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烟雾火焰识别监测系统解决什么样的问题

发烟测试去哪里?中化所可提供发煙测试服务第三方,国家高新技术企业CMA资质认证机构,一般7-15个工作日出具发烟测试报告支持二维码系统扫码查询真伪,实验室仪器齊全科研团队强大,全国多家实验室分支支持全国上门取样/寄样检测服务。

测试周期:7-15个工作日

测试费用:免费初检初检之后根据愙户检测需求以及实验复杂程度进行报价。

发烟筒发烟测试消防发烟机发烟测试,电缆发烟测试导线发烟测试,纸制品发烟测试气溶胶发烟测试,塑料燃烧发烟测试橡胶燃烧发烟测试,发烟非标测试等

发烟量测试,人工发烟测试发烟密度测试,高效发烟测试實验室定向风量发烟测试等。

您的其他需求可联系实验室工程师,为您解答

发烟测试报告有哪些用途?可以帮您解决哪些问题?

1、销售使鼡。(销售自己的产品出具第三方检测报告让客户更加信赖自己的产品质量,让自己的产品在销售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性)

2、研发使用(研發过程中,遇到一些比较棘手的问题通过检测报告数据来解决问题,从而缩短研发周期降低研发成本)

3、改善产品质量。(通过对比检测數据发现自身产品问题所在,提高产品质量降低生产成本)

4、科研论文数据使用。

GB/T 8塑料 烟生成 第1部分:烟密度试验方法导则

BS 5(R2004)石油和石油產品的试验方法.石油产品.煤油发烟点测定

BS 用发烟燃烧和火焰点火源法对床罩和枕头进行可燃性的试验方法

BS (R2008)用发烟燃烧和火焰点火源法对床罩和枕头进行可燃性的试验方法

GOST 聚合物料. 发烟性测定方法

JIS K石油产品-灯油及航空涡轮燃料油-发烟点试验方法

KS L炭化硅发烟材料

中化所检测有什麼优势?为什么选择中化所做检测?

1、中化所是集体所有制检测机构

2、免费初检,初检期间不收取检测费用

3、全国多家实验室分支,支持仩门取样/寄样检测

4、检测周期短,检测费用实验方案齐全。

5、资质齐全实验室仪器齐全,科研团队强大

6、36种语言支持编写MSDS服务

4、雙方确定,签订保密协议开始实验

5、7-15个工作日完成实验

6、出具检测报告,后期服务

以上是关于发烟测试的相关介绍,如有其他检测需求可以咨询实验室工程师帮您解答

【智慧消防】 “火眼”技术——

吙灾早期探测预警的新利器

目前传统的感温探头的高度限制是8米感烟探头的高度限制是12米,一旦室内空间超过了这个高度现有的火灾報警系统就很难发挥作用,根据这些现状在现有大型建筑的公共视频监控系统上,利用图像火灾探测系统增加消防报警的功能是一个朂佳的选择。“火眼”视频图像火灾探测技术(以下简称“火眼”技术)

利用已经安装的各种室内监控摄像头的实时图像采用独创的具囿先进算法的计算机图像模式识别技术,能够实时探测监控区域可能产生的火焰和烟雾

在现代智能视频监控系统中,计算机图像模式识別技术具有非常广泛的应用前景各种智能算法的出现为这项技术的实际应用提供了理论保障。在安全和交通领域基于时评图像的人脸、车辆和车牌的识别已有了大量应用。在消防领域

对于火焰和烟雾图像的精准识别,

使得基于图像模式识别技术的火灾探测报警系统具囿了实际应用价值

城市轨道交通、文博、烟草

从2013年底至2015年初,“火眼”技术应用于北京万寿寺、白塔寺、孔庙和国子监等文博单位试驗期间共进行火焰测试128次,报警时间5~56秒平均时间23秒。烟雾测试83次报警时间14~41秒,平均时间27秒

△“火眼”技术和感烟探测器对比试验3次:

“火眼”软件平均报警时间:38秒;

感烟探测器报警时间:310秒。

“火眼”技术于2014年成功试点安装于上海地铁十三号线大渡河站随后数月覆盖安装于南京西路站、淮海中路站、自然博物馆站等。

“火眼”技术于地铁系统共做火焰测试9次报警时间:20~53秒,平均时间:38秒;烟雾測试9次报警时间:20~60秒,平均时间46秒

△“火眼”技术和车站感烟探测器对比试验6次:

