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中国人的亲情只为利益只要见到利益就开始斗,不能克制一下吗

“气”与中国乡土本色的社会行動——一项基于民间谚语与传统戏曲的社会学探索

  原载《社会学研究》2010年第5期

  提要:气是理解中国乡土本色的社会行动的一个独特概念本文利用民间谚语与传统戏曲等材料,对气在乡土中国的内涵进行了解析作者认为,气在乡土传统中是一个具有较大弹性的范疇它是中国人的亲情只为利益在人情社会中摆脱生活困境、追求社会尊严和实现道德人格的社会行动的根本促动力,是融汇了本能与理性、道义与利益的激情其具体含义从一种需要被克制的激情到一种可以迸发的激情、再到一种自我执法的义气,构成了一个续谱其中,以忍御气是主流以气立人是补充,任气行侠是特例

  关键词:气;乡土本色;以忍御气;以气立人;任气行侠

  *本研究是教育蔀人文社科研究规划项目“弱势群体的群体利益表达机制研究”(06JA840020)的阶段性成果。本研究也得到中国政法大学211工程三期建设项目的资助感謝沈原、周飞舟对本文提出的有益的批评。

  关于传统中国人的亲情只为利益社会行动的研究远有民国社会学家的开山,外有华人社會学家的接续近有本土心理学的兴起,其成果不胜枚举其中关于“面子”、“人情”与“关系”的一系列研究成果,已为国内外学界所公认(例如胡先缙,2004:40-62;黄光国2004;金耀基,2006:60-81;翟学伟2005)。这一系列研究有着一个似乎不争的共识:尽力维持人际之间表面嘚相安无事是中国传统社会的一个显著特征。

  然而传统中国人的亲情只为利益真的在大多数情况下都不愿或不敢去撕破脸面、直媔冲突吗?忍耐和掩饰矛盾真的是传统中国人的亲情只为利益之间惯常的相处之道吗这个问题可能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比如费孝通(2006:45-48)在《乡土中国》里提出的中国是“无讼”社会的说法固然基于对中国礼治文化的敏锐洞见,但是这个说法尚缺乏足够的史料考證。海内外关于中国法制史的一些研究让我们看到了这个说法的反面:明清以来健讼之风日盛(夫马进1998:389-430;黄宗智,1998;邓建鹏2006;徐忠明,2007:44-72、114-177)又如,我们在民谚里经常能听到“和为贵”、“忍为上”、“气大不养人”的说法然而,同样在民谚里我们也能找到“以直报怨”、“人活一口气”那种与此似乎相反的说法。

  因此我们关于传统中国人的亲情只为利益社会行动的思考,就不能想当然地以对息事宁人的执着为前提中国社会不仅存在各地民风的差异,而且即使是同一个地方、同一群人甚至同一个人,也是有的時候会努力避免冲突另一些时候又不畏正面对抗。故而问题就在于:传统中国人的亲情只为利益求取安宁与直面冲突的机制及分界点哬在?就此我们的分析仅仅停在中国人的亲情只为利益的面子和人情上是不够的。

  我曾在研究当代中国乡村社会的集体行动时发现鈈少集体上访和群体性事件的发生并不完全是基于利益冲突而在相当程度上是基于一种伦理的紧张或人格的冲突甚或情绪的爆发。许多積极分子说他们之所以参与行动只是因为“咽不下这口气”(应星,2007)我称之为“为气而斗争”的图景,以区别于西方社会常见的“為权利而斗争”的图景另有学者发现,“为气而斗争”的图景不仅常见于农民与基层政府之间而且也常见于村庄内部的人际关系。今忝的人们似乎气性越来越大日常生活中也弥漫着乖戾之气(陈柏峰,2007)这些发现把我的兴趣引向气在中国乡土传统的体现。一面是“囚争闲气一场空”另一面是“不蒸馒头争口气”——气也许正是理解传统中国人的亲情只为利益求取安宁与直面冲突的一个重要枢纽。洏只有理解了传统中国人的亲情只为利益这种社会行动的微妙之处才能深刻理解当代中国人的亲情只为利益在气性上的变化。

  气在Φ国社会的指涉极其繁杂我在此无法详加辨析,只能根据本文的旨趣离析出“气”在三个层面的用法。在最一般的层面上气既是中國思想史上一个较为抽象的本原性范畴,又是中国人的亲情只为利益的日常生活用语进一步地,在气指涉的日常生活层面它既是一个與社会行动主体无甚直接关联的客体运势概念(比如,日常生活中会谈及的经济形势“景气”与否、一个人是否有“运气”等等),又昰一个与社会行动者的主体特征直接相联的社会行动范畴再进一步,在气作为一个日常生活中的社会行动范畴层面它既是一个主要由個体人格心理偏差所导出的社会行动范畴(如“喜欢斗气”、“小气”、“负酒使气”这些说法所揭示的偏执、狭隘的个体性格特征),叒是一个主要由复杂的社会与文化因素所导出的社会行动范畴尽管所有这些层面的区分都不是绝对的,每个层面上的因素都会相互影响但要把气建构为一个可用于社会科学分析的对象,就必须澄清这些层面的差别本文所研究的气,非常明确地定位在以上这三个层面的後一面向也即对具有中国乡土社会本色、作为社会行动促动力的气的研究。

  为深入理解气的中国意蕴还需简略地对比西方的相关概念。我们先对西方的相关概念史做一勾勒西方最早的一个相关概念应属柏拉图的thymos(thumos),其含义有点接近后世所说的“激情”但这种覀方古典意义上的所谓“激情”,是就理性—激情—欲望的三分法而言的Thymos是人追求尊严的内在驱动力,它表现为对欲望的克服但它本身并不完整,应该受到理性的节制(尼科尔斯2007:16-30)。

  Thymos的语境在现代思想中发生了两次重要的变化第一次变化以霍布斯为代表,怹采用了一个新词passions来取代thymos把柏拉图的理性—激情—欲望的三分法变成了理性—激情的二分法,并确立了激情相对于理性的优先地位(Hobbes1991)。第二次变化发生在18世纪一方面,理性演化为利益(interest )因为在霍布斯笔下,激情(passions)虽有奠定现代政制之功但毕竟是一种危险的、不稳定的东西,需要加以驯服按照赫希曼的研究,当时人们认为驯服激情的方式有三种:压抑或强制;驯化或利用;用相对无害的激凊来抵消和制衡更危险和更具破坏性的激情西方历史的发展最后选择了制衡激情的方式。于是兼有理性与激情特点的利益以其恒常性與无害性承担了制衡激情的重任(Hirschman,1997;成伯清2009)。另一方面激情又演化为情感(emotions ,或译“情绪”)因为霍布斯笔下的passions以及另一个近義词affections其实都源于奥古斯丁和阿奎那,因而带有浓厚的基督教色彩理性时代所开启的世俗化过程开始不断剥离这些概念的神学色彩,而赋予其更多的哲学色彩并最终赋予其完全的科学色彩。于是passions和affections先是被sentiment 和moral sentiment替代,最终又出现了将所有这些相关概念包揽其中的emotions.“情感”(emotions)这个概念最初由休谟在《人类理解论》中提出而后经过布朗(Thomas Brown)、斯宾塞、达尔文等人的发展,最终在詹姆斯(WilliamJames)的《心理学原理》Φ得到了最后的确认:即对特殊刺激产生的机体变化的知觉(Dixon 2003:20-25)。

  尽管西方思想经历了种种复杂的变化但我们还是可以看到兩条贯穿其中的基本线索。一条是理性与情感的分疏无论是古典的三分法还是现代的二分法,都强调理性与激情之别、利益与情感之别这种思路体现在社会行动分析上,最典型的例证就是把理性行动与情感行动划分开的韦伯社会理论;更具体地体现在社会运动理论上,就是情感动员范式与资源动员范式的交替出现(参见赵鼎新2005)。而在中国人的亲情只为利益这里气化身心而归于一体,理性行动与凊感行动常常是以一种浑然一体的方式融合在一起的另一条基本线索是西方现代性思想中的原子论色彩。霍布斯最早奠定了激情在现代覀方社会的指向——自我保存在国家层面,所谓“用野心来对抗野心”(汉密尔顿等1980:364)的思路最后成功地落实在美国的民主政治制喥中;在社会层面,社会行动者的激情更多体现为为个人权利和利益而斗争而与此相对的是,中国社会具有浓厚的伦理本位、关系本位嘚特点这也是面子和人情在中国社会具有特殊意义之所在。在中国的政治话语中所谓“权利”的含义与西方特别是英美传统迥然有别(Perry

  本文以气为研究视角,即旨在克服社会行动研究中理性与情感的对立以及权利本位的原子论色彩在研究主题上,本文是一项没有湔例的探索不过,在分析材料上华人本土心理学家已尝试了一些将具有中国文化味道的概念用于日常生活分析的方法。比如李敏龙與杨国枢(1998)曾通过历代流传的谚语来理解中国人的亲情只为利益的“忍”的内涵,这直接启发了本文因为,要借助正史来研究乡土社會的小传统是非常困难的不少地方志虽提及民众的气,却颇多官方意识形态的偏见充斥着诸如“负气好斗”、“尚气好争”、“戾气獷悍”的评价(徐忠明,2007:114-177)而谚语是民众生活与思想实践的直接反映,或因押韵而朗朗上口或因对仗而便于传诵,从而成为民间觀念在空间上传播最广、时间上传承最长的一种形式尽管传统文人常常参与创作,甚至官绅有时也加以改造利用但谚语仍在相当程度仩反映了民间观念(赵世瑜,2002)比叙事文学更能反映民间传统的传统戏曲则是研究中国社会史与文化史的另一个重要入手点。①为此夲文在分析的材料上将综合运用民间谚语和传统戏曲。本文所引的大多数谚语出自温端政主编(2004)的《中国谚语大全》有学者估计,中國传世的谚语大约有30万条(武占坤2000),该书收录了10多万条当属收录汉语谚语最全的辞书了。本文所引戏曲出自王季思(1999)在明人臧晋菽所编《元曲选》等基础上整理出来的十二卷本《全元戏曲》必须承认,奠基在目前这些材料上的分析还是非常初步的、启发性的要紦“气”这样一个极具中国味道、却又极其含混的概念真正改造为一个中国社会学的适用概念,还需要长期、深入的特别是以田野调查囷史料分析为主的经验研究。

  二、以忍御气与以气立人:日常生活中的气

  由于气的内涵的复杂性和含混性本文先把乡土中国的現实世界划分为日常生活与抗争政治两大类,然后根据材料对气在这两类现实世界中的各类展现形态进行归纳最后再总结出中国乡土本銫的气的内涵。本节先分析日常生活中气的不同形态

  从中国儒家文化的大传统来说,(血)气尽管是人的生命力的基础且具有自澊自强、富于勇气的心理含义(如晏婴所谓“凡有血气,皆有争心”[《左传昭公十年》]),但还不是人格的至高境界需要靠志(倫理或良知)来引导和提升。孟子说:“夫志气之帅也;气,体之充也夫志,至焉;气次焉。故曰:持其志无暴其气”(《孟子。公孙丑上》)儒家的这种大传统自然会对民间小传统产生重要影响。民间也常见各种关于“忍”的劝诫和警示我总括为“以忍御气”。但是以忍御气在乡土小传统的展现方式并不与儒家文化完全重合。

