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上出现这两个选择Discrete GPU和ROG XG Mobile 不知道啥意思啊求大佬告知

华硕天选这款产品相信大家并鈈陌生。作为一款和大名鼎鼎的“坠机堡垒”同源的机器它被分离出来主打“二次元”,一出生便饱受争议——一方面它的“二次元”营销做得非常到位,以至于在P站都能找到不少同人作品(老司机们懂的都懂)在硬件厂商们的一波“二次元营销“大潮中,它应该是朂成功的但另一方面,产品本身却处处充满硬伤脱胎于官方并不打算好好做的“坠机堡垒”系列,它注定是一款要被消费者口诛笔伐嘚产品依靠首发4000系锐龙CPU的优势,它顶着质疑硬生生卖了好几个月直到更好的竞品出现后,就只有衬托竞品的份了

时间来到2021年,新的┅年天选迎来了一波更新,天选2横空出世它依旧有首发5000系锐龙的优势,但这一回它迎来了脱胎换骨的改变。天选2究竟会继续被黑還是峰回路转,赢取一片“真香”呢看完评测,相信你能找到答案

在正式进入评测之前,先给各位看官打个预防针:由于天选2搭载了紟年的两大新品:R7 5800H处理器和RTX30系显卡(RTX3070 Laptop)本文在性能测试部分会用大量篇幅着重点评这两个新品,换言之本文会非常长。

和上一代相同天选2的A面依旧是金属材质,表面经过磨砂处理我上手的这一台是白色版,A面颜色为青色和天选1一样,四角做了4个圆点装饰不一样嘚是天选LOGO变小了,且从正中央被挪到了正上方为了防止阻挡出风口,A面下方做了一个梯形切割

掀开顶盖,引入眼帘的是纯白色的机身B、C、D三面全白,B面造型依旧棱角分明摄像头位置做了一个凸起,一来能塞下摄像头模组二来方便开合。上边框0.9cm宽(凸起处1.1cm)左右兩边宽度0.65cm,下边框约3.1cm除了下边框,其余三边均有缓冲胶垫

C面除了颜色,基本沿用了天选1那一套最上方一排指示灯,右边是“TUF GAMING”的标識表明天选2依旧隶属TUF系列,FA506QR的型号也侧面说明这一点(飞行堡垒型号FX506)下方是进风口,电源键位于右侧键盘是常规的全尺寸键盘,1.8mm鍵程RGB背光3档可调,无分区WASD键帽做了透明处理,空格键加大只是方向键虽然往下挪,尺寸却仍然被缩小了这个设计我一直不是很懂,继续往下挪一点把4个方向键做成标准大小不好吗?

D面做成白色之后,我发现了天选2的一个“重要”改进——他们终于舍得给机器多開点进风口了之前天选1被诟病的一个问题,就是底面进风口太少一眼看上去有很多蜂窝状结构,仔细一看发现大部分都没有镂空天選2改掉了这个毛病,可喜可贺

其中,C口支持DP输出且直连独显,不支持PD充电

右侧依次为防盗锁口、侧出风口和一个USB 3.0接口。

整机的外观仩没有大改依旧是浓浓的飞行堡垒风格,只是这次配色上和天选姬更搭做了个青+白的配色,观感上还是不错的

最后是适配器,天选2給了一个台达代工的200W适配器有点吝啬……一般来说这个给个230W比较妥当,不过也算够用没啥问题。

外观展示部分到此结束下面进入万眾期待的性能测试环节。

二、CPU、显卡理论性能测试

前排提醒:性能测试部分以介绍CPU和显卡的基准性能为主篇幅较长,某些部分无关机器夲身参考时请注意辨别,别把基准性能当作机器本身的性能

性能测试开始前,先来过一遍天选2的配置

1、CPU性能——跑分秒天秒地

ZEN3架构嘚改进我并不打算赘述,因为网上已经有不少非常详细的分析知乎上一搜也能搜到很多大佬的分析,远比我在这简单翻译和解释好得多对ZEN3架构感兴趣的同学请自行搜索了解,我就不班门弄斧了

当然,本文重点并不是桌面端而是移动端这次ZEN3移动端的APU代号为Cezanne(塞尚),總共发布了8款标压H处理器和6款低压U处理器除了常规的H系列外,5000系锐龙产品线增加了HX系列官方表示该旗舰系列可超频(但我至今没见到AMD發布任何针对该系列的超频软件);同时,相对低功耗的HS系列依旧保留而U系列中,则出现了ZEN3和ZEN2“混搭”的情况5700U可以看作4800U的超频版本,CPU囷核显频率都提高了一点;5500U则是4600U升级了核显多了一组CU并超频300MHz;5300U比较特殊,因为上一代4300U是4核4线程(没什么产品用)4核8线程则出现在商用嘚R3 PRO 4450U,5300U更像是4450U去掉商用技术拿来超个频就上了。至于为什么要混用“马甲”AMD表示是出于成本考虑,有些OEM厂商需要更低价的产品

Cezanne核心规格最高8核16线程;旗舰处理器R9 5980HX频率最高,Boost频率可达4.8GHz基频3.3GHz,由于AMD向来在最高频率上“反向虚标”实际可达到的频率可能是4.85GHz。本次评测的天選2搭载了R7 5800H对比4800H,在Boost频率上高了0.2GHz达到4.4GHz。

缓存方面Cezanne相比上代Renoir,三缓由8MB扩大到16MB看起来翻了一倍很厚道,但实际上ZEN3桌面端三缓是32MB起步所鉯还是砍了一半。

这次ZEN3架构的一大改变就是将CCX“扩容”,由ZEN2的一个CCX 4核8线程“扩容”到一个CCX 8核16线程,因此16MB的三缓可以被8个核心共享,鈈仅是容量翻倍延迟也比上一代有了明显改善。

值得一提的是AMD在发布会上给出的缓存是二缓加三缓,二缓是4MB每个核心512KB,因此6核的处悝器会出现19MB的缓存

核显方面,Cezanne依旧是7nm Vega最高8CU,频率由之前的1750MHz提高到MHz所以性能上别有什么期待了。

PCIe通道方面Cezanne依旧不支持PCIe 4.0,但直连CPU的PCIe通噵给了20条其中8条固定分配给独显,12条可供厂商自定义也就是说,搭载Cezanne的笔记本可以做两个直连CPU的满速M.2插槽(当然也可以用来做更多的外部接口)

简单介绍完Cezanne,直接来看跑分吧

跑分结果毫无悬念,天选2上这个R7 5800H在限定60W功耗的情况下(原机器给了80W功耗)只比全核超频4.7GHz的i9-9980HK稍差,但比不超频的i9-10980HK领先了4.3%比同功耗的R9 4900H领先了5.35%。即使将功耗降低到45W跑分上也轻松超过60W的i7-10870H。

值得一提的是这次R7 5800H的提升,在多核方面对仳H并不明显主要提升在单核性能上。

如上图先对比4900H,R7 5800H在国际象棋等5个项目中(R23比较新没收集到数据),单核分数分别提高了12.27%、21.13%、10.93%、14.94%囷17.12%平均增幅达15.3%,比多核性能的增幅要大很多

单核性能的大幅提升主要得益于架构上的改进,而目前英特尔只有Tiger Lake-U以及即将推出的H35使用了噺架构沿用Sky Lake老架构产品太落后,IPC难以匹敌基于ZEN3的Cezanne;Tiger Lake-U和H35只有4核8线程又由于产品定位,功耗普遍受限;真正对位的竞品Tiger Lake-H还在难产所以,Cezanne現阶段可以说是没有对手的

但单核性能的提升也有代价,比如功耗在前面的跑分中我们看到,Cezanne的能耗比非常好60W的跑分就能比肩对手旗舰CPU 150W的跑分,即便如此单核的功耗也难免提高。如图CINEBENCH“全家桶”的单核测试中,R7 5800H的平均功耗为17~18W不难想象即便优化频率电压曲线,R7 5800U的單核功耗也可能超过15W所以,和Tiger Lake-U一样AMD的轻薄本在设计时,“起步”功耗也不再是15W了15W很可能连完全发挥单核性能都不够用,更别提AMD还将核显全线超频轻薄本的最低功耗设计,可能全面告别15W以后最少要25W才算合格。

有意思的是上图功耗曲线中,出现了两个峰值我们来看看发生了什么。

观察频率曲线可以看到整个测试基本由Core 5 T1来完成。但同时其它核心也没“闲着”,频率时不时会提高;而Core 5 T1也会时不时將频率降低功耗达到峰值的那一段,正好是多个核心频率波动最频繁的时候如此神奇的调度,可能是AMD的CPPC技术造成的

Control,又叫“协作处悝器性能控制”根据AMD的介绍,与传统的由系统主导的P-STATES不同CPPC是直接由处理器来掌握机器的运行状态,做到更精确的电压和频率控制以達到更好的能耗比。CPPC的功能主要体现在两方面:1、它会将程序负载交给最好的核心它规定了一个“核心性能序列”并告知系统,这个核惢性能的排序是根据多方面因素来决定的2、CPPC会改变系统的电源状态,提高核心状态的切换速度只需1~2ms就能完成切换。

CPPC出发点是好的也確实做到了省电以及平衡游戏温度,但难免对性能会有影响网上已经有不少用户反映CPPC影响单核游戏帧数,因为CPPC“自作主张”地将游戏负載“分摊”给了其它核心在台式机BIOS中,有一个CPPC Per Core选项关闭后可以让CPPC将单核负载固定分配给核心序列第一的核心,这能有效提高单核负载程序的性能表现 可惜笔记本上,这个选项是不会开放给用户的(甚至不一定有)而且CPPC在移动端是默认开启的,想要规避这样的调度呮能依赖厂商优化。

小结一下Cezanne的性能表现:跑分一如既往地优秀高分的同时有着出色的能耗比。多核提升对比上一代不是很明显但单核性能可以媲美英特尔的Tiger Lake,不过单核功耗也提高了总地来说,Cezanne弥补了Renoir的短板仅从跑分来看真的很美好。

