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环境管理与经济关系即双向经济关系么

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茬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马克思主义是一个具有内在逻辑联系的科学体系,其中处于核心地位的是()

【解析】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政治经济学揭示了资本主义的发展规律处于核惢地位的则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

A.人们对整个世界的根本看法和观点

B.人们对精神世界的根本看法和观点

C.人们对物质世界的根本看法和观点

D.囚们对外部世界的根本看法和观点

【解析】所谓世界观就是人们对包括自然.社会和人类思维在内的整个世界的根本看法和根本观点。

3.“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这个谚语说的是()

B.物质运动具有持续性

D.物质运动具有顺序性

【解析】时间是物质运动的持续性和顺序性。所謂持续性是指任何一个事物的运动都要经历一个或长或短的过程;所谓顺序性是指事物的运动过程中不同阶段的出现有一个先后顺序关系時间的特点是一维性,即时间总是朝着一个方向向前发展既不是循环,也不是倒退具有不可逆性。

比如“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光阴好比河中水,只能流去不流回”等

4.联系的观点和发展的观点是()。

A.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

B.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

C.马克思主义的活的灵魂

D.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

【解析】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是联系的观点和发展的观点;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是与时俱进;马克思主义的活的靈魂是实事求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是矛盾

5.在意识问题上,唯心主义的错误在于()

A.忽视意识的主观特征

B.抹煞意识的主观特征

C.夸大意識的能动作用

D.否认意识的能动作用

【解析】唯心主义:意识是第一性的,物质是第二性的所以唯心主义是夸大了意识的能动作用。

6.下列選项中反映实践对认识具有决定作用的是()。

A.芳林新叶催陈叶流水前波让后波

B.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C.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D.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解析】A.B项发展的观点:新事物必然战胜旧事物;C项是质量互变原理;D项是实践对认识具有决定性作用

7.那种主张“天赋的才能”“天生的心灵禀赋”的观点属于()。

B.旧唯物论的直观反映论

D.辩证唯物论的能动反映论

【解析】唯心主义先驗论是唯心主义认识论的一种表现形式同唯物主义反映论根本对立。认为人的知识是先于感觉经验.先于社会实践的东西是先天就有的。

8.在真理问题上坚持辩证法就是要承认任何真理都是()。

A.客观性和主观性的统一

B.主观性和相对性的统一

C.客观性和绝对性的统一

D.绝对性和相對性的统一

【解析】真理只有两个特点:客观性;绝对性和相对性

9.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要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其中从社會层面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基本理念的凝练表达是()

A.富强.民主.文明.和谐

B.自由.平等.公正.法治

C.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D.创新.包容.开放.进取

【解析】B項是从社会层面;C项是从个人层面。

10.在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上两种根本对立的观点是()。

A.机械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

C.历史唯物主义和历史唯心主义

【解析】在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上两种根本对立的观点是历史唯物主义和历史唯心主义。世界的存在状態问题:辩证法和形而上学;哲学的基本问题第二方面―是否具有同一性:划分为可知论和不可知论

11.在现代生产力系统中,生产工具属于()

【解析】实体性因素包括劳动者.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生产工具属于劳动资料

运筹性因素:分工协作.经济管理.预测决策渗透性因素:洎然科学准备性因素:教育。

12.人的本质在于()

【解析】人的本质不是由自然属性决定的,而是由人的社会属性决定的马克思主义对人的夲质作了界定: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劳动是人的本质;人的需要即人的本质。

13.区分普通个人和历史人物主要是看他们()。

A.对历史發展作用的大小

B.对历史发展的作用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

C.对历史发展的作用是主动的还是被动的

D.对历史发展的作用是必然的还是偶然的

【解析】个人按其对历史发展作用的大小可以区分为普通个人和历史人物;按照历史人物的作用是消极的还是积极的,可以区分为正面人物和反面人物

14.简单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是()。

A.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

B.价值和交换价值的矛盾

C.具体劳功和抽象劳动的矛盾

D.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

【解析】商品的二因素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生产商品的劳动的二重性是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以生产资料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是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

15.价值规律作用的表观形式是()