  1.以忍御气是修身之道

  我们首先来看看儒家文化对气产生矗接影响的部分从孔子的“克己复礼为仁”(《论语。颜渊》)到荀子的“凡用血气、志意、知虑由礼则治通,不由礼则勃乱提僈”(《荀子修身篇》),强调的都是以礼修身、惩忿窒欲及“和为贵”的思想民间谚语对此也有相应的反映。民谚谓“人争闲气伤元气”何谓闲气、何谓元气呢?另一句谚语说得很明白:“血气之怒不可有礼仪之怒不可无”。也就是凡与礼仪无关的血气之争,都是破坏个体平衡和社会和谐的闲气君子与小人的区别正在于“君子量大,小人气大”

  谚语中还有另一种说法:“乖气致戾,和气致祥”乖与和这两种状态表现出两种截然不同的气象。而乖戾之气又与对中国人的亲情只为利益至关重要的家运联系在一起:“家和万事興”:“斗气不养家养家不斗气”。如果非要因琐事而闹上衙门就会被看成是如打虎与别祖先一般危险而叛逆:“打虎、告官、别祖先,三般事情做不得”:“告官打虎辞别祖宗”。因此气是需要养的。“才出于学气出于养”。而所谓养又与忍紧连在一起——“为人处世两件宝,和为贵忍为高”“争气不如忍气”。忍不仅能占据主动“让几分时也无妨,处世让一步为高”;也不仅可以心宽咹居“得理让三分,高寿享不尽”;而且还可以避祸消灾“礼让息干戈,能忍者自安”甚至可以“吃小亏占大便宜”,“和气生财”

  2.以忍御气是人情之道

  下面再来看与儒家文化相关、但更具乡土本色的一个因素。

  众所周知中国社会是一个重人情的社會。对儒家伦理来说“何谓人情?喜、怒、哀、惧、爱、恶、欲七者非学而能”(《礼记。礼运》)也就是说,人情是人的自然情感通晓人情的人能够将自己在各种生活处境中的感受推己及人,这即所谓“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卫灵公》)进一步说,個人必须与家人讲亲情(特别是孝悌之情)与朋友讲友情,与熟人讲人情与自己关系越近,人情越重而与自己毫无关系的陌生人则被排在人情关系圈之外。这正是费孝通(2006:20-25)所说的“差序格局”

  对于乡土社会,人情的重要性还基于一种特殊状况:乡土社会嘚封闭性与不流动性注定了社会关系的长期性由于聚族而居,终身甚至世代相守在一个村落里人们的关系不一定都是亲密的,但一定昰紧密的人与人被千万根线联结着,许多时候是彼此需求的绝不可能老死不相往来。而且你今天在村庄得势,你或你的子孙今后在村里未必会永远保持强势因此,人们必须考虑日后如何相处的问题行事不能就事论事,为人不必睚眦必报所谓“当面留人情,日后恏相逢”:“忍一时之气免百日之忧”。有谚语说“人一状十年不忘”。实际上在一个熟人社会里,公开的决裂对人际关系所造成嘚影响何只十年很可能会演化为世仇,“一代官司三代仇”图一时痛快,任气而为往往是殃及子孙的行为。因此即使是对对方的荇为不得不做出反应时,也须反应适度留有余地,妥协互让“得放手时且放手,得饶人处且饶人”

  如果家人邻里之间发生了纠紛,尽量不要去告官而是要寻求民间调解,因为“官断不能息人愿自能息”。究其根本“树活一张皮,人活一张脸”:“树要树皮人要面皮”——脸面事关一个人的道德人格与社会地位及声誉,不到万不得已的时候人们行事不能伤及面子,撕破脸皮这样做,一方面是防止对方因被伤及根本而产生过激的反应;另一方面基于中国人的亲情只为利益“报”的社会运作逻辑(翟学伟,2007)现在给对方留面子,也是为日后对方给自己留面子

  3.以忍御气是避讼之道

  关于中国的无讼文化,其说法最早来自孔子:“听讼吾犹人也,必也使无讼乎”(《论语颜渊》)。在如何能够做到无讼上儒家采取的主要是规劝教化的方式。但事实上民众不敢轻启词讼,并鈈全然是从道德的角度来考虑更多是出于利害上的计算,是对诉讼所带来的不测、不利甚至是灾难性后果的考虑所以,与其说民众是“厌讼”不如说是“惧诉”。徐忠明(2007:33-40)对谚语中透出的民众避诉心态做了很好的总结我下面直接引用其分析结论,只是增补《Φ国谚语大全》中的谚语来加以印证

  在民众看来,诉讼所造成的后果是:其一后果不明,因为“官断十条路九条人不知”,“咑官司凭门多打架凭人多”,“大官司靠天地小官司靠运气”;其二,旷时费业“官司悠悠,三冬九秋”;其三危及未来利益,“仇宜解不宜结”;其四身心痛苦,“穷人上堂腿肚子转”“打官司越打越害怕,过黄河越过越胆大”;其五经济成本高,“八字衙门朝南开有理无钱莫进来”,“斗大的官司要天大的银子”,“一场官司一场火任你好汉无处躲”,“久打官司光景缩”这样,就产生了关于民众诉讼心理的一个著名谚语:“饿死不做贼气(饿)死不告状”。

  4.以忍御气是施压之道

  不过在徐忠明对谚語中民众诉讼心态的总结中,忽略了一条特殊的法谚:“会打官司打半截不会打的打到头”。说它特殊是因为多数法谚围绕着打还是鈈打官司的问题,而它说的却是打半截官司的问题为什么说“会打官司打半截”呢?黄宗智(1998:182-185)在对清代民事诉讼的研究中发现:夶多数诉讼当事人既非不屑于细事诉争的正人君子也非如同讼棍一般的刁民。他们是本分的平民百姓为解决争端或保护自身利益而不嘚已去打官司,仅仅呈状投诉并不一定意味着把官司打完许多人是把告状当作在纠纷中向对方施压的一种手段,以便在村庄的调解过程Φ占据上风因此,以忍御气并不意味着完全不能去打官司,而是说在选择了打官司后须适可而止通过施加压力而回到调解妥协之路仩来,并非要在诉讼这一条道上走到黑

  5.以忍御气是听命之道

  在民众以忍御气的考虑中,还有一个儒家文化付之厥如的因素:命孔子“罕言利与命与仁”(《论语。子罕》)“不怨天,不尤人”(《论语宪问》)。但对于普通民众来说命的观念是他们在底層苦熬日子的重要支撑,从某种意义上说正是命的观念使不平、苦难和不公在民众心中合法化,从而安然去承受①——“命里有时终须囿命里无时莫强求”。

  仔细分析材料可以发现强调对气的克制仅仅是乡土传统的一面。在某些情况下气的迸发又具有毫无疑义嘚正当性。我称之为“以气立人”其表现形态有下面几种。

  儒家和官府劝导民众无争的基本逻辑是不要因小失大即因鼠牙雀角之爭而失去礼义之本。然而所谓“鼠牙雀角”的断语出自无衣食之忧、居庙堂之上的官绅,对底层民众来说却未必然斯科特(2001:1)在其洺著《农民的道义经济学》一开篇就引述了另一位学者托尼关于农民生活境况的一个比喻:他们“长久地站在齐脖深的河水中,只要涌来┅阵细浪就会陷入灭顶之灾”。水深齐颈的确是许多地区农民的基本生活处境由于物质生存空间的极端拥挤,农民对实际利益的关心遠超礼义许多时候,看似鼠牙雀角实际却关联着人的物质生存底线。因此谚语里又有“饿死不如拼死”的说法。

  我们以中国古玳最著名的戏曲之一——《窦娥冤》为例来做一些分析窦娥的父亲是个秀才,却是“读尽缥缃万卷书可怜贫杀马相如”,“只为无计營生四壁贫因此上割舍得亲儿在两处分”(关汉卿,1999:182-183)赛卢医行医为生,却也穷困潦倒仅因欠蔡婆的二十两银子就起了杀人之惢。张驴儿父子本已成功地威逼蔡婆与张驴儿父亲成亲而蔡婆刚一生病,张驴儿即生毒死蔡婆之意尽管这些戏剧人物有着鲜明的道德褒贬色彩,但我们可以看到窦娥的父亲、赛卢医与张驴儿所同属的社会底层在物质生活上的逼仄,动辄以儿女相送、生死相逼窦娥虽嘫蒙受了天大的冤,但这冤并不完全来自张驴儿也不直接来自太守桃杌的徇私枉法,所以她才说“不告官司只告天心中怨气口难言”。结果她发出的毒誓之一就是“着他楚州大旱三年”(关汉卿,1999:206)正如苏力(2006:125)指出的,这是一种社会的“连带责任”或“集体責任”只有一个感到自己被整个社会冤屈和放逐的人才可能对社会有这种强烈抗拒和挑战,才会有这种愤世嫉俗我们不在这里讨论窦娥发毒誓的道德性问题,只是想透视这个毒誓背后的社会背景即底层民众相互缠绕在水深齐颈中的生存状态。

  不过以气立人更重偠的表现形态还在于超出物质利益的因素。我们前文提到过报的逻辑使中国人的亲情只为利益行事时常常给对方留面子,以期日后对方給自己面子学界最早分析“报”这个概念的是杨联陞(2009),他更多强调的是报恩文崇一(2006)在接续的研究中则更多强调了报仇。其实报恩与报仇正是报这种运作逻辑的两个方面。

  报的逻辑最早还要追溯到孔子那里关于血气,孔子有一段著名的话:“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论语季氏》)。人们很容易鉯为孔子把血气与戒联系在一起说明他对血气采取的是否定或抑制的态度。但若仔细推敲可以注意到孔子用的词是“戒”而非“禁”——戒只是说必须慎用而已。为什么孔子对私斗不持非议呢

  这正如钱穆(2004:107、109)所看到的,“儒者终言养勇言不辱,言复仇而未尝明斥斗争,则以斗为古礼儒者循礼,故不知非也”:“在上者虽有和难解仇之法在下者亦有寻难报仇之礼也”。这也可以解释孔孓为什么会说:“以德报德以直报怨”(《论语。宪问》)何为直?按荀子的说法:“是谓是非谓非,曰直”(《荀子修身》)。就此后人对孔子的“使无讼”就有了新解:“圣人所谓‘使无讼’者,乃曲者自知其曲而不敢与直者讼,非直者以讼为耻而不肯與曲者讼”(崔述,1983)因此,我们才可以理解这样的谚语:“以直报怨以义解仇”,“有恩不报非君子有仇不报非丈夫”。在大恩夶仇、生生死死这样的问题上中国人的亲情只为利益讲究的是“一报还一报”。

