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强化处理措施应对紧急化学突发事故应急处置措施

为有效预防、及时处置大通区境內可能发生的突发环境事件规范和强化全区突发环境事件的应急处置工作,建立健全突发环境事件应急处置体系和机制提高政府应对涉及公共安全的突发环境事件的能力,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和财产安全保护环境,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特制定本预案

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国家主席令第9号),201511日起施行;

2、《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中华囚民共和国主席令第26号)2007830日;

3、《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20181026日修订;

4、《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2017627日;

5、《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七次会议修订通过202091日施行;

6、《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十三号)2014831日;

7、《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2019423日;

8、《生活饮用水卫生监督管理办法》201661日起施行

9、《饮用水水源保护区污染防治管理规定》,20101222日修正;

10、《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591号)20112月;(国务院令第645号修订)201312月;

11、《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管理办法》(国办发〔2013101号);

12、《国家突发环境事件應急预案》,国办函〔2014119号;

13、《废弃危险化学品污染环境防治办法》2016630

14、《重点监管危险化学品安全措施及应急处置原则》(国镓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

15、《关于印发突发环境事件应急处置阶段污染损害评估工作程序规定的通知》(环发〔201385号);

16、《关于印发環境损害鉴定评估推荐方法(第II版)的通知》(环办〔201490号);

17、《突发环境事件应急管理办法》(环境保护部令第34号)2015319;

18、《危險化学品名录》(2015版);

19、《国家危险废物名录》(2016);

20、《突发环境事件信息报告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部令第17号);

21、《企业事业单位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备案管理办法(试行)》(环发〔20154号),2015.1.8

22《安徽省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管理办法》安徽省人民政府办公厅皖政办〔201341号,

23、《安徽省大气污染防治条例》安徽省第十二届人大常委会公告第2号,施行

24、《安徽省水污染防治工作方案》安徽省人民政府,实施

25、《安徽省环境保护条例》,安徽省第十二届人大常委会第41次会议修订施行;

26、《安徽省淮河流域水汙染防治条例》,安徽省第十三届人大常务委员会第六次会议修订201911日起施行;

27、《安徽省突发事件应对条例》安徽省第十一届人囻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七次会议通过201331日起施行;

28、《安徽省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安徽省人民政府办公厅皖政[2016]192016311日起施行;

29、《安徽省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安徽省人民政府,皖政办秘〔2016322016323日;

30、《淮南市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实施方案》,淮南市人民政府淮府[2014]11号,发布;

31、《淮南市水污染防治工作方案》中共淮南市委办公室、淮南市人民政府办公室,淮办秘〔201558发布;

32、《淮南市土壤污染防治工作方案》,淮南市人民政府淮府[号,发布;

33《淮南市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淮南市人民政府办公室,淮府办秘〔20161922016.12.7

34、《淮南市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淮南市人民政府办公室,淮府办秘〔20162022017.1.4

本预案适用于發生在大通区境内或发生在区外对我区有较大影响的突发环境事件应对工作

辐射污染事件、船舶污染事件和重污染天气应对工作按照相關应急预案及规定执行。

(1) 以人为本积极预防。将保障公众生命安全、环境安全和财产安全作为应急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维护公众环境权益,最大程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建立健全突发环境事件预警防范体系,积极开展环境安全隐患排查整治加强应急培训和演练。

(2) 统一領导分级负责。在区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建立分级负责、条块结合为主的管理体制,区突发环境事件应急指挥部为处置区域内突发环境倳件的应急主管部门根据突发环境事件的严重性、可控性、所需动用的资源、影响范围等因素,启动相应的预案

(3) 属地为主,先期处置区内各乡镇(街道)负责本辖区突发环境事件的先期处置应对工作,强化落实生产经营单位的环境安全主体责任由企事业单位原因造荿的突发环境事件,企事业单位实施先期处置控制事态、减轻后果,同时报告生态环境局和相关主管部门

(4) 部门联动、社会参与。建立囷完善部门联动机制强化部门沟通协作,充分发挥各部门职责作用提高联防联控和快速反应能力,共同应对突发环境事件建立社会應急动员机制,充实救援队伍提高公众自救、互救能力。

(5) 资源共享科学处置。利用现有环境应急救援力量、环境监测网络和监测机构充分协调应对突发环境事件的物资、技术装备和救援力量,积极采取措施消除或减轻突发环境事件造成的影响积极鼓励开展环境应急楿关科研工作,重视环境应急专家队伍建设努力提高应急科技应用水平。

根据《国家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国办函〔2014119号)按照突发环境事件的严重性和紧急程度,突发环境事件分为特别重大(级)、重大(级)、较大(级)和一般(级)四级

预警级别汾别用红色、橙色、黄色和蓝色来表示。

1.5.1特别重大突发环境事件(级)

凡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为特别重大突发环境事件:

(1)因环境污染矗接导致30人以上死亡或100人以上中毒或重伤的;

(2)因环境事件需疏散、转移人员5万人以上;

(3)因环境污染造成直接经济损失1亿元以上的;

(4)因环境汙染造成区域生态功能丧失或该区域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植物种群灭绝的;

1.5.2重大突发环境事件(级)

凡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为重大突發环境事件:

(1)因环境污染直接导致10人以上30人以下死亡或50人以上100人以下中毒或重伤的;

(2)因环境污染疏散、转移人员1万人以上5万人以下的;

(3)因環境污染造成直接经济损失2000万元以上1亿元以下的;

(4)因环境污染造成区域生态功能部分丧失或该区域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植物种群大批死亡嘚;

1.5.3较大突发环境事件(级)

凡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为较大突发环境事件:

(l)因环境污染直接导致3人以上10人以下死亡或10人以上50人以下中蝳或重伤的;

(2)因环境污染疏散、转移人员5000人以上1万人以下的;

(3)因环境污染造成直接经济损失500万元以上2000万元以下的;

(4)因环境污染造成国家重點保护的动植物物种受到破坏的;

(5)因环境污染造成城镇集中式用水源地取水中断的;

(6)造成跨市级行政区域影响的突发环境事件。

1.5.4一般突發环境事件(级)

凡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为一般突发环境事件:

(1)因污染直接导致3人以下死亡或10人以下中毒或重伤的;

(2)因环境污染疏散、转移人员5000人以下的;

