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越欧洲和非洲,植被越来越稀疏后又越来越稠密,请分析这种变化的原因

东临战乱纷争不断的西亚地区喃与非洲大陆隔地中海相望。且内部包含曾受战乱困扰、经济相对落后的巴尔干半岛特殊的地缘位置及空间的临近性使得欧洲在历史上┅直是西亚、北非国家难民迁移的传统目的地。

1. 西亚、北非国家难民持续较多的主要原因是

2. 希腊滞留难民数量远多于其他国家的原因是

A. 位於难民迁移的重要交通节点

B. 人种、民族与西亚、北非等国相同

C. 对待移民有宽松的接收政策

D. 国土辽阔环境承载力强

3. 导致法国、德国接收难囻数量明显不同的主要因素是

结合地理时事和地理图像考查人口迁移的影响因素,意在考查学生读图和迁移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具体区域人ロ迁移现象的能力

结合当前时事新闻和材料信息“东临战乱纷争不断的西亚地区”可知西亚、北非国家近年来政治局势动荡,战乱较多是难民持续较多的主要原因,选B

从图中可以看出希腊位于西亚、北非等地难民进入欧洲的交通要道,因而滞留难民数量多故选A。

法國、德国国土面积相差不大、均为西欧发达国家因而其风俗民情、环境质量和基础设施差别不大,对待移民的政策不同导致其接收难民數量差异显著故选C。

由于价格亲民、款式种类繁多许多快时尚服装品牌备受国人的欢迎,如西班牙品牌Zara、日本品牌优衣库等而近些姩,很多细心的顾客发现原本标牌上的“Made  in China”(中国制造)字样已经逐步被“Made in Vietnam”(越南制造)所取代。

4. Zara、优衣库等品牌最初选择“Made in China”的主偠原因是中国

①矿产资源丰富  ②交通便利  ③市场广阔  ④劳动力丰富廉价

5. 导致诸多快时尚服装品牌将生产加工企业由中国转移到越南的主导洇素是

6. 为应对该趋势中国应

中国社会经济发展快,人口众多快时尚服装销售市场潜力广阔,③正确;服装加工制造业业为劳动力指向型工业中国有大量丰富廉价的劳动力,适宜服装加工业的发展④正确。故选B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我国劳动力成本逐渐上升使得服裝加工利润下降,为保持较高利润需要将加工企业转移到劳动力价格更低的越南等国,D正确故选D。

快时尚服装生产加工企业转移的主偠原因是我国劳动力成本上升因此提高自动化水平有助于降低劳动力成本。故选C

【点睛】“Made in China”即中国制造,说明该类工厂为劳动密集型产业学生应熟知劳动密集型产业在世界的转移规律和原因:

(1)区域产业转移的一般规律是先转移劳动密集型产业和轻工业,进而转迻资金密集型产业和重工业最后是技术密集型产业,一般方向是由发达国家(地区)转移到发展中国家(地区)

(2)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原因為:随着发达国家工资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及传统工业区面临日益沉重的环境压力部分发展中国家基础设施和投资环境的明显改善,大量的劳动密集型产业由发达国家转移到发展中国家

重庆地区地下热水资源丰富,上涌的温泉热水中含有较多的微量元素及有益化学成分具有重要的开发利用价值。碳酸盐岩是重庆地区主要的热储层富含蒸发盐类、天青石矿、溶解性较强的F、B、Br以及可溶性硅酸盐类;碳酸盐岩出露区接受大气降水的入渗补给,沿背斜两翼深循环获得来自深处的热流加热后上升汇集,汇集处温泉钻井初期多自流热水

7. 图Φ温泉最可能位于

8. 与虚线内地下水流向一致的是

9. 温泉中微量元素主要来自于

考查地质构造、岩石、温泉等知识,意在考查学生获取地理图攵信息的能力和迁移运用知识的能力

根据材料中“汇集处温泉钻井初期多自流热水”及图示地下水的流向,可以判断图中温泉多位于向斜槽部(向斜是良好的储水构造槽部压力大,有助于自流温泉出现)故选A。

地下水的流向受地下含水层走向的影响因此岩层走向与哋下水流向一致。故选A

温泉水主要位于热储层中,其为碳酸盐岩富含蒸发盐类、天青石矿、溶解性较强的F、B、Br以及可溶性硅酸盐类,昰温泉中微量元素的主要来源故选C。

江淮气旋是造成我国东部地区强降水的重要天气系统冬春季可出现暴雪。下图为某年2月12日至2月13日某时段受江淮气旋影响下东营市天气变化过程示意图

10. 本次江淮气旋的移动方向大致为

11. 导致13日8: 00前后降水形式发生变化的主导因素是

从图中嘚风向变化可以判断,东营先吹偏东风(表明气旋中心在其西侧)然后吹偏西风(表明气旋中心在其东侧),由此可以判断江淮气旋的迻动方向大致为自西向东故选A。

降雪形式的变化为13日8时前为降雨之后为降雪,读图13日8时前后温度低于0℃因此降水的形式由降雨变为叻降雪,是温度降低导致的故选C。

【点睛】气旋为低压系统气流由四周流向中间,北半球受右偏的地转偏向力影响呈逆时针气旋的鈈同位置其风向不同,位于北部为东北风位于南部为西南风,位于西部为西北风位于东部为东南风,解题时可逆向思维思考通过风姠的变化判断气旋的移动方向。

二、非选择题:共160分第36—42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做答第43~47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做答

(一)必考题:共135分。

12.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在东部湿润环境下的典型丹霞地貌区山块拄往具有强烈的离散性·即山块之闻是分离的,四壁陡立,没有山脊相连,形成一个个“孤岛”状山块。由于山体海拔高度和相对高度较小,难以达到通常意义上产生垂直分异的高差,但其小环境差异导致的自然分异却十分明显,与一般山地显著不同,具有独特的微观自然分异图谱

(1)说出丹霞地貌四壁陡立嘚主要地质作用。

(2)描述坡顶植被分布规律并解释其原因。

(3)同一个山顶同类环带的植被稀疏程度存在阴坡与阳坡的差别推测其差别并筒述理由。

(4)与山坡顶部植被不同山谷坡麓地带往往形成高大茂密的沟谷雨林,简述其主要原因

【答案】(1)风化、侵蚀分割、溶蚀和重力崩塌

(2)植被呈环状分布;平缓山顶都有一定厚度的土层,中心部位土层较厚向边缘部位土层迅速减薄,再往边缘几乎沒有土层岩石裸露;随着土层变薄,土壤保水性变差含水量减少,造成了植被的环状分布格局

(3)阴坡植被较稠密,阳坡较稀疏;甴于丹霞山整体土层薄水分不易保存,阳坡光照强蒸发旺盛,加剧了土壤的干旱程度因而植被较稀疏;阴坡光照弱,蒸发较少土壤水分条件相对较好,因此植被较稠密

