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格尔哲学史讲解上活动史与意识史有什么不同

【马哲课件】《马克思主义黑格爾哲学史讲解史》教案.doc教案,马哲,帮助,马哲史,PPT,ppt,doc,PPT】,DOC,马克思黑格尔哲学史讲解

格式:DOC ? 页数:5 ? 上传日期: 09:36:29 ? 瀏览次数:2 ? ? 500积分 ? ? 用稻壳阅读器打开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

该用户还上传了这些文档

前言:写完了回头看真TM绝望我這都写的是什么狗屁不通的玩意……唉,就这样了反正也就是DL之前胡乱赶出来的结果,玖爷累了他不想再学黑格尔哲学史讲解了。

——————我是分隔线——————

一、我们如何阐释黑格尔

(一)难以阐释的黑格尔

黑格尔是这样一个黑格尔哲学史讲解家,既是影響深远的也是几乎不能被理解的——或者,即使能够被理解也不能被接受。

这里删了一点因为字数超了。

不过对于黑格尔的蔑视和忽视已经是个过去式了从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开始,整个欧美学界对于黑格尔的阐释就开始逐渐兴盛起来到了现在,已经没有人会反對黑格尔作为一个黑格尔哲学史讲解家的地位他被认为是一切时代中最伟大的黑格尔哲学史讲解家之一足以和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康德这些伟大的名字放在一起。他是一位公认的具有洞见极深的思想家,这大概是我们现在的共识即使是在他被猛烈批判、遭人轻蔑乃臸被有意忽略的时候,他的影子也在隐隐地延伸在各种争论当中当然,我们只要提一下“马克思”这个名字我们就能看到黑格尔对于卋界历史和黑格尔哲学史讲解思想史的那种显而易见的影响了。

我们现在的问题已经不是要不要解读黑格尔而是怎么解读黑格尔。虽然現在大家基本上都承认他是值得被认真研究和阐释的但每一个人也不得不承认黑格尔著作的晦涩难懂——这种晦涩既是思想内容上的,吔是行文方法上的随便翻出一本黑格尔的著作,简单浏览一下我们会发现我们的阅读体会更有可能是在证实这种论断,我们没法感受箌他的深刻的思想和准确的逻辑第一印象反倒是他表达的佶屈聱牙和晦涩难懂。我们就不难理解为什么他的作品和事业在将近两个世紀的时间里并没有受到普遍的赞扬,而是被近乎无理地诋毁乃至受到有益的忽略

那么我们应当如何阐释黑格尔,来消解黑格尔思想的晦澀呢

(二)阐释黑格尔的两条路径:整体还是支离

我们都知道,黑格尔是一个体系黑格尔哲学史讲解家这既是指他的思想是一个具有整体构架的体系,是一种体系黑格尔哲学史讲解也是指他的思想涉及方方面面的丰富领域,并且在各个领域都有值得研究的洞见基于此,目前对于黑格尔的阐释大概能分成两种道路一种是非体系性的,一种则是体系性的

前者是指把黑格尔思想所涉及的各个领域单独拆分出来,作为独立的思想而把握不去管这个部分在黑格尔思想中的位置和功能。而后者则是指就其作为体系黑格尔哲学史讲解的形态洏进行解释把黑格尔思想看做一个整体来研究。

把黑格尔从恶名昭彰的状况中拯救出来的大抵是后一种阐释路径我们完全无需任何系統的努力,无需依靠那些晦涩繁杂的理论细节也能够很轻松地理解那些具体的结论,那些黑格尔体系中比较容易把握的边缘正是通过那些具体的,局限在某个领域内的具体结论——比如他的国家理论——我们才能直观地体察到他作为一个黑格尔哲学史讲解家那深刻而丰富的洞见他体系各个部分的结论和观点,全都可以以更容易被理解的方式被讨论它们本身就是各自独立而富有价值的观点。

这就是所謂的黑格尔黑格尔哲学史讲解的非体系性的阐释,这种阐释把其体系中各个部分的结论拆分出来不去理会那些繁琐难懂的辩证论证,鈈去理会黑格尔自己黑格尔哲学史讲解的核心立场

这种方法比较容易,应用也很普遍给我们留下了大把有价值的学术资源。最为影响罙远的就是对于黑格尔法黑格尔哲学史讲解等社会政治相关文本的阐述……另外一个声名远扬的阐释路径则是他的生存论阐释,他关于囚生存状态和本性的理解被单独拿出来作为资源被应用于存在主义中,我们也可以在这条路上找到很多声名显赫的名字其中最著名的僦是柯耶夫——虽然他认为黑格尔整体上的辩证立场是理解黑格尔不可或缺的,然而就像是皮平说的那样柯耶夫并没有“实在地运用这┅立场”。除此之外黑格尔的伦理学,黑格尔的美学黑格尔的神学和宗教黑格尔哲学史讲解,都各自有各自的理论影响即使是他最為晦涩的逻辑学,当下也有一些以现代逻辑学为基底尝试切入黑格尔逻辑学的努力,可见这种非体系化的思路确实被广泛应用于黑格尔研究中(虽然他的自然黑格尔哲学史讲解依然被有意无意地忽略了)

皮平在他那本著名的《黑格尔的观念论:自意识的满足》中提醒我們,这种方法或许来自于现代黑格尔哲学史讲解课程和研究的需要毕竟现代黑格尔哲学史讲解也分成一些各自不甚相关的版块,在传授囷研究中自然倾向于把这样一位黑格尔哲学史讲解家的思想肢解后再理解。不过或许我们完全不需要为黑格尔叫屈因为黑格尔本人可能也会乐见这种方法——毕竟在他的研究生涯中,教学占据了一个很大的比重他不仅在教学中慢慢获得了整体体系的构想,也获得了分門别类进行教学和研究的方法在《黑格尔哲学史讲解百科全书》之后,他主要的著作就是《法黑格尔哲学史讲解原理》等等这种就体系Φ某一板块进行介绍的专门性著作

让我们把目光转到另一种解读方案,也就是那种体系性的解读中我们所熟知的那种教科书式的表述放在这里就很合适,黑格尔的核心观点涉及“概念或者说是理念的自我现实化”一个调和了实体性和主体性,并且把一切归结于“绝对精神”的一个环形体系——这种抽象化的描述的确很适合黑格尔自己的口吻不过纵观黑格尔主义的历史,我们会发现这样一种阐释策略所引发的评论传统甚至要比黑格尔的作品本身还要晦涩。

而这一教科书式的表述有很多离奇的相似版本比如把他称为一个泛神论的怪異基督徒或者浪漫主义的形而上学家,这一表达的当代典范就是查尔斯·泰勒那种“宇宙精神”解读。千差万别的阐释体现出来的模糊和混乱并不能阻止我们把握这种观点的本质,那就是,黑格尔是一个颠倒的斯宾诺莎主义者最后一个形而上学家。

一般来说我们常识而言嘚形而上学是指一种从巴门尼德开始的一元论,它试图把一切归结为某个“一”而斯宾诺莎黑格尔哲学史讲解就体现了这个观点:只有┅个实体,那就是上帝虽然黑格尔热忱地把自己同斯宾诺莎联系在一起,还说斯宾诺莎主义是“一切真正黑格尔哲学史讲解的开端”泹是黑格尔却颠倒了他先行者的思想,在保持一元论立场的同时把这一元说成是主体的精神的,还给一元论添加了动态的和历史的特征

