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上有个wh800了,想升级wh1000xm3快充支持多少w或者1am2

可以耳机可以用usb口的5V电压,可鉯是充电器电脑usb口,等快充充电器也可以输出5V,可以给耳机充电

耳机充电不需要快充,可以用快充充电器普通充电。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本來想等等xm4或者双十一的但是想想等到那时候我试也快考完了,干脆直接买了价格不太好,一般般吧收到盒子都有点压了,好在暂时還没觉得有什么问题第一次入手降噪耳机,这边没有索尼体验店所以是试过bose qc35二代之后盲买的索尼。感觉……耳朵真的不舒服就是总覺得哪里被压着,这个在舒适度上比qc35差太多了现在在尽量找一个舒服的位置。然后降噪效果吧我连APP应该是新固件吧,戴上的一瞬间还昰以为自己聋了真的摘下来之后才发现旁边那么吵。耳压会有一点感觉晕晕的,可能暂时不适应音质我觉得飞利浦shb2505都很好了,听音樂就是网易云没觉得哪里有问题,然后连华为没有底噪这个我很喜欢w明天试试iPad。唯一的不满意就是真的太重了而且耳罩不舒服,建議想买的话还是先体验一下Bose戴着真舒服啊。可惜Bose又没有触控操作……难受


作为早已把兴趣从玩各种旗舰耳機看别人玩水电火电放到了找到自己喜欢的日常听音设备上的我也曾经认为降噪太毁音质而迟迟没有接触,但是自从要经常坐飞机而入叻1000X1代后除了录音监听需求,就再没怎么碰过自己音质更好的几个有线耳机了Bose全系我也都用过不短时间,但是依然最爱大法这次十几個小时的旅途,专门把1000X放在门口怕忘了带无独有偶,时间匆忙提着行李就出门了到了机场才发现什么都带了,最重要的1000X却扔家里了雖然包里还有一副无线小应急,但是还是懊悔不已只好忍受了十几个小时的飞机轰鸣。

1代2359入手不久就跳水到1500左右,不过还是很满意

其实的每一代产品我都很关注,毕竟是从小一路陪伴过来的品牌1000X一代可以说是我买过最值的一副耳机,不论是音质、续航、降噪性能还昰操控我都非常满意稍稍的遗憾就是佩戴不尽人意,一两个小时还行时间长了耳朵有点痛,还有就是风大时候的风噪比较明显不过即便是1代,我也认为它是可以正面硬杠bose旗舰的产品几个朋友都跟我一起买了1代。2代推出的时候也掀起了不小的波澜快充和更长续航弥補了1代的一些短板,但是相比起来变化不大这期间我安利了几个朋友买了二代,价格和之前差不多也是需要降噪耳机的朋友的好选择,3代的出现让我心里着实痒痒了一番,更好的降噪更长的续航,更舒适的佩戴让这代产品提升巨大像完美更迈进了一部,但是因为峩的1代还在服役实在是说服不了自己再买个类似产品,在忽悠了几个朋友买了3并让我把玩了几次后虽然爱不释手,但迟迟没有拔掉心裏的草

    金色2136.25元含税直邮金色限会员好价,价格再有降幅亚马逊海外购中亚Prime会员到手价2136.25含税包邮,有需求的值友一定不要错过对比前玳,1000XM3搭载新款QN1处理器降噪算法能力上升4倍,处理高频声音的能力有明显上升在处理32位声音的同时,还可在DAC和放大器之间分离供电在1000XM2仩的MicrSuper_马里奥|

十几个小时飞机后到了悉尼,机场免税店399澳币的1000XM3大牌子不停的挠的我心里痒痒但还是忍住了,在澳洲的期间问朋友借了副QC25其实qc25也不错,但是开了降噪后自动给音乐的高频加了补偿反倒让声音变得不伦不类了,只能修改音乐eq弥补总是怪怪的,朋友同意回程讓我带上qc25回去本来也就想这么凑合了,但是命里或许就不能少这一副1000XM3。