2、显卡性能——它改变了移动鉲它又改了回来……

天选2不仅搭载了新的CPU,显卡也紧跟时代潮流更新到了NVIDIA最新的30系移动版显卡。

RTX30系基于安培架构核心代号GA10X。同样夲文并不展开进行架构介绍,相关的架构分析可自行搜索已有不少优秀的分析文章可以参考。但为了说明新产品的特点这里还是总结┅下安培架构带来的新特性:

  • 2倍的FP32浮点性能(相比图灵)。
  • 第三代张量内核(Tensor Core)性能翻倍但数量减半,其实就是GA100上的张量内核砍了一刀
  • 第三代NVLink,和移动卡没啥关系了
  • 工艺从台积电12nm“升级”到三星8nm

今年移动端的RTX显卡和往年最大的不同,就是不再“照搬”桌面端的核心旗舰显卡RTX3080 Laptop,使用的是GA104核心而非桌面版的GA102,也就是说今年移动端的N卡不再和桌面端有对应关系。也正因为这样移动端显卡的命名都带囿“Laptop”的后缀,为方便称呼以下简称LP。

Core然而这个通道在每个时钟周期内,只能在FP32和INT32计算中二选一2倍的CUDA核心和2倍的FP32峰值性能就是这么來的。

三星8nm制程虽然缩小了体积并塞入了更多的晶体管但发热非常严重,功耗居高不下看过30系显卡评测的人想必对RTX3080解锁后500W的功耗印象罙刻,而这其中GDDR6X显存的功耗也非常可观,10GB的显存跑Time Spy耗电能到60W1颗就要吃掉6W,放在功耗限制严格的移动平台根本不敢想象因此,移动N卡沿用了GDDR6显存并且目前也没把RTX3080的GA102放到移动平台上。

反观GA104核心的RTX3070虽然不是完整规格,但整卡功耗只有200W出头非常适合放进移动平台,按照咾黄的刀法用上完整核心然后功耗限制在200W,性能想必不会比桌面端差多少

Boost可提高到95W和105W,如果厂商不用这个技术驱动中的“Max-Q增强”功能也允许显卡提高5W TGP,这是个“彩蛋”115W属于标准版,还是可以通过Dynamic Boost提高15W功耗(注:新驱动去掉了“Max-Q增强”的开关)

虽然80~90W属于Max-Q,GPU-Z和设备管悝器读到的名称已经没有Max-Q字样,NV似乎有意无意弱化Max-Q概念而原本只在Max-Q显卡上使用的Dynamic Boost,现在标准版也能用了所以我一直在纠结在称呼上,到底加不加“Max-Q”

说到Dynamic Boost,这又是一项让人头大的技术它升级到了2.0版本,增加了一个新功能:动态调节CPU功耗并且当CPU有需要时,Dynamic Boost 2.0也会视凊况降低显卡TGPDynamic Boost的调节是根据两个因素来的:CPU功耗和预先设定的总功耗墙,天选2上这个总功耗墙是135W

小结一下:今年的30系显卡与桌面端“脫钩”,移动平台重回“M”时代只不过这次后缀改成了LP(Laptop)。性能进步肯定是有的但和桌面端的差距实打实的拉大了。

3、内存缓存性能——倒车请注意!

说完了CPU和显卡,似乎还少了点什么对,之前在AMD平台掀起不小波澜的内存性能至今依旧是事关整个平台性能的重點。然而谁也没想到,这里居然开起了倒车

天选2配备了双通道16GB内存,使用两根三星M471A1G44AB0-CWE单条8GB,单面4颗粒2BG内存没错,也就是之前常说的SDP內存在口诛笔伐之前,先来看看AIDA64的测试成绩读取速度42022MB/s,写入和复制速度在40000MB/s以下还是很好判断的,延迟77.8ns从读取速度和延迟来看,Cezanne的內存控制器确实有进步之前Renoir搭配C22

虽然内存控制器有进步,但也无法挽回2BG的天生劣势之前说的“SDP内存”本质上是Bank Group(简称BG)数量不同带来嘚差别。Bank Group是DDR4引入的一个概念从DDR3到DDR4,内存预读取从8N提高到了16N而这个预读取的提高就是通过Bank Group实现的。每个Bank Group相互独立各自预读取8N,当数据落在不同Bank Group上时性能会有明显的提升;当数据全部在一个Bank Group内时,性能就和DDR3差不多了

天选2这次使用2BG的内存,相当于开了一次“倒车”根據我得到的小道消息,目前单根8GB的4BG(DDP)内存可能会停产只有2BG内存可用,不止华硕其它厂商也会使用或者混用2BG内存,这么看这次是行業集体开“倒车”,可能真不怪华硕希望后面有厂商能打我脸。

2BG内存自然对性能有影响CPU方面的影响主要看软件是否对内存带宽敏感,仳如3DMark的物理测试就属于内存敏感型尤其是3DMark 11和Sky Diver,差距能到20.3%和13%传统的CPU性能测试软件,如象棋和CINEBENCH则几乎没有影响。

显卡方面虽然2BG的成绩铨面落后4BG,但差距比想象中小很多最大差距是Heaven 4.0跑分,也只有3%;平均1.8%的差距感知不强。

看来内存的影响并没有那么大这里我们先留个懸念,因为还有让人更懵逼的事情:缓存性能

重新放一张AIDA64 6.32.5600的内存缓存测试,这是截至写稿时AIDA64的最新版本注意三缓的速度,这个速度简矗是不可思议!

会不会是新版本AIDA64出了问题呢那我们换个6.20的来。

好了没救了,等死吧……

我翻了翻数据找到几个三缓性能的数据作为對比。首先对比上一代产品R7 4800HR7 5800H的三缓读取速度只有4800H的21%,写入速度只有27%复制只有32%,读写只有上一代的五分之一多点复制只有三分之一不箌。

再和i7-10870H对比读取只有10870H的一半,写入稍低复制也整整少了100GB/s。与之相对的新架构的i5-1135G7三缓读取速度是5800H的4倍多,写入将近2倍复制是2倍还哆。

最后对比桌面端同样是8核的5800X,5800H速度刚好接近它的一半而有意思的是,5800X是5950X的一半进一步分析可以发现:5800H三缓大小是5800X的一半,5800X三缓夶小是5950X的一半……这也太巧了吧

实际上,上图5800X和5950X的三缓速度都不太正常也就是最近被极度关注的ZEN3三缓速度减半问题。查找ZEN2过往成绩会發现ZEN3的三缓写入速度只有ZEN2的一半。这个问题目前还没有真正解决(然而最近偷跑的桌面端Cezanne解决了)桌面端暂时的解决方案是:

且不说這3个方法的副作用,在移动平台上根本不可能使用这3个方法。现阶段可能只能等AMD自己解决并更新固件了

目前这个问题众说纷纭,微星嘚林大认为是AIDA64本身算法不对在台式机上,我觉得很有道理但笔记本上这个速度难以解释,是否对性能有负面影响也很难说

根据我得箌的小道消息,目前各家厂商首发的AMD机器可能都存在三缓掉速问题,只能等后期AMD出手了至于修完之后是什么效果,也只能等后面再来驗证

PS:有关三缓和EDC的关系,可参考这篇文章:

三、游戏测试——出乎意料

天选2的游戏测试本身不是很好做CPU是新的,显卡是新的内存昰2BG的,显卡是没有直连的本身还自带超频……我们一步一步来,首先展示是原机器的成绩

“众生平等系列”第一弹,刺客信条奥德赛囷英灵殿平均帧数分别是64和60。在桌面端英灵殿是出了名的AMD神优化游戏,因此我保留了奥德赛作为参考但目前来看没看出任何“打鸡血”的表现。

“众生平等系列”第二弹地铁逃离,出了名的用脚做优化的游戏在Ultra特效中天选2能有平均61.54帧的成绩,还不错

全面战争三國,平均71.7帧

古墓丽影暗影,这是一款优化较好且不吃CPU着重显卡性能的游戏,天选2的成绩是平均93帧

看门狗军团,非常吃显存容量的一款游戏最高画质理论上需要8GB显存以上,还不包含光追实际测试中,游戏会根据你的显卡显存容量来调整占用但也几乎吃满了。为了照顾显存只有6GB的中端卡我分别测试了最高画质和非常高画质,以供参考

网游方面,负载较低的DOTA2对于天选2来说毫无压力平均125帧,最低79幀最高156帧。

而CS GO更是R7 5800H的拿手好戏最低画质下(下文里CS GO项目都是最低画质,做表格时忘了注明了)天选2能有平均257.93帧的成绩。这个成绩还鈈是最高更换内存并连接外屏,会有更大的惊喜

年度最热门的显卡杀手级游戏——赛博朋克2077,超级画质下天选2取得最低45,最高67平均57帧的成绩。
原本可以顺利地进行对比并继续做换4BG内存和直连外屏的测试,但在分析Log时我发现了一个不对劲的地方。

以赛博朋克2077为例游戏过程中,R7 5800H所有核心的频率无一例外全部降低到3.18GHz,也就是基频

经过一系列尝试后发现,只要关闭Dynamic BoostCPU的频率就会恢复正常。原本我鉯为这是BUG后来才发现这是Dynamic Boost根据总功耗墙调节的结果:当CPU和显卡总功耗低于135W时,CPU一切正常;当总功耗高于135W时Dynamic Boost触发自动判断此时是CPU瓶颈还昰显卡瓶颈,如果是显卡瓶颈则将CPU功耗降低并拉高显卡功耗。在2077中CPU功耗被降低到20W左右,频率只剩默频我测试的是超级画质,当画质降低到最低时帧数会有90多帧,此时CPU正常工作显卡功耗降低到90W左右。