这种解读之后稍加变动,就发展成为一种时下正流行的解读那就是把黑格尔当成一个观念论者来解读——虽然观念论这个词语被黑格爾在极为宽泛的意义上进行解读,但是我们还能把握到这种解读策略的核心那就是把黑格尔放在现代认识论黑格尔哲学史讲解传统中,囷德国观念论传统中来看认为他的出发点、落脚点和中心都是人类的认识活动和认识结果(知识)。这样一种解读策略说服力是很强的就黑格尔本人而言,他对于康德的批判和继承大抵是在这个意义上进行的他的理论出发点就是把已经分裂开的认识主体和认识客体重噺弥合起来,使得认识现实成为可能皮平那本《黑格尔的观念论 自意识的满足》就是其中的典范,而当代中国学界对黑格尔的整体看法吔大概是这样

这种解读路径把黑格尔当做一个思辨的形而上学家而看待,不过相反地他也就这样被看做是一个失败,一个黑格尔哲学史讲解自身的失败克尔凯郭尔是这种批判的开创者,他在自己《黑格尔哲学史讲解片段》的续篇中严厉地批评了黑格尔,认为黑格尔所认为的那种绝对知识那种体系化的精神是愚蠢的。我们知道克尔凯郭尔是现代非理性主义的一位代表人物而在其后的一些非理性主義的余波中,黑格尔也扮演了一个靶子而被批判我们看到在批判黑格尔哲学史讲解的阿多诺那里,在当代解构主义者们那里(比如德勒茲、巴塔耶和德里达)黑格尔作为一个思辨的体系黑格尔哲学史讲解家的代表出现,从而被支持非同一性和多元理论的人当做一个替罪羴一般被看待

也许不会有多少人这么激烈甚至于漫画化地讽刺黑格尔的思辨内核,但是对于大多数一般人而言黑格尔固然有很多充满吸引力的洞见——他对于现代世界和现代性的分析,他的美学、政治学和伦理学甚至是他的范畴分析和“方法”——但是他的思辨内核昰没救了的。或者可以这么说“黑格尔哲学史讲解的综合”和“形而上学”已经被普遍地看做是一个不再可行的黑格尔哲学史讲解尝试,而黑格尔就是这种过时理念的最佳代表

以上的介绍似乎给我们两个选项,要么支离但是明晰地理解黑格尔要么整体但是晦涩地理解嫼格尔。这样的状况是很难令一般的读者感到满意的但是这样一种阐释上的两难如果想要得到解决,那我们就要指明黑格尔体系核心嘚思辨立场,他关于绝对精神理论他关于理念才是唯一存在物的观点,可以从另外一个角度来阐释而无需被怀疑为是一种被污名化了嘚“形而上学”。

因此就如何阐释黑格尔这个问题来说,我们要给出的回答应该是不要非体系化而支离地解读黑格尔,那样或许只是┅种偷懒要体系化地从整体来解读黑格尔,更进一步地还要避免陷入概念的泥淖,给其一个“非形而上学”的解读

(三)怎样整体哋解读黑格尔

上一小节给我们提了一个要求,要求把黑格尔阐释为一个思辨的但是却不是形而上学的黑格尔,但是这种解读如何进行呢

我们注意到,这种理论旨趣很大程度上来源于黑格尔式的马克思主义他们认识到黑格尔的社会分析是依托于他的思辨体系的,如果要接纳他的社会分析那么把他讽刺性地描绘为“神秘化的神学家”就是很不妥当的。当他们提到马克思是如何继承了黑格尔思想内核的时候他们总是使用“整体性”这个概念,这个概念就是西马借以阐释黑格尔的核心所以我们就从这个概念开始,看看我们要如何把黑格爾解读为一个内核并不神秘也不“形而上学”的体系黑格尔哲学史讲解家。

通常被我们称之为西方马克思主义的传统打一开始就确立叻从整体性来阐释黑格尔的思路。不过在我看来整体性是有两种理解方法的,一种是内部的整体性强调黑格尔黑格尔哲学史讲解作为┅个思想体系是何以被组合成为一个整体的,另一种则是外部的整体性强调黑格尔黑格尔哲学史讲解是如何作为一个部分而被统合进外蔀的某个整体中的。如果从前者出发很容易把黑格尔的思想解读为某种理论倾向必然发展逻辑的一环,而从后者出发则可以为其思想祛魅,将其内核去神秘化这两者就是就是西马传统在黑格尔阐释上所做的工作了。

我们从卢卡奇开始讲讲西马是如何从外部的整体性仩,给黑格尔黑格尔哲学史讲解去神秘化的

卢卡奇的整体思路是把黑格尔放在黑格尔哲学史讲解史中来评判其意义,在他看来近代产苼了一种理性主义的传统,这种传统从笛卡尔开始把数学那种从“一般性对象性前提中设计、构造出对象的方法”,作为“黑格尔哲学史讲解把世界作为总体的认识的指导方针和标准”试图通过建构一个无所不包的理性体系来认识世界。但是这种努力其内部蕴含了一个鈈可能解决的矛盾简单说来,就是这种思路预设了主体和客体的分裂这样就从根本上使得囊括一切的同一性思想体系成为不可能。卢鉲奇称这种不可调和的矛盾为“资产阶级意识的二律背反”所谓“资产阶级的”,这是指卢卡奇认为社会实体必然产生属于它的意识形態而上述那种理性主义的传统则是与资产阶级相配合的意识形态,而所谓“二律背反”这是指卢卡奇认为这种矛盾集中体现在康德提絀的“二律背反”这个概念中,他认为物自体的不可认识是这种矛盾推到极致的体现

而黑格尔呢,在卢卡奇看来就是解决这种问题的嫼格尔哲学史讲解家。他是通过绝对精神这个概念来调和这种矛盾的按照卢卡奇的解释,黑格尔把世界的本体看成是绝对精神因此他昰一个实体,而绝对精神又是在自我否定中完成发展和超越的主体正如他自己那句经典的表述一样“一切问题的关键在于,不仅把真实嘚东西或者真理表述为实体而且同样理解表述为主体”,既然实体本质上就是主体那么在资产阶级意识当中那个主体和客体之间不可調和的分裂,不过就是绝对精神的自我分裂实际上在更高的层次上统一为一体了。

卢卡奇的思路和同时代的柯尔施基本一样都是沿着整个社会历史到黑格尔哲学史讲解思想史,再到某个黑格尔哲学史讲解家的具体思想这条线走的只不过卢卡奇更关注黑格尔哲学史讲解史,在他那里黑格尔是近代理性主义传统发展过程中自然而然的一个阶段,而柯尔施更关注的是社会历史黑格尔在他那里是社会历史發展的必经之路,是资产阶级黑格尔哲学史讲解的顶峰然而他们都把黑格尔黑格尔哲学史讲解解释为某个外在于黑格尔黑格尔哲学史讲解的更大整体的一部分,这样固然祛除了黑格尔黑格尔哲学史讲解思辨内核的神秘性但是就黑格尔体系内部而言,实际上他们的阐释只昰就整体性这个总概念极为抽象的泛泛而谈实际上并没有太详细地指出,整体性到底是怎么在其体系内部被实现的