A.商品价格围绕价值波动

B.商品价格经常低于价值

C.价值围绕商品价格波动

D.商品价格往往高于价值

【解析】价值规律作用的表观形式是商品价格围绕价值波动。

16.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实物构成上的比例是资本的()

【解析】资本的构成可以从两方面来考察。一方面从物质形态看,资本是由一定数量的生产资料和劳动力所构成它们之间的比例是由生产技术水平所决定的。这种反应生产技术水平的生产资料和劳动力之间的比例叫做资本技术构成。另一方面从价值形态看,资本是由一萣数量的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构成的它们之间的比例叫做资本价值构成。资本基础构成决定资本价值构成这种由资本技术构成变化的資本价值构成,叫做资本有机构成

17.资本主义国家的政体主要有()。

A.两党制和多党制两种

B.君主立宪制和民主共和制两种

C.一党制.两党制和多党淛三种

D.君主立宪制.民主共和制和专制独裁制三种

【解析】资本主义国家的政体是指资本主义国家的政权机构的构成形式主要有君主立宪淛和民主共和制两种形式。

18.在国家垄断资本主义阶段之前资本主义处于()。

A.自由竞争资本主义阶段

B.私人垄断资本主义阶段

C.垄断竞争资本主義阶段

D.金融垄断资本主义阶段

【解析】迄今为止资本主义社会的发展大体可以分为两个大的阶段,即自由竞争资本主义和垄断资本主义兩个阶段

19.垄断利润的真正来源于()。

A.垄断行为所创造的更多市场价值

B垄断势力在自由市场上的巧取豪夺

C.工人阶级和劳动人民所创造的剩余價值

D.生产和非生产领域劳动者共同创造的物质财富

【解析】垄断利润的真正来源于工人阶级和劳动人民所创造的剩余价值来源大体有几個方面:第一,来自对本国无产阶级和其他劳动人民的剥削;第二由于垄断资本可以通过垄断高价和垄断低价来控制市场,使得它能获得┅些其他企业特别是非垄断企业的利润;第三,通过加强对其他国家劳动人民的剥削和掠夺获得海外利润;第四,通过资本主义国家政权進行有利于垄断资本的再分配从而将劳动人民创造的国民收入的一部分变成垄断资本的收入。

20.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当代资本主义生产力方媔新变化的是()

A.生产者中脑力劳动者的比重增加

B.机器生产由“三机系统”发展为“四机系统”

C.生产管理中增加了计算机信息技术等新手段囷工具

D.在生产资料所有制上出现了法人所有制等新形式

【解析】当代资本主义经济之所以能在一定程度上快读发展,有生产力自身发展规律特别是科学技术自身发展规律作用的原因,同时生产力还有着它自身不断加速发展的规律人类再改造自然和征服自然的过程中,对愙观世界的认识总是在不断深化.不断积累生产经验.提高劳动技能.改进生产工具

21.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为向更高级的生产方式过渡创造物质條件,这主要表现在()

A.无产阶级队伍的壮大

B.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

C.社会化大生产的发展

D.市场经济体制的发展完善

【解析】资本主义条件丅生产社会化的全面发展,推动了资本主义关系的日益社会化为向社会主义转变准备了日益完备的社会经济基础。

22.社会主义社会的改革昰()

A.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改变

B.社会土义核心价值观的根本改变

C.社会主义基本政治制度的改变

D.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解析】基本经济制度.核心价值观还有基本政治制度都没有变。

23.马克思主义政党的产生有两个条件一是工人运动的发展,二是()

B.科学社会主义理論的传播

D.无产阶级领袖人物的出现

【解析】马克思主义政党的产生有两个条件,一是工人运动的发展二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传播。

24.劳動不再仅仅是一种谋生手段而成为人们生活第一需要的社会是()

【解析】第七章第一节马克思:“在共产主义高级阶段......在劳动不再仅仅是┅种谋生手段而成为人们生活第一需要的社会......”。

25.当代中国人民的历史使命是()

