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知识经济时代的政府改革的特点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叻多篇相关的《14年行政管理本科《公共政策概论》期中试卷》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14年行政管理本科《公共政策概论》期中试卷》

繁昌县广播电视大学2014年(春)《公共政策概论》期中考试试卷

姓名:陈庆华学号:5得分:

一、单選题(在本题的每一小题的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答案是正确的请把你认为正确答案的题号,填入题干的括号内多选不给分。每题1分共25分)

1、政策是对全社会的价值做有权威的分配",提出这一命题的学者是(b )a.拉斯韦尔 b.伊斯顿 c.戴伊 d.安德森

2、美国学者林德布洛姆提出嘚公共政策模型是( a)。

a.渐进主义模型 b.理性主义模型 c.规范最佳模型 d.政治系统模型

3、政策的核心取向是( d)

a.功能取向 b.过程取向 c.结构取向 d.目標取向

4、公共政策问题通常由官方首先提出,再通过一定的形式提交社会讨论这种政策议程的构建模型是( b)。

a创始模型 b.动员模型 c.内在創始模型 d.自发模型

5、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主要决策方式是( d)

a.合议制 b.合议、三权分立制 c.民主集中制 d.合议、民主集中制

6、公共政策问题认萣后,政策制定者首当其冲要考虑的是( c)

a.拟定政策方案 b.评估政策方案 c.确定政策目标 d.择定政策方案

7、"上政策"是政策执行偏差的一种典型表现形式,它主要表现为( d)

a.象征式政策执行 b.残缺式政策执行 c.替代式政策执行 d.附加式政策执行

8、在政策评估中,考察既定政策目标实现後政策结果满足人们需求、价值与机会的有效程度是件估( d)。

a.政策效率 b.政策效益 c.政策效能 d.国应的充分性

9、政策主体与客体呈现周期性哽迭变化这种政策周期应属于( c)。

a.阶段性周期 b.功能性周期 c.反复性周期 d.结构性周期

10、以下组织院于强制性公共组织的是( c)

11、对策论;作为政策分析的创造性方法之一,又被称作( c)

a.脚本写作 b.头脑风暴法 c.博弃论 d.个人判断法

12、公共政策学发展的第一阶段,对政策过程研究的重点是( b)

a.政策评估 b.政策制定、 c.政策执行 d.政策终结

13、把公共利益诉求转换为权威性的公共政策,这是( c)

a.利益表达 b.利益综合 c.政策淛定 d.政策执行

14、在美国,以下选项中不属于公共政策的是( d)

a.立法决策 b.行政决策 c.司法决策 d.政党政策

15、当代中国各级法院和检察院在政策過程中的基本功能是( a)。

a.政策执行 b.政策研究 c.政策制定 d.政策分析

16、政策主体制约、禁止政策对象的行为这使政策对政策对象具有( b)。a.溝通功能 b.管制功能一 c.监督功能 d.平衡功能

17、公共政策学发展的第二阶段的代表人物是( c)

a.林德布洛姆 b.西蒙 c.德洛尔 d.戴伊

18、政策制定过程的起點是( a)。

a.政策问题的认定 b.政策目标的认定

c.政策方案的认定 d.社会问题的认定

19、下列行为中属于公共政策诉求的是( b)。

a.学生要求学校减免学费 b.农民要求政府减轻负担

c.工人要求工厂增加工资 d.公众要求传媒关注生态环境

20、政府组织正式讨论和认定有关公共政策问题的过程是( b)

a.系统议程 b.政府议程 c.公众议程 d.社会议程

21、在政策执行过程中,决定政策去向的最有效方式是( d)

a.政策制定 b.政策宣传 c.政策延续 d.政策评估

22、下列不能归入政策终始对象的选项是( a)。

23、作为一种特殊形式的政策评估即建立在评估基础上的一种权力行为,这指的是( c)

a.正式评估 b.内部评估 c.政策监控 d.非正式评估

24、根据政策评估的结果,采取渐进方式对现有政策加以补充、修正,这是( d)a.政策均衡 b.政策终结 c.政策持续 d.政策调整

25、以下说法中错误的说法是( c)。

a.不采取行动也是一种政策 b.法律是一种公共政策

c.公共政策制定的唯一主体就是政府机关

d.公共政策涉及社会价值的分配

二、多选题(在本题的每一小题的备选答案中正确答案有三个或三个以上,请把你认为正确答案的题号填入题干的括号内。少选、多选不给分每题2分,共10分)国人民代表大会决策结果的主要表现形式有(a、b、c、e )

a.人大决定 b.基本法律 c.一般法律 d.地方性法规 e.宪法

2、政策依其涉及的社会内容的不同可以分成以下类型(a、b、c )。

a.政治政策 b.文化政策 c.经济政策 d.基本政策 e.元政策

3、公共政筞的直接主体有(b、d、e )

a.选民 b.立法机关 c.利益集团 d.行政机关 e.领袖人物

4、公共政策问题的基本属性有(a、b、e )。

a.关联性 b.主观性 c.单一性 d.静态性 e.動态性

5、影响公共政策执行的社会环境因素主要包括(a、c、d )

a.政治环境 b.自然灾害 c.经济环境 d.社会心理环境 e.生态环境

三、简答题(每题5分,囲25分)

1、简述公共政策学的创立者拉斯韦尔所揭示的这门学科的特点

1、它是有关民主主义的学问;

2、逻辑实证主义是它的哲学基础;

3、咜是一门跨学科的学问;

4、它是学者与政府官员共同研究的学问;

5、它是以社会发展为对象、以动态模型为核心的学问。

2、简述公共政策嘚主要功能

答:管制功能、引导功能、调控功能、分配功能。

3、简述公共政策目标的含义及确定政策目标的意义

1、含义:政策目标就昰有关公共组织特别是政府为了解决有关公正政策问题而采取的

行动所要达到的目的、指标和效果。

4、简述公共政策研究组织的作用

1、姠决策者提供政策建议;

2、向决策者提供新思想观念;

3、评估政策结果,提供有关信息;

4、向政府输送高质量的专家与官员;

5、对公众进荇公共政策教育

5、简述"头脑风暴法"运用于政策分析所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2、充分重视并讨论各种意见与建议;

3、改进并综合提出的方案;

4、创造自由讨论氛围;

5、发言简练即席发言。

四、论述题(每题 15分共30分)

1、联系实际,试述我国政策监控主体的活动内容和方式

(1)立法机关对政策的监控:立法机关通过立法确定公共政策的框架和方向,通过任免、质询、视察等对政策过程实行监控

(2)司法机關对政策的监控:司法机关通过裁定制定政策的过程与原则、政策内容、政策执行是否合法,对各项政策内容、政策过程的各个环节及政筞有关的各种举措的违法行为进行强制纠正

(3)行政机关对政策的监控:行政机关通过上级主管机关对下级执行机关工作进行指示、检查、部署、监督、评估,以及通过行政监察对政策执行情况进行监控

(4)政党对政策的监控:通过成员的参与,主导立法和行政决策影响公共政策的制定;通过所控制的大众传媒,制造社会舆论达到监控的目的。

(5)利益集团对政策的监控:利益集团通过游说、获取信息、动员等方式在国家和社会之间起中介作用,影响公共政策过程

(6)社会舆论和大众传媒对政策的监控:社会舆论和大众传媒通過关注政策制定是否科学、合理,政策执行是否到位政策评估是否准确,监控公正政策过程

2、联系实际,论述国家机构、国家权力和國家职能与公共政策的关系

(1)国家机构决定公共政策的结构及效力范围;

(2)国家权力、国家职能的二重性决定公共政策的二重性;

(3)国家权力、国家职能制约公共政策的种类和数量,

五、实例分析题(10分)

我国南方某县的计划生育工作多年来一直排在全省倒数几位。1995年新一届县政府领导走马上任,为了完成上级政府下达的计划生育工作任务采取了一项新的政策措施,即对计划外生有实行罚款:超生第二胎罚款两千元第三胎罚款五千元,第四胎以上罚款一万元县政府希望通过这项政策措施的实施来控制生育数量。考虑到计劃生育工作的艰巨性为了调动基层干部的积极性,也为了解决基层计划生育工作经费不足的问题该政策还规定,罚款所得的收入村、乡两级分别可提成30%。政策实施两年后县政府发现,并未达到预期效果由于重男轻女、传宗接代等传统观念在当地群众中还根深蒂凅,许多人宁愿交纳罚款也要生育第二胎、第三胎,即使需要借债来交罚款也在所不借有的群众甚至认为,交纳罚款就是购买计划外苼育的权利在未生育之前便预先把罚金交上去。另一方面一些乡、村干部为了多“创收”,不管起生只管罚款,甚至暗中鼓励计划外生育 请从政策质量、政策执行主体、政策对象、政策执行的外部环境等方面,分析这一案例中政策未得到有效执行的主要因素

答:導致该政策未得到有效执行的主要因素:

(1)政策质量:主要是政策设计不合理,特别是村乡村罚款收入提成,实际是对村、乡干部鼓勵计划外生育起到诱导作用

(2)政策执行主体:执行者的思想觉悟低,在经济利益驱动下与原政策的根本目标背道而驰。

(3)政策对潒群众的思想观念与政策目标差距较大。

(4)政策执行的外部环境:缺乏有效的监督与措施;没有相应的配套政策

一、单项选择题(烸小题1分,共10分)

1、公共政策是(政府)为管理社会公共事务而制定的政策

2、人们把对政策接受的反应分为三个不同的层次:服从、认哃与(内化)。

3、完全性思维存在一个基本的假定是(人类行动是或者应是合乎理性的或者能够从实用主义的观点把人类的行动解释为匼乎理性的)。

4、系统分析最早是由(兰德公司)提出并加以使用的

5、下列关于知识经济基本特征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有(社会组织层級化)

6、公共政策策的强制性经常与(奖励性)措施相联系,若缺乏这种措施就将失去权威性

7、 政策的调控能力常常表现出特有的(匼法性),即鲜明的强调政府工作的侧重点

8、 在拟定公共政策决策方案时,要求各备选方案之间互相(排斥)

9在某些人是媒介的诱导、启迪下,思维者突然豁然开朗的思维过程指的是(灵感思维)

10、在知识经济时代,公共政策主体应该树立(发展型)政策理念

11、新型公共政策理念视政策对象——公众为(伙伴)。

12、个人决策模式包括个人专断式和(个人负责制)两种具体形式

13、政策效果评价从本質上看是一种(价值)判断。

14、在政策方案执行过程中偶然失效是指执行过程进入(正常状态)时的失效。

15、公共政策的逻辑起点是(公共问题)

16、公共政策是(政府)为政府管理公共事务而制定的政策。

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18、公共决策体系包含着(智囊、信息、监控 、决断)等子系统。

19、确定决策目标的标准是(目标具体明确、目标有效协调、目标具体有可操作性、目标与手段的统一)

20、在知识经济时代,公共政策呈现出的新特点包括(多变化、民主化、高效化、科学化)

21、以下选项属于公共问题横向性质维度的內容包括(管制性公共问题、服务性公共问题)。

22、立体思维的内在特征表现在(系统性、整体性、动态性;层次性、多维性、联系性)

23、公共决策的功能包括(导向功能、调控功能、分配功能)。

24、决策环境因素的基本特征有(多样性、动态性、交叉性、突发性)

25、從不同的角度进行分类,公共政策评价可以分为(正式评价和非正式评价、事前评价、执行评价和事后评价、政策信息评价)

26、创造性思维的基本形式包括(顿悟、判断、灵感、直觉)。

27、决策执行系统是由(基恩、斯科特)提出来的

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10分) 1

1、公囲政策案例分析:是案例分析方法的一种它是指运用定性或定量的方法,对公共政策案例进行辨析发现和解决公共政策问题,以促进对公共政策认识和研究的深化改进公共政策实践的一种研究方法。

2、公共政策体制:不仅指公共政策权力在政策主体之间进行分配所形成的權力格局而且指政策主体在政策过程中的活动程序。

3、管理 理论认为主要负责政策执行的行政机构不仅受其合法委任权的影响,而且還要受到与之相关的利益集团的影响政策系统中立法机关干预的影响,以及特地的政治环境中其它各种因素的影响该理论把“管理”與“执行”在很大程度上看成了同义语。

4、公共政策案例:是公共管理领域内某个管理问题的描述和记录公共性是公共政策案例的基本特點,管理性是公共政策案例的另一重要特征

四、简答题(每小题10分,共30分)

1、西方国家利益团体对公共决策的影响

(1)通过对竞选的政党提供支持或撤销支持等手段对其政策纲领施加影响;(2)通过院外活动对议员施加压力,使议会通过对其有利的政策法案阻挠通过對其不利的法案;(3)密切与政府重要行政机关的联系,影响政府有关社会福利、军事、援外等方面的具体政策为自己的经济利益服务;(4)通过资助等方式支持各种政策研究和咨询机构的工作,以影响政府的政策

2、政策执行者对待上级政策有那几种态度?

政策执行者洳何对待上级政策实际中有三种态度:

一是求神似,去形似抓住政策的精神实质,结合实际创造性地执行(4分) 二是不求神似,只求形似机械地照搬照抄照转,执行中“上下一般粗”(3分)三是既不求神似也不求形似,而是自以为是各行其是。(3分)

3、无为思維是一种消极被动的思维方式吗

所谓无为思维指的是政府采取不行动的决策方式,即政府在决策中采取一种搁置或静观其变的做法

无為思想是公共决策中一种必不可少的思维方式,原因就在于许多公共事务并不一定必须政府出面解决才行更多的时候要“止,而后能行”许多社会可以自身完成而且可能比公共组织完成得更好的事务,公共决策就不应当积极介入;许多需要待以时日才可见分晓需要长期观察才可以作定论的事情就不应当匆忙地下结论、作决策——在这些情况之下,公共决策者必须注重无为思维的运用

但无为思维不是┅种消极被动的思维方式,这里所说的“无为”其实恰恰是政府的一种“有为”,无为不等于不思考、不判断、不分析、不运作;无为昰必须经过和有为一样的斟酌和考虑之后的一种决策方式

4、简述公共政策的基本特征。

(1)整体性;(2分)(2)超前性;(2分)(3)层佽性;(2分)(4)多样性;(2分)(5)合法性(2分)

5、政策方案评估的标准是什么?

(1)效益标准效益标准是根据投入产出关系评估決策方案质量的标准。(3分)

(2)方案协调性标准方案协调性标准用以评估方案设计的各种人力,财力物力,时间信息等资源要素,以及各种主客观条件之间的有机整合程度(3分)

(3)方案的适应性标准。方案的适应性标准主要评估既定方案是否适应环境的变化(2汾)

(4)决策方案力度标准方案的力度标准用以评估方案的力度是否适宜。(2

6、简述社会问题与公共问题的区别与联系

社会问题是指社会的实际状态与社会期望之间的差距。它泛指由于社会关系或环境失调致使全体社会成员或部分成员的正常生活乃至社会进步发生障礙,从而引起了人们的关注并需要动用全社会的力量加以解决的问题。(4分)

公共问题是指那些社会成员在公共生活中共同受其广泛影響具有不可分性,与公共利益密切相关的公共性社会问题(4分)

社会问题与公共问题不是两个对等的概念,社会问题既包括私人问题也包括公共问题。(2分)

五、问答题(每小题20分共40分)

1、公共政策的功能有哪些?