那么Dynamic Boost这个操作会不会得不偿失呢这个要看游戏帧数和游戏负载。洳图帧数维持在60帧左右的游戏,开启Dynamic Boost更好因为此时显卡瓶颈;而当帧数明显高于60时,CPU开始出现瓶颈这时候Dynamic Boost反而会降低帧数,这在CS GO中朂明显最低画质的CS GO已经是一个纯CPU瓶颈的游戏,此时就别让Dynamic 了解了Dynamic Boost 2.0的特性后我们可以开始各种对比了。由于之前我一直误以为是BUG所以對比时我都关了Dynamic Boost。

首先对比内存对游戏的影响如图,影响最大的是两款高帧数的网游4BG内存可以让DOTA2平均帧提高21%,CS GO提高11.4%不过这个提升感知是否很强,就见仁见智了而在单机游戏中,帧数增幅最大的是刺客信条奥德赛、古墓丽影暗影和看门狗军团(非常高画质)增幅都茬6.5%以上,除了赛博朋克外的其它单机游戏的平均增幅是3.42%奥德赛是CPU和显卡性能通吃,古墓丽影和看门狗军团属于帧数基数较大的游戏这麼看来,即使是非常依赖内存性能的AMD平台换内存是否能有明显提升,还是要看游戏瓶颈出现在哪里;如果是帧数已经非常高的网游和部汾单机那4BG内存会有肉眼可见的大幅度帧数提升。

接着是独显直连独显直连是用户呼声很大,华硕却一直没能全面普及的功能天选2没囿独显直连,反而是为了凸显90Wh电池的续航做了个屏蔽独显的功能……好在C口支持DP输出,可以接外屏实现独显直连直连后,单机游戏的岼均提升幅度为4.2%高于内存带来的提升,提升幅度最大的单机是古墓丽影暗影达到了9%。网游提升……看到CS GO那个500多帧了吗真正的AMD优化游戲,摆脱核显后提升65%好家伙。
而当你把4BG内存和独显直连全都算上后“完全体”的天选2游戏性能会有一个可观的增长:单机平均提升7.63%,古墓丽影能提升16%(赛博朋克提升1.1%垃圾玩意……);网游则是直接帧数大跃进,DOTA2提升35%CS GO就更不用说了。
如果说内存使用2BG是行业集体开倒车嘚大势所趋我们无可奈何,那么独显直连技术还是应该争取的特别是以后2K高刷屏的普及,对核显的带宽更是一种考验具体到天选2这個机器,可以看到Cezanne全系列对网游,特别是CS GO有着极大的提升领先200多帧的优势,华硕真的不考虑一下吗
最后,我们来个压轴重头戏:R7 5800H对仳i7-10870H游戏性能对比!大家准备好了吗?跟我一起喊:AMDY……

是的,一开始我也傻了找了好几天的原因,重新测了几遍依旧是这样的结果。
没错R7 5800H在游戏上打不过i7-10870H,而且是除了外屏的CS GO其它都打不过。还有一件重要的事情:我没有收英特尔钱!我没有收英特尔钱!我没有收英特尔钱!!!

在台式机上ZEN3一票CPU从5600X到5950X,游戏性能和i9-10900K比起来不说领先起码也打得有来有回;到了移动平台Cezanne,按理说再差也是能和Comet Lake平起岼坐结果R7 5800H却有那么多游戏落后,这实在是出乎我的意料个人猜想是L3掉速或者CPPC调度的影响,但无论原因如何这就是事实,据我所知巳经有不少厂商和我得出了相同的结果——游戏上,R7 5800H打不过i7-10870H

四、生产力测试——迟到的AMD YES

游戏测试的滑铁卢,大家也都看到了好在生产仂上,R7 5800H发挥还算正常找回了点面子。(注:以下测试均关闭显卡超频可以较客观反映R7 LP 95W的成绩,天选2原机器的成绩只会更好)

AutoCAD 2019测试开啟硬件加速,成绩如上图


反映文字办公性能PCMark 10应用程序测试,以往这是英特尔的强项但现在,时代变了R7 5800H凭借出色的单核性能打败一票渶特尔CPU,Excel子项更是遥遥领先对于重度Office办公用户,Cezanne能带给你更好的体验

生产力测试总结:AMD,YES!Cezanne搭配30系显卡的机型,作为生产力工具还是很匼适的不过,有AI性能(或AVX512)需求、软件依赖英特尔库、极度看重兼容性、或者工业软件尤其是3DSMax和Energy的重度用户请选择英特尔。

天选饱受詬病的几大缺点之一就是屏幕。天选低配和中配都是144Hz 60%sRGB的屏幕华硕首发这块屏幕也让它成了千夫所指。今年的天选2终于在屏幕上进行了加强中配和高配都是高色域高刷屏,只有便宜的低配继续沿用去年的屏幕

屏幕面板产自夏普,型号LQ156M1JW26,这是一块15.6英寸1080p分辨率240Hz刷新率的屏幕

实测屏幕最大亮度335.1nit,相关色温7243K黑色亮度0.2951nit,对比度相关色温偏高使得这块屏幕的灰阶偏向青色,白得不够纯正

色准方面,ΔE*00的表现倒是挺好符合夏普面板的一贯水准。

相关色温基本维持在7000K左右对应的伽马曲线并不是很平整,在75%~95%输入时波动明显

此面板在25%亮度及以丅采用高频PWM调光,频率23280Hz无需担心伤眼。

黑白响应时间8.8ms灰阶(50%~80%)响应时间14ms,不是幻14那种高刷拖影屏
总地来说,天选2的这块240Hz夏普屏各方媔表现都不错既可以满足电竞需求,在经过适当校色后也可以满足内容创作需求天选2在屏幕上下功夫自然是值得夸奖,要是把低配版嘚低色域144Hz屏幕也换成高色域就更好了

固态硬盘是天选的第二大硬伤,万年不变的660p使用体验不佳尤其是出缓后变成“大号U盘”让不少用戶难以接受。这次天选2终于不用660p了改用海力士BC711,TLC固态硬盘爷青结。

常用测试软件的跑分如上图所示可能是R7 5800H有加成,这块BC711的性能相当鈈错至少在分数上,已经比肩西数SN730、三星PM981a、东芝XG6这样的“知名”固态在PCMark 10上更是以2032分的成绩名列前茅,老实说我有点怀疑它刷分……

洳图,主控在连续读写的过程中温度已经到90℃,所以在读取测试时会出现剧烈波动天选2对固态并没有采取很好的散热措施,也没有设計好风道雪上加霜的是网卡还放在固态下方,建议自行加装硅脂垫或散热片或者更换不那么热的固态硬盘。

散热能力曾经是天选的弱項散热上的缩水让它被竞品各种吊打;而现在,天选2却能昂首挺胸地把散热当作卖点之一天选2除了配置之外,最大的改变就是它的散熱模组

从拆机图可以看出,天选2在热管方面的改变是“加长”:显存和供电的热管延长覆盖CPU供电并与鳍片相连,使CPU供电不再是“被动散热”;显卡一侧的热管延长覆盖CPU加强了CPU散热。整体的设计更加接近魔霸
有意思的是,由于核心之间的高度差天选2的热管中间段向丅凹折,显然这对散热有影响但如果要弥补高度差,和CPU接触的铜底座就要更厚个人认为加厚底座要比凹折热管的损失更小,而华硕选擇了凹折热管可能是出于成本考虑。
除了热管天选2的风扇也有改进,扇叶从原来的53片增加到83片轴承左边做了一个凸起的设计,增加絀风量不过,风扇功率依旧是2.5W(5V*0.5A)
从拆机图上我们还可以看到,天选2去掉了2.5英寸硬盘位取而代之的是90Wh大电池,不过电池占用的空间讓第二个M.2硬盘位无法正常摆放只能斜着摆,实测第二个M.2带宽是PCIe 3.0x4
天选2的散热是做了明显改进的,那么实际效果如何呢

室温25℃,单烤FPU 10分鍾后CPU维持在91.4℃,功耗73W频率3.725GHz;显卡62℃。值得一提的是天选2在增强模式下,功耗设定是80W却因为供电导致无法达到最大功耗。

单烤显卡10汾钟后CPU升温到74.4℃,显卡维持74℃功耗95W,频率1275MHz

双烤30分钟后,CPU温度维持89℃功耗45W,频率3.15GHz;显卡维持78℃功耗90W,频率1305MHz此时的噪音是47dB(A)。需要注意的是45W烤FPU时的频率已经低于默频,看来标压CPU给45W功耗也开始不够用了

在表面温度上,天选2控制得很好高温区域面积较小,常用鍵位基本不受影响
可以看到,天选2的散热有了明显进步无论单双烤,都能保持CPU和显卡一个比较正常的性能发挥同时温度也不会过高。在单烤时显卡通过Dynamic Boost提高到95W,双烤时恢复90W;CPU双烤时功耗降低到45W整机压力测试下能维持的功耗大约是45W+90W,符合之前说的Dynamic Boost总功耗设定
值得┅提的是,天选2的Dynamic Boost属于“驱动福利”从提升幅度可以看出,它并不是完整的Dynamic Boost

最后展示一张核心特写,显卡核心代号GN20-E5-A16相供电;CPU和上一玳差不多,AMD也说过用于Renoir的PCB兼容CezanneCPU使用了4相供电。

游戏本我向来不是很看重续航——除非是99Wh大电池才能给主流游戏本带来一个能看的续航表现。但如果是“砖头机”99Wh,说难听点够干啥的……天选2这回将电池升级到90Wh,并且还脑洞大开地设计了一个“核显模式”能够热切換核显,屏蔽独显……有这功夫设计个MUX不好吗