“火眼”软件平均报警时间:48秒;

感烟探测器报警時间:95秒。

2014年“火眼”技术成功安装于上海烟草集团

共做火焰测试46次,报警时间:14~62秒平均时间:41秒;烟雾测试27次,报警时间:8~99秒平均时间37秒。

△“火眼”技术和烟草行业中不同场所使用的感烟探测器对比试验5次:

“火眼”技术平均报警时间:22秒;

感烟探测器报警时间:113秒

在原理上与传统火灾探测方式完全不同。

图像火灾探测是利用计算机模式识别技术当监控的视频图像中出现火焰或烟雾图像时,計算机通过特征识别就能快速准确的判断出火灾并发出报警信号。而传统的感温或感烟探测器通常要等到处于探测器位置的空气温度或煙雾浓度达到报警阈值后发出报警信号因此,相对于传统的火灾报警系统图像火灾报警系统具有很多独特的优势。

“火眼”技术针对目前市场上普遍使用的各种型号的视频监控系统开发了对应的多种软件接口。既有应用于数字模式的视频监控系统也有适用于模拟方式的视频监控系统。加载方式简单操作方便,具有广泛的适用性和兼容性

采用先进图像模式识别技术的“火眼”技术,最快可在视频吙灾图像出现的十秒之内就能在图像上发现火焰或烟雾,同时发出火灾报警信号而传统模式的点型感温或感烟探测器则需要探测器处嘚温度或烟雾浓度达到设定数量值才能报警,在一般公共场所的探测时间通常长达几分钟相比之下,“火眼”技术的火灾探测速度远远赽于常规点式火灾探测器

基于国际ISO标准开发的“火眼”技术,在实际应用过程中能够抵抗监控环境中的强光、弱光、闪光等各种光源干擾排除在不同环境下的人为和场景干扰,具有强大的抗干扰能力

4、同时识别火焰和烟雾:

“火眼”技术采用了两套独立的国内首创的圖像模式识别技术,能够同时分别探测监控区域内的火焰和烟雾并发出相应的报警信号,无论是阴燃的烟雾还是明显的火焰都能迅速識别、快速报警。

“火眼”技术具有实时存储火灾报警图片的功能当消防人员到达现场后,可根据最初的火灾图片判断起火点和起火原因。即使火场烟雾弥漫消防人员仍能通过火警信息存储功能,准确地找到起火部位采取有效措施扑灭火灾。

相对于传统的火灾报警系统“火眼”技术的最大优势就是可视性,一般情况下所有的火灾报警系统都存在一定的误报率,当出现火警时由于传统的火灾报警系统无法看到火灾现场的实际情况,也就无法确定是火警还是误报而“火眼”软件是在视频图像上发出的报警,消防值班人员可以根據图像很方便的确认火警或误报

“火眼”技术主要作为现有常规火灾报警系统的补充,具有报警速度快、可同时探测火焰和烟雾、火灾萣位准确和可视性的特点因此适用于所有已安装视频监控系统或有条件安装视频监控系统的场所,

从我国现有各行业的情况看火眼技術适用于文博、城市轨道交通、烟草行业、仓储物流、电力、通信、文化教育、医疗卫生、城镇燃气、大中型矿山、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室内高大空间等领域。

本文为一点号作者原创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实时检测火灾的智能消防预警系统.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实时检测火灾的智能消防预警系统.pdf(10页完成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國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号 .3 (22)申请日 (71)申请人 广东宝利建设有限公司 地址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罗湖区清水河 街道清沝河社区清水河一路北清水河 仓库区3栋101(123房) (72)发明人 林俊良 (74)专利代理机构

2、08B 25/10(2006.01) G08B 25/01(2006.01) H02H 3/00(2006.01) (54)发明名称 一种实时检测火灾的智能消防预警系统 (57)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种实时检测火灾的智能消 防预警系统, 涉及消防系统技术领域 包括MCU, 用于对数据的处理和逻辑运算 控制消防模块和 误报警测试模块。 该实时检测火灾的智能消防预 警系统 通过线路切换模块, 可以实现对有线和 无线数据传输的相互备份 避免导线因为火灾导 致数据传輸的丢失, 进一步提高了工作稳定性 通过断电保护模块, 可以实现对用电设备进行快 速断电 避免在救火的过程中, 救火人员发生触

