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丁路德金认为科学技术对道德观念是否有促进作用和道德上存在着一条鸿沟,对吗

不出意外这是我最后一次完整嘚将读书笔记拿出来分享。

一个多月来我已经分享了9本读书笔记。但是不管从阅读量还是点赞来说非常少说实话我感到非常伤心,因為每本书基本是我花了一个月时间写出来的读书笔记

来知乎参与回答问题也一个多月了,发现知乎其实不是一个完整的公共说理的空间充斥着各种情绪化的内容,大家点赞与关注的标准在于回答是否符合自己的情绪

当然,这种情况和政治学本身仍然是一门相较来说冷門的专业知识受众过于狭窄。过于讨论专业知识大家并没有兴趣

当然,我的困扰关键还是和我太菜有很大关系知乎中的政治学肯定囿很好的答主,所以好好学习多多阅读才是正道!

以后我想更多通过我想到的的某些有意思的话题来分享给大家,希望看到的朋友如果感兴趣能够点赞关注!

分享的最后一本完整读书笔记是延德的《政治思考》。

——第一章:为什么参与政治思考

——第二章:隔阂与統一

——第三章:不平等和平等

——第四章:权力与掌权者

——第五章:权力的限制

——第六章:权力的目的

第一章:为什么参与政治思栲?

思考不是一件简单的活动也不是一件人人都欢迎的活动。真正的思考可能会使你陷入不可知的危机之中——苏格拉底之死就是一个佷好的例子在一个越发压抑的思考环境下,真正的思考是必要的:只有思考可以决定哪些信息有用并将它用于回答问题;伟大的政治觀念是思考的产物,是政治文明的灯塔它使我们能够认清集体生活中的现实;我们思考是为了获得观念、找到答案——即使可能会使我們陷入怀疑主义的漩涡。

那么为什么我们要参与一种只能导致不确定和有争议的结论的探究呢有三个可能的回答:虽然政治观念和政治哲学包含主观的成分,但它们并非完全是主观的;无论政治思考可能有多少争议但是因为它我们才像是人类的生活;最为重要的是思考夲身有助于我们获得一种人性。

思考是我们迎接向真理的“披风”——不确定性因此而生——悖论则是其完美的脚注我们人类是思维的存在者,只有思考才是我们存在的合理性如果我们学会清晰地、决绝地、思想开阔地考虑问题,我们就学到了一种对于人类不确定性地智慧和姿态——靠近真正地理智

隔阂表明人类中的每一种非统一现象,并非每一种隔阂的境遇都会产生政治问题但是所有的政治问题嘟根源于隔阂的局面,同样如果隔阂是政治的基本条件那也会是政治思考的基本条件。

1、人类在本质上受到隔阂吗

如果回答是,那么囚类终生将生活在纷扰之中;如果是否定的回答那人类将可以建立真正的世界共同体。但是纳粹主义、现代中产阶级生活中的异化等問题纷纷向我们表明隔阂似乎就在我们身边。对存在于这个问题中的两个词——隔阂与本质——作一个简单的研究将有助于我们思考这个問题真正的隔阂是心灵上的疏远;而一个人的本质就是一个人最内在或最根本的自我,我们的本质就是我们的普遍存在的东西

我们以兩个极端的例子来表明这个问题的答案似乎是无法真正给出的。英国哲学家托马斯·霍布斯巧妙地争论到,人类在本质上是受到隔阂的;尽管有一些条件的限制,亚里士多德的政治思想还是清醒地、有力地否定了人类本质上是受到隔阂的。

2、如果人类在本质上没有受到隔阂为什么他们中间有那么多分隔和冲突?

如果人类在本质上没有受到隔阂他们之间的分隔和冲突必定出自人类本身,或出自他们外界的環境对于前者,奥古斯丁给出了这样的答案:隔阂存在是由于我们背叛了人的本质对于后一种回答则是可以可以在卢梭的著作中找到:人类的本质是统一的,只是某种程度上卷入了不幸的境地而产生了隔阂

不管如何说,人类之间真正本质上是隔阂的那么问题就在于峩们应该如何消减这种隔阂。

3、理智能够克服隔阂吗

历史发展中,理性成为西方传统中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如果理智真能克服隔閡,那就决定了一个假设——人在本质上就是统一的或至少在某点利益是一致的——而为了安全而签订的“社会契约”则是其中一个很恏的例证。回看历史西方对理智的信仰通过否定本质上的隔阂达到了顶峰。有哲学家比如埃德蒙·伯克成为反理性主义的典型。理性主义者和伯克派的立场将哲学家分成两个大派别,以下的不同思想倾向以它们典型的形式衍生于这种差别:1、道德绝对主义确信理智能够聚合人类,道德相对主义则是认为道德是相对于什么来决定的;2、理智可以发现均质性有机统一则是群体差异得到的协调与统一;激进主义昰理性主义在某些方面的极端要求,保守主义遵照人的本质只能通过习俗和传统来揭示这一传统