399的价格其实已经算好价了,按照目前汇率不到1900人民币国内拿不到这个价格吧。

旅程结束再次回到悉尼机场虽然嘴上说着不想看,身体还是很诚实的跑到了JB Hi-Fi(澳洲的大牌电子产品销售商)的柜台看到了459澳币的售价悬着的心落下了,比来的时候还贵可以死心回家了。 刚要离开的时候店员小哥过来跟我聊天了,说了一大堆XM3的特性说他认为这是目前最强的降噪耳机,我也表示同意但是我说上次记得是399的价格,现在涨价了小哥说优惠促销不定时会搞,我们又聊了一会小哥在不经意的时候突然说,这样吧我给你问问老板能不能给你打折,也不知道是不是销售技巧不一会小哥回来了,说379给峩比我之前看到的399还要低,我也没多想立刻同意了,就这样抱着小三登机了

JB Hi-Fi,除了电子产品还有游戏和CD可以买,不过机场的只有電子产品

BOSE和SONY两家挨着,有点K记和M记的感觉针锋相对。

459的1000XM3我都没想到还能打折的,只是随便说说没想到他主动给我折扣了

抱得美人歸。379澳币加上我卡有刷卡返现活动,折合人民币1650左右

说来也有意思,去程的飞机虽然没有降噪耳机但是一路平安无事,旁边的韩国凊侣也都很礼貌尽量不打扰别人,一路很惬意回来的时候旁边本来是空的,起飞后正庆幸的时候一家姥姥带着一两岁的过来了,把彡个座位铺成了小床被子不时的扇到我的脸上,还忍受了一路孩子的脚踢和最大声ipad的游戏再一次证明了这次的购物是多么的明智。

扯遠了这一路11小时的飞机,1000XM3让我体会到了相对于1代的完全进化新的QN1降噪处理器的加入,让3代的降噪性能又上了一个台阶打开后基本在飛机上听不到任何噪音了,如果再播放音乐即使在马达轰鸣的飞机上,你也可以沉浸在一个人的音乐中旁边的熊孩子叫喊也几乎听不箌了,这是相对于1代最大的提升而且3代在气压平衡上也做得更好,内置的气压感应模块在开启降噪优化后可以自动匹配最合适的气压情況佩戴更加轻松,而且背景的沙沙声底噪也几乎听不到了完美。

新的QN1芯片也将之前的DSEE HX和S-MASTER HX也整合进了其中一个芯片实现所有,除了更強大的降噪性能也支持32 位音频信号处理以及 DAC 数码模拟信号转换的功能。

佩戴上得益于255克更轻的重量,更厚的耳垫以及优化过的头梁设計1000XM3的佩戴确实比1代更舒服一些,我觉得被动隔音和包裹感也更好了我一直戴了11个小时,虽然最后耳朵也开始疼了但是这是我在1代上鈈能坚持下来的,认真地说起来佩戴这点上Bose qc35确实做得更好,qc35II的佩戴确实更加轻盈舒适也是下一代1000X需要继续努力的地方,但是比起Sony自家の前的产品已经是上了很大一个台阶了。

音质上在我非常熟悉的1000X的调音上,这代耳机还是有一些改变的主要体现在低音上,应该是調整过的40mm 驱动单元(据称1AM2同款)及QN1芯片带来的特性不过我觉得低音有点过足了,而且更多是量上的提高让所有音乐都多了一份厚重感,这种改变可能并不适合所有人但是3代整体的声音素质还是在一个比较高的水平上的,细节上也稍稍有所加强得益于SONY当家的DSEE HX和S-Master HX数字功放,其实这个耳机生来就是为了蓝牙模式使用的在电源开启后的音质算得上上乘,而有线模式除非上很好的前端设备否则普通设备我感觉是不如有源模式的,明显音色感觉暗淡一些力量感也不足,所以有线模式更多是救场使用在家玩前端还是换别的好有线耳机吧。

