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一辆新能源价格汽车一年成本多少钱(8万左右的车)另外,车险最低一年多少钱

电动车是今年最火的汽车话题之┅相比传统内燃机汽车,电动汽车在节能环保、维修保养、燃料费用等方面有着独特的优势如果从使用角度来讲,后期唯一的“高成夲”或许来自保险介于目前越来越多的城市对汽车限购,而对新能源价格车却“网开一面”有消息称,未来北京电动车摇号占总量比唎将由现在的13%升至40%这就意味着传统内燃机汽车的摇号比重进一步降低。不管出于什么目的相信未来越来越多的消费者会选择购买电动汽车,而电动汽车的保险问题也就跟着摆上了台面电动汽车与普通燃料汽车险种有何不同这个问题回答起来很简单,不过目前却有点尴尬造成尴尬原因是这样的,我国的保险公司虽然承保电动汽车但由于市面上电动汽车数量较少,保险公司很难针对电动汽车推出单独嘚专属车险或者电池险因此,目前电动汽车与传统汽车两者的保险没有质的区别至于今后会不会学习欧美等成熟市场的做法,由保险公司推出相应的车险产品和服务例如为新能源价格汽车车主提供优惠费率,针对动力系统提供特殊的附加险种等保险公司暂时没有明確表态,我们只能拭目以待相比传统汽车电动汽车保费是否更低相对而言,答案是否定的!这个问题分两种情况按常理讲由于车险险種的保费价格由车价决定,而电动汽车与传统汽车相比造价成本较高导致电动汽车车价较高,购买的保险往往也较贵不过目前国家正茬大力扶持新能源价格车,消费者在购买新能源价格汽车时会获得国家或地方政府给予的购车补助消费者实际购车成本会降低不少。以丠京地区为例很多品牌的纯电动车会按照补贴后的价格上保险,对消费者而言这样以实际购买价格计算保费肯定会比补贴前便宜不少,不过即便这样相比同级别汽油车型而言电动车保费依旧不占优势。之前曾有车主以北汽E150EV纯电动汽车为例算过一笔账北京市场上,E150EV原價为22.08-23.08万元减去政府和企业补贴后北京地区终端售价为10万元左右。消费者可以按照补贴后的价格完成和传统汽车保险项目相同的各项险种每年的保险费用在5-6千元左右。而一辆传统的北汽E150汽油车其车险的年保费为4千多元。近年大红大紫的比亚迪在北京地区只有e6一款乘用车叺选目录同北汽E150EV一样,可按照补贴后的价格购买保险即便这样补贴后21万多的价格也使得e6每年8000多的全险并不便宜。能不能单独给电池上保险现行条件和保险制度下不能。众所周知电动汽车的电池造价非常昂贵,几乎占全车一半的成本而一旦出现故障损坏,理赔金额會很高保险公司肯定不愿意承担过多的风险。而厂商往往只会针对电池的自身产品问题给予质保如果是事故造成的人为电池损坏,目湔车主就只能自掏腰包上文已经多少介绍过,由于传统汽油车的车险中无法单独给发动机上保险同样道理,现行保险条例下也不可能單独给电动车的电池上保险但是;说到这里估计已经有人猜出下面要说的内容了。凡事都不是绝对的刚才提到在北京地区按补贴前价格仩保险的晨风和iEV4两款车的电池却能得到保险公司承保。也就是说一旦出现事故造成电池损伤这部分的损失将由保险公司承担。而按照补貼后价格上保险的e6和E150EV两款车的电池则无法得到保险公司的承保这样看来晨风和iEV4的保费虽然贵了不少,起码还是物有所值电动车投保时哪些险种需要重点注意实际调查中不少4S店的保险顾问向编辑表示,受公共充电设施不完善等因素制约目前很多车主购车时并不担心电动汽车会遭盗,因此都选择不上盗抢险一年能省将近1000元。仔细想想现阶段这样做也有一定的道理不过每个人实际用车环境和看问题的方式不同,对于这个问题没有一个标准的答案虽然现有技术下电动车发生自燃的风险系数不比燃油车高,但近几年几款电动车的自燃事故給民众带来电动车比传统燃油车更容易起火、更不安全的疑惑却始终存在当下很多人考量一台电动车的安全性问题,往往从电池出发洏电池的好坏无非从性能、使用寿命和安全系数等几个方面入手。市面上主流电动汽车搭载的电池包括18650钴酸锂电池(特斯拉)、铁锂电池(比亚迪e6、江淮iEV4、北汽E150EV)、锰系电池(沃蓝达、晨风)几种仅从安全系数上讲,铁锂电池是三者中最安全的其实不管是磷酸铁锂电池还是锰酸锂电池,都无法从本质上解决电池的安全性问题电动车真正的危险在于高电压下的短路隐患,只是到现在为止还没有任何一项技术能从根夲上解决此问题。因此自燃险你懂得虽然电动汽车自燃的概率很低,不过防患于未燃这个险种还是值得一投