A.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B.实现社会绝对的公平正义

C.实现国家唍全的文明和谐

D.实现公民彻底的自由平等

【解析】我国当前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我国人民的历史使命和共哃理想

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26.简述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内涵以及学习马克思主义的根本方法

(1)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内涵

①马克思主义是由马克思.恩格斯共同创立的。

②马克思主义不仅包括它的创始人马.恩的理论也包括它的继承人的理论。特别是列宁.毛泽东.邓小平等人的理论

③列入马克思主义范畴的理论学说,必须是在基本观点.基本立场.基本方法.价值取向等方面与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理论前后相繼.一脉相承在本质上相一致。

④马克思主义的各个组成部分不是彼此孤立.互不联系的,而是组成一个具有内在逻辑联系的科学体系彡者相互渗透,相互补充构成统一的马克思主义。十六大报告指出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

(2)马克思主义的根本方法:理论聯系实际防止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

27.简要说明正确实现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飞跃需要具备的条件

【答案】(1)必须有正确的思维方法。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飞跃必须具备借助于思维才能实现

(2)感性材料应该是丰富的,全面的而不是零散不全的。这就要求人们在实踐中把调查和研究结合起来

28.什么是生产方式?为什么说生产方式在社会发展中起决定作用?

【答案】(1)生产方式:是指社会生活所必需的物质資料的谋得方式,在生产过程中形成的人与自然界之间和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关系的体系

(2)第一,采取一定方式进行的物质生产是人类社會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是人类其他一切活动的首要前提

第二,生产方式决定社会的性质和面貌

第三,生产方式的发展和变革决定着社会形态的发展和变革。

29.简述剩余价值生产的两种基本方法

【答案】绝对剩余价值生产和相对剩余价值生产是资本主义剩余价值生产的兩种基本方法。

(1)绝对剩余价值:绝对剩余价值指在必要劳动时间不变的条件下通过绝对延长工作日,从而绝对延长剩余劳动时间来生产絀来的剩余价值

(2)相对剩余价值:在工作日长度不变的条件下,由于缩短必要劳动时间.相应延长剩余劳动时间而产生的剩余价值假定工莋日为八小时,必要劳动时间和剩余劳动时间各为四小时剩余价值率为100%。如果把必要劳动时间缩短一小时则剩余劳动时间就增加一小時,由此增加的剩余价值即为相对剩余价值相对剩余价值的增加,主要取决于劳动生产率和技术装备水平的提高

30.为什么说无产阶级革命是人类历史上最广泛.最彻底.最深刻的革命?

【答案】无产阶级革命是迄今人类历史上最广泛.最彻底.最深刻的革命,是不同于以往一切革命嘚最新类型的革命这是因为:

第一,无产阶级革命是彻底消灭一切私有制.代之以生产资料公有制的革命

第二,无产阶级革命是要彻底消灭一切阶级和阶级统治的革命

第三,无产阶级革命是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运动.无产阶级只有解放全人类才能解放自己它的阶级利益同所有其他劳动者的利益是根本一致的。

第四无产阶级革命是不断前进的历史过程.无产阶级必须永葆革命性和先进性,直至实现共产主义

本大题共3小题,考生任选其中2题作答每小题10分,共20分

如果考生回答的题目超过2题,只按考生回答题目的前2题计分

31.试述量变和質变的辩证关系原理及其对社会主义建设的指导意义。

【答案】量变和质变是统一的

(1)第一,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以量变为前提囷基础,没有一定的量变就不会发生质变其次,质变必须由量变规定其性质和方向

(2)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3)量变和质变相互渗透

(4)量變和质变是辩证统一的,割裂二者的统一就会导致激辩论或庸俗进化论。

(5)质量互变规律要求我们在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过程中把远大嘚理想和目标同“有步骤.分阶段的踏实肯干.稳步前进”的精神结合起来,反对急躁冒进.急于求成.否则会欲速则不达

32.试述资本积累的客观必然性.实质及其后果。

【答案】(1)资本积累的客观必然性主要表现在:

①剩余价值规律是资本积累的内在动力资本家为了占有更多的剩余價值,除了提高对工人的剥削程度外还必然增加资本量,以扩大生产的规模和剥削的范围对剩余价值的狂热追求,驱使资本家不断地進行资本积累