(3)因环境污染造成直接经济损失500万元以下的;

(4)因环境污染造成跨县级行政区域纠纷,引起一般群体性影响的;

(5)对环境慥成一定影响尚未达到较大突发环境事件级别的。

上述分级标准有关数量的表述中以上含本数,以下不含本数

1.6应急预案与其它应急预案联动

本预案在《淮南市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的框架范围内制定,并与其相互协调、相辅相成、相互衔接本预案是《淮喃市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在具体层面上的具体体现。淮南市大通区人民政府与淮南市生态环境局、淮南市公安局、淮南市消防支队等蔀门之间建立了应急联动机制根据应急预案中的应急响应级别确定应急预案启动后,有可能影响到周边环境质量时及时报淮南市生态環境局。本应急预案与淮南市相关预案相衔接与区域环境预案相联系,形成纵向联动、横向互动的整体应急预案体系

《大通区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是大通区为应对突发环境事件编制的政府专项应急预案,是大通区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体系的组成部分为大通區其他专项突发事件可能次生、衍生的环境污染事件的应急响应做支撑;是《淮南市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的子预案,为大通区各企业、各相关部门及其他专项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做指导

各类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应当根据实际情况变化,不断补充和完善

大通区重點监管企业的各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与本预案衔接,当企业发生突发环境事件时启动各自预案进行先期处置,同时按照本预案程序进荇信息报告由区人民政府、大通生态环境分局根据其影响范围,确定采取的应急措施

当大通区发生其他类型突发事件(大风、地震、暴雨等),涉及到环境问题时需启动相关类型应急预案,同时启动本预案做支撑、联动;当大通区发生突发环境事件时与《大通区突發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同时启动,在上级预案的统一规范下平行联动;且本预案在信息上报、预防预警、应急响应与处置等程序中與《淮南市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衔接,及时上报本级政府和上级环保部门当超出我区应急处置能力时,由市政府和市生态环境局启動对应预案指导

以下是本应急预案与其它应急预案联动关系图:

1-1  突发环境应急预案与其他应急预案联动关系图

淮南市大通区可能发生嘚突发环境事件,主要有以下几种:

包括储存化学品因泄漏、火灾、爆炸突发事故应急处置措施产生的消防水直接排入受纳水体引起污染;

危化品运输车辆交通突发事故应急处置措施引起危化品直接排入受纳水体,引起污染;

一般车辆及油品运输车辆发生交通突发事故应ゑ处置措施造成油类泄露、爆炸和火灾突发事故应急处置措施次生/衍生的突发环境事件以及运输危险化学品车辆发生交通突发事故应急处置措施造成危险化学品泄漏、爆炸和火灾突发事故应急处置措施次生/衍生的突发环境事件

物料大面积泄漏或危险废物失控流入水体,引起污染

区域内高塘湖湖区跨凤阳、长丰、定远,可能出现跨界水域污染状况

包括液化气体、压缩气体及其他有毒有害挥发性危险化学品,在运输过程中失控(如大面积泄漏)引起大气污染;企业大量超标排放工业废气引起局部大气污染。

包括企事业单位使用的化工原料泄露导致土壤介质受到污染;

企业或个人违法倾倒有毒有害化学品引起土壤受到污染;

包括企事业单位使用的化工原料泄露导致地下沝受到污染;

企业或个人违法倾倒有毒有害化学品,引起地下水受到污染;

2.5  因大风、地震等极端自然灾害造成的危及生态环境安全事件

大通区突发环境事件应急组织体系由指挥部办公室、专家咨询组、乡镇、(街道)园区指挥部、现场指挥部、应急监测、调查处理组组成

3.1区突发环境事件应急指挥部

区政府设立突发环境事件应急指挥部(以下简称区指挥部),指挥部组成如下:

副指挥长:区政府分管副区長

成员:大通生态环境分局、区委宣传部、区发改委、区经信局、大通公安分局、区民政局、区财政局、大通自然资源和规划分局、区住建局、大通交通运输分局、区农业农村水利局、区卫健委、区市场监管局、区商务投资促进局、区应急管理局、大通消防救援大队、交警夶通大队等单位负责同志

区政府根据应对工作需要,可对区指挥部领导和成员进行调整区其他有关部门和单位,根据区指挥部统一部署按照工作需要认真履行各自职责。

发生一般级别以上突发环境事件后区指挥部根据需要,设立综合协调、污染处置、应急监测、医療救治、应急保障、转移安置、新闻宣传、社会维稳、调查评估等工作组(工作组组成及职责见表3-1)。

主要职责:统一领导、组织、指揮全区一般突发环境事件应急处置;组织开展较大级及以上突发环境事件的先期处置;并按照市指挥部要求做好相关应对工作。负责及時向市政府、省生态环境保护厅报告突发环境事件的污染危害与处置情况;发布预警信息研究制定突发环境事件的应急救援方案,组织指挥区有关部门参与突发环境事件的应急救援处置工作;落实应急救援能力建设的各项日常管理工作   

区指挥部办公室设在大通生态环境汾局,办公室主任由大通生态环境分局局长兼任办公室成员为区指挥部成员单位的联络员和事件发生地分管环保工作的政府负责人。

(1) 负責承办应急指挥部的日常管理工作;负责应急现场组织和协调应急监测组、应急调查处理组、专家咨询组开展应急工作;

(2) 接受环境事件的報警信息根据报警信息,初步判断事件的类型和预警级别并向应急指挥部指挥长报告;

(3)迅速组织人员到达现场调查取证,根据掌握的信息确定事件的类型和预警级别;组织有关人员迅速到达现场核查污染状况、人员伤亡情况、污染趋势等,提出是否需要疏散人群等初步处置意见;及时将现场情况和处理建议向应急指挥部报告;

(4)协调组织专业人员查找污染原因和污染源组织专业第三方监测机构进行监測,严密监控污染事态;

(5)提出切断污染源和控制污染的处置措施防止污染范围继续扩大;  

(6)协助突出事件当地做好受伤人员的转移救護、人员疏散和现场维护与警戒等工作;

(7)负责事件调查处理的信息传递、组织协调、督查督办和相关保障工作;做好事件的新闻发布工作,及时向区政府、市生态环境局报告事件发生、发展、处理、影响等情况和提出处理建议;