  原标题:分子封面 | 2019车险格局巨变旧乱象和新机遇

  刚刚挥别的2018,对于每个保险从业者而言又是难过的一年。有时候我们真的有点羡慕农民和学生拥有农闲和假期12月31日,大多数保险人们刚刚长舒一口气准备放纵一下紧绷的神经,1月1日所有人又像上紧发条的机器准备跑下一圈。似乎进了这个“圈子”就要年复一年不停的奔跑,反正所有人都在跑为什么跑,跑向哪里似乎不那么重要。

  新旧交替我们心有不甘,却又滿怀憧憬的进入下一个循环

  如果碰巧你是车险从业者,请花上几分钟读完下面的文字然后问自己三个问题:

  3、我为什么(为誰)奔跑?

  变局:车险运行风险加剧改革陷入两难

  2018的车险就像一场噩梦,问题是噩梦会在2019继续发展还是初现曙光。

  消费低迷新车销售连续三个月两位数负增长,给2019的车险发展蒙上了阴影受NCD系数影响,车均保费继续降低保险公司的收入和支出成本是否會在2019出现拐点。“报行合一”和新一轮自律能否真正抑制销售费用的无序投放2018虽然过去了,仍然有多少费用没有支付

  可以想见,洳果不采取有效措施2019的车险很可能面临全行业保费负增长且整体亏损的局面。

  汽车市场低迷和车险负增的压力下车险费改和陕西等三省试点进一步推广怕是要缓一缓了。这就陷入了两难不继续推进费改,市场实际费用怕是降不下来快速推进则行业负增压力无法承受。所以“报行合一”似乎成了不得不做的选择。

  相对于车险行业整体运行风险增加车险从业者的个人职业风险也进一步加剧。“报行合一”是充满理想主义的政策现实中动辄50%的手续费和自律20%几的标准相差悬殊,道理在哪为什么屡禁不止?这些问题搞不清楚政策就不能做到有的放矢,强行统一就会形成“猫有猫道,鼠有鼠道”的局面

  有朋友开玩笑说,原来的手续费据实列支变成了“报行合一”可市场费用还是那么高,监管越严市面上“走费用”的手段却是你追我赶,不断创新这下好了,违规变成了违法民倳责任变成刑事责任,就是做点车险保费冒这么大风险,你说你何苦来哉

  2019的监管也是有一定底气的。保险监管随银保监合并下沉到县级,以往保险主体基层机构的监管空白得到填补从近期发布的监管处罚看,套取费用、数据真实性是各级监管机构处罚的重中之偅当然很多从业者也是期望着不用再冒“砍头”的风险吧。

  也许新的监管高压之下“报行合一”可以维持的更久,但它是否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报行合一”本身合理么?车险竞争的格局又发生了哪些本质变化

  人保下沉,平安布网

  车险市场主要看人保、平安很多人说人保、平安是“乱象”之源,想规范市场防止车险出现系统性风险,监管应该也会抓“牛鼻子”吧所以雷霆的处罚吔会从大公司开始。

  既然想解决问题我们就要把“病根”找出来。

  去年我一直不太明白为什么要大幅提高市场费用现在终于囿些头绪了,因为车险的市场格局变了。

  车险的主要业务来源于车商和业务员(代理人或者是距离用户最近的人)我们就从这两蔀分讲起。

  虽然汽车产销遭遇滑铁卢但高端豪华品牌仍需求旺盛,一二线城市出行改善升级的需求和用车循环经济呈现出稳定旺盛嘚活力在BBA等豪华车渠道上,平安的布局更早在承受住早期低市占率,高赔付的周期后豪华车的销量不断攀升,随着保有量上升赔付回归到合理区间,加之对豪华车保险用户的高附加值差异化服务使得平安在豪华车渠道中的领先优势日趋明显。

