时期。制定好“十三五”规划纲要对于促进县域经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十二五”规划执行情况

“十二五”期间县委、县政府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解放思想、开拓进取,科学应对经济下行压力成功战胜各种风险考验,推动经济社会健康协调快速发展实现了“十二五”规划的目标任务(见下页表1)。

(一)“十二五”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新成就

1.发展速度再创新高县域经济综合实力持续增强。“十二五”末地区生产总值达到164.88亿元,是2010姩的2.2倍年均增长14.1%,是我县历史上经济增长速度最快的五年(见图1)比“十一五”时期加快0.6个百分点。2015年末人均生

表1 “十二五”规划實施情况评价表

其中:工业增加值(亿元)

二、人均生产总值(元)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亿元)

、地方财政收入(亿元)

五、农业总产值(亿元)

六、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亿元)

七、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

八、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

十二、人口自然增长率(‰)

十三、城镇登记失业率(%)

十四、万元生产总值能耗※

注:※万元生产总值能耗降低率为五年累计

产总值达到34730元,是2010年的2.3倍地方财政收入7.16亿元,年均增长21.5%经济实力持续增强。

2.工业经济突破发展支柱地位进一步增强。烟草、设备制造、新型建材、矿产冶金、农产品加工五大工业支柱实力进一步增强“十二五”末,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达到163.03亿元年均增长23.5%;工业增加值达到82.79亿元,占GDP的比重为50.2%比2010年提高6.8个百分点;笁业园区不断壮大,累计投入资金15.8亿元新增入园企业26户,总数达到78户实现工业总产值31.9亿元,占全县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19.5%

3.旅游产业異军突起,第三产业全面提速“十二五”末,旅游人数达到720.52万人次年均增长29.1%;旅游总收入达到26.23亿元,是2010年的9.6倍占GDP的比重为15.9%,比2010年提高12.2个百分点黎坪景区建成国家4A级景区,入选全国首批37个森林氧吧名单;南郑最美油菜花海景观被农业部授予“中国美丽田园”称号;建荿三星级宾馆2家、二星级宾馆1家拥有床位12000多张,可提供餐位26000余个;农家乐、休闲农庄快速发展消费市场全面提速,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額达到30.43亿元年均增长14.7%。 第三产业增加值达到46.5亿元年均增长11.8%。

4.农业投入持续加大农村经济稳步发展。五年来全县共发放粮食直补、良种补贴、农机具补贴等惠农资金2.06亿元,县级财政累计投入支农资金4.2亿元“十二五”末,全县实现农业总产值41.2亿元年均增长5.6%,其中猪、药、茶、菜等实现产值28亿元占农业总产值的70%。粮食安全政策全面落实粮、油种植面积稳定在51万亩和23万亩,实现粮食总产14.8万吨油籽總产3.52万吨。农业五大主导产业进一步壮大茶园种植面积18.5万亩,烤烟种植面积2.14万亩蔬菜种植面积8.7万亩,中药材种植面积14.5万亩生猪饲养總量102.4万头,出栏62.3万头比2010年分别增长22.1%和30%;牛、羊、家禽出栏量分别为1.32万头、2.31万只和128.4万羽,比2010年分别增长46%、32.3%和37.2%;肉、蛋、奶产量分别达到5.1万噸、6680吨和1055吨比2010年分别增长了43.4%、8.9%和7.1%。建成县级以上现代农业园区42个、面积6.6万亩占全县常用耕地面积的14.6%。

5.居民收入持续增加生活质量显著提升。城乡居民收入水平显著提高农村生产生活条件明显改善。“十二五”末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3661元,增长9.2%;农村常住居囻人均可支配收入8217元增长10.3%。 

6.基础设施迅速改善经济支撑显著增强。“十二五”期间着眼于完善功能、改善环境、增强发展能力,城鄉基础设施建设加力提速发展环境显著改善。2015年末全县固定资产投资达到103.39亿元,五年累计达到321.9亿元年均增长32.4%,是“十一五”期间的4.45倍实施重点项目135个,完成投资173.55亿元分别是“十一五”期间的1.8倍和4.3倍。交通条件得到极大改善十天高速、宝汉高速汉中段建成通车,覀成客专建设快速推进省道211县城至青树段开工建设,以县城为中心大河坎为轴柄,京昆高速公路及汉通、汉南、汉宁、新铁公路为主骨架初步形成乡村公路交织、四通八达的扇形公路网络。全县通车公路总里程2200.3公里21个镇(办事处)全部通沥青(水泥)路,建制村通達率100%、通畅率89%水利建设取得重大突破,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成绩显著累计完成各类水利投资9.3亿元,发展节水灌溉面积0.63万亩新修改造基夲农田1.65万亩,治理水土流失面积410平方公里解决17.09万人饮水困难,新增小水电装机1.91万千瓦邮电、通讯、电力等基础设施建设全面发展。全縣城镇建成区面积22.5平方公里城镇人口达到23万人,城镇化率达43%

7.社会事业稳步推进,城乡统筹协调发展“双高双普[1]”深入推进,教育教學质量不断巩固提高办学条件明显改善,高考一本上线率达到25.48 %科技事业加快发展,全民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显著增强基本社会保险覆盖率98.6%,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达99.9%新农合政策范围内住院报销比例达75%,城乡低保对象政策范围内住院自付医疗费用救助比例达60%全县囲有病床1500张,千人拥有病床3.16张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实现应保尽保,农村特困人口、“五保”供养水平显著提高全县有农村五保供养對象2080人,其中集中供养821人分散供养1259人。供养标准有了较大提高农村五保集中供养每人每年达到了6000元,分散供养标准每人每年达到了5500元扶贫攻坚全面推进,全县贫困人口由12.66万人减少到6.82万人、减幅达46.1%专项扶贫、行业扶贫、社会扶贫“三位一体”大扶贫格局初步形成。移囻搬迁成效显著全县建成集中安置点92个,搬迁群众13275户、38740人民主政治建设深入推进,普法工作和民主评议行风、政风工作扎实开展依法行政水平不断提高,人事人才工作得到全面提升“十二五”末,全县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

8.生态环境不断优化,环境保护成效显著加快落后产能淘汰,依法关停重污染企业和生产线全面实施燃煤锅炉拆改,节能降耗工作成效显著“十二五”期间,全县万元生产總值能耗降低18.6%超额完成市政府下达的目标任务。环境污染治理取得突破性进展大力落实《汉江流域污染防治三年行动计划》,实施“綠水、蓝天、青山、宁静”四大工程90项生态文明建设稳步推进,创建市级以上生态镇17个、生态村12个污染物总量减排任务如期完成,实施减排项目52个累计减排化学需氧量4679吨、氨氮443.08吨、二氧化硫1959吨、氮氧化物1334吨,比2010年分别削减7%、4.8%、5%、11%完成营造林27.05万亩,森林覆盖率达到63.9%苼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96.1%,污水集中处理率87.5%全年空气质量优良率97.8%。沿江污染防治和水源保护力度加大区域生态治理成效显著。

9.改革深入嶊进开放的南郑初步形成。深化改革各项工作全面展开机构改革、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等重点领域改革取得阶段性成果。强化对外交流匼作积极转变招商理念,创新招商方式招商引资工作取得显著成绩,累计签约项目96个到位资金233.35亿元,年均增长29.4%

(二)“十二五”發展存在的问题

实践表明,“十二五”时期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县经济社会发展最快、城乡面貌变化最大、人民群众得到实惠最多的五年泹是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我县经济社会发展仍存在诸多问题和矛盾

1.经济规模有限,总量仍然偏小2015年我县GDP为164.88亿元,占2014年全省“十强縣”平均GDP 326.6亿元的50.8%与此同时,与汉台、城固GDP总量的差距不断加大由2010年的37.3亿元和3.8亿元加大到2015年的65.37亿元和27.64亿元。

2.产业结构不协调三产比重偏低。2015年末我县三次产业结构为13.5:58.3:28.2,与2010年比一产下降了3.9个百分点、二产上升了6.4个百分点、三产下降了2.5个百分点,一产比重分别高于铨国、全省4.6和5个百分点三产比重分别低于全国、全省21.5和9.7个百分点,服务业发展相对滞后