所谓公共政策的功能就是公共政策在管理社会公囲事务过程中所发挥的作用。它通过政策的地位、结构、影响力与结果表现出来公共政策的基本功能有:(3分)

(1)导向功能。公共政筞是针对社会利益关系中的矛盾所引发的社会问题而提出的为解决某个政策问题,政府依据特定的目标通过政策对人们的行为和事物嘚发展加以引导,使得政策具有导向性政策的这种引导作用,不仅体现在直接影响着人们的行为方向上而且体现在引导着人们思想观念的转变之上。政策的导向是行为的导向,也是观念的导向其导向功能,有两种作用形式:一种是直接引导另一种是间接引导。(4汾)

公共政策所具有的导向功能是客观的是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人们要充分发挥政策的正导向功能又要清醒地认识到政策的负导姠功能,要主动地调整社会的利益关系克服它们的消极影响,特别要尽量避免那些因错误政策所产生的负导向作用(3分)

(2)调控功能。公共政策的调控功能是指政府运用政策在对社会公共事务中出现的各种利益矛盾进行调节和控制的过程中所起的作用。它既有调节莋用也有控制作用,这两种作用往往是联系在一起的经常是调节中有控制,控制中达到了调节(3分)

政策的调控作用,主要体现在調控社会各种利益关系尤其是物质利益关系。公共政策的调控功能也有直接的和间接的两种形式,常常还表现出特有的倾斜性(3分)

(3)分配功能。公共政策应具有利益的分配功能每一项具体政策,都有一个“谁受益”的问题即把利益分配给谁?这既是重要的理論问题又是一个严肃的实践问题。离开了“究

竟把利益分配给谁”这一核心问题公共政策将失去制定的必要性,即使制定出来也会失詓其灵魂(4分)

2、追踪决策与一般决策相比,具有哪些特征

追踪决策与一般决策相比,具有一下特征:

(1)回溯分析一般决策是在汾析当时条件与预测未来的基础上,进行方案的选优而追踪决策的分析过程,首先是从回溯分析开始即对原有决策的产生机制与产生嘚环境进行客观分析,找出失误产生的环节和原因使追踪决策建立在现实的正确的基础之上(5分)。

(2)非零起点一般决策是以零为起点的。而追踪决策所面临的对象和条件已经不是处于初始状态 它的一个重要特征,即是非零起点非零决策的含义是,它的决策不是原决策的重复而是对原决策的修正补充,即把原决策作为零从而考虑实施结果与原决策标准之间的距离。(5分)

(3)双重优化一般決策的优选是从几个并列的方案中一次选优即可。而追踪决策的方案选优必须具有双重优化的特点。第一要优于原有的决策方案;第②,是在诸多的方案中进一步选优在主客观条件发生变化的情况下,在诸多新方案中选择出一个最优方案以获得最佳效益。(5分)

(4)心理效应心理效应在决策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其对于追踪决策的影响更为强烈因为,追踪决策是在已经实施而又要改变的背景下进荇的因此要充分考虑到改变原有决策时,各方面人员的心理变化所以,当改变原决策进行追踪决策时,要充分考虑到决策对象的内蔀和外部人员的各种利害关系(5分)

3、试述发展型政策理念的主要内容?

(1)人本观念知识经济时代,公共政策主体应当更加重视人嘚作用和人的发展帮助人们进行内在的知识积累,在这个基础上实现创新从而使人们得到自我更新和自我实现。(4分)

(2)公共优位觀念效率和公平一直是公共管理的两大基本目标。传统的行政管理一直是效率优位知识经济时代,公共管理的价值目标应当是公平优位公共政策作为为公共事务管理活动所制定的行为准则,其价值目标页应当是公平优位(4分)

(3)科学化观念。在知识经济时代政筞主体一定要树立科学政策理念。(3分)

(4)民主化观念知识经济时代是民主参与的大众化时代。公民直接参与公共政策成为知识经济時代民主政治的逻辑起点和核心内容知识经济时代公共政策的民主化不仅仅指政策方式的民主化,而且指政策目标的民主化(3分)

(5)法制化观念。在知识经济时代为确保公共政策的民主化不断提高,还需要政策主体树立依法决策的观念(3分)

(6)创新超前观念。知识经济时代的政策主体必须树立超前观念要高度前瞻性地预见一定时期的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各方面的发展情况确保公共政策的超前性。知识经济时代的政策主体还必须树立创新观念(3分)

4、公共政策评价标准大致包括哪些方面?

公共政策评价标准大致包括八个方面:

(1)投入工作量即在公共政策执行过程中所投入的各项资源的质与量以及分配状况;(3分)

(2)绩效。既包括公共政策推动的结果又含有民众心目中认定的满意程度;(3分)

(3)效率。通常表现为政策投入与政策效果的比率;(3分)

(4)充分性即满足人们需要,价值或机会的有效程度它反映了绩效的高低;(2分)

(5)公平性。即公共政策所投入的工作量以及产生的绩效在社会不同群体间公岼分配的程度;(2分)

(6)适当性。即公共政策追求的目标和所表现出的价值偏好以及所依据的假设是否合适;(2分)

(7)执行力。即探求影响公共政策成败的原因进而导致因果模型的构建;(3分)

(8)社会发展总指标。(2分)

宁大成教九三教学点《公共政策概论》作業

8、 如何从“公共”的概念理解公共政策 举例说明公共政策与环境的关系。 公共政策具有哪些功能 “精英主义”的基本观点有哪些? 群体决策中有哪些择案规则 政策执行的手段有哪些? 政策评估障碍何在如何克服这些障碍? 政策终结应当如何进行

1、试述政策对象接受政策的基本原因。

2、联系实际论述公共政策对发展知识经济的推动作用。

3、试分析公共政策未来的基本走向

2013春电大本科行政管理專业 公共政策概论考试小抄 问答题

1、简述公共政策的基本特征(1)整体性。尽管某一政策是针对特定问题提出的但这些问题总是与其它问題连接为一个整体相互关联相互影响还与政策环境密切相关(2)尽管公共政策是针对现实问题提出的但它们是对未来发展的一种安排与指南,必须具有预见性政策的超前性是建立在科学预测与对客观事物发展规律充分认识基础上的(3)层次性。不同层次的政策主体具有鈈同规格还有主次之分(4)多样性。公共政策的多样性源于政策的“公共”特征由此而引发的政策问题自然变得多样复杂(5)合法性政府行为是一种特殊的“法人行为”,首先表现在内容上不能与宪法和法律相抵触其次还表现在程序上要严格守法。

2、简述公共政策的主要功能公共政策的功能就是公共政策在管理社会公共事务过程中所发挥的作用(1)导向功能。为解决某个政策问题政府依据特定目标通过政策对人们的行为和事物的发展加以引导使得政策具有导向性导向功能是客观的是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特别要尽量避免那些因錯误政策所产生的负导向作用(2)调控功能公共政策的调控功能是指政府运用政策在对社会公共事务中出现的各种利益矛盾进行调节和控制的过程中所起的作用,主要体现在调控社会各种利益关系尤其是物质利益关系(3)分配功能每一项具体政策都有一个“谁受益”的問题,即把利益分配给谁离开了“究竟把利益分配给谁”这一核心问题,公共政策将失去制定的必要性

3、哪些人容易从公共政策中获嘚利益:(1)与政府主观偏好一致或基本一致者,政府显然愿意把公共利益分配给自己的拥护者(2)最能代表社会生产力发展方向者其荇为体现生产力发展趋势者必然会从政策中获益(3)普遍获益的社会多数者。一项政策的实际效果取决于该政策是否符合绝大多数人的利益政策受益的人越多发生政策偏离的可能性就越小。

4、简述公共政策分析要素的基本内容:(1)政策问题政策问题是从大量社会问题Φ筛选出来的,如何筛选谁筛选谁参与筛选其结果会大相径庭,这取决于决策者的经验知识和伦理道德(2)政策目标政策目标是政策所希望取得的结果或完成的任务,政策目标不能朝令夕改要具有稳定性又要伴随着社会环境的变化具有应变能力(3)政策方案为实现某┅目标需要拟定出一定数量的可行方案进行对比选择(4)。模型。模型是对研究对象和过程某一方面的本质属性所进行的一种抽象描述(5)。资源在政策制定与实际执行中都会消耗各种资源,所消耗的资源一般可以用货币表示费用但大量的是非货币(6)。评价标准整个政策过程都有待于建立合适的评价标准(7)。效果。衡量政策效果的尺度往往用效益和有效性表示当政策执行结果所产生的效益高于政策执行成本时政策效果是有效的反之无效(8)。环境。政策系统不仅包括政策主体和政策客体还包括外在环境在社会变革时期对政策的影响是难以估量(9)。信息。公共政策活动实际上是对政策信息进行搜集传递加工使用反馈的过程因此要加强各种信息工莋。

5、简述公共政策主题体系:(1)核心主体:执政党、 政府 ( 立法、司法)、行政(工商、民政、税务、环保、教育、卫生)(2)准主体:非政府组织NGO、非营利组织NPO (3)公众

6、简述公共政策主体能力的内容:1)规制社会成员行为的能力作为特殊的行为准则公共政策在规范囚们行为时指出什么事应该做的什么是不应该做的什么事能做的什么是不能做的(2)引导公众观念、行为的能力。公共政策主体将哪些问題列入公共政策议程直接决定了对公众观念和行为将产生什么样的引导随着人们受教育水平和程度的提高以及多元化价值观思潮的影响公共政策主体引导人们观念行为的能力就

显得更加困难更具挑战性(3)调控各种利益关系的能力。公共政策主体选择哪些问题制定政策僦决定了对哪些利益关系进行调控,这就要求政策主体以大局为重调控社会各种关系(4)公平分配社会资源的能力。因为任何公共政策嘟必须将取之于一些人而使另一些人受益所以社会中个体都从自身利益的最大化需求出发来对待公共政策(5)公共政策体系内部的互动忣整合能力,在整个公共政策体系中各子系统、各组成部分间的互动及整合能力是公共政策

7、论述提升政策主体的必要性:(1)从实践來看公共政策主体能力不足(2)公共政策主体能力现状不能满足日益增加和多样化的公众需求(3)入世新环境和经济全球化挑战公共政策主体能力。“入世”使我国经济与整个世界经济融为一体经济全球化过程充满矛盾和问题,客观上要求公共政策主体能力提升发展中國家的公共政策主体必须提高自身能力和素质,不断提高应对环境挑战的能力(4)知识经济要求公共政策主体能力提升人类社会已步入知识经济时代,经济发展、社会进步有赖于以智力资源的占有与分配为特征的知识经济的兴盛与发展

8、论述提升政策主体的途径:(1)公共政策核心主体转变政策理念。①视政策对象——公众为伙伴而不是对立着②公共政策的出发点应是解决公共问题、保证公共利益的最夶化③支持鼓励准政策主体的发展④要具有前瞻性注意“预防”而非“治疗重点掌握政策主动权(2)必须改善和优化政策的外部环境①提倡公共道德,强化公共责任使社会逐渐形成良好的公共文化氛围②加强公共政策程序化公开化的法制建设③最大限度地吸纳公民参与嶊进公共管理的社会化。

9、公共政策系统的构成:公共政策系统由信息系统、智囊系统、决断系统及监控系统构成

10、公共决策体制的类型:(1)层级结构中的集权制与分权制。集权制是指权利集中与上级决策组织上级组

织包揽较多的决策事物下级只能依照上级指令行事嘚决策机制。分权制是指各级决策组织在各自管辖范围内享有决策权上级无权干预下级决策活动的决策体质(2)个人决策模式和集体决策模式个人。指决策权力属于单个决策主体所有包括个人专断式和个人负责制;集体。指决策机构的全部成员拥有同等决策权力共同決策和共同负责。

11、简述信息系统职责:(1)有计划、有规律、经常性的收集整理分析和贮存社会发展各个领域的历史和现实情况与数据以保证及时获得准确充足的情报信息资料(2)有意识的收集整理政策实施过程及结果等方面情况数据并及时向决策者反馈(3)研究分析政策执行结果中存在的问题发现政策偏差或失误,及时向决策者反馈

12、论述西方国家政府在公共决策体制中的地位和作用:政府作为国镓行政管理机关,是国家各项重要职能的直接体现者和执行者(1)中央政府在公共决策体制中的地位①总统制国家:总统制既是国家元艏又是政府首脑权力很大,许多重要政策都直接出资总统之手美国是典型总统制国家,为协助总统制行使权力而设立的白宫办公厅、国镓安全委员会等总统办公机构大多数是和决策的咨询部门内阁各部门下属的各个局由常设的文官领导在政策制定中起到了主要规划着的莋用。②议会制国家:议会内阁制的政府也重点掌握了巨大权力但政府首脑的地位不如总统制下政府首脑地位突出政府重大政策必须通過内阁会议而不是由政府首脑最后决定(2)地方政府在公共决策体制中的地位①联邦制国家:美国地方政府在公共政策中享有很大的权利茬立法权上采取二元结构。在美国中央与各州权利范围皆由宪法规定受宪法保护②单一制国家:英国是实行单一制国家各郡、区地方政府权利来自中央政府,英国地方政府拥有制定法律的权利但只能作为国会所制定的法律的补充

13、论述中国政府在公共决策体制中的地位囷作用:政府作为国家行政管理机关,是国家各项重要职能的直接

体现者和执行者(1)中央政府在公共决策体制中的地位:我国国务院作為中央政府享有宪法赋予的各种行政管理权力统一领导全国行政事务如立法权、行政管理权等。我国政府在领导体制上实行首长负责制总理领导和主持国务院日常事务,总理对决策问题拥有最后决定权国务院下属各个部门如教育部商务部等在辅助国务院行使职权的同時也独立行使一些中药店行政决策权力和领导权力。(2)地方政府在公共决策体制中的地位:我国地方政府在公共决策体制结构中处于一種特殊地位它一方面要为贯彻中央政府的政策制定具体措施另一方面要根据自己的权限对所辖区域内的事务进行决策,有地方政府的省、市、县、乡四个层级在中央与地方关系方面我国基本上采取的是单一制——集权型的结构形式改革开放以来全国各级地方政府普遍扩夶了自己的管理权限,地方政府在贯彻执行中央政府政策时要把中央的要求同本地区的情况相结合制定指导本地区工作的具体政策。

14、論述西方国家政党在公共决策中的作用:现代国家的政治统治大都通过政党政治的途径来实现可以说现代政党特别是执行政党在各个国镓公共决策的过程中都发挥了核心和主导作用。多数西方国家都实行多党制只有英、美等国家实行两党制。在选举中各个政党竞选纲领反映了党的政策主张表明了自己对各项社会重大问题的立场和态度以迎合不同类型选民要求争取他们的选票谋取选举胜利执掌政权后,執政党一般不再单独制定政策而是通过它所重点掌握的政府政策来体现党的意图实现党所代表的社会利益在野党的执政虽然未能参加政府但他们不得不或多或少接受他们的主张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左右了政府政策的制定。西方国家政党活动主要范围是选举和议会经过选举仩台成为执政党后党的领袖作为国家和政府的领导人基本上不再以党的名义活动。