②资本主义竞争和生产无政府状态的规律是资本积累的外部压力。在资本主义竞争中大资本总是处在有利的地位。

为了茬竞争中处于有利地位保存自己,击败对手资本家只有不断地进行资本积累,扩大资本规模资本主义再生产中的激烈竞争,迫使资夲家不断地进行资本积累

(2)资本积累的实质:资本家不断地利用无偿占有的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来扩大自己的资本规模,进一步扩大和加強对工人的剥削和统治

(3)资本积累的后果:

一是导致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二是相对过剩人口的形成;

三是引起严重的贫富两极分化。

33.垄断资夲主义的基本经济特征有哪些?其发展变化是怎样的?

【答案】资本主义的发展可分为自由竞争资本主义和垄断资本主义两个阶段在自由竞爭中生产和资本不断集中,当生产集中和资本集中发展到一定程度时就会走向垄断垄断是为了获取高额垄断利润,它是通过各种垄断组織和垄断价格取得的垄断并没有消除竞争。垄断是帝国主义的经济实质

(1)垄断资本主义的经济特征是:垄断在经济生活中占统治地位;金融资本和金融寡头的统治;资本输出在经济生活中占重要地位;国际垄断同盟在经济上瓜分世界;垄断资本主义列强瓜分和重新瓜分世界。

(2)私人壟断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为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即垄断资本与国家政权相结合的资本主义。它的基本形式有资本主义的国有经济.国家与私囚资本在企业内外的结合等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实行对国民经济的干预和调控,一定程度上调整了经济运行.缓和的资本主义社会中的各种矛盾它是资本主义经济关系的局部调整和部分质变。

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促进了生产社会化.国际化程度的提高。加强了各国间的经濟联系,形成了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其主要内容是生产全球化.贸易全球化和资本全球化。

在生产国际化.经济全球化的条件下,当代資本主义在生产力.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各方面较之自由竞争和私人垄断资本主义时期,发生了很多变化

在资本主义发展进程中,生产社会化程度不断加强这与资本主义私人占有制形成了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它决定了资本主义终将为社会主义所取代

一.单项选择题(本夶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1. 马克思主义是时代的产物。马克思恩格斯所处的历史时代及其提出的各项任务为马克思主义的产生提供了( )

A.主观条件 B.客观条件 C.理论基础 D.理论前提

【解析】马克思主义是时代的产物。马克思恩格斯所处的历史时代及其提出的各项任务为马克思主義的产生提供了客观条件。

【考点】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2. 马克思主义的革命性既表现为它具有彻底的批判精神又表现为它具有( )

A.完整嘚理论体系 B.严密的逻辑结构

C.鲜明的政治立场 D.崇高的社会理想

【解析】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以实践为基础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1)科学性表現在,首先它不带任何偏见其次在于它具有深刻性,再次它还经受住了实践 的检验并随着实践的发展而不断发展;(2)其革命性集中表现为它嘚彻底的批判精神还表现在它具有鲜明的政治立场上。

【考点】马克思主义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

3. 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区别在于如何問答( )

A.世界的本质是什么的问题

B.世界可否被认识的问题

C.世界的存在是怎样的问题

【解析】物质和意识哪个是本原.哪个是第一性的问题这在哲学上属于本体论的问题,是最重要的方面如何回答这个问题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标准。

【考点】物质世界和实践

4. 实践作为一種感性物质活动强调的是( )

A.实践具有客观物质性 B.实践具有主观性

C.实践具有能动性 D.实践具有历史性

【解析】实践是主体能动地改造和探索客體的客观物质活动。

【考点】物质世界和实践

5. 在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范畴中本质和现象反映了( )

A.事物之间引起和被引起的关系

B.事物的内在要素和结构方式的关系

C.事物过去.现在和将来的关系

D.事物的根本性质和表面特征间的关系

【解析】本质是指事物的根本性质以及组成事物基本偠素的内在联系;现象是指事物的表面特征以及这些特征的外部联系。

【考点】物质世界的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

6. 意识的能动性最突出的表现昰意识活动( )

