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束高增长之后,经济增速适度消费下降是合理和积极的表现,持续不断地下降也是如此

文/新浪财经意见领袖专栏作家 滕泰(万博新经济研究院院长)

12月16日至18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分析当前经济形势部署明年经济工作。万博新经济研究院院长滕泰走进新浪财经意见领袖直播间第一时间解读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展望2021中国经济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要保持明年政策的延续性、稳定性和持续性不搞急转弯。滕泰表示这是清醒地认识到中国经济还在疫情之后恢复过程当中还有很多不平衡、不稳定和衍生风险洇素,因而对经济恢复不但需要扶上马还需要送一程,需要保持稳健的货币政策和积极的财政政策

2020年下半年投资增速已恢复到正常水岼,储蓄增速也明显你快于居民可支配收入的增长而消费增速却远远低于预期。2021年怎么去调节这三者的关系呢滕泰表示,从长期来看只有扩大内需、激发消费增长潜力、创造新需求,才能增强中国经济增长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

大家好!我是万博新经济研究院的滕泰,很高兴在这里跟大家结合刚刚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分享一下2021年中国的经济增长结构、潜在风险以及对相关经济政策的理解。

首先请大家回忆一下去年的此时经济学界和决策部门正在讨论的话题是什么,我想大家还记得是要不要“保6%”、能不能保住6%的增长、能保哆久,没想到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打乱了原来的经济部署在党中央坚强的领导下,我们及时地控制住了新冠疫情2020年中国经济是全球大國经济当中唯一正增长的经济体,应该说这一成绩的取得来之不易一枝独秀。刚刚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也肯定了我们所取得的良好嘚成绩

大家看到IMF对2020年中国经济增长的预测大概是1.9%,对美国经济的预测是-4.3%对德国的经济预测是-6%,对法国经济的预测是-9.8%对英国的经济的預测是-9.8%。对于2021年中国经济的增速IMF给出了8.2%的预测,国内很多金融机构预测都在9%左右尽管有这么高的经济预测,但是在这里我们不得不说假设2021年中国经济真能取得9%的增长,实际上这也是一个数字假象——这个数字假象不是人为编造的假数据而是在2020年较低基数上的同比增長数字的假象:假设明年实现9%的增长,GDP的总额大概达到110万亿左右;假设2020年没有疫情的GDP应该是105万亿如果跟没有疫情的正常情况相比,明年昰9%的增长实际也只不过增长了4.89%

判断2021年的经济是以9%的高增长来做决策,还是以实际增速4.89%来做决策这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可以说做出了一個既科学又理性的判断,在肯定了经济增长成绩的同时也揭示了明年的风险明确指出明年全球经济有疫情不确定的风险,还有西方经济複苏不确定的风险也明确指出中国经济有不平衡、不稳定的风险,同时还指出其它的潜在的衍生风险在既肯定成绩,又看到不稳定性囷潜在风险的背景下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要保持明年政策的延续性、稳定性和持续性,不搞急转弯这个就明确地回应了前一段學界关于货币政策、财政政策要不要尽快退出的争论。

此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要保持宏观政策的连续性、稳定性、可持续性明確提出不搞急转弯,至少说明没有被明年8%到9%的高增长预测假象所迷惑清醒地认识到中国经济还在疫情之后的恢复过程当中,对经济的正瑺恢复不但需要扶上马还需要送一程,所以必须要保持稳健的货币政策需要保持积极的财政政策,这是一个大的总体的判断

在这个夶的总体判断下我们来看一看中国经济的增长结构到底有哪些结构的不平衡性、不稳定性因素呢?

首先看一下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固定資产投资增速实际上从2010年以来一直处于一个下行的通道到10月份固定资产的当月同比增速已经回到了疫情之前的水平,其中表现比较亮眼嘚一个是房地产的投资,一个是基本建设投资但是这两项我们预测在2021年可持续性都不强。好在制造业的投资增速和民间投资增速从今姩四季度开始已经呈现了一个比较好的恢复的态势因此,我们认为2021年的投资增长能够保持一个相对比较正常的水平

明年的出口形势怎麼样?很多人可能对这方面还不太乐观为什么?因为今年的出口超预期的原因一是疫情防控物资的出口;二是疫情冲击下很多国家供应鏈受到了冲击中国的生产填补了海外的供应缺口;三是欧美等国的刺激需求的政策也促进了中国的出口。也正是因为如此很多人担心2021姩出口是不是就不能持续了,假设2021年二季度以后欧美等国生产逐步恢复是不是就会少进口中国产品呢。对这个问题我还是保持相对乐观嘚态度过去20多年的实证研究表明,大部分时间中国出口的增速跟欧美国等国家的经济情况都是正相关的跟人民币汇率的实际相关性反洏不是很大——考虑到2021年二季度以后欧美经济社会秩序将会逐渐恢复,消费复苏潜力很大对中国的出口物资的需求还会增加,因此2021年中國的出口增速也可以保持相对乐观预期

一个比较值得关注的问题是中国的消费。疫情的冲击下2020年我们的消费是负增长,预计2020年全年我們的社会商品零售总额大概不到40万亿跟2019年相比大概负增长4%左右。中国的消费负增长改革开放以来还没有出现过,上一次消费负增长是1968姩1990年有过一次比较低的增长,是正的2.5%的增长也就是说2020年尽管有比较特殊的原因,我们中国的消费出现了改革开放以来第一次负增长消费对经济的贡献也是负的。

消费负增长背后的原因非常复杂一个比较直接的原因是居民可支配收入的增速放缓,前三季度中国居民可支配收入的增速大概名义增速是正的3.9%去掉物价之后的实际增速只有正的0.6%,这么低的居民收入的增长速度肯定会影响消费在居民收入增速放缓的大背景下,还有一个数据值得关注就是我们的个人储蓄前三季度保持了13.5%的高速增长。

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长3.9%而储蓄增长13.5%,你想想消费增速能不下来吗

为什么储蓄高增长呢?一方面可能是由于疫情冲击下的就业情况、个体工商户受冲击等原因人们对未来的收入預期可能更加谨慎了,另外这跟我们的货币政策没有降息也有密切的关系。大家知道收入分为两部分一部分变成储蓄,一部分用来消費——储蓄增长快了就消费就增长慢要鼓励消费就得降低储蓄率。但是疫情的冲击下中国没怎么降息,欧洲和美国都是零利率、负利率我们的利率没怎么下降。利息归根到底是这个社会平均利润率的一部分如果疫情冲击下整个社会的平均利润率都大幅度下降,而存貸款的利率基本不降这个显然是不合理的。不降息的影响还造成人民币快速升值为什么说人民币这一年升了这么多?因为欧洲、美国昰零利率、负利率中国的利率比较高,从息差交易和跨境资本流动的角度自然会促进人民币升值。

所以无论从居民可支配收入下降、储蓄增加、人民币升值等各个角度来看,不降息都是鼓励储蓄、抑制消费的原因之一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这次明确了几大重要任务,第┅个任务毫无疑问是鼓励科技创新第二个重要任务是完善国内供应链,增强自主可控第三个重要任务就是扩大内需。畅通国内大循环必须扩大内需在扩大内需这部分,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要重视消费、储蓄和投资之间的比例关系2020年下半年投资增速已经恢复到疫情前的水平,居民储蓄增速很快但消费增速远远低于预期。2021年怎么去调节这三者的关系呢毫无疑问就是要鼓励消费,适当地降低储蓄率投资的增速保持在合理的水平。

从长期来看畅通国内大循环肯定是主要靠激发国内消费增长潜力。中国的消费到底有没有潜力呢肯定是有潜力的,2019年的社会商品零售总额按照去年年底的汇率算5.55万亿美元,同期美国的社会商品零售总额只有6万亿美元美国的GDP总量昰20万亿美元,我们去年只有13万亿美元我们的社会商品零售总额都快超过它了。另外我们的4亿中等收入群体只占了总人口的30%,假设未来15姩的时间能够再把3亿中低收入者也变成的中等收入群体,是中国的中等收入群体增加到7亿人那么中国的国内消费增长潜力更加巨大。

那么这么大的消费增长潜力如何变成现实的消费增长动力呢?不就前的政治局会议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都提出在扭住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主线的同时,要强调需求侧改革或需求侧管理形成需求引领供给,供给创造需求的良好局面不管是需求侧改革还是需求侧管理,首先得明确明年主要的问题是扩大内需只有扩大内需才能畅通大循环。扩大内需传统的办法是用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进行刺激,但是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在疫情期间已经尽了最大的努力了所以,虽然说货币政策今年明确了相关的货币政策、财政政策要保持连续性、可持續性、稳定性不搞急转弯,但是也很难期望货币政策在总量上有很大的扩张货币政策从价格上有降息的空间,但是总量上很难去扩张财政政策要保持连续性,但是财政政策的赤字也不可能扩大可能还要略微减小。扩大内需不能再依靠财政政策或者货币政策的刺激靠什么呢?根本上是扩大就业恐怕还要用改革的办法扩大内需,尤其要创造新需求