15、论述我国政党在公共决策中的作用:现代国家的政治統治大都通过政

党政治的途径来实现可以说现代政党特别是执行政党在各个国家公共决策的过程中都发挥了核心和主导作用。在我国中國共产党是执政党在公共决策的权力结构中处于核心地位。中国共产党在公共决策中的作用首先体现在它对国家的政治领导上。党的政治领导包括政治原则、政治方向和重大政策的领导凡是涉及有关国家和社会发展的根本原则、基本路线、重大方针和各个领域的重大決策,都是首先由当指定提出的党在提出各项方针政策之后要由国家立法机关和行政机关据此制定国家的法律和政策,使党的意志通过法定程序变成国家意志为保证自己的路线、方针和政策能够切实通过法定程序变成国家意思并得到贯彻执行,党还决定和影响了各级政權机关的人事任免推举共产党执掌国家各级机关的重要权力已实现组织上的领导。为了保证党的领导作用的实现当自上而下的建立了统┅严密的组织体系包括中央、地方和基层三个层次。党地方各级组织与各级地方国家机构基本配套设置的大致包括省、市、县、乡各级黨委我国实行的是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政协是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对国家大政方针、社会主义建设与统一战线內部重大问题进行充分协商、讨论进行政治协商、民主监督的有效政治机制。

16、论述西方国家利益团体对公共决策的影响:(1)通过对競选的政党提供支持或撤销支持等手段对其政策纲领施加影响(2)通过院外活动对议员施加压力使议会通过对其有利的政策法案阻挠通过對其不利的法案(3)密切与政府重要行政机关的联系影响政府有关社会福利、军事、援外等具体政策为自己的经济利益服务(4)通过资助等方式支持各种政策研究和咨询机构的工作以影响政府的政策。

17、论述我国各种群众组织和人民团体公共决策的影响:在我国公共决策參与团体划分如下①职业②群众团体③工作团体我国群众团体除了要

维护它们所代表的那部分群众的具体利益以外还要接受共产党的领導,发挥党和政府联系群众的桥梁、纽带作用工、青、妇群众组织还通过全国的组织把工作触角深入到社会各个基层,在不同决策层次仩参政议政这些群众组织的活动是党和政府政策制定和执行活动的某种延伸。由于传统的全能的政治影响中国社会组织的发育是不太荿熟的。但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以及多元化利益格局的出现,各种利益团体也将进一步形成发展成为一种重要的社会力量,并将对公共决策产生日益重要的影响

18、大众传播媒介对决策问题提出的作用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①缩短了公众议程的时间;②缩短叻正式议程的时间;③扩大了决策问题提出的数量。

19、决策方案内容:1)方案执行的必要说明2)解决决策问题的基本措施。这是方案的核心内容3)明确决策方案对应的阶段。4)决策方案性质的界定5)方案所需的各种条件的要求。

20、决策方案评估的标准:1)效益标准荿本越低收益越大效益也就越好2)方案协调性标准。方案协调性标准用以评估方案设计的各种人力物力时间信息等资源要素3)方案的适应性标准一项好的决策方案应具有较强的环境适应性4)决策方案力度标准。力度要合适

21、追踪决策具有哪些特征:(1)回溯分析。对原囿决策的产生机制与产生的环境进行客观分析找出失误产生的环节和原因使追踪决策建立在现实的正确的基础上(2)非零起点。它的决筞不是原决策的重复而是对原决策的修正补充(3)双重优化第一,要优于原有的决策方案;第二是在诸多方案中进一步选优(4)心理效应。要中分考虑当时改变原有决策时各方面人员的心理变化

22、举例说明浴盆模型:在政策方案执行过程中“失效”表现在早期失效、耦然失效和耗损失效三个阶段。这种政策失效的变化类似于浴盆状人们把这种曲线称为浴盆模型。+

失效时期政策进入正常状态失效率朂低;耗损失效时期失效率逐步上升,因此需要调整修改已有政策或者重新制定政策>

23、简述史密斯模型:美国学者史密斯认为理想化的政策、执行机构、目标群体、环境因素,为政策执行过程中所牵涉到的重大因素理想化的政策是政策制定者试图追求的相互作用形式;目标群体是受政策最直接影响的,必须对政策采取适当反应的符合政策要求的群体或个体;执行机构是政府机构中负责政策执行的组织;環境因素是那些影响政策执行和受政策执行影响的那些要素史密斯模型与已往的政策执行研究的不同之处,在于它不仅强调了执行中理想化的政策而且也强调了执行中的其它三个因素。

26、简述接受政策的三个层次:人们把对政策接受的反应分为三个不同层次:服从、認同与内化。服从是接受政策反应的最低层次某些人为了避免惩罚会从总体或形式上服从政策。认同是接受政策反应的中间层次这是甴于对社会公共权威的遵从习惯造成的。内化是接受政策反应的最高层次它表现为对政策内容及其意义准确而深刻理解,并积极地自觉荇动

27、接受政策的基本原因:(1)社会成员,通过多年来的各种教育逐步形成一种政治行为模式,即对权威的尊重包括对政府所作嘚各种决定的服从。(2)自我利益的保护与发展通过比较衡量,人们会认识到执行政策有什么好处不执行会带来什么麻烦(3)人们遵垨一项政策,是因为他们对政策合法性的认同(4)不少人是因为害怕惩罚才服从政策。(5)对任何一个政策对象来说都有对政策不了解箌了解的过程

28、影响我国政策的环境因素:(1)社会因素;(2)政治因素;(3)经济因素;(4)科学技术因素;(5)文化因素;(6)教育因素;(7)人口因素;(8)自然资源因素;(9)生态因素;(10)心理因素。

29、政策环境因素的基本特征:(1)多样性任何一个政策从淛定到实施

的全过程中各种各样的环境因素都会对其施加影响(2)动态性。所有的环境因素都处于不断的变化之中(3)交叉性多个环境洇素对政策的影响不仅表现在共同作用上还突出表现在交叉作用上(4)突发性。环境因素的这种特征大量的表现在自然因素的突发事件上30、我国政策执行方面存在的问题可分为几类?执行者对上级政策的态度:(1)抵触型采取多种拒绝执行政策(2)僵化型。盲目地照搬(3)滞后型思想上落伍在政策执行上犹豫不决(4)折扣型。有利就执行无力的不执行(5)结构型在政策执行过程中由于矛盾及不协调洏导致政策执行失败或中断现象。三种态度:一是求神似二是不求神似,三是即不求神似也不求形似

31、公共政策评价在政策运行中发揮作用:1)可以检验公共政策实施的效果、效率和效益2)有利于政策的科学化和民主化水平3)有利于监督政策资源的有效配置4)能够在公囲部门内部形成浓厚的竞争意识,有助于提高其服务质量和工作效率5)公共政策评价结论决定着公共政策的生命周期

32、现代公共政策评價兴起于20世纪60-70年代它产生与发展可以归结于哪些因素:1)学科与研究群体的推动。从1951年美国学者拉斯韦尔第一次提出政策科学概念以来經过一批杰出的政治家的不懈努力政治课学已逐步完成其学科化(2)当政府外部动力。当时复杂的社会问题尖锐的社会矛盾迫使人们对政府活动有效性问题进行反思(3)政府内部动力。政府部门在其长期的政策实践过程中也逐步认识到了对政策进行评价的重要性(4)技术掱段的完备

33、公共政策评价与一般评价活动的区别:(1)公共政策是政府有选择的管理行为。公共政策主题由于其特殊的职能和地位使嘚它比一般政策具有更大作用范围和更深远的目的(2)由于公共政策对利益的分配是一个动态过程,那么公共政策的实践也必然是一个動态的过程并会因为时间

的推移因势而动。因此对公共政策的评价就应放到一个比较长的时代和社会背景下进行。(3)公共政策是对社会公共利益进行选择综合分配和落实的过程对其进行评价时就要考虑到社会公共利益是否得到了科学有效的分配和落实。

34、公共政策評价标准大致包括哪些方面:(1)投入工作量:即在公共政策执行过程中所投入各项资源的质与量以及分配状况(2)绩效:即依据明确的目标分析公共政策对客观事物与公共政策环境所造成的实际影响(3)效率:即投入工作量与绩效之间的一种比例关系( 4)充分性:即满足囚们需要、价值或机会的有效程度它反映了绩效高低(5)公平性:即公共政策所投入的工作量,以及产生的绩效在社会不同群体间公平汾配的程度(6)适当性:即公共政策目标和所表现出的价值偏好以及所依据的假设是否合适(7)执行力:即探求影响公共政策成败的原因進而导致因果模型的构建(8)社会发展总指标:即对社会状态与发展的数量进行描述与分析既反映过去的动力,又可作为社会现状的说奣其特征是以描述性指针为主

35、渐进思维和剧烈变革思维是矛盾的吗?渐进思维指导下的公共决策者通常认为政策制定和贯彻是而且应當通过缓慢的进展和小心地改变实现的他们怀疑人类是否有能力来剧烈的改造未来,主张走一步看一步剧烈变革思维主要运用于重新設计或者是终止和替换现有系统的决策类型。当系统的问题很多而且积重难返关系盘根错节就可以运用这种思维方式进行决策。渐进思維和剧烈变革思维相辅相成相互配合

36、无为思维是一种消极被动的思维吗? 无为思维是一种思维方式但这种不是一种消极被动的思维,无为其实是一种有为无为思维指的是政府采取不行动的决策中采取一种搁置或静观其变的做法。这里的无为其实恰恰是政府的一种有為无为不等于不思考、不判断、不分析、不运作,与此相反无为是必须经过和有为一样的斟酌和考虑之后的一种决策方式

37、举例说明巴拉姆驴子思维法在现实公共决策中的运用:“巴拉姆驴子”说明,一旦决策者知道自己即将获得某样东西时它的吸引力就会减退而放棄某样东西的烦恼会随之增加。巴拉姆驴子思维法其基本过程就是让决策者逐项地对每一个选择方案极尽挑剔使他失去原有的吸引力。洳果他成功了那么放弃他们就不再成为痛苦的事,于是最好的决定就产生出来了如某政府在闹市区新近拆迁了一片规模不小的土地,洏到底把它拿出来做什么却成了政府的心头之患。因为哪个领导都知道一旦决定了新建了就不能再改变了而在本市和核心区,全市的咾百姓乃至兄弟省市都在盯着:它到底做什么用决策成了难事好端端的土地空闲了很长时间。基本方案有:(1)盖一个大型商厦充分利鼡闹市区的优势为税收服务,为市财政服务到底有多大必要到底是否能够真正从根本上增加市政收入是个问题(2)建一个大型的市民免費公园为市民提供休闲娱乐场所但对于财政却没有贡献(3)盖政府大楼改善办公条件展示政府新面貌。但现在政府办公条件不是很差再夶兴土木可能引起社会议论(4)盖一个大型停车场缓解市中心交通压力但这么好的地段建设一个停车场未免浪费;很多人提出建一个地丅停车场即可。综上兴建市民公园成为了一个比较可行的方案。

38、系统方法应用于公共政策领域内应遵循哪些原则(1)整体性。它认為公共政策对象、事件和过程是一个合乎规律的有个要素组成的有机整体(2)综合性不仅要看到组成系统的各要素看到个要素之间存在嘚联系,还要看到个要素之间的联系这些联系是动态的(3)最优化。(4)可行性强调从实际出发,从多种可用方案中选择与当时当哋的客观条件相适应的可行方案。

39、系统分析的主要特点和作用(1)系统分析首先把研究的食物、现象和过程看做是一个整体——系统(2)系统分析重视给定系统的外部联系和内部联系(3)系统分析积极大胆地将现代应用数学引入公共政策领域(4)系统分析绝不忽视非计量因素,反而往往把它作为“难点而认真对待”(5)系统分析为公共政策主体提供一种反馈机制借此可以弄清什么是正在发生的事实或應该发生的情况,并对两者加以比较分析

40、系统分析不能解决的问题?(1)带有极强政治色彩的问题(2)具有深刻社会含义的问题(3)茬决策中其主要作用的因素是超理性因素的问题(4)做出不同选择时必须在观念(偏好)和实际价值(效用、价格)之间加以权衡的问题(5)解决问题时所希望的战略不是考虑系统各个部分之间的平衡而是要对现存系统进行剧烈的改变(6)当不能经过现存组织而必须通过新嘚机构去贯彻执行其政策时

41、简述知识经济与公共政策的关系?(1)知识经济的发展要求各国政府实现政策创新通过公共政策理念、公共政策体质过程和公共政策内容的变革与调整,促进知识经济的快速持续健康发展(2)政府的公共政策影响只是经济的发展知识经济嘚发展有赖于政府公共政策的扶植与推动。各国政策创新的实践说明政府的公共政策对知识经济的发展有重要作用。

42、知识经济时代公囲政策的新特征(1)知识化与信息化。信息是公共政策的基础在知识经济时代更要注重信息的作用,公共政策的知识化与信息化是民主化与科学化的前提与基础(2)民主化在知识经济时代由于公民参政议政意识的高涨和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使得公共政策的民主化趋势夶大加强(3)科学化。知识经济时代的公共政策强调创新有创新的政策就带有一定的风险。为了把政策风险降到最低必须确保政策的科學性(4)高效性在知识经济时代以信息为基础的知识经济造就了扁平式的柔性组织结构,他纵向级较少结构相对简单有利于政策信息的傳输和决策主体的快速反应

43、论述发展型政策理念的主要内

容?(1)人本观念知识时代公共政策主体应当更加重视人的作用和人的发展(2)公平优位观念。效率和公平一直就是公共管理的两大基石公共管理更追求公平(3)科学化观念。在知识经济时代政策注意一定偠树立科学政策理念(4)民主化观念。知识经济时代是民主参政与大众化时代政策信息的公开化以及公民文化素质的提高,使得大众参與经济社会政治决策的需求越来越强烈(5)法制化观念在知识经济时代,为确保公共政策的民主化程度不断以高还需要政策主体树立依法决策的观念(6)知识经济时代的政策主体必须树立超前观念要高度前瞻地遇见一定时期的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各方面的发展情况,確保公共政策的超前性

44、公共政策学中引入案例分析的意思?(1)突显以案论理价值有利于推动公共理论的发展与深化(2)有利于促进公共政策实践的科学化民主化和法制化(3)有助于促进公共政策学科教育质量的提高

45、公共政策案例分析的要素主要有(1)弄清公共政筞案例分析的目的(2)选准公共政策分析的角度(3)确定公共政策案例分析的立足点。

46、社会问题和公共问题的联系是怎样的?社会问题是指社会的实际状态与社会期望之间的差距.它泛指由于社会关系或环境失调,致使全体社会成员或部分成员的正常生活乃至社会进步发生障碍,從而引起人们的关注,并需要动用全体社会的力量加以解决问题可见,社会问题具有一定的广泛性。公共问题是指那些社会成员在公共生活Φ共同受其广泛影响具有不可分性、与公共利益密切相关的公共性社会问题即社会问题与公共问题并不是两个对等的概念,社会问题既包括私人问题也包括公共问题

47、如何全面的认识公共问题?(1)公共问题是指那些社会成员在公共生活中共同受其广泛影响具有不可汾性、与公共利益密切相关的公共性社会问题。(2)公共问题的本质特征:影响的广泛性不可分性与公共性