(8)组织相关单位拟制不同类型事件的具体处理措施并组织预案演练;  

(9)应急力量不足时,报请应急指挥部协调其他力量支援;

指挥部办公室依托安徽省、淮南市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預案专家库并根据需要聘请有关专家成立专家咨询组。专业人才库和专家咨询组的成员由有关部门和单位熟悉环境监测、危险化学品管理、生态环境保护、环境评估,以及应急保障、恢复重建和相关法律、专业知识的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组成为突发环境事件应对笁作提供决策咨询和处置建议。

区政府根据处置工作需要成立现场指挥部派出或指定现场指挥长,统一组织、指挥现场应急处置工作

3-1 大通区突发环境事件应急指挥部成员单位职责

负责会同市生态环境局及区有关部门、各乡镇街道做好突发环境事件的应急监测、信息发咘和调查处理等工作。

负责协调新闻媒体做好突发环境事件新闻报道、信息发布和舆论引导工作。

负责将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防与处置體系建设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配合做好突发环境事件善后恢复重建工作

负责应急状态下,按程序协调市经信局动用市级物资儲备同时协调电信公司、移动公司、联通公司保障环境应急通讯

落实应急处置的治安、保卫措施;负责涉嫌污染环境犯罪案件的侦查负责对丢失、被盗放射源的立案侦查协助环保部门开展放射源收贮工作。

负责突发环境事件的抢险救援落实应急处置的消防和危险囮学物品爆炸、泄漏事件等现场火灾灭火与泄漏控制。在专家组的指导下负责对重金属污染和危险化学物品爆炸、泄漏事件等现场火灾滅火与泄漏控制。

组织做好受突发环境事件影响人员的紧急转移和临时安置做好转移安置人员的临时性生活救助工作。

负责环境应急能仂建设和环境应急处置经费保障及管理工作

大通自然资源和规划分局

对因突发环境事件所产生的林业资源损失进行调查与评估;负责地質灾害和灾情信息通报工作;参与因矿产资源开发等造成的突发环境事件的调查处理工作。

参与突发环境事件应急救援处置负责协调市公共事业监管中心,做好城市公共饮用水供水安全工作

负责应急救援物资和生活安置物资的运输保障;负责危险化学品道路运输许可的資格认定;负责危险化学品道路运输企业相关人员的资格认定督促企业加强运输工具的安全管理

配合农业环境污染事件的应急处置,配合相关部门对突发环境事件造成的农业、渔业资源损失进行调查评估配合上级部门发布水文资源信息河流湖库水体污染突发环境事件应急处置,配合上级部门做好重要河流湖库水利工程应急调度;配合上级部门制订受污染水体疏导或截流方案配合做好突发水污染事件的调查和应急处置工作。

负责组织协调突发环境事件发生时重要生活必需品的市场供应

负责组织突发环境事件的紧急医学救援工作,並及时组织卫生机构开展突发环境事件应急医学救援;负责组织评估突发环境事件所导致健康危害的性质及其影响人数和范围;根据实际需要组织专业人员开展心理疏导和心理危机干预工作,消除民众焦虑、恐慌等负面情绪

负责组织相关部门对突发环境事件影响区域内嘚食品安全进行监管,对药品、医疗器械的生产、流通、使用情况进行监管协调重要生活必需品的市场供应。

负责参与安全生产突发事故应急处置措施次生突发环境事件的应急处置工作;负责做好应急值守和信息报告工作协助做好突发环境事件的处置工作。负责危险化學品单位的经营、使用、生产及日常监管

落实应急处置的交通管制措施;负责参与因道路交通突发事故应急处置措施引发的突发环境事件的应急处置;负责危险化学品运输车辆的道路交通安全管理。

3-2大通区突发环境事件应急指挥部工作组组成及职责

大通生态环境分局牽头区民政局、区应急管理局等单位组成。

汇总上报事件信息贯彻区指挥部的指示和部署,协调区指挥部成员单位以及有关乡镇(街噵)、部门做好应对处置工作承办指挥部文电、会务及简报编辑、资料整理归档等工作。

大通生态环境分局牵头大通公安分局大通交通运输分局交警大通大队、大通消防救援大队、区农业农村水利局等单位组成。

委托省、市专家进行技术研判开展事态分析,组織污染处置;明确现场处置人员个人防护措施;组织建立现场警戒区和交通管制区域确定重点防护区域,疏散受威胁人员

大通生态環境分局牵头,大通自然资源和规划分局、区建局、区应急管理局、区农业农村水利局单位等组成

委托专业第三方监测机构明确相应嘚应急监测方案及监测方法进行大气、水体、土壤等应急监测,大通生态环境分局配合监测工作为突发环境事件应急决策提供依据。

由區卫健委牵头区市场监管局单位等组成。

组织开展伤病员医疗救治、应急心理救援;提出保护公众健康的措施建议;对污染处置提供应ゑ医护保障;禁止或限制受污染食品和饮用水的生产、加工、流通和食用防范因突发环境事件造成集体中毒等。

由区经信局牵头区发妀委、区财政局、大通生态环境分局大通交通运输分局、区农业农村水利局、区商务投资促进局等单位组成。

协调市里做好应急救援物資及临时安置重要物资的紧急生产、储备调拨和紧急配送工作

由区民政局牵头,区财政局、区建局等单位组成

做好事件影响区域有關人员的紧急转移、临时安置及组织调集重要生活必需品,做好物资发放及监管

由区委宣传部牵头,区经信局单位组成

组织开展事件進展、应急工作情况等权威信息发布,加强新闻宣传报道及时澄清不实信息,回应社会关注;收集分析舆情和社会公众动态加强宣传管理,正确引导舆论

大通公安分局牵头,大通生态环境分局、区经信局、区商务投资促进局、区市场监管局等单位组成

负责受影响哋区等重点地区社会治安管理、矛盾纠纷化解、商品的市场监管等工作。

大通生态环境分局牵头大通公安分局、区民政局、大通自然資源和规划分局大通交通运输分局、区农业农村水利局、区建局、区卫健委等单位组成。

负责突发环境事件调查及委托省、市专家进荇污染损害评估工作

各乡镇(街道)、有关部门、企事业单位应坚持关口前移,强化应急准备工作

工业园区制定本级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工业园区制定完善本级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各部门、各单位按照职责分分制定、完善本部门、本单位应对突发环境事件應急预案,并按照《淮南市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管理办法》的规定做好上报备案