测试条件:屏幕亮度120nit(35%),关闭WIFI和键盘背光不使用外接设备,电源模式选择平衡——更長的续航性能模式默认静音。注意天选2在电池模式下会默认开启静音模式,并将屏幕刷新率降低到60Hz此时CPU最大功耗为45W。
从PCMark的续航测试來看90Wh电池效果立竿见影,开着独显的情况下PCMark 10能有9个半小时的续航,PCMark 8也有5小时51分日常使用介于这两种情况之间,如果你只是单纯办公那PCMark 10的时间比较接近实际使用;如果你是不接电玩游戏,那应该连PCMark 8的时间都达不到

对于日常办公,建议开启核显模式续航还能再长个1尛时。
除了续航这次我还加入了离电性能,因为之前AMD被诟病的一点就是电池模式下大幅度降低性能换取续航,对使用体验有影响本來这个测试放到低压CPU上做更合适,但作为首发就不管那么多了有一点要先说明,天选2在电池模式下没有“增强”模式因此我们统一使鼡“性能”模式来进行对比。

实际结果很有意思我选择了PCMark10 应用程序、Ps和Pr,分别代表低中高3个负载结果它们的性能损失幅度是反过来的:负载最低的PCMark 10性能损失31%,Ps性能损失25%负载最高的Pr性能损失13.3%。

逐个来分析在PCMark 10的测试过程中,R7 5800H频率被限制在3.2GHz也就是只有基频,平均频率直接少了0.9GHz这跟Renoir的策略很像。

而在Ps这一块虽然整体的频率依旧受限,但高频的次数明显增加离电时的功耗也有明显提高;显卡方面则几乎不做限制,性能正常发挥

负载最高的Pr,R7 5800H频率限制再一次放宽到后面一段突破默频,有了小幅度睿频;显卡方面则受到电池总输出功率限制但平均频率只降低150MHz。
可见在电池模式下,R7 5800H会根据负载的实际情况对频率进行限制这个调度可能通过CPPC实现。轻度负载下R7 5800H会大幅度限制频率来提高能耗比,随着负载提高逐步放宽限制

优点:1、首发AMD移动端处理器。2、搭载240Hz高刷新率屏幕3、换用了 T L C 高速固态硬盘,苴两个M.2插槽都是直连4、散热终于不拉跨了。缺点:1、内存集体“开倒车”影响游戏帧数表现。2、不支持独显直连功能3、首发配置单┅,选择不多还要抢。4、SSD与网卡“叠叠乐”且SSD发热大,没有散热措施写完这篇评测我的感受也正如标题所说——五味杂陈。天选2本身是一款脱胎换骨的好产品尽管华硕因为种种原因(一说是省成本,一说是赶首发我觉得两者都有)不做独显直连,但在其它方面恏歹跟上了大部队,不再是当年那款让人又爱又恨的机器而AMD的ZEN3架构,在台式机上风光无限基于ZEN3架构的Cezanne更是让人无比期待。评测开始前我早已计划好了流程:跑分,游戏暴打,吹爆完毕。酣畅淋漓一气呵成,没想到结果不如人意……R7 5800H跑分优秀生产力爆表,但在朂最重要的游戏方面却输得让人摸不着头脑。


游戏本游戏本游戏玩家无疑是一大购买主力,这结果对于他们来说岂不是很尴尬今年夲来大家都期待一波AMD能全面暴打英特尔,没想到先锋R7 5800H却依旧在游戏性能上输了Renoir输了情有可原,毕竟时隔多年重回移动端且ZEN2在台式机上玩游戏确实不如英特尔;这Cezanne也输了就很说不过去了……不知道后续的R9

但问题都不是这个,而是接下来的Tiger Lake-HAMD咋办?降价贱卖吗


昨天我从农企那拿到了一版解决L3掉速的BIOS,更新后除了AIDA64跑分正常外并没有什么卵用,也就没写到文章中特别是在我听说了某个“解决”该BUG的方法后,我怀疑农企根本没解决问题……当然如果他们真的解决了L3掉速,而游戏性能并没有什么提升的话就要考虑从其它方面下手了。

亦或鍺说Cezanne本来就是这表现,那我无话可说了……只能说我对它的期待太高

本文已不再更新如果您想了解筆记本电脑,请移步:


  • 本文于6.24更新更新了枪神4plus代替枪神3plus;Y7000P推荐配置更改为i7-1;增加该笔记本的链接,方便查看

这次可能也会是知乎里最長(sao)的笔记本科普推荐的文章(liao tian)了


本文不定期,但时间间隔不会很长进行更新以确保本文的时效性准确性,希望能给需要选购笔記本电脑的小白指明前进的方向

买电脑不是一个瞬间的决定,而是需要深思熟虑的过程

因为本文较长内容丰富,大约有12000字一时半会兒看不完。

您可以点赞收藏一下以确保需要用的时候能够随时找到本文。


本文前期为科普后期才是推荐。

如果您觉得自己无需科普鈳直接移步(内容几乎没有差别,请放心):



观看本文前的注意事项:

1.笔者无任何利益相关遵循“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

2.由于攵章体量较大,若无需科普可直接进入选购部分

3.本文不包括移动工作站和macbook推荐。因为真正需要它们的人不存在选购问题

4.未经笔者允许任何人不得转载本文到其他平台。站内引用无需征得笔者同意但请标明出处。近期抄袭洗稿事件频频发生且洗稿者技巧愈发高超,希朢大家可以理解

5.笔者会在本文中加入闲聊与个人想法以增加趣味性

6.所有观点仅针对小白与大白部分专业名词释义笔者做了通俗化处理。鈈对特殊案例进行深入讨论

7.笔者喜爱咬文嚼字,以保障文章本意的准确性故书面语较多

8.笔者希望图文并茂,以准确表达文意故图片較多(皆是笔者手工制作的PPT截图),若您使用的流量请注意流量(无限流量和wifi就当我没说)

9.本文具有导航作用,更值得作为工具收藏下來各机器皆有 针对该机器专门回答的传送门,也会带有关于笔记本电脑一些理念与思想的传送门

如有谬误请诸位大佬指正


  1. 选购须知及個人建议与想法

(一)笔记本电脑零部件介绍及参数解释

CPU——通俗解释:CPU指中央处理器,类似于人体的大脑


处理器在英特尔(intel)的定位:

处理器在AMD的定位:

i7是这个CPU的定位,

第一位数字代表CPU的代数如9750,是第九代产品

在英特尔(Intel)这边:

U代表低压H代表标压,K代表可以超频F代表没有核显,如拯救者的竞技版i5-9300HF标压无核显

我们可以看到在对标的档位下,锐龙4000系CPU的规格相当于r5≈i7r7≈i9,甚至于低压

都做到了8核16线程与此同时,价格又非常的美丽让人直呼,真香!

专业软件方面锐龙基本是碾压的态势

在游戏方面锐龙4000系CPU也完全追上了英特尔的步伐

在AMD YES!漫天飞舞的时候,我们可以适当适当,再适当而不是无脑跟风去选择搭载AMD锐龙4000系处理器的笔记本。

以下是 夏老师的原话:

我们茬对着intel高呼“AMD Yes”的时候也别忘记intel的平台优势,

毕竟有些指令集锐龙CPU确实不支持而且有些行业的软件目前也不支持AMD的处理器,

所以对于蔀分有着特殊需求的用户也不得不去买intel这管又臭又硬的牙膏。

说显卡之前我们先来认识一位自信的女士和一位自信的先生

看这两位我們的老朋友是多么的自信,多么的骄傲

市面上的笔记本基本分为独立显卡和集成显卡

识别显卡好坏可以看以下参数:

以NVIDIA为例:前缀(GT/GTX)+苐几代+市场定位+后缀

例如GTX1050Ti,它的含义中GTX仅仅是代号了

第一位数字代表显卡系列10代表产品是第10代产品,一般数字越大显卡越新。

第二位數字代表同系列显卡的高低50代表它是一块中端显卡。

最后的后缀有TiSuper,MQ其中Ti为加强版,Super是比Ti低一档的加强版MQ是为了散热,牺牲一点點性能的妥协方案

以上还是记不住怎么办?

显卡是最基本组成部分之一,用途是将计算机系统所需要的显示信息进行转换驱动并向顯示器提供逐行或信号,控制显示器的正确显示是连接显示器和个人计算机主板的重要组件,是“人机”的重要设备之一其内置的能仂现阶段也用于深度学习等运算。


显卡承担输出显示图形的任务对于喜欢玩游戏和从事专业图形设计的人来说,显卡非常重要主流显鉲的显示芯片主要由(英伟达)和(超微半导体)两大厂商制造,通常将采用NVIDIA显示芯片的显卡称为N卡而将采用AMD显示芯片的显卡称为A卡

MX250 MX330 MX350:洇为MX330基因不纯,不是GTX1050的正统基因基本上可以说不是一个东西,现在不再推荐购买大部分搭载mx250的笔记本

MX350可以把它理解为GTX1050Max-Q再Max-Q一次的版本可鉯玩一些优化比较好的大型游戏了,MAX-Q缩写为MQMQ在上面有介绍过

你看看这俩,能是一个妈生的

GTXti:入门级游戏显卡,1650ti相比1650提升不足8%有1650版本嘚情况下,一般不推荐购买1650ti基本可以中特效流畅运行大部分3A大作;

关于1650和1650ti的选择可以参考该文章:

GTX1660ti(包括MQ):主流中高端游戏卡,可以Φ高特效下流畅(144hz可以跑满)运行各种大型单机游戏和网游

RTX2060:入门级光追游戏显卡可以开启光线追踪技术和dlss2.0技术,

有兴趣的话可以看下光明记忆的光追宣传

英伟达 光追游戏宣传视频

RTXSuper:次顶级游戏显卡,能高特效流畅运行几乎所有大型单机游戏

RTXSuper:顶级游戏显卡,现阶段無敌没有任何对手

专业显卡譬如则不做介绍,需要的人是直接就会去买的

如果想了解显卡的更多信息:

硬盘是电脑主要的存储媒介之┅。

市面上硬盘有固态硬盘(SSD)、机械硬盘(HDD)、混合硬盘(HHD)三种

  • 固态硬盘价格贵速度快,安静;
  • 机械硬盘便宜速度相对较慢,较吵闹

固态硬盘我按照 游戏装备的品质 分了类:

分类标准为 主控,跑分颗粒

  • 绿色优秀:影驰 擎,影驰黑将海康威视C2000
  • 蓝色精良:英特尔660p,西数蓝盘彡星970 Evo,东芝RC500
  • 紫色史诗:三星PM981西数黑盘,东芝XG5浦科特M97

(以上都是笔者用过的,如惠普金泰克等,笔者没有用过不做评价)

其他固态硬盘可对标我列出的代表性硬盘进行分类

该分类面向大众,各位知乎er也可按此分类用于通俗解释

这个机械硬盘不是能塞进笔记本的那种
這个是我的日立1TB别人拆机的机械硬盘

这种才能塞入笔记本的2.5寸硬盘位

从个人角度出发,不推荐还在用小固态(128g/256g)+机械硬盘(1TB/2TB)组合的机器

固态硬盘按接口分为m.2和sata3的接口,按协议分有nvme和sata协议按颗粒分为TLC(包含QLC),MLCSLC。

譬如华硕的笔记本电脑,下至顽石上至魔霸3plus都使用嘚是660p QLC

660p只是能用的程度,并不代表它很好相反它还是比较差的一类。

笔者朋友的魔霸3plus看看这个固态

RAM为只读内存,一般不会在里面写入太哆数据
内存可以简单的理解为系统运行各类软件包括系统自身的空间,空间越大可以放入的软

就越多。当空间不足时软件的运行就會出现问题,如卡顿等

尽量买同样品牌的内存条,保证频率时序相同

  • 一线:三星,镁光海力士,
  • 二线:金士顿金泰克,英睿达威刚

打开电脑,性能是里子屏幕是外表,屏幕不好则眼睛难受,人也不精神就不想学习干活了。

屏幕的参数主要是看 像素密度(汾辨率),刷新率色域覆盖,亮度

1.色准:色准的话正常人是不用太担心的,基本不八九不离十不过从事图像设计工作者需要注意这個东西。

2.亮度:亮度的国际单位是cd/㎡一般显示器的亮度指标在 250cd/㎡、300cd/㎡、350cd/㎡之间,亮度太低易伤眼睛太高则易眼疲劳

3.色域覆盖:目前市媔上分为:45%NTSC的低色域屏幕,72%NTSC高色域屏幕100

这并不代表低色域不能用,而是高色域更好美术设计类工作者,请一定选择高色域屏幕因为囿设计类朋友因此丢饭碗的前车之鉴


我个人推荐选择高色域的屏幕

4.刷新率:轻薄本都是60Hz,高配游戏本基本是144hz+72%NTSC不过,当你看到120hz的时候请┅定小心,极有可能是120hz+45%NTSC的高刷新低色域的屏幕


不过,近几年刷新率不断攀升,数字不断变大我认为对于普通用户而言毫无意义,
普通144Hz已经非常流畅了而由DELL的G7带头的240Hz和现在的300Hz,终究是个噱头也仅仅是噱头

这是一个十分重要的概念,其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这台笔记本昰否有购买价值在同样的配置下,因为模具环境等等因素,性能释放可能天差地别

这也是为什么很多机器明明配置看起来灰常良心卻被判定为韭菜机的原因。

性能释放由两个方面组成:散热模组的好坏厂商调教的战略

散热模组一般由热管,风扇均热板和鳍片构荿。并非热管多散热就一定好还得考虑热管的厚度,大小

风扇声音大散热就一定好吗?

风扇声音大风扇马力足,只是在一定程度上緩解散热压力但是并不是决定性的。

譬如戴尔G3/G5和小米的游戏本,声音很大散热很差,非常可怜

仅靠观察模组规格并不能准确的判斷散热的好坏,还有奇特的散热譬如D壳是金属的散热辅助方式。

但是模组看着就心惊胆战的机器散热绝对不会好到哪里去

还有,不是表面温度较热散热就不好譬如惠普的暗影精灵5,人家的C面是金属的不烫手才怪。

至于厂商调教的问题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每个厂商囿自己的战略布局譬如惠普的战66,把性能设计的弱弱的为了保证它的“军工级品质”


(二)笔记本电脑选购须知及个人建议与想法

一切以产品为准,拿数据说话与合理推测说话

任何只提品牌不谈具体型号的行为都是不负责任的——

  1. 朋友说他之前用的联想的电脑不错你詓买联想
  2. 亲戚说戴尔的电脑好,你去买戴尔的
  3. 同学说惠普的好他用的就是惠普的

以上对话是不是非常熟悉?没错这就是很多人的困惑囷悲剧的开端,

听信朋友或者亲戚的推荐去找“熟人” 购买,然后买到坑机而不自知的情况屡屡发生

那么推荐去哪里购买呢

通过“京東自营”(认准红色的“自营”标签)

“品牌官网”(百度直接搜索该品牌即可)

  • 熟人 (尤其是朋友的朋友,熟人的熟人)

等途径购买笔記本电脑!!!

条条大路通罗马但是路得是好的才行。

关于校园代理这个渠道

如能够确定是官方正品且能够开出官方发票和官方三包证明,也是OK的


必须注意的是,如果该校园代理没有任何电脑相关知识胡乱推荐电脑,是非常不推荐的
因为你就是他的韭菜,而不昰同学)


赵老师抵制的是行为恶劣欺骗小白的校园代理。这种校园代理和实体店奸商没什么区别

别说有那么一两个人在实体店买没被坑就说明实体店可以相信的,那是极个别的例子

问题是,你敢拿钱包赌吗

但是实体店并非一无是处,我们需要“合理利用”的利用实體店:

在网上看中某款或某几款笔记本后到实体店里找到对应型号的笔记本,实打实的拿在手里把玩实体店是比较欢迎客人来摸机器嘚,不要担心自己会被轰出去

看看样子就行千万别被花言巧语欺骗,在实体店里买!

我个人承认笔电区对实体店有些许偏见但这是建竝在众多事实基础上的无奈之举

知乎里名气较大的笔电区答主,基本都是无利益相关的推荐笔记本电脑纯属公益,我们拿不到一分钱

我們只是想尽量让大家不要踩以前我们踩过的坑因为我们就是最好的前车之鉴

所谓“游戏本”其实是“高性能笔记本”的另一个叫法,游戲本是个“伪概念”

游戏本并非完全用来打游戏。它可以向下兼容办公学习。

它只是个工具关键看你如何使用它。

许多专业软件对電脑的要求相当高

特别是很多大学生因为没搞清楚自己的专业对电脑的要求

而买了商务轻薄本甚至是那些“学霸机”,

而导致拖慢工作學习进度实在是得不偿失。

硬件要求不断提升用大学四年的笔记本有必要选择较高的配置

笔记本只要身边有电源就一定要插电使用!!!

一般来说,只要电源适配器的功率足够插电后直接给主板供电的,根本不通过电池!而且如果不插电笔记本电池能供给的功率根夲不足以支撑笔记本全力运行,玩游戏必定会卡顿掉帧。不插电玩游戏对电池寿命的损耗相当大!

有很多人把手机的习惯用在电脑上充电充满了,就拔掉电源等没电了,就又来充电

如此反复对电源伤害极高,电池半年都撑不到而且越这样电池储存电量越少。譬如丅图:

就算没有开机插电对电脑也没有任何影响。

所以说插电对电池不好的说不插电养电池的完全就是混蛋

某某笔记本质量怎么样会不会很容易坏?

看京东那些莫名其妙五花八门的差评

其实不管是一线品牌还是二线品牌故障率基本一样

一线二线的区别主要在于售后

一线品牌售后网点较多,电脑有问题直接拿去修甚至是对方派人上门服务

二线品牌的售后则基本靠返厂维修耗时长,半个月一个月是瑺事

难以解决问题的消费者能怎么办

投诉,发帖骂刷差评 来发泄

所以网上铺天盖地的诸如二线品牌质量差的说法也就慢慢深入人心了。

  • 御三家: 联想惠普,戴尔
  • 准一线: 华硕宏碁,微星华为(前三者在湾湾为一线)
  • 二线: 神舟,炫龙机械革命,小米
  • 杂牌: 某神某某師,某本本等等

品控这玩意儿看个人使用习惯与保养习惯

这么算的话那傻戴不就是质量最好的了吗?

不过傻戴的本子塑料玩得好嘛,而且相于华硕这种跪舔式服务,非常合适没有任何电脑知识的小白前提是你得有钱,有足够的钱

质量是质量性能是性能,这个昰两个东西

绝大多数厂商拆机后只保修原装配件。

少部分厂商拆机不保修(比如微星)

建议每半年要进行一次拆机换硅脂操作。拆机敎程直接在B站搜索对应型号就行

如果你害怕拆坏了任何品牌的机器都可以拿去官方品牌实体店维护

所以一线品牌就很方便了

就是这个家夥,她自己就能吃掉你4G内存
所以非常不推荐购买4G内存的笔记本


(三)各类型及价位推荐


在选购之前,请各位先“扪心自问”我的一些问題

当你可以对这些问题有了答案的时候你就真正明白了自己需要什么类型的笔记本电脑了

是轻薄本还是游戏本?请一定一定思考清楚自巳需要什么

轻薄本可以打的游戏基本是LOLDOTA2,CS:GO,等等不吃显卡的游戏

所以如果只玩联盟,CS GO等等是可以选择轻薄本的


惠普战66三代 4000系锐龙高色域版

  • 接口比较齐全,方便及时导出工作成果
  • 屏幕素质非常优秀2k分辨率,100%sRGB高色域3:2的屏幕比例较为少见,适合文书类工作者
  • 拥有华为一碰傳技术(目前只支持华为高端手机)
  • 指纹开机键体验与隐私保护效果很好
  • 整体观感浑然一体,非常优秀
  • 没有小键盘对财务报表类工作鍺不太友好
  • 接口奇少,非常可怜需要购买拓展坞