(4)沟谷地带地势低,是地表水、地下水汇聚地水分条件好;沟谷海拔低,地形相对封闭热量条件优越;沟谷地带土层比较深厚。

以丹霞地貌为背景考查地质作用和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意在考查学生获取地理材料、图像信息嘚能力和运用地理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

【详解】(1)地质作用有内力、外力丹霞地貌四壁陡立主要是外力风化、侵蚀作用形成的,有風化、侵蚀分割、溶蚀和重力崩塌

(2)读图可知坡顶植被呈环状分布,外环为旱生灌木草本、中环为灌木内环为乔木,造成这种差异嘚原因主要是土壤厚度:中心部位土层较厚向边缘部位土层迅速减薄,再往边缘几乎没有土层岩石裸露;随着土层变薄,土壤保水性變差含水量减少。

(3)丹霞山高度普遍较小因而植被生长的热量条件较好,但阴阳坡植被生长的水分条件差异较大:由于丹霞山整体汢层薄水分不易保存,阳坡光照强蒸发旺盛,加剧了土壤的干旱程度因而植被较稀疏;阴坡光照弱,蒸发较少土壤水分条件相对較好,因此植被较稠密

(4)雨林的存在说明该地植被生长的水分、热量、土壤条件好:沟谷地带地势低,是地表水、地下水汇聚地水汾条件好;沟谷海拔低,地形相对封闭热量条件优越;沟谷地带土层比较深厚。

13.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18年10月23日港珠澳大桥开通仪式在广东珠海举行,习近平出席仪式并宣布大桥正式开通港珠澳大桥采用“桥、岛、隧三位一体”的建筑形式;大桥全路段呈S型曲線,桥墩的轴线方向和水流的流向大致趋平

(1)说出港珠澳大桥修建的主要自然障碍。

(2)推测大桥采用S型曲线的好处

(3)相对于桥梁,说明中段采用隧道模式的优点

(4)从城市发展角度,分析港珠澳大桥对珠海的影响

【答案】(1)海水腐蚀性强;多风浪;多台风等气象灾害;地质条件复杂。

(2)能缓解司机驾驶疲劳;减少桥墩阻水率(减少水流对桥墩的冲击);提升建筑美观度

(3)受海水侵蚀、海水运动影响小;该段海水深度大,隧道更安全;隧道对海面航运影响小

(4)有助于珠海经济腹地的扩大,促进城市化发展;影响珠海城市形态促进其向大桥方向发展;有助于珠海调整城市经济增长模式。

考查交通建设区位条件及其意义意在考查学生迁移运用所学茭通区位条件等知识的能力和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详解】(1)交通建设的自然障碍可从地形、地质、水文、气候等角度分析:跨海大橋建在海上受海水腐蚀强;多风浪和台风灾害;海底地质条件复杂。

(2)由材料“桥墩的轴线方向和水流的流向大致趋平”可知呈S形利於减少桥墩阻水率;大桥跨度较大与直线相比,S形更美观也有助于缓解司机驾驶疲劳。

(3)隧道模式不再需要桥墩且隧道在海水以丅,受海水侵蚀、海水运动影响小;该段海水深度大隧道更安全;对海面航运影响小。

(4)港珠澳大桥的建设使珠海与香港、澳门间的茭通更为便捷经济发展受香港、澳门的辐射带动作用更强,有助于珠海经济腹地的扩大促进城市化发展;影响珠海城市形态,促进其姠大桥方向发展;有助于珠海调整城市经济增长模式

【点睛】交通建设中可能遇到的困难是交通区位一节的常考知识点,学生应识记主偠的影响因素如地形的起伏、地质条件、海拔高低(高寒缺氧)、土壤(冻土)、 气候条件(大风、低温)等,在分析时要充分结合当哋的自然、人文地理环境特征

(二)选考题:共25分。请考生从2道地理题、3道历史题中每科任选一题作答如果多做,则每科按所做的第┅题计分

14.【地理一一选修3:旅游地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2018年12月4日,由云南省西双版纳州人民政府、内蒙古鄂尔多斯市人民政府联合主办的“西双版纳州与鄂尔多斯市‘2+1+多元’旅游城市对话暨区域旅游合作座谈会”在西双版纳召开据悉,此次座谈会是在西双版纳与鄂爾多斯两地联合打造的“双城旅游对话”活动基础上创新从双城到多城旅游合作发展模式,旨在通过两地肾密、务实、有效合作建立┅个源于双城、立足南北、面向全国、接轨国际的旅游交流合作发展平台和跨区域多边旅游联合体,共同开创旅游业发展新局面

简述两哋旅游合作的方向,说出两地旅游合作可能存在的困难

【答案】合作方向:产业构筑、客源共享、人才交流、公共服务。(3点即可)

存茬困难:两地旅游资源类型迥异,交流点较少;两地距离较远交通不便。(2点即可)

考查旅游活动的规划和旅游资源的开发意在考查学生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具体区域旅游活动的规划和开发策略。

【详解】西双版纳州与鄂尔多斯市两地加强旅游合作相互交流利于共同提升旅游产业的服务质量和扩展旅游市场,两地可以在产业构筑、客源共享、人才交流、公共服务等方面加强合作;西双版纳与鄂尔多斯汾别位于我国南北两地相距远,交通不便西双版纳属热带森林景观,鄂尔多斯属温带草原景观两地旅游资源差异较大,交流点较少

15.【地理——选修6:环境保护】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新华社2018年3月12日消息通过综合治理,内蒙古第三大内陆湖岱海湖萎缩趋势放缓湖面媔积从2016年前的年缩减3.9平方公里降低到2平方公里,水位下降速度由2015年的0. 61米下降为0.3米高锰酸钾、氨氮等部分水质主要指标也有好转。

推测内蒙古采取的综合治理措施并简述岱海湖面积萎缩给局部气候带来的影响。

【答案】影响:气候趋干温差增大。

措施:农业、工业节水减少对地表径流的截取;跨流域调水增加水源补给;恢复植被,提高水源涵养能力

以内蒙古岱海湖为背景考查生态保护,意在考查学苼迁移运用湖泊的功能和治理措施等知识的能力

【详解】通过治理后岱海湖湖泊面积的萎缩趋势放缓,水质指标转好说明湖泊来水量畧有回升。湖泊来水量增加的措施可能是:减少河水的引用量农业、工业生产采取节水措施;跨流域调水增加水源补给;恢复植被,提高水源涵养能力;湖泊萎缩后湖水水量减少,蒸发量减少湖泊调节气候的功能下降,气候趋干温差增大。

【点睛】湿地(湖泊)的功能有:生态——涵养水源、调蓄洪水、调节气候、美化环境、净化水污染、保护生物多样性;经济——提供水资源、航运、旅游观光、提供农副产品及矿产、能源等;主要的治理措施有:退田还湖、退田还沼泽恢复和重建湿地;植树造林,保持水土;保护野生动植物、禁止滥捕滥猎;建立湿地自然保护区;建立保护湿地的法规增强保护湿地意识;合理用水;防治水污染等。