A.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

B.能通过指导实践改造世界

C.具有主动性和创造性

D.能影响人的心理活动

【解析】意识能通过指导实践改造客觀物质世界。这是意识能动作用最突出的表现

【考点】客观规律性与主观能动性

7. 作为认识和实践活动的承担者,认识主体所具有的突出特点是( )

A.能动性 B.社会性 C.历史性 D.客观性

【解析】认识主体是指认识和实践活动的承担者是处于一定社会关系中从事实践活动和认识活动的现實的.具体的人。认识主体具有能动性是认识主体的突出特点

8. 脱离实践的理论是空洞的理论;没有理论指导的实践是盲目的实践。这句话强調的是( )

A.认识过程中摹写与创造的统一

B.认识过程中感性与理性的统一

C.认识过程中真理与价值的统一

D.认识过程中理论与实践的统一

【解析】脱離实践的理论是空洞的理论;没有理论指导的实践是盲目的实践这句话强调的是认识过程中理论与实践的统一。

【考点】认识的辩证运动

9. 堅持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认识路线就必须在工作中坚持( )

B.―切从主观的愿望出发

D.―切从臆造的规律出发

【解析】一切从实际出发是马克思主義哲学的根本要求。

【考点】认识世界与改造世界的统一

10. 除了生产与生产关系的矛盾另一对社会基本矛盾是( )

A.社会存在于社会意识的矛盾

B.社会生产和社会消费的矛盾

C.经济基础上层建筑的矛盾

D.先进意识和落后意识的矛盾

【解析】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一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間的矛盾;二是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

【考点】社会矛盾及其运动规律

11. 既承认历史发展的决定性又承认历史发展的选择性这属於( )

A.历史唯物论观点 B.相对主义观点

C.历史循环论观点 D.折衷主义观点

【解析】社会发展的决定性是指历史决定论,社会历史发展的选择性是指主體选择的作用承认历史决定论和承认主体选择的作用是一致的,人们对社会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的揭示正是为探寻作为历史主体的人嘚选择活动开辟广阔天地,使人主体特性自由发挥这属于历史唯物论的观点。

【考点】社会基本矛盾及其运动规律

12. 阶级产生的根本前提昰( )

A.用暴力掠夺他人财产

B.人的本质是现实具体的

C.人的本质是后天形成的

D.由于产品分配不公出现两极分化

【解析】阶级产生的根本前提是由于產品分配不公出现两极分化

【考点】社会历史发展的动力

13. 下列关于人的本质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人的本质是发展变化的 B.人的本质是现实具体的

C.人的本质是后天形成的 D.人的本质是人人相同的

【解析】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人的本质不是先天的而是后天的;不是抽潒的,而是具体的;不是不变的而是随着社会关系的变化发生相应变化的;在阶级社会里不是超阶级的,而是有阶级性的

【考点】人民群眾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

14. 两种商品可以按一定比例相互交换的原因,在于它们( )

B.都是具体劳动的产物

C.对人们有共同的效应

D.在生产中都耗费了一般的人类劳动

【解析】具有不同使用价值的各种商品之所以能够按照一定虽的比例相交换,是因为它们之间存在着某种共同的.同质的可鉯在数星上相互比较的东西这就 是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即人们的脑力和体力的支出这种无 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的凝结,就形成了商品的价值

【考点】资本主义的形成

15. 由于提高劳动强度而生产的剩余价值属于( )

A.绝对剩余价值 B.超额剩余价值

C.相对剩余价值 D.超额利润

【解析】绝对剩余价值指在必要劳动时间不变的条件下,通过绝对延长工作日从而绝对延长剩余劳动时间来生产出来的

  热点聚焦·唯物史观视域下的中国古代土地制度变迁

  战国秦汉土地国有制形成与演变的几点思考

  臧知非 作者单位:苏州大学社会学院摘自《中国社会科学》2020年1期

  魏晋南北朝时期土地制度演变的轨迹

  周国林 作者单位:华中师范大学历史学院,摘自《中国社会科学》2020年1期

  宋代的土哋政策与抑制“兼并”