女权主义是一个重要的话题,从她们所堅信的“敏感”的力量来看仅仅依靠理智来克服隔阂是不可能的。

最后当我们思考理智的力量会将我们引向一个更广泛的问题——人類是否有某种力量能战胜隔阂。

4、是否需要某种形式的宗教来克服隔阂

与这个问题相关的三种立场可以很容易地区分开来。第一个是人攵主义他们以无神论或不可知论为基础,一般不喜欢组织性地宗教坚信人的力量足以实现所有合理的人的目的。第二个是柏拉图—斯哆葛关于社会依赖于宗教的观念第三个立场则是正统基督教立场。第二和第三个立场都同意某种形式的宗教对战胜隔阂是必须的但在鉮与人的关系的问题上,柏拉图—斯多葛派认为神是可能达到的真实存在而对基督教派来说,人类的升华被上帝的降临所代替在回答提出的问题之前,我们应该思考这样一个问题:我们是否比我们意识到的更依赖于宗教克现实给我们的启示是我们正试图远离上帝。

经過四个问题来探讨人类本质上是隔阂的还是统一的我们大可不必站在绝对的某一方——我们并不能真正完全表述一个自我——正如到达嫃理的过程也不是一蹴而就的。

5、所有的人都应该团结在一个单一的、全球性的社会中吗

世界史揭示了这个问题的两个极端的、相反的答案。一种传承自古希腊城邦的观念认为城邦能使他们意识到人的本质和它意味的统一即表明对单一的、全球性的社会意识的反对。源洎于斯多葛学派的另一种是坚信普遍主义——普遍的人类共同性——建立一个全人类的共同体对于这两种观念而言,历史现实让我们选擇了民族国家——比个人的的交往太大、比全球和谐太小从历史的经验来看,国家即便有它的缺陷看上去还是不可或缺的工具,可以將个人与其他人统一起来由此看来三种方案谁能说谁更正确呢?

6、所有阶级差异都应该被废除吗

这个问题的核心还是关注隔阂与统一嘚问题,但是统一就是完美的东西吗隔阂是否真应该被完全消减呢?马克思关于废除阶级的要求在他的思想中无疑是重中之重但是,囿关阶级问题上反对马克思主义哲学主要可以分为两种:保守主义的和自由主义的他们对废除阶级差异从不同角度持消极的态度。在苏聯失败后马克思主义遭到冷遇但是完全废除阶级差异就是真的错误之至了吗?还是完全是正确的呢

有关不平等的问题将我们带进现代政治冲突的中心,然而经过两个世界的变革不平等的情况已经变得很少了,但是它却更隐形了思考关于不平等的问题是我们进行政治思考不可跳过的。

7、人类在本质上是不平等的吗

从表象上来说,我们人类大部分生理和心理特征都是不平等的但是否还有其他社会因素导致的这样的不平等呢?以及我们判定不平等的标准受否完全恰当呢

我们是否可以这样说:人类表象上可以说是不平等的,但是在本質上是平等的在我们现在时代里,理想看起来是站在平等一边但是历史中不平等的权威言论是如此多——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和尼采等。他们都坚持人类本质上是不平等的观点尽管他们的观点很具有权威性,但是只有关于人类本质上平等的观念存在才能在过去两个世紀对不平等展开抨击

传统平等主义的基础是宗教,从第一个为平等辩护的后期斯多葛学派到洛克都是围绕着宗教来论证人类的平等的。但是在伟大的政治思想家中只有托马斯·霍布斯认为人类在存粹的世俗品质上是平等的。

那么人类是否可以以经验为基础,不依赖任哬宗教的先决条件说所有的人都是平等的呢一系列的西方权威思想家包括康德认为,理智是道德的才能人类因理性而平等,但是现实證明这个观点仍然是不足的那么我们关于平等的观念真能以超验的事物为先决条件的问题仍然是没有答案的。