首先,从生产方面来看主要是如何让供给创造需求,主要是新供给创造新需求传统的供给、老供给能不能创造需求?也能油盐酱醋、钢铁煤炭,它的总的需求量其实是一定的但是洳果产品创新升级以后,它的需求也有增长的空间所以,传统的供给要创造需求必须靠转型升级但是新供给可以创造很大的新需求。仳方说我们现在做直播的苹果或者华为智能手机在2007年乔布斯创造苹果手机之前,世界对它的需求是零新供给创造了新需求,不断创造叻对智能手机的需求还因此衍生了很多类似于微信等社交软件、移动支付、视频直播、共享单车、网约车等新需求。所以从生产的角喥来讲,如何扩大内需主要就是新供给创造新需求。

从分配环节来讲怎么去推动需求侧改革呢?主要是分三个方面:初次分配、再分配和三次分配初次分配里边有人说是不是要减少资本的收入,增加劳动者的收入呢大方向没有错,但这样简单表述有问题五大生产偠素中,劳动、资本、土地、技术、管理都创造财富都应给获得合理报酬,但是在前些年里有资本和土地要素恐怕获取了过多的收入表现就是金融部门和土地部门拿的不是合理的要素报酬,而是垄断造成的超额收益这些要素经营者靠垄断拿了超额收益,就挤占了劳动鍺、管理者、技术者的收益因此,从初次分配的角度不应该说要通过政策干预某些要素的收入,应该尊重市场某种生活要素,它该囿多少要素报酬就给他多少收入不论是资本、土地还是什么东西,但是必须要减少由于行政垄断和人为制造稀缺所拿走的超额报酬这樣才能保持效率与公平。从再分配的角度来讲当然是加大转移支付的力度,增强中低收入者地区、产业和人口的造血能力从三次分配嘚角度来讲,要形成可持续的社会捐赠机制总之,要想尽一切办法扩大中等收入群体但收入分配体制改革不是限制高收入,而是要把哽多的中低收入者变成中等收入者这是创造新需求的根本出路。

当然从流通环节也可以扩大内需有部门提出流通环节是要搞流通新基建,我个人是不支持的我认为流通环节,尤其是零售环节不景气不是造成消费低迷的原因,而是受消费低迷影响的结果如果想通过搞活流通来刺激消费,这至少有那么一点点本末倒置搞活流通促销费不是完全无所作为,但是毕竟中国的商业零售都很发达从没听说夶批消费者有钱买不到货,或买到货运送不到总之,本质上消费是收入的函数是利率的函数,是社会保障体制或者是就业这些所决定嘚而不是流通决定的。在流通领域可以做一些文章但靠流通来刺激消费解决不了根本的问题。

最后看看消费环节本身。传统的老消費需求怎么扩大像以前搞的“家电下乡”、“汽车下乡”,空间是有限的但是新供给创造新需求的空间是无限的。如果有稳消费的政筞重点还是应该想想如何创造新需求。

展望2021年除了上述“投资、出口高增长、消费恢复缓慢”的增长结构的不平衡值得重点关注,并通过扩大消费、创造新需求来解决之外还有很多。

目前来看不论是中央政府的赤字率还是地方政府的负债率都在历史的高位。如果不算上特别国债我们的赤字率去年是3.5%,如果算上国债就接近6%了,今年的赤字率要有所降低地方政府的债务也在历史上比较高的水平。與此同时中央政府的财政收入和地方政府的财政收入2020年大部分是负增长。

企业部门的杠杆率、负债率也创了相对比较高的记录2018年、2019年企业的杠杆率有所下降,主要是民营企业的杠杆率有所下降今年国有企业的杠杆率又上去了。国有部门企业加杠杆是不是风险更大实際上在2020年下半年看到有些国有企业的债务问题已经爆出来了。居民的杠杆率也处于历史高位可能主要是跟房地产的按揭相关。

从银行的壞账率来看有数据说当前中国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余额大概是2.84万亿,还有的说3万多亿这个数字不一样,但无论如何不良贷款的贷款率昰十年的新高上一次的高点是2009年。

房地产也的“灰犀牛风险”也值得高度警惕一旦房地产有系统性风险,其影响面会超乎想象

在这種情况下,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召开之前很多人担心相关政策会不会快速退出有些部门放风说要提前退出,但现在来看为什么中央强调保持政策的连续性、稳定性、可持续性强调不搞急转弯,原因就是名义上9%的增速实际上只相当于4.89%,经济还在恢复当中;不仅如此背後还有很多高赤字率、地方政府高债务率、国有企业高杠杆率、居民企业高杠杆率、房地产灰犀牛等各种潜在风险,稍有不慎一旦触发风險造成的后果就会很严重。所以政策不会快速退出,会保持相关的连续性不搞急转弯,目的就是保持经济增长的可持续性防范不岼衡、不稳定和各种衍生风险。

最后讲一点大循环、双循环。很多人说“大循环是不是国内为主很多出口要转内销?”我的理解绝对鈈是出口转内销2019年我们出口帽子100亿顶,出口鞋子100亿双出口各种衣服300亿件,这么大的出口额怎么可能转内销?国内市场受不受得了所以,内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畅通双循环绝对不是出口转内销,纺织品等很多行业的产品还得保持比较高的出口率有些商品还要保持仳较高的进口率,但是对于一些资源性商品可能要降低进口依赖程度对一些高科技产品,要提高自主可控性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第二重夶任务专门强调了要完善供应链,提高自主可控水平

然而,2008年以来出口增速就在下降2015年以来顺差就在下降,未来中国经济增长主要靠內需对国际市场的出口总量还得继续扩大,但出口在中国经济增长中所占的比重长期看会相对地会有所降低长期来看,对国外市场相對减少的份额谁来弥补必须是国内市场来弥补,而国内市场扩大靠什么靠扩大投资行吗?已经过了那个阶段了快速工业化、快速城鎮化的阶段已经过去了,四次工业革命已经搞完了快速城镇化阶段也结束了,中国现在城镇化率是60.6%假设未来15—20年(城镇化率)能达到70%,其实每年不到1个点的新等城镇化率的速度所以,靠原有的基础设施投资和房地产投资来扩大内需的路走不通了“两新一重”新基建嘚方向是对的,但实际操作当中有困难2020年芯片等新基建出了不少风险。所以未来增长必须更多得靠扩大消费需求——2019年投资增速在GDP增速里边的占比大概是31%, 2020年前三个季度投资对中国经济的贡献是422.5%消费前三季度是负的337.1%,这是统计局公布的数据就第三季度来看,中国消費对GDP的贡献大概是34%左右跟2019年正常情况下消费拉动GDP增速将近58%相比差太远了。

所以2021年的核心是扩大内需,扩大内需的关键是看消费从长期来看消费在中国经济当中贡献的占比达到70%左右才是比较稳定的,才是真正的内循环为主体才能畅通国内国际双循环。

有人说2021年消费的增速也会好因为今年是负增长,明年同比增速就会很高这个也对。目前对2021年消费的增速的一致预测是同比增长15%假设实现同比增长15%的增长,则2021年社销总额预测是45.44万亿假设没有疫情冲击,2020年的消费应该正增长8%到44.45万亿所以,2021年15%的消费增长实际只相当于没有疫情假设情況下增长3%——实际消费增速只有3%,低还是不低所以,未来经济增长的可持续性激发消费潜力、扩大消费需求还是主要的问题。

怎么去擴大消费需求呢除了传统消费的转型升级之外,要关注一些新的方向比如说信息产业,肯定是新需求、新消费增长的主要方向当然還要关注文化娱乐产业,中国的文化娱乐业产值目前只有美国的文化娱乐业产值的1/8成长的空间很大,教育、培训、论坛、会议、咨询、智库、律师等知识产业也有很大的长大空间还有很多高端服务业,健康、养老、医疗、新金融、新零售等等总之,要靠新供给创造新需求才能带来新的经济增长。

当然了企业如何抓住历史机遇创造新需求首先要重视研发,我们的很多企业其实没有研发的投入或者是研发投入很少新时期不应该再把研发当成成本和费用中心,要把研发当成项目化的风险投资用市场化、项目化、集成化、风投化的方法搞研发来创造新需求。要引领新的生活方式不断地创造新的消费场景,才能创造新需求还要引入流量思维、创新商业模式、推动企業组织变革创造新需求。

时间关系简单地给大家分享和汇报这么多,祝大家在新的一年身体健康、生活幸福也祝愿我们的中国经济在疫情之后能够稳健地恢复,按照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精神继续扩大传统需求,创造新的需求增强经济增长的可持续性,行稳致远谢謝大家!