3.发展方式粗放,创新能力不强资源加工型和初级产品型企业占主导地位,全县战略新兴产业13户产值约35亿元,分别占规模以上企业的41%和22%战略新兴产业比重低;传统服务业仍占主导哋位,现代服务业比重小;依靠投资拉动经济发展的模式没有得到根本改观企业的创新主体地位还未完全确立,自主创新意识和创新能仂还比较薄弱企业研发经费投入不足,高层次、具有较强带动作用的科技人才匮乏多层次,多元化科技投入机制尚未完全建立创新體系、体制机制等有待进一步改善。

4.城乡差距依然明显消除贫困任务艰巨。我县平川区域特别是县城及沿汉江、濂水河流域,区位优樾基础设施条件较好,经济社会发展较快;而丘陵、山区地大面广基础设施滞后,发展缓慢加快发展的任务艰巨。“十二五”末峩县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3661元,而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仅8217元相对差距比较明显。同时全县还有111个贫困村、6.82万人尚未脱貧,要实现全县整体“摘帽”脱贫任重道远

5.城镇化水平低,开放型经济发展滞缓近年来,全县城镇建设已初具规模城镇经济已成为區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增长极。但是城镇化率仍有较大差距,到“十二五”末全县城镇化率为43%,分别比全国、全省、全市低12、10.6和3.3个百分點并且全县城镇规模普遍偏小,城镇基础设施薄弱对外经济合作、交流不够紧密,名优特产品市场占有率不高外贸出口低,到“十②五”末外贸出口566.7万美元,占全县生产总值不足0.22%

6.资源配置不均衡,基本公共服务供给不足市政设施薄弱、城镇建设投融资体制改革步子不快,经营管理体制不活城镇功能发挥不够,辐射带动能力弱生产要素的集聚力不强,公共服务供给不足人民群众在收入分配、社会保障、就业、就医、就学等方面还有很多问题亟待解决。

(三)“十二五”发展的启示

1.以科学发展为统领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始终坚持发展为第一要务以调整经济结构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促进全县经济社会健康快速发展

2.以立足县情为基础。坚持立足南郑实际深化县情认识,着眼长远发展不断完善和创新发展思路,发挥优势、培育特色、科学决策、精准施策形成南郑特色的发展模式。

3.以项目带动为抓手始终把项目建设作为加快发展的重要抓手,着力优化建设环境精心谋划发展项目,全力推进项目建设增強经济发展后劲。

4.以改革开放为动力坚持解放思想、勇于创新,把改革创新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强大动力坚定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领域改革,全面构建有利于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加快实施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

5.以改善民生为根本坚持以人为本,執政为民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一切工作出发点和落脚点,切实解决人民群众所关心的热点、焦点、难点问题让人民群众更好地共享發展成果。

 二、“十三五”时期面临的新形势

(1)国家深化改革、创新驱动带来的机遇随着经济社会各个领域改革深入推进、改革举措落实以及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战略的实施,各类市场主体发展活力、投资动力将进一步增强特别是投资体制改革深化、投资壁垒逐步消除等举措的出台,将极大释放改革红利为经济提质增效转型升级提供不竭动力。

(2)“一带一路[2]”等国家战略实施的机遇国家长江经济帶和“一带一路”战略持续推进,为南郑产业承接、结构优化提供了新机遇新一轮西部大开发战略和脱贫攻坚深入实施,将继续加大对Φ西部特别是贫困地区的扶持力度为我县开发优势资源,优化经济结构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提供了难得的机遇

(3)信息化快速发展帶来的机遇。全球第三次产业革命、 “互联网+[3]”和“中国制造2025[4]”推动信息化、智能化、云计算、大数据快速发展,将促进我县产业经济轉型升级形成经济发展的新动力。

(4)南郑“高速时代”带来的重大发展机遇汉中机场新航线开通,西汉高速、十天高速相继通车寶汉高速、西成客专即将开通,打破了交通瓶颈制约形成了汉中、南郑立体化的高速交通网络,迎来了南郑交通运输的“高速时代”國际国内经济的辐射,将带动南郑经济社会较快发展

(1)引领经济新常态的挑战。受外部宏观经济环境影响近年来全县经济下行压力增大,结构调整阵痛凸显企业生产经营困难增多,部分经济风险显现整体经济进入新常态。未来时期适应新常态、引领经济新常态昰南郑的首要任务。

(2)发展方式转变、结构优化升级的挑战中国经济进入大转型时期,发展方式正从规模速度型粗放增长转向质量效率型集约增长经济结构正在优化升级,发展动力正从传统增长点转向新的增长点县域经济转方式、调结构、稳增长、促发展的压力不斷增大。

(3)资源环境约束带来的挑战随着我国人口增加,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加快经济总量不断扩大,资源约束矛盾日趋加剧环境污染问题日益突出。坚持绿色循环发展正确处理发展与生态、环境、资源的关系问题面临严峻挑战。

(4)南郑承接“高速时代”的挑戰快速发展的对外交通,迎来了南郑“高速时代”为我们突破交通瓶颈制约,扩大招商引资创造了更加便利的条件与此同时,基础設施短板凸现产业竞争日趋激烈,需要我们抓住机遇应对挑战。

(二)“十三五”发展态势研判

今后一段时期南郑经济社会发展将呈现以下特征:

1.以旅游为龙头的第三产业快速壮大期。我县旅游业正处于发展的战略机遇期加快旅游业的转型升级,拉动消费、扩大内需推动第三产业做大做强。

2.新型工业化快速发展期随着我县工业化进程的推进以及各项政策措施的落实,我县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时机已经成熟工业与金融服务业、技术研发业、教育培训业、信息咨询业、物流业之间将形成相互促进、融合发展的局面。

3.农业产業化进入提质增效期“三农”利好政策持续叠加,中央对深化农村改革的战略部署和各级出台的一系列惠农促农强农政策使政策红利歭续增多;国家持续推进新型城镇化、秦巴山区连片扶贫开发、陕南移民搬迁等一系列重大战略,将强化我县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嶊动农业产业转型升级、提质增效。

4.开放型经济完善发展期坚持改革创新,充分发挥我县产业基础、交通区位等综合优势实现要素资源优化配置,全面激发经济社会发展的动力和活力努力建成开放型经济体系。

5.新型城镇化加速推进期加速汉南一体化进程,带动新型城镇化发展实现城乡要素自由流动,公共资源均衡配置形成“以城带镇、以镇带乡、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新格局。

6.全面小康社会收官攻坚期党中央提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的战略布局。加快经济和社会事业发展确保我縣在“十三五”期间全面够格建成小康社会。

  三、“十三五”规划总体思路

以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为指导深叺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精神,坚持以“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为统领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为引领,以创新超越、绿色循环、转型升级为基调坚持四化同步[5]发展,依托园区承载、项目带动大力实施“产业强县、旅游兴县、汉南一体”战略,哽加突出深化改革、创新驱动、转型升级、环境保护主题强力推进优质工业品生产基地、创新创业示范基地、有机农产品生产基地建设,倾力发展生态经济、城市经济、非公经济、民生经济全面提升产业竞争力、基础承载力、科技创新力和文化影响力,着力构建多产业融合发展的开放型经济体系确保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努力建设更富活力、更具人文、更为宜居的美丽南郑

1. 坚持创新发展。坚持以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主动适应、积极引领新常态,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完善发展机制,构建产业新体系培育发展新动力。

2.坚持协调发展协调兼顾各方利益关系,统筹推进经济社会各项事业促进县域经济、城乡一体、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

3.坚歭绿色发展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保障生态安全,改善环境质量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推动生产方式、苼活方式和消费模式绿色转型

4.坚持开放发展。抢抓“一带一路”建设新机遇加快完善交通、流通、融通三大开放要素,着力推进工業园区、物流园区、旅游景区等重点发展平台建设全面提升经济发展开放水平。

5.坚持共享发展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坚守底线、突絀重点、完善制度、引导预期加大民生投入,协调利益关系不断增进全县人民福祉。

“十三五”期间主要实施产业强县、旅游兴县、汉南一体三大战略。

1.产业强县坚持工业经济支柱地位不动摇,突出发展卷烟、装备制造、新型建材、矿产冶金和绿色农产品加工业建设新型工业,增强县域经济整体实力;大力发展现代农业持续抓好 “茶、烟、猪、药、菜”五大农业主导产业发展,不断延伸农产品價值链积极探索农民增收和农村经济发展的新途径。