8、如果有些人本质上高于所有其他人如何能够识别他们,通过谁来识别他们

首先我们必须问的是,如果有最好的人那么他/她是否可以被识别出来呢? 但是历史带来的焦虑是:卓越性被识别出来是极为微小的可能的但是为了继续我们的问题,假设卓越性事可以被识别出来的但是谁来识别呢?一种看法是认为如果有绝对的上等人,唯一可以是识别他们的就是那些和他们同等优越的人;另一种则是悖论式的思想认为下等人选絀高贵者;第三种是运用得人格化程度——考绩制——来选出真正卓越的人但是这种观念受到现实的销蚀。

同时我们不仅要问是谁,吔要闻是什么标准出身作为标准在现代文明社会中是不具备可行性了。那由什么来标记卓越性呢现代的回答是业绩——卓越性是由行為而不是存在决定的。不管行为是否具有识别卓越性的特征但是能人统治论的流行——卓越性的判断——为我们思考提供了一个及时的關注点。

9、如果人类在本质上平等那么,所有的习俗的不平等都错了吗

所有来源于社会秩序的法律和习惯的平等都是习俗,习俗的不岼等是以自然的不平等为基础的如果人类本质上平等,那么所有的不平等都是纯粹上的习俗性的了人么似乎为了自然的不平等表达出對世俗的平等的不满。卢梭、马克思试图推翻世俗一切的不平等表达出对人类不平等观念的漠视。但事实却表明他们也无法再世俗的平等中找到完美的方案正如女性再平等化中面临困境所表现的一样——如果人类本质上平等的,但是世俗的不平等真的完全错误了吗

为叻进一步思考平等的理想,我们来考虑其他的两个理想——自由与博爱

10、如果所有的习俗不平等都废除,自由能够生存下来吗

对于这個问题,大多数人的回答都是肯定的由于他们已经假定了自由与平等是完全和谐的。但是这二者完全的实现切合实际吗法国大革命的經验预示着这可能是存疑的。

密尔和托克维尔都洞察到平等主义愈发的侵蚀个人自由的限度——多数人的暴政可能由此产生——自由丧失茬社会的一致性中在有些人提出自由和平等是否可以共存的问题时,另外的人则是认为两者不可分离正如马克思设想两者时互相依靠嘚。

有些人说自由和平等在美国的机会均等方面已经和谐一致了但是深入研究就会看到机会均等背后展示的,是一个不完全的自由与平等

11、如果所有的习俗的不平等都废除了,隔阂会消失吗

当今人们遭遇的隔阂是否可以追溯到激进主义一贯攻击的不平等呢?对于这个問题由两种相当不同的看法

一种是卢梭和马克思代表的传统的激进主义。他们认为隔阂的原因是习俗的不平等——不是人类的根本隔阂废除这些不平等是克服隔阂的关键。另一种是19世纪思想家提出的相反的一个观点:通过使人们平等也许加深了隔阂。代表哲学家就是索伦·克尔凯廓尔。平等状态之外的是对本性的遗失,也意味着与上帝的隔阂而习俗的不平等的削弱激发了大批思想家的疑问和工具。

还囿其他的一些思想家的观点为我们回答这一问题提供了可能性一种是缓和的激进主义,认为我们克服隔阂所需要的不是纯粹、简单的平等而是一种特别的平等;还有一种是中间化的道路,我们需要一种特别的不平等来克服隔阂这些关于此问题的平等主义或不平等主义嘟为我们探讨平等问题提供了一种思路。

12、男人和女人应该总是并且在各方面受到同等对待吗

思考妇女问题似乎为我们结束对于平等与鈈平等这个总体问题的探讨提供了一个恰当的方法。思考关于妇女的问题迫使我们更深入地思考黑人地位的问题黑人问题实质上社会结構性的失败,而妇女地位问题却是西方社会的结构特征是体制秩序上的问题。

女权主义解开了人类社会面临的一些最深刻的问题:首先昰平等本身这个问题可能是在各个方面完全平等地对待男人和女人吗?女人被限制于家庭是社会地需要所必须地吗最后又是什么使得岼等原则不再是平等地待人了呢?第二点是女权主义让我们集中精力思考习俗和自然地相对权力第三点是男人和女人两个性别在生理和惢理等方面特征都是有着明显地区别,那么是否有任何可以定义地人类的普遍品质呢——男性和女性在此时平等的。第四点是女权主义鍺要求向公共、私人生活的分裂进行检验——男主公共女主私人?第五点是女权主义使人思考社会秩序的基础问题是所谓的社会契约對妇女的约束吗?第六点是女权主义导致我们思考有关压迫的问题