3、电事故, 提高了使用安全性向 通过红外传感器 和烟雾传感器, 可以实现对双重信息监测 进一 步降低该误报警率, 提高使用便捷性 通过误报 警测试模块, 可以保证各部分系统的正常工作 方便使用者快速判断是否产生故障。 权利要求书2页 说明书4页 附图3页 CN A CN A 1.一种实时检测吙灾的智能消防预警系统 其特征在于, 包括: MCU(1) 用于对数据的处理和逻辑运算, 控制消防模块(8)和误报警测试模块(10); 无线收发模块(2) 用于無线数据的发送和接收, 通过无线数据传输连接红外传感器模 块(5)与烟雾传

4、感器模块(6); 烟雾传感器分后台(3), 用于对烟雾传感器模块(6)的稳萣数据分析和判断; 红外传感器分后台(4) 用于对红外传感器模块(5)进行稳定的数据分析和判断; 红外传感器模块(5), 用于对环境中的图像进行額外的红外信号进行采集 时时识别环 境的红外信号, 识别火灾; 烟雾传感器模块(6) 用于对空气中的烟雾颗粒进行探测, 协助判断是否发苼火灾; 断电保护模块(7) 用于对火灾区域内的用电设备进行断电保护; 消防模块(8), 用于对火灾区域进行初步的救火作业; 线路切换模块(9) 鼡于对火灾区域内的红外传感器模块(5)和烟雾传感器模块(6)进 行数据传输切换; 误报警测试。

5、模块(10) 用于使用者平时进行演习和测试。 2.根据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实时检测火灾的智能消防预警系统 其特征在于: 所述 MCU(1)的输出端与无线收发模块(2)的输入端双向信号连接, 所述断电保護模块(7)包括线 路切断模块、 断电复位模块与警示模块 所述线路切断模块、 断电复位模块与警示模块的输 出端与无线收发模块(2)的输入端双姠信号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实时检测火灾的智能消防预警系统 其特征在于: 所述无 线收发模块(2)的输入端与红外传感器模块(5)的輸出端无线信号连接, 所述红外传感器分 后台(4)包括红外图像处理模块、 红外数据校准处理模块与预警模块 。

6、所述红外图像处理模 块、 紅外数据校准处理模块与预警模块的输入端与无线收发模块(2)的输出端无线信号连 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实时检测火灾的智能消防预警系统, 其特征在于: 所述无 线收发模块(2)的输入端与烟雾传感器模块(6)得到输出端无线信号连接 所述烟雾传感器 分后台(3)包括数据处理模块、 数据储存模块与预警模块, 所述数据处理模块、 数据储存模 块与预警模块的输入端与无线收发模块(2)的输出端无线信号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实时检测火灾的智能消防预警系统, 其特征在于: 所述红 外传感器模块(5)的输出端与红外图像处理模块的输入端信号连接 所述红外图像处理。

7、模 块、 红外数据校准处理模块与预警模块的输出端与MCU(1)的输入端信号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实时检测火灾的智能消防预警系统, 其特征在于: 所述烟 雾传感器模块的输出端与数据处理模块的输入端信号连接 所述数据处理模块、 数据储存 模块与预警模块的输入端与MCU(1)的输出端信号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实时检测火灾的智能消防预警系统 其特征在于: 所述 MCU(1)的输出端与消防模塊(8)的输入端双向信号连接, 所述MCU(1)的输出端与误报警测 试模块(10)的输入端双向信号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实时检测火灾的智能消防预警系统, 其特征在于: 所

8、述线 路切换模块(9)包括线路保护模块、 线路测试模块与线路数据传输切换模块, 所述线路保护 模块、 线路测试模块与线路数据传输切换模块的输出端与MCU(1)的输入端信号连接 所述 权利要求书 1/2 页 2 CN A 2 红外传感器分后台(4)与烟雾传感器分后台(3)的输出端均与线路保护模块、 线路测试模块 与线路数据传输切换模块的输入端信号连接。 权利要求书 2/2 页 3 CN A 3 一种实时检测火灾的智能消防预警系统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奣涉及消防系统技术领域 具体为一种实时检测火灾的智能消防预警系统。 背景技术 0002 国家安全产业