(3)认识公共问题的两个维度:纵向层次维度和横向层次维度

48、如何培育公共文化?从本质上说公共文化是以公共性为特征一般来说公共文化集中体现在社会成员的鉯下认识和观念上:(1)对公共利益与个人利益关系的认识(2)对公共道德观念的认识(3)对公共责任必要性的认识。这些维度的共同点嘟在于:如何确立公共利益在社会公共生活中的重要性、如何通过非制度性的规范和意识形态来保障公共利益的实现他们构成了公共文囮的核心和精髓。

49、公共政策未来的基本走向(1)突显“公共性”,将决策视为公共行为视政策为重要的公共物品(2)公共政策将更加强调公共问题的具体要求(3)公共政策将突出公平在其目标体系中的地位(4)公共政策民主化(5)公共政策科学化

50、公共政策:是政府依据特定时期的目标,在对社会公共利益进行选择、综合、分配和落实的过程中所制定的行为准则

51、公共政策主体:是指参与、影响公共政策全过程,对公共政策有直接或者间接的决定作用的组织或个人

52、公共政策主体能力:是指在环境的挑战下,政策主体能否应付或适應这些挑战以及取得成功的程度。

53、决策权力:是一种法律权力是影响政策主体、推动他去选择自己所偏好的某一行动的权力。

54、集权淛:是指权力集中于上级决策组织上级组织包揽较多的决策事务,下级只能依照上级指令行事的决策机制

55、分权制:是指各级决策组织在各自管辖的范围内享有决策权,上级无权干预下级决策活动的决策体制

56、公共政策监控系统:是指政策系统之外的人员和机构,对政策行為、政策方案的内容和执行进行监督和控制的机构。

57、行动理论:认为政策执行是指对某一项公共政策所要采取的广泛行动

58、组织理論:认为政策执行都需要组织,没有组织就没有执行

59、因果理论:大致包括三类内容:①把政策决定看成是一种假设;②把政策中的潜在洇果假设分为:贯彻影响力和技术能力。

60、交易理论:认为政策执行是一个政治上讨价还价的过程这中间,政策执行者与政策对象之间通過不同方式的交易在各种力量的互动过程中,达成某种妥协、退让或默契6

1、系统理论:认为政策执行过程是外界环境对政策系统进行粅质、能量、信息的输入和输出的过程。6

2、演化理论:认为在提出政策问题、制定政策目标等过程中都存在着许多不确定性和模糊性,洇此政策制定是反复的形成、执行、再形成的演化过程

63、公共政策评价:依据一定的标准和程序,对公共政策的效益、效率、效果及价徝进行判断的一种政治行为目的在于取得有关这些方面的信息,作为决定政策变化、政策改进和制定新政策的依据

64、正式评价:正式評价指事先制定完整的评价方案,并严格按规定的程序和内容执行并由确定的评价者进行的评价。

65、非正式评价:非正式评价指对评价鍺、评价形式、评价内容没有严格规定对评价的最后结论也不作严格要求,人们根据自己掌握的情况对公共政策做出评价

66、完全理性思维:他们认为, 决策者可以搜集到完整的决策因素,并且决策系统有足够的能力处理分析这些信息可以选择一个最佳的决策方案。

67、经济匼理性思维:这一思维方式将决策者的注意力集中到经济可行性这个核心问题上有多少钱办多少事。

68、渐进思维:渐进思维指导下的公共決策者通常认为,政策制定和贯彻是而且应当是通过缓慢地进展和小心的改变实现的;他们怀疑人类是否有能力来剧烈地改造未来主张走┅步看一步。

69、顺序决策思维:主要用于当知识和意见不一致的时候,在取得一致后再过渡到下一阶段

70、剧烈变革思维:主要运用于重新設计,或者是终止和替换现有系统的决策类型当系统的问题很多而且积重难返,关系盘根错节时就可以运用这种思维方式进行决策。7

1、头脑风暴法:是一种专家会议法是1948年由创造性思维专家奥斯本提出的通过召集一定数量的专家一道开会研究,共同对某一问题做出集體判断7

2、德而菲法:是一种直觉预测技术,是1948年由兰德公司发明的,以古希腊神话中的阿波罗神庙原址“德尔菲”命名 7

3、系统:系统指甴两个以上要素组成的,具有一定结构和功能与外部环境发生联系的有机整体。

74、系统方法:是按照事物本身的系统性把对象放在系统嘚形式中加以考察的一种方法即从系统的观点出发,始终着重从整体与部分(要素)之间从整体与外部环境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和楿互制约的关系中,综合而精确地考察对象以达到最优地处理问题的一种方法

75、决策支持系统:是指辅助决策工作的一种计算机系统由媄国麻省理工学院斯科特和基恩于20世纪70年代提出的人-机计算机系统。

76、知识经济:是建立在知识和信息的生产、分配和使用之上的经济,昰与农业经济、工业经济相对应的一种经济形态是以知识资源为基础的一种新型经济形态。

77、扁平式组织:扁平式组织削减了许多内部層级使自身结构变得相对简单,这种组织结构强调信息共享重视横向联系与协作,重视权力分散、自我管理和民主管理强调人力资源开发。

78、公共决策体制:不仅指公共政策权力在政策主体之间进行分配所形成的权力格局而且指政策主体在政策过程中的活动程序。

79、公共政策案例:是公共管理领域内某个管理问题或政策问题的描述和记录

80、公共政策案例分析:是案例分析方法的一种。它是指运用萣性或定量的方法对公共政策案例进行辨析,发现和解决公共政策问题以促进对公共政策认识和研究的深化,改进公共政策实践的一種研究方法

81、社会问题: 是指社会的实际状态与社会期望之间的差距。公共问题:是指那些社会成员在公共生活中共同受其广泛影响具囿不可分性、与公共利益密切相关的公共性社会问题。如垃圾分类、资源短缺 8

2、公共利益:个人与其他社会成员所共享的资源与条件

83、公共责任:指社会成员对参与公共生活的使命感、责任心和自觉性,也指他们对其行为结果承担责任的程度

84、管理理论:政策执行的机構,不仅受其合法委任权的影响还要受到与之相关的利益集团的影响,因此同样具有管理问题

85、系统分析:最早由美国兰德公司于20世紀40年代提出,系统分析就是为政策主体选择一个行动方向通过对情况的全面分析对备选方案择优,为政策主体提供可靠的依据

毛泽东思想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试卷(本科)

一、单项选择题(共30个小题,每小题1分共 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匼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上面表格中)请注意:答案一定要写在上面的答题卡中,否则本题不得分!

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嘚最新成果是

A.科学发展观B.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C.三个代表重要思想D.邓小平理论

A.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B.毛泽東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和科学发展观

D.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3.邓小平理论的精髓是

B.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C.解放思想、实事求是、與时俱进

D.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

4.党的()在党章中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A.七大B.十五大C.十六大D.十七夶

5.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是

A.发展B.以人为本C.全面协调可持续D.统筹兼顾

6.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重新确立于

A.毛泽东B.邓小平C.江泽民D.胡锦涛

7.發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大法宝是

A.实事求是B.与时俱进C.解放思想D.求真务实

8.新民主主义革命总路线的核心是()

A.无产阶级的领导B.人民大众的參加

C.反对帝国主义D.反对封建主义

9.毛泽东在《(共产党人)发刊词》一文中,总结了中国革命两次胜利和两次失败的经验教训揭示了中国革命發展的客观规律,指出“()是中国共产党在中国革命中战胜敌人的三个法宝,三个主要的法宝”

A.土地革命、武装斗争、根据地建设B.統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

C.改革、发展、稳定D.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批评和自我批评 10.1953年到1956年中国国内的主要矛盾是

A.人民大众哃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及其走狗国民党反对派残余的矛盾

B.工人阶级同资产阶级的矛盾、社会主义道路同资本主义道路的矛盾

C.人民日益增长嘚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D.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

11.中国共产党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方法是

A.合作化B.国家资本主义C.和平赎买D.暴力剥夺

12.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时间是

13.十六大报告指出,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要务是()

A.创新B.实事求是C.发展D.廉洁

14.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政治保证是

A.改革开放B.四项基本原则C.自力更生艰苦创业 D.党的领导

15.党的十七大重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奋斗目标是把我国建设成为

A.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B.在二十世纪内,把中国建设成为一个具有現代农业、现代工业、现代国防和现代科学技术的社会主义强国

C.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D.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

16.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开启了我国社会主义发展的新时期其最鲜明的特征是()。

A.改革开放B.与时俱进C.快速发展D.理论创新

17.把實行对外开放定为基本国策是在()

A.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B.1982年党的十二大

C.1984年党的十二届二中全会D.1992年党的十四大

18.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

A.现代企业制度B.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C.科学的宏观经济调控制机制D.社会主义有计划的商品经济体制

19.在下列收入分配中属于按劳分配的收入是()

A.个体劳动者的收入B.集体企业职工工资

C.股份制企业职工的按股分红D.外资企业职工工资

20.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

A.社会主义基本經济制度与市场经济的结合

B.社会主义基本分配制度与市场经济的结合

C.社会主义国家的宏观调控与市场经济的结合

D.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与市场經济的结合

21.我国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和未来经济增长的核心是()

A.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

B.注重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提高经济效益和国民经济的整体素质

C.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变经济增长方式

D.推进自主创新建设创新型国家

22.()是新农村建设的中心环節。

A.生活宽裕B.生产发展C.乡风文明D.管理民主

23.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是()

A.无产阶级政党的领导 B.人民当家作主C.坚持四项基本原则D.坚歭民主集中制

24.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最根本的是要把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

国有机统一起来。其中( )是社会主义政治攵明建设的根本出发点和归宿

A.坚持党的领导B.依法治国C.人民当家作主D.民主制度化、法律化

25.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就其主要内容来说同妀革开放以来我们一贯倡导的社

A.物质文明B.精神文明C.政治文明D.社会文明

26.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是

A.爱国主义B.集体主义C.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D.社会主义

27.十六届六中全会明确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指导思想和推进和谐社会建

设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其中()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主要动力

A.坚持以人为本B.坚持科学发展C.坚持改革开放D.坚持民主法治

28.“一纲四目”的“一纲”是指

A.台湾必须统一于Φ国B.香港必须回归祖国

C.澳门必须回归祖国D.祖国必须实现统一

29.反分裂国家法是在()审议通过的

A.十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B.十六大C.十七大D.十届全國人大二次会议

30.在“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4个尊重中,核心是尊重

1.以下属于中国资产阶级范畴的是()

A.官僚资产階级B.大地主大资产阶级C.民族资产阶级 D.小资产阶级

2.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开放就是()

A.不论对资本主义国家还是社会主义国家都实行开放政策

B.对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实行开放政策

C.根据各地区的实际和特点,采用不同开放程度的各种形式形成全国范围内的对外开放

D.對国际商品市场、国际资本市场、国际技术市场、国际劳务市场的开放

3.非公有制经济包括()

A.个体经济B.私营经济

C.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非公囿制成分

D.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公有制成分

4.毛泽东指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对象是()

A.官僚资本主义 B.民族资本主义 C.帝国主义D.封建主义

5.在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向社会主义过渡的进程中中国共产党积累了丰富的历史经验。这些经验包括()

A.坚持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与社会主义改慥同时并举

B.采取积极引导、逐步过渡的方式C.用和平方法进行改造

6.判断改革和一切工作是非得失的标准是

A.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產力

B.是否有利于精神文明的建设

C.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D.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

7.在当代中国,先进文化就昰()

A.面向现代化的社会主义文化 B.面向世界的社会主义文化

C.面向未来的社会主义文化D.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

8.我们所要建设的社會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上述六个方面体现了()

A.民主与法治的统一B.公平与效率的统一

C.活力与秩序的统一D.人与自然的统一

9.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基本方针中“两手抓”指的是

A.一手抓繁荣 B.一手抓物质文明 C. 一手抓管理D.一手抓精神文明

10.人民政协的主要职能是 ()

A.政治协商B.民主监督C.参政议政D.权力执行

三、辨析题(每小题8分,共24分)

1.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实现了从新民主主义社会到社会主义社会

新中国成立的初期,我国的社会的主要矛盾是广大人民群众同帝国主義、封建主义、国民党反动派残余的的矛盾和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

新Φ国成立的前三年,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建立和巩固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制度继续完成新民主主义革命遗留的任务,恢复和发展国囻经济;

年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确定了生产资料公有制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制度,中国进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时才实现噺民主主义社会到社会主义社会的转变。

2.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

改革就其引起社会变革的广度和深度来说,是一场新的革命

邓小平強调指出:“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这是相对于我国夺取政权并建立起社会主义经济基础的那次革命而言的

“改革的性质同过去嘚革命一样,也是为了扫除发展社会生产力的障碍使中国摆脱贫穷落后的状态。从这个意义上说改革也可以叫革命性的变革。”

改革莋为一次新的革命不是原有经济体制的细枝末节的修补,而是经济体制的根本性变革这种变革不是对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否定,而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所取得的巨大成就表明,改革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是我们的强国富民之路。

3.依法治国就是国家立法,公民守法

依法治国就是广大人民群众在党的领导下,依照宪法和法律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

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保证国家各项工作都依法进行逐步实现社会主义民主的制度化、法律化,使这种制喥和法律不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不因领导人看法和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所以依法治国不是国家立法,公民守法

通过学习本课程嘚相关理论和知识,谈谈你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

业“四位一体”总体布局的认识

(要求: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理论联系实际,切忌呮对事实描述

没有理论分析;回答问题要具体切忌空洞无物;条理清楚,层次分明)

1.“四位一体”包括的内容(6分)

2.“四位一体”之間的关系。(10分)

3.谈感想、感受(10分)

学第一学期《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试卷(本科)

一、单项选择题(30分)

②、多项选择题(20分)


· 繁杂信息太多你要学会辨别

知识经济时代,政府改革的内容肯定向着知识产权方面发展的一般的保护自己的知识产权。另一方面要学习西方先进的知识经济发展噵路。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知识经济时代的话,更多的是要考知识靠技术来改变生产力方式吧。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知识经济時代,政府应当更加适应这种变化

这对于提高政府的服务效能和质量也是很重要的。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 TA获得超过4.2万个赞

知识经濟时代的政府改革内容最主要是简化政府的各种程序,方便快捷的服务人民群众最主要的是应用各种高科技,高技术产品提供更优质的垺务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简述知识经济时代的政府改革经济时代的政府改革内容是国家颁布新的经济,的改革内容是实现中国腾飛中国腾飞,它的内容是促进贫困地区这个。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掱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2017公共政策概论的相关知识有哪些小编给大家整理了关于2017公共政策概论小抄,希望你们喜欢!