女权主义带来恶问题愈发使我们不堪,作者提供了三种女权主义和一種反女权主义来帮助我们理解这一问题女权分离主义的目标不是妇女的平等,而是妇女恶一种独立甚至是优越的地位这是一种不切实際的、激进的女权主义。激进女权主义非常关心平等的问题对从妇女的角度来看待推翻了父系社会具有革命性的倾向。自由女权主义肯萣性别的自然平等寻求妇女在社会中正义的自由地位。家长式保守主义被认为是避开了平等的问题

涉及平等与不平等的信念决定了对社会如何让进行组织,同时我们不得不思考不平等的那些使人忧虑的现实以及平等的那些迷人前景

对统一与不统一以及平等与不平等的討论有利于我们开始探讨政治科学的主要议题:权力。有关权力的一些最基本、最困难的问题源于它在道德方面的不确定性如果政治是權力的运用,我们必须回答的第一个问题是人生中权力应扮演多大的角色呢

13、社会秩序是否能够在没有权力的情况下得到维持?

部分情況下的可能是的——除了权力秩序外还有其他根源——人类本性、利益的自然和谐以及习俗等

如果人类基本上是善良的,那人类本性就昰秩序的根源——卢梭、马克思、洛克等人都是肯定的理性是我们认识和遵守自然法的能力。最终的结论是社会秩序在很大程度上是自發的权力不可能被取消,但是可以被归到生活的边缘在维持社会秩序中起到偶尔和辅助的作用。

利益的自然和谐认为即便人类不那么善良社会秩序主要还是自发的。对这一秩序表述得最为清楚的是所谓的古典经济学家的理论在这一原则下,不许权力的太多参与一種好的社会秩序就会自然地形成。

最后很大一部分政治学家认为社会秩序是从习惯、风俗和传统中自发地衍生的权力会起到保护传统秩序的作用,但是它不必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说人类是习惯和风俗的产物就是说他们从根本上是有秩序的。

基于前面的讨论对于本节的问題三种回答。第一种是坚决的肯定也就是通常所说的“无政府主义”。本质上它是一种信仰我们能够在没有权力的情况下和睦共处——自发性秩序根源的结合足以保证秩序。不论它实现与否总是一种值得思考的东西。

另一种回答是自由主义的是更为谨慎地否定回答:如果不实施任何去哪里,社会秩序不可能得到维持尽管社会秩序不完全依靠权力来维持。它强调有秩序的自由既排除了无政府主义有避免了极权主义

最后一个是强烈否定的回答。权力是秩序唯一的有效根源其他的根源是完全不可靠的。这种回答最为出名的代表是尼鈳洛·马基雅维利,他系统阐述了许多关于权力政治的基本规律。

虽然这些回答给了我们一些信心但是现实给了我们沉重的一击——沉浸在权力中的社会秩序正陷入不堪的混乱之中。

社会秩序之后存在的另一个终达问题是如果权力是必须的谁应该掌权呢?

如霍布斯所说任何人都应掌权?还是如无政府主义者所说不把权力委托给任何人?是那些被认为具有卓越性的少数人掌权或是被认为具有民主意義的民众掌权呢?那谁掌权才是合理的呢但是政治思想家似乎真正很难在少数人和多数人之间做出决定。

或许理想的政府就是混合管理嘚这种政府主要会吸引那些对现状满意的人,而通常那些提出“谁应该掌权”这种最激烈问题的人就是那些对现状不满的人

总体来说,对“谁应该掌权”这个问题的现代答案是应该由多数掌权——即便是存在者少数人特权的情况

15、如果人民掌权,应该他们自己掌权還是通过代表?

理想主义者趋于相信直接民主远比代议制民主更优越也是正确的说法,但是代议制民主不是毫无可取之处的可以考虑幾点:代议制民主相比直接民主能发挥政治才能的卓越性;代议制民主使政府运作更高效;一个代表机构比一个大的民众集会更有可能进荇从容不迫的、非情绪化的审议;代议制民主“视野”更为广阔——不是局限在一个范围内。

对于直接民主来说其允许个人分享最高权仂,个人是积极的国家事务参与者——不是代议制民主所谓的“投票机器”直接民主同时跨越了统治者与被统治者的鸿沟

对于我们如何讓选择,思考以下的问题可能帮助我们表明自己的立场:你有多少时间值得介入政治呢工业社会有可能在没有官僚制的情况下运转吗?政治问题的解决要依人类的那些品质这些问题反映了我们调和权力和个人尊严的努力。代议制民主和直接民主是我们实现民主的两种不哃道路——代议制民主是“实际的”直接民主是“理想的”——但从实际到理想或许不失为一种选择。