长沙市一中2020届高三月考试卷(五)地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4小题每小题1.5分,共51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20194月国家推出全面取消城区常住人口在100万~300万的城市落户限制,放宽城区常住人口在300万~500万的城市落户条件超大特大城市要调整完善积分落户政策,大幅增加落户规模、精简积分项目下图为20022017年安徽、上海、江苏、浙江四个省级行政区常住人口占全国人口比重的变化统计图。

1. 图中①②③④㈣个行政区依次是

A. 上海、江苏、浙江、安徽 B. 浙江、江苏、上海、安徽

C. 浙江、安徽、上海、江苏 D. 上海、安徽、江苏、浙江

2. 2013年之后行政区瑺住人口占全国比重逐步提高的主要原因最可能是

A. 全面二孩政策实施 B. 人口转变为净迁入

C. 人口回流不断增加 D. 全国人口增速放缓

3. 20194月国家推出噺的城市落户政策后,对行政区可能产生的影响是

A. 城市化速度明显加快 B. 加重基础设施压力

C. 加剧高端人才流失 D. 经济增长动能减缓

安徽、上海、江苏、浙江四个省级行政区安徽是经济较落后省份,人口迁出较多其人口占全国比重呈下降趋势,是安徽CD错误;上海是经济朂发达的行政区,对人口吸引力最强人口占比涨幅最大,但是上海人口总量比其它三个省份少因此占比少,为上海A正确,B错误故选A

全面放开二胎政策是从201611号开始的A错误;行政区早期人口迁出量大,为净迁出净迁出减少,常住人口占全国比重也会升高图中无法判定人口是否转变为净迁入,B错误;行政区早期人口迁出量大随着产业转移,人口回流不断增加人口净迁出减少,常住囚口占全国比重逐步提高C正确;20131115日实施单独二孩政策,全国人口增速加快D错误。故选C

20194月之前,100万~300万的城市落户受限制20194朤之后放宽城区常住人口在300万~500万的城市,超大特大城市要调整完善积分落户政策大幅增加落户规模、精简积分项目,因此上海迁入人ロ限制减少,迁入人口会增加加重基础设施压力,B正确;城市化已经很高不会明显加快,A错误;高端人才流入增加C错误;人才流叺,经济增长动能增加D错误。故选B

村中城是指很多村落内或邻近村落间围绕特定市场或产业自发形成的。解放前广东省佛山市西樵镇民乐地区凭借发达的水运成为华南丝区的集散中心。改革开放初期当地纺织业蓬勃发展,民乐迅速走上乡村城市化的道路2000年以后,民乐纺织业转移到西樵科技工业园,其村中城的空间景观一直持续至今

读民乐地区图,完成下列各题

4. 与佛山市相比,民樂地区

A. 服务的范围更广 B. 服务的级别更高

C. 服务的种类更少 D. 服务体系更完善

5. 与周边村落相比民乐乡村最先开始城市化的主要区位因素

A. 水运交通便利 B. 科技力量雄厚

C. 改革开放政策 D. 国内市场广阔

6. 2000年以后,民乐地区城市化发展的变化可能引起

A. 产业布局靠近河流 B. 纺织产业技术提升

C. 当地就業结构改变 D. 户籍人口大量增加

城市等越低服务的种类越不和,服务的范围越小民乐地区凭借发达的水运成为华南地区的集散中心,与周边村落相比民乐乡村最先开始城市化的主要区位因素是水运。

民乐地区属于佛山市西樵镇与佛山市相比,民乐地区等级低服务种類更少,服务的范围更小服务体系不如佛山完善。C正确

民乐地区凭借发达的水运成为华南地区的集散中心,与周边村落相比民乐乡村最先开始城市化的主要区位因素是水运。A正确乡村地区科技力量较弱,B错误改革开放政策和国内市场广阔对各地影响相同,CD错误

2000姩以后,民乐纺织业转移到西樵科技工业园,其村中城的空间景观一直持续至今民乐地区城市化发展的变化可能引起当地就业结构的變化,大量农业人口从事第二、三产业C正确。产业布局靠近河流    是城市化主要区位因素没有改变,A错误纺织产业转移,不能使纺织產业技术提升B错误。多为流动人口户籍人口变化不大,D错误

【点睛】主要考查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的能力,全面获取信息进行概括即可难度一般。

下图为电子警察在京港澳高速河北段拍摄的照片图中高速公路中央隔离带植被为常绿灌木。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7. 图中瑺绿灌木不能起到的作用是(  

A. 提高夜间行车安全 B. 缓解司机驾驶疲劳

C. 引导高速公路路线 D. 巩固高速公路路基

8. 图中高速公路中央隔离带植被未選择当地水平自然带的植被类型,主要是考虑其

A. 防眩能力较弱 B. 防风固沙能力弱

C. 种植成本较高 D. 保持水土能力弱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图中常绿灌朩具有提高夜间行车安全缓解司机驾驶疲劳引导高速公路路线的作用隔离带植被的根系可能会破坏路基,ABC错误D错误。故选D

由材料信息可知图中的区域为河北境内的路段,该区域的气候为温带季风气候对应的植被为温带落叶阔叶林,温带阔叶林冬半年植被的叶子是会脱落的而常绿灌木的一年四季不落叶,尤其是在冬季的夜间常绿灌木可以很好的遮挡对向来车的夜间灯光可以更恏地为司机防眩目,因此可知图中高速公路中央隔离带植被未选择当地水平自然带的植被类型主要是考虑其本地的植被的防眩能力较弱,A正确BCD错误。故选A

【点睛】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河北省的气候以温带季风气候为主,其植被带的主要类型为温带落叶阔叶林

福耀集團是我国规模最大和技术水平最高的汽车玻璃供应商。近年来公司构建了产品定制化、制造自动化的生产模式,并在美国、德国等汽车生产大国投资建厂全球市场占有率达25%,下图为福耀集团美国工厂的分布示意图

9. 福耀集团选择到美国建厂的主要原因是(  

避开Φ美间的贸易壁垒

地价和劳动力成本较低

10. 福耀集团汽车玻璃的全球市场占有率高,主要得益于(  

A. 实现制造自动化生产量大 B. 占据最优區位,降低生产成本

C. 研发水平高产品竞争力强 D. 集聚布局美国,产品质量较好

由材料可知美国为汽车生产大国,福耀集团为汽车玻璃供應商选择在美国建厂,主要考虑到周边市场的需求量较大市场正确;福耀集团选择到美国建厂可以很好的规避中美间的贸易壁垒,正确;由材料信息可知美国为汽车生产大国福耀集团选择到美国建厂可以更好的与当地的汽车企业进行生产协作,正确;美国的地價和劳动力成本是比较高的错误。可知ACD错误B正确。故选B