  2017公共政策概论小抄

  1.公共政策:是政府依据特定时期的目标在对社会公共利益进行选择、综合、分配和落实的过程中所制定的行为准则。

  2.公共政策主体:是指参与、影响公共政策全过程对公共政筞有直接或者间接的决定作用的组织或个人。

  3.公共政策主体能力:是指政策主体能否成功地适应环境挑战及其程度即在环境的挑战丅,政策主体能否应付或适应这些挑战以及取得成功的程度。

  4.决策权力:可以定义为一种法律权力它或者是在一系列可能行动中莋出选择的权力,或者影响政策主体、推动他去选择自己所偏好的某一行动的权力

  5.集权制:是指权力集中于上级决策组织,上级组織包揽较多的决策事务下级只能依照上级指令行事的决策机制。

  6.分权制:是指各级决策组织在各自管辖的范围内享有决策权上级無权干预下级决策活动的决策体制。

  7.监控系统:是指政策系统之外的人员和机构对政策行为、政策方案的内容和执行,进行监督和控制的机构

  8.行动理论:认为政策执行是指对某一项公共政策所要采取的广泛行动。

  9.组织理论:认为政策执行需要组织没有组織就没有执行。在人们所建立的各种组织中执行组织是最严密的。因为它适应了执行中所需要的迅速准确之特点负责执行的组织,其囸式的与非正式的属性往往影响到该组织执行政策的能力。

  10.因果理论:大致包括两类内容:(1)把政策决定看成是一种假设一张“指導人们从当前情况导出设计目标的地图”。政策执行是按地图所指引的方向到达目的地;(2)把政策中的潜在因果假设分为两个因素:贯彻影响仂和技术能力

  13.系统理论:认为政策执行过程的分析,可以理解为外界环境对政策系统进行物质、能量、信息的输入系统产生了政筞输出,由政策结果和反馈提供了政策的评价与再输入过程

  11.管理理论:认为主要负责政策执行的行政机构,不仅受其合法委任权的影响而且还要受到与之相关的利益集团的影响,政策系统中立法机关干预的影响以及特定的政治环境中其它各种因素的影响。该理论紦“管理”与“执行”在很大程度上看成了同义语

  12.交易理论:认为政策执行是一个政治上讨价还价的过程。这中间政策执行者与政策对象之间通过不同方式的交易,在各种力量的互动过程中达成某种妥协、退让或默契。依据某种价值标准制定的政策目标与方案是較为理想的结果但在实际中却是行不通的。

  14.演化理论:认为在提出政策问题、制定政策目标、拟定政策方案的过程中都存在着告許多不确定性和模糊性,多重目标实际上会产生矛盾与冲突因而在实际执行中,会对原有目标不断地重新设计政策制定是反复的形成、执行、再形成的演化过程。

  15.公共政策评价:是指依据一定的标准和程序对公共政策的效益、效率、效果及价值进行判断的一种政治行为,目的在于取得有关这些方面的信息作为决定政策变化、政策改进和制定新政策的依据。

  16.正式评价:是指事先制定完整的评價方案并严格按规定的程序和内容执行,并由确定的评价者进行的评价

  17.非正式评价:是指对评价者、评价形式、评价内容没有严格规定,对评价的最后结论也不作严格要求人们根据自己掌握的情况对公共政策做出评价。

  18.完全理性思维:中存在一个基本的假定即人类的行动是或者应当是合乎理性的,或者能够从实用主义的观点把人类的行动解释为合乎理性的拥有完全理性思维特征的公共决筞者追求完美主义类型的决策。他们认为决策者可以搜集完备所有的决策因素,并且决策系统有足够的能力处理分析这些信息因此可鉯选择一个最佳的决策方案。

  25.系统:指由两个以上要素组成的具有一定结构和功能,与外部环境发生联系的有机整体

  19.经济合悝性思维:是对完全理性思维方式的一种改进或具体化,并且是现实公共决策中经常使用的思维方式这一思维方式将决策者的注意力集Φ到经济可行性这个核心问题上,用经济的数量规则来限定的理性追求将对于完全理性政策的美好愿望限制在预算约束之内。

  20.渐进思维:指导下的公共决策者通常认为政策制定和贯彻是且应当是通过缓慢地进展和小心的改变实现的;目标应当用可行的手段去衡量和加鉯调整;他们认为所谓最优化纯粹是乌托邦,能够较为满意就已经不错了;他们怀疑人类是否有能力来剧烈地改造未来主张走一步看一步。漸进思维是对完全理性思维的又一种修政

  21.顺序决策思维:主要用于当知识和意见的一致性尚不充分的时候。在第一阶段决策者往往同时较多地选择一些处理方法或决策,在取得新的认识和更为一致的意见后再过渡到下一阶段然后选择比较可行的决策。

  22.剧烈变革思维:主要运用于新设计或者是终止和替换现有系统的决策类型。剧烈变革思维强调决策的迅速和彻底性要求在较早的时间内和较夶规模下改变系统的运行情况。当系统的问题很多而且积重难返关系盘根错节时,就可以运用这种思维方式进行决策

  23.头脑风暴法:是一种专家会议法,可用来产生有助于查明问题和使之概念化的思想、目标和策略它是1948年由创造性思维专家奥斯本(ALEXF.OSBORN)首先提出的一种加強创造性思维的手段。它可以用来产生大量关于解决问题的潜在办法的建议它通过召集一定数量的专家(通常在10~15人之间)一道开会研究,共哃对某一问题做出集体判断

  24.德尔菲法:是一种直觉预测技术。它是1948年由兰德公司的研究人员首先发明的以古希腊神话中的神谕之哋、可预卜未来的阿波罗神庙原址“德尔菲(DELPHI)命名。这种技术最初是为军事策略问题的预测而设计的后来逐步为政府部门和工商业所采用,并扩展到教育、科技、运输、开发研究、太空控测、住宅、部门预算和生活品质等领域

  26.系统方法:就是按照事物本身的系统性把對象放在系统的形式中加以考察的一种方法,也就是从系统的观点出发始终着重从整体与部分(要素)之间,从整体与外部环境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和相互制约的关系中综合而精确地考察对象以达到最优地处理问题的一种方法。

  27.系统分析:最早是由美国兰德公司于20世紀40年代提出并使用的系统分析就是对一个系统内的基本问题,用系统观点进行思维推理在确定和不确定的条件下探索可能采取的方案,通过分析对比为达到预期目标选出最优方案;也可以说,系统分析就是为政策主体选择一个行动方向通过对情况的全面分析,对备选方案择优为政策主体提供可靠的依据。

  28.决策支持系统:是指辅助决策工作的一种计算机系统由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米切尔.S.斯科特囷彼德G.W.基恩于20世纪70年代首次提出的。它是以管理科学、运筹学、控制论和行为科学为基础以计算机技术、模拟技术和信息技术为手段,媔对半结构化的决策问题支持决策活动的具有智能作用的人—机计算机系统。

  29.什么是知识经济?是建立在知识和信息的生产、分配和使用之上的经济知识经济是与农业经济、工业经济相对应的一种经济形态,是以知识资源为基础的一种新型经济形态是以信息的生产囷利用为核心,以人力资本为动力以高新技术产业为支柱,以强大的系统化和高新化、高效化的科研体系为后盾以追求知识价值的不斷更新为目标的经济。

  30.扁平式组织:削减了许多内部层级使自身结构变得相对简单,这种组织结构强调信息共享重视横向联系与協作,重视权力分散、自我管理和民主管理强调人力资源开发。扁平的学习型组织因其有利于信息传输的优点而成为公共组织的变革趋勢

  31.公共决策体制:不仅指公共政策权力在政策主体之间进行分配所形成的权力格局,而且指政策主体在政策过程中的活动程序

  32.公共政策案例:是公共管理领域内某个管理问题或政策问题的描述和记录。

  33.公共政策案例分析:是案例分析方法的一种它是指运鼡定性或定量的方法,对公共政策案例进行辨析发现和解决公共政策问题,以促进对公共政策认识和研究的深化改进公共政策实践的┅种研究方法。

  34.公共问题:是指那些社会成员在公共生活中共同受其广泛影响具有不可分性,与公共利益密切相关的公共性社会问題

  35.公共利益:是个人与其他社会成员所共享的资源与条件。

  36.公共责任:指社会成员对参与公共生活的使命感、责任心和自觉性也意指他们对其行为结果承担责任的程度。

  37.政策协调:政策执行中的协调最基本的是解决利益冲突。从利益关系上看改革与发展就是要改变原

  有利益格局,调整好利益关系当政策措施涉及到社会阶层的既得利益时,维护自己在原有利益格局中的地位的人们會反对政策而能获得新利益的人会拥护、支持政策。

  38.追踪决策:选择方案的过程实际上是做出决策的过程。它既包括对原有决策方案失误所作的调整、修政和跟踪决策还包括方案在实施过程中,因影响决策的各种主客观条件发生重大变化为保证方案目标最优的致性,所进行的各种调整、改良、优化等补充决断和对策措施

  41.公共文化:从本质上来说,公共文化是以公共性为特征的尽管公共性更多地被作为一个抽象的或哲学的概念,但它却现实地影响着每一个社会成员及其行为方式从而塑造着社会公共生活的形态。 二、单項选择题:

  1.公共政策是(政府)管理社会公共事务所制定的政策

  2.公共政策的强制性经常与(惩罚性)措施相联系,若缺乏这种措施就将夨去权威性

  3.政策的调控功能常常表现出特有的(倾斜性),即鲜明地强调政府工作的侧重点

  4.“政策科学”的概念是由美国政治学镓(拉斯韦尔)最早提出的。

  5.(政府主体)是公共政策主体中心最核心并发挥独特作用的部分。

  6.新型的公共政策理念视政策对象——公眾为(伙伴)

  7.决策权力的角逐的核心问题是(权力),因为政治权力是实现经济利益的手段

  8.个人决策模式包括个人专断式和(个人负责淛)两种具体形式。

  9.决策中的各种智囊组织经常被称为决策者的(外脑)

  10.决策权力的横向分化反映在政治结构中立法、司法、(行政)等權力的分化,以及行政部门的分化

  11.在政策方案设计过程中,必须注意不同的政策方案之间的互相(排斥)

  12.政策目标的有效性取决於不同的参与者对它的(共识)。

  13.在政策方案执行过程中偶然失效是指执行过程进入(正常状态)的失效。

  14.(史密斯)提出了著名的政策执荇模型

  15.人们把分析政策执行过程中的失效现象所描述的曲线称为(浴盆模型)。

  16.史密斯认为政策执行中有(四)个基本要素是必须认嫃考虑的。

  17.人们把对政策接受的反应分为三个不同的层次:服从、认同与(内化)。

  18.政策效果评价从本质上看是一种(价值)判断

  19.在任何决策过程中,(理性)因素和超理性因素总是混合在一起的

  20.思维就是有意识的头脑对客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性关系所作的(自觉性、概括性与间接性)反映,而思维方法则是指人们依据事物的客观规律而形成的思维规则和手段

  21.对于利益不相关的决策类型,一般來应当说强调“(公事公办)”这是一种十分恰当的“职业行为”思维类型,无论是在利益相关决策还是利益无关决策中我们都需要提倡。

  22.在某些认识媒介的诱导、启迪下突然豁然开朗的思维过程指的是(灵感思维)。

  23.完全理性思维中存在一个基本的假定是(人类的行動是或者应当是合乎理性的或者能够从实用主义的观点把人类的行动解释为合乎理性的)。

  24.科学家明确地直接把系统作为研究对象┅般公认以(贝塔朗菲)提出“一般系统论”的概念为标志。

  25.“系统分析”最早是由(兰德公司)提出并使用的

  26.下列关于知识经济时代基本特征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有(社会组织层级化)

  27.在知识经济时代,公共政策主体应该树立(发展型政策理念)

  28.多者博弈的公共决筞体制其实质是(公共决策权力多元化)。

  29.公共政策的逻辑起点是(公共问题)

  30.(公共利益)是公共政策的核心问题。

  31.公共利益是公众(囲享)的资源和条件

  32.公共政策的归宿在于(及时有效地解决公共问题)。

  33.决策过程中的第一步是诊断问题所在确定决策(目标)。

  34.決策过程中的第二步是探索和(拟定)各种可能的备择方案

  37.政策评估对政策(目标)所做的分析。

  38.下策评估是对政策(效果)所做的判断

  39.在任何决策过程中,()因素和超理性因素总是混合在一起的P158 三、多项选择题:

  1.公共政策是政府在对全社会公共利益进行(选择、综匼、分配、落实)中所制定的行为准则。

  2.政策的导向是(行为、观念)的导向

  3.公共政策的功能包括(导向功能、调控功能、分配功能)。

  4.公共政策核心主体包括(立法机关、行政机关、司法机关、执政党)

  5.公共政策主体体系包括(核心主体、准公共政策主体、社会公众)。

  6.公共政策主体能力主要包括(规制社会成员行为的能力、引导公众观念、行为的能力、调控各种利益关系的能力、公平分配社会资源嘚能力、公共政策体系内部的互动及整合能力)

  7.公共决策体系包含着(信息、智囊、决断、监控)等子系统。

  8.外部监控体系是由(人民群众、新闻舆论、社会团体)等组成

  9.决断系统在公共政策及其运行中的作用:(选择政策方案、确定政策目标、设计政策方案、界定政筞问题)。

  10.确定决策目标的标准是(目标具体明确、目标有效协调、目标具有可操作性、目标与手段的统一)

  11.拟定公共决策方案的原則:(多方案原则、排斥性原则、多要素原则、可操作性原则)。

  12.决策过程中决策者形成共识的途径通常有(交换、说服、强制)

  13.追踪決策的特征主要是(回溯分析、非零起点、双重优化、心理效应)。

  14.史密斯认为(理想化的政策、执行机构、目标群体、环境因素)是政策執行过程中所牵涉到的重大因素。

  15.从政策执行者对执行政策的态度分析政策执行问题有如下几种:(抵触型、僵化型、滞后型、折扣型、结构型)。

  16.政策环境因素的基本特征有(多样性、动态性、交叉性、突发性)

  17.公共政策评价由哪几个方面的基本内容所组成(规范、信息、分析、建议)。

  18.从不同角度进行分类公共政策评价可以分为(正式评价和非正式评价、内部评价和外部评价、事前评价、执行評价和事后评价)。

  19.公共政策效果有如下几种类型:(直接效果、附带效果、潜在效果、象征性效果)

  20.(客观、全面)的评价标准需要在各类人员通过协商、平衡利益关系中产生。

  21.处于不同地位的人们对政策效果评价的态度会(支持、反对)。

  22.立体思维的内在特征表現为以下六个方面:(层次性、多维性、联系性、系统性、整体性、动态性)

  23.创造性思维的各种基本形式包括(直觉、灵感、判断、顿悟)。

  24.头脑风暴法的优点是(它能够发挥一组专家的共同智慧产生专家智能互补效应、 它使专家交流信息,相互启发产生“思维共振”莋用,爆发出更多的创造性思维的火花、 专家团体所拥有及提供的知识和信息量比单个专家所有的知识和信息量大得多、 专家会议所考慮的问题的各方面以及所提供的备选方案,比单个成员单独思考及提供的备选方案更多、更全面和更合理)

  25.按照人们决策时对自然状態规律的认识和掌握程度,通常可将公共决策分为(确定型决策、风险型决策、非确定型决策)

  26.按照性质的不同,可以将公共决策划分為(非程序化决策、程序化决策)

  27.决策支持系统由(基恩、斯科特)提出。

  28.下列关于知识经济时代基本特征的说法中正确的有(社会主體知识化、社会组织扁平化、政策信息公开化、民主参与大众化)。

  29.下列关于知识经济与公共政策的关系的论述中正确的有(知识经济嘚兴起要求实现政策创新、知识经济的发展离不开公共政策的扶植、知识经济的发展影响公共政策的执行)。

  30.发展型公共政策理念的主偠内容包括(创新超前观念、科学民主观念、公平优位观念、人本观念)

  31.知识经济的发展要求建立(多者博弈决策体制、民主参与决策体淛、网络化决策体制)。

  32.为促进知识经济的发展各国政府需要调整的公共政策包括(产业政策、教育政策、财政政策、金融政策)。

  33.茬知识经济时代公共政策呈现出的新特点包括(民主化、高效化、科学化、信息化)。

  34.公共政策案例的特点有(公共性、管理性)

  35.以丅选项属于公共问题纵向层次维度的内容包括(全国性、国际性、社区性、地区性)

  35.根据公共政策案例记录的过程可以把公共政策案例分為(未来公共政策案例、实时公共政策案例、完全公共政策案例)。

  36.公共文化的内容包括(对公共道德观念的认识、对公共责任必要性的认識、对公共利益与个人利益之间关系的认识)

  37.以下选项属于公共问题横向性质维度的内容包括(管制性公共问题、服务性公共问题)。

  38.体现了公共政策的未来基本走向的谈法有(公共政策应当是讲究公平的、公共政策应当追求民主化、公共政策应当实践科学化)

  39.有人認为,集权的决策体制有利于(政治控制、社会稳定) 四、问答题:

  1.简述公共政策的基本特征?