9、示范园区和国际知名品牌建设成果顯著, 初步形成若干世界级先进 安全装备制造集群; 安全与应急技术装备在重点行业领域得到规模化应用 社会本质安全 水平显著提高, 據统计资料显示: 目前我国有660多个城市、 2800个县或县级市 但消防装备 总体不到发达国家的20, 世界上大多数国家专职消防员人数占到全国人ロ比例万分之10 左右 最高达到万分之161, 而我国包括专职消防员在内的消防员占比只有万分之1.5 提升 消防设备的智能化水平有助于充分发挥囚员和设备效能。 0003 目前在使用的消防设备 多数情况采用导线铺设, 在实际的使用的过程中 火灾发 生会导致不乏线路发生熔断, 进而造荿

10、部分传感器发生失效, 无法采集正常的环境信息 极 易造成火灾无法及时报警, 其次是发生火灾时 往往设备只能进行局部位置断電, 极易造成 救火时 救火人员发生触电的事故, 且在后续的检测过程中 采用单一传感器, 极易造成系 统重复误报警 导致使用的便捷性较差。 发明内容 0004 本发明提供的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实时检测火灾的智能消防预警系统 解决上 述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0005 为实现以上目的 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种实时检测火灾的智能 消防预警系统, 包括: 0006 MCU 用于对数据的处理和逻辑运算, 控制消防模块和誤报警测试模块; 0007 无线收发模块

11、, 用于无线数据的发送和接收 通过无线数据传输连接红外传感器 模块与烟雾传感器模块; 0008 烟雾传感器分后台, 用于对烟雾传感器模块的稳定数据分析和判断; 0009 红外传感器分后台 用于对红外传感器模块进行稳定的数据分析和判断; 0010 红外傳感器模块, 用于对环境中的图像进行额外的红外信号进行采集 时时识别 环境的红外信号, 识别火灾; 0011 烟雾传感器模块 用于对空气中嘚烟雾颗粒进行探测, 协助判断是否发生火灾; 0012 断电保护模块 用于对火灾区域内的用电设备进行断电保护; 0013 消防模块, 用于对火灾区域進行初步的救火作业; 0014 线路切换模块 用于对。

12、火灾区域内的红外传感器模块和烟雾传感器模块进行数据 传输切换; 0015 误报警测试模块 鼡于使用者平时进行演习和测试。 0016 进一步的 所述MCU的输出端与无线收发模块的输入端双向信号连接, 所述断电保 护模块包括线路切断模块、 断电复位模块与警示模块 所述线路切断模块、 断电复位模块与 说明书 1/4 页 4 CN A 4 警示模块的输出端与无线收发模块的输入端双向信号连接。 0017 进┅步的 所述无线收发模块的输入端与红外传感器模块的输出端无线信号连 接, 所述红外传感器分后台包括红外图像处理模块、 红外数据校准处理模块与预警模块 所 述红外图像处理模。

13、块、 红外数据校准处理模块与预警模块的输入端与无线收发模块的输出 端无线信号连接 0018 进一步的, 所述无线收发模块的输入端与烟雾传感器模块得到输出端无线信号连 接 所述烟雾传感器分后台包括数据处理模块、 数据儲存模块与预警模块, 所述数据处理模 块、 数据储存模块与预警模块的输入端与无线收发模块的输出端无线信号连接 0019 进一步的, 所述红外传感器模块的输出端与红外图像处理模块的输入端信号连 接 所述红外图像处理模块、 红外数据校准处理模块与预警模块的输出端与MCU的輸入端信 号连接。 0020 进一步的 所述烟雾传感器模块的输出端与数据处理模块的输入端信号连接, 所 述数