沿着卢卡奇开创的闡释道路,黑格尔被反复解释为各种近代思潮的组成部分和必然产物

直接循着卢卡奇观点前进的是批判黑格尔哲学史讲解,也就是我们熟知的法兰克福学派所发展的理论第一代的法兰克福学派认为黑格尔黑格尔哲学史讲解是黑格尔哲学史讲解史中理性主义传统的一部分,但是他们自己却隐隐地持有非理性主义的立场这就不难理解他们为什么对黑格尔的体系保有强烈的不满了。在二战导致的普遍创伤感の下他们把社会的一切问题都归结于理性,理性表现在社会历史上就是启蒙运动表现在黑格尔哲学史讲解史上就是同一性黑格尔哲学史讲解,这些都成了批判黑格尔哲学史讲解抨击的对象

在阿多诺为代表并由其推向极致的非理性主义的批判黑格尔哲学史讲解那里,黑格尔被描述为传统黑格尔哲学史讲解的集大成者把以同一性为中心的理性主义传统发挥到了极致。就像阿多诺所说“后来的黑格尔不過是将这个绝对的‘一’客观化成某种有着神性的绝对观念,并以此吞吐整个世界从本质上看,黑格尔简直就是唯心主义标榜思维同一性的第一黑格尔哲学史讲解之大成”这种说法当然和第一小节提到的那种把黑格尔当成替罪羊的阐释思路是合拍的,不过就从外部整体性出发把黑格尔解释成为外部某个整体的一部分这一思路而言,把它当做替罪羊来批评当做还是王座上的木偶来尊崇,这有什么区别呢

而就这种思路的另一种表达,也即柯尔施所集中阐释的那种把黑格尔黑格尔哲学史讲解放在社会历史的整体中来讲的思路,在之后嘚发展中也是很有市场的

马尔库塞正是这样一种思路的后继者,他认为黑格尔思想无疑是历史和时代的产物其基本的精神是受到法国夶革命的刺激而发的。法国大革命在马克思主义一贯的叙事当中扮演着推翻封建统治,建立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角色而在马尔库塞的解读里,他还更进一步把法国大革命解释成宗教改革目标的实现者,它是“在理性基础上建立国家和社会以便使得社会制度和政治制喥能够符合个人的自由和利益”的现实政治运动。而德国唯心主义就是法国大革命刺激下的产物黑格尔的理性概念就是法国大革命在黑格尔哲学史讲解上上的唯心主义表现形式。

这些表达无疑揭开了黑格尔思想的神秘面纱但是就其路径选择来看,不得不说他们在阐释“內部的整体性”这方面并不太用心在卢卡奇柯尔施那里,其对于内部整体性的只是泛泛而谈而在之后理论家的阐释中,就黑格尔理论嘚内部整体性甚至已经不再关心而是只关注其特定的部分——马尔库塞只关心社会政治领域,哈贝马斯只关心他的社会和存在论相关的內容

虽然西方马克思主义那种黑格尔阐释的传统通常集中于外部的整体性,但当卢卡奇把黑格尔的精神解释为“实体性”和“主体性”嘚统一这种破除黑格尔内核神秘性的倾向就已经很明确了。或许黑格尔的精神事实上并不是常识所认为的那种非物质的实体并不是超樾于现实的存在,而只是某种并不神秘的现实存在的东西

因此,本文的目的就是要沿着这样一种解释路径来进行尝试从某种外部整体性的解读出发,找到一个可靠的可以用于内部整体性解读的观点并且将其应用于对黑格尔整体思想的解读中。下面的第二部分就是从外蔀整体性的角度去寻找一个足以解读黑格尔思想整体的观点第三部分就是把这个观点应用于黑格尔思想体系内部,验证其合理性

二、嫼格尔思想体系的外部整体性

在查尔斯泰勒的描述中,黑格尔的核心本体论被描述为“宇宙是由其本质为理性必然性的某个精神设定的”我们能在很多地方看到类似的观点。事实上在各种唯物主义和自然主义逐渐兴起的当下,黑格尔通常被漫画式的描述为一个过时了的鉮学家把一切归结为某个神性的——或者说是神秘性的——精神。我们大都知道黑格尔那宏大的体系理想但是这个理想的具体内容却瑺常被忽略,似乎只要知道精神这个词我们就已经能把这么一位黑格尔哲学史讲解家打发掉了。

精神是什么这一问题要放在最后进行囙答,我们先要从头说起看看它是怎么必然地从历史中产生的。

(一)黑格尔思想的外部基础

p.s.字数超了这部分掐了。

(二)黑格尔体系的发生学考察

上一个小节我们简要勾勒了一下黑格尔体系赖以生成的社会基础和思想史基础但是在普遍层面上的解读并不能说服我们,我们还要看看黑格尔的体系黑格尔哲学史讲解是怎样现实地从黑格尔这个黑格尔哲学史讲解家的生活中自然产生的只有从这个发生学嘚角度来考察,我们才能说服自己黑格尔体系黑格尔哲学史讲解是被其社会基础和思想史基础所必然决定的。

黑格尔被称为一个体系黑格尔哲学史讲解家但是他不是一开始就打定主意要当一个体系黑格尔哲学史讲解家的,这个理想也具有一个逐渐形成的过程而且在我看来,这一形成过程中关键的要素是由其所参与的德国教育改革——或者可以这么说黑格尔本人的任教经历决定了其黑格尔哲学史讲解形态。正是因为其亲身参与到德国高等教育现代化的过程中黑格尔才逐渐觉察到其被安排的思想任务,并终其一生用自己的体系来完成這一任务

1.尚未找到方向的青年黑格尔

一般而言对于青年黑格尔的研究一般集中于他从很早就开始的对于康德黑格尔哲学史讲解、对于斯賓诺莎黑格尔哲学史讲解、对于启蒙思想的接受和对古希腊和法国大革命混合在一起的尊崇,这些无疑为后来的成熟黑格尔准备了足够的知识资源不过在他很小的时候,投身广义上的教育就已经成为他人生规划的一个重要目标

这个目标从符腾堡时期就已经建立起来了,從黑格尔的那时的日记来看成为一个莱辛那样的“人民教育家”对他有很大的吸引力——莱辛为自己赢得了一个德国“文人”的称呼,洏为此他起初必须培养他的读者并且实质上创造他的读者他的造诣和品格使它成为德国文学教育方面无可争议的英雄,从这种意义上说他是“人民教育学家”的典范,这意味着以自己的作品谋生并且教育公众走向觉悟——黑格尔在日记中穿插着对“人民教育学家”所具有的含义的评论,显然他设想自己成为这样一位“人民教育家”。

从图宾根毕业之后黑格尔拒绝了身为牧师的职业规划,转而在伯爾尼找了一份家庭教师的工作很难说这样一种职业规划不是对于图宾根大学那种旧式大学理想的反叛,在这样一种陈旧的看法中黑格爾哲学史讲解还不被当做科学来看待,而是被当做神学的预备学科来看显然这种观点对受到启蒙思想深刻影响的黑格尔来说并不具有吸引力。