  答:整体性;超前性;层次性;多样性和合法性。

  2.简述公共政策的主要功能?

  答:所谓公共政策的功能就是公共政策在管理社会公共事务过程中所发挥的作用。它通过政策嘚地位、结构、影响力与结果表现出来公共政策的基本功能有:

  (1)导向功能。公共政策是针对社会利益关系中的矛盾所引发的社会问题洏提出的政策的导向,是行为的导向也是观念的导向。其导向功能有两种作用形式:一种是直接引导,另一种是间接引导

  (2)调控功能。公共政策的调控功能是指政府运用政策在对社会公共事务中出现的各种利益矛盾进行调节和控制的过程中所起的作用。它既有调節作用也有控制作用,这两种作用往往是联系在一起的经常是调节中有控制,控制中达到了调节公共政策的调控功能,也有直接的囷间接的两种形式常常还表现出特有的倾斜性。

  (3)分配功能公共政策应具有利益的分配功能。每一项具体政策都有一个 "谁受益 "的問题,即把利益分配给谁?离开了"究竟把利益分配给谁"这一核心问题公共政策将失去制定的必要性,即使制定出来也会失去其灵魂

  3.簡述公共政策分析要素的基本内容?

  答:政策问题、政策目标、政策方案、政策模型、政策资源、政策评价标准、政策效果、政策环境囷政策信息。

  4.简述公共政策主体体系?

  答:公共政策主体应该包括政府主体、准公共政策主体和社会公众

  5.简述公共政策主体能力的内容?

  答:公共政策主体能力的内容主要包括:规制社会成员行为的能力;引导公众观念、行力的能力;调控各种利益关系的能力;公岼分配社会资源的能力;公共政策体系内部的互动及整合能力。

  6.简述提升政策主体能力的必要性?

  答:提升政策主体能力的必要性:從实践来看公共政策主体能力不足;公共政策主体能力现状不能满足日益增加和多样化的公众需求;入世新环境和经济全球化挑战公共政策主体能力;知识经济要求公共政策主体能力的提升。

  7.简述提升政策主体能力的途径?

  答:提升政策主体能力的途径是:公共政策主体轉变政策理念;改善和优化政策的外部环境

  8.简述公共政策系统的构成?及其各自的职责?P71

  答:公共政策系统的构成由:信息系统、智囊系统、决断系统及监控系统构成。这些子系统各有分工相互独立,又密切配合协同一致,促进公共政策大系统的运行得以顺利展开

  各自的职责:智囊系统负责提供多种可行性方案;信息系统负责提供全面准确的信息;决断系统则在掌握科学信息的基础上,从多种方案中选择最优方案;监控系统负责监督决策的执行情况向决断系统提供反馈信息,以利于其追踪决策的调整决策

  9.简述公共决策体制嘚类型?

  答:层级结构中的集权制与分权制;个人决策模式和集体决策模式。

  11.试论述西方国家政府在公共政策体制中的地位和作用?

  答:政府作为国家的行政管理机关是国家各项重要职能的直接体现者和执行者。现代政府活动的主要方式就是制定和实施一定的政策在各个国家中,政府的政策数量最多政策活动的制度化程度最高,是政策系统的核心主体在公共政策过程中具有基础性的地位和作鼡。(1)西方国家中央政府在公共政策体制中的地位西方国家的政府主要采取总统制和议会阁制两种形式,在这两种不同的形式中中央政府的地位和作用也不一样。实行总统制的国家在实行总统制的国家中,总统即是国家元首又是政府首脑权力很大,许多重要的政策都矗接出自总统之手;实行议会制的国家议会内阁制的政府也掌握了巨大权力,特别是国家行政管理方面的权力但政府首脑有地位不如总統制下的政府首脑的地位突出。广义的政府也包括议会或国会议会作为国家的立法结构,是重大政策由议案到法案的必须之路(2)西方国镓的地方政府在公共决策体制中的地位。实行联邦制的国家作为联邦制国家,美国的地方政府在公共政策中享有很大的权力实行单一淛的国家。英国是实行单一制的国家英国的中央政府拥有着全国的立法、行政、军事、财政等决策权力,各郡、区地方政府的权力来自Φ央政府国会以法律规定各地方政府的权力。

  10.简述信息系统的职责?

  答:信息系统的职责主要包括:有计划、有规律、经常性地收集、整理、分析和贮存社会发展各个领域、各个方面的历史和现实的情况与数据以保证公共政策能够及时获得适用、准确和充足的情報信息资料;有意识地收集、整理政策实施过程及结果等方面的情况、数据,并及时向决策者反馈;研究分析政策执行结果中存在的问题发現政策的偏差或失误,并及时向决策者反馈

  12.试论述中国政府在公共政策体制中的地位和作用?

  答:政府作为国家的行政管理机关,是国家各项重要职能的直接体现者和执行者现代政府活动的主要方式就是制定和实施一定的政策。在各个国家中政府的政策数量最哆,政策活动的制度化程度最高是政策系统的核心主体,在公共政策过程中具有基础性的地位和作用我国的中央人民政府是全国人民玳表大会的执行机关,同时是国家最高的行政管理机关它除了具有一般国家政府的政治职能、社会管理职能以外,还具有领导、组织经濟的职能;与此相关其社会管理职能方面涉及范围甚广。这种状况决定了我国政府的实际权力大政策内容广,职能部门多同时,作为┅个大国由于管理层次多,各地差别大地方政府也拥有相当的权力。1)我国中央政府在公共决策体制中的地位我国国务院作为中央政府,享有宪法赋予的各种行政管理权力统一领导全国行政事务。2)我国地方政府在公共决策体制中的地位我国地方政府在公共决策体制結构中处于一种特殊的地位。它一方面要为贯彻中央政府的政策制定具体措施另一方面还要根据自己的权限对所辖地域内的事务进行决筞,因而在地方一级政府的政策制定活动中拥有相当的实际权力

  13.试论述西方国家政党在公共政策中的作用?

  答:现代国家的政治統治大都通过政党政治的途径来实现。可以说现代政党特别是执政党在各个国家公共决策的过程中,都发挥了核心和主导作用多数西方国家都实行多党制,只有英、美等国家实行两党制西方国家的政党执掌政权,是通过选举争夺议会多数席位和国家元首、政府首脑的方式来实现的在选举活动中,各政党的竞选纲领或党的侯选人发表的竞选演说反映了党的政策主张表明了自己对各项社会重大问题的竝场和态度,以迎合不同类型选民的要求争取他们的选票,谋取选举的胜利在执掌政权之后,执政党一般不再单独制定政策而是通過它所掌握的政府政策来体现党的意图,实现党所代表的社会利益同时,在野的政党虽然未能参加政府但他们通过在议会中的各种活動,通过对政府施加压力或制造障碍使政府不得不或多或少地接受他们的主张,从而也在一定程度上左右了政府政策的制定活动西方國家政党活动的主要范围是选举和议会。党的权力集中在少数领导人和议会党团手中党的地方组织大多只参与组织选举活动,没有严密嘚组织体系和组织活动经过选举上台成为执政党之后,党的领袖作为国家和政府的领导人基本上不再以党的名义活动。党对议会党团荿员一般都有一定的纪律约束要求本党全体议员一致保证党的政策主张能在议会中通过,成为国家的政策和法律执政党对政府政策制萣的这种操纵现象,在日本表现得比较突出

  17.大众传播媒介对决策问题提出的作用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答:大众播媒介对决策问題提出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缩短了公众议程的时间;缩短了正式议程的时间;扩大了决策问题提出的数量。

  18.决策方案应该包括哪些内容?

  答:决策方案的具体内容:方案执行的必要说明;解决决策问题的基本措施这是方案的核心内容;明确决策方案对应的阶段;决策方案性质的界定;方案听需的各种条件的要求。

  14.试论述中国共产党在公共政策中的作用?

  答:现代国家的政治统治大都通过政党政治嘚途径来实现可以说,现代政党特别是执政党在各个国家公共决策的过程中都发挥了核心和主导作用。在我国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在公共决策的权力结构中处于核心地位中国共产党在公共决策中的作用,首先体现在它对国家的政治领导上凡是涉及有关国家和社會发展的根本原则、基本路线、重大方针和各个领域的重要决策,都是首先由党制定和提出的党在提出各项方针政策之后,要由国家立法机关和行政机关据此制定国家的法律和政策使党的意志通过法定程序变成为国家意志。为保证自己的路线、方针和政策能够切实通过法定程序变成国家意志并得到贯彻执行党还决定和影响了各级政权机关的人事任免,推举共产党员执掌国家各级机关的重要权力以实現组织上的领导。同时党还确立了自己的指导思想在国家意识形态中的主导地位,并通过宣传、教育和思想政治工作宣传自己的路线、方针、政策,努力把党的主张变成群众的自觉行动党的政治领导、组织领导和思想领导是互相联系的。其中思想领导的保证,而政治领导是核心是最重要的领导。这三者之间的关系反映了党的政治决策以及制定和运用政策在党的全部领导活动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为了保证党的领导作用的实现,党还自上而下地建立了统一、严密的组织体系党的组织体系包括中央、地方和基层三个层次。党的哋方各组织是与各级地方国家机构基本配套设置的它们大致包括省(自治区、直辖市)、市、县的各级党委。各级地方党委是本地区的领导核心它在地区性政策制定的权力结构中处于核心地位。党的基层组织对党和国家各项方针政策在本单位的贯彻实施进行保证和监督。

  我国实行的是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这个制度中,共产党是居于领导地位的执政党八个民主党派接受共产党领导,同共产党合作共同参与国家政治生活的参政党,他们以参与者的地位在政策制定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昰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对国家大政方针、社会主义建设与统一战线内部重大问题进行充分协商、讨论,进行政治协商、民主监督的有效政治机制各民主党派经过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形成的有关决策的各种意见和建议,按规定程序审定后以正式文件的形式送达有关部門,从而对政府的政策制定和执行活动产生重要作用的影响

  15.试论述西方国家利益团体对公共政策的影响?

  答:通过对竞选的政党提供支持或撤销支持等手段对其政策纲领施加影响;通过院外活动对议员施加压力,使议会通过对其有利的政策法案阻挠通过对其不利的法案;密切与政府重要行政机关的联系,影响政府有关社会福利、军事、援外等方面的具体政策为自己的经济利益服务;通过资助等方式支歭各种政策研究和咨询机构的工作,以影响政府的政策

  16.试论述我国各种群众组织和人民团体公共决策的影响?

  答:结合中的实际,可将公共决策的参与团体划分如下:职业团体;群众团体;工作团体

  我国的群众团体,除了要维护它们所代表的那部分群众的具体利益以外它们接受共产党的领导,发挥党和政府联系群众的桥梁、纽带作用因而,它们的这类活动也是我国人民群众有组织地参与和影響我国政策制定活动的重要途径和方式党和国家的政策必须充分反映人民群众的意愿和要求,听取他们的意见和呼声获取他们的广泛認同和支持。党和政府在制定有关的政策时总要征求有关群众组织的意识。工、青、妇群众组织还通过建立自己的全国、地方和基层组織把工作触角深入到社会的各个基层单位中去,在不同的决策层次上参政议政努力把普通群众的利益和要求反映给党和政府,同时又團结和组织群众贯彻落实党和政府的各项方针政策从一定意义上说,这些群众组织的活动是党和政府政策制定和执行活动的某种延伸甴于传统的全能政治的影响,中国社会组织的发育是不大成熟的但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以及多元化利益格局的出现,各种利益团体也将进一步形成发展成为一种重要的社会力量,并将对公共决策产生日益重要的影响

  19.决策方案评估的标准是什么?

  答:決策方案评估的标准:效益标准;方案协调性标准;方案的适应性标准;决策方案力度标准。

  20.举例说明什么是“浴盆模型”?

  答:事物的鈈断发展变化与政策相对稳定性之间的矛盾,决定了每一项政策都有其失效过程要保证政策执行的可靠性,就要控制它的失效性依據可靠性理论分析,在政策方案的执行过程中“失效”表现于

  早期失效、偶然失效和耗损失效三个阶段。这种政策失效率的变化類似于浴盆状。人们把这种曲线也称为“浴盆模型”

  21.简述史密斯模型?

  答:史密斯认为,理想化的政策、执行机构、目标群体、環境因素都是政策执行过程中所牵涉到的重大因素。理想化的政策是政策制定者试图追求的相互作用形式;目标群体是受政策最直接影响嘚必须对政策采取适当反应的符合政策要求的群体或个体;执行机构是政府机构中负责政策执行的组织;环境因素是那些影响政策执行和受政策执行影响的那些要素。史密斯模型与以往的政策执行研究的不同之处在于它不仅强调了执行中理想化的政策,而且也强调了执行中嘚其他三个因素人们习惯于把更多的精力放在理想化政策的制定上,似乎政策执行最简单地照章办事不太注意目标群体,更少考虑到執行机构与环境因素的影响而实践证明,执行机构、目标群体和环境因素这三个方面对政策执行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

  22.简述接受政筞的三个层次?

  答:人们把对政策接受的反应,分为三个不同层次:服从、认同与内化服从是接受政策的最低层次反应。认同是接受政策反应的中间层次内化是接受政策反应的最高层次,它表现为对政策内容及其意义准确而深刻理解并积极地自觉行动。

  24.简述政筞环境因素及其基本特征?

  答:影响我国政策的环境因素是多方面的其中有:社会因素;政治因素;经济因素;科学技术因素;文化因素;教育洇素;人口因素;自然资源因素;生态因素;心理因素。

  政策环境因素的基本特征:多样性;动态性;交叉性;突发性

  23.简述接受政策的基本原洇?

  答:接受政策的基本原因:作为社会中的每一个成员,通过多年来的各种教育已逐步形成一种政治行为模式,即对权威的尊重包括对政府所作的各种决定的服从;自我利益的保护与发展,经常是部分政策对象是服从政策的重要原因;人们遵守一项政策主要是因为他們对政策合法性的认同;不少人是因为害怕惩罚才服从政策;对任何一个政策对象来说,都有个对政策从不了解到了解从了解不多到了解较哆的过程。

  25.公共政策评价在公共政策运行中发挥什么作用?

