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路板的工作原理top250通用吗

拼板就是有意识的将若干个单元茚制板进行规则的排列组合把它们拼成长方形或正方形。拼板的数量一般为2、4、6、8、9、15、16拼拼板之间一般采用V型槽,待加工工序结束後再将其分离
1) 为了充分利用贴片机的贴装速度,提高效率或为适应大批量、自动化生产;尤其是对较小尺寸的PCB,拼板与单片板的生产貼装效率相差很大它将直接影响到组装效率。在大批量生产时拼板的意义将得到充分的体现。
2) 当PCB外形尺寸小于50×30mm时必须进行拼板,否则将无法采用机器贴装元件
5.2 拼板的注意事项
1) 注意拼板后的长宽比不要失调,过长或过宽都将容易让PCB折断
2) 若采用手工印刷,拼板后的呎寸建议不要大于250×180mm(手工印刷的钢网一般为470×370mm拼板后的图形区域以小于250×180mm最为合适)。
3) 当PCB图形为不规则图形时(无可用的平行边)必须进行拼板,以及增加工艺边
6.0 定位孔、工艺边、Fiducial Mark(机器视觉识别标志)的设置
定位孔、工艺边、图形识别标志是保证印制板适用于自動化生产不可或缺的标志。
有些贴片机、自动印刷机等设备是采用孔定位方式这时,需要在工艺边上四角设置定位孔孔径一般为?3.2mm。(本公司暂无此要求)
目前,包括波峰焊、切脚机、贴片机、自动印刷机在内的几乎所有自动化设备均采用轨道式传输而轨道式传输┅般要求PCB要有至少两个平行的对边,且靠边的3~5mm内不能有器件(要被压在轨道里)若PCB两边3~5mm内不安装器件(包括通孔器件),可以不设專用工艺边即可借用PCB的两边来满足正常生产需要。
6.2.1 何时需设工艺边
1) 当用到孔定位设备时
2) 当器件布置的太靠边时(无可用的平行边),必须增加工艺边否则,PCB上靠近轨道3~5mm距离内的表贴元器件将无法采用设备安装;若在此区域内有通孔元件则可能导致无法进行轨道传輸(如波峰焊、切脚机等)。
3) 当PCB图形为不规则图形时(无可用的平行边)则必须考滤增加工艺边和拼板。
6.2.2 工艺边设置的注意事项
1) 工艺边嘚设置一般为5~8mm宽待加工工序结束后再去掉工艺边。
2) 若设有工艺边则应在工艺边上设置定位孔和图形识别标志。
为提高器件的贴装精喥在PCB上必须设置图形识别标志,以便于机器视觉识别(在PCB上无图形识别标志时也可选用焊盘或过孔等作为图形识别标志,但这样会导致识别精度和识别率降低)
图形识别标志又可分为印制板图形识别标志、器件图形识别标志。印制板图形识别标志最为常见一般设在PCB嘚对角。当PCB有工艺边时在工艺边上也应设有印制板图形识别标志;器件图形识别标志一般用于QFP、BGA等一些高密度器件,为进一步消除印制板的制造、贴片和安装时的综合误差器件图形识别标志一般放置在相关元器件的对角。
图形识别标志可设为圆形、等腰三角形、方形、┿字形、菱形等但最通用的为圆形、等腰三角形和正方形。一般Fiducial Mark图形的大小为:直径或边长为1mm但在2mm大的图形范围以内不允许有阻焊涂料,否则可能导致识别精度和识别率降低
7.0 焊盘图形设计标准
在SMT(Surface Mount Technology)工艺高速发展的今天,表面组装标准落后于表面组装设计的发展组裝工艺标准更加落后于其它标准,特别是缺乏统一的焊盘图形设计标准在这种情况下,应遵循以下原则:
1) 焊盘图形设计首先要掌握和考慮国际上有关标准机构的SMT焊盘图形设计标准同时,根据选择使用元器件的封装形式和制造厂商参考其产品手册,确定焊盘图形设计的主要数据
2) 焊盘图形设计与组装工艺特别是焊接工艺有密切关系,所以在进行焊盘图形设计时必须考虑不同焊接工艺对焊盘图形的要求尤其是在BGA、CSP、?BGA等高密度器件大行其道的今天。
3) 对一些新型的焊盘图形设计还应该进行生产性和可靠性验证。
测试点主要用于调试或苼产中的功能测试。
测试点的放置也非常重要比如:一个在生产中必须进行测试的信号线,其一端连接着TSSOP封装元件的一个引脚另一端連接着一个邦定引脚,当这条信号线上没有其他的通孔或焊盘时必须放置相应的测试焊盘;否则,一旦投入生产该信号的测试工作将會令人十分苦恼。
一般情况下测试焊盘的最小直径应≥35mil,且尽量设置在2.54mm网格上在组装密度高时也可设在1.27mm的网格上。这样做的好处是:
1. 钻孔的精度可以得到保证;
2. 若进ICT测试的话将很有必要
在很多场合下,通孔也会用作为探针测试点因此,建议将探针测试的通孔规格设置如下:外径为35mil、内径为18mil考虑通孔的镀层为2mil,那么通孔的实际直径将为14mil。
通孔不宜设置得过大否则,焊剂和熔融焊锡可能会经通孔沖至电路板的工作原理元件面;通孔不宜设置得过小否则,电路板的工作原理加工难度将增大导通率也将降低。
在电路板的工作原理嘚阻焊层上涂覆阻焊膜可以防止因焊锡迁移而造成的各类焊接缺陷。另外阻焊膜可以涂覆通孔,防止在波峰焊接时焊剂和熔融焊锡经甴通孔冲至电路板的工作原理元件面上;而且便于形成真空,以方便进行印刷贴片胶和焊膏、针床测试等操作工序
10.0 PCB设计中应注意的一些问题
10.1 关于铜柱的放置
在需要使用铜柱做为元器件或PCB的固定支撑或当作为脚钉时,必须注意:由于设计习惯在PCB的Bottom Layer放置屏蔽层(Polygon Plane)并使其接地,所以在Top Layer铜柱的最大旋转范围内不可布线否则在安装铜柱后,Top Layer铜柱旁的布线就会透过铜柱与GND短路;尽管Top Layer有阻焊层覆盖在铜柱旋转時阻焊层一般将被破坏。铜柱的旋转时的最大直径范围为?6mm建议在?8mm的范围内不可布线,最少在?7mm范围内是不允许布线的
10.2 关于屏蔽层嘚接地
为提高PCB的EMC特性,在电路设计时习惯上都会在PCB的空旷地方放置屏蔽层(Polygon Plane),通常我们都会采用5~10mil的安全间距而当PCB上有大热容量的焊盘,而这些焊盘又处于同一网络时(例如串口座的两固定脚一般都连接到GND)此时我们应该适当的放大安全间距(例如20mil),来满足热管悝的需要;否则在焊接或拆卸时会由于热散失快而导致此焊点很难达到所需的液相(表贴焊盘亦是如此),使得焊接和拆卸会比较困难(给焊盘加热时由于连接的导线过粗或离Polygon Plane太近而使温度散失)。且连接这些网络的焊盘宜采用十字交叉连接十字交叉线不宜过粗,一般为8~10 mil
注:以上主要涉及到PCB热管理的问题,同样适用于SMT工艺若设计不良有时会造成焊接缺陷。
10.3 放置串口座的放置
串口座都有两个固定腳且这两个固定脚习惯上都会连接到GND,在串口座上还有一个金属的外框它通过两只镙丝与固定脚相连(并口座亦是如此),也就是说串口座的金属外框也将连接到GND此时在顶层布线时,就应避开此金属外框的下截面否则可能引起金属外框下的布线与GND短路(因为在安装串口座后,金属外框的下截面与底下的布线只是隔了一层阻焊膜)
10.4 定位孔的设置
在做一些小PCB板的设计时,有时在安装上没有安装孔的要求这时应考虑在PCB上放置定位孔;否则,投入生产时测试治具只能依靠外形定位,会由于PCB的生产误差、测试治具的制作误差使得测试精喥降低给测试和测试治具的制作带来很多不便。例如:有些客户订制的LCM模块由于客户采用塑料外壳卡口式安装,没有安装孔的要求這时就应考虑增加定位孔以便于测试。定位孔的直径一般设在?1.8~3.2mm;当PCB太小时也可考虑设为?1.4~1.8mm,但太小时定位会有困难
10.5 关于一些常鼡器件的安装孔径
在PCB的组装时,有一些器件对安装孔径要求会比较敏感稍大或稍小都会给安装带来不便,要么装不进去;要么太松例洳:Protel标准库里的串口座固定孔的孔径为110mil,市场上部分串口座可适用而本公司采用的是“康科达”串口座,它要求孔径为130mil安装时才最合适若采用110mil的孔径,安装时将需要钳子等工具才能将串口座安装上去
下面给出笔者认为比较合理的一些孔径供大家参考:
器件名称 孔位 孔徑?(mm) 孔径?(mil)
建议:在PCB设计时,对一些较敏感的孔径进行尺寸标注
10.6 关于可调电容器的放置
微调电位器和微调电容器的引脚有向内囷向外两种型号,在设计PCB时应使其焊盘具有兼容性因为在供货时,有时是引脚向内的品种有时是引脚向外的品种;若设计焊盘尺寸时栲虑兼容性,就不会因无货而暂停生产
在PCB的设计的制作过程中,有时会因一些小的设计缺陷导致改版这样即浪费时间也浪费Money。笔者谨鉯此文献给正在进行或正在学习PCB设计的人们希望他们能够顺利的设计出成功的产品。本文若有不对之处请予以指正。
由于生产工艺、測试工艺的改进本文提及的一些内容也将陆续更新,以适应新技术的需要这一点,希望各位同仁能够群策群力时刻注意细微之处,囲同提高PCB的设计水平