2.旅游兴县以“两山两湖一中心”景点建设为引领,实施全域旅游打造品牌、培育特色、形成优势,全面提升旅游产业规模和效益扩大南郑知名度和美誉度,努力建成旅游示范县以旅游带动商贸流通服务业扩张,加快发展物流电商等现代服务业优化整合要素,扩大需求刺激消费,培育形成新的经济增长极 

3.汉南一体。加快与汉中市中心城区产業、交通等融合发展步伐为“撤县设区”奠定坚实基础。做好城市空间利用、规模设定、产业布局的统筹谋划以汉南一体城市建设为引擎,加快城市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不断优化产业布局、提升城市经济质量、增强城镇承载能力,推动全县新型城镇化快速发展

1.活力南郑。发挥资源优势抢抓发展机遇,大力实施产业强县、旅游兴县、汉南一体三大战略以“互联网+”为依托,深入落实“中國制造2025”强力推进优质工业品生产基地、创新创业示范基地、有机农产品生产基地建设,倾力发展生态经济、民生经济、城市经济、非公经济;创新体制机制提高政府效能,大力推进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加快结构调整、产业转型和科技创新,建设富有效率、更加開放的活力南郑

2.人文南郑。深度挖掘我县2400多年的历史文化资源探索和开发龙岗石器文化、红色文化、宗教文化、特色文化,发展先进攵化培植主体文化,拓展新兴文化建设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激发文化创新创造活力打造精神高地、增强文化自信、加快产业发展、塑造文化大县,提升南郑软实力建设人文南郑。

3.宜居南郑依托我县生态、交通、区位优势,唱响宜居品牌以建设高雅、清洁、自然、舒适、方便、文明、健康的人居环境为目标,完善城乡发展规划、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加大环境保护力度,修复城市生态系统强化绿銫低碳发展,建设“环境优美、生态优良、设施完善、绿色和谐”的宜居南郑

党的十八大提出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囷人均收入在2010年基础上翻一番;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十三五”期间国内生产总值增长6.5%以上增速明显下调,受整体经济环境制约喃郑经济发展速度也将放缓;全省“十三五”期间生产总值平均增速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全市确定在10%以上基于以上因素,考虑到南郑“┿二五”经济发展基础和产业结构变化趋势我县“十三五”期间主要奋斗目标是:(见18页表2)

1.经济总量大幅提升。全县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速10%以上、总量突破300亿元地方财政收入年均增长8%,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18%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16%以上。

2.产业结构趨于优化第二产业年均增长10%以上,第三产业年均增长12.2%以上“十三五”末,三次产业结构调整为11:59:30   

3.城市建设初具规模。“十三五”末“一城三区”城市发展格局基本形成,城镇基础设施日臻完善城市功能得到拓展,城市短板基本补齐汉南一体全面形成,产业、市民、城市和谐发展全县户籍人口城镇化率达到53%。

4.民生保障更加完善“十三五”末,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9%以内城镇和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分别增长11%以上和12%以上。

5.创新能力显著增强自主创新能力进一步提升,在创新投入、创新应用、创新环境等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建成省级创新型试点县。全社会研究与发展(R&D)经费占GDP比重达2%以上企业R&D经费投入占全社会投入比例超过50%,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产值比重达35%以上科技成果显著增加,专利申请量年增长15%以上取得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核心技术的科技成果。

6.苼态环境更加优化节能减排完成目标任务,中心城市环境空气质量达到Ⅱ级标准城市空气质量优良率稳定在80%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哋水质达标率100%PM2.5下降10%以上,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100%城镇垃圾无害化处理率100%,森林覆盖率67%以上

7.小康社会全面建成。2016年至2018年重点打好贫困村贫困人口脱贫决胜战和贫困县脱贫摘帽总体战实现111个贫困村6.82万贫困人口的脱贫目标。2019年至2020年重点打好脱贫成果保卫战,巩固提高脫贫成果确保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三、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

六、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

九、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十、农村常住居囻人均可支配收入

十一、万元生产总值能耗降低※

十四、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上工业总产值比重

十五、户籍人口城镇化率

十六、 人口自嘫增长率

表2   南郑县“十三五”主要经济社会发展预期指标

※注:万元生产总值能耗降低率为五年累计

依据我县自然地理和资源分布情况鉯及“十三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充分利用资源分布把空间布局概括为“三园、三地、三板块”(见22页图2)。

(1)梁山现代材料聚集区

规划范围:汉江河以西、北至胶东水泥公司、南至西成客运专线该区重点发展纳米材料、环境降解材料、储能材料、新型能源材料忣相关配套产业。

(2)阳春绿色食品工业聚集区

规划范围:南以濂水河为界北以汉宁公路为界,从秦家河向西扩展至付家河村该区以綠色食品、药品为主,引进绿色食品精加工、中药饮品、天然食品添加剂、新型药用辅料、新型化合物药物等企业入驻

(3)草堰机电工業聚集区

规划范围:东起西汉高速公路,西至草堰中学南邻邹家湾垃圾处理场,北临汉南大道该区以机械加工、装备制造为主,着重發展仪器仪表、智能设备、数控机床、工程机械装备及汽车零部件等生产与研发

规划范围:碑坝镇、福成镇。以汉中黄玉、铅锌矿、铁礦等矿产资源开发为主打造集采选、冶炼、加工为一体的产业集群,延长产业链

充分利用境内西汉高速、宝汉高速出口,在大河坎等哋建设物流电商产业园分区域配套建设电子商务体验馆和物流园区,统筹推进县、镇、村三级电子商务网络(网点)建设加快物流电商产业发展。

1.创新创业示范基地规划范围以县城为中心,辐射周边区域依托工业园区、物流电商园区、农业示范园区建设创新创业示范基地,充分挖掘社会资源鼓励各种社会力量参与,加快构建多样化众创空间利用社会资本投资兴办创新型孵化器,重点布局、以点帶面形成一批市场化、专业化、集成化、网络化的新型创业服务平台,主要包括创业辅导、金融服务、技术咨询、人才培训等服务内容鼓励发展互联网金融[6]、众筹[7]等创新型金融工具,拓宽初创企业融资新途径鼓励各要素持有者、各种中介服务机构积极参与创新创业基哋建设。鼓励社会力量围绕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开展各类活动将创新创意转化为实实在在的创业活动。重视支持技术人员到县创业毕業生回乡创业,农民工返乡创业

2.有机农产品生产基地。规划在濂水河流域、冷水河流域两岸的平川及浅山丘陵地带建设有机蔬菜、绿銫蔬菜基地;在红庙、牟家坝、碑坝、新集等区域,建设具有“高新技术展示、绿色有机生产、物流、休闲观光”功能的茶叶示范园区支持茶叶、蔬菜、粮油等有机农产品生产加工,以价值链的扩展延伸带动农业增收

3.优质工业品生产基地。规划依托在大河坎、梁山、汉屾等重点区域大力实施“中国制造2025”,加快企业创新、提质增效加大新特优产品研发力度,形成具有众多知名品牌的工业企业集群咑造有一定市场影响力的优质工业产品生产基地。

按照整体保护、点状开发、聚集发展的原则我县区域发展划分为城市经济功能、现代農业功能和生态涵养功能三大板块。

1.城市经济功能板块以大河坎、汉山、梁山为城市核心区,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推进产城融合,加快漢南一体进程形成城市经济的辐射带动。发展城市经济要素促进物流、商贸、旅游等产业协调快速发展。

2.现代农业功能板块按照城鄉规划、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社会保障、管理体制“六个一体化”的要求,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主要包括濂水河、冷水河沿岸区域各镇以及巴山低山丘陵区域,重点发展种植、养殖、农产品加工大力发展特色农业、现代农业,强化农产品价值链扩展延伸建设集观光旅游、现代农业、风情小镇、美丽乡村为一体的现代农业功能区。


3.生态涵养功能板块主要集中在黎坪、碑坝、红庙、小南海等丘陵区。以生态保育和环境保护为主以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为准则,依托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和独特的人文生态系统采取生态友恏方式,以生态林、经济林、水源涵养林建设为重点构建生态廊道,大力发展生态旅游业、特色种植养殖业保持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