两种古老的、截然相反的答案使嘚这问题引人注意亚里士多德认为,与其他公民一起掌权提供了一种无与伦比的丰富生活与亚里士多德的相反观点来自于伊壁鸠鲁——政治意味着与幸福生活完全对立,意味着永久性的烦劳和对其他的依赖或许他们的两种观点有些极端了。有一种较为温和的观点来自於斯多葛学派:不应寻求政治但应由面对政治的勇气与责任。

权力是否对掌权者有益在今天也是一个尤其紧迫的问题——是特权还是責任值得思考。

对于这个问题的另一种提问就是:什么能使权力合法化

不顺从变得危险,而询问顺从的原因也好像是一个异端一个古咾的回答是:国主神圣的权利——必须服从——看似回答了问题却已逃避了问题。另一种不同的辩护观念是:服从必须进过同意卢梭的公共意志理论提出,服从真正的公共意志便是自由

服从的问题提出来的主要问题是服从于自由的协调。同意理论和公共意志理论都提出┅个人如何能够服从政府但仍是自由的同意理论认为自由只是有意识地自愿,试图通过追溯到同意地行为来使服从合法化公共意志理論坚持,即使一种法律不建立在明确的同意基础上它也能提出有利于我的利益的要求,因而加强了我的自由两种理论看似简单明了,泹是都存在着各自的严重的问题

服从理论在为政府寻找合法性的同时,也对其自己提出了质疑——它的理论有时成为了革命的指导思想对公民是否服从的思索使我们更为清晰地理解到自己的公民政治的责任感。服从也是一种严肃的责任而不服从也是一种革命精神所赋予的责任意识。

探讨对权力的适当的限制和如何能够实施这些限制就是关切生活怎样能够过得正当而文明。

道德与宪法是权力限制的两種基本方法我们应该探讨道德的限制也应探讨宪法的限制,由道德的限制开始因为它们必定在某种意义上构成了宪法限制的基础

18、政府是否应该与个人由相同的道德限制?

伟大的政治思想家马基雅维利由于认为个人不应该也是不可能有相同的道德限制而臭名远扬他并沒有否认道德律的存在,只是统治者有时必须打破它然而对个人来说,保持道德是必须的他的观点阐述了一个其他人不愿承认的真理——没有综合的、系统的相反的观点与其相对抗——个人可以有与统治者相同的强硬的道德观。

既然已经转向马基雅维利我们应该询问昰否每一种政治环境下的道德限制都是条件性的?或许我们应该思考这个问题背后的关于道德律本质的问题:坚持绝对道德律的道德绝对主义;坚持相对道德的道德相对主义道德绝对主义排斥政治、私人道德之间的区别;道德相对主义允许二者之家的区别,允许统治者一萣的权力“自由”从刺杀问题到核战争问题种我们能够看到其中关于道德问题的探讨是必须的。

19、政府是否应该在所有情况下服从宪法嘚限制

由这个问题引导我们思考民主国家和极权国家之间的冲突。民主就是完美的吗极权必定就是错误了吗?没有任何西方政治思想仳立宪主义更具有权威性而没有任何伟大思想家真正提倡过极权主义,但是反对立宪主义传统的却不在少数

柏拉图反对立宪主义,因為他相信少数人的智慧霍布斯反对立宪主义是因为他对人性持着悲观的态度。卢梭反对立宪主义是出于对多数人的信任最后一个反对竝宪主义的认为它阻碍了正义,最有代表的是列宁

立宪主义(以及民主)却决于一定程度的工业发展和公平分配,在非工业化、贫困以忣受到拥有土地的寡头政权压迫统治的国家中要求宪法的保护是无效的。至少我们可以从另一个简单的角度来看这个问题——权力只囿通过分割才可以处于宪法的限制之下——社会中是否需要多于一个的权力中心?有人提出了权力应该被分成两、三个独立的中心的观念这种观念也是古老的——柏拉图曾今有过类似的观念。基督教正统派对权力分割原则提出过独特的“双剑论”——宗教权力和世俗权力嘚分野因此我们不得不感到一个社会应该拥有多个权力中心因为也许还有其他的更为重要的事务,如建立科学的政府、秩序及和平、完铨的民主或正义

对于权力的范围,我们已经思考了道德和宪法的界限还有另外一种界限——经济。

20、政府是否通常应该让私人掌握工業的所有权和控制权

这个问题具有广泛性。但总的来说它涉及我们对人类的责任,更有对地球的责任

洛克是“自由企业”思想的创始人,他创造了私人财产理论自由企业思想的核心是支持个人占有,主要观念是自由市场的自然和谐它的最大弱点也许是,它不符合覀方的道德传统——它鼓励自私和物质至上主义

有思想家走向了一种替代这种观念的选择道路,但是这些观念最终都成为了各种社会主義观念它坚持合作性地共同占有。社会主义最严重地问题之一是公共占有是否在实际上不意味着政府占有。问题在于政府所有制和公囿制根本上是不同的它的弱点也许是官僚主义的带来的一切问题。

在前面两个极端的立场之外的中间道路由阿奎那提出:财产应该为个囚所有但要受到法律和习俗的规范,以确保应用在公共利益之上这样的中间道路解决问题了吗?或许有但是也或许并没有

21、政治权仂和完善的知识是否有朝一日能够结合?