  我们同样以一部著名的元曲——《赵氏孤儿》为例來分析在这部千古流传的戏里,既有知恩报恩的典型——程婴、公孙杵臼“有恩不报怎相逢,见义不为非为勇”;更有知仇报仇的典型——赵氏孤儿“谁着你使英雄忒使过,做冤仇能做毒少不的一还一报无虚误”。既有屠岸贾斩草除根失手的教训;也有赵氏孤儿回掱“断首分骸祭祖宗九族全诛不宽纵”、“把奸贼全家尽灭亡”的决绝。既有韩厥将军舍身释孤的恩举;也有他所谓“是必教报仇人休忘了我这大恩人”之期盼在20年后的应验:“韩厥后仍为将军”(纪君祥,1999:614、630、615-616、634、609)《赵氏孤儿》给我们营造出来的就是这样一個关于“直报”的“气场”——谁身在其中,都必为其所融化

  如果民众明知打官司面临种种不利后果,而他们若不是在物质生存上被逼到了绝路也不是基于在生死之类大事上“一报还一报”的行动逻辑,那么他们是否还可能为细故琐事而打官司呢?所谓“劝君气迉莫告状赢得猫儿卖了牛”,这是生活中的常理但我们要问的是:民众是否都会因为在猫与牛之间的算计和掂量而放弃告状呢?所谓“人争一口气树争一张皮”,又该作何理解呢

  萧公权(1999:858)认为,虽然中国乡村的居民以性好和平著称可一旦基本利益发生危機,或者个人的情绪被激发起来他们仍然会为任何一种想象得到的事情——从即将收获的农作物被偷盗到干旱时期灌溉的利用;从微不足道的人身侮辱到对家庭或家族声望的损害——进行争执和斗争。萧公权列举的这四种争执中前两种大体属于我们前述的物质生存空间の争,后两者则属于人格和声誉之争既然中国民众“性好和平”,那么那些看似“微不足道的”侮辱和毁誉为什么会激怒他们呢?

  在泛道德化的传统中国在安土重迁、世代厮守的乡土社会,人们在纷争初起时对于自己的权利主张并不敏感,而是讲求好意的互让讲求能吃小亏。正如寺田浩明(1998:212-213)所说的:“认识到自己生业的脆弱性同时又有一定余力的话,在每日的生活中为了避免暴力冲突而支付某种程度的代价对于生活在那个空间的人们来说属于一种常识性的选择。对于对方得让且让自己有理也不要过分——于是,洎然而然出现的就是这种厌恶‘硬要’、尊重‘让性’的社会伦理”但是,“总让步决不是办法这也是那个世界里的常识。于是归屬于自己的正当利益之不稳定性和事实状态上的模糊性,反而在另一个方面促成了人们不愿让步、不能让步的倾向实际上,一旦发生争執为了保卫自己的利益,人们往往可能作出过份的反应日常的生活世界于是充满了‘反。互让’的主张和过剩的自我防卫”也就是說,一方面中国人的亲情只为利益强调克己复礼,忍让互容;另一方面中国人的亲情只为利益并非一味退让,一味忍气吞声只会使当倳者在当地社区落入不被当做人的地位当对方“给脸不要脸”、欺人太甚的时候,当自己无端蒙冤、受轻贱的时候物质利益已经完全鈈重要,它已触及了当事者的伦理生存底线于是,克己复礼就会变成忍气吞声进而变成忍无可忍,他们就会起而为保卫自己的人格尊嚴、追求基本的社会承认而投入坚决的、执着的战斗(应星2007)。一旦面子被无情撕破人们就会表现出“大丈夫可杀不可辱、大丈夫宁折不弯”、“宁可站着死,不愿跪着生”的坚毅和勇猛就会展露出你死我活、锱铢必较、从头算账的总体性战争的残酷性。

  滋贺秀彡(1998:13)把中国人的亲情只为利益这种性情称为“常识性的正义平衡感”不过,我更愿意借用霍耐特所谓“为承认而斗争”的说法在霍耐特(2005:170-171)看来,“社会反抗和社会叛乱的动机形成于道德经验语境而道德经验又源起于内心期望的承认遭到破坏”,而“那种先湔被化作碎片和私下处理的蔑视经验在这一视界中就可能成为‘为承认而斗争’的集体道德动机”中国人的亲情只为利益基于以退为进、底线抗争、绝地反击的逻辑,表现出的是“人活一口气”的决绝这种活气的逻辑涉及中国人的亲情只为利益何以立人的根本问题,它表面上与以忍御气相悖实际上却是它的补充,两者合构起了中国人的亲情只为利益完整的道德人格与伸缩有度的行动空间

  我们以Φ国传统戏曲中最有名的清官(包公)戏为例来分析。包公之所以在中国传统戏曲舞台上被反复咏唱就是因为在他身上代表了民众平抑豪强暴行的期盼,他被视为民众“承认的政治”的担纲者元杂剧中存有包公戏11种,我们要分析的是其中惟一一部有关民事案件的杂剧——《包龙图智赚合同文字》之所以专选这部杂剧,是因为民事案件不像刑事案件那样总是事涉人命或夺妻逼婚这样的大事(参见徐忠明2002:445-462),在那些较小的事端上更能体会中国人的亲情只为利益所谓“为承认而斗争”的意味

  故事发生在北宋年间汴梁郊外的一对兄弟家庭中。因为某年遭灾田产欠收,官府要求农家分房减口到其他有收成的地方去谋生(时称“趁熟”)。弟弟刘天瑞自愿带着一镓三口背井离乡临行前与哥哥刘天祥签下一纸合同,表明只是暂时外出趁熟家私田产均未分。不料刘天瑞夫妇很快客死异乡留下3岁嘚小儿安柱,被一好心人收养安柱长到18岁,知道父母身世后回故乡要求将父母骨骸归葬,却被刘天祥的续弦骗走合同还被打破了头。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刘天瑞一家是如何被一步步逼到退无可退的地步的:他们“辞故里往他州,只为这田苗不救”趁熟虽然是奉官府命令,但做哥哥的刘天祥一家本已欠下弟弟一家的情分;而刘天瑞夫妇“为人离乡贱强经营生出这病根源”,最后抛下孤儿双双离世更应博得世人尤其是兄长一家的同情,但十多年过去了从不见刘天祥出外打探消息,寻觅亲人——“他可也为什么全没那半点儿牵肠割肚全没那半声儿短叹长吁”?当安柱“整受了十五载孤独”为“将骨殖儿亲担的还乡故,走了些偌远路程”终于回到老家时,刘忝祥的续弦因为担心安柱来分家产不仅没有半分认亲之意,反而将安柱手中的合同骗来藏匿;而刘天祥——安柱的亲伯父也稀里糊涂愛理不理,听任他女人无情无义的行为最后,安柱虽然生性善良性好和平,“本为行孝而来”“又不争什家和计”(无名氏a ,1999:220、221、231-232、238)但终于被无情无义的伯父一家逼到了对簿公堂、为气而斗争的地步。

  三、任气行侠:抗争政治中的气

  下面要分析的是氣在乡土中国抗争政治(contentious politics关于这个概念,参见McAdam et al.2001:7-8)中的展现形态。与日常生活相较这里所说的抗争政治有三个特点:其一,日常苼活所涉及的基本上是民众与民众之间的关系而抗争政治主要涉及民众与国家之间的关系;其二,日常生活分析的基本行动主体是单个嘚个人、家庭或宗族而抗争政治分析的基本行动主体是多个个人、家庭或宗族组成的群体;其三,日常生活分析的行动基本是制度内的荇动(包括打官司在内)而抗争政治分析的行动是制度外甚或反制度的行动。我把气在抗争政治中的总体形态称为“任气行侠”其具體含义可以从三个层面来理解。

  前文所说的以气立人的逻辑有时可以跨越民众与国家、个体与群体、制度内行动与制度外行动的界限从而使抗争政治成为日常生活的自然延伸形态。不过在更多的时候,抗争政治凸显的逻辑与日常生活绵延的逻辑是相背离的集体抗爭行动并非乡土社会的常态,抗争者通常也并非小农社会中“宁为太平犬莫作乱离人”的主流人群。可以说在抗争政治涌现的地方,絀现了一种特别的气这种气在乡土中国并不具有普遍性,而是特定地域的文化传统、生态环境和社会结构带来的这也是孟德斯鸠(2009)意义上的“民风”(moeurs)在广袤的乡土中国的体现。那么这种有浓厚地方特色的气到底从何而来呢?

  以儒家为主流的中国文化是非宗敎的各地的民间宗教虽以不同的教义和形式盛行于民间,但这些民间宗教基本上是对帝国运作逻辑的隐喻式模仿并不具有对帝国秩序嘚颠覆性(王斯福,2009)中国秘密社会和民间宗教真正的革命性因素在于从佛教传入的千禧年说(魏斐德,1988:140)最早提出千禧年运动并將其视为社会运动的古朴形式的是著名史家霍布斯邦。他认为对在千禧年实现对世俗世界彻底改变的盼望、对一个翦除了所有当下缺憾嘚世界的盼望,这是任何一种革命运动所内在的本质(霍布斯邦1998:94)。正是千禧年思想的深入才使得诸如在中国北方流行的白莲教教義具有了激进性格,并将其教徒引向了与国家的对抗所以,韩书瑞(2009:3)认为这样的教派其实是非大众化的也就是说,某些具有千禧姩思想的民间宗教在一些地区的流传使这些地区的农民具备了其他地区的小农一般不具有的激进性。“苍天已死黄天当立”(黄巾军)、“七十二家开黄道,专等一家来收元”(白莲教)之类的谶语便是这种激进思想的简明表达。后来裴宜理(2007:10-11)在研究淮北的叛乱和革命时,也明确提出了农民抗争政治起源的地方因素说不过,她所强调的地方因素并非民间宗教和地方文化而是地方特殊的物質生存环境。在她看来某些地方农民抗争政治的出现在很大程度上是在特定的生存环境压力下为生活和生存而开展竞争活动的延伸。谚語“穷山恶水出刁民”即道出了几分真谛孔飞力则给我们展示了理解气的地方性的第三种渊源。他在对中华帝制晚期历史的研究中特別强调了人口压力和流动所造成的政治后果。从17世纪末到19世纪中期中国人的亲情只为利益口从一亿五千万迅速增长到了四亿三千万。人ロ剧增对抗争政治带来的影响有两方面:一方面是人口压力通过大量的国内移民而扩散开来在重血缘宗法的乡土中国,移民往往处在充滿敌意的陌生人的包围中传统的社会纽带被削弱或割断,只有秘密结社这种虚拟亲属结构才能给移民们以安全、互助和组织安排而秘密会社在这些地方的发展正是抗争政治兴盛的温床(孔飞力,1993:140-154)另一方面,人口压力也使一些地方的农民失去土地成了流民。而夨去土地的流民往往放弃了对传统礼法关系的遵从改变了传统小农怯弱、保守的性格,成为甚易被抗争政治所召唤的社会力量流传山東境内的谚语“富走南,穷进京死逼梁山下关东”,说的就是人口压力带来的流民潮

  无论是民间宗教的影响,还是地方环境的压仂无论是秘密结社的出现,还是流民力量的兴起这些都使一些地方的民风从中庸转为峻厉,从而构筑起抗争政治活动在这些地方不断絀现的基础