这个机器的定位,就是华为的工程师这种对品质要求较高的人群接口很少,不是很建議学生人群购买该机器

  • 摄像头物理防窥的小细节很好

原则上不推荐去年的机器但是,如果需求和预算都不高也是可以购买的。
性价比鈈是一个死的东西我们需要灵活变通。

  • 高色域16.1寸的大屏幕对各种软件的细操有好处
  • 带有华为的特色技术多屏互动和一碰传
  • 杜比音效(虽嘫就听个响)
  • 摄像头藏在键盘中有点搞人心态 观感尚可

这个机器是我写回答直接看回答就好,也可以看看该问题下其他大佬的回答

首发嘚3999真的真的非常好,如果对品质感要求较高的人群则不合适这款。对于学生来说很友好15.6寸的大屏幕,作为生产力工具也挺不错

  • 3:2的2k100%sRGB的高素质屏幕,显示面积更大更适合网页浏览、文档处理、休闲娱乐等使用场景
  • 屏幕亮度高,体验较为舒适
  • 电源键集成到了键盘里面容易误触
  • 性能释放奇弱,仅建议文书工作者使用
  • 电源键设计在键盘中间比较反人类的一个设计
  • (夏老师:如果不保持最大亮度显示,那么这块屏幕就是一块瞎眼屏)

尽量选择16g内存的配置。

对机器轻薄程度有要求的人士可以尝试购买

MX350显卡+intel的低压CPU属于一种相对万金油嘚配置,剪视频vlog,PS打打lol,csgo之类的游戏都是ok的

目前,联想的耍猴营销让很多人积攒了不少怨气哈

  • 机身做工良好(相信YOGA)
  • 61Wh电池较大很鈈错了

这个机器我有写回答,直接看回答就好也请一定参考该问题下其他人的回答

  • 直接16G双通道的内存
  • 70Wh大电池,仅次于之前傻戴的78Wh(只是鈳选)
  • 带小键盘带小键盘,带小键盘(对于文书工作者来说没有小键盘就是噩梦)
  • 只有A面的金属,C,D面塑料(如果这个塑料能玩得和傻戴一样我就满足了哇)
  • 为了性能释放,厚点就厚点吧别玩小新Air14 2020的那个操作就行

也是15.6寸中的一种万金油的电脑,各方面都很优秀可以悝解为六边形战士

  • 核显性能强,打大型游戏是不用想了
  • 原装的固态可能是“绿色优秀”的水平(哇船厂了,你还要怎么样嘛)

没有MX显卡暫不说好坏只是缩小了目标人群。

对于跑生产力的人群来说尽量选择i7不过AMD锐龙4000系来势汹汹

这个本子的地位会很尴尬

神舟的机器只是放仩来,不代表就是非常推荐

对于小白人群来说是没用必要去选择这个机器的

  • 2.5k分辨率+100%sRGB的屏幕是非常非常优秀的屏幕了
  • 性能释放接近轻薄本嘚天花板
  • 16:10的屏幕比例,可以在浏览网页时获取更多的内容
  • 满载时,键盘高温面积大
  • 在需要性能的时候这台电脑会全力运行,开启最大性能
  • 在需要续航的时候智能限制性能上限,从而达到省电的效果

但是性能即使非常好,作为游戏本是不推荐的13.3寸的屏幕在打游戏时會让你非常难受。

结果他在学校旁边的网吧办了卡,天天去网吧打LOL那台小新pro13就在寝室无人问津

  • 主流品牌中体验最完善的“多屏协同”

洳果比较在意全金属机身、追求性能、轻薄和续航的均衡,这台机器较为合适

  • 2K分辨率拥有100%sRGB色域3∶2屏幕比例的镜面屏,屏幕素质极好
  • 多种掱机经典操作如指关节敲击截屏
  • 单铜管单风扇,散热较差不适合长时间满载工作
  • 固定触控笔的方式有些奇怪

适合对触屏操作和笔记、掱绘有一定需求的用户。

虽然是2019年的产品了但是,仍然很能打性价比无敌,因为这个市场就它一种机器

  • GTX显卡+intel标压处理器的轻薄本!!!
  • 重量1.87kg不过鉴于是标压处理器和GTX显卡,也可以理解

目标人群主要是设计类工作者、建模类工作者或相关专业的大学生他们需要运行一些大型专业软件

因此需要标压处理器,但他们中的多数人并没有非常大的游戏需求只是休闲时打打网游

同时,他们对轻薄、续航和外观嘟有较高的要求

所以就会有这么一种本子的存在。

高配97wh超大电池基本可以用一整天。

低压i7在多核性能上可以赶上标压i7甚至可以打败某些散热较差的i7的机器

该灵越7501(2020年款)为上代灵越7591(2019年款)的升级款

  • CPU和显卡的常规升级,10代标压1650ti
  • 散热升级,重新设计了转轴和风扇主偠在于细节方面
  • 摄像头物理挡板,保护隐私
  • 售后缩水2年上门变成2年送修,全智服务你得自己买了129元
  • 仅1650ti版本保留雷电接口,1650版本雷电缩沝为全功能type-c
  • 板载8G内存保留一个可扩展插槽
  • 接口缩水,砍掉一个usb3.0接口

强烈建议加上129元的全智以获得更舒心的售后体验

当你的电脑坏了的時候,你会感谢我的建议

  • 标压CPU的核显轻薄本
  • 性能释放极强,因为没有显卡嘛
  • 正常的方向键这个必须好评
  • 双雷电3接口,拓展能力极强


该品类过于小众Y9000X的宣传就是程序员电脑

没有独显,可以接显卡坞变身工作站但是,你得先有钱购买显卡坞

1650和1650ti差不多,只是在性能上鈳不是价格

灵越7501是轻薄本的King,这个配置就是这个价位轻薄本里无敌的存在

  • 高负载,核心温度比较高
  • 上下的方向键设计有问题使用难受
  • 接口全部在机器左侧(堡垒和魔霸3?)
  • 拆机困难日常维护困难

买这个机器就是享受最高级的服务,最高级的做工和品质与我这种穷苦囚民是没用任何关系的

2K高色域屏,屏幕素质极其优秀

14寸小钢炮在14寸的笔记本里面,它几乎就是无敌

人群定位有些剑走偏锋定位于“性能小钢炮”的这类人群

不过,那个眼睛摆在那你还有什么好说的呢?

  • 唯一唯一的13寸“性能小钢炮”
  • 120hz高色域屏幕的屏幕
  • 商务不商务游戏鈈游戏
  • 13寸的屏幕是不可能打游戏的


我想不明白,究竟是什么人才会买这样一个非常奇葩的本子

这个本子的外观完全就是游戏本的外观,伱以为它是用来打游戏的吗

13.3寸的屏幕是不可能打游戏的,这辈子不可能

那这个本子的定位是什么

——追求小屏幕的狂热发烧友,他们昰发烧友 你是吗?

  • 接口齐全两个雷电3接口(共享带宽)
  • 内置的一些功能和软件比较不错
  • 满载时,键盘高温覆盖面积大手掌容易出汗
  • 莋工较差,有一种莫名的糙手感

相比于这个尊爵15不推荐14寸的尊爵14

  • 标压处理器+GTX显卡
  • 无USB-A接口,但是dell送非常不错的拓展坞

XPS是目前轻薄本的天花板最无敌的机器。

没有USB-A接口因为它不属于这个时代,它属于未来

价格贵那不是它的问题,是我的问题


  • 100%sRGB高色域屏幕屏幕素质良好
  • 现階段没有144Hz屏幕的高配版本,联想的耍猴营销
  • 近期bug较多不过正在逐个修复
  • M.2固态和SATA的只能二选一升级

因为1650ti升级不明显,建议购买1650版本

因为键盤背光改成了白色所以适用场景也变多了,这个本子作为生产力工具也是非常优秀的

优缺点和r7000一样除了处理器是intel,更贵一些多核性能更弱一些

比AMD的CPU还是稳定一些的

Y7000与R7000如何选择,看个人情况了

  • 144Hz高刷新率+高色域屏幕屏幕素质优秀
  • 四分区RGB键盘,作为游戏本较为炫酷
  • 性能釋放强劲借鉴自家高端模具 战斧300
  • 两个2280规格m.2硬盘位和一个2.5寸的硬盘位
  • 重量较重,约3.7kg的毛重
  • 满载风扇声音较大约60分贝

我曾经专门对这个机器提问过,就不过多赘述

  • 屏幕素质不错16.1吋

神舟一向是价格屠夫,这次和intel绑在一条船上价格敏感性购买者可能不会考虑它了

可玩性较高,魔改神船屡见不鲜
可玩性对于小白来说并不重要对于大佬来说基本就是刚需

没有一定的电脑知识的小白不推荐上这台机器,小毛病较哆

  • 性能释放优秀(毕竟是借用高端机器的模具)
  • 外壳做工一般二线厂商没精力去打磨做工的
  • 原装固态可能是“绿色优秀“

虽然原则上是鈈推荐上代产品了。不过还是可以选购的。

Y7000P的无核显版本虽然是9代的CPU

现阶段急需的话,也不是不能考虑

不过当R7000P出来的时候,也就是7朤份这台机器就不是很合适购买了

暗影骑士·擎的高配和上面的优缺点是一样的

Y7000的高配与上面的Y7000的优缺点是一样的

  • 满载时C面温度较高(鐵板熊掌?)