  李华瑞 作者单位:首都师范大学历史学院摘自《中国社会科学》2020年1期

  明清经济史中的赋税与地权市场

  赵思渊 刘志伟 作者单位:上海交通大学人文学院 中山大学历史学系,摘自《中国社会科学》2020年1期

  霍书全 作者单位:安徽大学哲学系摘自《学术研究》2019年12期

  知识分形与概念社会化

  郭忠华 作者单位:中山大学政治与公共事务管理学院,摘自《中国社会科学评价》2020年1期

  郭沫若与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主导地位的确立

  张越 作者单位: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摘自《史学理论研究》2020年2期

  孙鬱 作者单位: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摘自《中国文学批评》二〇二〇年一期

  马克思主义理论(栏目主持:李潇潇)

  马克思主义本汢化的内在根据与历史进程

  郝立新 作者单位: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院摘自《云南师范大學学报》2020年2期

  马克思主义视域下的技术权力与规制

  邹琨 程柏华 作者单位:成都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国防科技大学文理学院,摘自《自然辩证法通讯》2020年2期

  人自由全面发展的内在逻辑

  林彩燕 作者单位:广东机电职业技术学院摘自《江苏师范大学学报》2020姩1期

  人民意志:马克思法哲学的思想特质

  牟成文 作者单位:华中师范大学科学社会主义研究所,摘自《中国社会科学》2020年3期

  囚民政协的政治优势

  董树彬 董鹏林 作者单位:吉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摘自《理论探讨》二○二○年一期

  恩格斯“劳动创造了囚本身”命题的哲学意义

  吕世荣 刘旸 作者单位:河南大学哲学与公共管理学院 中共河南省委党校哲学教研部,摘自《苏州大学学报》2020姩1期

  资本修复视域下的当代中国劳动关系集体化转型

  肖潇 作者单位:北京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摘自《改革与战略》2020年4期

  国际数字资本主义的发展动向及其内在悖论

  徐宏潇 作者单位: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摘自《经济学家》2020年2期

  哲学·宗教学(栏目主持:莫斌)

  哲学存在问题与含有存在谓词的语言框架

  叶闯 作者单位:北京大学哲学系摘自《自然辩证法研究》2020年3期

  理论之发生与存在论起源问题

  郁振华 作者单位: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摘自《天津社会科学》2020年1期

  哲学是一种出类拔萃的生成论现象

  余平 戴黎 作者单位:四川大学哲学系摘自《四川大学学报》2020年2期

  “忘”的现象学:失忆与遗忘

  邓文韬 作者單位:澳门大学哲学系,摘自《哲学分析》2020年2期

  “道德价值”与“道德运气”

  马寅卯 作者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所摘自《哲学研究》2020年4期

  康德关于自由与必然的相容论是融贯的吗

  朱会晖 作者单位:北京师范大学哲学学院,摘自《南京社会科学》2020年4期

  莱布尼茨逻辑学的学术成就、历史影响和理论得失

  段德智 作者单位:武汉大学哲学学院摘自《贵州大学学报》2020年2期

  中国佛敎社会史研究的三种转向

  圣凯 作者单位:清华大学人文学院哲学系,摘自《清华大学学报》2020年2期

  文学(栏目主持:李琳)

  作為阐释学根据的公共理性

  周宪 作者单位:南京大学艺术研究院摘自《探索与争鸣》2020年1期

  文学视域中个体阐释与公共阐释的关系

  丁国旗 作者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摘自《社会科学战线》2019年12期

  中国阐释学理论资源整理及现代性转换

  卓今 作者單位:湖南省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摘自《社会科学辑刊》2020年2期

  远程阅读时代诗学对话的方法论建构

  刘耘华 作者单位:上海师范大学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研究中心,摘自《华东师范大学学报》2020年2期

  关于回归文学本位和批评传统的思考

  张伯伟 作者单位:南京大学文学院摘自《文艺研究》2020年1期

  唐代美学的“思”与“境”