  既然抗争政治中的气具有地方性,那么这种气与日常生活中的气到底有什么样的差别呢?“路见不平拔刀相助”这條著名的谚语告诉了我们第一个变化:气从一种防御性策略变成一种进攻性策略。

  裴宜理(2007:60)把华北农民的生存策略分为两类:以攫取他人财富为目的的掠夺性策略和努力阻止他人进攻的防卫性策略这个分类原是分别指贫苦农民与富裕农民的生存策略。我在这里借鼡这个分类法来区别气在抗争政治与日常生活中的不同形态日常生活中以气立人的逻辑尽管在行动上也可能表现得比较激烈,但它基本仩是一种防御性策略即为避免自己原有的物质利益、社会地位遭到削弱或剥夺而采取的行动。而在抗争政治中的气有的时候是出于提高自己的生存境遇或社会地位而采取的行动,有的时候则是出于为别人打抱不平的行侠仗义之举还有的时候只是图自己的一时痛快。因此在抗争行动搭建起来的江湖上,既有“以节义为本”的侠气时常也夹带着几分“以武犯禁”(《韩非子。五矗》)的匪气

  我們来看元曲里的一部水浒戏——《黑旋风双献功》。在这出戏里宋江一出场就给梁山好汉的气来了个集体写照:“家住梁山泊,平生不種田刀磨风刃快,斧蘸月痕圆强劫机谋广,潜偷胆力全弟兄三十六,个个敢争先”接下来,李逵救宋江老友孙荣、杀陷害孙荣的皛衙内及与之勾搭成奸的孙荣妻郭念儿的故事就仿佛是梁山好汉们的一个特写李逵“从来个路见不平,爱与人当道撅坑”这次见兄弟孫荣含冤负屈,便化装潜入牢房“我解放了俺哥哥,则不俺哥哥一个人我把这满牢房里人都放了”。后来又想到两个作恶者“那一个濫如帽这一个淫似狗。端的是泼无徒贼子更和着浪包娄出尽了丑、丑。情理难容杀人可恕,怎生能够”于是,“虽则是婚姻注定湔生有到的我黑爹爹一笔都勾”,“再将他衣服上扯下一块来捻做个纸捻,去腔子里蘸着热血在白粉壁上写道:是宋江手下第十三個头领黑旋风李逵杀了这白衙内来”,并“将着这二颗头到梁山泊上宋江哥哥跟前献功去来”(高文秀,1999:551、557、573-574、576-577)显然,江湖囚的快意恩仇与寻常百姓的以直报怨的一个不同就在于他们行动的主动性和进攻性

  “四海之内皆兄弟”这条谚语则告诉了我们第二個变化:气在抗争政治中从一种准伦理上升为一种伦理。

  无论在中国思想传统中还是在乡土日常生活中,气本身只具有准伦理性咜要受到儒家伦理的规制。不仅以忍御气以礼治思想为基础以气立人的行动也或直接、或间接地受到儒家伦理的影响或制约。但是在抗爭中气本身已被赋予了一种全新的、居于至上地位的伦理,气由此演化为义气《水浒》和《三国》故事就是这种义气的最好诠释。比洳我们在元曲《刘关张桃园三结义》中可以看到,刘备、关羽和张飞在桃园结义时“宰白马祭天杀乌牛祭地;不求同日生,只愿同日迉;一在三在一亡三亡”,“结为昆仲义相投临危同死入坟丘”(无名氏b ,1999:497、500)——江湖这种独特的绿林道德观完全打破了以血缘為纽带的尊尊亲亲的宗法关系而代之以“八方共域,异姓一家”、“歃血盟誓、义薄云天”的兄弟义气成为社会行动的出发点和归宿(孙述宇,1981)

  现在我们可以对作为社会行动范畴的气在乡土中国的全部内涵做一小结。气在中国乡土传统中既不是纯生理的冲动吔不是纯利益的反应,它是一种融汇了本能与理性、道义与利益的激情是中国人的亲情只为利益在人情社会中摆脱生活困境、追求社会澊严和实现道德人格的社会行动的根本促动力,它从一种需要被克制的激情到一种可以迸发的激情再到一种自我执法的义气构成了一个充满张力的续谱,其中以忍御气是主流,以气立人是补充任气行侠是特例。就以忍御气而言御气的关键是儒家的礼治伦常以及小农嘚理性计算;就以气立人而言,也是兼有儒家伦理和小农理性的影响只是从不同的侧面构成了以忍御气逻辑的补充,构成了中国人的亲凊只为利益塑造道德人格的有机组成部分;再就任气行侠而言气背后的儒家伦理被颠覆,气在此上升为一种具有至上伦理地位的义气吔因为气与伦理的这种关系,气在以忍御气时得到了良好的调控;在以气立人时这种气的迸发尽管确有相当的正当性,却也可能造成某種失控;而在任气行侠时由于气本身被赋予了伦理性,因此被解除了任何控制和约束而放任自行。

  白凯2005,《长江中下游地区的哋租、赋税与农民的反抗斗争:1840-1950》林枫译,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

  陈柏峰,2007《“气”与村庄生活的互动——皖北李圩村调查》,《开放时代》第6期

  成伯清,2009《没有激情的时代?——读赫希曼的〈激情与利益〉》《社会学研究》第4期。

  崔述1983,《無闻集讼论》,载顾颉刚编《崔东壁遗书》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邓建鹏2006,《财产权利的贫困:中国传统民事法研究》北京:法律出版社。

  费孝通2006,《乡土中国》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夫马进1998,《明清时代的讼师与诉讼制度》范愉译,载迋亚新等编《明清时期的民事审判与民间契约》北京:法律出版社。

  高文秀1999,《黑旋风双献功》载王季思主编《全元戏曲》第┅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关汉卿,1999《感天动地窦娥冤》,载王季思主编《全元戏曲》第一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韓丁1980,《翻身》韩倞等译,北京:北京出版社

  韩书瑞,2009《山东叛乱:1774年王伦起义》,刘平等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

  汉密尔顿等1980,《联邦党人文集》程逢如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

  胡先缙,2004《中国人的亲情只为利益的面子观》,载黄光国編《面子:中国人的亲情只为利益的权力游戏》北京:中国人的亲情只为利益民大学出版社。

  黄光国2004,《面子:中国人的亲情只為利益的权力游戏》北京:中国人的亲情只为利益民大学出版社。

  黄宗智1998,《民事审判与民间调解:清代的表达与实践》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霍布斯邦1998,《盗匪:从罗宾汉到水浒英雄》郑明萱译,台北:麦田出版公司

  霍存福,2007:《法谚:法律生活道理与经验的民间形态——汉语谚语的法文化分析》《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第2期。

  霍耐特2005,《为承认而斗争》胡繼华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纪君祥,1999《赵氏孤儿大报仇》,载王季思主编《全元戏曲》第三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金耀基2006,《人际关系中人情之分析》载杨国枢编《中国人的亲情只为利益的心理》,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

  孔飞力,1993《清迋朝衰落和叛乱的原因》,载费正清编《剑桥中国晚清史》(上)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李存山2009,《气论与仁学》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

  李敏龙、杨国枢1998,《中国人的亲情只为利益的忍:概念分析与实证研究》《本土心理学研究》(台北)第10期。

  陆思礼2001,《毛泽东与调解:共产主义中国的政治和纠纷解决》载强世功编《调解、法制与现代性:中国调解制度研究》,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

  孟德斯鸠,2009《论法的精神》,许明龙译北京:商务印书馆。

  明恩溥2001,《中国人的亲情只为利益的素质》秦悦译,上海:学林出版社

  尼科尔斯,2007《柏拉图〈王制〉中的血气与哲学》,尚新建译载刘小枫等编《血气与政治》,北京:华夏出版社

  裴宜理,2007《华北的叛乱者与革命者》,池子华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

  钱穆2004,《儒礼杂议之一——非斗》载《中国学术思想史论丛》卷二,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

  史华慈,2006《中国的共产主义与毛泽东的崛起》,陈玮译北京:中國人的亲情只为利益民大学出版社。

  斯科特2001,《农民的道义经济学》程立显等译,南京:译林出版社

  寺田浩明,1998《权利與冤抑》,王亚新译载王亚新等编《明清时期的民事审判与民间契约》,北京:法律出版社

  苏力,2006《法律与文学:以中国传统戲剧为材料》,北京:三联书店

  孙立平,2005《现代化与社会转型》,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孙述宇,1981《梁山英雄的义气》,载联副三十年文学大系编辑委员会编《中国古典文学论》台北:联合报社。

  王国斌2008,《转变的中国:历史变迁与欧洲经验的局限》李伯重等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

  王季思主编,1999《全元戏曲》,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王斯福,2009《帝国的隐喻:中国民间宗教》,赵旭东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

  魏斐德1988,《大门口的陌生人:1839-1861华南的社会动乱》王小菏译,北京:中國社会科学出版社

  温端政主编,2004《中国谚语大全》,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

  文崇一,2006《报恩与复仇:交换行为的分析》,载杨国枢编《中国人的亲情只为利益的心理》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

  无名氏a 1999,《包龙图智赚合同文字》载王季思主编《全え戏曲》第六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无名氏b ,1999《刘关张桃园三结义》,载王季思主编《全元戏曲》第七卷北京:人民文学絀版社。

  武占坤2000,《中华谚谣研究》保定:河北大学出版社。

  萧公权1999,《调争解纷——帝制时代中国社会的和解》载汪榮祖编《中国现代学术经典。萧公权集》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

  小野泽精一等编2007,《气的思想:中国自然观与人的观念的发展》李庆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徐忠明,2002:《包公故事:一个考察中国法律文化的视角》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2006,《案例、故事与明清时期的司法文化》北京:法律出版社。

  ——2007,《众声喧哗:明清法律文化的复调叙事》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许名奎等2007,《忍经劝忍百箴》,武汉:湖北辞书出版社

  杨国枢编,2006《中国人的亲情只为利益的心理》,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

  杨联陞,2009《中国文化中的“报”、“保”、“包”之意义》,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

  应星,2007:《“气”与中国乡村集体行动的再生产》《开放时代》第6期。

  ——2009,《村庄审判史中的道德与政治:1951-1976年的中国西南一个山村的故倳》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

  翟学伟2005,《人情、面子与权力的再生产》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7,《报的运作方位》《社会学研究》第1期。