由材料信息可知福耀集团是我国规模最大和技术水平最高的汽车玻璃供應商,该公司的产品的科技含量较高产品的质量是比较高的,其市场竞争力比较强因此可知福耀集团汽车玻璃的全球市场占有率高,主要得益于研发水平高产品竞争力强,C正确ABD错误。故选C

【点睛】第1题美国发达国家,该国的土地成本以及劳动力等生产成本都是仳我国高的

阿巴拉契亚地区曾是美国最大的煤炭产区、第二大盐产区和第三大生铁产区,但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中落伍沦为美国最贫穷嘚地区,且早期滥垦滥伐导致的水土流失、采煤燃煤带来的水污染与空气污染等恶果显露下图为1960年美国阿巴拉契亚地区集中连片贫国区汾布图。

11. 导致20世纪60年代该贫困地区呈集中连片状的主要原因是

A. 人类开发过度 B. 自然环境恶劣

C. 远离东部沿海经济区 D. 人口受教育文化水平低

12. 下列囿助于阿巴拉契亚地区摆脱贫困的措施有

完普基础设施加强区域合作

加强生态治理,改善区域环境

强化煤炭的能源地位发挥资源优势

培育经济增长中心,带动区域发展

本题考查区域可持续发展的相关知识

结合材料阿巴拉契亚地区曾是美国最大的煤炭产区、第②大盐产区和第三大生铁产区,由于期滥垦滥伐导致资源短缺加上水土流失、采煤燃煤带来的水污染与空气污染等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問题突出,致使其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中落伍沦为美国最贫穷的地区,据此判断A正确;该区域位于美国东部地区气候温暖,自然环境较恏B错误;阿巴拉契亚地区靠近东部大西洋沿海经济区,C错误;由于该区域资源丰富早期资源开发,人口城市规模不断扩大因此人口受教育文化水平较高,D错误故选A

本题考查区域的可持续发展的措施结合材料阿巴拉契亚地区由于过度的资源开发导致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致使目前成为经济落后较贫困的地区,针对目前的状况可以完普基础设施,加强区域合作;加强生态治理改善区域环境;培育经济增长中心,带动区域发展;若强化煤炭的能源地位发挥资源优势,将会进一步加剧当地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问题错误,①②④正确故选B

某高中地理兴趣小组到华北某山区古村落进行研学实践该村落堪称山区院落民居的典范,村中保留了大量明清时期的院落下图示意该村落及周边地形。

13. 图中村落因多古民居、古桥等而著名该地理兴趣小组的小明同学想拍摄村落全貌,应选择的最佳拍攝位置是

14. 判断该古村落民居和绿化的最佳布局方案是

A. 坐西朝东房前落叶阔叶林、房后常绿针叶林

B. 坐北朝南,房前落叶阔叶林、房后常绿針叶林

C. 坐南朝北房前落叶阔叶林、房后常绿针叶林

D. 坐北朝南,房前常绿针叶林、房后落叶阔叶林

读图可知图中处地势较低,不能俯瞰村落全貌A错。处东南方向有山脊阻挡视线不能通视,B处东侧有山丘阻挡视线,C处地势较高,视野开阔可以俯瞰村落全貌,D对故选D

读图可知该古村落位于我国华北某山区,由于我国华北位于北半球中纬度房屋建筑最好的朝向是坐北朝南,这种咘局有利于冬季采光;房前落叶阔叶林不会遮挡冬季的阳光房后常绿针叶林冬季可以有效地削弱寒冷的北风,B对故选B

古尔班通古特沙漠位于新疆准噶尔盆地中央是中国面积最大的固定、半固定沙漠。沙漠中的沙丘顶部多流沙植被较少,而沙丘底部植被相对丰富夏季炎热,冬季寒冷年降水量70-150mm,年蒸发量2000mm以上冬季一般有20-30cm深的稳定积雪覆盖。下图为沙漠中某沙丘剖面图

15. 沙丘土壤水分最丰富的季節是

16. 沙丘1-2米深的土层土壤水分含量总体变化规律是

17. 位于丘间平地处的梭梭等植被,可以有效地

A. 增加降水调节气候 B. 涵养水源,增加土壤水汾

C. 防风固沙保护农田 D. 保持水土,减轻洪涝灾害

本题组考查学生基础知识灵活应用能力以及图文信息的获取能力涉及到的知识点主要是汢壤水分的季节变化和位置差异,植被涵养水源增加土壤水分的生态作用,需要抓图中关键信息结合基础知识分析答题。

根据材料該地冬季有20-30cm深的稳定积雪,积雪冬季不会融化而在春季气温回升后,积雪消融水分下渗,土壤水分含量高A正确,D错误该地夏秋 季節气温高,蒸发量大因此土壤水分含量小,BC错误

地下水是可以流动的,坡脚处地势最低水分最容易汇集,因此水分含量最高而坡顶地势最高,因此水分含量最少从图示直奔分布来看,坡脚处植被最丰富也说明水分含量最高,坡顶几乎无植被因此水分条件最差,D正确其余选项错误

尽管丘间平地有梭梭等植被分布,但植被稀疏调节气候作用不大,A错误丘间平地地势低平,土壤水分条件好植被对涵养水源有一定作用,B正确该地位于沙漠中,没有农田分布C错误。水土流失一般发生在地势起伏较大的地区梭梭分布在平哋,且该地降水少不易发生洪涝灾害,不会发生水土流失D错。

位于长江下游的大通水文站是监测长江流域入海径流的重要水文站。讀长江枯水期三峡水库蓄水前后大通站流量变化图完成下面小题。

18. 相对于三峡水库蓄水前蓄水后大通站流量的变化特点是

A. 各月流量均囿增加 B. 水位变化幅度变小

C. 10-次年1月流量一直减小 D. 12-次年3月流量先减小后增大

19. 流量变化将对长江入海口生态环境产生的影响有

A. 水土流失加剧 B. 旱涝灾害减少

C. 土壤盐碱化加剧 D. 生物多样性减少

相对于三峡水库蓄水前,蓄水后大通站流量的变化特点是

图中显示相对于三峡水库蓄水前,蓄水后大通站枯水期的流量1011月明显降低A错误。图中显示与蓄水前相比,蓄水后高水位变低最低水位变高,水位变化幅度变小B囸确。10~次年1月流量一直减小蓄水前与蓄水后变化趋势一致,不是相对的变化特点C不符合题意。12~次年3月流量先减小后增大蓄水前與蓄水后变化趋势一致,不是相对的变化特点D不符合题意。故选B

流量变化对长江入海口的水土流失影响不大,A不符合题意三峡蓄水後,使得长江入海口的流量季节变化减小高水位下降,减轻了洪涝灾害压力低水位有所上升,减轻了旱灾影响从而使当地旱涝灾害減少,B符合题意长江入海口为湿润地区,不易产生土壤盐碱化C不符合题意。三峡蓄水后使得长江入海口的流量季节变化减小,水环境更加稳定对当地生物多样性影响不大,生物多样性减少的可能性小D不符合题意。故选B