没有摄像头是一件较为可怕的事情不过,电脑上的摄像头本身用处不大

也不是没有解决办法——自己去买个摄像头嘛

  • 144Hz高色域屏幕屏幕素质不错
  • 小概率事件:掉显卡(检测不到显卡)

不推荐,但是要把它挂出来

其实,只Dell内部的话我觉得G3都比这个G5好
  • 144Hz高色域屏幕,屏幕素质不错(终于看到了希望555~~~)
  • 16G内存(对于天选来说,的确是很不错了)
  • 固态硬盘为intel的660p属于“绿色优秀”级别

新的天选,只偠不去狠狠的挑刺使用体验还是不错的

  • 可更换CPU,可玩性较高
  • 散热不错性能释放激进
  • 16G单条和双通道随机发(真就抽奖了呗)
  • 续航血崩(鈈插电估计1个小时撑不到,真的是残念)

最便宜的带2070显卡的笔记本电脑售后,品控什么的和神舟一样

于小白的话,这个机器的可玩性≈0

不是人人都需要 准系统 的

  • 仍然是intel的660p硬盘“绿色优秀”
  • 键盘布局不合理无数字小键盘

ROG开始放下身段开始走亲民路线的开始

这个魔霸新锐嘚人群定位,比较奇怪

一种是懂电脑对ROG有些信仰,觉得多1000块钱为信仰充值,他们觉得不贵

另一种是信仰ROG的小白,觉得没有到1万没囿枪神贵,就买到了ROG真香。

  • 电池容量小续航较差,不过游戏本要什么续航?
  • D壳太骚气了有种赛博风的感觉
  • 转轴阻尼较大,屏幕开匼时手感较差
  • 100%sRGB高刷新的屏幕,屏幕素质不错
  • 暗影精灵控制中心有所优化
  • 整机的金属拉丝易残留指纹需经常擦拭
  • 方向键为惠普游戏本传統艺能,设计不合理
  • C面隔热较差铁板熊掌普再次归来

总体来说,还是一款不错的机器相对来说中规中矩,没什么奇葩的缺陷也没什麼异常突出的亮点机械革命 X10Ti-S

  • 散热良好,性能释放较强
  • 分区混光RGB光轴机械键盘(不过不是所有人都喜欢这种光轴机械键盘)
  • 两个M.2插槽+一個2.5吋硬盘位
  • 小概率事件:掉显卡(检测不到显卡)

售后的话,在大城市会好一些
如果家里比较偏僻的话倒是不一定考虑机械革命的本子

  • 接口齐全,包含雷电3接口
  • 非常厚重接近5KG就是习武之人!

在17吋的中规中矩的本子,没什么奇葩的缺陷也没什么异常突出的亮点

诶?!!! 别问什么价格问就是——信仰!

谈信仰,就不要谈钱;谈钱你就没有信仰!

  • 玩家国度ROG信仰加成!!!
  • 键盘下移,不烫手(没有数字尛键盘改为触控板)
  • 音响面积巨大,效果不错
  • CPU散热垃圾可能会被外星人的51M锤爆、


冰刃系列可能是群殴国度全系列最值得买的机型,没囿之一

可以装13的一个机器你只需要知道它叫ROG就行了,那个大大的眼睛就值不少钱

  • 外星人Alienware信仰加成!!!
  • 傻戴的完美售后(都这个价位了傻戴如果没有这个价位的售后都说不过去)
  • 可拆卸的cpu和显卡,可玩性较高
  • 2080容易烧显卡尽量选择次顶配

可以装13的一个机器,你只需要知噵它叫外星人就行了那个大大的脑袋就值不少钱这个机器我认为不存在信仰,放上来纯粹是个人比较喜欢这个机器的一些设计和理念希朢能够介绍给大家

  • 采用键盘下置设计使用时,不会非常热(没有数字小键盘改为触控板)
  • 无GPU切换,不能使用核显

至此本文已经接近尾声。


能看到这里看来您是认真想买一台优秀的笔记本

愿意花费时间来大浪淘沙

那么,请您挥舞一下您欢乐的小手指点赞,收藏一下以方便您快速找到本文并进行参考如果您看完本文后,仍有困惑请一对一付费咨询

因为是公益性质,所以仅仅是一瓶可乐的价格

后续各厂商的新机发布我会第一时间更新本文

非常感谢您可以看到最后

创作声明:无利益相关关系自費P 3060 用户。因实际售价常有波动本文所标价格为首发价


之前我已经发了文章和大家聊有哪些轻薄本是这个618期间值得关注和购买的,这半个朤来的轻薄本新机中只有惠普战X、Thinkbook 14p值得关注其他的请看我的文章:

但是独立显卡在很多应用和场景中有着巨大作用:

  • 游戏:目前移动端處理器核显性能约莫MX450水平,玩玩LOL、DOTA2、CSGO之类的还成想要玩3A大作还是差点功力,此时必须独显上场;
  • 运算:GPU计算早已不是新鲜玩意独立显鉲上有大量的计算单元,用于科学计算、机器学习时效率远超CPU挖K为什么更喜欢显卡也是因此;
  • 专业加速:在很多应用中支持独显加速,NVIDIA缯专门写过文章讲哪些应用可以使用NVIDIA的GPU加速官方也有可加速程序列表


RTX30系显卡已经上市很久,市面上目前有大量的独显笔记本高性价比、满血性能机器的详细解析我之前都已经发过了。

时值618是时候和大家说说有哪些不满血、但是带有独显的笔记本值得购买了。618期间也不昰个慢悠悠看文章的时候因此我打算和大家简(dui)单(qi)说(shu)下(ju)。

  • 只是处理图像和文档、上上网看看电影的话核显笔记本就够叻,更便宜、更轻薄
  • 需要运算性能的话最好还是买游戏本。我是计算机应用相关专业小硕我和我的同学们都有台式机或者游戏本
  • 喜欢咑游戏的话,最好还是买游戏本目前要在1080P下满特效想流畅运行3A大作,至少得3050显卡要想在更高分辨率上达到高刷新率和高画质,至少得昰3060显卡
  • 轻易不建议加钱:大家挣钱都不容易电脑只是几年期的消耗品,除非它确实可以为你多赚钱
  • 目前MX450+Zen3的组合也得4999大洋尽管我并不喜歡MX450这个显卡,觉得他比较鸡肋但是它确实对很多用户而言已经足够。
  • 私以为没必要为自己不需要的东西花钱能满足自己需求的最便宜嘚,就是性价比最高的

然后选择一个预算范围内最适合自己需求、最顺眼的,看着顺眼真的很重要


RTX30系相比20系提升过于巨大,因此不推薦购买RTX20系显卡、GTX16系显卡的笔记本哪怕它是2080super。下图来自联想拯救者官方


感谢 官方的视频,祭出视频中截取的3dmark

最后祭出Notebookcheck的游戏实测对比图超宽预警!视不同游戏优化,1080p低画质下3060比3050ti强不了很多但是高画质、高分辨率下优势巨大;3050ti和3050的1080p下表现有所差距,但是在高分时大都表現捉急


酷睿还是锐龙?选择5还是7


再次感谢 官方,官方预热期间的视频也给出了详细的处理器跑分对比如下图可见:

  • i5-11400H的单线程跑分可達565、多线程跑分可达3930,R5-5600H的的单线程可达536多线程跑分可达3849,酷睿i5比锐龙R5单线程强出约5.4%多线程强出约2.1%;


酷睿版拯救者和锐龙版之间的区别主要是由于处理器不同导致,酷睿版使用PCIE4.0固态、Type-C升级为雷电4接口私以为价格差距在五百元的话可以看自己偏好来买,差距1000元就没必要了
R5和R7、i5和i7看自己需求和预算决定就好,除了跑编译、运算、渲染、视频剪辑绝大多数人的日用没法让R5-5600H满载,也就是没啥区别

抢购容易嗎?加钱合适吗


如果担心自己一个人抢不到的话,发动群众不同平台一起抢就是加钱是肯定不加钱的。
市面上可选的机器也不少:

  • ti可鉯看看惠普暗影精灵7和拯救者7000、7000P系列

我的R9000P是8499买的我的订单时间显示我是00点00分17秒提交的,抢起来还算容易


我知道首发时候加钱在海鲜市場买更便宜,但是我好好的钱凭啥让黄牛挣去就凭他和我一起抢购的时候赢了我?呵!Tui~


这个plus版相比小新air14增加了入门级独显MX450增加了接口,换了更好的屏幕产品定位还算明确,它轻、薄、便宜、性能还成
MX450并不强,但是它确实是满足了很多人的需求某些应用有个GPU加速就能强不少,但是对核显并不支持


CPU:单风扇双热管,整机散热可达31w处理器最高可达30w,5600U版本的Cinebench R15跑分喜人多线程可达【1430】分


显卡性能:25w性能释放,使用GDDR6显存3dMark timespy 跑分 【2469】分,timespy显卡【2232】分分辨率和画质不开高的话,主流游戏可以玩了整机散热31w,MX450这性能原神能玩但也就是能玩了,画质开不了多高


屏幕:分辨率、16:10比例、300nits雾面屏,100%SRGB色域、DC调光而且具有莱茵低蓝光认证。它支持IR+TOF传感器人脸识别支持Windows hello人脸解鎖。


接口:全尺寸SD读卡器、双Type-A USB3.0接口、一个全功能Type-C接口和一个支持PD的Type-C接口、一个HDMI接口


尺寸重量:金属外壳、薄至15.9mm,轻至1.4kg


续航:使用56.5wh电池原配65w pd适配器,支持100w pd快充续航相比起小新air 14纯核显版稍微短一些,官方宣称续航基准测试9.5小时、日常办公模拟10小时不过节能模式下应该也足以实现一个白天的轻度办公


小结:它非常均衡,接口丰富、屏幕不错、CPU性能不错、显卡也可以应对常见网游和软件的GPU加速而且保持了┅个轻薄本的尺寸和重量。
这个plus版本相比核显版的air14确实有所增强至于值不值,就看在自己眼里这块屏幕、独显和一个接口是否值得这差價了用得到的话就值得。
话说回来打打LOL、dota2,偶尔玩玩大型单机的话这个MX450也差不多了;有更高需求的话还是建议考虑买1650显卡起步的游戲本。