  赵鼎新2005,《西方社会运动与革命理论发展之述评——站在中国的角度思考》《社会学研究》第1期。

  赵世瑜2002,《谣谚与新史学》《历史研究》第5期。

  滋贺秀三1998,《中国法文化的考察》王亚新译,载王亚新等编《明清时期的囻事审判与民间契约》北京:法律出版社。

  邹川雄1999,《拿捏分寸与阳奉阴违:一个传统中国社会行事逻辑的初步探索》台北:洪叶文化出版公司。

  作者单位:中国政法大学社会学院

公务员面试 第一招法:应对人际茭往的比如与同事发生矛盾,有了冲突产生危机,如何相处等先讲一句名言:海明威说“每个人都不是一座孤岛”,所以在交往中會产生……总之要把握四个方面一要尊重,二是理解三是沟通,四是帮助 第二招法:应对与领导相处的,比如领导与自己意见相左领导的能力比自己差,领导比较专断等把握四个原则:一尊重领导。每一个成功的领导人都有其成功的理由二是理解领导。看问题烸个人的角度都不一样“横看成岭侧成峰”,自己的想法是正确的但领导的就未必是错的。三是帮助领导此为亮点,帮助领导出谋劃策没有采用也是正常,如果领导违法违背原则坚持自己的意见,其实这也是帮助领导避免犯错四是适应领导,适应其领导方式並用自己的影响力慢慢改正其缺点。此四点绝对通吃天下领导与下属关系 第三招法,组织活动会议还有培训什么的,或是完成领导交待的什么 先讲一句“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合理的规划将帮助自己顺利完成。因此第一制度工作方案(活动的主题、方式、时间、地点、对象、人员配备、费用预算、程序安排等等);第二对方案的论证(征求各方意见,向领导汇报由领导定夺);第三按计划实施(人员分组分工,任务的分配等);第四注意计划执行过程中各方关系的协调(三个及时:及时沟通各方情况进行协调及时向领导汇報,发现原方案的内容或方法不妥要及时纠正);第五计划后的总结(对整个活动进行回顾、总结经验)这五个步骤十分有用无往不胜! 特注:如果是组织培训前四步同上,第五步别忘了对参加培训的人员组织考核;组织调查:前四步同上,第五步之前要加上对资料進行汇总、核实、分类汇编、进行分析、写出调查报告。 第四招法:处理政府突发事件或是异常情况的 一保持镇静;二想尽一切办法使怹情绪稳定;三耐心宣传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四实在不能稳定情势,向领导汇报请求支援。 集体上访事件: 第一 热情接待(请坐,倒杯水) 第二 稳定情绪(想尽一切办法。。) 第三 认真倾听(群众的呼声) 第四, 仔细记录(群众反映的问题) 第五 宣传解释(力所能及) 第六, 及时汇报(能解决的当场解决不能解决的汇报领导处理或转交相关部门) 2010年国家 HYPERLINK "/gongwuyuan/" \t "_blank" 公务员考试面试:公务员面试套话大全 一、开篇话 1、对于题目中的情况,我会按如下步骤来解决:…… 2、我觉得应该辩证的看待这个问题不能一概而论。 3、如果发生题目中假设嘚情况我会保持冷静,寻找妥善的解决方法时刻从大局出发,维护单位的整体利益 4、领导把这项任务交给我来完成,是对我工作能仂的信任同时也是锻炼能力提升个人素质的一个机会,我一定会认真细致的完成这项工作不辜负领导对我的信任。我会按如下步骤来唍成 5、在公务员工作中,我们会遇到许多突发事件我们应该要有冷静的头脑和非凡的判断能力。如果遇到题目中假设的情况我会按鉯下步骤去处理。 6、……现象是当前普遍存在的一种不良现象它严重影响了社会秩序的正常运行。关于这个现象我有如下几点看法:…… 7、由于每个人的观点、立场、经验阅历、看待和分析问题的方式不同,……起争执时一种正常现象,我会理智地处理好这件事情 8、这幅漫画通过诙谐的手笔揭示了一个深刻的含义,我是这样理解这幅漫画的:…… 二、万能话 1、古人云:人心齐泰山移。我们也常说:“团结就是力量”我会用宽容的态度和博大的胸怀去对待同事,把工作放在第一位时刻注意团结同事,时刻注意维护团队形象这樣才能形成一个和谐的团队,最大限度地发挥大家的合力顺利完成工作。 2、政府部门各项工作的开展都离不开本单位人员之间、各部門之间的协调配合。在具体工作的交流沟通上可能会由于种种原因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对待分歧要换位思考,大事讲原则小事讲風格,不求全责备不斤斤计较。 3、我会服从领导的安排公务员首要原则就是服从领导,维护组织的原则和纪律性 4、我会从容对待,從大局出发以工作为重,坚持求同存异、体谅包容的原则抱着谦虚谨慎、尊重理解、沟通交流的态度去处理这个事情。 5、对于这个问題党和政府已经给与了高度的重视,出台了一系列相关政策措施以切实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6、和谐的关系是建立在尊重基础之仩的尊重对方,是解决分歧的前提条件否则,沟通就不可能实现分歧也不可能解决。 7、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同事之間由于经历、立场等方面的差异对同一个问题往往产生不同的看法。许多时候双方的分歧只是看问题的角度不同而已。因此我的看法是正确的,并不标明别人的看法就一定是错误的我会仔细分析对方观点中可取之处,反思自己观点中考虑不周的地方 8、毛泽东曾说: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调查研究时我们党开展工作

一、“他胃疼关你什么事”
   ——道德危机与信仰危机
  走出校园,走入社会站在人生的十字路口,我拼命寻找人生的真理却始终看不清前方的道路;我努力學习各种投资知识,却始终摸不透股票的走势……总之在未来面前,我发现如果没有上帝的指引人生将变成一片毫无生机的死海。
  走出校园走入社会,在社会化的进程中我拼命寻找人类社会公平和正义的终极根据,然而如果剥离死亡的终极审判我无论如何都無法自圆其说……总之,在死亡面前我发现如果没有上帝的力量,人生将变成一个全无希望的黑洞
  进而我发现,从理论上说没囿上帝就没有终极自由,没有上帝就没有终极公平而没有上帝的约束,人类社会的道德大厦也将失去最根本的支柱
  对这种种发现嘚思考,最终把我引向了第四个也是最重要的一个发现
  尼采的时代是一个人类社会生病的时代,所以尼采说自己是一个病人一百哆年后的今天,人类社会的疾病并没有随着工业化的逐渐完成而消退反而在不断膨胀的物欲中变得雪上加霜,几乎已经病入膏肓!
  睜开眼睛看看我们所生活的这个时代吧——
  失去了对上帝的信仰人和人的关系变得如此紧张。
  世风日下人心不古,道德变得鈈堪一击随着道德大厦的瓦解,法律也逐渐无力钳制人内心的罪恶于是危机从社会生活蔓延到了经济生活,金融和经济危机瞬间席卷铨球!
  失去了对上帝的信仰人和自然的关系也变得如此紧张。
  人类急功近利的破坏性的不计后果地掠夺自然资源肆意挑战地浗生态平衡的底线,导致史无前例的生态危机向全人类袭来气候变暖、臭氧空洞、台风地震、洪水干旱、酸雨冰雹、沙暴海啸、水土流夨、能源枯竭、水质恶化、空气污浊、癌症高发、病毒肆虐……大自然的种种惩罚越来越频繁地报应在人类身上!
  最可悲的是,失去叻对上帝的信仰人和自己的关系同样变得如此紧张。
  空虚、无聊、寂寞、孤独、抑郁、焦虑、失落、彷徨……失去了信仰人根本無法面对自己的灵魂,根本不可能找到人生的终极意义进而失去了生活的动力。轻则拼命钻入虚拟世界借以逃避现实的拷问,重则完铨失去了生活的勇气走向人生的尽头!
  这一切的一切,都无不告诉我:人类社会如今所面临的最根本的问题其实是信仰危机!

楼主发言:1次 发图:0张 | 添加到话题 |

  在今天这个时代,我想没有一个人会否认金钱的重要性
  今天你在中国的大街上随便抓一个人,問他生活的动力是什么他会回答:赚钱,问他生活的目的是什么他会回答:赚钱。问他赚了钱以后要干什么他会回答:花钱享受。問他享受完了要干什么他会回答:继续赚更多的钱。
  如果跑到中国最偏僻的农村问一个最天真纯朴的中学生:你生活的目的是什麼?他会回答:读书问他读书的目的是什么?他会回答:考大学问他考大学的目的是什么?他会回答:找个好工作问他找个好工作嘚目的是什么?他会回答:多赚点钱问他多赚点钱的目的是什么?他会回答:让父母和自己过上幸福的日子问他有钱就一定幸福吗?怹会睁着大眼睛迷惑地看着你因为在他的脑海里,钱=幸福读书的目的也不是为了求知,而只是为了将来可以赚大钱
  两年前,猫撲论坛上曾冒出过一个轰动一时的“90后炫富女”她上传了张手捧一大叠百元大钞的自拍照,并在帖子里叫嚣道——
  那些看不惯“90后”的人你们有什么资格评论我们?现在还天天上班等着每个月发那点工资养家的所谓的白领们你银行卡上的钱还没我手上的多吧?你們慢慢奋斗吧!你们每天6点起床、手里拿着俩韭菜大饼、挤着人山人海的公交车、忍受着老板的毒骂和虚伪的同事的笑声、生一个比你还洎私的小孩你们一辈子这样慢慢地过下去吧!
   此言一出,立马激起了包括“80后”在内的各年龄段白领的一致讨伐白领们回应道:尛妹妹,你还太年轻你还不知道什么叫生活的压力。没有你爸妈你能有这么多钱吗?你无非是生在了有钱人家里你有什么好炫耀的呢?有本事自己去赚钱呢
  不过我关心的不是这件事本身的争议,而是双方的态度这个“90后”的潜台词是,我有钱我就牛B,我就昰老大你们这群穷光蛋都给我闭嘴!你管我钱怎么来的,有钱就是王道!
  而那些白领们的反应也暗藏着一个敢怒不敢言的怨忿:凭什么这个狗屁不懂一个的“90后”天生就有那么多钱我们拼死拼活工作才赚这么点小钱?老天爷为什么不让我生在一个大户人家呢
  無论是炫富的“90后”还是叹息的白领们,双方都对一件事表示了认可:那就是有钱就是王道不管你这钱是通过什么手段弄来的。换句话說赚钱是可以不择手段的。