  答:公共政策评价可以检验公共政策实施的效果、效率和效益;公共政策評价有利于政策的科学化和民主化水平;公共政策评价监督着政策资源的有效配置;公共政策评价能够在公共部门内部形成浓厚的竞争意识提高公共部门的服务质量和工作效率;

  评价结论决定公共政策的生命周期。

  26.现代意义上的公共政策评价兴起于20世

  代的美国概括起来看,它的产生与发展可

  答:公共政策的产生与发展可以归结于四个纪60~70年以归结于方面的因公共政策素:学科与研究群体 的推动;政府外部动力;政府内部动动;技术手段的完备

  27.公共政策评价作为公共政策过程的一个不可或缺的环节,与一般的评价活动的区别?

  答:(1)公共政策是政府有选择的管理行为(2)由于公共政策对利益的分配是一个动态过程,那么公共政策的实践也必然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并會因为时间的推移因势而动。因此对公共政策的评价也应放到一个比较长的时代和社会支背景下进行。(3)公共政策是对社会公共利益进行選择、综合、分配和落实的过程对其进行评价时就要考虑到社会公共利益是否得到了科学有效地分配和落实。

  28.公共政策评价标准大致有哪些方面?

  答:公共政策评价标准大致有八个方面:投入工作量;绩效;效率;充分性;公平性;适当性;执行力;社会发展总指标

  29.公共决筞思维方法的特点有哪些?

  答:公共决策思维方法的特殊性就在于它具有“决策”和“公共性”的双重特征。

  30.举例说明简单矩阵思維法?

  答:在使用简单矩阵法时决策者要做的挑练出那些无论那一种选择都需要满足的几个至关重要的性能。

  没有这些性能这個决策将会失去意义,它实际上是一种将完全不适用的选择方案筛选出来的方法如政府针对市民养狗要进行决策,基本上可以有如下三種选择:严格禁养;有条件的养狗;任意养狗那么在当前的社会条悠扬下,究竟采取哪种政策在决策过程中便可以采用简单矩阵思维法:

  从这表可以看出,如果严格禁养那么要对“文化伦理需求”支付高昂成本,因为社会上有很多人确实需要宠物狗慰藉心灵而且有佷多人已经和狗产生了深厚的感情,一旦严格禁养“打狗”过程将要受到很多抵触,成本高昂

  如果任意养狗,也就是政府对养狗鈈介入任其发展,那么将对社会安全和环境卫生产生严重影响同样要支付高昂成本。狗咬人的事件遛狗过程产生的垃圾等,都是政府需要考虑的成本范畴有条件的养狗,对于社会安全和卫生问题和社会伦理需求问题都可以较好的解决。只要这个“条件”设计恰当而且执行有效,那么就将是一个良好的政策这是一个简单的例子,所以我们只需要通过一轮矩阵的筛选就可以得出结论而现实中很哆政府决策中,需要重复几次的矩阵思维法判断筛选才能够最终得出决策的结果来。

  31.渐进思维和剧烈变革思维是矛盾的吗?

  答:漸进思维和剧烈变革思维不矛盾渐进思维指导下的公共决策者通常认为,政策制定和贯彻是且应当是通过缓慢和小心的改变实现的;目标應当用可行的手段法衡量和加以调整;他们怀疑人类是否有能力来剧烈地改造未来主张走一步看一步。渐进思维是对完全理性思维的又一種修正当今绝大多数公共组织最常用的思维方式,它较为符合客观限定性条件但渐进思维不等于优柔寡断,有的时候同样需要“当断則断”同时,渐进思维具有条件性当社会需要根本性变革时,渐进缓行似乎就不太适用了因为这样会丧失许多机遇和造成更大的变革阻力,这时剧烈的变革思维或称革命性思维就更加符合实际。剧烈变革思维主要运用于重新设计或者是终止和替换现有系统的决策類型。剧烈变革思维强调决策的迅速和彻底性要求在较早的时间内和较大规模下改变系统的运行情况。当系统的问题很多而且积重难返关系盘根错节时,就可以运用这种思维方式进行决策制定剧烈变革性的决策方案,有利于对问题的迅速解决渐进思维和剧烈变革思維的相辅相成,互相融合

  32.有人认为无为思维是一种消极被动的思维方式,试简述你对这种说法的理解

  答:无为思维不是一种消极被动的思维方式,无为就是一种有为无为思维指的是政储采取不行动的决策方式,即政府在决策中采取一种搁置或静观其变的做法无为思想是公共决策中一种必不可少的思维方式,原因就在于许多公共事务并不一定必须政府出面解决才行更多的时候要“止,而后能行”公共决策者必须明确界定自身的决策范围和决定对象,在此范围内的事务可以采取积极的决策方式来进行;而在边缘或者已经超出范围的事务需要作决定必须三思而后行,适当的时候应当采取无为的思维方式不去招揽和主动吸纳新的决策需求。这里的“无为”其實恰恰是政府的一种“有为”无为不等于不思考、不判断、不分析、不运作;与此相反,无为是必须经过和有为一样的斟酌的和考虑之后嘚一种决策方式

  33.举例说明巴拉姆驴子思维法在现实公共决策中的运用。

  答:“巴拉姆的驴子”说明一旦决策者知道自己即将獲得某样东西时,它的吸引力就会减退而放弃某样东西的烦恼就会随之增加。巴拉姆驴子思维法其基本过程就是让决策者逐项地对每┅个选择方案极尽挑剔之能事,使它失去原有的吸引力如果他成功了,那么放弃它们就不再成为痛苦的事于是最好的决定就产生出来叻。

  如某政府在闹市区新近拆迁了一片规模不小的土地这是黄金地段,而到底把它拿来做什么用却成了政府的心头之患。因为哪個领导都知道一旦决定了,新建了就不能再改变了,而在本市的核心区全市的老百姓乃是兄弟省市都在盯着,它到底做什么用决筞成了难事,好端端的土地空闲了很长一段时间基本方案有:1)盖一个大型商厦,充分利用闹市区的优势为税收服务,为市财政服务泹周围商厦已经林立,新建这样一个大型商厦到底多大必要,到底是否能够真正从根本增加市财政收入是个问题2)建一个大型的市民免費公园,为市民提供休闲娱乐的场所但对于财政却没有贡献。3)盖政府大楼改善办公条件,展示政府的新面貌但现在政府的办公条件並不很差,再大兴土木可能会造成社会的议论。4)盖一个大型停车场缓解市中心的交通压力,但这么好的地段建设一个停车场,未免浪费;很多人提出兴建一个地下停车场即可经过这些考虑,兴建市民公园成为一个比较可行的方案

  34.案例分析:阅读材料“三峡决策Φ的六大悬案”回答问题:从公共决策思维方法的公共性角度分析六大悬念的各自原因。

  答:一大悬念:革命先哲孙中山从公共利益絀发断定三峡的建设必将改变中国的面貌,让中国变贫为福这既是一种灵感和直觉,同时也是一种长期经验积累的结果历史也充分證明了这一点。二大悬念:缺乏

  整体思维和立体思维三大悬念:思维的校正。通过思想的碰撞来进行思维方法的校正避免由于决筞的失误害公共利益。四大悬念:立体思维将建设三峡放在一个宏观的中国大背景下考虑。五大悬念:渐进思维六大悬念:集体决策,渐进决策

  35.系统的基本属性有哪些?

  答:系统的基本属性只要有:整体性;相关性;目的性;动态性;层次性;环境适应性。

  36.系统方法應用于公共政策领域内应遵循哪些原则?

  答:系统方法应遵循的原则有:整体性;综合性;最优化;可行性

  37.系统分析的主要特点和作用囿哪些?

  答:1)系统分析首先把所研究的事物、现象和过程看做是一个整体——系统,确定给系统的边界范围把它从周围的系统中划分絀来;同时,鉴定该系统的组成部分必要时逐级划分,确定各子系统2)系统分析重视给定系统的外部联系和内部联系。3)系统分析积极大胆哋将现代应用数学引入公共政策决策领域

  4)系统分析绝不忽视非计量因素,反而往往把它作为“难点“而认真对待5)系统分析在给定系统的设想与现实、计划与实施之间建立一种“中介”环节,使人们通过系统周密的调查研究在认识上逐步接近给定系统的实际,并采取适当的控制措施使它按照人们规定的目标和利益运行。

  38.系统分析的指标体系通常包含哪些内容?

  答:政策性指标;技术性指标;经濟性指标;社会性指标;资源性指标;时间性指标

  39.系统分析的主要作业包含哪些步骤?

  答:系统研究;系统设计;系统量化;系统评价。

  40.系统分析不能解决的问题有哪些?

  答:带有极强政治色彩的问题;具有深刻社会含义的问题;在决策中起主要作用的因素是超理性因素的問题;做出不同选择时,必须在观念(偏好)和实际价值(效用、价格)之间加以权衡的问题;解决问题时所希望的战略不是考虑系统各部分之间的平衡而是要对现存系统进行剧烈的改变;当不能经过现存组织,而必须通过新的机构去贯彻执行其政策时

  41.如何将系统分析应用于公共政策?

  答:系统分析就是对一个系统内的基本问题,用系统观点进行思维推理在确定和不确定的条件下探索可能采取的方案,通过分析对比为达到预期目标选出最优方案;也可以说,系统分析就是为政策主体选择一个行动方向通过对情况的全面分析,对备选方案择优为政策主体提供可靠的依据。公共政策不仅本身可以看成一个系统而且它不可能孤立存在,总是与其他政策相联系处于一个整体系の中。同时公共政策系统是动态的,系统的未来状态部分取决于过去状态;观察目前的行为和结果是为了进行目前和未来的调节。因此为了实现公共决策的科学化,在进行决策之前必须要有充分的系统分析活动,如应明确研究的目标和价值准则提出众多的可行方案戓替代方案,了解各个方案的可行性及其可能产生的结果对存在的问题有应急的计划等等,以供决策时参考这些作业内容都需要由系統分析工作来完成。因此系统分析工作质量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到公共政策的质量和水平。在公共政策过程中通过系统分析应明确问题囷目标,并提出解决问题和实现目标的各种可行方案再由政策主体通过政策分析选用一个满意的或最佳的方案。目前来看系统分析已茬广泛领域内得到应用。对于一个国家来说可以在宏观的国家整体系统分析、部门系统分析、地区系统分析、企业的系统分析和单项工程的系统分析等五个层次的公共政策中应用系统分析。

  42.简述知识经济与公共政策的关系

  答:1)知识经济的发展要求各国政府实现政策创新。通过公共政策理念、公共政策体制、公共政策过程和公共政策内容的变革与调整促进知识经济的快速、持续、健康地发展。2)政府的公共政策影响知识经济的发展知识经济的发展有赖于政府公共政策的扶植和推动。各国政策创新的实践说明政府的公共政策对知识经济的发展有重要作用。

  43.简述知识经济时代公共政策的新特征

  答:知识化与信息化;民主化;科学化;高效化。

  44.论述发展型政策理念的主要内容

  答:(1)人本观念。知识经济时代公共政策主体应当更加重视人的作用和人的发展。

  (2)公平优位观念公共政筞作为公共事务管理活动所制定的行为准则,其价值目标也应当是公平优位

  (3)科学化观念。在知识经济时代及时搜集、整理、编辑、存储与传输有关信息的计算机网络,得以运

  用到公共政策过程中来从而减少了信息搜集的不完全性和信息传输的失真几率;公共政筞主体运用科学的决策方法,遵循科学程序进行决策成为可能

  (4)民主化观念。知识经济时代是民主参与的大众化时代公民直接参与公共政策就成为知识经济时代民主政治的逻辑点和核心内容。知识经济时代公共政策的民主化不仅仅指政策方式方法的民主化而且指政筞目标的民主化。

  (5)法制化观念需要政策主体树立依法决策的观念。依法决策意味着公共政策的制定的实施要以法律、法规及公共管悝职能和法定的政策权限为依据只有树立依法决策的观念,才能确保公共政策的权威性和强制力为公共政策的有效执行提供条件。

  (6)创新超前观念知识经济时代的政策主体必须树立超前观念。公共政策主体要高度前瞻性地预见一定时期的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各方媔的发展情况确保公共政策的超前性。创新是知识经济的灵魂创新是取得竞争力的核心,技术创新、制度创新、管理创新和观念创新朂终都离不开公共政策的创新

  45.联系实际,论述公共政策对发展知识经济的推动作用

  答:知识经济的发展离不开政府公共政策嘚扶持和推动。以中间为例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我们绝对不能忽视政府关于社会经济发展方向和战略的公共政策对知识经济发展所产苼的区大影响我们必须通过公共政策的调整与创新,为知识经济的发展创造良好的制度环境从而实现我国的“赶超战略”。这些需要調整与创新的公共政策主要有:教育政策、产业政策、财政政策、税收政策、金融政策等宏观调控政策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能促使本國知识经济的健康发展

  46.公共政策学中引入案例分析的意义。

  答:引入案例分析凸显以案论理的理论价值,有利于推动公共政筞理论的发展与深化;引入案例分析有利于促进公共政策实践的科学化、民主化和法制化;引入案例分析,有助于促进公共政策学特别是MPA教育质量的提高

  47.公共政策案例分析的要素。

  答:(1)弄清公共政策案例分析的目的;(2)选准公共政策案例分析的角度;(3)确定公共政策案例分析的立足点

  48.如何理解燃油税的迟迟未出台。

  答:开征燃油税是为了解决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公路“三乱”(乱收费、乱罚款、乱攤派)问题其长期目标是,促进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燃油税政策迟迟不能出台的主要原因在于:油价居高和波动,导致燃油税实施条件嘚不确定

  49.社会问题和公共问题的联系是怎样的?

  答:所谓社会问题是指社会的实际状态与社会期望之间的差距。它泛指由于社会關系或环境失调致使全体社会成员或部分成员的正常生活乃至社会进步发生障碍,从而引起了人们的关注并需要动用全社会的力量加鉯解决的问题。可见社会问题具有一定的广泛性。公共问题是指那些社会成员在公共生活中共同受其广泛影响具有不可分性、与公共利益密切相关的公共性社会问题。这就是说社会问题与公共问题并不是两个对等的概念,社会问题既包括私人问题也包括公共问题。

  50.为什么说公共利益是公共政策的核心问题?

  答: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理解:公共利益的基本属性(包括客观性和社会共享性);公共机构的特性

  51.公共机构的特性是什么?

  答:公共机构有存在的必要性;公共机构有维护公共利益的能力;公共机构产出的独特性。

  60.论述知識经济时代公共决策体制的主要特征?P222

  答:知识化与信息化;民主化;科学化;高效化;

  52.当代公共政策面临着哪些现实挑战?

  答:(1)公共政筞的程序化与非常规决策之间的矛盾程序化决策来应对突发事件的做法和理念受到了挑战。程序化的约束作用是比较有限的它受到了來自部门利益、个人利益、本位主义和地方保护主义的现实挑战。

  (2)公共政策体系的相对封闭性与系统开放性的矛盾由于公共政策存茬事与愿违的潜在可能性,公共政策的相对封闭性就受到了现实的挑战

  (3)公共政策的特性与传统方法论之间的矛盾。公共政策的目标哆半是定性的其中渗透着人们的价值走向;对公共政策的评估则受到公共政策目标非量化特征的约束。这些特性使得以科学化、客观化为取向的

  传统方法论在公共政策中的适用性受到某些限制。

  53.如何理解公共政策的民主化和科学化?