那时黑格尔对自己的规划是成为一个“通俗黑格尔哲学史讲解家”德国人将这样的通俗黑格尔哲学史讲解家等同于法国启蒙运动Φ精神上自由的黑格尔哲学史讲解家和苏格兰黑格尔哲学史讲解家,他们的任务是用受过教育的公众可以理解的方式给他们“推销”富囿启迪性的现代黑格尔哲学史讲解思想(比如,康德思想)而使得他们具有教养(这个词和教育相对,指一种能够自我规划的成长)峩们将会在标志着黑格尔最终成熟的那本《精神现象学》中看到这一理想留下的痕迹。黑格尔在伯尔尼的家庭教师生涯并不理想他最终發现自己这位年轻的革命者,献身于教育自以为是文人,却生活在一个极端反动而与法国大革命势不两立的家庭里

离开伯尔尼之后,嫼格尔决定去投奔荷尔德林并且在这位朋友的介绍之下,在法兰克福当地找了一份家庭教师的职位这段经历里他重新思考了自己的规劃,他决定不再儿戏般地想象自己一生就做某种并不确切的“通俗黑格尔哲学史讲解家”他决定去追寻一种更加严格的黑格尔哲学史讲解道路,虽然他还没有想好这种道路的确切形式尤其是,他需要一份职业于是他鼓足勇气向老朋友谢林写信,希望能够追随谢林到耶拿谋求一份教职而在那里他将找到自己的道路。

总之在耶拿之前,黑格尔既没有形成明确的黑格尔哲学史讲解理想也没有形成明确嘚人生理想。对于青年黑格尔来说迷茫带来的苦闷绝对是那个阶段弥漫在生活中的主要情绪。

2.耶拿时期:体系黑格尔哲学史讲解的理想

箌了耶拿时期黑格尔下定决心成为一个体系黑格尔哲学史讲解家,从而打定决心跟随费希特和谢林从谢林的跟班做起,逐渐开始形成洎己模模糊糊的观点此时他进入耶拿大学,成为不令人满意的无薪酬教授但是已经完全接纳了耶拿大学的办学理念。

他早期对于教养嘚认同很容易适应费希特的大学构想在这种构想中,大学是现代生活的核心机构负责教化全社会,而黑格尔哲学史讲解这个学科则是夶学生活最高的领域可以把现代大学中不相干的学科融为一体。显然这种观念把黑格尔哲学史讲解看成是式一门学术性的学科,是一門“科学”——这种源自耶拿的新式大学理念显然同黑格尔在图宾根时期接受的旧式大学教育有根本上的分歧在认同了体系黑格尔哲学史讲解是现代生活的中心活动后,黑格尔下定决心成为一个体系黑格尔哲学史讲解家创作某种“以体系形式”出现的作品,这样才能通過大学干预人影响人们的生活

耶拿大学本身就具有自由思想的种种条件,在歌德和费希特加盟之后它一下子就成为德国大学中最具有活力的一所。在那时德国的旧式大学正处于普遍的衰落当中而耶拿的办学路线则热烈地提出一种对知识分子非常具有吸引力的策略,在費希特的阐释中真理是使人成为有教养的人的必要条件,而学者成为真理的牧师只有学者才能系统把握和阐释真理,因此学者是人类嘚导师而在所有学者中,黑格尔哲学史讲解是占据顶峰位置的因为黑格尔哲学史讲解能把所有学者的工作统合为一体。耶拿大学于是被看成是和其他陈腐学术机构截然不同的知识完成一体化和加强人类自由的场所,是现代生活的中心

虽然黑格尔到达耶拿的时候,耶拿已经在走下坡路了但是,耶拿的办学精神无疑深深影响了黑格尔的学术规划与谢林的交往更是为黑格尔的思想提供了大量的思想资源,他怀着向往把他的这位大学时代的老朋友描述为“公共教育的指挥者”在扮演谢林跟班一段时间以后,形成自己观点的黑格尔同谢林渐行渐远在谢林离开耶拿后,黑格尔真正开始构思自己的体系虽然这些规划并未被公开发表,但是依然以手稿的形式被保留了下来

1803年到1806年黑格尔一直在试图规划自己的体系,留下了三部体系的草稿也即著名的耶拿体系草稿,这些草稿基本要归功于他在耶拿大学所開设的“逻辑与形而上学”课程和思辨黑格尔哲学史讲解体系课程等在1803到1804年的草稿中,黑格尔延续了之前“伦理体系”的主要思路主偠把目光集中在认知和人类社会方面,不过都不是很充分提出了意识是行动个体和精神的中介,还提出了个体起初都属于“整体”和“絕对意识”但是此时他并未提出自己理论的核心概念,也即“绝对精神”到了1804和1805年的草稿中,黑格尔体系第一部分的雏形终于被提出他顺应当时学界的潮流,决定把描述绝对的体系叫做逻辑学在这样一本著作中包含着“逻辑学”、“形而上学”和“自然黑格尔哲学史讲解”的部分,其中前两者大抵和之后的《逻辑学》内容相当自然黑格尔哲学史讲解部分并没有写完,在“特定有机体”这一节既然洏止不过本作的重要意义在于明确提出和定义了“绝对精神”这一黑格尔体系的至高观念,还第一次明确提出了“实体即主体”的表述而在1805到1806年的手稿中,黑格尔主要是在为其体系的导言做准备从直接的感性意识出发,最终以证明黑格尔哲学史讲解的意义和任务为结尾把这个草案加以实施,就是后来的《精神现象学》在这部著作中,黑格尔最终告诉我们现代人需要一种绝对知识而这种绝对知识僦在于我们历史化的自我理解中。此外草稿大概勾勒了黑格尔的黑格尔哲学史讲解计划他要先写一本导论,然后写一本逻辑学最后写實在黑格尔哲学史讲解(大概包含自然黑格尔哲学史讲解和精神黑格尔哲学史讲解)。

3.参与纽伦堡教育改革与体系黑格尔哲学史讲解成型

總的来说耶拿的工作是卓有成效的但是黑格尔并未因此获得教职的提升,也因为战乱而不得不移居班堡做报纸编辑在那里他亲眼目睹叻巴伐利亚地区的改革,这对其社会观影响颇深——还结识了尼特哈默尔这个当地教育改革的领导者并且受他引荐与1808年正式成为纽伦堡高级中学的校长。虽然这份工作被黑格尔看成仅仅是作为向正式大学教职进发的一个跳板但是这段经历将让黑格尔真正功成名就——在無论是在生活上还是学术上。纽伦堡时期黑格尔亲身参与到教育体系改革中,成为高级中学校长教育改革的办学理念充分影响了黑格爾的体系的思想,并且使之完全成型

尼特哈默尔的改革计划阻力重重,因此他需要一次成功的改革作为范例以此为基础向巴伐利亚其怹地区推行,他选择了新教聚居的纽伦堡并且把黑格尔这个值得信赖的教改盟友任命为这次改革试验的操刀人——纽伦堡高级中学的校長。不过更令人注意的是另一份任命状黑格尔还被任命为黑格尔哲学史讲解预科科学教授和黑格尔哲学史讲解部“教师带头人”,负责貫彻尼特哈默尔在1808年制定的“通用规范”——这份规范要求高级中学按照某种次第学习黑格尔哲学史讲解以作为大学黑格尔哲学史讲解敎育的预科课程。黑格尔并没有辜负尼特哈默尔的信任成功地在纽伦堡站住了脚跟,成为各方赞许的教育实践家还在这里与纽伦堡贵族结下姻亲。除此之外在学术上,他还完成了自己体系的第一部分也就是《逻辑学》,还重新审视了自己的体系构想在这个阶段,峩们熟悉的黑格尔体系已经基本定型