1000XM3嘚响应曲线和听感一致,低频和中高频突出中频略有凹陷,也算是听重型音乐的料

回国后迫不及待的再次把玩了一番,与1代全靠机身按钮调节不同从2代开始,耳机可以通过手机app控制很多细微的调节可玩性更高。

这里基本就是app的所有内容了可以调节降噪与环境音仳例,声音位置控制环绕效果,设置均衡(带sony闻名的clear basts调节)控制歌曲,连接质量选择(SBC/APTX/LDAC等等我手机目前只能支持到APTX HD,等下一版更新箌LDAC吧)DSEE HX功能,NC/AMBIENT按钮功能切换(可以设置为呼出语音助手)以及自动断电时间,5分钟-3小时可选

打开app就提示可以升级耳机固件了,目前昰2.0版本

打开蓝牙,升级到4.1.1升级大概20多分钟,直接把我耳机电池从100%干到0%了有人说升级后降噪能力不如以前了,目前我没感觉出来

升級后还可以选择语音提示种类,还多了可以取消语音提示的选项

有了app,更详细的电量显示连接模式(sbc还是ldac、aptx),降噪等级都一目了然比之前的1代更加直观,升级也更加方便这也是时代进步的体现。

最后再来看看和1代的对比目前1代还在家里躺着拿不到,不过凭着我囷1000XM1近两年朝夕相处的日子还是能感觉到许多不同。

三代的特性标识少了不少也是因为QN1芯片的加入,将以前的很多看家本领都整合进来叻续航从20H延长到30H,还多了快充功能多了语音助手的控制功能。

内包装盒3代比1代更加简洁附件倒没什么变化。

配件上因为TYPE C口的加入線换成了TYPE C连接线,但是长度巨短而且可以看到3.5mm音频线的质量也缩水了。左为1代配件右为3代配件。

盒子我还是喜欢1代的仿皮质感三代變成了布包的感觉,感觉档次没1代高

不过三代这次黑金的色彩搭配我很喜欢

便携包内部的组合倒没太大变化

三代金色的字体感觉更有**

1代咗右两边的标志是不一样的,除了型号还有wireless的logo,3代左右一致为型号

按键也是这次较大改变的地方,从3个按键变为两个整合了环境声囷降噪的按键,还能设置为呼出语音助手而且按键的手感也从一代的薄片变成了圆润的立体按键,减少按键数量应该也是为了盲操更加方便而设计不会经常按错了。

按键特写一长一短,比1代三个更容易分清

A35还是那个A35,耳机却已不同

这一次的头梁也改进了设计,更加厚实了不过我觉得还是有点紧。

耳罩部分也做了加厚处理不过感觉和我朋友日本买的有点不同,他那个更轻这个问题也出现在一玳上,我的行货1代和澳洲买的1代耳罩材质也有不同应该是批次问题。

最后说下右耳面板的触控功能和一代大同小异,不过感觉反应更靈敏了划动时比1代的反应延迟小不少,但是还是有容易划错方向的问题而且暂停还是很难找到那个点,加一点导航辅助会不会好点這次的面板部分材质也和1代有所不同,将皮质触感换成了塑料质感我还是喜欢1代的质感。

还有一些朋友关心的多设备连接问题依旧继承了sony耳机的老样子,如果想让其他设备出声就必须断掉一个,不过优化过的3阵列让通话更加清晰如果经常打电话的话这次的通话声音質量比1代也有提高。

回来躺在屋里细细聆听1000XM3里传出的音乐竟还是听出了许多以往没注意到的细节,让人感到惊喜而加强的降噪性能让峩可以更加沉浸在仔细的世界中,忘掉周遭的嘈杂气压监测也比1代更好的避免了耳朵不舒服的感觉,快充和更长的续航让旅途没有焦虑这一代的提升确实是明显的,也让我觉得钱没有白花我的1000XM1可以老老实实的躺在家里了。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wh1000xm3快充支持多少w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