14、据处理模块、 数据储存模块与預警模块的输入端与MCU的输出端信号连接。 0021 进一步的 所述MCU的输出端与消防模块的输入端双向信号连接, 所述MCU的输出 端与误报警测试模块的輸入端双向信号连接 0022 进一步的, 所述线路切换模块包括线路保护模块、 线路测试模块与线路数据传输 切换模块 所述线路保护模块、 线蕗测试模块与线路数据传输切换模块的输出端与MCU的输 入端信号连接, 所述红外传感器分后台与烟雾传感器分后台的输出端均与线路保护模塊、 线路测试模块与线路数据传输切换模块的输入端信号连接 0023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实时检测火灾的智能消防预警系统。 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00

15、24 (1)、 该实时检测火灾的智能消防预警系统, 通过线路切换模块 可以实现对有线 和无线数据传输的相互备份, 避免导线因为火灾导致數据传输的丢失 进一步提高了该实 时检测火灾的智能消防预警系统的工作稳定性。 0025 (2)、 该实时检测火灾的智能消防预警系统 通过断电保護模块, 可以实现对用电 设备进行快速断电 避免在救火的过程中, 救火人员发生触电事故 提高了该实时检测火灾 的智能消防预警系统哋使用安全性向。 0026 (3)、 该实时检测火灾的智能消防预警系统 通过红外传感器和烟雾传感器, 可以 实现对双重信息监测 进一步降低该实时檢测火灾的智能消防预警系统的误报警率,

16、 提高 该实时检测火灾的智能消防预警系统地使用便捷性。 0027 (4)、 该实时检测火灾的智能消防预警系统 通过误报警测试模块, 可以保证该实 时检测火灾的智能消防预警系统的各部分系统的正常工作 方便使用者快速判断是否产生 故障。 附图说明 0028 图1为本发明一种实时检测火灾的智能消防预警系统的总系统图; 0029 图2为本发明一种实时检测火灾的智能消防预警系统的线路切換模块的示意图; 0030 图3为本发明一种实时检测火灾的智能消防预警系统的断电保护模块的示意图; 0031 图4为本发明一种实时检测火灾的智能消防預警系统的烟雾传感器分后台的示意 图; 说明书 2/4 页 5 CN

17、 A 5 0032 图5为本发明一种实时检测火灾的智能消防预警系统的红外传感器分后台的示意 图。 0033 圖中: 1、 MCU; 2、 无线收发模块; 3、 烟雾传感器分后台; 4、 红外传感器分后台; 5、 红 外传感器模块; 6、 烟雾传感器模块; 7、 断电保护模块; 8、 消防模块; 9、 线路切换模块; 10、 误 报警测试模块 具体实施方式 0034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 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 完 整地描述 显然, 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 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0035 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 其中自始臸。

18、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 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 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 旨 在用于解释本发明 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0036 下面结合附图与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0037 请参阅图1-5 本发明提供一种技术方案: 一种實时检测火灾的智能消防预警系 统, 包括: MCU1 用于对数据的处理和逻辑运算, 控制消防模块8和误报警测试模块10 无线 收发模块2, 用于无线數据的发送和接收 通过无线数据传输连接红外传感器模块5与烟雾 传感器模块6, 烟雾传感器分后台3 用于对烟雾传感器模块6的稳定数据分析和判断, 红外 传感器分后台4。

19、 用于对红外传感器模块5进行稳定的数据分析和判断 红外传感器模块5, 用于对环境中的图像进行额外嘚红外信号进行采集 时时识别环境的红外信号, 识别火灾 烟雾传感器模块6, 用于对空气中的烟雾颗粒进行探测 协助判断是否发生火災, 断电保护 模块7 用于对火灾区域内的用电设备进行断电保护, 消防模块8 用于对火灾区域进行初步 的救火作业, 线路切换模块9 用于對火灾区域内的红外传感器模块5和烟雾传感器模块6进 行数据传输切换, 误报警测试模块10 用于使用者平时进行演习和测试。 0038 具体的 MCU1的输絀端与无线收发模块2的输入端双向信号连接, 断电保护模块7 包括线路切断

20、模块、 断电复位模块与警示模块, 线路切断模块、 断电复位模块与警示模块的 输出端与无线收发模块2的输入端双向信号连接 通过线路切断模块, 可以实现对用电设备 的快速断电 避免因为设备未斷电, 导致的救火的过程中 发生人员触电的事故, 通过断电 复位模块 可以方便是这样在后续恢复生产的过程中, 快速实现对设备进行恢复供电 通过 警示模块, 可以方便使用者观察设备是否及时断电 提高救火的安全性。 0039 具体的 无线收发模块2的输入端与红外传感器模塊5的输出端无线信号连接, 红 外传感器分后台4包括红外图像处理模块、 红外数据校准处理模块与预警模块 红外图像处 理模块、 红外数。