年,三峡库区上游干流河道与支流香溪河交彙处附近的泥沙冲淤厚度变化如下图所示香溪河泥沙输移集中在汛期。

20. 泥沙淤积最为严重的河段是

A. 谭家河纱帽山河段 B. 凿子石油娄沟河段

C. 老鼠石张家滩河段 D. 木家湾张家滩河段

21. 孔岭一羊圈子河段泥沙所受冲刷作用最大的时间段最可能出现在

22. 与纱帽山段相比,影响香溪河河口泥沙冲淤厚度的主导因素是

A. 植被状况 B. 地形起伏 C. 河道宽度 D. 水位顶托

读图可知老鼠石张家滩河段,河道宽阔泥沙淤积厚度最大。故C正确ABD错误。

受季风影响当地6~8月降水量大,河流径流量最大流水冲刷作用大,故B正确ACD错误。

香溪河河口与纱帽山段相仳植被、地形、河道宽度差异并不明显,河口泥沙淤积更厚是受长江下游水位顶托作用,河流流速减慢搬运能力降低,故D正确ABC错误。

2019925日福建平潭海峡公铁大桥全线贯通平潭海峡为世界三大风口海域之一,曾因风大、浪高、水深、流急等原因被称为建桥禁区下图为平潭风频和风速玫瑰图。

23. 平潭岛大风天气最频繁的地点位于

24. 近年来平潭岛大风日数呈递减趋势其原因最有可能

A. 区域气压差变小 B. 台风等天气变少

C. 抗风灾能力增强 D. 沿海防护林建设

平潭风频和风速玫瑰图显示,当地北偏东22.5°风频最大图中地东北方向为广阔的海洋,对东北风阻挡小摩擦力小,因此大风天气最频繁选项A符合题意。图中地的北偏东22.5°方位附近有半岛阻挡大风天气相对地會较少,大风天气的频率相对较低排除B。图中地和地为当地盛行风的背风海岸大风天气相对较少,频率相对较低排除CD。故选A

没有材料信息和统计资料表明当地近年来区域气压差变小和台风等天气变少,因此这些原因导致平潭岛大风日数呈递减趋势的可能性不夶排除AB。抗风灾能力增强与当地大风日数递减没有直接关系排除C。当地政府和居民积极营造沿海防护林对风力有一定的阻挡作用,减弱风速使得当地大风日数呈递减趋势,因此沿海防护林建设最有可能是导致近年来平潭岛大风日数呈递减趋势的原因选项D符合题意。故选D

【点睛】影响风力的主要因素:水平气压梯度力(离风源的远近)、摩擦力(下垫面性质和起伏程度)、地形因素(峡口效应等)等。

扬沙指本地或附近尘沙被风吹起而造成的一种天气现象图1为江西省多年平均扬沙日数分布图,2为近年来鄱阳湖水域面积变化图。

25. 甲地扬沙日数较多的主要原因

A. 夏季风力强劲 B. 夏季蒸发旺盛 C. 冬季高压控制 D. 冬季沙源丰富

26. 21世纪以来鄱阳湖水域面积变化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昰

A. 供水能力提升 B. 湖泊航运价值提高

C. 农副产品增多 D. 调节气候能力增强

夏季风一般风力较小,且甲地河流水位高河滩泥沙很少出露,沙源较尐夏季虽然蒸发旺盛,但降水更多因此当地夏季很少有扬沙天气,排除AB冬季当地如果受高压控制,盛行下沉气流则风力较弱,鈈易形成扬沙天气排除C。冬季甲地河流水位低,河滩许多出露河滩上沙源丰富,且冬季风强劲盛行偏北风,与河谷延伸方向一致形成狭口效应,风力加大容易吹起河滩上丰富的沙尘,形成扬沙天气选项D符合题意。

图中显示年,鄱阳湖水域面积逐步扩大供沝能力会提升,湖泊空间资源加大有可能湖泊航运价值提高,但这些不是对生态环境的影响AB不符合题意。鄱阳湖水域面积扩大主偠是退田还湖所致,因此农副产品不会增多可能减少,且农副产品的变化不是对生态环境的影响C不符合题意。随着湖泊面积的增大會增加当地空气中的水汽含量,会使当地气温变化减小从而使得调节气候能力增强,选项D符合题意

【点睛】厚田沙漠位于江西省南昌市新建区厚田乡南部(北纬2825-2830分,东经1154650-1154845秒)距南昌市28公里,厚田沙漠号称江南第一沙漠拥有沙山、沙洲面积达4.4万畝。2003年以来随着厚田沙漠旅游开发力度逐渐加大,在旅游开发的同时没有注重沙漠化治理工作,治理力度由此减弱甚或停止沙化程喥又有抬头之势,沙漠化土地面积也随之扩大隆冬时节,强劲的西北风吹得沙尘飞扬侵袭村庄农田,淤塞河道水田给南昌的生態环境带来严重影响。

下图为火地岛地形及周边洋流示意图火地岛东西部自然景观差异大,西部植被茂密以温带落叶阔叶林为主,东蔀为温带草原和荒漠火地岛东南沿海的乌斯怀亚港是南极科考的重要中转站,每年都会有上千支科考队和捕虾船队在此集结

27. 造成火地島东西区域自然景观差异大的主要原因是(  

A. 西部为西风迎风坡,降水较多 B. 东部受西风漂流影响降水较少

C. 西部紧邻海洋,水汽充足 D. 东部受巴西暖流影响气温较高

28. 推测南极科考队和捕虾船只每年在乌斯怀亚港集结的时间最可能是(  

29. 某捕虾队欲前往甲海域捕捞,推测其可能遭遇的天气是(  

A. 狂风急浪 B. 风平浪静

C. 晴暖微风 D. 绵绵细雨

根据图中信息可知火地岛位于南半球盛行西风带内。结合火地岛地形分布图可知西部为西风迎风坡,降水较多东部为西风背风坡,降水较少从而西部为温带阔叶林,东部为温带草原和荒漠因此可知造成火地島东西区域自然景观差异大的主要原因是西部为西风迎风坡,降水较多A正确,BCD错误故选A项。

根据材料可知火地岛位于南半球,南极科考队考查应选择气温较高的时间即南半球的夏季进行科考11月到次年3月为南半球夏半年,ABC错误D正确。故选D

根据图中信息可知结合苐2题的解析可知,甲海域适宜捕虾的时间为11月到次年3月此时气压带风带南移,甲海域受盛行西风影响大捕虾队在甲海域可能遭遇狂风ゑ浪,A正确BCD错误。故选A

【点睛】第1题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火地岛是位于西风带内的,其西部是位于盛行西风的迎风坡的西坡多地形雨,其降水较多东坡为西风的背风坡,其降水较少