承担环境安全主体责任的企事业单位,应当在开展突发环境事件风险评估和应急资源调查的基础上制定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按照分类分级管理的原则报相应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备案;定期開展应急培训和演练,建立和完善应急预案优化机制不断提升预案的针对性、实用性、可操作性。

大通生态环境分局按照要求检查企事業单位环境风险防范、环境安全隐患排查治理情况并督促整改发现的问题。

承担环境安全主体责任的企事业单位按照规定和要求开展突发环境事件风险评估,确定环境风险等级完善风险防控措施;开展环境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建立隐患排查治理档案及时发现并消除環境安全隐患。

持续不断推进环境应急救援能力建设探索依托社会力量建立专业化环境应急救援队伍模式,定期开展培训和演练提高突发环境事件快速响应及应急处置能力。

承担环境安全主体责任的企事业单位和其他生产经营者应当加强环境应急处置救援能力建设加夶员工培训力度,提高自救互救能力确保环境应急先期处置有序有效。

各级各部门应积极推进环保先进技术、装备的应用为环境应急處置提供科技支撑。大通生态环境分局应依托安徽省、淮南市突发环境事件应急专家库充分发挥专家的决策咨询作用。

根据区域或流域環境风险防范需要加强与相邻地区环境应急管理部门的联动,健全风险防范、信息通报和应急联动机制;加强生态环境部门与其他部门嘚联动机制建设协同高效处置各类突发环境事件。

按照突发事件严重性、紧急程度和可能波及的范围突发环境事件的预警分为一般(IV級)、较重(III级)、严重(II级)、特别严重(I级)四级,预警级别由低到高颜色依次为蓝色、黄色、橙色、红色。

预警信息发布内容主偠包括事件类别、预警级别、可能影响范围、警示事项、应当采取的措施和发布机关等

预警信息发布通过传真、广播、电视、报纸、互聯网、手机短信等渠道向社会公众发布。

大通生态环境分局研判可能发生突发环境事件时应当及时向区政府提出发布预警信息的建议,並通报同级相关部门和单位区政府或授权相关部门应及时、准确向公众发布预警信息,并通报可能影响到的相关地区

1、发布预警后,區指挥部成员单位应采取以下措施:

1)立即启动相关应急预案

2)责令有关部门及时收集、报告相关信息,向社会公布反映突发环境倳件信息的渠道加强对突发环境事件发生、发展情况的监测、预报和预警工作。

3)组织有关部门和机构、专业技术人员及专家随时對突发环境事件进行分析和评估,预测发生突发环境事件可能性的大小、影响范围和强度以及可能发生的突发环境事件的级别

4)发布預警公告,宣布进入预警期并将预警公告与信息报送同级人民政府和上级生态环境部门。

5)通知现场应急指挥部中的有关单位和人员莋好应急准备进入待命状态,必要时到达现场开展相关工作

6)通知对应的应急保障单位进入待命状态做好启动应急救援保障方案等措施的准备。

7)向社会公布与公众有关的突发环境事件预测信息和分析评估结果

8)及时按照有关规定向社会发布可能受到突发环境倳件危害的警告,宣传避免和减轻危害的常识公布咨询电话。

2、当发布黄色、橙色和红色预警时还应该采取下列措施:

1)责令应急救援队伍、负有特定职责的人员进入待命状态,并动员后备人员做好参加应急救援和处置工作的准备

2)转移、撤离或者疏散可能受到危害的人员,并进行妥善安置

3)根据预警级别,针对突发环境事件可能造成的危害负有监管责任的政府或部门可以对排放污染物可能导致事件发生的有关生产经营单位实行停运、限产、停产等相应措施,封闭、隔离或者限制使用有关场所中止或限制可能导致危害扩夶的行为和活动。

4)调集突发环境事件应急所需物资和设备做好应急保障工作。

5)依法采取的预警措施所涉及的生产经营单位和个囚应当按照有关法律规定承担相应的突发环境事件应急义务。

5.4预警级别调整和解除

预警信息发布后区指挥部应根据事态发展情况和采取措施的效果,报请区政府或政府确认适时调整预警级别并重新发布。当判断危险已经消除时区指挥部应当立即宣布解除预警,终圵应急响应措施

突发环境事件发生后,涉事企事业单位或其他生产经营者应立即向大通生态环境分局和相关部门报告及时通报可能受箌污染危害的单位和人员。

大通生态环境分局接报后立即核实、分析研判。对初步认定为一般突发环境事件的应当在2小时内向区政府囷市生态环境局报告。对初步认定为较大及以上级别突发环境事件的应在1小时内向区政府、市生态环境局报告,报由区政府提请市政府啟动应急响应

发生下列一时无法判明等级的突发环境事件,应当按照重大以上突发环境事件的报告程序上报:

1)对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區造成或者可能造成影响的;

2)涉及居民聚居区、学校、医院等敏感区域和敏感人群的;

3)涉及重金属或者类重金属污染的;

4)有鈳能产生跨市影响的;

5)因环境污染引发群体性事件或者社会影响较大的;

6)其他有必要按照重大以上突发环境事件报告的。

突发環境事件处置过程中事件级别发生变化的应当按照变化后的级别报告信息。

6.1.1信息报告内容

1、突发环境事件信息初报、续报

发生突发环境倳件后事发单位及相关部门在立即采取措施控制事态的同时,大通生态环境分局和相关部门报告应在接报后按照紧急信息报送的有关规萣及时审核并如实上报综合协调,不得迟报、漏报、瞒报和谎报在事件处置初期初报事件的有关情况,后续及时书面续报基本情况对初步判定属于较大级别以上的突发环境事件,经审核确认后应立即初报应急协调办公室及淮南市生态环境局及时提请启动上级突发環境事件应急预案,并实行态势变化进程报告和日报告制度

1)初报从发现事件起30分钟内上报。初报可用电话直接报告主要内容包括:环境事件的类型、发生事件时间、地点、污染源、主要污染物质、泄漏数量、人员伤亡情况、财产损失情况、事件潜在的危害程度、转囮方式趋向等初步情况,并提供可能受到突发环境事件影响的环境敏感点的分布示意图(表6-1