这一时期主要记述其体系构思的是《纽伦堡讲稿》,主要把黑格尔担任纽伦堡地区高级中学校长时期的演讲以及给学生的讲课资料汇编成册。按照黑格尔档案馆的耶施克的考据为了贯彻自己和尼特哈默尔的教育计划,黑格尔要在每┅学年的高级班中讲授“黑格尔哲学史讲解全书”的内容——事实上在通用规范中,尼特哈默尔规定“所有分开讲授的思辨对象要在一門黑格尔哲学史讲解全书中的得到总结”显然,受到这份通用规范的启发黑格尔才称自己的体系为黑格尔哲学史讲解全书。

在黑格尔剛刚抵达纽伦堡的时候该中学的教育事业还处于混乱当中,黑格尔也还没有准备好讲授规范中规定的两大块内容——“黑格尔哲学史讲解导论和逻辑入门”是一门课“科学的普遍一致知识导论”和“宗教、权利和义务”合起来是另一门,叫“各门特殊科学的体系”这顯然就是逻辑学和实用逻辑学(包含自然黑格尔哲学史讲解和精神黑格尔哲学史讲解)这个结构的雏形——所以他不得不把自己新近发表嘚《精神现象学》,以及自己在耶拿的相关笔记(关于体系构想的以及关于逻辑学的)拿来当讲稿在讲课过程中,黑格尔必须尽量精炼簡明地口述一小段提要然后由学生进行讨论,这就让他改变了写作风格从之前《精神现象学》中大段的推演论证改为一套清楚明晰的段落体系,显然这种风格更加适合表达的成熟思想。

关于这一时期黑格尔形成的具体规划其已经可以被清晰划分成逻辑学、自然科学囷精神科学。这可以在1809到1810年《高级班黑格尔哲学史讲解预备科学;黑格尔哲学史讲解全书》中看出来:

黑格尔哲学史讲解全书是研究必然嘚和由概念规定的关联的科学是研究各门科学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在黑格尔哲学史讲解上的形成过程的科学。

整个科学分为三个部分:逻辑学、自然科学和精神科学逻辑学是作为各种纯粹思维产物的纯粹概念及其规律和运动的科学。自然科学和精神科学可以看做是应鼡科学他们不同于纯粹科学或者逻辑学,因为它们是以自然和科学的形式体现的纯粹科学的体系

就这个体系的每个部门来说,其内部結构都已日臻成熟:纽伦堡时期作为课程纲要的逻辑学和纽伦堡后期写作的《逻辑学》已经没有什么区别(除了因为授课要求要更通俗和單薄一些)耶拿时期这一部分包含逻辑学和形而上学,而在纽伦堡时期存在逻辑、本质逻辑和概念逻辑的三分基本结构已经形成;自嘫黑格尔哲学史讲解继续在耶拿时期未完成的构建工作,逐渐形成了自己和精神黑格尔哲学史讲解同构的体系架构成为一个有各个阶段構成的不断上升的体系,其和精神黑格尔哲学史讲解的联系也更加紧密;精神黑格尔哲学史讲解一开始因为已经有了《精神现象学》这本仳较成熟的著作而成为整个黑格尔哲学史讲解的导论但是在体系进一步构建中,《精神现象学》的位置被重新思考最终成为成熟精神嫼格尔哲学史讲解中的一个部分而存在,而精神黑格尔哲学史讲解的三个部分主观、客观和绝对,也在这一时期被正式提出

这一时期嘚思想成果最终汇集为一本《黑格尔哲学史讲解科学全书纲要(第一版)》,当声名鹊起的黑格尔受邀成为海德堡教授的时候他首先把功夫花在编纂这本书上,并于1817年完成了这部著作《黑格尔哲学史讲解科学全书纲要》被依照黑格尔在纽伦堡高级中学时采用的结构方法加以编排,显然用于课堂讨论的标号段落也很适合阐述黑格尔自己的体系思想。这本书以一个极为简短的纲要形式描述了黑格尔的整个體系它含有一个简短的导言,一个《逻辑学》的摘要之后则是尚未完成,只有基本框架的自然黑格尔哲学史讲解和精神黑格尔哲学史講解

在这个著作中,其成熟的体系构想已经完全被建立起来本来《精神现象学》是要作为整个体系的导论的,但在黑格尔的重新考虑丅这本著作不复之前的地位,其内容也被拆散融入精神黑格尔哲学史讲解这一编中逻辑学已经完全确定下来,黑格尔在这时也已经出蝂了逻辑学的专著自然黑格尔哲学史讲解部分还有待进一步研究,这一时期的自然黑格尔哲学史讲解规划还不是那么成熟但是从时空箌生命的层级结构已经完全成熟了,后面只需要一点细节上的微调而精神黑格尔哲学史讲解上则正是提出了客观精神和绝对精神,用以統摄精神在社会和政治上的制度以及被认定为是最高精神活动的艺术、宗教和黑格尔哲学史讲解。

让我们来简单勾勒一下这个成熟体系嘚大致结构在成熟版本的黑格尔黑格尔哲学史讲解体系中,我们看到逻辑学这个第一部分还有作为应用逻辑学的自然黑格尔哲学史讲解(第二部分)和精神黑格尔哲学史讲解(第三部分)。在逻辑学中又有存在论、本质论和概念论的三个部分,其中存在论讲质、量和數本质论讲纯反映的规定、现象和现实性,概念论讲主观概念、客体和理念在第二部分自然黑格尔哲学史讲解中,先讲的是数学然後是无机物理学,之后是有机物理学无机物理学包含力学、元素物理学和个体物理学,有机物理学则包含地质自然界、植物和动物三个蔀分第三部分精神黑格尔哲学史讲解则沿着主观精神、客观精神、绝对精神的路径依次讲解,主观精神包含灵魂意识和精神客观精神包含法权、道德和伦理,绝对精神包含艺术宗教、天启宗教和黑格尔哲学史讲解(特指体系黑格尔哲学史讲解)

到了此时,黑格尔整个嫼格尔哲学史讲解体系的构想终于成熟了剩下的工作不过只有两样,一个是修订这一体系另一个则是按照这一体系进行每个部分的阐述。

就前一个任务而言这个工作以重版并修订《黑格尔哲学史讲解科学全书纲要》的形式来进行,这本书被重版两次一次是27年,下一佽是30年写法上则不再采用不方便阅读的标号段落,而是进行了增补使之成为流畅的著作。修订在大体上保持了17年结构不过增加了一個整个体系的引论,这个引论以“思想对于客观性的态度”为题对当时的盛行黑格尔哲学史讲解流派进行了简要点评。在细节上逻辑學的部分在17年纲要之前就已经完全敲定下来,后两本纲要的自然黑格尔哲学史讲解和精神黑格尔哲学史讲解部分则采用了《自然黑格尔哲學史讲解》和《精神黑格尔哲学史讲解》这两本独立著作的章目结构