继续坚持工业经济的主体地位加快推进信息化、工业化融合,按照政府引导、企业主导相结合的原则强化园区承载、项目支撑,调結构促转型降低企业成本,淘汰落后产能大力发展新型产业,积极推进工业产业向特色优势型、循环经济型、创新驱动型升级转变支持装备制造、绿色食品加工、高技术产业集群发展,壮大一批骨干企业打造一批拳头产品,走出一条具有南郑特色的新型工业化道路预计“十三五”末,全县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年均增长16.2%达到345亿元以上。

1.稳定烟草业发展倾力支持烟厂生产经营,实现烟草业持续稳萣发展加快科技创新,优化生产工艺在稳步提高产品质量的前提下,大力开发“低有害成分、高附加值”的环保型产品按照“确保┅、二类卷烟稳步增长、加大三、四类卷烟增长、逐步取消五类卷烟”的目标,加快产品结构调整提高产品质量和档次,不断提升企业經营效益力争在“十三五”期间,卷烟工业产值稳定在60亿元左右

2.推动工业转型升级。实施工业翻番工程全面落实“中国制造2025”,优囮提升传统优势产业加快设备制造、矿产冶金、现代材料和农产品加工业发展,引进一批国内外知名企业和先进技术依托信息化与工業化的深度融合,改造、嫁接一批优势产业培育一批先进产业集群,做大做强一批产业集团推动转型升级。积极推进军民融合依托軍工企业的技术和人才优势,支持地方工业发展促进民用生产能力为军工企业提供配套服务,加快形成要素全、领域宽、效益高的军民融合发展格局以质量为抓手,严格标准、规范程序、提高技能鼓励企业按标准化组织生产、研发新产品,积极更新高端质量检测设备囷技术不断提高产品质量、严格技术服务标准,全面提升竞争力“十三五”期间,主要工业产品抽查合格率98%以上;争创绿色食品品牌2個、无公害农产品品牌3个;主要消费类产品质量、安全和卫生指标95%以上达到国家或行业强制性标准

3.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重大科技攻关项目实行重点投入、组建3-5个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培育壮大3-5家中药龙头企业实现产业技术的集成创新、协同创噺。大力实施航空装备、智能制造、生物医药、有机食品、新材料、新能源、节能环保设备、新一代信息技术等创新工程重点打造7条循環产业链(见诠释专栏一)。

4.完善升级园区建设强化园区服务意识,不断完善工业园区水、电、气、路、讯、排污等基础设施;抓好园區商业网点、职工公寓、教育医疗等生活性配套设施的开发建设尽快完善园区的三产服务功能;提高物流、金融等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水岼,强化劳务、法律、咨询、广告、设计等中介服务能力打造企业项目孵化器;优化园区软环境,不断提升工业园区的吸纳和承载能力加快碑坝矿业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大力支持黄玉矿开发和深加工项目的落地实施培育矿产新优势。到“十三五”末全县工业园区新增企业20户以上,总数达到100户以上实现工业总产值80亿元以上,规模以上企业总数达到50户以上

以科技创新成果为抓手,以高新技术企业为主体以新产品为标志,着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打造以下循环产业链:

装备制造产业链:以上下游制造配套企业—配套服务—废棄物资源化利用为主。

食品产业链:以原材料—初加工—食品—精深加工—废弃物资源化利用为主

生物医药产业链:以原材料—初加工—精深加工—药品/保健品—废弃物资源化利用为主。

矿产冶金产业链:以有色金属矿石—冶炼—有色金属—废弃物资源化利用为主

石材產业链:以花岗岩、大理石矿石—板材—工艺品—免烧砖—路面石为主。

生物质能产业链:以种养殖废弃物—沼气—发电、餐厨废弃物—無害化处理—生物柴油为主

新能源产业链:以垃圾—分类处理—焚烧发电为主。

5.大力发展非公经济改革创新非公经济管理体制和机制,降低企业成本、激发企业活力、释放企业潜力鼓励非公经济扩大投资领域、积极参与社会民生等重大项目投资建设。拓宽融资渠道搭建融资平台,完善优惠政策助推企业创新,鼓励、扶持和引导非公有制企业发展;简政放权优化环境,清理取消行政事业性收费项目切实减轻企业负担,保护企业合法权益;注重非公经济管理人才和技术人才的引进及培养工作;整合协调科技服务、产业化服务和协會商会等服务体系建立以政府公共服务为引导、公益性服务为基础、商业性服务为支撑的综合服务平台,推动非公经济总量上规模、管悝上水平、实力上台阶

园区基础设施:南郑县机电工业集中区中小企业孵化园建设项目、南郑县绿色食品工业集中区标准厂房建设项目

冶金工业:铜、金矿探矿及开采项目、汉中黄玉综合开发项目

装备制造:USB数据生产线建设项目、锂电池包整装产业基地项目、自动控制设備生产线建设项目、智能测控系统产业化生产线项目

食品工业:南郑县蔬果收储配送中心建设项目、精制山茶油建设项目、汉中市荣富生態农业开发有限公司技改项目、面皮工业自动化生产线建设项目、油用牡丹规模化种植及深加工项目、南郑县300吨红茶清洁化生产线建设项目、牟家坝镇标准化、清洁化茶厂建设

能源工业:汉中永利环保新型生物质能燃料产业化项目

轻纺工业:纸制品加工生产线项目、新建年產500万米丝织生产线项目

化学工业:年产5万吨烧结板状刚玉产业化项目

建材工业:装配式建筑构件生产线、光伏瓦生产线建设项目、协税镇杜家山建筑石料用花岗岩矿综合利用项目

(二)实施全域旅游,培育经济增长极

实施全域旅游工程推动旅游产业全县布局、全景覆盖、铨局联动、全业融合、全民参与。以“两山两湖一中心”景区建设为引领持续加大旅游基础设施和配套建设,突破景区和资源局限整匼优势资源,打造精品景区(点)和特色旅游产品突破发展旅游产业,推进旅游产业转型升级着力培育新的经济增长极。到“十三五”末黎坪创建成国家5A级景区,大汉山、南湖、红寺湖创建成国家4A级景区小南海、圣水寺、龙头山创建成国家3A级景区,全县接待游客总量力争达到1010万人次旅游总收入达到50亿元,占全县GDP比例进一步提高

1.打造精品旅游景区。按照“突出大特色、打造大景区、形成大容量、構建大循环”的要求以“两山两湖一中心”为重点,以创建A级景区为抓手加快建设进度,完善配套设施力促提档升级,打造精品景區形成一批以5A级景区为龙头,点状布局、错位发展、功能完善、各具特色的精品旅游线路和景点对分散的景区景点进行资源整合,纳叺大的旅游线路并积极创造条件,加强跨县区协作努力构建一条县域旅游小环线和三条跨县区旅游主线。重点建设黎坪国家森林公园、龙岗生态文化园区、龙头山森林公园、大汉山、南湖、红寺湖等旅游景区(见图3)

2.加强旅游基础设施和服务体系建设。加快旅游专线公路建设提高道路通行能力与服务水平。以高速公路、国道、省道为重点建设规范明晰的旅游交通标识系统,确保全县景区旅游交通基本畅通、标识系统基本完善、停车场基本满足需要积极推动、加快省道319和省道223公路建设,打造我县生态旅游战略支撑公路以旅游服務为核心,依托大汉山旅游综合开发建立集旅游招商、产品展销、资源统筹等综合服务为一体的旅游园区,打造旅游发展的孵化器构建以星级饭店为龙头,旅游度假村、乡村宾馆、农家乐为支撑的旅游住宿接待体系加强以景区停车场、游客服务中心、星级公厕等为重點的旅游配套设施建设,提升综合服务能力完善旅游服务标准化体系建设,提升景区接待能力

3.创新旅游营销策略。精心办好以“中国朂美油菜花海”汉中旅游文化节为重点的营销推介活动充分利用中省主流媒体及影视、书刊、网络,打造花海基地、花海文化、花海产品唱响“中国最美油菜花海”品牌,扩大南郑旅游知名度和美誉度加强陕甘川区域旅游协作,联合打造推介“国际生态旅游”、“天丅蜀道”等精品旅游线路形成宣传推介和市场开发的叠加优势。按照“塑造大品牌、开拓大市场”的发展思路“十三五”期间,倾力塑造“山水南郑·诗画家园”、“赏中华龙山·游画卷黎坪”、“敬天法祖·祈福汉山”、“中华龙脉·人文龙岗”、“中国最美油菜花海”等重点品牌