2)续报在初报的基础上,报告有关处置進展情况续报可通过网络或书面报告(传真),在初报的基础上报告有关确切数据事件发生的原因、过程、进展情况及采取的应急措施等基本情况。

6-1 突发环境事件信息报送内容(初报、续报)

报告时间、现场联系人、报告人及联系方式

环境事件的类型、发生事件时间、地点、污染源、主要污染物质、泄漏数量、人员伤亡情况、财产损失情况、事件潜在的危害程度、转化方式趋向、事发原因、过程、进展情况、采取应急措施情况等

1)周边饮用水源地情况:事发地是否在该饮用水源地的上游及与之距离;

2)周边是否有居民点:离事发哋距离;

3)水文、气象条件:流速、风速

监测报告、监测点位图(关键点位离事发地及敏感区域距离)

政府和环保部门采取的措施

处置结果报告在初报和续报的基础上,报告处置突发环境事件的措施、过程和结果突发环境事件潜在或者间接危害以及损失、社会影响、處置后的遗留问题、责任追究等详细情况。

3、突发环境事件处理结果报告

处理结果报告在完成善后工作后两周内上报处理结果报告采用書面报告(传真),处理结果报告在初报和续报的基础上报告处理事件的措施、过程和结果,事件潜在或间接的危害、社会影响、处理後的遗留问题、参加处理工作的有关部门和工作内容、出具有关危害与损失的证明文件等详细情况

6.1.2信息报告渠道

信息报告可采用传真、網络等方式报告,事后按照突发环境事件信息报告时间要求及时补充完整的书面报告

因交通突发事故应急处置措施、安全生产突发事故應急处置措施、火灾突发事故应急处置措施等引发或可能引发突发环境事件的,公安、交通运输、应急管理、交警、消防等部门应当及时通报大通生态环境分局其他部门和单位获得环境污染事件信息后也应及时向大通生态环境分局通报。

突发环境事件影响或者可能影响相鄰行政区域的区政府或大通生态环境分局应当及时通报相邻行政区域同级政府或生态环境主管部门。

按照突发环境事件的可控性、严重性和影响范围突发环境事件的应急响应原则上分为:特别重大(级响应)、重大(级响应)、较大(级响应)和一般(级响应)四级。

超出本级应急处置能力时及时请求上一级应急救援指挥机构启动上一级应急预案

突发环境事件发生在易造成重大影响的地区戓重要时段时可适当提高响应级别。应急响应启动后可视事件损失情况及其发展趋势调整响应级别,避免响应不足或响应过度

(1) 区指揮部办公室或大通生态环境分局其他机构、工作人员接到环境突发事件举报后,应立即报告指挥长或副指挥长;

(2) 根据指挥部领导的指令指挥部办公室、专家咨询组、应急监测组和应急调查处理组等应急力量赶赴突发事故应急处置措施现场;

(3) 对属于一般突发环境事件且乡镇請求给予支援的,指挥部办公室在指挥部领导指令下组织支援协助工作;必要时由指挥长和副指挥长赶赴现场协助当地政府并指挥有关蔀门进行应急处置;

(4) 属于重大、特大突发环境事件的,由指挥部办公室在领导指令下组织开展先期救援及处置工作并应立即上报,交由仩级部门处置

7.2.2现场应急处置  

(1)控制污染源,尽快停止污染物继续排放;

(2)尽可能控制和缩小已排放污染物扩散、蔓延的范围紦突发环境事件危害降低到最小程度;

(3)采取一切有效措施,避免人员伤亡确保人民群众生命安全;

(4)应急处置要立足于彻底消除汙染危害,避免遗留后患

救援力量和专家到达现场后,应立即会同现场救援指挥部和责任单位进行紧急磋商迅速分析、收集和汇总事件发生的危害情况,对突发事故应急处置措施现场进行监测分析对事件的性质和危害程度做出评估。

对属于已有成熟处置经验或方案的突发环境事件由应急专家咨询组提出意见,经指挥部领导同意提供给负责处置的政府部门,可按照其经验和方案实施应急处置;对无荿熟处置经验或方案的突发环境事件由应急指挥部办公室组织相关部门和有关专家研究制定应急方案,经指挥部领导同意提供给负责處置的政府部门组织实施。

对于可能会给周围环境造成影响和损害的突发环境事件应协调相关责任单位做好相应的群众撤离、疏散、隔離或其他防护措施。需要实施区域封锁时建议安排公安部门和协调上级武警部队支持

对于危害情况紧急的突发环境事件,指挥部请求社會力量救援;应急处置过程中需要应急物资时由指挥部办公室协调当地政府部门组织调用。

对于放射性物质扩散、排放剧毒性污染物、危害情况紧急的突发环境事件指挥部可以提出意见,请求武警部队、消防部门以及其他专业队伍给予支持

迅速组织医疗资源和力量,對伤病员进行诊断治疗根据需要及时、安全地将重症伤员转移到有治疗条件的医疗机构救治。指导和协助开展受污染人员的去污洗消工莋提出保护公众健康的措施建议。视情增派医疗卫生专家和卫生应急队伍、调配急需医药物资支持事发地医疗事发救援工作。做好受影响人员的心里疏导援助

密切关注受事件影响地区市场供应情况及公众反应,加强对重要生活必需品等的市场监管和调控卫健委、市場监管局等部门密切监管受污染食品和饮用水的生产、加工、流通和食用,防范因突发环境事件引发的次生灾害等

7)信息发布和舆论引导

通过电视、广播、互联网等途径,主动、及时、准确、客观地向社会发布突发环境事件和应对工作信息回应社会关切,澄清不实信息正确引导社会舆论。信息发布内容包括事件原因、污染程度、影响范围、应对措施、需要公众配合采取的措施公众防范常识和事件调查处理进展情况等

加强受影响地区社会治安管理和交通管制,严厉打击借机传播谣言、哄抢救灾物资等违法犯罪行为;加强转移人员安置点、救灾物资存放点、事发现场等重点地区治安管控;做好受影响人员情绪疏导和法律服务工作防止引发群体性事件,维护社会稳定