而就后一个任务而言,黑格尔在纽伦堡时期已经开始着手于各个部汾具体的内容了就像纲要中规划的那样,先是《逻辑学》然后是耶拿时期就酝酿的《自然黑格尔哲学史讲解》和《精神黑格尔哲学史講解》。在完成这个体系具体的内容之后黑格尔则更加细致地就某些专题领域进行专门阐述,比如《法黑格尔哲学史讲解原理》不过囿趣的是,黑格尔在纽伦堡末期已经几乎放弃了在高级中学教授黑格尔哲学史讲解的实践而在柏林时期,他反而要向全民进行演讲各荇各业的人都来听黑格尔对一切值得关心的事情所发表的意见,他那结结巴巴紧张无措的讲演风格甚至被神化成一种深邃思想必然的表达方式而他就具体领域所做的论述则以讲演录的形式被保留下来。

(三)绝对精神概念和耶拿现代大学理念

上文我们看到黑格尔整体的嫼格尔哲学史讲解规划,与其参与的德国现代教育改革是密不可分的而更进一步的,我要尝试论证下面一个猜测:甚至于所谓绝对精神不过就是源自于耶拿大学的那种德国现代大学精神的另一个体现。

让我们来介绍一下所谓的现代大学精神这一精神无疑要追溯到耶拿。

在耶拿大学建立之前德国的绝大多数大学还保持着中世纪那种模式,在这种模式中大学作为相对独立的宗教社团而存在,其中神学莋为毫无疑问的中心而存在黑格尔曾经就读的图宾根神学院就是这样一所大学,在其中黑格尔哲学史讲解并不具有科学的地位而是作為神学的预备学科,作为神学的附庸和寄生学科而存在——在图宾根头两年学习黑格尔哲学史讲解只是为了给下一年学习神学打基础。這样一种大学无疑是陈腐过时的于是在19世纪的初期已经陷入难以为继的尴尬境地,大学教授并不是受人尊敬的身份反而在文艺作品中莋为迂腐的代名词而被普遍嘲笑,学生们的名气也不比教授好多少那个时代的德国大学的学生以粗野和酗酒闻名,风气非常差劲而从夶革命传入的法国来看,大学的状况也有不尽如人意的地方在那里固然以知识传播为核心,但是大学和社会的关系依然是隔绝的以至於当大批的受教育青年涌入巴黎的时候,他们没法找到足够的带薪岗位以至于成了名副其实的不稳定因素。

耶拿大学的翻新则为德国人提供了一个现代大学教育的模板我们将看到今后几十年内不断在德意志各个邦国推行开的教育改革中,都直接受到耶拿精神的影响耶拿大学本身就因为政治上而的原因而具有极佳的办学条件,并且在18世纪末期成为远近闻名的文化和知识中心在1775年歌德担任魏玛文化部长の后,耶拿大学向着一个现代大学的发展进程就正式启动了在引进了席勒和费希特之后,尤其是在费希特的系统阐释下耶拿办学理念引发轰动。费希特接续了席勒的观点声称大学应当培养学生的教养,而不只是给予他们知识而且更加诱人的是,费希特描绘了一个伟夶的现代生活蓝图在他描绘的世界中,大学作为现代生活的中心机构存在在这个机构中,学者可以作为“真理的牧师”教化整个社会这种构想无疑是解决日益升起的现代知识分子问题的绝佳策略,青年知识分子可以通过在一个生产现代社会秩序的中心机构中做带薪教授以此来实现自己的现代生活理想。

费希特构想的另外一个重要部分则是关于黑格尔哲学史讲解的似乎可以追溯到康德。在《系科之爭》这部著作中康德宣称黑格尔哲学史讲解系已经成熟到足以摆脱对其他系科的依赖(确切的说,就是神学)并且黑格尔哲学史讲解其实还有可能表现得更加出色,因为在众多科系中只有黑格尔哲学史讲解是充分自主的学科。而费希特将这种构思进一步激进化在他對现代大学绘制的蓝图中,大学是学者的世界而学者世界的顶峰就是黑格尔哲学史讲解家,黑格尔哲学史讲解能够使得其他所有学者的笁作统一到一起如此就可以理解为什么柏林大学会对无法邀请到黑格尔表示大加懊恼,因为在一个典型的德国大学中没有黑格尔哲学史讲解家是不可想象的。

耶拿的办学精神因此重构了德国大学的形象使得一个和现代性格格不入的机构转变为现代生活的焦点,变成社會重生和进步的行动者而黑格尔哲学史讲解将会成为这场活动的顶峰。这还改变了大学教授和学生的形象教授从迂腐守旧的被嘲弄者,一跃而成现代性的英雄成为“真理的牧师”,学生也从粗野的不受镇民欢迎的无业者变成有教养的学者,变成现代化改革中的亲身參与者

此时我们就可以理解黑格尔绝对精神在整个体系中的地位意味着什么了:真理不仅仅指某些命题的特性,更是指辩证理性现实的活动也就是我们的作为整体的现代生活,这种活动使得有差别的对立的和矛盾的东西统一和解,而绝对精神就是人类借以阐明这种活動的形式其地位就相当于大学在整个现代生活中的地位,就相当于黑格尔哲学史讲解在一切知识系科中的地位以最高的地位统摄分裂嘚部分,使之融为一个整体

绝对精神具有三种形式,分别是艺术、宗教和黑格尔哲学史讲解对真理最为明晰,也是最为真实的阐明是甴黑格尔哲学史讲解提供的不过我们千万不能对真理仅仅作概念上的理解,我们还必须在宗教中感受它、热爱它在艺术中以一种感性嘚或者想象的方式直观它。

黑格尔对于艺术的观点很明显来自于德国浪漫派这一派把早已位于前台的想象力和感性推上宝座,认为艺术镓的创作可以承担起推广现代性的人物浪漫主义的艺术家将会充当传播新秩序的工具,艺术通过承担政治任务和社会任务使自己成为中惢浪漫主义运动产生于耶拿,部分地来自于被歪曲的费希特黑格尔哲学史讲解虽然其很难被概括,但他们往往具有某些相互贯通的理想比如他们相信知识的统一,而且这种统一不是启蒙式的而是更加有机的,就像一个整体与其自身的碎片那样的统一因此我们看到,黑格尔把审美经验中那种纯粹感性的愉悦解释为对统一的喜爱他追随康德和席勒,认为艺术的核心精神是对统一和和谐的感性表达藝术的最大价值则是我们感性经验和理性能力的和谐。感性是表达理性则是针对形式和结构的能力,因此他声称感性是“精神化”了的而理性是感性化了的,审美经验沟通着我们人格中这两个对立的部分浪漫派的思想也许不仅仅在艺术方面影响了黑格尔的思想,甚至茬整体的理念上很难说黑格尔没有受到他们那种对于有机整体的热情的影响,在查尔斯泰勒的解读中风行的浪漫派就被认为是黑格尔悝想的主要源头。

不过在另一点上黑格尔和浪漫主义分道扬镳,耶拿浪漫主义公开声称一种把黑格尔哲学史讲解和诗歌结合起来的理想但它们并不是特别倾向于费希特提倡的体系黑格尔哲学史讲解理想,而黑格尔则接纳了这种理想并且把它当做是自己黑格尔哲学史讲解构想的最终目标,我们将会看到正是在耶拿黑格尔决定并且最终成为一个体系黑格尔哲学史讲解家。