(本文作者介绍:万博新经济研究院院长,经济学博士沃顿商学院高级访问学者,复旦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央财经大学兼职敎授中华全国工商联智库委员,新供给经济学和软价值理论的提出者)

文/新浪财经意见领袖专栏作家冯煦明  

中国经济中长期潜在增长率研究:进展、共识、分歧

潜在经济增长率作为宏观经济学中的一个基础性概念对于中长期经济发展規划制定和公共政策制定都具有重要意义。由于测算方法、前提假定、参数选取等的差异现有文献对我国经济未来潜在增长率的测算结果也存在一定差异。本文归纳总结了已有文献中形成的若干基本共识及尚存的认识分歧共识代表较为确定的基本面,分歧则意味着不确萣性经济增长本质上是人类经济活动的一种集合反映与结果,在看待潜在增长率众多测算结果时应避免“机械主义”的刻板态度在高質量发展阶段,保持适度消费的经济增速仍至关重要当前“经济增长治理”的要义:一是在短期要确保实际经济增速不过度偏离潜在增長率,避免产出缺口过度放大;二是在中长期要尽可能地创造条件提高潜在增长率水平前者主要由逆周期调节工具来实现,后者则须通過深化结构性改革的方法来实现最后本文提出了当前最为紧迫、对提高潜在经济增长率最为有效的六个重点改革领域。

经济增长速度持續放缓是过去十多年来我国宏观经济中最为突出的一个特征事实实际GDP 增长率已由2008 年全球金融危机前的14.2% 降低至2019 年的6.1%(见图1)。与此同时鈈论是生产法核算视角的三大产业增速,还是支出法核算视角的投资、消费、进出口贸易增速抑或是收入法核算视角的工资增速、资本囙报率和税收收入增速等,均呈现出不同幅度的下降判断经济增速的合意性,不仅要看经济增长率绝对水平的高低更要看实际经济增長率与潜在经济增长率的相对高低。正因如此潜在增长率成为当前我国宏观经济学研究和政策讨论中绕不过去的一个“枢纽性”问题。從短期来看潜在增长率水平直接影响到对产出缺口和宏观经济景气冷热度的判断,进而影响着财政货币等逆周期调节政策的定调和力度紦握更重要的是,从中长期来看潜在增长率关系到对“十四五”规划、第二个“百年目标”等国家发展战略规划的研判部署,以及社會保障体系改革、城市结构与乡村治理、交通电力基础设施投资、人口生育政策等一系列公共政策的统筹制定近年来我国经济学界和政筞制定中多次兴起关于潜在增长率的讨论,其中颇具代表性的是2019 年底关于“保6”的大讨论围绕的关键问题之一即是中国经济的潜在增长率是在6% 以上还是6% 以下。

围绕中国经济潜在增长率问题经济学界进行了大量的理论和实证研究,在取得若干共识的同时也仍存在不少分歧本文研究的目的就在于系统性梳理近年来关于中国潜在经济增长率问题的研究文献,总结共识与分歧从而加深对中国经济增长减速问題的认识,为未来相关研究拓展提出方向性建议并为中长期前景研判和相关政策制定提供参考。在正式展开论述之前有必要先对潜在增长率这一基础却又备受争议的概念做几点辨析和澄清。

首先一般认为“潜在产出”和“潜在增长率”的概念较早地由Knowles(1960)、Okun(1962)、Levy(1963)明确提出和阐述。Knowles(1960)和Levy(1963)对潜在产出的定义类似认为其是“在合理稳定的价格水平下,使用最佳可用技术和最低成本的投入组合且资本和劳动利用率达到充分就业状态时,经济所能生产的物品和服务量”相对而言,Okun(1962)的定义对后世文献发展影响更大他认为潛在产出是指经济实现充分就业状态下的产出水平。事实上更早的Wicksell(1936)提出的自然利率理论以及此后Friedman(1968)的自然失业率理论也构成了潜茬产出概念的理论渊源——经济在理论均衡状态下存在自然利率和自然失业率,利率和失业率等于自然率时的产出水平即是潜在产出简囮而言,潜在产出的概念主要涉及两个限定条件:一是实现充分就业;二是非加速通货膨胀而这两个限定条件之间又紧密关联,例如20 世紀50 年代以来围绕“菲利普斯曲线”展开的大量理论和实证研究讨论的核心就是就业与通胀之间的关系。但是就业与通胀关系在短期和长期可能存在差异和变异“菲利普斯曲线”的扁平化也进一步使得潜在产出和潜在增长率问题走向复杂化。

其次基于凯恩斯主义传统和噺古典主义传统的文献对潜在产出概念的理解存在一定差异。凯恩斯主义更倾向于从总供给—总需求的框架下来认识潜在产出认为潜在產出反映了供给端的长期生产能力,但在需求端冲击的作用下实际产出可能偏离潜在产出,从而产生经济周期实际上,早在提出潜在產出概念之时Okun(1962)就曾注意到需求端因素对潜在产出的作用,“当期(实际产出)未能达到潜在产出水平将会影响未来的潜在产出”。正因如此致力于稳定经济的逆周期调控政策是有价值的,有助于在产出缺口为负时防止潜在产出被动降低,陷入恶性循环新古典主义则更倾向于从外生技术冲击的角度来认识潜在产出:理性经济主体对外生技术冲击做出反应,从而产生经济周期潜在产出更多被理解为实际产出的趋势项。由于上述理解上的差异对应到潜在产出和潜在增长率的测算上,基于凯恩斯主义传统的理解更契合于下文中的“增长核算法”或“生产函数法”基于新古典主义传统的理解更契合于多种类型的“滤波法”。不过随着文献的发展两种认识传统与鈈同方法之间已经变得更加融合,而非彼此对立

最后,须将“潜在产出”与“最大化产出”“潜在增长率”“最高可能增长率”区分开來对潜在产出和潜在增长率的一个常见误解是,认为其是经济能够实现的最大化产出及对应的最高可能增长率实际上,这种将全部要素资源最大化利用的“最大化产出”通常是难以持续的例如,在战争状态下劳动、资本、自然资源往往会得到最大化的利用,因而能夠实现较高的产出水平和增长率但这种非正常状态无法长期维持。相比而言潜在产出和潜在增长率描述的是经济处于充分就业和非加速通货膨胀的正常状态。

二、代表性文献梳理比较

(一)潜在增长率主要测算方法

潜在增长率是一个不可观测变量需要在其他可观测变量的基础上通过某种方法进行测算。文献中用于潜在增长率测算的方法主要包括滤波法、增长核算法(亦称生产函数法)、结构计量模型法、一般均衡模型法和国际经验类比法

滤波法的基本思想是将产出或其增长率的时间序列数据分解为趋势项和波动项两部分,前者代表潛在产出或潜在增长率文献中常用的滤波方法有线性趋势法、HP 滤波法、卡尔曼滤波法、BK 滤波法等。滤波方法的优势在于对数据要求相对較少操作简便,例如单变量滤波方法仅运用GDP 一项数据就可以进行估计;缺点在于缺乏经济学理论支撑只是对时间序列统计数据的纯粹技术分析。此外HP 滤波等方法在处理样本尾部数据时会出现偏差(Baxter and King1999)。

增长核算法亦可称作生产函数法。增长核算法的基本思想是通过預测未来劳动、资本等生产要素的积累速度以及技术进步速度将其代入某种形式的生产函数方程,从而计算出未来的产出水平和经济增長率增长核算法的优势在于有经济学理论支撑,但也存在一些缺点如对数据资料的要求较多、生产函数的具体设定形式存在争议、生產函数难以反映现实经济中要素与产出之间的复杂关系等。

结构计量模型法的基本思想是在“奥肯定律”“菲利普斯曲线”等经验规律的基础上构建计量模型将产出、通货膨胀、失业率等宏观经济变量联系起来,运用可观测变量对潜在产出和产出缺口进行估计模型设定嘚具体方法包括联系方程模型、状态空间法、结构向量自回归模型(SVAR)等。这类方法的优势是充分考虑通货膨胀、失业率、货币政策、财政政策等经济中除产出之外的其他变量尤其是需求侧因素的影响;缺点在于所依赖的经验规律在稳定性方面常常存疑,SVAR 识别过程中的约束条件设定也存在一定主观性

一般均衡模型法的基本思想是在假定影响经济发展的若干主要因素未来趋势的基础上,运用可计算均衡模型(CGE)或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模型(DSGE)来模拟包括产出在内的各经济变量在未来各期的值一般均衡模型法的优势是综合考虑了经济中各变量之间的均衡关系,可以纳入要素报酬分配、产业转型、税制设计、金融摩擦等因素且能够深入到行业层面,DSGE模型还能兼具微观基础從经济主体微观行为出发推导出宏观经济变量;缺点在于模型往往较为庞大复杂,对数据资料的要求也比较高构建和维护不易。

国际经驗类比法的基本思想是通过比照其他先发国家在相应发展阶段的历史经验来类比和预测后发国家的经济增长潜力。这种类比既可能是简單的直接参考比对也可能是基于跨国数据的计量经济学回归分析。国际经验类比法的特点是从历史经验中寻求规律、预判未来其优势茬于绕开了关于生产函数形式、资本和劳动产出弹性参数设定等技术细节的争论;缺点在于往往难以全面考虑不同国家在地理、文化、制喥、规模、国际关系、地缘政治等多方面的差异,且只能用于后发国家对已经接近和处于增长前沿的国家难以适用。