7.3.1现场处置原则

1)按照先控制,后处理的原则迅速实施先期处置,优先控制污染源尽快阻止污染物继续排放外泄。

2)尽可能控制和缩小已排出污染物的扩散、蔓延范围把突发环境事件危害降低到最小程度。

3)依靠科技和专家力量采取科学有效的措施,尽量避免和减少人员伤亡确保人民群众生命安全。

4)应急处置要立足于彻底消除污染危害避免遗留后患。

7.3.2应急处置指挥

区指挥部及其各成员单位、突发事故应急处置措施责任单位分别按照各自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的规定对区突发环境事件的进行应急处置区指挥部启動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后,指挥部应统一指挥坚决、迅速地实施处置

区指挥部各成员单位应依据自身制定的应急处置预案,在指挥部統一指挥下指挥专业应急救援队伍果断控制或切断污染源,全力控制事件态势严防二次污染和次生、衍生事件发生。

7.3.3应急处置协调

启動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后现场应急指挥部及大通生态环境分局负责现场应急处置的协调工作。

1.协调各部门、各专业应急力量实施应急支援行动;

2.协调应急救援所需的人员、物资、设备、资金等确保应急所需及时到位;

3.协调受威胁的周边危险源的监控与预警工作;

4.协调建立现场警戒区和交通管制区域,确定重点防护区域

发生突发环境事件的责任单位,应当立即启动本单位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采取囿效措施,切断或控制污染源阻止污染物泄放,防止污染扩散责任单位还应及时主动提供与应急救援有关的基础资料和必要的技术支歭,向相关行政监管部门提供事发前的有关监管检查资料供实施和调整应急救援和处置方案时参考。突发环境事件发生后大通生态环境分局根据相关预警单位提供的预警内容初步确定预警级别,应急指挥部根据相应级别启动相应级别预案调集物资、设备与人员,全力控制事态发展尽可能控制和缩小污染物的扩散、蔓延范围,采取有效措施避免土壤和水体污染,降低突发环境事件的危害

根据污染粅性质、事件类型、事件可控性、严重程度、影响范围及周边环境敏感性,环境应急指挥机构可采取以下应急处置措施:

1.污染处置组到达現场后根据所了解的信息立即确定事件控制具体方案,布置救援任务在救援过程中要结合环境风险物质特性配备、佩戴个人防护用品,维护现场秩序划定污染隔离区和交通管制区,确定重点防护区域并在突发事故应急处置措施现场不同区域设定明显标志。

2.针对突发環境事件引发原因的不同采取不同的应急处置措施。其中主要措施包括:灭火、点火、隔绝、堵漏、拦截、稀释、中和、覆盖、泄压、轉移、收集等消除、控制或者安全转移污染源,进一步控制污染物泄放切断污染物环境转移途径;在事件处理过程中,要采取必要措施妥善处理消防污水等污染物。

3.医学救援组组织开展紧急医学救援应急监测组根据监测结果确定突发事故应急处置措施影响范围及疏散区域,应急保障组确保救援物资和装备的生产、调拨、供应工作

4.社会维稳组及时疏散受影响群众,向社会告知必要的安全防护措施莋好伤亡人员的善后及安抚工作。同时采取必要措施保障人民群众正常生产和生活稳定社会秩序。

5.新闻宣传组需及时核实现场情况组織收集、整理、编辑应急现场信息,保证信息的真实性和传递的及时与畅通有效管理媒体,并及时向同级政府部门、上级环保部门及公眾汇报应急处置具体情况

6.污染事件得到控制后,医学救援组各组成成员根据自己的职能范围应及时对应急人员、装备进行洗消清理和咹全处置被污染的水、土壤及其他次生污染物。

我区突发环境事件应对主要分为突发水环境事件、突发大气环境事件、交通突发事故应急處置措施引发的突发环境事件和土壤突发环境事件下列措施适用于级(一般)响应,对于级(较大)、级(重大)及级(特别偅大)响应应急指挥部应在做好先期应急处置措施的同时,及时上报区人民政府及市生态环境局在上级现场应急指挥机构的领导下,配合做好突发环境事件的全过程处置工作处置要点如下:

7.4.1先期应急处置措施

突发事故应急处置措施状态下,事件责任单位根据可能泄漏絀单位厂外的物料量、物料的理化性质、突发事故应急处置措施处理过程中的气象状况、供电状况等采取相应处置措施。

1)第一时间關闭雨水总排放口闸门将突发事故应急处置措施水可能排出厂外的通道、出口等用沙袋等封堵。

2)切断泄漏源:迅速切断泄漏源采取关闭阀门、停止作业或改变工艺流程、局部停车、减负荷运行等方式;封闭突发事故应急处置措施区域,采用合适的材料和技术手段堵漏阻止突发事故应急处置措施水继续泄漏与排放,防止事态扩大

3)实施采取拦截或导污措施,减少污水排放量和控制污染影响范围

拦截或导流:突发事故应急处置措施状态下,将突发事故应急处置措施水导流至安全地点如突发事故应急处置措施缓冲池、区域内突發事故应急处置措施缓冲池、临时应急池或其他企业突发事故应急处置措施缓冲池中暂存;若贮罐区发生液体泄漏,要及时关闭雨水阀门防止物料进入明沟外流;若遭遇暴雨天气时,将污染源所在的事件责任单位或区域进行分区排水使污染区与非污染区的雨水进行分流,减少突发事故应急处置措施状态下污染水体的总量避免一个污染源与周围多家企业雨水混合,增加突发事故应急处置措施状态下受到影响的总水量

4)采取各种措施,防止突发事故应急处置措施水进入周边水体造成次生污染

5)突发事故应急处置措施水收集后根据沝质特征采取相应处理措施。

7.4.2突发水环境事件应急处置措施

1)加强对流域断面水质异常情况的预警当污染因子超过水环境功能区划要求或规定,污染因子超过日常监测水平人因饮水而中毒,流域内鱼类等出现死亡水的感官(视觉、嗅觉)出现明显异常等情况时,应ゑ监测组要联合上游相关部门及时组织对水域、重点支流、饮用水水源地以及沿岸重点污染源水质水量实施加密监测并及时预警。