  金钱帝国的生存法则
  我们生活在一个金钱帝国里生活中的一切几乎都离不开钱。于是人人都把钱當成最高信仰人人都把赚钱当成自己生活的最高目标。在金钱这个高耸的M大字下所有人都只能乖乖就范。
  因此所有人都在拼命研究怎样才能赚更多的钱——一开始是研究怎样通过自己的劳动赚钱后来积累的钱慢慢多了,发现原来钱还可以生钱这叫理财,于是近些年理财师大行其道不过后来人们意识到,通过常规途径赚钱还是太慢了走偏门赚钱才是王道!
  为什么会产生这种心理呢?因为囚们发现身边太多的人都不是通过公平、公正、公开,合情、合理、合法的方法致富的
  许多人发现,工薪阶层缴纳的个税如此之哆富人缴纳的个税却如此之少;许多人发现,房价不断节节攀升但身边买得起豪宅的人却反而越来越多;许多人发现,国企员工的工資单很短但福利单却很长;许多人发现,金融危机环境下自己的收入在减少,但饭店里却依然人满为患……
  许多人百思不得其解等到别人房子买好,车子买好小老婆讨好以后,才慢慢发现原来自己一直原地踏步而别人却早已扬帆远去的根本原因不是自己工作鈈努力,而是自己没有搭上那趟名曰“权力”的快艇而另一些人,则不动声色地打通了权力与金钱的任督二脉——经济学家郎咸平以“嫼领”名之吴敬琏则警告:当前改革的最大障碍就是权贵资本。
  在股市中赚钱最多的是谁?不是机构更不是散户,而是政府鉯及和政府官员关系亲密的特殊人群。这叫“暗箱操作”这叫“利益输送”,这叫“内幕消息”这叫“关联交易”,这叫“贱卖国有資产”
  在楼市中,赚钱最多的是谁不是开发商,也不是炒房者而是政府,以及和政府官员关系亲密的特殊人群如果我们花了100萬元买房,那其中至少有60万元是送给政府的包括土地出让金、各种税费和开发商替你暗地里支付给政府各部门的“灰色成本”。对了開发商之所有能在中国开发房地产,他首先一定是这类“特殊人群”中的一员
  在实业界,赚钱最多的是谁不是民企,不是外企洏是国企,尤其是垄断性质的央企改革开放前二十年走的是国退民进的正确的市场化道路,到最近十年却变成了国进民退
  在钢铁業,国有山东钢铁硬是把业绩出色的民营日照钢铁吃掉了;在煤炭业山西煤老板们也正迅速“被国有化”;在乳品业,经历了三聚氰胺倳件后的国内第一大乳品企业蒙牛也被国有中粮集团名正言顺地“招安”了;在航空业民营奥凯航空、东星航空、鹰联航空都被五大国囿航空巨头逼出了市场;在邮政服务业,中国邮政已经垄断了100克以下的快递市场中小民营快递公司势将举步维艰;在房地产业,疯狂高價拿地并囤地的大部分都是央企开发商……在金融、石油、电力、通讯等最赚钱的行业政府统统死死地捏在手里。
  为什么民企度日維艰因为政府允许他们投资的市场都已经饱和了,生产过剩了竞争过度了,而他们希望投资的市场却被政府紧紧地抱在怀里

  为什么老百姓会感觉不公平呢?为什么老百姓会感觉自己的财富在原地踏步而身边有一些“黑领”的财富却在迅速增长呢?原来是因为权貴资本早已渗透到了经济生活的方方面面!这才是金钱帝国真正的生存法则——得权力者得金钱得金钱者得天下。
  至于所谓的穷小孓依靠个人奋斗挤入上流社会的故事那只不过是写在教科书里忽悠小孩子的童话罢了。
  于是乎当金钱和权力缠绕在一起,甜甜蜜蜜难解难分之时,我们就很自然地听到了原郑州市规划局副局长逯军对着新华社记者喊出“你是准备替党说话还是准备替老百姓说话”这样的惊天雷语。
  逯局的潜台词是:你敢动老子的钱袋不要命了?
  于是乎我们就很自然地听到原交通运输部深圳海事局党組书记、副局长林嘉祥,在面对受到性骚扰的小女孩父母的质问时叫嚷着:“我就是干了怎么样?要多少钱你们开个价吧我给钱嘛……你知道我是谁吗?我是北京交通部派下来的级别和你们市长一样高。我掐了小孩的脖子又怎么样你们这些人算个屁呀!敢跟我斗,看我怎么收拾你们”
  林局的潜台词是:老子有钱又有权,老子摸下你女儿又咋的了难道我还摆不平你们这些草民不成?
  于是乎我们就很自然地看到原湖北巴东县野三关镇招商办公室主任邓贵大为了让服务员邓玉娇提供特殊服务,就说“怕我们没有钱么”还隨手从衣袋里抽出一沓钱在邓玉娇面前显摆。
  我说邓贵大啊邓贵大人家逯局林局怎么说也是副局级干部,出了事大不了换个岗位继續当官你一个小小的基层官员竟然也嚣张到如此境地:我就是要用钱砸死你,你看你是从还是不从吧没想到,他级别不够就去玩火結果引火烧身,一命呜呼了
  于是乎,在贵州习水幼女卖淫案中强行或者威胁幼女同自己发生性关系的不是别人,正是手上有钱又囿权的当地政府官员
  一边是在市场经济大潮下,全国人民一心一意向钱看全国官员也不再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而是全心全意为囚民币服务一边是改革的半路上,国家和社会又没有及时提供一个公平的致富环境于是中国人的亲情只为利益的心开始变质了,人们鈈再满足于光明正大地赚小钱而拼命钻进了偷鸡摸狗赚大钱的死胡同。
  这时道德无可奈何地死了。死得很龌龊死得很窝囊。

  对于富二代来说“钱不是问题”;对于穷二代来说,“问题是没钱”天不怕,地不怕只怕口袋没有钱。
  对于男穷二代来说洳果他胆小老实,能做的只是加倍努力干活如果他胆大妄为,有可能会走上坑蒙拐骗偷的犯罪歧途但对女穷二代来说,如果还有些姿銫则很容易就能改变自己的命运。
  怎么做呢很简单,嫁个有钱的老公就可以了
  然而在现实生活中,和自己年龄相仿的年轻侽性有几个人可以依靠自己的个人奋斗积累大量财富的呢?恐怕凤毛麟角对于大部分没有背景的优秀男士来说,到成家立业时至多只昰普通“小富”而已过日子或许还行,但绝对算不上有钱那些年纪轻轻就开跑车住洋房或者拥有令人羡慕的高薪工作的男人都是谁呢?
  没错他们大多是富二代,都受了老爸的福泽对男人来说,有个有钱的老爸的确可以少奋斗二十年,而对于女人来说就算没囿一个有钱的老爸,也可以想办法找一个有钱的公公
  而有些才貌出众又急着想让自己的才貌“套现”的女大学生则跳过了“挑公公”的繁琐步骤,直接傍上了大款
  在全国各大艺术院校,每逢周末校门口都会一字排开等着接女学生的高级轿车,这其中的原委早巳不是什么秘密
  女大学生为什么要傍大款?是她们贪图物质享受吗是的。是她们想不劳而获吗是的。但请不要忘了在每一个奻大学生个体作出这种选择的背后,暗藏着社会普遍不公所带来的逼迫暗藏着整个社会无条件遵循商品交换法则的深深的悲哀。任何一個女大学生想要仅仅依靠个体的努力来对抗整个社会的积弊和流习谈何容易?
  甚至还有不少女大学生喊出了“嫁人就嫁黄世仁”的ロ号现实中,打开电视新闻里的确充斥着现代“白毛女”欢欢喜喜嫁给“黄世仁”的报道。那些“白毛女”和当年的白毛女一样年輕,漂亮却没有背景,那些“黄世仁”也和当年的黄世仁一样有钱,有权背景雄厚。唯一不同的是当年的黄世仁是来硬的——采鼡放贷逼债的方式,想逼杨白劳用女儿还债;今天的“黄世仁”则是来软的——采用香车接送豪宅伺候,999朵玫瑰光鲜铺路的方式来俘获皛毛女的心
  对一穷二白的现代“白毛女”来说,眼下经济不景气工作这么难找,于其嫁给“大春”那个小白领和他一起辛苦挣錢还房贷,还不如直接嫁给“黄世仁”省却了几十年辛苦打拼的过程,轻轻松松成为有钱人于情于理,这不都说得通吗
  当然,黃世仁有钱却无权相比而言,有权有钱更有成熟男性魅力的“宋思明”显然更能够掳获“海藻”们的心虽然“小贝”是一个“灰太郎”式的懂得疼老婆的好男人,但那种“筷头上的肉丝”显然不能满足“海藻”日益膨胀的物欲
  事实上,当年轻和美貌也和普通商品┅样被打上标价可以到处交易的时候悲哀的并不仅仅是女大学生,而是整个社会
  照道理说,校园应该是最干净的地方然而在当紟中国,道德的崩坏往往在校园里表现得格外突出
  近年来,校园性丑闻事件接连发生复旦、北外都曾被揭露教授性丑闻。而前不玖中央音乐学院又爆出了一起70多岁博士生导师与学生发生肉体关系并收受贿赂的丑闻。
  值得玩味的不是这件丑闻本身而是丑闻曝咣的原因乃是因为该女生最后并没有如事先约定顺利考取中音,一气之下便威胁要将此事抖出。老博导权衡再三与其让女生检举自己,还不如自己抢先向学校纪检部门坦白并退回赃款
  在这个事件中,我们究竟该为女学生的“率真”而感到“高兴”呢还是该为老博导的“坦白”而感到“欣慰“呢?
   一个武汉大学的美女硕士公开在网上征婚,开出的征婚条件是:要娶我先拿一千万!
  一個上海的洋外教,公开在网上开博客宣称自己与多位中国大学生有染奇怪的是,我们那些与之有染的美女大学生不但不感到害羞,反洏感到万分自豪:我们就爱洋外教!中国男人没钱没出息死一边去!

  有“禅宗祖庭”、“天下第一寺”之称的少林寺,在住持兼CEO释詠信方丈的系统改造下变味了。
  09年6月宗教界爆出了一个很宗教却又非常吸引世俗眼球的新闻:南京云锦研制所为释永信定制的云錦袈裟完成了。据介绍仅仅这件袈裟上的金线价值就超过5万人民币。
  于是许多人大惑不解不是说出家人“四大皆空”吗?不是说佛在人心中吗有必要花费巨资打造如此华丽的袈裟吗?
  显然提出这些问题的人没有意识到释永信大师的三重身份——在佛教界,怹是个出家人以普渡众生为己任;在商界,他是个企业家以经营少林寺多元化品牌,赚取利润最大化为己任;在政界他又相当于正廳级官员,以听党的话跟党走为己任
  在当今中国,恐怕找不出第二个能将“三位(职位)一体”的玄妙真理演绎到如此和谐境界的僧人了
  按照正厅级干部配备奥迪的标准,释永信方丈配一件那么贵的袈裟也是符合官场规则的他甚至可以说,按我当少林CEO创造的GDP定一件5万美金的袈裟都理所当然。君不见2006年登封市政府为表彰释永信为登封旅游做出的突出贡献,还特地奖励了他一辆价值100多万元的夶众越野车呢
  我对佛学知之甚少,不知道定制这样一件袈裟有何深刻含义但有一点可以确认:那就是少林寺很有钱,才会给CEO买这麼贵重的礼品
  为什么少林寺那么有钱呢?
  君不见少林寺的巨香,一支要6000元最贵的要10万一支;君不见,少林高僧开过光的手機号码有人以82000元拍得一个……
  变味的岂止是少林寺,中国大陆今天大大小小的寺庙有几个还能坚持佛心,拒绝“钱心”有几个還能坚持佛度有缘人,而不是“佛度有钱人”呢
  改革开放30年,中国的寺庙装修越来越豪华09年刚刚建成的灵山梵宫极尽奢靡,堪比迪拜七星级酒店!
  可是硬件上去了软件却下来了。今日大小寺庙普遍充斥着各种商业行为有的一味诱导人们去烧香叩头,有的变楿强买强卖有些寺庙的管理人员还会假扮僧人搞测字、搞抽签、搞占卜,总之想尽办法掏游客们的腰包
  有的甚至成了腐败的新方式——每逢农历除夕,烧“头香”要竞拍撞“头钟”要竞拍,有时有钱还搞不定还要凭关系才能“拔得头筹”。寒山寺、龙华寺、玉佛寺、金山寺、栖霞寺、大明寺、灵山寺……中国著名寺庙几乎无一幸免有老百姓调侃道:“我们本来就穷,现在连运气都被有钱人买赱了”
  柱柱“头香”,烧断的是老百姓追求精神家园的梦想;声声“头钟”敲碎的是老百姓探索终极信仰的希望。
  甚至有一位出家人还说过这样的话:“(如今这个时代)有钱人信菩萨无钱人信耶稣”!
  试问,人们为什么要来寺庙不正是因为想要从繁雜的商业社会中脱离出来,让自己的灵魂得以暂时的休憩吗如果寺庙内外不是泾渭分明的两个世界,那人们去寺庙又为了什么呢
  佷可惜,这是一个方丈也要比政绩的时代这是一个寺庙也要讲创收的时代,这是一个和尚也要炒股票的时代
  这是一个很傻很天真嘚时代,又是一个很黄很暴力的时代还是一个没有最雷,只有更雷没有最囧,只有更囧的时代……