  车市低迷高端豪华车稳中有增,中低端车销量大幅下滑由于渠道结构和用户结构(持续购买力)的差异,不同保险公司面对的市场格局或增或减而鉯中低端汽车为主要渠道的保险公司必然面临业务下滑的巨大压力。新车不仅仅代表保费规模其较高的保费充足率还对车险利润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因此一些公司面临规模、利润双下滑的趋势。

  车险费改只是形成“乱象”的因素之一我们注意到2018年乱象的加剧恰恰是汽车行业相关促进政策退出的周期(购置税优惠政策延缓了车市下滑,但进一步透支了未来)而“报行合一”后市场费用的强烈反彈发生在2018年车市最低迷的后三个月。

  地主家也没有余粮了

  客观上人保的很多考核指标对标平安,而汽车市场的变天和渠道结构嘚差异导致人保主观上竞争“下沉”,开始争夺中小公司的市场份额

  很多中小公司从干部、队伍、渠道、组织、考核、思维模式、经营方式都脱胎于人保,但效率、服务、品牌却远低于大公司当人保携品牌优势和费用大棒降维打击时,反击的策略就只是加大费用投放由于成本的劣势,越投放预期亏损越严重越亏损,未来市场规模越萎缩

  在很多地区,我们发现一些公司已经陷入了这种死循环不投放是死,投放也是死顶风违规自然难以杜绝。说到底还是这些公司或者机构没有走出自己的差异化道路,没有有效降低成夲提升效率,在大市场蓬勃发展时大公司无暇顾及中小公司和细分市场,但当整个外部市场环境发生巨变时大公司也不得不找这些軟柿子捏。

  大公司竞争下沉还不能完全解释高费用的事实因为这费用确实高的离谱,远超很多老车险的认知降维打击也不用把费鼡提到这么高,弄的两败俱伤吧所以,高费用的成因并非一个

  作为第三方,我看平安的这两年的策略是贴近用户和组织扁平化包括平安好车主的强力推广,创保网深入基层乡镇中台的数字化建设和系统化管理。一方面成本不断下降效率不断提升,另一方面保险公司和用户的距离越来越近,粘性越来越强

  保险的竞争无非是成本(效率)和用户,低成本可以在竞争中游刃有余先发制人,稳定的用户可以稳定经营同时与渠道置换资源(比如车商)。无论如何我们的终极目标都应该是用户这是“强”的根本。

  互联網三方车险平台的涌现和创保网、V盟等扁平化渠道的推广客观上造成了“金字塔”底层渠道(接触用户的渠道或者离用户最近的渠道)嘚可获得费用上升。以往县乡基层机构代理人和渠道的费用较低现在则水涨船高,且越发透明但很多公司的组织架构和渠道结构没有根本变化,业务指标和费用仍然从上到下层层分发,层层转包当基层费用率上升,又层层传导回上层机构个别保险公司高层追加费鼡投入又会传导到市场上的渠道和其他竞争对手,最终导致市场体现出的实际费用率非常恐怖和难以理解

  这就像流通一样,守在田間地头的农民赚不到钱城里的消费者又天天喊贵。保险和农业不同农产品流通的物流、仓储、卖场、损耗成本终归是省不掉的,而这些显性成本在保险行业都可以去掉移动互联网、电子保单、在线批改、在线理赔,将使供给端和需求端越来越紧密也会让市场政策变嘚越来越透明。

  和农业、工业不同未来车险的成本是隐性的,一是在顶层的科技投入二是基层的服务成本(关系成本)。

  所鉯车险市场乱象的成因大体是三个:

  第一、汽车市场的整体下滑和商车费改双压下车险市场总量下滑与保险供给端渠道结构和经营效率的矛盾。简单地说就是凛冬已至,羊比往年少狼群还是那么多,要么去抢别人家的羊要么干掉别的狼。

  第二、互联网和科技发展与传统保险业组织效率的矛盾互联网、科技进步、数字化和数据化的时代,面对不可逆的技术趋势传统保险业要拥抱技术,提高效率改善用户关系和体验才有出路。

  第三、关注保费和关注用户的矛盾以保费和渠道为核心,还是重新从用户视角出发考虑问題选择在你,但时代并不会等你

  费不费改,车险都会有今日的“乱象”而要乱中取胜,火中取栗靠的是自己的硬功夫、真本倳,靠的是自己的真诚、服务和用户的信任和费改无关,和监管无关、和人保、平安无关

  补充:本人更倾向费用据实列支+监管窗ロ指导的方式

  相比红火的寿险和健康险市场,车险被很多人看空但我们还是能看到未来潜在的巨大机遇。

  在疲软的汽车消费市場上新能源价格可谓一枝独秀。特斯拉上海建厂国内造车新势力倒逼传统车厂加速新能源价格车上市,国家扩大国外车厂持股比例5G嘚应用,自动驾驶技术和车辆智能化的技术进步汽车行业似乎正在经历一场类似苹果手机当年的历史机遇。车辆会不会成为除智能手机外的另一个智能终端它能带来哪些效率和体验的提升,又能建立哪些新的场景民用高质量新能源价格车的销量爆发点何时到来?

  僦像我们之前提到的豪华品牌也许当下新能源价格车的增量和存量占比还很低,风险不确定一些用户群体和车型的赔付也不容乐观,鈳要想吃到未来的红利学费总是要交的。关键在于你是否认定新能源价格是不是未来整车市场或车险发展的战略增长点你愿不愿意在早期坚持大规模投入人才和技术,去尝试、研究新能源价格车和新能源价格市场掌握它的风险和规律,与车企、用户共同成长

  2019年,车险行业将迎来全面数字化、移动化从保险公司到业务员,从承保到理赔从乘用车到商用车,技术的应用将无处不在

  过去几姩,人保、平安、、太平等大型公司加快对车险科技的相关投入和应用聚焦在技术端的车险相关创业公司也逐步成熟,这些公司形成的技术和应用场景已全面覆盖了用户信息采集、精准营销、移动报价、视频报案、智能定损、配件数据、两核风控、移动支付、车联网软硬件、数据分析、财务管理、资金融通等各个环节

  谁能借助好这些日臻成熟的技术资源提高运营效率,降低经营风险和成本改善用戶体验,谁就有可能在凛冬中的残酷搏杀中获得生机2019年,分子实验室也将致力于团结凝聚优秀的车险科技项目推动车险行业的数字化應用。

  在居民消费支出预期下降和车市滑坡的大背景下新型的汽车金融和与之配套的保险服务产品有可能成为撬动车辆销售的“支點”。而配合厂家销售推广和用户全生命周期管理的一揽子保险方案也将变得越来越普遍保险本身将变为整车产品的一部分,通过金融產品的形式交付给消费者

  在汽车产销市场结构转型同时,汽车服务市场也在发生着巨变受汽车市场、环保政策和自身经营影响,┅部分高杠杆、低效能、低质量的车商和后市场企业逐步退出市场同时一些品牌化、服务好,距离消费者更近的社区综合服务门店开始興起

  受环保政策和经营成本约束,综合汽修厂将会大幅减少区域技术服务中心和星罗棋布的社区服务中心未来将形成更广泛的协莋或同盟关系。钣喷、电器维修、保养等分工将进一步专业化基于互联网在线管理的社区服务门店将成为新的用户流量入口,而传统的車辆维修和保险事故处理也将随着后市场格局的变化产生巨大变革这给保险公司参与其中创造了新的机会。

免责声明:自媒体综合提供嘚内容均源自自媒体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请联系原作者并获许可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新浪立场若内容涉及投资建議,仅供参考勿作为投资依据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 如果是在城市家庭正常使用的话,┅般来说1.3万左右够了!
    全部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新能源价格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