完善的知识一直是永久性希望的目标对于权力与完善的知识相结合的问题,我们可以说是政府昰否应该服从完善的知识呢

对于这一问题可行性是以两种假定为基础的:完善的知识是存在的;这种知识有能力决定掌握他的人的行为,有能力将自己的完美传达给他们对于第一个假定的怀疑来自于怀疑主义——“认识论受挫”——以及之后的许多哲学对完善的知识的蕜观态度。然而得到完善的知识的可能性不是我们所要考虑的全部问题,我们还必须询问如果得到了这种知识,人们是否将会尊重它完善的知识就意味着完善的道德吗?正如苏格拉底的知识与道德性同一的观点越来越受人怀疑

我们可以从社会科学家对权力和完善的知识的结合的辩护中寻找启发。但是是否主要的社会问题都能用科学的方法解决呢西方传统提供了一个可以取代苏格拉底的观点之重要觀点——圣经给予我们关于知识的信念——我们处于思考不能思考之中,思考的过程也许就是智慧本身

在思考权力的目的之前,我们应該问人生的目的是什么之后我们才能评估哪种权力能帮助我们达到目的。思考权力的目的的难度与这样做的重要性是相符合的特别是茬今天我们对人民与政府的适当行为感到极深的困惑的时候——思考权力的目的也是一种责任。

22、是否每一个政府都只是为“强者的利益”服务

“强者的利益”这个词来源自于《理想国》中色拉叙马霍斯对正义下定义时所说的。他宣称政府真正所做的和他们企图做的都昰为了“强者的利益”。

有些思想家出于现实因素来考虑并没有完全同意或反对这种观点,比如马克思但马克思认为,政府维护的正義不仅仅是“强者的利益”——最终将达到共同利益战胜自私的统治。那么关于政府是为了强者利益的观点如何进行反驳呢我们可以說,每个人的利益即便是自私的但多少会与他人的利益相一致吗?道德绝对主义对此事肯定的回答道德相对主义则是否定的。从共同利益的角度来说由于人们不能在他们意欲的利益上得到统一,他们必定在他们真正的、但通常没有认识到的利益上是统一的否则每个政府就只是为了强者的利益服务了。但是最为关键的是如果有共同利益,那是什么呢

23、政府的最终目标只是能够使个人按照自己的选擇生活吗?

肯定的回答兴许是大多数人的意见——唯一的共同利益就是自由道德相对主义就很符合这种回答。政府他们所能做的就是让所有人根据个人的目标来生活的自由

然而,道德相对主义只是偶然的而不是从本质上支持自由。同样那些认为自由是国家中心目标的囚中间也有道德绝对主义者——分为道义论和目的论道义论认为支持自由,不是因为自由为我个人的利益服务而是因为每个人争取自甴,我们证实了自己普遍的人性目的论认为绝对的至善是存在的,至善的本质必须得到自由的选择强迫人们选择至善的观念是荒谬的。

除了自由我们可以想到还有什么价值观是可以与自由相比较的呢?正义正义的理想有一种不同寻常的威严,它可能是杰出——识别尐数人的特殊品性或成就——也可能是平等传统?传统式历史的产物具有塑造人的力量,但它却也是脆弱的——保守主义对它极力地維护传统具有包容性,因而可以容纳其他有限的自由共同体?共同体式我们本质一致性在政治上成为现实共同体理念不一定与自由楿对立,共同体内的自由也是有可能的这三种可能替换自由的善的形式不是其形式的全部,但为我们的思考提供了方向

联系本书中其怹主要问题有关的思考,有关思考政府的目标的一些例子可以帮我们更明确地认识这个问题首先,自杀是对自己生活的自由选择还是对洎我的一种谋杀呢其次,堕胎是女性自由选择生育的权利还是对婴儿生命的杀害最后,色情产品是人么娱乐的自由还是政府对私人生活的过多的干预

24、政府是否应该对真理和道德负有任何责任?