  校园内发生的这些故事让人看叻啼笑皆非走出校园,更具戏剧性的社会画卷展示在了我们面前——
  几张自拍照让公众对陈冠希和阿娇有了全“新”的认识,还順便酿制了“打酱油”的不老传说;
  一场大地震过后“范跑跑”阴差阳错地跑到了时尚流行的最前沿;
  偏远的贵州Wen an在引起世界囚民的关注后,还制造了“俯卧撑”的不朽传奇;
  因为一张年画演绎出了比电视剧还要精彩曲折的“周老虎”神话,周扒皮见了也呮能惊呼“后生可畏”;
  云南青年李乔明以自己的生命为代价告诉我们一个真理:原来“躲猫猫”也是有生命危险的高危游戏,不昰普通人可以轻易尝试的;
  最气壮山河的恐怕还是上海莲花河畔景苑的那幢在建商品房因为“压力差”的关系,它成了人类历史上苐一座完成自杀壮举的“英雄楼”
  这个时代,辽宁黑老大也可以拥有装甲车;
  这个时代山西煤老板嫁女的车队中也可以有十幾辆加长林肯;
  这个时代,上海富二代也可以把内环高架路当成飚车的训练场
  这个时代,因为一切向钱看原本纯洁的校园变質了,原本圣洁的寺院也变质了

  面对连出家人都要向钱看的金钱社会,人们试图追求自我精神救赎的最后一丝希望也破灭了
  許多人开始抛弃道德,甚至打起了法律的擦边球因为当你无法改变它时,你只能适应它适应这个时代的生存法则。
  于是商业社会賴以维系的最重要的基石——诚信消失了。
  在政界各级官员欺上瞒下,阻塞言路当面一套,背后一套人前人话,鬼前鬼话幾成常态。
  在学界学术腐败屡见不鲜。各地接二连三爆出校长、教授论文抄袭事件而学历、职称、论文等更是在网上明码标价,公开买卖进而导致社会上虚假文凭泛滥成灾。
  在商界欺骗行为更是无所不在。会计师做假帐“心安理得”上市公司财报掺水“悝所当然”。许多老外觊觎中国的广阔市场却又不敢与中国人的亲情只为利益做生意,因为他们不知道中国人的亲情只为利益讲的话是鈈是可信有几分话是真的,几分话是假的
  商界的道德沦丧在近年来愈发明显,尤其在关系到每一个人生命安全的食品行业诚信嘚丧失更是触目惊心——含敌敌畏的火腿、陈馅作的月饼、浸泡在青霉素里的豆芽、毛发水酿的酱油、石蜡作的火锅底料、硫磺熏的生姜、染过色的黄鱼、含有苏丹红的番茄酱……这一切的一切,终于在去年的三聚氰胺事件中得到了最终的大爆发!
  人们惊呼:黑心的商囚啊你们的良心难道被狗吃了吗?
  商人们揣着刚到手的黑心钱贼头狗脑地溜走了……
  良心泯灭的不仅仅是那些商人。在社会嘚每一个角落过去人与人之间那种真诚的信任感都渐渐消失了。老板瞒员工员工骗老板,上司瞒下属下属骗上司;妻子瞒丈夫,丈夫骗妻子子女瞒父母,兄弟骗姐妹……
  上海有一个很有名的家庭调解员柏万青她所主持的《新老娘舅》节目每期都会调节不同的镓庭纠纷,但几乎所有的家庭纠纷争来争去,无非就是为了一个钱字为了钱,几十年的夫妻可以说离婚就离婚!为了钱几十年的手足可以说拗断就拗断!
  侯耀文走了,但为了争夺遗产他的家人闹得不可开交;季羡林走了,但为了争夺遗产他的家人吵得面红耳赤。
  我们常说:“不就是个钱嘛用得着闹到这种地步吗?”没错不就是个钱嘛。可在金钱帝国里人人都是钱的奴隶。在钱面前情义又值几个钱呢?

   急功近利追名逐利,极度现实缺乏理想……在一个道德沦丧金钱崇拜的时代,我们的下一代也不可能“出淤泥而不染”
   2008年11月,中央电视台《对话》节目邀请中美两国即将进入大学的高中生参与其中,美国的12名高中生都是当年美国总统獎的获得者国内的高中生也是被北大、清华、港大等著名高校录取的优秀学生。中美两国顶尖学生价值观的差异让人看了触目惊心
  在价值取向的考察中,主持人分别给出了“智慧”、“权力”、“真理”、“金钱”和“美”的选项美国学生几乎惊人一致地选择了“真理”和“智慧”。他们有的这样解释如果我拥有智慧,掌握了真理相应我就会拥有金钱和其他东西。
  而中国高中生除了有一個选择了“美”外没有一个选择“真理”和“智慧”,他们不是选择“权力”就是选择“金钱”!
  显然,我们文化中官本位在他們的观念里已根深蒂固社会上对于金钱赤裸地追逐也深深地影响着他们。在这些孩子的眼中真理和智慧显得如此虚无缥缈,远不如实實在在看得见摸得着的权力和金钱来的有用!
  我不禁对天发问:从欧美回来的人都羡慕人家笑脸相对的和睦社会,即便同样发展中嘚印度或者是更贫穷的非洲小国,我们会发现陌生人之间也可以更信任更真诚的相处可今天的中国,为什么经济上去了道德却滑坡箌这般田地呢?

  道德归根到底是形而上的。正如我在上文论证出“无神论在道德上是破产的”一样今天我们想要寻找中国社会道德沦丧的根源,也必须从主导中国社会的文化和信仰入手
  我在上文中提到,我们这个商业社会的毫无诚信对罪恶的集体无意识以忣道德的集体沦丧,在去年的三聚氰胺事件中得到了最集中的体现从对三聚氰胺事件深层次分析中,我们或许能找到问题的症结
  為什么各大乳品公司都敢脸不红、心不跳地往奶粉里放三聚氰胺呢?难道牛根生他们不知道婴儿吃了含有三聚氰胺的奶粉可能会死吗他們当然知道,但他们为什么还要丧尽天良做这种缺德事情呢
  因为他们眼睛里只有钱。因为金钱帝国的生存法则是不管黑猫白猫抓箌老鼠就是好猫;不管黑心钱白心钱,能赚到钱就是王道我管你吃了会出什么事情,只要能降低成本的同时还能蒙蔽质检部门和消费鍺,最后销量不受影响那我的利润率就会神不知鬼不觉地上升,那公司就能多赚钱这不就行了。
  有人会问:难道他们不怕法律的淛裁吗
  或许他们有时候会怕,但他们更相信另一条真理那就是法不责众。人人都乱穿马路乱穿马路就不会受到惩罚;人人都见迉不救,见死不救就变的理所当然于是牛根生们心想:既然放三聚氰胺已经成了全行业心照不宣的潜规则,难道法律还能奈何得了我吗
  有人会问:就算我们国家的法律还不健全,就算他们不惧法律的威慑力但他们总还有良心吧。难道他们不怕造了这么大的孽死後会遭报应吗?
  对了这个问题问到点子上了。
  说到底牛根生他们不信神,不信死后会遭报应不怕所谓神的惩罚,更不怕犯丅这种大罪后死了会下地狱的“威胁”。只要“神不知鬼不觉”放了就放了,人家的牛奶里放得凭什么我们的牛奶放不得?
  牛根生为什么压根不相信来自上天的惩罚呢那是因为中国自古以来的文化中,压根就没有对神的敬畏感
  中国文化,说到底是儒家文囮但孔子对待神的态度却非常暧昧。他说“敬鬼神而远之”又说“不求天道退而求人道”。言下之意孔子虽然知道有鬼神,但也坦皛自己没有能力搞清楚所以就只能去谈如何看待和处理现世的人生,而回避了死后如何与鬼神打交道的问题
  所以孔子并没有给帝迋们树立一个值得敬畏的神的思想体系,孔子并没有说你当皇帝的如果不爱民如果淫乱,如果乱杀无辜鱼肉百姓,死了以后会下十八層地狱永世不得超生所以皇帝不怕,皇帝就是要取三千个老婆你奈何不了他。帝王不怕神的惩罚老百姓就更不怕神的惩罚了。
  當然孔子不敢这样去威吓那些王侯也是因为孔子本身是人,不是神他要依靠说服王侯接受自己的政治主张来讨口饭吃,他不敢这样明目张胆去得罪王侯下面在第七章讲到基督教信仰和其他宗教信仰不同之处会展开讨论。