山谷风是局地性的大气运动,对小尺度区域的气候、农业影响较大昆明某中学地悝学习小组历经一年时间时附近山区进行山风与谷风的观厕{从而得出一些结论。下图示意该中学附近山区某时刻旗子的飘向

30. 学习小组觀测发现,利于山谷风形成的天气条件是

A. 阴雨天气 B. 晴朗天气

C. 降温天气 D. 大风天气

31. 图中旗子的飘向说明此时该地区

A. 山风势力较强 B. 谷风势力较強

C. 大气对流显著 D. 受山谷风影响小

32. 若该小组夜间在某山坡观测到的山谷风为西风,则该山坡朝向

晴朗天气白天太阳辐射强,山坡上的空气增溫快,利于谷风的形成;夜间大气保温作用弱,山坡上的空气降温快利于山风的形成。选项B正确

读图可知,图中不同山坡、山顶旗子的飄向一致说明此时该地区受较大规模同一来向的风控制,受山谷风影响小。选项D正确

夜间,山坡上的空气迅速冷却,沿坡下滑,流入谷底,形荿山风若在该山坡夜间观测到的山谷风为西风,则该山坡朝向为东选项A正确。

读西北航道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33. 西北航道是指从大覀洋经北极海域再进入太平洋的航道,以往因受冰封影响航运有限;但依2007年的观测,海冰融化程度加大航运之利已有改善。该航道洳果进入大规模商业运输的阶段时最不利下列哪个国家的经济发展(

34. 随着西北航道海冰的融化,阿拉斯加的生态系统可能出现下列哪种變化(  

A. 大型企鹅的数量减少 B. 北极熊的生物群落增加

C. 小麦种植的面积增加 D. 落叶灌木林的面积增加

西北航道可取代欧、亚传统经巴拿马运河嘚航线且有效缩短通航距离达9000公里。因此丹麦、日本、加拿大皆可获利;而极度依赖运河带来的通行费收入及转口贸易的巴拿马,其財政与经济将会受到严重冲击ABC错误,D正确故选D项。

企鹅是南半球的动物阿拉斯加一带是没有企鹅的,A错误暖化使北极海冰期愈来愈短,北极熊寻找食物和栖息地的难度愈来愈高生存备受威胁,阿拉斯加的北极熊处境更艰难随着西北航道海冰的融化,北极熊的生粅群落会减少B错误。依目前变暖速度来看阿拉斯加由于纬度过高,可能由冰原变为苔原但还是不适合小麦生长,C错误全球变暖有鈳能使原本分布较为南边的落叶灌木林向北扩展至阿拉斯加,D正确故选D项。

【点睛】第2题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北极熊是喜寒的动物随着铨球气候变暖趋势的加剧,南北两极地区海冰的大量的融化北极熊的生存环境将会进一步恶化。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49分。其中35-37为必考题38-39题为选考题)

35.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厄瓜多尔共和国位于南美洲西北部。西临太平洋面积25.6万平方千米,东、西蔀多平原属热带雨林气候,中部气候温和下图为厄瓜多尔水系、城市、铁路分布示意图。

1)描述厄瓜多尔的铁路分布特征

2)简偠分析厄瓜多尔中部相对东西部气候温和的主要原因。

3)判断厄瓜多尔河川径流总量的东、西部差异并分析其主要原因。

4)说明自嘫环境特征对厄瓜多尔城市分布的影响

【答案】(1)特征:线路较少,密度较小没有形成明显的铁路网;中部铁路主要穿过高山高原哋区(河流源地);铁路多与海港城市相连;最长铁路两端呈东西走向,中段呈南北走向

2)厄瓜多尔位于赤道附近,东西部为热带雨林气候气候湿热,中部地区海拔高气候较凉爽温和(且气温年变化小)。

3)差异:东部总量大于西部原因:东部流域面积大于西蔀;东部为信风迎风坡,降水量大于西部;东部河流密度大于西部

4)中部山地高原海拔高,气候温和使得城市主要集中在中部地区;东、西部以热带雨林气候为主,气候湿热城市分布较少(稀疏);河流较多,水源丰富部分城市沿河分布;西部临海,交通便利哆个城市沿海分布。

试题考查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详解】(1)厄瓜多尔的铁路分布特征可从图中读出,从图中看厄瓜多尔只有彡条铁路线可知该地区铁路线较少,密度较小没有形成明显的铁路网;结合图中的河流流向、国界线可看出中部铁路主要穿过高山、高原地区;从图中可看出铁路多与海港城市相连;最长铁路两端呈东西走向,中段南北走向

2)从图中看厄瓜多尔中部河流向两侧流,鈳判断出中部地区比东、西两侧海拔高气候温和,东西两侧是热带雨林气候全年高温多雨。

3)河川径流总量受河流流量、流域面积影响图中东西两侧都是热带雨林气候,降水量都较多但东部地区又位于信风带的迎风坡,降水更多河流流量更大;从图中看东部流域面积、河流密度大于西部地区,东部河川径流总量比西部大

4)影响城市分布的自然因素有气候、地形、河流等;从图中看该地位于赤道附近,是热带雨林气候气候湿热,因此城市多分布在海拔较高气候温和的中部山地高原地区东西部城市分布较少;图中部分城市沿河分布,河流可为城市供水;西部临海交通便利,多个城市沿海分布

36.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地质时期,非洲板块不断与欧亞板块碰撞约560万年前,直布罗陀海峡彻底闭合地中海与海洋唯一的通道中断。在地中海被阻隔的几十万年里地中海成为一个深达3000多米的巨大盆地。直到约533万年前直布罗陀地区发生大面积断裂,直布罗陀海峡完全被打开海水重新注入地中海,地中海水位和大西洋水位持平下图为地中海地区示意图。

1)分析地质时期直布罗陀海峡彻底闭合对地中海水文特征的影响

2)地质勘探发现地中海海底留存有河流侵蚀地貌以及海底岩层下方有盐矿层,解释其形成原因

3)分析533万年前直布罗陀海峡重新打开对当时地中海地区气候的影响。

【答案】(1)直布罗陀海峡彻底闭合地中海与大西洋的海水交换阻断,由于地中海地区夏季高温少雨海水被大量蒸发,导致海面不断丅降盐度不断上升。

2)由于地中海的海面不断下降盐度不断上升,大量盐分在底部结晶并沉积形成盐矿层。同时由于海底露出,在海盆上发育出河流形成了河流侵蚀地貌。

3)直布陀罗海峡重新打开后大西洋海水重新流入地中海,蒸发量增大空气湿度增加,降水量增多气温的年较差和日较差减小。

本题以直布罗陀海峡的变化为背景材料考查了塑造地表形态得力量、气候影的响因素的相關知识,主要考查了考生获取解读地理信息、调动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

【详解】(1)随着非洲板块和亚欧板块的不断撞击,最终直布罗陀海峡彻底闭合地中海与大西洋的海水交换也由此被阻断,地中海地区属于地中海气候该区域夏季高温少雨,蒸发量比较大海水被夶量蒸发,导致海面不断下降该区域的海水的盐度不断上升。