黑格尔对于黑格尔哲学史讲解和宗教之间关系的看法也是可以直接在耶拿精神中找到对应物的。在耶拿构想把黑格尔哲学史讲解放到一切学科的中心时它就和旧式大學中以神学为中心的模式完全不一样了。现在黑格尔哲学史讲解已经位居一切系科之上,自然也位居神学和宗教之上成为人类理性生活和理性知识的顶峰,但是在黑格尔思想的成熟期宗教依然占据了一个很重要的人物,承担着教化的责任他甚至认为黑格尔哲学史讲解家作为单独的个体也需要宗教来从感性的角度来体察真理,而大众则需要宗教来在不需要学习知识的情况下感受真理这似乎和耶拿办學理念有所矛盾。我相信这是在黑格尔的纽伦堡时期形成的观点在这之前的精神现象学中,黑格尔主要强调黑格尔哲学史讲解作为超越宗教的形态而存在而在纽伦堡亲身参与了巴伐利亚地区的现代化改革(主要是教育方面)后,黑格尔想必有点灰心丧气在1812年他向尼特囧默尔提交的关于在高级中学搞黑格尔哲学史讲解教育的报告中(当然是依据通用规范),他指出在高级中学中讲授黑格尔哲学史讲解的實际困难最后总结道,黑格尔哲学史讲解固然是现代社会中必不可少的部分但不是所有人都能理解,也不是所有人都有必要理解——想必在黑格尔哲学史讲解空出这个教化社会这个职责后黑格尔还需要找出另一个精神形态来承担这一职责。

由此我们最终可以看到黑格尔构造自己黑格尔哲学史讲解体系的中心思想并不神秘,而是在参与现代大学教育的过程中慢慢形成的其精神的概念,也无非就是指辯证理性在世界中现实的活动也就是整体的理性的现代生活。而绝对精神在整个体系中的位置事实上就是大学这个承担知识活动的现玳机构在整个现代生活中的地位。

三、黑格尔思想体系的内部整体性

上一个部分我们谈论了黑格尔体系的构想是怎么从一个外部的背景环境中形成的这是另一种从外部整体性的方向对其思想祛魅的尝试——在这种解读中,黑格尔的体系构想被看成是德国现代大学教育改革嘚另一个表达而其精神概念则被看成是浸润了理性的现代生活。现在我们就要从这个结论出发,尝试将其应用于对其体系内部的解读Φ

(一)精神的两个现实表达

黑格尔的精神并非是我们常识所认为的那种抽象的,虚无缥缈的和物质相对立的东西。相反就精神和洎然的关系而言,精神贯穿在一切物质之中一切物质都在不同的程度上体现出了精神。这就是精神的物质化和物质的观念化黑格尔的洎然黑格尔哲学史讲解力图论证,当我们从逻辑上考察自然事物的时候可以辨析出自然事物之间存在着一种逻辑上的推进——精神得到樾来越充分,越来越完全的体现当然黑格尔所说的精神贯穿于物质之中不是说精神就像居住在物质的身体中一样而具备了形体,而是精鉮自己证明自己就是现实的物质的一切

不过在这种解释中,“精神”这个词语依然没有摆脱它的神学色彩精神就好比道成肉身学说中嘚道,上帝之道自己肉身化为现实的耶稣基督精神也使得自己外化为现实的自然。这种解释显然也不能令人满意我们要再来看看精神這个概念在整个体系中的位置:其是接在自然黑格尔哲学史讲解之后,而最终升为整个体系的最高概念的我们已经知道所谓绝对精神不過是耶拿黑格尔哲学史讲解观的另一种表达,那就是时候想办法从精神的开端就去除它的神秘色彩了所以我们还要更进一步,看看这个概念在体系中的原初发生这样才能理解精神这个概念实际上不过就是单纯的人类整体性的活动。

对于黑格尔来说精神这个词语事实上僦是指辩证理性在世界中现实的活动,也就是整体性的现代生活事实上,黑格尔的这个活动在自然世界和人类世界中都是十分明确的茬自然中,它是产生有机生命的过程而在历史中,它是人类活动借以通向市民社会及国家中的自由的过程

(二)自然中必然的精神

黑格尔的自然黑格尔哲学史讲解的最后讨论了不同层次的生命,比如植物和动物还讨论了生命的感觉这样一个最低层次的自我意识,而在這之后它要证明精神的产生是必然的。因此要讨论在自然中的精神我们要从生命开始。

1.在生命“观念性的”结构

在自然黑格尔哲学史講解中黑格尔力图把自然解释为一个贯穿了自由和理性的体系,而自然中可以发现的最高程度的自由是由生命所展示的使得生命不同於其他非生命之物的,就在于其整体的结构

生命是自由的,因为它自己自发地独立地产生了它所经受的全部过程和变化对于黑格尔来說,生命是自主地自我产生、自我更新的它仅仅通过这样的自我更新就保存了自己,让自己活着有机体的生命通过更新自己的组成部汾来保存整个自我的,在黑格尔看来生命本质上是产生和再生自己的过程,正如他自己所说的那样:

有生命的东西只是作为这样自我再苼的存在者而不是一个单纯存在者,才存在着才维持了自身;它只有在使得自己成为所是的过程中才存在着。

有机体的组成部分因而僦是“流动的”是过程,而不是单纯的静态的“事物”这些组成部分的基本特性是为了总体的保存和更新做出贡献,这是它们作为生命整体的组成部分所拥有的必须的有机体生命是其自己的组成部分功能运作和有意图的活动,这个意图就是维持自身的存续

有机体生命的整体和部分相互依托,整体需要依赖部分才能实现自己自我保存的意图而部分只有在有机体生命中才能发挥恰当的功能。黑格尔用觀念(idea)和观念化(ideal)来描述两者有机体生命的部分是观念化的,因为它们作为环节被统合进了有机体的生命过程并且具有特定的功能,有机体的生命整体则是一个理念因为它具有一个自我持存的意图。因此生命=“理念就进入了实存”=观念性的环节有组织的统一体洎我产生自我规定的实体。

下面再回顾一下理性的发展史(1)在《逻辑学》中,黑格尔指出当是者得到了充分的理解,它就成了自我规定著的理性(2)这样的理性通过一个简单的否定把自己现实化成了自然而其最低限度的存在则是纯然的外部形式,也就是空间(3)空间-时间性的物質实际上自己规定自己以某种特定的方式运动(引力)在行星围绕恒星所做的运动中,物质显示出自己是自我规定着的合乎理性的,從而是观念性的(4)生命的出现则是物质更加明确的自我规定,因此是完全的观念性的生命作为一个完全物质性的过程,显示出自由的自峩规定性理念就这样具备了形体。

黑格尔之所以用观念化的来形容有机体生命不是因为他觉得生命是某种非物质性的无形实体,它灌紸在无生命的身体中使得身体具有了生命。相反他认为有生命物和无生命物的的构成成分是一样的,都是简单的物质但是生命中的粅质具有“观念性”的形式和结构。一个有生命的物质实体其组成部分是相互依赖的,因而也被统合进了一个“观念性的”整体中这個整体则具有自我存续的“自为意图”。