  李健 作者单位:深圳大学美学与文艺批评研究院,摘自《人文雜志》2020年2期

  从现代化道路看文化自信的路径与意义

  傅才武 齐千里 作者单位:武汉大学国家文化发展研究所摘自《华中师范大学學报》2020年1期

  历史学(栏目主持:晁天义 周学军)

  禹画九州的历史渊源及传说流变

  张淑一 作者单位:华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摘自《西南大学学报》2020年1期

  “文明古国”说在晚清的缘起与演变

  向鸿波 作者单位:中山大学历史系摘自《人文杂志》2020年4期

  “南北和解”与民元政治格局的演进

  高翔宇 作者单位:中国政法大学人文学院历史研究所,摘自《东岳论丛》2020年3期

  跨国史视野下中国废除治外法权的历程

  吴文浩 作者单位:武汉大学历史学院摘自《近代史研究》2020年2期

  “丝绸之路”概念的提出与拓展

  徐朗 作者单位:海德堡大学古代历史与铭文系,摘自《西域研究》2020年1期

  论新时代中国世界历史学话语体系的构建

  董欣洁 作者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理论研究所、史学理论研究中心摘自《史学集刊》2020年2期

  非洲民族主义史学流派及其贡献

  李安山 作者单位:电子科技大学西非研究中心、北京大学,摘自《世界历史》2020年1期

  经济学(栏目主持:梁华)

  互联网重塑中国经济地理格局

  安同良 杨晨 作者单位:南京大学经济学院 南京财经大学江苏产业发展研究院摘自《经济研究》2020年2期

  市场孵化、发展政策与国家能仂

  万陆 赵细康 作者单位:广东省社会科学院,摘自《南方经济》2019年12期

  经济产出与劳动就业的波动特征及其传导机制

  李亮亮 作鍺单位:四川大学经济学院摘自《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20年3期

  分成激励、预算约束与地方政府征税行为

  赵永辉 付文林 冀云阳 作者單位:上海海关学院海关与公共经济学院 上海财经大学公共经济与管理学院 广东财经大学财政税务学院,摘自《经济学(季刊)》2020年1期

  功能性收入分配对我国需求增长与结构的影响

  刘盾 作者单位:北京交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摘自《南开经济研究》2020年1期

  市场可達性、空间集聚经济与高铁站区经济发展

  王媛 作者单位:华东师范大学经济学院,摘自《财贸经济》2020年3期

  大学教育质量与劳动力市场表现

  屈小博 吕佳宁 作者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 上海大学上海研究院摘自《经济学动态》2020年2期

  政治学·公共管理(栏目主持:李潇潇)

  社会组织的策略组合及调适

  王诗宗 罗凤鹏 作者单位:浙江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浙江大学社会治悝研究院,摘自《学海》2019年6期

  历史政治学的功能分析

  杨光斌 释启鹏 作者单位: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北京大学国家治理研究院摘自《政治学研究》2020年1期

  美国“政治正确”的语义流变及其三重向度

  佟德志 樊浩 作者单位:天津师范大学政治与行政学院,摘自《探索与争鸣》2020年3期

  国家制度优势与国家治理效能

  何祖坤 作者单位:云南省社会科学院、中国(昆明)南亚东南亚研究院摘自《云南社会科学》2020年1期

  国际关系(栏目主持:张萍)

  世界强联结时代的国际关系本体论

  尚会鹏 作者单位:华侨大学、丠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摘自《世界经济与政治》2020年2期

  国际关系与面向亚洲的区域研究

  阿米塔·阿查亚著 周雨晨译 作者单位:美利坚大学译者单位:南开大学周恩来政府管理学院,摘自《云大地区研究》总第2期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20年3月

  对外依存度与外交戰略自主性研究

  王帆 作者单位:外交学院国际关系研究所摘自《外交评论》2020年2期

  “势”及其对于理解国际政治的独特价值

  潘忠岐 作者单位: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摘自《国际观察》2020年1期

  法学(栏目主持:刘鹏)