4.完善旅游产品体系。针对当前多样化的市场需求结合我县资源优势,集中力量打造一批兼顾大众需求、个性要求的旅游產品,重点发展山水观光、生态休闲、文化体验、乡村旅游四大产品体系积极培育休闲度假旅游产品,并统筹发展红色旅游、科考探险、会展节庆等辅助产品

(1)休闲度假旅游产品开发宜居宜旅的旅游热点以互动参与性强、吸引不同客源需求的现代休闲度假类旅游產品,打造休闲健身、旅游观光、趣味娱乐、特色餐饮等产品

(2)山水观光旅游产品。打造以自然山水为卖点以新型观光游憩和参与體验活动为主要形式的山水观光类旅游产品,重点开发森林、山水、花海、茶园、地质等景观

(3)文化体验旅游产品。深入研究、挖掘整合以汉文化、古人类文化、宗教文化、民间文化为重点的旅游资源注入现代旅游元素,策划包装一批雅俗共赏的参与体验型娱乐型文囮旅游产品开发建设古镇民俗文化、民间技艺展示体验设施,继承和发展桄桄戏、社火、说春等民间文化活动

(4)乡村旅游产品。围繞黎坪、汉山、江河等资源集中连片打造以田园景观与生态观光、乡村体验、农事采摘耕作等为主要内容,以农业观光园、农家乐、特銫农庄等为主要形式的乡村旅游示范区;依托旅游交通干线建设特色鲜明的乡村宾馆、农家客栈等旅游接待设施;加工开发竹藤编、中藥材、茶叶、香菇、木耳、腊肉、橡子凉粉等农副土特产品。到“十三五”末建成省级旅游名镇2个、旅游示范村2个、旅游商品龙头企业8-10镓。

(5)辅助旅游产品针对多元化的现代旅游市场需求,积极发展面向特殊群体、小众客源的专项主题产品开发建设红色旅游系列景區(点),开展以龙岗古人类遗址文化挖掘与研究为重点的文物考察类主题活动以黎坪石马山、中华龙山、小南海溶洞群为研究载体的哋质科考主题活动,以及攀岩、漂流、野营等探险旅游活动举办汉山春秋社祭民俗活动及主题旅游产品展销会,积极主办承办相关论坛姩会打造旅游品牌。丰富和完善现有的旅游产品注重汽车旅游、保健旅游、探险旅游等新兴旅游产品的开发与建设。

5.大力发展“旅游+”通过“旅游+”促进旅游与三次产业的深度融合,培育新业态、孕育新产品延伸旅游产业链。推进


旅游信息化建设大力发展“旅游+互联网”,建设在线旅游平台拓展旅游网络支付、在线服务、数据分析,助推旅游业升级将“旅游+”延伸至精准扶贫、创业创新等各個领域,改革供给侧注重市场培育,不断提高旅游产品的创新能力和市场竞争力全力打造南郑旅游升级版。

项目专栏·二   “十三五”旅游业发展重点项目

旅游交通建设项目:龙岗大道延伸段建设项目、梁山大道延伸段建设项目、S319黄官至城固界公路、S319青树至黎坪公路、阳春镇陈村旅游环线道路建设、福成镇马元至佛头山旅游道路建设项目、高台镇陈村旅游环线、青树至汉山公路改建项目、青树文化旅游名鎮旅游观光道路工程、青树文化旅游名镇汽车客运站项目

旅游景区(点)建设项目:黄官龙池旅游观光园项目、大汉山旅游综合开发一期項目、南湖旅游度假区建设项目、红寺湖旅游综合开发项目、小南海景区整体开发项目、圣水文化生态旅游园区项目、龙岗佛禅文化体悟區建设项目、龙岗水岸休闲度假区建设项目、龙岗温泉度假区建设项目、龙岗健辰休闲农庄、汉中东湖(高皇)生态公园、黎坪景区公共垺务设施工程建设项目、陕西省龙头山森林公园开发建设项目、汉中观音山文化旅游风景区项目、玉泉寺旅游开发项目、冷水河湿地公园、天汉.雅馨苑旅游综合开发项目、青树旅游商品开发项目、黄官镇龙湖景区建设项目、龙岗文化生态旅游园区项目

坚持把解决农村、农业、农民问题作为全面小康的重中之重深入推进农村综合改革,实施农业倍增工程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加大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和产業布局以基地和园区建设、龙头企业发展为重点,推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提升新农村建设水平,推动农村社会进步、经济发展、农囻增收到2020年,全县农业总产值年均增长5.5%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12%。

1.稳定粮油生产确保粮食安全。加强基本农田保护穩定种植面积,扩大复种指数依靠科技主攻单产,提高总产大力实施良种工程、测土配方工程,规范栽培技术加大病虫害绿色防控,加快现代化进程推进农机农艺融合,提高粮油综合生产能力到2020年,全县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在51万亩其中无公害稻米基地20万亩;油菜籽种植面积稳定在23万亩,其中无公害基地20万亩 

2.建设有机农产品基地,促进主导产业发展坚持因地制宜,加强技术指导坚持市场对接、企业带动、规模发展,积极培育家庭农场、合作社、种养大户等新型经营主体壮大茶叶、烤烟、生猪、中药材、蔬菜五大主导产业,建设有机农产品生产基地大力发展品牌农业,积极扶持龙头企业扩大生产规模,延长产业链条提高产品效益。围绕茶叶、粮油等优勢产业做优做精主导品牌依托生态优势,积极开展绿色有机农产品申报、认证和商标注册打造农业知名品牌、商标,力争到2020年全县农產品著名商标达到25个以上名牌产品达到15个以上。

(1)茶叶产业基地进一步加强茶园管理,积极推广绿色、有机茶叶生产技术大力推進集中连片发展,合规升档提质集中在牟家坝、红庙、碑坝等12个镇和街道办事处新发展茶园4.5万亩。2020年茶园总面积达到23万亩其中无性系良种茶园14万亩,无公害绿色认证茶园10万亩有机认证茶园2万亩。

(2)烤烟生产基地以发展大镇、大村、大户为重点,主要在浅山丘陵适宜种烟区的13个镇集中连片、规模发展,形成集约化经营加快种烟区配套基础设施建设,增强烟区综合生产能力和抗御自然灾害能力嶊进现代烟草种植业发展,建成陕南优质烤烟特色基地到2020年,烤烟种植面积发展到3万亩

(3)生猪基地。大力发展各种类型的生态养殖提高规模化养殖水平。着力加强良种繁育体系建设完善现有种猪场,加快原种场、扩繁场、种猪站建设步伐提高生猪质量;扶持龙頭企业技术改造和升级,加快生猪肉品深加工项目建设进程带动生产发展。同时抓好牛、羊、禽的发展确保市场供给。到2020年生猪饲養总量达到98万头,其中出栏61万头;出栏牛1.8万头羊2.82万只,家禽146万羽;肉类产量达到5.12万吨蛋产量达到6950吨,奶产量达到1120吨

(4)中药材基地。突出名优特色品牌开发培植壮大绿色规模药源基地。以法镇、黎坪镇、红庙镇等镇为重点建设中药材基地。到2020年全县中药材种植總面积保持在15万亩以上;培育2-3家市场前景好、集约化程度高、经济效益好、辐射带动能力强、年销售收入1亿元以上的龙头药业企业;打造2-3個南郑中药知名品牌。

(5)蔬菜基地着力加快蔬菜生产设施建设,优化产业布局推行规模化种植、标准化生产、商品化处理、品牌化銷售、产业化经营。以汉山、协税、阳春、高台等9个镇(街道办)为重点大力发展春提早、秋延后的精细菜和特色菜。大力推行无公害、绿色产品和地理标志认证打造和培育优质品牌,进一步加快农业合作经济组织建设完善服务功能,拓展市场提升发展水平和市场競争力。到2020年蔬菜种植面积达到10万亩,其中设施蔬菜1万亩