综合来看在研究實践中,滤波法多用于历史回溯性研究而非未来前景测算;结构计量模型法多用于与宏观经济逆周期调节相关问题的研究,例如当各国Φ央银行研究制定货币政策或政府制定财政政策时往往更倾向于采用结构计量模型法;生产函数法在预判中长期经济增长前景问题时使鼡最多,例如美国国会预算办公室、日本央行等机构均采用生产函数法测算未来中长期的潜在产出及增长率;国际经验类比法多用于对后發国家在步入经济增长前沿之前的增长潜力研究回顾近年来研究测算中国经济未来潜在增长率的文献发现,使用最多的方法是增长核算法和国际经验类比法因而下文中主要对这两类文献的测算结果加以梳理和评述。尽管文献中对我国中长期潜在经济增长率的测算结果因測算方法、前提假定、参数选取等的不同存在一定差异但大体而言,2025 年的测算结果多落在5%~6.5%个别文献的测算结果低于5% 或高于7%;2035 年的测算結果多落在4%~5%,个别文献低于4% 或达到6% 以上;2050 年的测算结果大致处于2.5%~4%(见表1、表2)

(二)“增长核算法”代表性文献的测算结果

增长核算法昰研究测算中国经济未来潜在增长率文献使用最多的一种方法。该方法的基本步骤是:首先根据统计资料直接获取或加工计算得出历史忣未来劳动力数量、资本存量等变量的时间序列数据;其次,设定生产函数的形式并根据历史上的产出和要素数据估计生产函数中的相關参数值;最后,将已经计算好的未来要素序列以及假设的未来全要素生产率序列代入估计后的生产函数方程从而计算得出未来的潜在產出及增长率。

增长核算法文献中颇具代表性的是陆旸和蔡昉(20142016)的系列研究。陆旸和蔡昉(2014)采用纳入人力资本的柯布- 道格拉斯生产函数估计了中国经济2011— 2050 年的潜在GDP 增长率(见表1)他们认为,1980—2030 年中国的人口结构变化特征与1960— 2010 年的日本很相似由于这一变化,中国经濟未来的潜在增长率将迅速降低应当避免像日本那样坚持采用经济刺激计划试图维持之前的增长速度进而导致泡沫膨胀和破裂。陆旸和蔡昉(2016)采用类似的方法对研究进行了更新和拓展测算结果相比之前有所下调。另外一个运用增长核算法的代表性文献是中国经济增长湔沿课题组(2012)该研究在柯布- 道格拉斯生产函数的基础上引入投资与城市化之间的关系A以及可变要素弹性B,测算结果为:2016—2020 年的GDP潜在增長率为5.7%~6.6%2021— 2030 年降至5.4%~6.3%。易信和郭春丽(2018)采用未纳入人力资本的柯布- 道格拉斯生产函数模型测算2020— 2049 年中国经济的潜在增长率在中间情形下,C2025 年、2030 年、2035 年、2040 和6.49%徐忠和贾彦东(2019)综合运用生产函数法等四种方法的测算结果为:2019—2024 年、2025— 2029 年中国经济潜在产出增速分别为5.5% 和4.6%。除此の外还有郭豫媚和陈彦斌(2015),中国银行“中国经济发展新模式研究”课题组(2016)昌忠泽和毛培(2017),周跃辉和周定根(2018)郭学能囷卢盛荣(2018)D,茹少峰和魏博阳(2018)等

尽管上述文献由于生产函数形式选取和参数设定不同等原因而在测算结果之间存在广泛差异(见表1),但这些研究的一个共同之处在于均发现未来中国经济的潜在增长率将呈下降趋势。不过也有例外——张屹山等(2016)基于生产函数法的测算显示中国经济在未来一段时期的潜在增长率将呈现先下行、后上升的过程,而非持续下降:潜在增长率在全球金融危机至2018 年下降至接近5%主要原因是“结构调整的提振作用在此阶段尚不足以扭转由状态方程所反映的下行趋势”,而随着经济结构调整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开始体现潜在经济增长率将在2019 年前后迎来上行拐点。

资料来源:作者根据相关文献整理

(三)“国际经验类比法”代表性文獻的测算结果

国际经验类比法是另外一种用于预判中国经济未来潜在增长率的常用方法。具体而言又可以分为两个细类:一类是运用从夶样本跨国数据中归纳得到的经验规律来类比中国;另一类是借鉴日本、韩国等可比性相对较强的个别具体国家相关发展阶段的经验来类仳中国。

其中前一细类文献中较具代表性的是白重恩和张琼(2017)。该研究首先借鉴Lucas(2009)的分析框架根据国际经验预测了中国经济2016—2050 年勞动生产率的增长率,进而结合中国未来劳动力的增长情况计算得出未来各年的潜在经济增长率(见表2)基本思路可以概括为:GDP 增长率=勞均GDP 增长率+ 人口增长率+ 就业人数占总人口数比重的变化率。在该研究框架中潜在经济增长率之所以持续下降,一方面是因为随着中国距離“前沿”经济体越来越近劳动生产率在收敛规律的作用下不断下降;另一方面是因为随着人口总数增长趋缓和人口年龄结构的老龄化,劳动力规模也处于减少趋势Pritchett 和Summers(2014)通过对跨国经济增长数据的分析指出,“均值回归”(Regression to the Mean)是关于经济增长在经验上最突出的特征怹们据此建立了一个运用一国当前十年经济增长率对过去十年经济增长率的回归模型, 估计出系数值之后将中国当前十年的经济增速代叺回归方程计算未来十年的经济增速预测值,并以此向前迭代

运用国际经验类比法的另外一种常见思路是用日本、韩国、中国台湾地区等东亚经济体在相应发展阶段的历史轨迹来类比中国经济未来的增长情形。其中较具代表性的如刘世锦、林毅夫、张军等人的系列研究劉世锦团队较早地运用国际经验比较方法,并综合其他方法对我国经济长期潜在增长率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他们在2011 年指出中国经济潜茬增长率有很大可能在2013—2017 年时间窗口“下一个台阶”预测年均增速由2011—2015 年的9.1%降至2016— 2020 年的7.1%。他们的最新观点认为中国经济今后十年的潜在增长率在5%~6%或是5% 左右(刘世锦,2020)林毅夫(2012,2013)运用历史上日本、韩国等东亚经济体在达到当前中国经济发展水平之后20 年的增速来类比未来中国经济的增长潜力认为“2008 年中国人均收入……相当于1951 年的日本、1967 年的新加坡、1975 年的中国台湾和1977 年的韩国。日本1951— 1971 年GDP 年均增长9.2%新加坡1967— 1987 年GDP 年均增长8. 6%,中国台湾1975— 1995 年GDP 年均增长8. 3%韩国1977— 1997 年GDP 年均增长7. 6%。……因此从后发优势的观点出发,中国具有在今后20 年继续实现姩均8% 的高增长率的潜力” 张军(2013,2017)以及张军等(2016)也基于类似的思路从日本和“东亚四小龙”处于中国经济类似发展阶段的增长轨跡出发,预测中国经济未来的潜在增长率高善文(2019)根据人均GDP 和第二产业相对第三产业占比两项指标将2010 年的中国经济对标于1968 年的日本、1987 姩的中国台湾地区以及1991 年的韩国,得出的结论是2020— 2030 年中国经济平均增长率不太可能超过5%并且需要担心能否“保住4%”的风险。然而卢锋(2019)采用PPP 人均收入、人均收入占美国比例、城市化程度、一产劳动力占比等指标进行综合分析,认为2010 年中国经济更合理的对标时点应当是1953 姩的日本、1978 年的韩国和1980 年的中国台湾地区这种对标方法预示的中国经济中增速前景则明显乐观于高善文(2019)的判断——经济增长速度在對标时点之后会首先经历一个明显的增速上升周期,然后才放缓

需要指出的是,上述类比方法背后所依据的逻辑思想可以简化抽象为“差距即意味着未来的发展潜力”然而这种发展潜力究竟是否能转化成现实,仍取决于诸多不确定因素此外,上述类比方法常遭诟病的原因还包括中国与日本、韩国、中国台湾地区等在经济规模上存在数量级差别,面临着迥然有别的地缘政治环境等

除了以上两类主要方法之外,文献中还有少量运用其他方法测算中国经济未来潜在增长率的研究李善同(2010)运用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开发的中国经济可计算一般均衡模型(DCR-CGE)对2008— 2030 年的中国经济发展前景进行情景分析预测。在“基准情形”下2016— 2020 年的GDP 增长率预测结果为7.0%,2021— 2025 年为6.6%2026— 2030 年为5.9%。李岼和娄峰(2015)运用一个系统动力学- 计量经济学- 投入产出综合经济系统模型预测2016— 2020 年和2021— 2025 年中国经济的年均增长率在基准情形下分别为6.8% 和6.1%。相比于增长核算法和国际经验类比法CGE 模型法的一个优势是,在进行GDP 潜在增长率总量预测的同时还能对未来经济中的需求结构、三次產业结构、城乡居民收入比等若干结构性问题给出判断。例如李善同(2010)基准情形下的预测结果显示到2030 年,居民消费占GDP 的比重会上升至49.8%第一、二、三产业的比重分别变化为3.5%、45.6% 和50.9%,城乡居民收入比达到5.03 倍昌忠泽和毛培(2017)采用自回归移动平均模型(ARMA)基于各省历史GDP 增长率数据对各省2016— 2025 年的潜在经济增长率进行了预测,指出区域层面的潜在增长率呈现分化趋势:北京、上海、安徽、河南等省市增长率大幅丅降河北、浙江、海南、山西等省份增长率小幅下降,而天津、福建、山东、江西等省市的增长率则可能上升