2)地质时期地中海的海面不断下降盐度不断上升,大量盐分在海底底蔀结晶并最终沉积形成盐矿层。同时由于该海域的海底露出,在海盆上发育出河流在河流流水侵蚀的作用下,逐渐形成了河流侵蚀哋貌

3)直布陀罗海峡重新打开后,大西洋大量的海水重新流入地中海该区域的蒸发量增大,空气湿度也随之增加该区域的降水量囿所增多,地中海地区的气温的年较差和日较差都有所减小

【点睛】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地中海一带属于地中海气候,该区域夏季炎热干燥夏季的蒸发量是比较大的,冬季温和多雨冬季的气候是比较湿润的。

37.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下图为我国滇西某地地质剖面礻意图我国滇西地区岩浆岩广布,在一些凹陷盆地有沉积岩分布

(l)分析该地岩浆岩广布的原因。

(2)简述该地煤矿开采的优势条件

(3)推测a断層东北方向没有煤矿分布的原因。

【答案】(1)地处板块交界处附近地壳运动活跃,发育多条断层构造带火山活动频繁。

(2)外力侵蚀明显礦体出露地表,开采难度小;处于背斜一翼地层结构稳定且不易积水。

(3)由图可知煤层存在丁P2i地层,a断层东北方向缺失P2i地层;原因可能昰P2i地层形成后由于处丁断层上升岩块一侧裸露出地表,受外力侵蚀搬运而缺失;也有可能是在P2i地层形成过程中不具备P2i地层形成的沉积环境

本大题以我国滇西某地地质剖面示意图为材料,设置三道小题涉及岩浆活动、矿产开发、地质作用等相关内容,考查学生利用所学知识和题中信息分析地理问题的能力

【详解】(l)岩浆岩由岩浆活动产生,岩浆活动与地壳运动有关材料信息表明,当地位于我国云喃西部属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交界处附近,地壳运动活跃多断裂构造,岩浆活动频繁因此该地岩浆岩广布。

2)该地煤矿开采的優势条件应从图中信息获取进行描述图中显示,由外力侵蚀明显煤层矿体已经出露地表,开采难度较小开采成本较低;图中显示,煤层位于处于背斜一侧背斜拱形构造,地层结构稳定且不易积水,地下开采安全

3)图中显示,煤层存在丁P2i地层根据图中P1m的位置判断,a断层东北侧岩层向上运动地势高而受外力侵蚀强烈,导致P2i地层侵蚀搬运而缺失导致a断层东北方向没有煤矿分布;也有可能是在P2i哋层形成时期,a断层东北侧不具备形成P2i地层或煤层的沉积环境

请考生从38.39两题中任选一题作答,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

38.【地悝——选修3:旅游地理】

全域旅游是指在一定区域内以旅游业为优势产业,通过对区域内经济社会资源尤其是旅游资源、相关产业、生態环境、公共服务、体制机制、政策法规、文明素质等进行全方位、系统化的优化提升实现区域资源有机整合、产业融合发展、社会共建共享,以旅游业带动和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一种新的区域协调发展理念和模式

地处武陵山区的重庆市武隆区,山高沟深、地少土瘠1993年,武隆县委做出了大力发展旅游的战略决策把旅游业作为全县支柱产业加以培育。以199451日芙蓉洞正式对外开放为标志武隆旅游业从无到有,并迅速发展近几年,武隆围绕高山生态持之以恒推动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打造大景区联动产业,建设美丽乡村回引人才吸聚资本下乡,全区四分之一人口吃上旅游饭乡村面貌焕然一新。

结合材料说明武隆发展全域旅游对新型城市化和新农村建设的影响。

【答案】有效改善城镇和农村基础设施加快城镇化建设;带动相关行业发展,为城镇化提供有力的产业支撑;使农民实現就地、就近就业就地市民化;改善农村生态环境,建设美丽乡村实现城市文明和农村文明的直接相融,加快从传统生活方式向现玳生活方式转变。

本题以武隆的旅游业发展为背景设置试题涉及全域旅游对新型城市化和新农村建设的积极意义,考查学生综合分析地悝问题的能力

【详解】材料显示,发展全域旅游要求全方位、系统化优化提升区域内经济社会资源尤其是旅游资源、相关产业、生态环境、公共服务、体制机制、政策法规、文明素质等因此,发展全域旅游能加快城镇化建设有效改善城镇和农村基础设施;发展全域旅遊能聚集人气商机,带动现代生态农业和农副产业加工、商贸物流、交通运输、餐饮酒店等相关行业联动发展为城镇化提供有力的产业支撑;发展乡村旅游、观光农业、休闲农业,使农民实现就地、就近就业就地市民化;改善农村生态环境,建设美丽乡村实现城市文奣和农村文明的直接相融,促进农民在家就能开阔视野、提升文明素质加快从传统生活方式向现代生活方式转变。所以发展全域旅游昰推进我国新型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的有效载体。

39.【地理一选修:6环境保护】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汉水是长江最长的支流丹江口水库位于汉水中上游,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水源地下图为丹江口水库外围生态过滤库图。

分别说明生态过滤库中植物与生态过滤坝的作用

【答案】植物的作用:减小地表径流流速,使泥沙沉积;阻截、过滤和吸收入库污染物改善和净化水质;给鱼类提供食物。生态过滤壩的作用:滞留和沉降入库泥沙防止主库泥沙淤积、库容减少;可减少进入主库的污染物和营养盐类,防止主库发生水体富营养化

整體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水源地和水体自净能力的认识,采取适当的工程措施和生物措施对水源地保护的意义可参考沼泽湿地对水体的過滤作用。

丹江口水库作为水源地应该具有良好的水质然而水库上游河段有一定的污染物影响水质,因此在河水进入水库前加以治理使其水质达到标准才能进入水库。从材料可以看出挺水植物位于入口处植株高大密集,它可以减小地表径流流速使泥沙沉积、阻截、過滤和吸收入库污染物。位于河流入库口也便于人力捞取漂浮污染物浮生植物也可以进一步进化水体中的污染物,提高水质植物为鱼類提供饵料,鱼类反过来控制植物的数量使其形成一个良好的生态循环。生态过滤坝(工程措施)作为最后的一道屏障只有表层水体鈳以进入水库。显然它可以降低水速滞留和沉降入库泥沙,防止主库泥沙淤积使得库容减少;可减少进入主库的污染物和营养盐类,防止主库发生水体富营养化

本题主要是沼泽湿地对水体净化作用的应用。本题相当于是在河流入库口人为建造了一个沼泽能够削减径鋶、净化水质、减少河流含沙量等作用。

加载中请稍候......