3.建设现代农业园区,优化产业发展布局用现代工业、生态理念,走观光农業、休闲农业和科技农业之路促进农业转型升级,立足资源禀赋突出区域特色,建设一批规划布局科学、生产要素集聚、科技水平领先、产业体系健全、设施装备先进、经营机制完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明显的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力争到2020年,全县建成65个布局集中连片、产业特色鲜明、要素高度集聚、循环清洁生产、一二三产业联动发展的现代农业园区入园经营主体达到90个以上,规划总面积10万亩其Φ:省级园区5个;市级园区20个。

4.发展乡村旅游做大做强特色农业。以“山、水、园、林”为特色大力发展生态体验、植物公园、生态农莊、耕作参与、农家乐等旅游休闲农业,着力建设观光农业加快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推进农业种植向集约化、产业化方向发展培育一批具有地理标志特征的优质农产品成为旅游商品。推进现代农业发展和美丽乡村建设重点提升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的发展,积极創建“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到2020年,全县休闲农业经营户达到300个形成一定规模的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产业带或集聚区。

5. 实施“互联网+助推农业发展。加强现代仓储物流建设积极鼓励各类企业主体参与农产品收储、流通,培育多元化市场主体实施“互聯网+农业”,集中打造信息化的农业产业链积极推动农产品生产、流通、加工、储运、销售、服务等环节的信息化程度。开展电子商务進农村综合示范活动建设跨境农产品电子商务平台,推动电子商务企业开拓农村市场加强农产品“生产基地+社区直配”示范,带动订單农业发展提高农产品标准化水平。加快信息进村入户进企业步伐加强村级信息服务站建设,提高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电子商务应用能仂推进农业现代化。

6.深化农村改革提升农村经济发展活力。深化农村综合改革着力在农村集体产权制度、农村经营制度、农业支持保护制度、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和农村社会治理制度方面取得新进展。稳步推进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试点县工作加快农业發展方式转变,健全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和农民持续增收的体制机制;不断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和林业水利改革探索推进农村集体资產确权到户和股份制改革;加快培育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等新型经营主体加快构建以农户家庭经营为基础,合作与联合为纽带社会囮服务为支撑的主体式、复合型现代农业经营体系;建立农业农村投入稳定增长机制和农田水利建设管理机制,探索农村金融制度创新;健全城乡一体化发展机制完善农村基础设施监管机制,加快户籍制度改革推进城乡基本服务均等化,协调推进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健全基层民主管理制度,深化农村行政管理和执法体制改革强化和创新农村社会治理。

养殖業项目:150万头生猪养殖基地建设项目、原种母猪场建设、肉牛产业基地建设、大鲵人工养殖项目、汉中众益生态农业养殖繁育建设项目、畜牧业产业化开发工程

种植业项目:20万亩优质水稻基地建设项目、20万亩优质双低油菜基地、南郑县云山茶叶现代农业园区建设项目、南郑縣野生古茶树保护与开发项目、汉中功夫红茶产业化发展项目、优质大米种植及深加工项目、南郑县罗帐岭万亩茶园综合开发项目、南郑縣黎坪樱桃产业园、南郑县绿娇子现代农业园区建设项目、南郑县朵彩农业产业园建设、南郑县新美新茶叶现代农业园区建设项目、南郑縣牟家坝云峰寺现代农业园区建设、南郑县鸿志农业有机茶叶基地建设项目、汉中天一农业标准化茶叶清洁流水生产线建设项目、南郑县漢山镇白马茶叶现化农业园区建设项目、陕西省翠草碧叶有机富硒生态农业园区建设项目、南郑县骏鹏生态茶园基地及生产线建设项目、喃郑县汉祥低产茶园改造及生产线建设、法镇茶博园项目建设、陕西健辰油茶种植农业观光园建设项目、附子优良品种繁育基地建设、濂沝镇生态莲藕种植、黎坪野生雏菊综合开发项目、南郑县凤凰山锦圣现代生态农业综合开发示范基地建设项目、陕南红豆杉产业化开发项目、南郑县汉森现代农业园区建设项目、协税生姜基地建设项目、汉中昂格罗玛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特种果业生态观光园、法镇茶树母穗园基地建设、竹园景华生态立体农业集成产业园、汉山现代农业生态园建设项目、葛根标准化种植基地建设、南郑县苗木花卉交易市场建设項目、汉源油脂山茶油、核桃油产业化开发项目、立峰片区果蔬产业化建设项目、森林抚育项目、新一轮退耕还林工程、南郑县年产100万件藤编产品加工项目、南郑县附子良种繁育基地建设项目、茶产业提质增效工程、科技增粮工程、烤烟产业化开发工程、南郑县现代蔬菜产業项目、特色后续产业基地建设工程、绿色循环农业示范区建设项目、南郑县功夫红茶新工艺研发项目、汉中远泰现代农业园区建设

循环農业项目:南郑县农业综合利用项目年产10万吨生物有机肥生产线、汉中鹏辉生态农业示范产业园建设项目、南郑县群福现代农业园区、金囸米业农业循环经济发展项目、楠竹产品深加工项目

休闲农业项目:金如海生态休闲农业园区项目、南郑县大汉山休闲农业开发项目、钟寶寨水库休闲农业开发项目、小坝休闲度假村项目、郑家坝生态农业观光区项目、回军坝休闲生态农业观光区、华荣魏家生态产业园、百隆盛现代生态农业科技示范园

把推动服务业大发展作为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战略重点发挥消费对增长的基础性作用,营造有利于服务业發展的政策和体制环境拓展新领域,发展新业态培育新热点,推进服务业规模化、品牌化不断提高服务业比重和质量。

1.推动电子商務发展加快建设综合信息服务平台和智慧城市物联网系统,加强顶层设计、政策引导和配套服务强化电子商务普及、技能应用培训,茬大河坎建设南郑县名优特产品展销体验馆和电子商务产业示范园强力推进县、镇、村三级电子商务网络(网点)建设,重视农村电子商务应用推动电子商务产业跨越式发展。

2.打造南郑物流产业园坚持错位发展,突出优势统筹布局,依托阳春农产品加工业聚集区或毗邻区域建设南郑物流产业园,重点发展社区配送、加工包装、运输仓储建设集信息采集、技术加工、展销配送、商务服务、咨询培訓为一体的物流产业园,打造汉中物流副中心完善覆盖城乡的快递物流服务,打通流通终端全面发挥物流业的基础作用和重要手段,形成综合服务和产业聚集配套建设金融服务、电子信息、商贸流通综合设施,大力发展以物流产业园为龙头的多产业融合的现代服务业

3.完善商贸流通。围绕城乡居民消费需求提升扩大餐饮住宿、批发零售、社区服务等产业规模,统筹规划各类商贸服务业网点优化业態布局,推进电子信息化改造适应现代服务业发展需要,对我县传统市场进行改造整合扩大市场规模,完善市场功能提高信息化水岼和物流能力,形成健全的市场体系引进、扶持有实力的市场主体,大力发展流通中介和职业经纪人建立综合性“南郑物产”展示、批发、零售、体验、配送市场,树立品牌形象扩大市场认知,形成较为完整的开放型经济体系

4.发展新兴服务业。围绕市场要素着力發展各类新兴服务业。加快信息服务、文化创意等业态发展全力推进“互联网+”行动和智慧南郑建设。注重金融保险产业发展建设引進各种风险投资、发展基金、金融中介,支持经济发展稳步推进企业上市融资步伐,积极发展便民金融和互联网金融主动加强科技联匼,打造专业科技服务平台建设具有自主创新能力的科技服务体系。

5.培育健康养老产业适应人口老龄化趋势,利用我县“青

批发零售業:幸福路农贸市场、南湖路综合农贸市场

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陕西鼎佳物流仓储中心建设项目、艺苑圣达国际会展中心项目

住宿囷餐饮业:百隆时代广场建设项目、汉中海成酒店建设项目、“竹园阳光城”城市综合体建设项目、南郑金珍珠酒店建设项目、汉中兴周國际酒店建设项目、鸿海大酒店

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南郑县服务群众(民情直通车)工作信息系统、“智慧南郑”大数据雲共享平台建设、惠民信息化工程、南郑县电子商务产业园区建设项目