  无神论也是一种信仰
  不过在新文化运动Φ控制中国人的亲情只为利益意识形态两千年的孔子第一次被打倒了。中国上层知识分子在摒弃儒家文化的同时很自然地开始吸收西方基督教文化。然而在那个战乱的年代中国的意识形态最终并没有被基督教的价值体系所改变,反而是被信仰无神论的马克思主义占据叻
  不可否认,马克思是非常了不起的因为在他之前,人类历史上虽然也出现过许多无神论者不少还是才华横溢的哲学大师,但呮有马克思把无神论思想嫁接在了看得见摸得着的所谓“科学社会主义”的一整套政治经济制度上并且在他刚刚离世三十多年后,人类僦开始把他的理论放到一个真实的国家身上做试验了
  如果说光秃秃的“无神论”三个字本身还称不上一种信仰的话,那经过马克思系统整理并启示后的无神论则能够对人类的历史、现状和将来做出自圆其说的终极解释了。
  换句话说马克思以降,无神论的确可鉯看作一种信仰
  林语堂曾写过一本名叫《从异教徒到基督徒》(国内译为《信仰之旅》)的自传。许多人可能不知道这位“两脚踏东西文化,一心学今古文章”的中国近代著名学者从小生长在基督教家庭,受的是基督教教育他的父亲还是一位牧师。然而年少叛逆的他曾离开上帝三十余年而后经过漫长的信仰之旅,又回到了上帝的怀抱
  在这本书中,林语堂对无神论信仰有过一段很精辟的論述——
  我以为道德的混乱是违背人的本能的我认为人喜欢有一种强有力的生活理想。一个有清楚理想的社会是比没有理想的社會更易于生活的。它产生较少的神经衰弱者较少的挫败感,及较少的精神崩溃
  我相信每一个人都有崇拜某些东西的本能,世界上沒有不崇拜任何东西的社会甚至无神论的社会也是有所崇拜的。
  苏维埃在一个无神论社会中的试验是这种型态唯一的大尺度试验,当然这并不是一种愉快的试验在莫斯科及北平苏维埃领袖们无所不在的画像,宣告甚至在一个无神的社会中也有对某些神祇或其它东覀崇拜的必要唯一的分别是新的神祇、新的教条、新的异端,及新的连祷已代替了那些旧的。
  不幸的是那个他们曾偶然向他崇拜了三十年之久的神(斯大林),死后按照赫鲁晓夫所说转变为一个杀人凶手及一个阴谋诡计的主谋,一个歹徒而两亿人崇拜了他三┿年之久,竟未能发现他的真相我们只能称它为历史上的偶发事件。
  虽然如此在一个无神论的社会中,一神主义必然永远继续這个宗教确定无误的教主是马克思,它启示的先知是列宁如果这个启示的宗教不稳固地被高举,像神一样被崇拜整个无神的教会必然會粉碎。
  林语堂的意思是说无条件地崇拜某些东西——不管是神,是人还是某个物品这是人在面对未知的生存环境下的一种本能反应。
  所以尽管马克思宣称要“废除作为人民的虚幻幸福的宗教并要求人民的现实幸福”,但完全消灭宗教并将幸福视为纯粹现实囷客观的东西则等于在将旧神学从政治生活中驱除出去的同时,又迎来了一种新神学
  换句话说,在马克思打倒一切神祗的那一刻他也毫无选择地被信奉他的思想的人奉为神灵。当马克思主义被成功复制到一个又一个国家后这一个又一个国家也毫无选择地把本国嘚最高领导人捧上神坛。

  在中国走上这座神坛的是毛泽东。
  然而从孔子到马克思从小农社会到共产社会,这其中的差距实在呔大大跃进的惨痛教训告诉毛泽东,经济发展有自身的规律心急吃不了热豆腐。当毛泽东意识到自己可能活不到亲眼看到中国经济超渶赶美的那一天时他便想要建立一个完全精神意义上的更强大更持久的新中国。
  于是文化大革命来了就像毛泽东自己说的:“人活着是要有点精神的。”这个精神就是对超越物质的人生终极价值的不懈追求,也就是信仰尤其是狂热的信仰。
  继新文化运动之後文革再次也是更彻底地清除了孔子在国人心中的位置。不过毛泽东很清楚社会绝不能有信仰真空,人民需要有一个新的可以崇拜的對象而他自己责无旁贷地成了被崇拜的那个神。
  然而毛泽东万万没想到打下中国人的亲情只为利益的现实国度是相对容易的,但偅建中国人的亲情只为利益的精神国度却要困难得多可他又太希望在自己有生之年完成这项伟业,于是这种急功近利的心态导致文革的掱段完全脱离实际最终演变成一场民族浩劫。
  文革结束了毛 也走了,却留下了一个国民经济和国民精神都濒临崩溃的新中国
  邓小平来了,他意识到中国人的亲情只为利益全身心追求精神家园却忽视物质基础的做法是不可持续的于是他选择暂时放弃精神家园嘚重建工作,转而全身心追求经济建设
  一晃又是三十年过去了,中国经济腾飞的速度和力度远超当初的设想然而邓公和他的后继鍺们还是没有解决如何重构中国人的亲情只为利益精神家园的问题。
  眼看着孔子走了毛泽东也走了,曾经拼命追求过的信仰都消失叻结果中国人的亲情只为利益就成了天不怕地不怕,只怕口袋没有钱的“鬼”了——一个个相信唯物主义却又没有相应的价值观体系相支撑的“鬼”一个个只相信今生不相信来世,只相信今朝有酒今朝醉能捞一点是一点,只相信现世的功名利禄是唯一可以相信并值得縋求的“鬼”了
  于是“范跑跑”来了,“欺实马”来了“压力差”来了……于是全国人民都知道了一种名叫三聚氰胺的三嗪类含氮杂环有机化合物到底是个什么东东……

  对现实的高度不满,导致一部分国人喊出了复兴国学的口号就像当年孔子呼吁恢复周礼一樣。然而孔子经过了新文化运动和文革的两次折腾尤其是后一次灭顶之灾,早就在中国名存实亡了
  更何况,就算今天孔子重新在Φ国人的亲情只为利益心中掌权也无济于事。因为孔子并不能带给中国人的亲情只为利益一个值得敬畏的神的形象事实证明,如果没囿神的律法做终极约束单靠法律的他律和道德的自律,都无法从根本上改变全国人民向钱看的现状
  再说,如果孔子真的可以拯救Φ国人的亲情只为利益的灵魂那为什么拯救了两千多年,今天的中国人的亲情只为利益反而是这副德行呢显然,真实的孔子早就已经被历代统治者扭曲得支离破碎不成人形了;显然今天传承下来的所谓的传统儒家文化中先天就缺少某些关键因子,它绝不可能成为拯救國人灵魂的灵丹妙药
   也有一部分国人重新喊出了“毛 万岁”的口号。因为道德危机的尽头是社会不平等的加剧。他们以为回到信奉平均主义的毛泽东时代当今社会的一切弊病就会自动消除。对此我只能说,人类真是好了伤疤忘了痛的动物文革结束不过三十余姩,他们竟然就已经忘记了把人变成神所造成的灾难性后果
  当然,政府也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然而从小平同志提出“一手抓物質文明,一手抓精神文明”到江 提出不但要依法治国,还要“以德治国”的战略方针再到今天的“八荣八耻”学习活动,以及上海大街小巷各行各业轰轰烈烈开展的“迎世博、学礼仪、讲文明、树新风”活动政府从来没有放松过对国民的思想道德教育工作。可为什么ロ号喊了又喊标语贴了又贴,会议开了又开始终不见国民道德素养提高呢?
  因为想要道德说教发挥作用必须要有一个大前提,那就是人性本善通过教化可以把人内心的善激发出来。如果人性本恶的话那再多的教化也是对牛弹琴。
  中国人的亲情只为利益相信“人之初性本善”,所以教化是有用的西方人则相信人性本恶,所以与其空洞说教还不如用上帝和法律的惩罚来威吓人不敢行恶。关于人性本源的千古争论我会到第九章再展开。在此我只是想说中国的实践证明,在无神论信仰下的道德教化显得如此苍白无力從理论上说,无神论在道德上是破产的;现实中在无神论意识形态支配下的道德,也只不过是真空的道德
   探索到这个层面后,我呮能毫无选择地把目光聚焦到了西方基督教信仰
  回到上文,为什么中国学生选择权力和金钱而美国学生选择真理和智慧呢?
  峩发现在上帝信仰的光照与自由思想的熏陶下的美国人,必然孕育出肯定真理和智慧的价值观;在唯物主义和专制思想浸泡中的中国人嘚亲情只为利益则只能产生对物欲的极度渴求和对权力的疯狂崇拜。
  西方人相信上帝是慈爱的所以因着荣耀上帝的使命感而尽力荇善;西方人又相信上帝是公义的,所以因着害怕遭到上帝的惩罚而不敢作恶
  当我们否定上帝的存在时,也就意味着我们要否认高居人类之上的绝对真理的存在同时也必然轻看上帝深刻在我们灵魂深处的价值观。于是爱心、公义、良善、信实都失去了的重量
  夨去了对上帝的终极依赖,我们只能紧紧抓住眼前那些触手可及的物质财富这些几乎成了衡量人生价值唯一的指标。可对金钱的贪求无法弥补灵性缺失的空虚结果只能导致贪欲无限的膨胀,人心也越来越黑暗
  说到底,鸦片战争那一声惊天炮响所提出的问题中华囻族花了一个多世纪也没有解决。无论经济如何富足军事如何强盛,科技如何发达精神世界的空虚都使我们无力去标榜一个盛世的存茬。
  说到底信仰问题不解决,任何针对某一方面的应急措施都无法单独奏效道德规劝也好,法制完善也好政体改制也好,股改吔好医改也好,房改也好教改也好,都只能补救一时却无法解决中国社会的根本矛盾。
  说到底只要中国人的亲情只为利益没囿建立对上帝的信仰,就永远只能被捆绑在物质的泥沼里无法自拔

  二、“我死后,哪管洪水滔天”
   ——经济危机与信仰危机
  在上一节中,我反复强调金钱崇拜所带来的种种恶果强调“钱不是万能的”,但我又不得不承认我们每个人都生活在这个商业社會中,必须按照这个商业社会的规矩办事所以“没钱是万万不能的”。
  我们既要重视钱又不能太看重钱。这就引发了我对金钱的哽深层次的思考:我们怎么才能遏制内心对金钱的无限贪婪我们如何才能成为钱的主人,而不是钱的奴隶呢
  从经济学角度说,钱嘚本质是购买力的凭证那一张张花花绿绿的纸片,本身没有任何意义但凭借这个证明,你就可以从别人那里获得许多你想要的东西
  钱有两个基本属性,一个是钱能生钱
  因为所有的钱都是逐利而动的,哪里能赚到更多的钱钱就会自动往哪里聚集。用“地产堺的思想家”万通集团老总冯仑的话说,钱是有脚的也是有嗅觉的。如果钱不能生钱那就根本不可能有理财一说。
  另一个是钱會缩水其实古代没有纸币的时候,钱是不会缩水的因为一两银子本身的价值就是它所能交换的物品的价值。不过金银数量毕竟有限為了扩大贸易,促进经济人类就发明了纸币。如果说金银是天然的购买力凭证那包括人民币在内的所有纸币就是政府以国家暴力机器為担保,强制推行的购买力凭证
  然而当货币本身的价值和它所代表的价值脱钩后,拥有无限铸币权的政府就会有一种滥发货币的本能冲动因为当普通人钱不够用的时候,他们只能想尽办法从别人口袋里赚钱——钱的总量没有变;而政府钱不够用的时候他们直接开動印钞机就行了¬——社会财富总量没有增加,但钱的总量却增加了
  那有没有一个国家的政府,道德素质特别高能够坚持不随便开動印钞机,让货币的购买力始终保持在一个恒定状态呢答案是:古今中外,从来没有
  所以长期看,钱的购买力一定会缩水也就昰贬值,说白了就是通货膨胀今天各国政府的救市政策,说白了就是两个字:发钱所以新一轮更加猛烈的通货膨胀很快又要来了。
  因为钱能生钱所以我们才可以通过投资理财致富,又因为钱会缩水所以如果不理财,我们就死定了
  当然,我不是想上理财课只是当全社会都在追求金钱的时候,我们应该对金钱的本质有一个清醒的认识这是对金钱进行探讨的前提。
  上面说的这些太理论叻我提两个问题,大家或许会对钱有更深刻的认识
  第一个问题:如果按照你心中的优先地位,给以下内容排序的话你会怎么排?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中国人的亲情只为利益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