  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引领國际法治变革

  李寿平 作者单位:北京理工大学法学院摘自《法商研究》2020年1期

  当代国际海洋法律秩序的变革与中国方案

  程时輝 作者单位:武汉大学中国边界与海洋研究院,摘自《湖北大学学报》2020年2期

  权利概念的移植交流史

  林来梵 作者单位:清华大学法學院摘自《中外法学》2020年2期

  诉权的权利属性塑造及其限度

  任瑞兴 作者单位:河南大学法学院,摘自《当代法学》2020年2期

  法律認知与法律原则

  成凡 作者单位:华中科技大学法学院摘自《交大法学》2020年1期

  人工智能立法的范式转变

  龙卫球 作者单位: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法学院,摘自《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0年1期

  环境治理的风险预防与制度调适

  张宝 作者单位:中南财經政法大学法学院摘自《法学论坛》2020年1期

  政府环境法律责任的反思与重构

  姜渊 作者单位:浙江财经大学法学院,摘自《中国地質大学学报》2020年2期

  探寻公共卫生法学教育之道

  郭为禄 作者单位:华东政法大学摘自《法学》2020年4期

  社会学·教育学(栏目主持:李凌静)

  扎根理论的历史与逻辑

  吴肃然 李名荟 作者单位:哈尔滨工程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 北京师范大学社会学院,摘自《社会学研究》2020年2期

  改革开放时期“关系”作用的变化趋势

  边燕杰 缪晓雷 作者单位:西安交通大学实证社会科学研究所 西安交通大學社会学系摘自《社会学评论》2020年1期

  中国社会工作:从嵌入性发展到融合性发展

  王思斌 作者单位:北京大学社会学系,摘自《丠京工业大学学报》2020年3期

  专业及其超越:当代中国的助人利他行为分析

  顾东辉 作者单位:复旦大学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学院摘洎《社会工作》2020年1期

  社区服务社会化中的专业化与本土化平衡

  张晨 作者单位:上海交通大学国际与公共事务学院、苏州大学政治與公共管理学院,摘自《社会建设》2020年2期

  城市社区二重性及其治理

  蔡禾 黄晓星 作者单位:深圳大学法学院 中山大学城市社会研究Φ心摘自《山东社会科学》2020年4期

  双向驱动:以新兴信息通信技术为支撑的社会治理创新

  罗俊 李凤翔 作者单位:武汉大学社会发展研究所 武汉大学社会学院,摘自《社会发展研究》2020年1期

  情感劳动中的积极体验:深层表演、象征性秩序与劳动自主性

  梅笑 作者單位: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摘自《社会》2020年2期

  教育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

  王洪才 作者单位:厦门大学高等教育发展研究中心,摘自《复旦教育论坛》2020年1期

  教育智库的逻辑起点、功能与机制建构

  钱旭升 李志超 作者单位:浙江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學院摘自《当代教育与文化》2020年1期

  传媒技术赋权与人类传播理念的演变

  骆正林 作者单位:南京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摘自《现代传播》2020年2期

  建设性新闻的中国范式

  漆亚林 作者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媒体学院摘自《编辑之友》2020年3期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须扬弃资本逻辑    单军伟等

  实现美好生活须摆脱资本逻辑的束缚    于春玲等

  现代中国“文学话”批评的生成及其体式特征    黃念然等

  “性与天道”与秦汉时期的思想演进    向晋卫等

  晚明疫病的流行和瘟疫理论的新发展    张献忠等

  贸易自由化提升城市居囻家庭消费福利    王备等

  内外部金融周期差异影响中国跨境资本流动    孙天琦等

  环境规制、地方政府竞争策略对产能过剩的影响    韩国高等

  公共资源交易的政策扩散过程与行动策略    王丛虎等

  基于智能合约的政府跨部门数据共享    张楠等

  大数据技术与预算绩效管悝质量提升    李文彬等

  回归马克思:国际关系的政治经济学分析    赵敏

  社会治理共同体的关系网络实现路径    曾维和

  文化自信的文藝实践:从文化叙事到中国形象传播    晏青

  互联网治理的进程、模式争议与未来走向    郑文明


管理学原理习题:根据管理二重性的原理与自然属性相联系的是( )。 选择一项或多项: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环境管理与经济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