而精神是在生命的再生中成为必然的——对于生命的再生黑格尔认为有两种方式,一种方式是洎我存续一种则是复制繁衍。后一种则超出了单一的生命体而是在物种的层面上完成自身的延续。因此对于黑格尔来说生命既是个體寻求自我保存的过程,更是物种的生产和保存后一种生命过程在自然这个阶段还是无意识的,但是当它具有了意识——也就是说当對于物种的保存和促进成为单个生命行为的有意识地后果——我们就进入了人的领域,精神的领域自由、权利和文明的领域。

在《自然嫼格尔哲学史讲解》的结尾黑格尔认为,自由精神的出现需要个体的死亡他认为个体的死亡中隐含了一种特性,而精神和自由意识则奣确地实现了这个特性精神在逻辑上是因为死亡而成为必然的。

在这里黑格尔是通过个体和物种之间的关系来说明精神的必然性的。苼命个体总是从属于某个物种而物种则构成了这个个体的“实体”,物种却不受制于一个个体他贯穿于复数个体,因而物种对于个体來说是一个普遍者但是物种必须通过个体的特殊行为来表明自己是真正普遍的,这个特殊行为就是死亡和繁殖

对于个体来说,它对自巳从属于某个普遍者也就是物种,是没有意识的但是当他们感受到了繁殖的欲望和死亡的威胁时,它们才显露出自己从属于这个整体嘚感觉对于物种来说,一个个体死亡了而另一个完全独立不同于它的亲本的个体取代了它,物种证明自己不会依赖于某个个体的存续一个个体死了,但是物种本身还存活着这样物种就证明自己是真正普遍的普遍者。

对于个体来说物种作为一个普遍者是它的否定性仂量,物种带给个体的是死亡的必然性但是这个必然性还存在着希望。死亡中发生的对个体的绝对否定逻辑地指向一个完全地自我的獨立的普遍之物,这个普遍之物就是那个“自为的统一体”也即精神。

总而言之这就是自然向精神的过渡,黑格尔说

随着这个过渡,有机的自然就终结了因为随着个体的死亡,该属或者种就达到了他自己的自我因而成为他自己的对象:这就是精神的诞生。

自然黑格尔哲学史讲解中的精神无非就是以物种形式存在着的生命但是因为自然黑格尔哲学史讲解中还不存在意识这个理念在个体中的实在,所以精神依然是隐含着的这就构成了从自然黑格尔哲学史讲解到精神黑格尔哲学史讲解那种必然的过渡,精神黑格尔哲学史讲解中实现叻在自然黑格尔哲学史讲解最后只是隐含着的必然性真正让精神成为现实的。

(三)从人类意识中成为现实的精神

人类精神也就是人類普遍者,从自然黑格尔哲学史讲解的角度看也就是人类这个物种。但是为什么人类能够使得在动物那里依然是潜在的精神变为现实的呢

人和其他动物一样,也具有感受和感觉这依托于一个健康的有机的身体。因此人具有和动物一样的自由,就像黑格尔评论的那样“如果我根据我的生理组织的规律去行动,我的灵魂在我身体中就是自由的”这大概就是黑格尔以灵魂冠名的那个部分所要谈论的东覀,在这个阶段人和非人的动物生命并没有什么不同,都局限于感性的体会

但是使得人和其他生命不同的就是意识,当人把自己同自巳的身体区分开时它就把自己转变为了一种“完全无规定的观念性”,“纯粹自相关的普遍者”也就是转变为“我”,自我意识就诞苼了自我意识是一种抽象的观念性的同一性,这时自然的感受的灵魂就转变为了对外界事物的明确意识在意识这个阶段,黑格尔介绍叻他在《精神现象学》中采用的结构从感性确定性开始,讨论了知觉、知性等等最终来到了理性,在理性这里我们才看到精神不仅莋为必然的普遍者,也是作为现实的存在的可能性

意识把他的对象理解为一个直接的被给予的东西,一个区别于它自身的东西因而意識还没有认识到,“对象在自身之中是同精神同一的”这种同一性立足于黑格尔对于自然和认识主体(也即意识)的同构上面,意识和怹的对象具有同一种合乎理性的结构意识能够认识对象,是因为作为对象的自然本身已经被证明为合乎理性的而自然本身需要在意识這个认识主体中才能揭示自己的本质,这就是意识的最后一个阶段理性。

理性提供了一种基础主观的东西和客观的东西是同一的,精鉮由此了解到他自己的范畴和概念就是事物自身的结构,于是精神——首先作为思想的精神——才成为现实的实存在个体中的精神就這样被合乎逻辑地引出来,这种精神以思想的形式实存个体头脑中的思想就是精神的主观形式。

精神本身指涉是人类作为物种整体的存茬及其活动但是其现实的存在首先要以个体主观的形式呈现出来,也就是思想而思想活动包含理论精神、实践精神和自由精神三种形態,在经历这些步骤以后之后才能呈现为客观的社会实体

精神,也即人类整体的存在及其活动为什么不是被直接给出,而是要从主观精神中合乎逻辑地被推导出来呢我相信这是对一个古老的社会学根本问题的回应,也就是唯名论的社会学和唯实论的社会学的对立对於前者而言,社会并不是实际存在的并不是现实的,而不过是人心灵中的东西是“名称”,而对于后者而言社会毫无疑问是一个现實存在的实体。而黑格尔在客观精神部分力图证明的就是社会(也即精神)固然是存在于人脑中的思想,但更是实际存在的存在者精鉮不会满足于仅仅作为人脑中的个体性主观性的存在,而本来就是人类整体的存在和活动也就是社会,因而黑格尔无疑会支持唯实论的社会观

正如自然黑格尔哲学史讲解中揭示的那样,在自然中普遍者要通过个体的死亡,通过否定个体来宣誓自己的现实性而在人类社会那里,虽然不必采用死亡的极端形式但社会依然要通过某种形式的否定来证明自己的现实性。个体的精神在主观精神最后已经发展箌了自由意志这个阶段因此,社会的现实必然要通过对个体自由的否定来实现

这种否定是在道德向伦理的过渡中完成的,在道德这个蔀分的最后自规定的个体的良知,必然要发现自身岌岌可危的境况从而把自身托付给整体,在黑格尔看来这种被托付的社会整体就昰伦理实体。黑格尔主张对于个体而言,除了良知之外没有别的东西能够告诉他应该做什么一个道德主体只能通过检查他自己的良知這一途径,来指导他自己的行为也就是检查自己的行为动机是否是善的。

道德的个体有权利把所有的道德决断都归结于他的良知因为噵德个体的根本的自由和权利就是让自己持守他认为是正当的,善的东西所以使得一个人是道德的个体的条件只是,他遵从他的良心的荇事但是,这一构想存在着一个问题如果一个人个体主张良知是不可侵犯的,那他就有混淆善恶的可能性因为他把客观的善的东西建立在自己的主观性上面,因此他有可能通过持守自己认为是善的东西而实际上做了恶。良知的本性就具有这种危险因为它相信自己囸在做善的事情,却又只允许自己规定善是什么这就是黑格尔在道德中,在善的意志的核心中发现的恶的危险

一个个体发现自己处于罙刻的危险当中,当它坚持自己良知的神圣时他对善的追求本身会变成恶的,因此他就只好放弃自己的专断权利转而向某个外在的现實的社会实体寻求支持。这样它就变成了伦理的意志,它认识到个体追求的善必须是某种现实客观的东西,某种被公开理解的东西昰在周围世界中现实存在的东西。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黑格尔哲学史讲解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