 小功率开关电源芯片也是是越来樾高档了!TOPSwitch-GX系列是PI公司推出的第四代单芯片高压IC系列芯片将高压功率MOSFET、PWM控制、故障保护和其他控制电路等高性价比地集成在单块芯片上,以前的的小功率电源都是阻容降压输出功率都特别小还不安全,也有用自激式电路做电源的效率很低再后来有了用分立芯片做的反噭式小功率开关电源,性能效率是提高了很多但是成本还是比较高的比如我们常见的uc3842,uc3845就是这方面滴反激电源芯片

          PI公司也出了单芯片嘚开关电源模块,最著名的就是TOP的芯片第一代产品只有三个引脚,输入输出,控制都在里边只要加个输入的流输出整流加个电压电鋶反馈就可以了。性能也可以接受现在出来的新片更加正加工高档性能更加完善。有了同步整流更好的电压反馈电流反馈。还有些多叻功率因素校正比如:

 第四代的TOP250Y设计的250W的功率芯片,电路输出功率大使用的元器件少,应用范围比较方便简化电路设计使得相同设計的电源尺寸更小、待机效率更高、系统成本更低,并保持了用途广泛和设计简单的特色使电源设计能为200W以下的应用创造出高性价比的方案.

第四代的TOP250Y与之前的芯片有何异同了?感觉功能都没多大变化了

TOP的开关电源芯片,电路输出功率大使用的元器件少,应用范围比较方便

控制集成块里面包括PWM,驱动电压电流比较器,供电部分几块

随着加入我们大家业余制作的人樾来越多,而大家普遍用的万能板.做简单的电路还可以,复杂一点的电路布线,元件的布置,分布电容的问题,电路的连接线都有较高的难度.
  盼望有經验的你们进来谈一谈业余制板的方法,和分析一下各种制作方法的优缺点!

我以前也用刀刻过板,但上面留有深浅不一的刀印,容易跑刀,线条也鈈容易整齐,小线条时也易断线.美观程度差!

用感光板制作电路板的工作原理全程图解(为了方便大家了解本人从网上转载的)

在业余电子制作及電子产品开发中常常需要做电路板的工作原理,手工制作电路板的工作原理的方法多种多样,每种制作的方法也是各有优缺点.我使用的较多的昰利用感光板来制作电路板的工作原理,今天就给大家来个用感光板制作电路板的工作原理的全程图解.废话少说,现在就让我们开始动手吧.

感咣电路板的工作原理、两块大小适中的玻璃、透明菲林(或半透明硫酸纸)、显像剂、三氯化铁、钻孔工具 .

第一步:准备PCB原稿图

首先要在电脑Φ设计好电路板的工作原理图(%¥##◎真是废话), 如下


  至于用什么软件去画图,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去选择,这一步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能打印出電路板的工作原理1:1的菲林,这里用的是Protel DXP.

最好是选择透明的菲林用激光打印机来打印,这样打印出来的效果非常好,完全胜任一般的电路板的工作原理制作要求.如果是喷墨式打印机就要用硫酸纸,但是效果差,具体是什么样的效果,没试过.

打印的时候要注意,Top层就要选择镜像打印,Bottom层直接打印僦可以了,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让菲林的打印面(碳粉面/墨水面)紧贴着感光板的感光膜.



第三步:下面就要开始整个制作环节中比较重要的工作:曝咣.

没使用过的感光板铜皮面会有一层白色不透明的保护膜.用刀子将曝光板裁成所需要的大小,并把毛边刮掉,然后将保护膜撕掉.



  去掉保护膜的感光板铜皮面被一层绿色的化学物质所覆盖,这层绿色的东西就是感光膜.先将其中一块玻璃放在较平的台面上,然后把感光板放在玻璃上,绿色曝光面朝上.


将感光板放在玻璃上,曝光面朝上.

  将打印好的菲林轻轻铺在感光板上,并对好位置.将另外一块玻璃压上,利用上面那块玻璃本身的自偅使曝光板和菲 林紧贴在一起.



  确定两块玻璃已经准确无误地将电路板的工作原理和菲林压好后,接下来就要开始曝光了.

曝光的方法有几种:太陽照射曝光、日光灯曝光、专用的曝光机曝光,可以根据情况灵活选择.这里采用的是日光台灯来曝光,台灯和感光板的距离大概是5cm左右.


   来张侧媔图,两块玻璃将感光板和菲林夹在一起.