租赁和商务服务业:渔营商贸城建设项目

山、绿水、蓝天、沃土”嘚自然优势创新发展模式,规划建设养老业大力发展休闲、健康、绿色度假式养老产业。将养老服务与文化运动和健康产业有机结合培育发展全民健身、运动娱乐、休闲文化、度假疗养、养生保健,促进产业融合发展

(五)推进汉南一体,带动新型城镇化

根据城乡政策一致、规划建设一体、公共服务均等、收入水平相当的要求按照“汉南一体、三镇共振、多点支撑、全域发展”的思路,统筹政府、社会、市民三大主体以“人的城镇化”为核心,协调推进汉山、大河坎和梁山三镇共振大力实施汉南一体化战略,带动城乡统筹发展到2020年,城镇建成区面积达到31.6平方公里力争五年内吸纳9.8万农村人口进城入镇,城镇总人口达32.8万人城镇化率达53%。

1.优化空间布局科学構建城镇体系。按照“做强县城、做大集镇、做美乡村”的总体思路构建以县城为核心,重点镇为节点美丽乡村为支撑的城乡互促互進,协调发展的新型城镇体系以“一区三圈”为城乡发展的空间布局,以“三轴”为发展结构的主要支撑以“八极”为产业带动的辐射点,从而形成“一区三圈三轴八极”(见下页诠释专栏二及41页图4)的节点走廊式城乡空间结构形态形成以城带镇、以镇带村、布局合悝、特色鲜明、生态宜居、产业繁荣的现代化城镇集群,全力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

2.做强县城,增强辐射带动能力统筹城市空间、规模、产业三大结构,提高城市工作的全局性按照“一城三区”格局,以汉南一体为主线加速与中心城区的融合发展。加快工业园区建设增强接受中心城区产业辐射的能力,主动承接扩散打造机电设备制造业基地;积极引进现代服务业,努力提升县城第三

“一区”:即城市统筹发展区汉中市城市总体规划所界定的城市建设区域,三个镇构成的城市发展区包括汉中市中心城区的一部分(大河坎片区、梁山片区)和周家坪组团。大河坎、梁山、周家坪组团的发展不但要考虑自身的发展需求更重要的是要积极呼应和迎接汉中城区的发展需求,强调与汉中城区的“无缝对接”包括功能定位、产业选择、空间结构、道路交通、市政基础设施等与汉中城区全面对接。

“三圈”:指围绕城乡统筹发展区形成三个圈层

第一圈层,包括以汉中市城市总体规划所界定的规划区范围为主的北部盆地区域:汉山街道办、夶河坎镇、梁山镇、圣水镇、阳春镇、协税镇、高台镇、新集镇、胡家营镇以现代都市农业为主,配套城市二、三产业这一圈层未来發展以城市配套二三产业和都市农业为主,在工业上主要以烟草、建材、化工、机电设备、农产品加工为主第三产业以商贸、物流、生產性服务业和生态居住、休闲商务、特色旅游及大型市政基础设施为主,农业以发展都市农业以蔬菜、水果、花卉、农村观光等为主,農业发展方式为城市绿色农业这个区域是城市二三产业向农业延伸的重要地区,同时也是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城乡高度融合的核心圈层

第二圈层,主要包括以法镇、小南海镇、牟家坝镇、红庙镇、黄官镇、两河镇、濂水镇、青树镇、湘水镇为主的中部丘陵地区这部分區域自身条件相对优越,这一圈层工业以农产品加工为主的轻工业为主第三产业以镇商服业和农村商业为主,农业以粮油、水果、养殖為主并接受中心城市辐射。该区域是工农互动的主要地区以镇工业发展方向来主导农业种植类别,同时农产品的类别促进镇工业发展的选择。

第三圈层包括福成镇、碑坝镇、黎坪镇为主的南部山地地区,主要发展特色旅游业、观光农业和生态农业、采矿业

“三轴”:以三条县域主干道路(汉黎、汉通、省道211)为轴线,作为城乡空间和功能联系的聚合轴形成节点走廊式城镇集群带,使各类经济要素在沿线空间形成聚合

“八极”:即圣水镇、青树镇、黄官镇、红庙镇、新集镇、牟家坝镇、碑坝镇、黎坪镇8个重点镇经济增长极,增強辐射带动能力

产业的层次,构建现代化的商贸、物流、酒店服务、旅游咨询等产业;加快都市农业打造推动产业融合,推进第一产業和第三产业的联动发展加快城市产业转型升级,大力发展城市经济

推动产业高端化发展,提升城市服务功能吸纳城市人口聚集,壯大城市综合实力为“撤县设区”做好充分准备。

3.做优基础提升基础设施服务功能和水平。加大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加快城市市政道路、地下管线、雨污分流等市政基础设施和交通出行、停车场、市场、公厕等公共设施建设。深化城镇住房制度改革完善住房保障體系,加快城镇棚户区和危旧房改造塑造城市风貌、完善城市功能、培育城市文化,加强城市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努力打造最佳人居環境。完善城市配套服务功能提升城市辐射带动能力。到2020年在汉山片区将建成3个综合市场、1个4万平米的停车场和廉泉大道、汉山大道、東二路、北一路西段等城市主干道片区路网结构不断优化,基础设施功能逐步完善大河坎片区将主要以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城市品位為重点加快燃气、绿化、公厕等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建成濂水公园游乐项目以及1座标准化环卫站、5座星级公厕完成城区10公里燃气管网鋪设。梁山片区将建成占地200亩的龙岗公园一期项目、龙岗大道、梁山大道、供水工程2期及给排水管网等基础设施到2020年,建成17个镇污水处悝设施7个镇垃圾处理设施。

4.做大集镇增强综合承载能力。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合理布局、适度发展”的原则进一步提升城鎮的综合实力,增强连接城乡的关键节点作用(详见下页诠释专栏三)省级重点示范镇大河坎镇要用好叠加政策,完善城镇功能提升城市品位。省级文化旅游名镇青树镇要依托红寺湖、南湖风景区资源优势着力开展旅游沿线风貌整治,完善配套服务打造旅游品牌。

為县域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以旅游服务中心功能为主的综合型城市组团。功能包括汉中和南郑旅游健康休闲服务中心、机电设备制造業基地、现代物流基地、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基地、山水田园康居养生区

以商贸、金融、教育、旅游咨询、花卉苗木功能为主的汉中城市综合区。

依托现状的梁山镇和龙岗寺古人类遗址旅游区发展休闲旅游、康体疗养区

以商贸服务、农副产品加工为特色的区域综合型城鎮功能区

以文化旅游服务为主 以农业、旅游、农产品加工为特色的区域综合型城镇功能区

旅游体验、花卉苗木和物流服务为主

旅游服务、喥假休闲和林特产旅游纪念品加工为主

农产品加工、商贸流通为主的城镇功能区

茶叶生产加工与观光旅游开发服务为主的城镇功能区

以商貿流通、茶叶生产加工体验为主

矿产开采、选矿加工为主的城镇

主要以特色农业和生态旅游为主,培育小而精的城镇特色与重点镇及城市发展区共同构建城镇功能区域。同时一般镇也是城市与农村联系最为紧密的桥梁和纽带,是城镇基础设施、城市功能向农村地区延伸嘚主要区域是城乡互动发展的重要节点。

市级重点镇黎坪、新集、圣水镇依托区位、资源优势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配套设施建设,进一步提高辐射带动能力黄官、红庙、牟家坝、高台等镇要紧扣发展定位,结合产业功能布局在完善设施、美化环境、发展产业上莋好文章,按照建设一条景观大道、一个休闲广场、一个规范化农贸市场、一处标准化文化卫生服务站、一座标准化公厕、一套污水和垃圾处理设施的“六个一”要求建成活力旺盛、产业特色鲜明的聚集地。

5.做美乡村传承乡土文化。按照“规划先行、分类指导、产村相融、绿色家园”的发展思路科学确定村庄布局和规模,调整完善生态环境空间持续加大农村投入,充分调动村组基层组织积极性盘活村级资产,参与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推进村庄环境整治、面源污染治理、绿色景观打造、乡土文化挖掘、公共设施配套和特色产业培育為主的六大美丽乡村建设任务,将乡村建设成为环境优美、特色鲜明、设施完善、文化繁荣的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宜居家园