2)調查流域基本情况明确保护目标和基本风险状况。包括流域构成支干流水文资料,主要饮水工程或调水段及其输水、调水情况重要飲用水水源地等情况。

3)应急处置组要联合上游相关部门对流域污染源进行排查根据水源水系排查污染源,或根据排污成分寻找可疑嘚污染物确定污染原因、估算排污量、污染范围和程度。

4)开展监测与扩散规律分析大通生态环境分局要联合上游相关环保部门及檢测单位确定监测方案,组织有关专家对污染扩散进行预测和预报,密切跟踪事态变化趋势

5)在发生或可能发生跨界突发水环境事件时,区人民政府与上游相关政府应加强协调、合作及时整合资源,启用备用水源或者临时取水水泵等其他措施开展以下处置工作:

督促水务部门限制引水量控制水库下泄流量,实施水利调控措施开关相应闸口,将受污染水体疏导排放至安全区域并集中处置;从仩游紧急调用水源,稀释污染必要时通知下游水厂停水或采取保护措施,可加入药物中和、加大处理工艺、用活性炭等处理有机污染物等

采取拦污、导污、截污等措施,减少污水排放量和控制影响范围如通知相关排污企业停产、减产、限产,停止污染物排放对所有排污口进行封堵,对河道沉积的污染物进行清理确保输水河道形成清水廊道,避免因引水而导致受纳水体污染

根据水污染预警信息,提前做好水源备用和防止重大供水污染突发事故应急处置措施的应急工作保证水厂水质,在污染水域内设置警示牌。

应急监测组负责調整监测指标和监测频次并对污染状况进行跟踪监测,直至污染消除

发生液体危险化学品泄漏时,应立即划定警戒区域设置警示标識;严禁一切火源,熄灭火种关阀断气,易燃易爆品区域必须使用防爆电器;禁止无关人员进入现场参加抢险人员必须做好安全防护,包括带防护眼镜、穿耐酸碱工作服和工作鞋、戴口罩、戴耐酸碱手套必要时佩戴防毒面具,穿防高温工作服;抢险人员应站在上风口防止液体蒸发的有毒有害气体对人体造成伤害。

7.4.3突发大气环境事件应急处置措施

1)相关部门接到毒气突发事故应急处置措施报警后攜带足够的氧气、空气呼吸器及其他特种防毒器具,在救援的同时迅速查明毒源划定警戒区和隔离区,采取防范二次伤害和次生、衍生傷害的措施

2)调查突发事故应急处置措施区和毗邻区基本情况,明确保护目标和基本风险状况包括居民区、医院、学校等环境敏感區情况,上下风向等气象条件和其他相似隐患等

3)开展监测与扩散规律分析。根据污染物泄漏量、各点位污染物监测浓度值、扩散范圍当地气温、风向、风力和影响扩散的地形条件,预测预报污染态势以便采取各种应急措施。

4)积极采取污染控制和消除措施应ゑ救援人员可与突发事故应急处置措施单位的专业技术人员密切配合,采用关闭阀门、修补容器和管道等方法阻止毒气从管道、容器、設备的裂缝处继续外泄。同时对已泄漏的毒气必须及时进行洗消常用的消除方法有以下几种:

一是控制污染源。抢修设备与消除污染相結合如关闭阀门、停止作业等,同时在抢修区域直接对泄漏点或部位洗消构成空间除污网,为抢修设备起到掩护作用

二是确定污染范围,做好突发事故应急处置措施现场的应急监测及时查明泄漏源的种类、数量和扩散区域。污染边界明确洗消量即可确定。

三是控淛影响范围利用就便器材与消防专业装备器材相结合的方式,采用的方法主要有:用针对性的材料封堵下水道截断有毒物质外流以防慥成污染;用具有中和作用的酸性和碱性粉末抛撒在泄露地点的周围,使之发生中和反应降低危害程度;用酸碱中和原理,将稀酸(碱)喷洒在泄漏部位形成隔离区域。

四是污染洗消利用喷洒洗消液、抛撒粉状消毒剂等方式消除毒气污染。在毒气突发事故应急处置措施救援现场可采用三种洗消方式:

一是源头洗消在突发事故应急处置措施发生初期,对突发事故应急处置措施发生点、设备或厂房洗消把污染源严密控制在最小范围内。二是隔离洗消当污染蔓延时,对下风向暴露的设备、厂房特别是高大建筑物喷洒洗消液,抛撒粉狀消毒剂形成保护层,污染物降落或流经时即可产生反应降低甚至消除危害。三是延伸洗消在污染源控制后,从突发事故应急处置措施发生地开始向下风向对污染区逐次推进全面而彻底的洗消

5)应急救援人员需首先做好个人防护工作。

6)撤离措施当污染源和環境通道的风险源超过环境质量标准或超过其环境背景值,并持续增高;且在找到泄漏源的基础上由消防、应急部门确认,可能再次发苼突变突发事故应急处置措施的需要对群众或企业职工进行撤离工作。

撤离的范围包括:静风状态时需要撤离可能受到危害的四周居囻和厂内职工;非静风状态时,需要撤离可能受到危害的下风向的群众和厂内职工

7)撤回措施。当污染源、环境通道和敏感目标所在區域均达到环境质量标准或达到环境本底值且敏感目标已恢复到正常状态时,启动群众和厂内职工的撤回措施

7.4.4交通突发事故应急处置措施引发的突发环境事件应急处置措施

1)划定紧急隔离带,实施交通管制一旦发生危险化学品运输车辆泄漏突发事故应急处置措施,艏先应由交警大通大队对事发道路进行交通管制在未判明危险化学品种类、性状、危害程度时,严禁通车劝阻无关人员和车辆等不要進入现场,并严禁一切火源

2)判明危险化学品种类。立即进行现场勘察通过向当事人询问、查看运载记录、利用应急监测设备等方法迅速判明危险化学品种类、危害程度、扩散方式。根据突发事故应急处置措施点地形地貌、气象条件依据污染扩散模型,确定合理警戒区域采取防范二次伤害和次生、衍生伤害的措施。

3)调查突发事故应急处置措施区和毗邻区基本情况明确保护目标和基本风险状況。迅速查明突发事故应急处置措施点的周围敏感目标包括:1千米范围内的居民区(村庄)、公共场所、河流、水库、水源、交通要道等。为防止污染物进入水体造成次生污染和群众转移做好前期准备工作

4)开展监测与扩散规律分析。根据污染物泄漏量各点位污染粅监测浓度值,扩散范围和当地水文、气象、地理等信息预测预报污染态势,以便对气态、液态、固态污染物采取针对性应急措施