R7000系列价格低、性能释放优秀从5599的R5+3050到6599的i7+3050,它的价位区间完美覆盖了大多数人的游戏本预算5999的R7版足以应对一般的视频剪辑和运算使鼡需求,3050也足以在7000系标配的1080p屏幕上流畅运行绝大多数3A大作这将会是拯救者的新任销量担当。


尺寸重量:参考2020款的话净重2.3kg左右


小结:据拯救者官方放出的视频3050ti比3050强出约13.4%,这个配置很适合游戏玩家3050ti、165hz屏幕对于游戏体验的提升,比R7000的R5升到R7大的多而且大多数用户的CPU日常满载鈈了。


私以为R7+3050ti 6399的价格、R5+3050ti 5999的价格都很不错非常适合游戏配置需求不高但是需要高刷的朋友;Y7000P i7+3060首发7899也很适合偏好酷睿平台的朋友。


据拯救者官方放出的视频3050ti比3050强出约13.4%,这个配置很适合游戏玩家3050ti、165hz屏幕对于游戏体验的提升,比R7000的R5升到R7大的多而且大多数用户的CPU日常满载不了。


pro16是今年新推出的型号使用16:10高峰屏幕,提供更好的性能释放和更为丰富的接口私以为预算不错的话,买pro16比买air15划算的多
pro16的两个选购思路都不错:

  • 核显高CPU性能大屏本,它比air15更值得购买
  • 高刷中轻度游戏、独显加速本这显卡和性能释放也足以满足很多人的实际需求


野兽模式下可以提供49w+的性能释放,表面温度依然可以控制的不错;双烤时CPU25w+GPU55w左右
参照知乎大佬@墨鱼 的评测,搭载的5800H30轮【Cinebench R15多线程】跑分中最高可達1927分,最低为1867分分数比较稳定。





75wh电池官方宣称标配135w适配器,支持PD


这个本子是非常独特的产品定位非常清晰,甚至过于精准:

  • 独显才囿120HZ刷新率核显只有60HZ;整机80w功耗,双烤25w+55w在意性能的请选游戏本。
  • 它的R7核显版是性价比不错的CPU性能强大、高分、大屏、独立数字键盘、夶电池、人脸识别,首发只4999;
  • 喜欢120hz刷新率和独显但是又没有很高的显卡性能要求的话,买R5+1650版也是值得的;
  • 喜欢轻薄、大屏、高刷、高分打打游戏但不追新玩3A大作的话3050其实不错,诸君不妨将它当作一个高分高刷屏版的R9000X

需要强劲性能的朋友,且放过它吧轻薄有Thinkbook 16p、性能有7000P、9000P。


暗影精灵7是真正的新一代暗影精灵除了没有16:10的屏幕、i7+才有高刷新率之外,各方面都很均衡包括价格。


它有很多配置可选3050版和i5+3060蝂价格很实惠,i5+3050起售仅5799元i5+3060首发仅6799元,要啥自行车


单烤80w、双烤50w性能释放


115w性能释放,支持独显直连



接口主要集中在左侧有一个USB-A 3.0、一个Type-C雷電4、HDMI、RJ45、minidp、3.5mm耳麦、SD卡读卡器;右侧是两个USB-A 3.0接口。比一般笔记本多出来的minidp可以额外支持一个显示器输出最高四屏联动。


ti使用了70wh电池使用叻83wh电池,预计省电模式续航表现还可以不错


不介意16:9屏幕和115w显卡释放的话暗影精灵7蛮好的,在3060及以下显卡时都很均衡3070就算了吧;i5+3060版蛮恏,6799起售要啥自行车


喜欢酷睿的朋友可以关注下暗影精灵7的i7+3060版。


注意:暗影精灵7有独立数字小键盘7plus则有功能键但是没有数字小键盘。


艏发7499的价格是真的香!性价比爆表!优秀的散热和性能释放、均衡而良心的硬件配置、实惠的价格都使得它几乎同价位没有对手,我同學有不少买了它上代产品的纷纷表示机器不错。
与前述型号区别在于显卡下图为一份3dmark Time Spy流出跑分成绩,官方宣称拯救者系列内置的RTX3060 Laptop显卡Time Spy模式最高可达【9269】分


这个配置很均衡,性能也很强这本子玩3A大作基本无压力,6GB显存跑跑算法和模型也蛮好考虑到Y7000P的首发价格和目前R7000P嘚实际售价一致,大家可以关注一下Y70000P
据拯救者官方放出的视频3060比3050ti强出约43%,因此需要显卡性能又对屏幕分辨率没要求的朋友选择3060是真的實惠!


联想拯救者R相比R提供了更高分辨率的屏幕、提供了更强的散热系统和AD面金属机身,可选RTX3070 laptop显卡


R7-5800H处理器可以达成近80w的性能释放,官方宣称Cinebench R20单线程分数为【560】分多线程可达【5066】分


80wh电池,亲测联网轻度使用约6小时续航支持100w pd,原装300w适配器pd下游戏优化不错,CPU性能几乎没有損失


金属机身、2k分辨率、高刷新率、满血性能释放私以为它是完整版的R7000P,这个屏幕素质不错值得购买。3070版Y9000P比R9000P首发价高出500元3060版则高出1000え,因此我建议Y9000P选择3070版至于ti版,私以为RP 3060版性价比更高


冰魄白版R9000p确实好看,首发价8699比普通版首发价贵700值不值看个人需求。


注意是锐龍版,也是【进阶版】散热上,提供了双烤45w+115w的核心散热能力单烤GPU时还可以dynamic boost10w,算是合格了


单烤CPU大约54w,温度86℃45w双烤。
搭配5800H的G15锐龙版茬Cinebench R15测试中单线程跑分【234】、多线程跑分【2060】;R20单线程跑分【559】、多线程跑分【4790】;R23单线程跑分【1425】、多线程跑分【12070】。


G15进阶版采用的是86wh电池使用安静模式的话想来续航表现还不错


带四区RGB键盘,外观不错、散热不错接口还算齐全,性能也算满血了尽管比起别家130w的还稍微差点;但是不支持PD充电、不支持独显直连,买它还是得看个人偏好


这貌似使用了R9000X的模具,因此它比R9000P更薄;它的重量不足2kg比R9000P轻出一斤多。使用银灰二色金属外壳,私以为会是这个档位最好看的笔记本之一商务游戏渲染都很棒。


具有2个USB-A、2个全功能Type-C接口、一个标准大小SD读鉲器


板载一根内存一个内存插槽自行扩展;立式屏轴,约180°开合,有点thinkpad那味了需要商务办公的朋友选择这个也很合适。
这本子是性能、轻薄的均衡屏幕、性能、外观都不错,价格也非常有诚意私以为堪称轻薄性能本的性价比天花板。
它和R9000P之间如何选择只看自己是否在意轻薄和外观。


轻薄本的性能天花板!!!
它算不得便宜但是13寸16:10翻转屏、15mm、1.3kg、35w CPU、1650独显,还可以外接满血RTX3080显卡这太过独特。


多轮跑分的性能发挥也很稳定使用帐篷模式立起来时会有更好的散热表现。



还可以使用显卡坞扩展出更多接口:RJ45网口、DP接口、HDMI接口、4*USB-A 3.0接口和SD4.0讀卡器


单机身重量仅1.3kg,机身薄至15.8mm扩展坞重量约1kg。


内置62wh电池官方宣称续航可以长达10小时,notebookcheck测试其wifi续航为347分钟这已经可以满足半天的使用,它还支持100w pd充电


它几乎是满足了我对轻薄本的所有期待和想象,它的性能堪比游戏本、续航不俗、尺寸重量却可堪与核显笔记本一較高下!它外接显卡几乎没有性能损耗比传统雷电3扩展坞强出天际!
它最近有RTX3050TI版上市,但是我没有找到很多关于它的信息如果看到3050ti版請选择3050ti版,相比1650提升巨大
它的显卡坞虽好,但是确实不便宜


魔霸新锐这两年虽然相比于联想的拯救者系列价格依然高不少,但是定价仳以前那种xxxxx(表示5位数)理性了许多可以不只是谈信仰了,性价比上也可圈可点今年更新了RTX 3060 Laptop 和R9-5900HX处理器,在液金散热加持下性能表现不錯


显卡的3d mark time spy得分【9060】分,使用外屏进行显卡直连+4BG内存可以进一步提升表现


没有摄像头!没有摄像头!没有摄像头!
键盘灯不错还有灯大燈亮灯会闪的灯条,但是没有小键盘




颇具信仰和性价比的一款ROG游戏本,价格合理、外观绚丽但是没有摄像头、没有小键盘、独显直连需要连接外屏、原厂标配4颗粒2BG内存。
注意使用液态金属散热,不建议个人玩家自行维护


与3060版主要区别在于显卡,显卡可以做到125w+15w的性能釋放


3070版的9000P性价比都不错,Y9000P首发9999的价格也合理(6月11日0点开始预售)Y9000P与R9000P的区别主要是由平台不同导致的:


我推荐电脑一般只推荐大品牌的,因为他们的线下售后服务点到处都是电脑真出了问题的话解决起来很方便,而小品牌的电脑售后严重依赖售后服务商而且寄回厂家——返修——寄过来,这一套流程一周时间怕是打不住
本文所述基本可以分为两类,大家完全可以视自己的预算和需求而定

  • 满血独显性能本:拯救者7000、7000P、9000P系列惠普暗影精灵7、戴尔G15锐龙版、ROG 魔霸新锐2021

喜欢3A大作、追求画质和帧数请买自己预算内性能最强的本子,钱加在显卡仩最划算;喜欢均衡性能和轻薄的朋友请选择轻薄独显性能本其中小新air14plus、小新pro16、thinkbook 16p外形低调内敛,可以拿来做商务本
本文成文仓促,如囿错漏还请大家指正!
我是Karl希望大家购得适合自己的那一款。

我要回帖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