这个问题详细来说即政府只是关心维持秩序与保护格瑞那自由,还是它吔关心真理和善呢简单说来,政府是否应该负有精神方面的责任感或许我们的回答都是否定的——政府代表了世俗主义所关心的不是囚类精神方面的事务,这是宗教关心的领域但是这种界限是绝对的吗?这令人怀疑我们从真理讨论开始,政府是否对真理负有任何责任呢洛克为政府应该完全不干涉信仰问题以及个人应该完全对应的观念作了辩护。对于支持政府对真理负责的人来说了解真理是人生嘚主要目标之一,而政府对人生的影响又是如此之大因此不得不让它参与并帮助共同追求这一目标。试想当一个不正义的观念试图成为社会的信仰之时政府能够置之不理吗?

让我们转向精神生活的另一个方面——道德政府对个人的道德品质负有任何责任吗?对于当今嘚大多数人来说答案是否定的。从个人主义、道德相对主义以及政府处于生活的边缘而不是生活的中心的观念来看在政府的要求下完荿的行为不可能说是道德的。而对于像亚里士多德、阿奎那等人认为政府对个人的道德品质负有责任的对于他们来说,政治权力应该服務于道德意识政府的道德责任应该是通过榜样而不是强制、通过教育、尊重而不是法律激起恐惧得到履行的。

我们将两种涉及政府的道德作用的观点分别称之为自由主义和道德主义——它们也都有着自己的弱点我们想象政府试图鼓励显然可行而且合理的道德观念,但是甴此带来的政教分离仍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如果政教分离的观念值得注意,那么宽容的观念也值得注意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将政治与精神领导权结合起来和拒绝宽容这两点中固有的邪恶性由极权主义表现得淋漓尽致。

25、对罪行实施报仇行为是政府的一个正当目标嗎

这是一个有关惩罚的问题,是对正义的吁求在思考这个问题之前我们能先考虑罪行的本质。在我们这个时代罪行大概更经常地被看作是病态而不是罪孽,并且这是一种社会地病态而不是罪犯地病态。我们可以说它是病态但不可否认的是它同样也还是可能对道德荇为的违犯。对此面临两个难题:第一个是人是否通过因果关系的解释就可以完全得到理解用称之为“自然主义”和“唯意志主义”的兩种不同角度来解释罪行。另一个难题是认为对罪行实施报仇行为是政府的正当目标但是政府是否具有判断人品性和动机的权力呢?这昰不甚明了的最后,对罪行实施报仇行为是政府的正当目标这一主张如果践行的话将不可避免的导致死刑。死刑从正义与道义、法律與爱来说不同的角度产生不同的立场。

26、政府应该尽力创建满足所有需求和愿望的社会吗

这个问题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审视西方政治思想中重大分歧之一的有力位置。一边可以称作“救赎政治”——柏拉图、卢梭、马克思代表了这一总体观点——认为政治和政治思想是尘卋中的美好生活分歧的另外一边是“便利政治”,这种政治是建立在对人类能力和尘世生活的可能的怀疑的基础之上洛克代表了满足現状的便利政治。

两种分歧的观点不只是简单的分野它们分别形成了两套完整的政治哲学。从另外的角度来看两者的分歧救赎政治扩張了公共领域,极易引向集中的、无限的政治权力的政治——极权主义;而便利政治则是关注私人领域的个人主义

在之后的历史中,大哆数人对救赎政治产生了疑虑阿尔贝·加缪则是一个严肃的批评者。但是这也不是说便利政治就是没有弱点的——保守的便利政治始终是保守的——至少从长远来看这未必是一个明智的选择。

历史哲学是令人困惑的但政治导致历史哲学的出现。在思考历史哲学的同时我們必须记住事情的神秘性以及我们的问题最终得不到解决的可能性。如果历史哲学不再“悖论”肯定历史哲学终将会陷入深渊。但是只囿历史哲学我们才有全面理解我们的可能性和目标。

27、人类能够掌握历史的进程吗

隐藏在这个问题之下的则是问政治是否有意义呢?媄国大多数人的回答是肯定的无论如何,在大多数现代学术中的回答是否定的——人是由历史创造的而不是人创造历史。马克思的历史观便是为这种回答提供了极有说服力、影响力的论述在他那里,历史被更多的看作是经济需要的产物而不是人类观念和意图的产物,人类几乎无法控制事件的进程他的经济决定论是令人难以接受的,在之后的科技进步却使得人们掌握历史的信心大涨进而之后出现叻唯意志主义,但是列宁、林登·约翰逊的失败宣告人类历史革命主导权掌握的失败。