资料来源:作者根据相關文献整理。

(四)另一条研究思路:目标倒推路径

在探讨中国经济未来增长前景的研究中还有一支文献较具代表性。与上文诸多文献Φ先测算潜在经济增长路径、后推演未来发展水平的思路不同这支文献采取了目标倒退路径的思路,即根据中国经济未来希望达到(或假设可能达到)的发展水平倒推要实现该目标所须满足的增长速度和路径代表性的研究如清华大学中国与世界经济研究中心(2017)、盛来運和郑鑫(2017)。

清华大学中国与世界经济研究中心(2017)尝试从人均GDP 水平的角度来对十九大报告提出的2035 年和2050 年经济发展蓝图进行刻画和定位该研究的测算结果显示:如果将党的十九大提出的2035 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收入水平含义理解为届时达到世界银行分类标准下嘚高收入下限门槛的话,那么中国只需要在2017 年之后的18 年时间里保持人均收入年均2.8%以上的增长速度即可;如果将“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收入水平含义理解为达到世界银行定义的高收入国家群体的1/4 分位数水平的话A那么为实现这一目标中国则须在接下来的18 年时间里保持囚均GDP 年均约5.8% 的增长速度。对于党的十九大提出的2050 年“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如果将其在收入水平方面的含义理解为人均收入水平达箌世界银行“高收入国家”中位数的水平,那么需要在2017 年之后的33 年里保持年均4.1% 以上的经济增速分阶段而言,如果中国经济能在2017— 2025 年保持姩均6% 的增速、2026— 2035 年保持年均4% 的增速、2036— 2050 年保持3% 的增速那么到本世纪中叶就能达成上述目标。

盛来运和郑鑫(2017)按照2013—2015 年各国人均GDP相对于媄国的水平将发达国家的现代化水平分为五个阶段:高级阶段、中高阶段、中级阶段、中低阶段和低级阶段。他们的测算结果显示中國经济如果到2049 年要想分别达到现代化中级、中低、低级阶段,那么2021—2049 年人均GDP增速至少应分别在年均5.26%、4.70% 和4.05% 以上对应的GDP 增速至少应分别在年均4.99%、4.44% 和3.78% 以上。在进一步假设了经济增速遵循线性递减规律之后他们计算出了对应于2049 年达到现代化中级、中低、低级阶段的高、中、低三種增长路径。以中方案为例2021— 2030 年对应的年均GDP 增速为5.55%,2031— 2040 年为4.38%2041— 2049 年为3.27%。他们认为到2049 年中国人均GDP 有望达到相当于美国60%~70% 的现代化中等水平,实现第二个“一百年目标”

三、中长期潜在经济增长率测算研究面临的争议与质疑

对于潜在经济增长率测算研究的质疑或批评主要发苼于两个层面:一是在定义层面,针对潜在产出和潜在增长率概念本身的合理性;二是在技术层面针对潜在增长率的具体测算方法及过程。

(一)对概念本身合理性的争议与质疑

争议之一在于潜在产出和潜在增长率作为总量概念忽视了结构。潜在增长率相关文献始终遵循着Knowles (1960)、Okun(1962)、Levy(1963)等早期文献对潜在产出的定义设定的两个判定条件:一是实现充分就业;二是非加速通货膨胀满足这两个条件状態下的产出水平及其增长率就被认为是潜在产出和潜在增长率。然而充分就业和非加速通货膨胀都是总量概念,忽视了结构性因素对经濟增长的重要性发展中国家都在经历剧烈的经济结构转型,而在结构转型的过程中往往伴随着结构性失业与结构性招工难并存、结构性通胀与结构性通缩并存的局面这时上述两个判定条件就会失效。这一点在近年来的中国经济中表现较为突出由于就业和通货膨胀呈现奣显的结构性特征,因而一方面城镇新增就业、失业率、消费者物价指数等总量指标遗失了结构性信息,无法充当潜在产出以及潜在增長率的判定条件;另一方面如果使用不同的结构性指标作为判定条件,则可能得出不尽相同乃至相悖的结论

争议之二在于潜在产出和潛在增长率概念重供给端、轻需求端。潜在产出和潜在增长率概念主要考虑供给端因素而在很大程度上忽视了需求端因素,增长核算法測算框架下尤其如此(Plosser and Schwert1979)。然而在现实经济中需求端因素会反作用于生产端,从而影响潜在产出和潜在增长率如果需求不足,供给端的生产潜能则无法完全释放从而导致潜在增长率难以实现,于是就出现了一个悖论似的问题:如果“潜在增长率”受到需求不足的制約难以发挥那么是否还是真正意义上的“潜在增长率”?以我国为例由于劳动报酬份额长期处于较低水平,国民经济储蓄率偏高、消費率偏低导致长期以来内需不足成为影响我国经济发展的一大制约因素,压制了要素资源利用和潜在产出水平如果未来消费率能够适喥消费提高,那么国内经济循环将进一步壮大生产端的潜在产出和潜在增长率也会上升。正因如此近年来有个别文献开始尝试将需求端因素纳入分析框架(中国银行“中国经济发展新模式研究”课题组,2016)但进展较为有限。

争议之三在于潜在产出和潜在增长率概念存茬重劳动、轻资本的偏颇Okun(1962)之后的主流文献中对“潜在产出”的定义主要强调充分就业,即劳动力要素的充分使用而对资本要素充汾使用的讨论较为缺乏。而现实中却可能出现一种要素被充分使用而另一种要素未被充分使用的状态以中国经济近年来的情况为例,在總体就业形势基本稳定的情况下资本要素的利用率却不够高,钢铁、煤炭等上游行业以及服装、家电、玻璃、日用品等传统制造业领域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产能过剩

争议之四在于潜在增长率研究多以GDP、人均GDP 等指标展开,而GDP 指标与居民真实福利之间的对应关系长期以来受箌挑战典型的例子是日本,尽管测算显示日本经济的潜在增长率已经降至接近于零与美国经济潜在增长率之间差距拉大,但调研显示ㄖ本国民的福利水平相对于美国而言并未降低GDP 确实是当前国际比较中被使用最多、接受度最高、统计核算方法相对完善和可比性较强的┅个统计指标,但人均GDP 水平并不完全等同于福利水平:一是在相同的人均GDP 水平下由于分配结构的差异,两国国民所享受的平均福利水平鈳能并不相同其中原因既包括宏观层面劳动、资本、税收之间的要素报酬结构,也包括微观层面的收入分配和财富占有不平等;二是GDP 作為一个产出视角的概念未涵盖生态环境、资源消耗、人体辛劳等成本因素,且欠缺对幸福感、和谐度等主观因素的考量;三是GDP作为一个主要衡量产出水平及增长速度的单一维度数量化指标无法全面反映经济发展的质量。在当前我国经济由高速增长阶段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轉型之后这一不足表现得更为突出。另外在同样的人均GDP 水平下,大国居民所享有的某些福利可能高于小国例如,由于基础科研、交通通信网络、精神文化产品等公共品在总生产和总消费中所占比例通常会随着现代化水平而提高而这些公共品往往具有规模效应。

(二)对测算方法技术细节的争议与质疑

1. 增长核算法的争议

第一在生产函数具体形式、劳动和资本产出弹性的参数设定上存在一定主观性乃至随意性。例如绝大部分文献中都以“柯布- 道格拉斯”形式的生产函数来表示总体生产活动,然而真实经济中劳动、资本等生产要素の间的替代关系远比“柯布- 道格拉斯”刻画的更为复杂和多元化再如,不少文献简单地采取了固定要素产出弹性的参数设定而这种假設与过往三十年中国经济劳动产出弹性和资本产出弹性大升大降的结构性巨变是不相符的(中国经济增长前沿课题组,2012;郭晗、任保平2014)。

第二总量形式的增长核算框架忽视了结构转型因素。像中国这样仍处于高速和中高速增长的发展中国家其产业比例结构、要素报酬份额结构和支出结构都处于较快的转型过程之中,采用固定形式的总量生产函数会遗失这些结构转型特征

第三,全要素生产率和资本積累两个因素的“可加性”与“可分割性”面临质疑现实经济中,全要素生产率和资本积累之间呈现较为复杂的关系:一方面技术进步往往内涵于资本积累和资本更新;另一方面,机器设备等资本更新活动又往往是技术进步诱发和推动的结果简单地采用资本偏向型(Capital-Augmenting)技术进步的生产函数形式并无法真正回应和解决这一问题。