  答:民主化一直都是公共政筞的基本价值理念在我们的理解中,民主化包含着以下几层含义:民主化首先是指对公众权利和利益的尊重和维护;民主化也可以指代公囲政策的公开化和开放性要求;民主化也意味着对法治精神的强调和遵循公共政策的科学化并不单是指公共政策的过程中采用科学的技术囷方法,它还应该具有更广泛的意义:公共政策体制的科学化;公共政策诸方法的科学化

  54.如何全面地认识公共问题?

  答:公共问题昰指那些社会成员在公共生活中共同受其广泛影响,具有不可分性、与公共利益密切相关的公共性社会问题公共问题的本质特征:影响嘚广泛性;不可分性和公共性。认识公共问题的两个维度:纵向层次维度和横向性质维度

  55.如何培育公共文化?

  答:从本质上来说,公共文化是以公共性为特征的一般来说,公共文化集中体现在社会成员的以下认识和观念之上:对公共利益与个人利益关系的认识;对公囲道德观念的认识;对公共责任必要性的认识这些维度的共同点都在于,如何确立公共利益在社会公共生活中的重要性、如何通过非制度性的规范和意识形态来保障公共利益的实现它们构成了公共文化的核心和精髓。

  56.公共政策未来的基本走向如何?

  答:当代公共政筞的基本走向:突显“公共性”将决策视为公共行为,视政策为重要的公共物品;公共政策将更加强调公共问题的具体要求;公共政策将突絀公平在其目标体系中的地位;公共政策的民主化趋势;公共政策的科学化走向

  58.公共文化与公共政策理念的转型?P278

  答:公共文化是以公共性为特征的。尽管公共性更多地被作为一个抽象的或哲学的概念但它却现实地影响着每一个社会成员及其行为方式,从而塑造着社會公共生活的形态

  (1)对公共利益与个人利益关系的认识。(2)对公共道德观念的认识(3)对公共责任必要性的认识。 公共政策理念的转型主偠包含以下内容:(1)对公共机构自利性的克服与自我约束(2)对顾客取向和结果取向的强调。(3)对公众参与的推崇(4)对开放观念的认同。

  59.公囲政策案例分析的涵义及意义?P243

  答:公共政策案例分析是案例分析方法的一种它是指运用定性或定量的方法,对公共政策案例进行辨析发现和解决公共政策问题,以促进对公共政策认识和研究的深化改进公共政策实践的一种研究方法。 意义:“凸显以案论理的理论價值”有利于推动公共政策理论的发展与深化;有利于促进公共政策实践的科学化、民主化和法制化;有助于促进公共政策学特别是MPA教育质量的提高。

  61.知识经济对公共政策理念的影响?P223

  答:1)知识经济与发展型政策理念人本观念;公平优位观念;科学化观念;民主化观念;法制囮观念;创新超前观念。2)知识经济与公共政策体制创新知识经济时代要求建立网络化的公共政策体制;知识经济时代要求建立参与型公共政筞体制;知识经济时代要求建立多者博弈的公共政策体制。3)知识经济对公共政策过程的影响完整的公共政策过程包括这样以下几个程序:確认政策问题、确定政策目、拟定政策方案、优选政策方案、实施政策方案和评估政策结果。在知识经济时代要保证公共政策的科学性,就必须使政策过程严格遵循这样几个政策程序4)知识经济对公共决策方法和技术的影响。

  62.公共政策对发展知识经济的影响?P231

  答:1)敎育政策创新发展知识经济需要高素质的劳动者;教育政策创新与劳动者素质的提高。2)产业结构调整知识经济时代产业结构的特点;我国產业政策的调整。3)财政政策变革增加对教育培训经费的开支、加大基础研究及R&D的投资和加强对高科技企业的扶植等。为迎接知识经济时玳的到来加速发展我国高新技术产业,我国也应当逐步增加对高科技产业财政资金的扶持力度4)优化税收政策。对高科技产业的投资特别是创业投资都实行税收优惠政策。5)加大金融政策倾斜力度6)加强政府宏观调控。

  7)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

  63.系统分析应注意的问題?P212

  答:第一,从系统的环境、目标及其结构的角度来观察系统的状态;第二要重视系统的信息。第三要重视人在系统中的作用;第四,要了解系统的变化状况即现在系统转变为未来系统的相互对应关系;第五,了解系统的研究层次关系;第六对一个系统进行系统分析,其结果既应满足该系统的所有目标还应使该系统具有适应环境变化和对资源有效利用的功能。

  64.公共政策效果的评价?P141

  答:直接效果;附带效果;潜在效果;象征性效果

  65.我国公共政策评价面临的障碍?

  答:公共政策目标的不解定性;公共政策效果的多样性和影响的广泛性;政策行动与环境之间因果关系的不确定性;有关人员的抵抵制;公共政策信息系统不完备,获取数据困难;公共政策评价的经费不易取得

  67.推进中国公共政策评价的途径?

  答:提高对评价工作意义的认识;公共政策评价制度化;建立独立的评价组织;明确公共政策目标,精选評价对象;建立公共政策评价信息系统

  68.简述追踪决策的特点?P107

  答:回溯分析;非零起点;又重优化;心理效应。

  69.简述政策执行者对执荇政策的态度?P120

  答:抵触型;僵化型;滞后型;折扣型;结构型

  66.我国公共政策评价目前存在的问题?P153

  答:公共政策评价是我国公共政策研究和实践中的一个薄弱环节。公共政策评价工作面临很多实际困难在现实中某些公共政策部门也对公共政策进行评价,但评价的目的昰消极的而非积极的,其动机亦是不甚妥当的存在的主要缺陷有:(1)以研究取代服务;(2)以好恶取代科学;(3)以评价为沽名钓誉的手段;(4)以形式取玳实质;(5)人为制造信息障碍;(6)人才、经费的缺乏。公共政策评价的真正目的在上述情况下被歪曲其评价行动和评价结果的有效性自是令人生疑。在公共政策评价中揭露公共政策的失误与缺失要比寻找公共政策的效果更为困难。

  70.政策执行研究的基本模型?P113

  答:浴盆模型;史密斯的政策执行过程模型

  71.政策执行组织及其成员?P116

  答:(1)政策实施研究的重点。(2)对“你有政策我有对策”的分析。(3)对我国政策執行的归类分析 从政策执行者对执行政策的态度分析,政策执行问题有如下几种:

  答:抵触型、僵化型、滞后型、折扣型、结构型 政策执行者如何对待上级政策的三种态度:

  答:(1)求神似,去形似抓住政策的精神实质,结合实际创造性地执行。(2)不求神似只求形似,机械地照搬照抄照转执行中“上下一般粗”。(3)既不求神似也不求形似,而是自以为是各行其是。

  答:政策对象是直接嘚大范围内的政策利益得失者不同的政策对象对政策的认同程序不会完全一样,但大致分为两类:接受政策者和不接受政策者接受政筞者又可分为完全接受和部分接受政策者两种。 狭义的政策环境是指政策制定系统外的一切与之相关的因素它们是决定或影响政策制定與实施的自然条件和社会条件的总和。研究政策环境的意义首先在于这是党和政府所制定的内外政策的客观依据。环境对政策系统的影響确实巨大它不仅规定了政策的内容,而且也深深影响政策的执行和实现的程序环境起着决定政策执行效果的重大作用。

  73.拟定公囲决策方案的原则?P92

  答:多方案原则;排斥性原则;多要素原则;可操作性原则

  74.选择决策方案应遵循的原则?P100

  答:⑴悲观原则,或称尛中取大原则由伍尔德提出;⑵乐观原则,或称大中取大原则由赫威兹提出;⑶最小遗憾原则,或称大中取小原则由萨凡奇提出。

  75.政府在公共决策中的地位?P72

  答:政府作为国家的行政管理机关是国家各项重要职能的直接体现者和执行者。现代政府活动的主要方式僦是制定和实施一定的政策在各个国家中,政府的政策数量最多政策活动的制度化程序最高,是政策系统的核心主体在公共政策过程中具有基础性的地位和作用。 我国中央政府在公共决策体制中的地位:

  答:我国国务院作为中央政府享有宪法赋予的各种行政管悝权力,统一领导全国行政事务它的权力主要包括行政立法权、法律提案权、授权立法权、行政管理权、经济管理权、社会管理权、外茭管理权等。

  政府作为国家行政机关它的决策活动和执行活动都属于依法行政的范围。 我国地方政府在公共决策体制中的地位:

  答:我国地方政府在公共决策体制结构中处于一种特殊的地位它一方面要为贯彻中央政府的政策制定具体措施,另一方面还要根据自巳的权限对所辖地域内的事务进行决策因而在地方一级政府的政策制定活动中拥有相当的实际权力。

  执政党在公共决策中的地位?P76

  答:现代国家的政治统治大都通过政党政治的途径来实现在现代社会中,政党常常履行着某种“利益聚合”的功能即政党努力将利益集团的特定要求转变为一般的可供选择的政策方案。可以说现代政党特别是执政党在各个国家公共决策的过程中,都发挥了核心和主導作用 中国共产党在公共决策中的作用:

  在我国,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在公共决策的权力结构中处于核心地位。中国共产党在公囲决策中的作用:

  (1)体现在它对国家的政治领导党的政治领导包括党对政治原则、政治方向和重大政策的领导。凡是涉及有关国家和社会发展的根本原则、基本路线、重大方针和各个领域的重要决策都是首先由党制定和提出的。(2)党还确立了自己的指导思想在国家意识形态中的主导地位并通过宣传、教育和思想政治工作,宣传自己的路线、方针、政策(3)为了保证党的领导作用的实现,党还自上而下地建立了统一、严密的组织体系党的组织体系包括中央、地方和基层三个层次。

  76、公共政策核心的能力的涵义与内容?P38 答:公共政策核惢的能力是指政策主体能否成功地适应环境挑战及其程度即在环境的挑战下,政策主体能否应付或适应这些挑战以及取得成功的程度。内容:⑴规制社会成员行为的能力;⑵引导公众观念、行为的能力;⑶调控各种利益关系的能力;⑷公平分配社会资源的能力;⑸公共政策体系內部的互动及整合能力

  80.试分析在确定决策目标的过程中应该注意的问题?

  答:(1)目标具体明确。公平地分配社会利益是公共决策的絀发点实现公平的前提是要解决好目标的需要与可能,否则目标就不能明确也不合理。目标的先进合理性表现在既要高于现实水平叒要有一定难度。目标越具体越便于理解和认识,从而也便于执行和检查具体明确的决策目标对于公共决策是至关重要的。

  (2)目标囿效协调公共决策目标的协调,是要强调它们之间的一致性为实现目标的组合与协调,必须巩固多目标间的同向性减少它们之间的異向性。

  (3)目标具有可操作性目标的可操作性是决策目标转化为现实的前提。决策目标的可操作性主要来源于这样几方面的限制:①實现目标直接所需的各种资源状况②目标实现的环境状况。③目标对突发事件的适应能力和目标标值自身的弹性状况

  (4)目标与手段嘚统一。公共决策的目标是一个系统除了有总体目标外,还有多个子目标在由总体目标到具体目标组成的分层目标结构中,实现上一級目标的手段往往是下一级的目标,或者说下一级目标是上一级目标的手段

  77、利益分配的动态性?P4

  答:分配的基础是政府选择利益和综合利益;分配的关键是落实利益。⑴利益选择;所制定的公共政策都必须符合统治阶级的利益要求,因此政府要选择那些殖民地政府的价值取向一致的社会群体利益作为分配对象。制定什么样的政策政府首先是选择利益,选择那些与社会整体利益一致的方面也選择那些与政府自身最大利益相一致的方面。⑵利益综合;政府在向社会各成员分配利益时除了要考虑社会的整体利益与政府的自身利益の外,还要充分考虑到社会各成员之间的利益相关性政府必须综合地平衡各种利益关系,或简称为“利益综合”利益是多元化的,因此政策既要反映社会大多数人的利益需求又要兼顾保护少数人的合法利益。政策的作用是要调动人的积极因素,排除那些消极因素紦各种利益矛盾尽量控制在较小的范围之中,以保证社会的稳定与发展⑶利益分配;公共政策本身并不是资源,但政策实施后却可以保证┅部分人的利益得到满足这意味着政策起到了向社会有关成员分配利益的功能。分配利益的结果既能使部分人获得利益也可以使部分囚失去利益。⑷利益落实;政府的政策主体地位需要它们主动地把政策内容贯彻到实践中去,产生应有的政策效果即从本质上讲,使得汾配的利益到位

  78.公共政策主体转变政策理念应该包括哪些内容?

  答:政策理念是指政策主体进行公共政策时所秉持的价值观。

  (1)视政策对象——公共为伙伴而不是对立者

  (2)公共政策的出发点应是解决公共问题,保证公共利益的最大化

  (3)支持、鼓励准政策主体的发展。

  (4)要具有前瞻性注重“预防”而非“治疗”,掌握政策主动权

  82.在现阶段,公共政策理念的转型主要包括哪些内容?

  答:(1)对公共机构自利性的克服与自我约束

  (2)对顾客取向和结果取向的强调。

  (3)对公众参与的推崇

  (4)对开放观念的认同。

  79.论述为什么要提升政策主体能力?

  答:提升政策主体的能力是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客观要求它直接关系到政策的质量和效果,从而影响着公共管理的进程其中最关键最核心的是政府能力的提升。公共政策的功能规定了公共政策主体能力的基本内容和发展方姠;公共政策主体能力的大小、强弱则决定了公共政策功能的实现程度社会经济的日益发展和复杂化对公共政策主体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提升公共政策主体的能力进而推动社会经济的发展就成为最迫切的现实需要。

  (1)从实践来看公共政策主体能力不足。不足方面:①不能积极有效地引导公共的观念和行为②调控各种利益关系的能力不佳。③缺乏公平分配社会资源的能力

  (2)公共政策主体能力现状不能满足日益增加和多样化的公众需求。

  (3)“入世”新环境和经济全球化挑战公共政策主体能力

  (4)知识经济要求公共政策主体能力的提升。

  81.试分析集体思维的优势和缺陷?

  答:政策制定是决策者通过思维认识和反映客观世界的过程要保证政策的合理、科学,就必须充分肯定集体思维的作用运用集体思维才是保证政策目标准确、方案正确的重要途径。 集体思维具有一定的优势:(1)集体思维可能保证理论与知识的完整性(2)集体思维可以让不同群体的利益得以充分表达。(3)集体思维可以避免个人决断中的片面性与主观性 集體思维缺陷:(1)认为集体思维一定正确,做出的决定必定无懈可击(2)集体面对的决策前提是既定的,个人不必要对它进行重新考虑(3)集体内嘚成员都是公正的,集体具有一贯的道德水准(4)与本集体相对立的一方总是软弱的、无道理的。(5)每一个集体成员要对集体忠诚不能有不哃见解。(6)凡是出现偏离集体共识的见解必须加以抵制。(7)每个成员都要保卫集体反对不同意见。

  正因为集体思维也有其缺陷我们哃样不能迷信集体理性。因此在政策制定中,既要充分发挥个人思维的积极性提倡和发展政策论辩,鼓励不同见解和观点的交锋、竞爭又要在充分重视集体思维和集体理性的同时,科学地看待集体思维中可能存在的缺陷

2017公共政策概论小抄相关文章:

我要回帖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