近代有许多对革命进行的质疑的理由但是是否我們应该肯定我们影响历史的力量,同时承认我们不能完全控制历史吗

那么是否我们可以走一条不极端的中间道路呢?但是想要为中间道蕗辩护不是一件易事当今时代,人们对于这个问题已不知道如何思考历史未来的信心的迷惑使人痛苦。

28、我们能够在不过多使用暴力嘚情况下引导历史的进程吗

这个问题主要两个方面的代表——自由主义者和激进主义者。自由主义者相信通过说服能够纠正正义行为並能以这种关键的方式指导历史的进程。激进主义则是对目的怀有乐观的态度对手段怀有悲观的态度。激进主义者通常比自由主义者更嫆易接受暴力把它看作权宜之计。自由主义者相信的是人类的绝对的理性理性将克服非正义;而激进主义者相信人类有限的理性,理性终将不能克服非正义

思考非暴力是有助于我们思考暴力在历史中作用的。譬如列夫·托尔斯泰、甘地、马丁路德·金是非暴力学说的重偠代表他们的学说中重要的一点就是非暴力和不反抗之间的区别。他们的实践成果为摆在我们面前的答案提供了有力的正面答案我们鈈仅可以在不用过多的暴力情况下引导历史的进程,而且可以从根本上不使用暴力但是,我们应该清楚非暴力是一种通过道德启发而不昰死亡进行革命的理想非暴力真的能够普遍性说推动历史的进程吗?它适用于任何条件吗非暴力是否隐藏下人类本性中的恶,而且鼓勵人们拒绝面对呢

29、真理和正义在历史的进程中会有所改变吗?

如果回答是肯定的信仰的崩塌将使人“手足无措”。因而为了使人类精神建立在坚实的基础上哲学家找到了永痕的真理和至善、不受历史变革影响的自然法。

如果没有任何事物事持久的那么我们几乎事無法生存的。然而进两个世纪出现了对自然和自然法的攻击:康德和休谟对于可知的、永久的事物的结构的批驳柏格森论证变化不仅事嫃实的,而且是现实的本质——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说挑战了现实本质事一个固有的自然秩序的观念。近代对于自然秩序的攻击最大的则昰存在主义尽管不变的道德原则和信仰衰微了,但我们人类何时不在寻找不变的真理和正义只是对此是积极抑或是消极视之了。

其实峩们看到的变化的是历史创造的真理和正义或许不变的是历史的进步。

30、历史会自然走向“美好社会”吗

几代人以来,近代人的回答嘟是极度肯定的一个典型的例子便是孔多塞侯爵:进步的关键是理性的启蒙,而人类有无限的完善能力历史自然地倾向于一种完美。菦代著名地进步理论倡导者有马克思和黑格尔

历史循环论是进步理论的阻碍,奥古斯丁和其他基督教思想家反对历史循环论历史的终結的同时也是“美好社会”的开端。同时基督教提出了一个观念对于进步学说发起了挑战:除了个人灵魂的迷失和拯救没有什么事根本重偠的个人都被看成道德和精神的实体,那历史的境况能影响个人的道德和精神水平吗

总的说来,我们疑惑历史在多大程度上受人类控淛更疑惑如何思考历史的自然进程。现实的我们既对自己控制历史没有信心也对历史走向的馈赠没有信心。历史是已知的也是无知嘚,但是历史或许更应是有意义的——但我们无法给出令人信服的证明

2017年山东事业编教师招聘考试统考栲前模拟预测试卷4

第一部分?公共基础部分(共35题30分)

一、单项选择题(下列各题的答案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请把这个答案选出,並将填写在相应的括号内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0.8分共20分)

1.国防部10月27日举行的例行记者会上介绍到,我国【 】的研制工作正按计划进行

2.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是由【 】倡议筹建的。

3.社会和谐的基本条件是【 】

C.坚持教育优先发展促进教育公平

4.“善游者溺,善骑者堕各鉯其所好,反自为祸”这句话的哲学寓意是【 】

B.要透过现象认识事物的本质

C.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事物的性质

D.事物在一定的条件下是可以楿互转化的

5.中国古代哲学家荀子说:“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这句话体现的哲学原理是【 】

A.物理运动规律具有普遍性

B.物理运動规律具有重复性

C.物理运动规律具有稳定性

D.物理运动规律具有客观性

6.下列选项中体现矛盾双方相互转化这一哲学原理的是【 】

A.乐极生悲苦尽甘来

B.月晕而风,础润而雨

C.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D.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科学技术对道德观念是否有促进作用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