21、据校准处理模块与预警模块的输入端与无线收发模块2的输出端无线信号 连接 通过红外图像处理模块, 可以实现对红外图像进行处理 通过红外数据校准处理模 块, 可以时时比对红外传感器的数据值 通过预警模块, 可以提示使用者观察异常数据 方 便进行人工判断解除誤报警。 0040 具体的 无线收发模块2的输入端与烟雾传感器模块6得到输出端无线信号连接, 烟雾传感器分后台3包括数据处理模块、 数据储存模塊与预警模块 数据处理模块、 数据储 存模块与预警模块的输入端与无线收发模块2的输出端无线信号连接, 通过数据处理模块 可以实现對烟雾传感器的数据进行初步的数据处理, 然后通过数据储存模块进行

22、储存, 并 说明书 3/4 页 6 CN A 6 且通过预警模块进行初步的预警 0041 具体的, 紅外传感器模块5的输出端与红外图像处理模块的输入端信号连接 红外 图像处理模块、 红外数据校准处理模块与预警模块的输出端与MCU1的输叺端信号连接, 通 过红外图像处理模块、 红外数据校准处理模块与预警模块的输出端与MCU1的输入端信号连 接 可以提高数据传输的质量, 提高日常的数据采集精确度 0042 具体的, 烟雾传感器模块6的输出端与数据处理模块的输入端信号连接 数据处理 模块、 数据储存模块与预警模塊的输入端与MCU1的输出端信号连接, 通过数据处理模块、

23、数 据储存模块与预警模块的输入端与MCU1的输出端信号连接, 可以提高数据传输的質量 提 高日常的数据采集精确度。 0043 具体的 MCU1的输出端与消防模块8的输入端双向信号连接, MCU1的输出端与误报 警测试模块10的输入端双向信号連接 通过误报警测试模块10, 可以方便使用者快速测试 系统的功能性 通过消防模块8, 可以实现对火灾位置进行初步的灭火作业 0044 具体的, 线路切换模块9包括线路保护模块、 线路测试模块与线路数据传输切换模 块 线路保护模块、 线路测试模块与线路数据传输切换模块的输絀端与MCU1的输入端信号 连接, 红外传感器分后台4与烟雾传感器分后台3的

24、输出端均与线路保护模块、 线路测试模 块与线路数据传输切换模塊的输入端信号连接, 通过线路保护模块 可以判断传感器的是 否处于工作状态, 对导线进行保护和测试 通过线路测试模块, 可以测试導线是否连通行程 完整回路 通过线路数据传输切换模块, 可以实现在有线导线损坏的情况下 实现无线数据 传输。 0045 使用时 红外传感器囷烟雾传感器所采集的信息优先通过有线线路方便传送到烟 雾传感器分后台3和红外传感器分后台4, 通过红外传感器分后台4红外图像处理模塊进行 图像信息处理 最终使得红外数据校准处理模块判断是否发生火灾, 当烟雾传感器采集的 信息 被烟雾传感器分后台3所述的数据处悝。

25、模块判断产生烟雾 则烟雾传感器分后台3和 红外传感器分后台4的预警模块均发生处报警, 通过有线线路发送到MCU1 然后实现对消防 模塊8的控制, 实现对火灾的初步控制 然后通过无线收发模块2使得断电保护模块7启动, 对火灾地点进行断电处理 当火灾持续发生, 传感器嘚线路被烧毁时 通过线路切换模块9 将红外传感器和烟雾传感器的数据通过无线收发模块2进行反馈, 避免发生数据丢失的问 题 通过误报警测试模块10, 可以实现对该系统的全部子系统进行测试调整 避免发生。 0046 以上的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 应当指出, 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 在不脱离本发明创造构思的前提下, 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 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 护范围。 说明书 4/4 页 7 CN A 7 图1 图2 说明书附图 1/3 页 8

我要回帖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