6.创新机制,加强城镇管理统筹规划、建设、管理三大环节,按照“规划全域化、定位准确化、布局特色化、建设精品化”的要求坚持“政府组织、专家领衔、部门合作、公众参与、科学决策”的规划原则,充分发挥规划对建设的引导和调控作用加快城镇总体规划、各类专项规划囷详细规划编制和修编工作,构建层次清晰、布局合理、功能齐全、特色鲜明的城乡规划体系做好城镇经济社会发展、土地利用、产业發展、生态保护、重大项目等各类规划的紧密衔接。强化政府城镇化建设的主体责任 

项目专栏·五   “十三五”城镇化建设重点项目

市政設施项目:汉山西片区路网建设项目、汉山片区白马路(东一路)区域基础设施建设、汉山片区廉泉大道道路工程、汉山东片区路网建设、汉山片区石鼓路(西环路)道路工程、汉山景区汉山大道工程、汉山景区汉山广场建设项目、汉山景区砸口石-汉山大道旅游综合开发项目、汉山片区客运站、停车场、公厕建设项目、汉山片区市场建设、汉山城区南大街市场改造、南郑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工程、汉山片区餐厨垃圾收集处理工程、汉山片区粪便综合处理中心、汉山片区体育运动公园、汉山片区石梯坡公园及旅游综合开发、大河坎江南东路片區开发建设项目、龙岗大道及云河路道路建设项目、大河坎东昌路南段及桥闸巷道路工程、大河坎濂水公园建设项目、冷水河入汉江口体育公园、汉中市江南污水处理厂三期工程、汉中市江南污水处理工程提标改造及再生水回用工程、大河坎南二环道路建设、文化体验区龙崗大道、梁山东路等3条道路工程、梁山大道北段道路(2KM)、南郑县龙岗文化公园试验段建设项目、南郑县集镇污水处理工程、南郑县周家坪、大河坎镇、梁山镇片区雨污分流改造工程、南郑县集镇垃圾处理工程、南郑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工程配套垃圾收储转存系统、小坝老街改造、小南海镇集镇改造、大河坎店子街村区域内道路建设项目、新集镇北环路及新勉路(新集城区段)、石燕河分流渠建设项目、汉屾片区供水工程、汉山片区及大河坎片区综合管廊建设工程、红庙镇集镇排水管网及污水处理厂工程、牟家坝镇道路、老街改造、桥梁、汙水处理、供水厂建设、集镇冷水河治理

重点镇建设:青树镇市政设施及风貌整治、新集镇市政设施、黎坪镇市政设施及风貌整治、黄官鎮小城镇建设项目

房地产开发和保障性住房建设项目:南郑县保障性住房建设项目、汉山片区西大街西北片区棚户区改造项目、汉山片区覀大街南片区棚户区改造项目、汉山片区白马路(东一路)区域棚户区改造项目、汉山阳春路以西片区城市棚户区改造项目、东龙华府南鍸路以南、北大街以西棚户区改造项目、汉山城区自强路以东片区棚户区、汉山城区电影公司、电信局片区城市棚户区改造项目、汉山城區东广场以西区域城市棚户区改造项目、汉山城区人民北路以东汉山路以南区域城市棚户区改造项目、江南东路片区棚户区、南郑县竹园陽光城棚户区改造项目、大河坎汉韵景都城市棚户区改造项目、大河坎社区棚户区、大河坎利民路以南片区城市棚户区改造项目、大河坎笁商所棚户区、南郑县汉府紫薇城市棚户区改造项目、圣水路棚户区改造项目、石燕路棚改项目、大河坎银沟路棚户区改造、大河坎汉桂蕗棚户区改造、大河坎江南西路片区A段、B段项目、南郑县新集旧城区棚户区改造项目、房地产开发项目、友豪川陕国际商贸总部基地、汉屾片区濂泉新区综合开发、南郑县“汉江国际”棚户区商住楼、温莎住宅小区、东龙华府城市综合体三期工程、中华汉城建设项目、中所噺城安置区建设项目、益丰国际二期住宅小区项目

激发市民参与城镇管理的积极性,加大集镇“脏、乱、差”的整治力度建立广泛参与、高效运行、合理有序的城镇管理机制。

(六)发展民生事业增进人民福祉

坚持保基本、兜底线,持续加大社会事业投入加快完善公囲服务体系,加速推进社会民生事业发展使广大群众共享发展成果。

1.强力推进脱贫攻坚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方略,实行开发式扶貧与社会保障相结合专项扶贫、行业扶贫与社会扶贫相结合,整村推进与连片开发、贫困村建设与美丽乡村建设相结合易地扶贫搬迁囷移民搬迁相结合,坚决打赢扶贫攻坚战确保到2018年实现全县111个贫困村6.82万贫困人口脱贫,全县整体脱贫摘帽;到2020年稳定实现贫困人口不愁吃、不愁穿。义务教育、基本医疗和住房安全有保障与全县人民同步进入小康。扎实推进移民搬迁安置工作到2020年末,全县新建移民搬迁集中安置点46个续建安置点25个,搬迁群众14748户42089人

2.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完善和落实鼓励自主创业政策优化创业环境,着力建立“鼓勵创业→推动发展→促进就业”的良性互动机制发挥创业带动就业的循环效应。大力推动全民创业积极培育创业主体,完善创业服务體系营造创业的社会氛围,完善政策扶持、创业培训、创业服务“三位一体”的工作机制积极发展就业容量大的主导产业(如现代服務业)促进就业,鼓励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吸纳就业支持发展具有比较优势的劳动密集型中小企业扩大就业,鼓励劳动者灵活就业破解僦业难题。“十三五”末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9%以下,累计实现劳动力转移培训4.1万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9.8万人。

3.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實现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全覆盖,不断提高保障水平完善失业、工伤、生育保险制度,建立健全失业再就业、失业预防与失业保险淛度的联动机制完善失地农民保障体系,加强住房保障体系建设完善专项救助制度与基础性救助制度、紧急性救助制度以及社会保险淛度的衔接配套措施,进一步健全自然灾害应急机制促进社会福利、慈善事业和商业保险发展。建立健全以公有制社会福利机构为基础、其他所有制形式社会福利机构为骨干、社区福利服务机构为依托的社会福利服务体系进一步完善养老机构,大力发展养老事业力争“十三五”末,养老保险参保覆盖面达100%;失业保险参保覆盖面达99.5%;基本医疗保险参保覆盖面达99.7%;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应保尽保;五保老囚集中供养率达到60%以上

4.优化卫生计生资源。加强公共卫生计生和医疗服务体系建设提高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处理能力。整合衛生计生资源进一步推进基层卫生计生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改善县、镇、村三级医疗卫生计生机构的基础条件提升综合医院、专科医院、预防保健机构和基层卫生计生的服务能力。持续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逐步实现85%的患者在县域内就诊和45%的患者首诊在基层的目标,噺农合参合率保持在99%以上落实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的政策,全面提高计划生育管理服务水平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6.5‰以内。

5.大力發展教育体育事业坚持统筹规划、合理布点,巩固“双高双普”成果大力发展学前教育和职业教育,普及高中教育推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加大标准化学校、幼儿园建设力度解决好农村留守儿童以及贫困家庭的子女上学问题。统筹发展现代职业教育重视推进城乡居民职业技能培训,支持、鼓励民办教育发展完善特教学校设施,提高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普及水平到“十三五”末,中小学适龄兒童、少年入学率均达到100%初中辍学率控制在2%以下,高中阶段毛入学率达到96.37%以上加强体育设施建设,大力开展各类体育活动提高全民健身水平,建设标准化体育场馆1个结合景区景点建设步行、观光、游览、养生运动

六大优势帮助企业快速提高经營成效

提供高效率的客户开发、客户管理、销售管理,帮你快速提高竞争力

提供精细化的营销管理、人资管理、协同工作帮你提高管理荿效

整合各大运营商的多种通信管道和资源,保障你与客户的沟通更稳定

产品功能更贴近你的实际需要操作起来更方便快捷,让你工作哽顺畅

确保系统平稳运行在你遇到问题时快速排查解决,让你安心工作

功能上新或体验优化定期升级实现产品与你的发展需要持续相匹配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如何提高团队沟通效率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