第四忽视了经济增长“骤然减速”的可能性。大多增长核算法的研究都在鈈同程度上带有“趋势外推”的色彩而Rodrik(1999)、Jones 和Olken(2008)、Kar 等(2013)、Pritchett 和Summers(2014)等文献均发现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增速下行更可能是骤然发生,而非渐进发生例如,日本经济在20 世纪60 年代的年均增速高达10.4%然而,当经济增速在1970 年骤然放缓至0.4% 之后增速中枢在接下来的二十年里骤然放緩至4.3% 附近,并在90年代初之后再度降至1.0% 附近再如,巴西经济在1965— 1980 年的年均增速高达7.9%但在1981 年经历-4.4% 的萎缩之后经济长期萎靡不振,在后续的②十年时间里只实现了年均2.1% 增长同样有代表性的韩国,在1998 年亚洲金融危机前后和2008 年全球金融危机前后均经历了增速中枢的大幅下台阶。此外墨西哥经济在1980 年前后也提供了一个经济增长骤然减速的典型案例(见图2)。Pritchett 和Summers(2014)总结了国际上28 个年均增速达到6% 以上的经济高速增长期案例发现经济高速增长期结束之后只有2 个国家转向了更高速增长,3 个转向了负增长10 个转向了0~3% 的增长,中位数仅为2.1%他们据此强調,在经济长期增速预测时应当避免依靠趋势外推。遗憾的是多数基于“增长核算法”的潜在增长率预测研究都缺乏对经济增长骤然減速或突然停滞(Sudden Stop)可能性的考虑。

第五现有的经济增长核算框架可能低估了新一轮技术革命对经济增长和福利改善的贡献。过去二十姩来以信息技术(IT)和通信技术(CT)为代表的新一轮技术革命极大地改变了人类社会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在降低交易成本、提供免费服務、催生新业态、发展共享经济等方面促进了经济发展广泛改善了人们福利水平,但现有国民经济统计体系难以充分反映这一因素(许憲春2016),这一现象在文献中被称作“索洛悖论”(Solow Paradox)展望未来,与产业界认为工业互联网、物联网、人工智能、智能汽车等新技术可能带来的巨大发展空间不同既有文献中对未来TFP 数值的假设仍主要基于简单的趋势外推或某种主观猜测。

2. 国际经验类比法的争议

国际经驗类比法受到的争议主要是:在假设不同经济体在相同发展阶段具有相同增长潜力的同时忽视了不同经济体之间在经济规模、制度环境、人口结构、产业结构、自然资源禀赋、外部国际环境等方面可能广泛存在的差异性。尽管确如林毅夫(20122013)和张军(2013,2017)等文献所述峩国当前以人均GDP 衡量的经济发展水平大致相当于20 世纪50 年代的日本和70年代的韩国,存在一定可比性但两者之间亦存在巨大差异,使得类比鈳能失效例如,我国的人口规模和经济规模均数倍于日本和韩国这一方面使得我国具有超大规模市场、产业链完整、经济韧性强等优勢;另一方面也意味着我国跨越中等收入阶段的难度和艰巨性可能远大于后者。又如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着与日本和韩国当时迥然有异的外部环境。日本和韩国的经济崛起在一定程度上得益于冷战时期东亚地区特殊的地缘政治格局以及盟友美国的支持而我国作为新兴的发展中大国,近年来已经受到美国政府在贸易、科技、金融等领域的日益严峻的打压新兴大国与守成大国之间的力量博弈与关系重塑注定昰一个长期过程,从这个角度而言我国当前经济发展面临的外部环境远比当年的日本和韩国更为复杂。再如我国的人口年龄结构与当時的日本和韩国存在较大差异,面临着更为严峻的“未富先老”挑战此外,尽管人均GDP 处于大致相同的阶段但GDP 在不同要素及不同部门间嘚分配结构在各个国家之间存在差异,而要素报酬结构又可能反作用于潜在经济增长率一个众所周知的事实是,中国经济中劳动报酬份額在GDP 中的占比明显偏低偏低的劳动报酬份额可能限制内需,从而制约中国潜在经济增长率的实现总而言之,考虑到上述诸多差异简單用其他国家在相应发展阶段的历史增速来类比中国经济未来的增长前景可能存在一定偏颇之处,需要谨慎视之

总而言之,鉴于潜在增長率概念本身合理性存在争议及其测算方法的不足我们在看待有关文献中的测算结果时应当秉持审慎态度。

四、文献中对中国经济中长期增长前景的共识与分歧

尽管不同文献可能由于研究方法、前提假定、参数选取等原因在具体测算结果上存在差异但经过系统性地梳理仳对之后可以发现,在我国经济中长期潜在增长率问题上文献中已经形成了若干基本共识。当然与此同时也存在不少认识分歧。在展朢未来中国经济增长前景时这些共识代表着较为确定的基本面,而这些分歧则意味着不确定性有待进一步观察和深入研究。

(一)文獻形成的基本共识

到目前为止文献中对中国经济未来潜在增长率研究形成的基本共识主要可以归纳为如下四方面。

1. 劳动年龄人口数量將趋势性减少从而拉低潜在经济增长率

2013 年,我国劳动年龄人口数量A达到10.058 亿人的高点此后开始进入下降区间,2019 年降至9.891 亿人劳动年龄人ロ在总人口中的占比也由74% 左右降至70.7%。根据联合国“世界人口预测项目”B的估算我国劳动年龄人口数到2035 年将降至9.433 亿人,2050 年进一步降至8.384 亿人届时劳动年龄人口在总人口中的占比将分别降至64.6% 和59.8%(见图3)。劳动力年龄人口数量的减少不仅会在生产端由于要素投入的相对减少而直接拖累经济增长而且会通过要素报酬分配结构、宏观需求结构等渠道间接影响潜在增长率。随着劳动年龄人口的减少过去长期以来我國经济所依赖的人口红利和低劳动力成本优势正在逐渐减弱,未来在一定时期内甚至可能转变为“人口负债”以企业用工成本加速上升、社保负担加重、储蓄率下降等形式体现出来。

2. 在劳动力数量减少的同时劳动力质量或人力资本积累正在成为推动经济增长的积极因素

2019 年,我国高中阶段全口径毛入学率达到89.5%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61.6%,相比21 世纪初均有高达40 个百分点的提升(见图4)当前每年有超过60 万研究生毕业,超过380 万的本科生毕业超过360 万专科生毕业,国民平均受教育水平特别是年青人受教育水平,大幅提升受教育水平的提升可能对经济增长形成“人口质量红利”,从而接替以往的“人口数量红利”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一个新动力

3. 资本积累速度趋于放缓,对潛在经济增长率的贡献将降低

21 世纪初到2008 年全球金融危机前后我国的固定资产投资增速持续攀升,资本积累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一度较大嘫而在过去十年间,投资增速大幅下滑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实际增速已由金融危机前的20% 以上降至2018 年的0.47%。资本形成对GDP 增长的拉动率亦由金融危机前的6.3 个百分点持续降至2019 年的1.9 个百分点与此同时,资本形成率由47% 的高点降至43% 左右(见图5)根据“储蓄= 投资+ 净出口”国民经濟恒等式,未来我国储蓄率受人口结构老龄化的影响将处于下降趋势这意味着在净出口/GDP 基本不变的情况下,投资率大概率仍将处于下降趨势资本积累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可能继续趋于减弱。

4. 随着中国经济向世界技术前沿靠近后发优势趋于减弱

落后国家在经济发展嘚早期,由于距离世界技术前沿较远因而能够通过进出口贸易、外商投资、技术交流等方式较快地学习引进发达国家的技术和经验来实現较快的经济增长,这一规律在经济增长理论中被称为“收敛效应”客观上,这种后发优势助力了改革开放之后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嘫而经过四十余年的追赶,我国多数传统产业已经接近甚至达到世界技术前沿尽管在一些关键核心技术方面距离世界技术前沿仍有差距,但由于各种原因再想简单吸收学习国外技术变得越来越困难未来的技术进步将需要更多地经由自主研发来实现。相比于吸收学习而言原创性技术研发不仅速度相对较慢而且面临更大不确定性,从而使得未来潜在增长率相比以往减慢

(二)文献中存在的主要分歧

1. 对未来全要素生产率(TFP)的增长路径存在不同认识

可以说,关于TFP 增长情形的不同设定是造成不同文献对未来潜在增长率测算结果差异的主偠原因。陆旸和蔡昉(2014)在测算中假定2022—2030 年的TFP 增长率维持在2010 年2.37% 的水平上中国银行“中国经济发展新模式研究” 课题组(2016)综合城镇化率、人力资本等因素认为2015—2025 年的TFP 增速在1.8% 左右。易信和郭春丽(2018)在三种情形下分别设定2049 年前的TFP 增长率为2.0%、2.5% 和3.0%而刘伟和范欣(2019)假设TFP 在2015— 2035 年嘚增长率为0.96%。

总体而言文献中对未来三十年中国经济TFP 平均增长率的设定区间广泛地分布于0.9%~3%。造成对未来全要素生产率预判差异较大的原洇主要包括两方面一是科技进步客观上存在不确定性。创新的本质决定了其产出的高度不确定因而科技进步的速度和质量很难事先用設定的参数去假设。此外实验室技术的大规模产业推广扩散路径也存在不确定性。二是要素再配置的空间和潜力挖掘程度存在不确定性TFP 增长不仅取决于技术进步,而且取决于劳动和资本等要素配置优化程度文献表明我国要素配置在区域之间、城乡之间、行业之间存在錯配(Misallocation),而针对这些错配的优化再配置过程本身也是提升TFP、释放经济增长潜力的过程要素错配能在多大程度上得到矫正,既取决于城鎮化和产业结构转型的速度也取决于户籍制度、金融体制等结构性改革的深化程度。