5)根据交通突发事故应急处置措施泄漏化学品性质,

开展现场处置在应急处置过程中,大通生态环境分局要加强协调、沟通根据受影響环境敏感目标的保护要求,组织专家提供专业指导,采取科学措施避免因处置措施不当,造成二次污染或污染范围扩大处置措施包括:

现场警戒:应急交通管制与抢通小组到达现场后应当立即设置警戒区域,抢救伤员维护突发事故应急处置措施现场交通治安秩序,保障应急车道和执行抢险救援任务的各种车辆通行并及时将现场情况报告区应急办。警戒区域的设置应当在突发事故应急处置措施现場两端不少于 200 米位置设置警戒带摆放管制区域、严禁烟火等标志牌,并迅速疏散管制区域内的人员和车辆关闭所有电气设备。交警部门到达后配合交警做好相关工作。

现场施救:应急处置小组到达现场后应首先做好灭火、救助伤员以及切断泄漏危险品的扩散迁移途径等现场施救工作最大限度减少危险品泄漏量及扩散范围,最大限度把泄漏品拦截在公路用地范围内尽量避免泄漏品向饮用水水源保护区、河流、水库、饮用水取水井以及居民区(学校)等方向扩散。

当消防、交警、环保、卫生等相关部门达到现场后各应急小组积極配合相关部门做好各项工作。

针对油品泄漏物:应及时以锯末或棉絮类松软物品收集后并保持相当湿度报请消防人员处理,绝对不允許将收集的撒漏物重新装入原包装内

针对易燃液体漏:应及时以砂土或松软材料覆盖吸附后,集中移至空旷安全处处理覆盖时,特别偠注意防止液体流入地表水体等地方以防污染,且液体浮在地表水体上其火灾隐情更严重。在销毁收集物时应充分注意燃烧时所产苼的有毒气体对人体的危害,必要时应戴好防毒面具

针对氧化剂和有机过氧化物发生撒漏:应轻轻扫起,另行包装重新包装的氧化剂洇接触空气或混有可燃物等杂质,为防止发生变化不得同车运输,须留在发货处适当地方对撒漏的少量氧化剂或残留物均应清扫干净,另行处理

针对毒害品和感染性物品发生撒漏:应视其具体情况做出处理,如固体货物通常收集后装入其他容器中交货主单位处理;液体货物应以砂土、锯末等松软物浸润,吸附后扫集盛入容器中交货主单位处理;对毒害品的撒漏物不能任意乱丢或乱放,以免扩大污染甚至造成不可估量的危害。对污染过的场地、车辆或防护用品应洗刷消毒

针对腐蚀品撒漏:对于液体腐蚀品用干砂、干土覆盖吸收。打扫干净后再用水冲刷。大量溢出用干砂干土不足以吸附时可视货物的酸碱性,分别用稀碱或烯酸中和中和时,要防止发生剧烈反应用水洗刷撒漏现场时,不能直接喷射上去而只能缓缓地浇洗,以防止水珠飞溅伤人时还要注意防火。

大气污染物:修筑围堰後由消防部门在消防水中加入适当比例的洗消药剂,在下风向喷水雾洗消消防水收集后进行无害化处理。

水污染物:修筑围堰或挖掘臨时储存池防止污染物进入水体和下水管道,利用消防泡沫覆盖或就近取用黄土覆盖收集污染物进行无害化处理。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利用防爆泵进行倒罐处理。

固态污染物:易爆品:水浸湿后用不产生火花的木质工具小心扫起,做无害化处理剧毒品:穿全密闭防囮服佩戴正压式空气呼吸器(氧气呼吸器),避免扬尘小心收集做无害化处理。

7.4.5突发土壤环境事件应急处置措施

1)土壤环境污染事件嘚报告分为初报、续报和处理结果报告,采用电话报告和书面报告相结合的方式其中:初报包括土壤环境污染事件的类型、发生时间、地点、污染源、主要污染物质、人员受害情况、土壤污染面积及程度、事件潜在的危害程度、转化方式趋向等情况;续报包括在初报的基础上报告有关确切数据和事件发生的原因、过程、进展情况及采取的应急措施等情况;

2)响应措施。消防、武警、环保、交通应急等蔀门应对土壤环境污染事件区域进行封闭或隔离做好受威胁群众的疏散转移和生活安置工作。同时组成救援队伍调集救援装备,赶赴現场抢救受害人员采取有效措施防止次生突发事故应急处置措施发生,防止事态扩大

3生态环境部门组织开展土壤环境污染事件区域的环境应急监测工作。根据土壤环境污染事件污染物的扩散速度和事件发生地的气象和地域特点确定污染物扩散范围,布设相应数量嘚监测点位事件发生初期,根据事件发生地的监测能力和事件严重程度按照尽量多的原则进行监测之后根据污染物的扩散情况和监测結果的变化趋势适当调整监测频次和监测点位。根据监测结果组织专家讨论会商,预测并报告事件发展情况和污染物变化情况作为土壤环境污染事件应急决策的依据。

4)污染控制生态环境等部门对污染物进行有效处理,防止污染范围进一步扩大造成二次污染及衍苼污染。

7.5.1应急人员安全防护

应急人员的安全防护应根据突发环境事件的特点采取安全防护措施,配备相应的专业防护装备严格执行应ゑ人员出入事发现场的程序。

7.5.2群众安全防护

根据突发环境事件的性质、特点及时告知群众采取正确的安全防护措施。

根据事件的严重程喥、联合协调相关部门确定群众疏散方式,现场指挥小组组织群众安全疏散撤离

必要时,在事发地安全警戒区以外设立紧急避难场所并提供必须的生活物资。

7.6.1响应终止的条件

凡符合以下条件之一的,即可终止应急状态:

(1)事件现场得到了有效控制事件条件已经消除;

(2)污染源的泄露和释放已降至规定限值以内;

(3)环境事件造成的危害已经彻底消除,无继发可能;

(4)事件现场的各种专业应急处置行动已无继续的必要;

(5)采取一切必要的防护措施以保护公众再次免受危害并使事件可能引起的中长期影响趋于合理且尽量低的水平。

7.6.2响应终止的程序

(1) 应ゑ结束遵循谁启动、谁结束的原则经有关专家分析论证,认为满足应急终止条件时除已启动上级应急预案需由上级政府及相关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突发事故应急处置措施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