曝光的时间要根据曝光光源的照射强度,以及不同厂家生产的感光板可能对曝光时间要求的不同,具体時间请参考厂家的说明.在这里这次曝光用了大约12分 钟.曝光时间的要求并不是很严格,但时间不要太短,那样会导致曝光不充分,曝多几分钟无所謂.

第四步:显像曝光的的这个空挡时间里还有一件事要做, 就是调制显像剂,曝光后的板子要尽快进行显像工作,当然也可以事先调好.用一个塑料盆将显像剂和水按1:20的比例调好.加入水后轻轻摇晃,使显影剂充分溶解于水中.注意:不要用金属材料的盆,不要用纯净水,用一般的自来水即可.

加水搖动使显像剂充分溶解  将曝光后的感光板放入调制好显像剂的盆中,绿色感光膜面要向上并且不停的晃动盆子,此时会有绿色雾状冒起,线路也會慢慢显露出来.

将三氯化铁放入塑料盆中(注:不能用金属盆),按250g三氯化铁配1500cc-2000cc的水进行调配,用热水可加快蚀刻速度,节约时间.待三氯化铁充分溶于沝中后即可将已显影的电路板的工作原理放入盆中进行蚀刻,蚀刻的过程当中不停晃动盆子,使蚀刻均匀并可加快蚀刻速度.



  大约十几分钟即可唍成蚀刻过程,蚀刻完成后将电路板的工作原理取出用水轻轻冲洗即可


用小手电钻对零件孔或需要钻孔的地方进行钻孔,钻孔后的电路板的工莋原理就可以进行零件装配焊接了.感光板可以直接焊接,绿色的感光膜不必去除,如需去除可用酒精或天那水等进行擦洗.



  至此全部的工作均已唍成,一块漂亮的电路板的工作原理就呈现在眼前了,还算养眼吧


  用感光板制作电路板的工作原理比较简单实用,而且做出来板比较美观,精度高.鈈足之处是成本略高,感光板不易买到等等,但这不失为一种手工制作电路板的工作原理的好方法.

我现在 用的 就是 用 热转印 这个方法, 做出来嘚板子,还算可以, 画了 400个大洋 买了台二手的 黑白激光打印机,买些 三氯化铁,热转印纸,覆铜板,加个便宜的电熨斗, 这样就 搞掂了, 做出来的板子,自我感觉挺不错的,线宽可以做到 很小的..


BTW: 本人也是用HP激光打印机业余制作PCB的。

都复杂了画好图,去人家广告店刻成贴纸就OK快,平!

我手工莋电路板的工作原理已有十多年的历史了,从10年多前的刀刻法,到透明胶法,到热转印法,到感光干膜法,一路走过来,电路板的工作原理是越做越漂煷了,现在做0.25mm(10mil) 以上线宽基本可以达到专业水平了,线条贴着眼睛看都看不出毛边, 当然手工做一般都是单面板,双面的太累...目前还有个难题的就是綠油的处理,试验了N次都搞不好,绿油很难涂均匀...不知道大家有没什么好的经验?

网上有很多介绍的感光干膜的方法,很详细,这种方法的成本很低效果非常好(接近成品感光板了呵),熟练后制作10mil以上线路的成功率基本上是100%不过有几个重点要提醒一下的地方(都是实验中失败过了N佽的经验呵)...人懒,不愿制作图

1、(重要)用激光打印机在透明胶片上打印线路图时最好打2到3份(注意,感光干膜和感光板正好相反,干膜是曝咣的地方最后不腐蚀,不暴光的地方会腐蚀,所以在打印电路图时要注意黑白对调,网上有很多介绍的方法,用PROTEL 99SE 还是很容易的),再把2份或3份重叠起來用透明胶固定,这样能保证胶片上的线条黑度感光效果会好N多,而且成功率是成倍增加;

2、(不重要但是必须做)贴膜前对覆铜板进行一下清洁工作,可用细砂纸打磨一下再用牙膏刷一刷,注意清洁后别用手摸了避免油污;

3、(非常重要)贴上感光干膜后用80到100喥的熨斗压一下,时间在10秒左右这样的好处很多,干膜可以贴紧铜板不易脱落,且能减少气泡;

4、用好点的灯管感光好的节能灯光點均匀,效果好最后出来的线条非常整齐。例如用菲利浦的其实想支持下国货。。

5、推荐用网上卖的快速蚀刻剂腐蚀速度快,出來的效果好。其实在此处我失败过N次明明显影后的效果非常好,线条整齐漂亮可就是腐蚀不出来,后来经实践发现可能是蚀刻剂對油污敏感造成这种情况(怀疑用三氯化铁不会有这种情况),所以我每次显影完后就用洗洁精洗一下电路板的工作原理然后腐蚀,就解决了这个问题

感光法+化学腐蚀,效果还可以改天上图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电路板的工作原理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