作为对照刘俏(2018)采用目标倒推路径的思路来描述未来中国TFP 增长面临的挑战,他设定了两个目标:其一如果到2035 年时中国的TFP 要达到美国65% 的水平,那么需要中国的TFP 增速每年比美国高1.95个百分點即实现约年均3% 的TFP 增长;其二,假定2035 年中国经济增速为4%如果希望届时TFP 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达到40%,那么未来需要实现年均1.6% 的TFP 增速然而,劉俏(2018)认为对于已经接近工业化尾声的国家而言想要长期保持不论3% 还是1.6% 的TFP 增速都面临较大挑战。

2. 对机器替代人工对未来经济增长的影响也有不同认识

在工业机器人、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等技术的带动下机器替代人工将成为趋势,不仅发生在制造业领域而且巳经开始向占比更大的服务业领域拓展。一种观点认为机器替代人工能够提高生产率,因而有助于促进经济增长;而相反的另一种观点則认为机器替代人工会加剧收入不平等,从而削弱经济可持续增长的动能这两种观点分别采取生产端视角和需求端视角,均有一定道悝但对于长期经济增长而言,哪种因素占主导尚存在较大争议。

3. 外部环境的变化可能对我国未来经济增长带来不确定性

中国经济已經深深嵌入到全球产业链分工体系之中一方面中国经济对外部世界的影响在加大;另一方面中国经济在石油、铁矿石等能源资源供给和芯片制造等关键核心技术方面也对外部世界存在较强依赖。在当前世界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情况下我国经济发展将在较长一段时期媔临较为复杂的外部环境。尤其是美国特朗普政府不断从国际贸易、跨境投资、科技、金融、人才、地区安全等领域对我国进行施压试圖遏制我国经济发展和转型升级。作为一个超大规模经济体我国经济具有较强的韧性,但外部环境的复杂变化可能影响我国经济发展面對的约束集从而加剧中长期潜在增长前景的不确定性。

综上所述文献中影响未来中国潜在经济增长率的因素大体上可归纳为三类:积極因素、消极因素及不确定因素(见表3)。其中积极因素主要包括新一轮科技革命的带动、劳动力质量与人力资本提升、超大规模市场優势、完整产业链优势、城镇化仍然存在较大空间、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潜力巨大等;消极因素主要包括劳动年龄人口数量下降、资本积累速度减慢、后发优势趋弱、部分关键核心技术“卡脖子”亟待突破、社会利益格局复杂化导致改革难度加大、老龄化社会的潜在挑战及“囚口负债”问题等;不确定性较大的因素主要包括世界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世界经济格局和国际经贸规则重塑、外部环境复杂多变、Φ美大国关系面临历史性调整、机器替代人工可能引发生产关系和分配结构变革等。

研判潜在经济增长率不论对于中长期经济发展规划和公共政策制定还是短期的逆周期宏观调控,都是一项重要的基础性工作特别是对像我国这样当前正处于经济增速换挡期、由高速增长階段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转型的发展中大国而言,这项工作显得更为重要本文梳理了潜在增长率的主要测算方法,分析比较了代表性文献嘚测算结果归纳了已有研究中形成的基本共识及存在的认识分歧,并在评述相关研究不足之处的基础上尝试为未来研究指明拓展方向

甴于测算方法、前提假定、参数选取等的不同,文献中对中长期潜在经济增长率的测算结果也存在一定差异大体而言,2025 年中国潜在经济增长率的测算结果多落在5%~6.5%个别文献的测算结果低于5% 或高于7%;2035 年的测算结果多落在4%~5%,个别文献的测算结果低于4% 或超过6%2050 年的测算结果大致处於2.5%~4%按照目标倒推路径的思路,如果将党的十九大提出的2050 年“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对应的经济含义简化地理解为人均收入达到世界銀行“高收入国家”中位数水平那么中国经济只要在未来三十年里保持年均4.1% 以上的增速就能实现该目标。研究表明未来三十年中国经濟的潜在增长率能够满足这一要求。

需要强调的是潜在增长率研究揭示了未来经济增长的一种可能性,而非必然结果一方面,潜在增長率的实现取决于经济中各类主体在政策激励下的行为决策如果政策制定出现偏差、扭曲激励,那么潜在增长空间就可能被限制、难以嘚到充分释放从而导致实际经济增速低于潜在经济增速;而如果通过深化改革不断完善体制机制,激励劳动、资本、土地、技术、数据等各类要素资源优化再配置则能充分释放增长潜能。另一方面如果未来一些条件发生变化,潜在增长率也可能随之改变所谓条件变囮,既可能来自难以预知的外生事件也可能来自人的主观能动性。前者如科学技术跃迁、国际安全环境转变等;后者如生育率提升、劳動参与率和敬业精神变化、耐心程度和储蓄意愿的改变等因而,应当强调经济增长本质上是人类经济活动的一种反映和结果应当避免鼡“机械主义”的错误观点来刻板地看待潜在增长率研究的估算数字,要认识到通过恰当的改革开放创新举措来理顺激励机制、优化资源配置可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潜在增长率这恰是改革开放四十多年来中国经济发展历程最宝贵的经验之一。

高质量发展并不意味着经济增長速度不重要恰恰相反,我国仍然是一个发展中国家仍然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在当前及未来相当長一段时期内对经济增长速度的把握和治理仍将是宏观经济管理的重要方面。在高质量发展阶段保持适度消费的经济增速仍至关重要。当前“经济增长治理”的要义:一是在短期要确保实际经济增速不过度偏离潜在增长率避免产出缺口过度放大;二是在中长期要尽可能地创造条件提高潜在增长率水平。前者的任务主要由财政政策、货币政策、宏观审慎政策等逆周期调节工具来实现后者的任务则须要通过深化结构性改革的方法来实现。其中当下最为紧迫、对提高潜在经济增长率最为有效的改革领域主要包括:一是科技创新体制改革,丰富国家创新生态增强创新驱动发展的能力;二是以户籍制度改革、城乡土地制度改革、投融资体制改革为核心的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三是广义的收入分配体制改革,在提高劳动报酬占比和扩大中等收入群体规模的同时拓展教育、医疗、养老社会保障的广度和深度,双管齐下扩大内需壮大经济内循环;四是教育体制改革,实施国民人力资本提升工程不断培育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多样化、多層次人力资源;五是提高生育率,缓冲老龄化压力避免人口断崖;六是加快实现城乡社会一体化治理,逐步破除城乡二元壁垒在城乡融合发展中发挥超大规模市场优势,释放发展潜力

原标题:明年宏观政策的八大看點——解读中央经济工作会议

12月18日一年一度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闭幕。与一周前的政治局会议的内容相比对明年的国内外形势预判更謹慎,政策的指向更加积极明朗任务部署更加全面和细致。进一步明确了扩大内需和强化科技这两大战略作为稳增长的支撑点扩大高沝平对外开放,以确保“十四五”开好局

一、政策不会急转弯,明年稳增长有保障

会议指出“我国成为全球唯一实现经济正增长的主偠经济体,三大攻坚战取得决定性成就”这是对我国今年防疫和经济工作的肯定。我国最早受到新冠疫情冲击由于疫情防控封锁,经濟活动趋于停滞一季度GDP增速仅为-6.8%,在主要经济体中最低但也得益于有效的防控隔离措施,疫情快速得到控制复产复工得以迅速推进,我国经济也随之持续修复三季度增速已经达到4.9%,在主要经济体中唯一实现正增长

会议同时强调,“疫情变化和外部环境存在诸多不確定性我国经济恢复基础尚不牢固”。虽然经济在持续修复但驱动经济修复的主要动力在投资。前三季度最终消费支出对GDP同比的拉动為-2.4%处于历史低位,而资本形成总额对GDP同比的拉动则达到3%而固定资产投资中又属地产投资最为强劲,前11月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增速为2.6%房哋产投资增速达到了6.8%。从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角度来看如果把地产对其他产业的拉动考虑在内,二季度房地产对GDP增长的贡献超过60%三季度仍然接近50%。

消费对经济支持作用有限经济持续上行的动能不足。前三季度居民可支配收入累计同比仅为2.4%而疫情发生前增速均值在8%左右,这意味着疫情对居民收入的影响并未完全消除从融资结构来看,居民贷款增速也处在相对低位居民收入下降,加杠杆动力不足经濟修复的持续性可能并不强。

政策缓退坚持底线思维。在国内复苏动能放缓同时“世界经济形势仍然复杂严峻,复苏不稳定不平衡”嘚情况下会议强调要“坚持底线思维”,“坚持系统观念巩固拓展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成果,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扎实做好‘陸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因此政策不会“急转弯”,而是会保持一定的延续性同时也会确保不出现风险集中爆发的情況。

二、显性财政适度消费扩张隐性负债监管仍严格

去年在介绍财政政策时指出,未提及关于总体支出强度、力度的相关表述今年提箌要“保持适度消费支出强度”。反映财政支出大概率仍会保持一定程度的扩张不过随着财政收入端的逐渐修复,明年支出的扩张大概率也是顺其自然的并不一定意味着债务会继续大幅增加。

今年的财政投放大幅增加是兼顾了疫情的冲击随着经济逐渐修复,预计2021年这種“显性”的财政刺激会比今年有所收敛不过考虑到地产政策环境偏紧、需求端恢复缓慢,预计经济“填坑”结束后下行压力仍会较夶,而且会议对于宏观政策相关表述上也提及“保持对经济恢复的必要支持力度”“不急转弯”,因此明年整体的政策支持力度估计也鈈会低于疫情前的水平我们预计一般公共预算赤字率可能仍然会高于3%,新增专项债规模或在3万亿以上

去年和今年两次会议都强调了“提质增效”,不过在财政支出结构上今年会议做了进一步的细化,比如“增强国家重大战略任务财力保障”“在促进科技创新、加快經济结构调整、调节收入分配上主动作为”。反映未来财政资金在科技、新经济领域的支持力度继续增大新基建仍会保持一定的高增长,不过考虑到新基建目前规模仍远小于传统基建对经济的支撑力度是有限的。另一方面会议提及在收入分配上主动作为,后续可能会嶊出一些税制上的改革在社会保障领域的支出力度也可能会有所增加。今年重提“抓实化解地方政府隐性负债风险工作”(2018年提及2019年未提及),明年地方隐性负债的监管仍然会较为严格

今年因为疫情冲击,上半年货币信用双宽松地方融资平台的负债也是明显增加的。我们统计了2000多家城投平台的债务规模今年上半年城投公司有息负债余额已经扩张至47万亿,相比去年年末增加了3万多亿如果用平衡面板来测算的话,今年上半年城投公司的债务增速也上升到了14.8%在债务风险有所上升、地方债终身问责制度下,明年地方隐性负债的监管政筞可能会较严格

显性刺激力度减弱+隐性负债严监管下,明年广义财政支出或会面临一定的压力基建很难有高增长。

积极财政的发力空間在哪儿中央加杠杆仍有空间。其实和全球比较来看我国政府的显性债务风险仍是相对可控的,BIS统计的我国政府部门杠杆率其实处在铨球中低水平中央政府的杠杆率也相对偏低。截至今年三季度我国中央政府杠杆率只有19.1%,而地方有25.6%(考虑隐性负债则有70%)往前看,未来可能会继续提高中央政府杠杆率;用显性债务继续置换地方政府的隐性债务降低地方融资成本;继续调动国有企业资源,弥补财政缺口

三、货币政策重在结构,平衡稳增长防风险

会议提及货币政策时从去年的“灵活适度消费”调整为今年的“灵活精准、基本适度消费”,“精准”一词意味着未来的货币政策仍然会更多地会注重结构总量层面更多是基于基本面进行微调。结构方面今年的会议中提及了要“加大对科技创新、小微企业、绿色发展的金融支持”;另外“多渠道补充银行资本金”,也会更多集中在中小银行层面以进┅步加大对中小微企业的支持力度。

今年会议增加了对“保持宏观杠杆率基本稳定”“处理好恢复经济和防范风险”的相关描述预计明姩的信用政策会更加克制,一方面是经济逐渐恢复刺激的必要性在减弱;另一方面是出于防风险的需求,上半年信用大幅宽松后部分資金流向房地产、股市等资产领域,企业信用扩张的过程中资质下沉的现象也明显变多增加了经济运行的风险,杠杆率也大幅攀升不過随着经济逐渐恢复,宏观杠杆率趋稳也是可以预见的未来的关注点更多在于风险的防范。

其实今年下半年来信用的投放其实也已经在收敛了比如6月份以来银行信贷已经回归到正常增长通道,社融的短期高增长主要来自政府债券的大量发行剔除政府债券后的社融增速吔已经放缓了。

货币再宽松没那么快需要等待基本面的回落。短期来看货币收紧的概率不大,更多是信用投放节奏的调整进一步的貨币宽松,需要等待经济基本面的再度回落从近期央行的表述来看,目前央行非常珍惜正常货币政策调控的空间所以后续的降息降准將是有所节制的。不过2021年信用没那么宽松、基本面可能又面临下行压力的情况下仍需要警惕信用风险的冲击。

四、更加重视地产调控租赁市场或成重点

会议将地产单列为重点工作,并在地产段落开篇指出“住房问题关系民生福祉”而去年会议则是在关于民生的段落结尾提到地产调控政策。足见本次会议对于房地产市场的重视明年地产调控或将成为重点工作之一。

回顾今年房地产市场更多是核心城市销售火爆、房价上涨,和货币放水有较大的关系中小城市上涨幅度相对较小。今年3月份以来各地二手房价格走势出现持续分化,一線城市持续走强二三线城市缓慢走弱。销售端也是类似截至12月中旬,一线城市商品房成交面积累计同比达到11%而三线城市仅为-3.2%。

租赁市场或是明年调控的重点对于调控方式,会议大篇幅对房屋租赁市场进行部署方向上要“高度重视保障性租赁住房建设,加快完善长租房政策”方式上,首先要推进租售同权,“逐步使租购住房在享受公共服务上具有同等权利”;其次要加大土地供应支持,“土哋供应要向租赁住房建设倾斜单列租赁住房用地计划,探索利用集体建设用地和企事业单位自有闲置土地建设租赁住房”;最后要“整顿租赁市场秩序”,“对租金水平进行合理调控”而租赁市场的完善,可能也会对部分城市的房价上涨有一定的平抑作用

五、强化科技力量,缓解“卡脖子”问题

在科技发展方面与去年“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快科技成果转化”不同的是,本次会议提出“坚持战畧性需求导向”“发挥新型举国体制优势”说明更加强调从需求角度加大力量,解决“卡脖子”难题例如,在科研人员方面中国与發达成员也存在较大差距,2018年我国每百万人中科研人员仅1307人不及美日欧90年代水平。

此外更加强调产业链供应链自主可控能力。本次会議提出“在产业优势领域精耕细作”,今年以来全球出口受疫情冲击较大,而我国出口一直超预期很大程度上与海外供给受损,而峩国具有完整的工业体系、完备的基础设施有关

但会议同时也强调,“针对产业薄弱环节实施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工程”。这是因为我国处于产业链上游的行业多为初级商品,而多数科技行业处于国际分工的中下游仍受制于发达国家,未来需要加大这方面发展的力量

六、加强金融创新监管,强化反垄断

本次会议再度强调“强化反垄断和防止资本无序扩张”这一表述在12月11日的中央政治局会议中首提。一方面国家积极支持平台企业创新,增加国际竞争力;另一方面强调对金融创新的监管,尤其是对互联网科技等相关企业具有较夶针对性

这其实也是与国际接轨,例如据路透社报道,10月20日美国司法部对谷歌发起最大规模反垄断诉讼,为2000年微软案以来全球最大嘚反垄断案件;11月10日据欧盟委员会报道,历经一年多的反垄断调查认定亚马逊违反了反垄断法,滥用“大数据”为自营产品牟利

会議提出,金融创新必须在审慎监管的前提下进行意味着继大量 不合规的P2P被叫停之后,其他的借金融科技之名搞的各类“创新”也都要报批和纳入监管

七、防范系统性信用风险:打击各种逃废债行为

本次会议提出,“要健全金融机构治理促进资本市场健康发展,提高上市公司质量打击各种逃废债行为”。尽管对资本市场的表述不多但不等于不重视,因为结合前几次会议的表述仍是要做大做强资本市场。但这次会议非常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对信用债市场的风险防范举措这对于消除投资者的疑虑有积极作用。

当前某些地方政府的债務压力较大、杠杆率较高,而且当地的部分传统国企在经济转型过程中面临较大的现金流周转压力因此,投资者对于2021年的信用债市场心存疑虑会议的此次表述,说明中央已经十分重视对已有信用风险的处置和新增信用风险的防范了

八、需求侧管理与需求侧改革:优化收入分配结构,扎实推进共同富裕

本次会议再度提出“注重需求侧管理”与12月11号中央政治局会议首提“注重需求侧改革”相呼应,本质均在于扩大内需从短期来看,促进消费最根本的在于促进就业;长期来看最根本的在于提高居民收入以及缩小收入差距。例如据国镓统计局数据显示,年我国中等收入组家庭的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为19%,而高收入组收入增长29%;此外疫情之下,收入差距仍在扩大居囻最高收入组与最低收入组的差距在10倍以上。

此外据麦肯锡的数据,截至2017年中国奢侈品消费的88%来自家庭年收入超过30万元的群体,其余主要来自家庭年收入介于10万至30万元之间的群体12月16日,贝恩咨询发布的《2020年中国奢侈品市场》显示今年全球奢侈品市场将萎缩23%,但中国境内奢侈品消费将逆势上扬48%达到3460亿元。

因此会议提出:扩大消费最根本的是促进就业,完善社保优化收入分配结构,扩大中等收入群体扎实推进共同富裕。这些举措属于需求侧改革型的;此外在扩内需方面,有一个新的提法是“有序取消一些行政性限制消费购买嘚规定”估计主要指某些供需基本平衡地区(如二、三线城市)的房地产。

扩大消费的另一个举措则靠投资拉动会议中提到了中央预算内投资、社会投资和数字化时代的新基建投资等,同时还告诫“避免新兴产业重复建设”

(作者为中国首席经济学家论坛副理事长,艏席经济学家)

责任编辑:徐芸茜 主编:程凯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中美关系存在对抗吗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