怀化市中小学课程改革教育质量監测试卷

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其中第II卷第42-46题为选考题,其它题为必考题考生作答时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仩,在本试卷上答题无效

一、选择题:本题共35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华為技术有限公司是1987年成立于深圳的一家民营企业研发投入大,技术发展迅速1996年成为国内电信设备行业龙头。为谋求进一步发展华为確立对外投资战略,在海外建立合资或独资的子公司:巴西(1997年)、印度(1998年)、中东和非洲(2000年)、东南亚和欧洲(2001年)、美国(2002年)o同时华為在国外还建立了16个研究所,分布在美、英、德、法、俄等国家

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对外投资初期时不优先选择发达地区的原因,主要是洇为发达地区

A. 优惠政策少 B. 技术水平较高 C. 远离原料产地 D. 基础设施完善

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的相关工厂在美国选择就近分布于同一个工业园区内这样

A. 有利于企业间的信息交流和合作 B. 有利于共用廉价的劳动力

C. 有利于资源和原料的使用 D. 有利于节约土地,提高土地利用率

本题考查工业嘚区位因素和产业转移.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对外投资初期时不优先选择发达地区的原因是因为发达地区技术水平较高,华为没有竞争优勢B对。发达地区的优惠政策较多A错。技术指向型产业原料、基础设施完善不是主要因素,C、D错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的相关工厂在美國选择就近分布于同一个工业园区内,属于产业集聚这样有利于企业间的信息交流和合作,A对华为是技术指向型产业,廉价的劳动力、资源和原料、土地等不是主导区位因素,B、C、D错

【点睛】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的能力,调动和运用地理基本知识的能力

媄国加利福利亚州的华莱士溪因见证了1857年大地震而名声大噪,成为地质胜景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3. 图中“地质构造线”附近两侧的地块楿对移动方向为

A. 西侧向西北、东侧向东南移动 B. 西侧向东南、东侧向西北移动

C. 西侧向西南、东侧向东北移动 D. 西侧向东北、东侧向西南移动

4. 与1857姩前相比,流域内同等降水条件下流量变小的河段是

根据图示的方向可以看出在其地质构造线的西南侧整体向西北发生位移。A正确

流域内同等降水条件下,乙、丁河段没有发生变化乙原为华莱士溪的一条支流,地震后其径流进入华莱士溪故道华莱士溪的丙河段支流減少,流域面积减小因此流量减小。答案为C

【点睛】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的能力,调动和运用地理基本知识的能力

2019年央视春晚《“儿子”来了》让人们认识到中国人口老龄化带来的一系列问题,表为中国三个区域人口老龄化变动情况袁

5. 形成三个地区老龄人ロ相对份额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A. 人口增长 B. 人口基数 C. 自然环境 D. 人口迁移

6. 下列关于三个地区人口老龄化变动的叙述,合理的是

A. 2005年至2010年东部沿海地區老龄人口比重下降是由于出生率提高

B. 西部地区老龄人口比重持续上升表明西部地区经济发展最快

C. 中西部地区人口大量迁出到东部沿海地區东部沿海地带人口年龄结构年轻化

D. 全国老龄人口比重上升的原因是人口寿命延长及出生率低

本题主要考查我国人口数量变化.

结合我國人口分布东部多西部少的特点,根据表格中三大地区老龄人口相对份额东部大于中西部判断形成三大地区老龄人口相对份额差异的主偠因素是人口基数,故B项正确

2005年至2010年沿海地带老龄人口比重下降是由于劳动力人口迁入,故A项错误;西部地带老龄人口比重持续上升是洇为西部地区劳动力人口迁出故B项错误;人口年轻化指0—14岁人口比重大,中西部人口大量迁入主要是劳动力人口,沿海人口结构将不會年轻化故C项错误;全国老龄人口比重上升的原因是人口寿命延长及出生率降低,D项正确

【点睛】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的能仂,调动和运用地理基本知识的能力

若尔盖湿地自然保护区位于四川省阿坝藏族自治洲境内,该处河曲发育牛轭湖星罗棋布。(如图a)牛轭湖又称河迹湖是由于河流的变迁或改道,曲形河道取直后留下的旧河道形成的湖泊多呈弯月形。(如图b)

7. 若尔盖湿地位于若爾盖沼泽的腹心地带,其形成原因不包括

A. 地势中间低、四周高排水不畅 B. 海拔较高,气温低蒸发量小于降水量

C. 谷地宽阔,河曲发育湖泊众多 D. 地处高原地区,植被稀疏

8. 下列关于牛轭湖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牛轭湖是河流自然截弯取直而形成的 B. 牛轭湖一般形成在平原或高平原哋区

C. 牛轭湖对河流径流的调节作用不大 D. 牛轭湖多分布在河流的凹岸边

本题考查河流地貌及其影响。

若尔盖湿地位于高原海拔高,气温低蒸发弱;地势四周高、中间低,且降水较多河流汇聚,排水不畅;湿地植被丰富D正确。

地形平坦地区的河流在凹岸侵蚀凸岸堆积,河水不断冲刷与侵蚀河岸河曲随之不断的发展,河曲愈来愈弯河流在洪水期时很容易截弯取直,河水从截弯取直的部位流走原有嘚河曲被废弃,原有被废弃的河曲成了牛轭湖但大多有河道与原河流相通,可调节径流C正确。

【点睛】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嘚能力调动和运用地理基本知识的能力。

开普敦是南非的主要港口和第二大城市建于1652年,曾经是欧洲殖民者向亚洲扩张时期重要的供應站并迅速发展成为南非第二大城市。现有多条铁路、公路通往内陆地区及其他国家图示意开普敦城区及交通分布。

9. 开普敦早期城市興起的有利区位条件是

A. 矿产资源丰富 B. 气候温和湿润 C. 地理位置优越 D. 商业贸易发达

10. 从城市功能区的角度分析开普半岛最适宜发展

A. 城市高级住宅区 B. 城市航空港功能区 C. 城市核心功能区 D. 城市生态功能区

本题考查城市区位及城市内部功能分区.

结合材料和图示可知开普敦是南非的主要港口和第二大城市,地理位置优越开普敦地处非洲南端,欧洲殖民者前往亚洲的必经之地是欧洲殖民者向亚洲扩张时期重要的供应站,借助其优越的地理位置大力发展交通运输因此该地区城市兴起主要是借助优越地理位置而发展兴起的,本题C选项正确

从城市功能分區角度分析,开普半岛远离开普敦城区但是有铁路与其相连,该区有大面积的湿地、山峰和开普自然保护区分布因此该半岛人口较少,布局城市生态功能区较好本题D选项正确。

【点睛】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的能力调动和运用地理基本知识的能力。

11.下图为公え900年-1980年中国东部地区冬半年气温与现代均温距平变化图读图回答下题。

图中①②③④四个时期的气温史料记载与之不符的是

A. ①—一(江西九江)“大江冰合,可胜重载”

B. ②一一“苎麻本南方之物……近岁以来苎麻艺于河南”

C. ③一一“十二月太湖冰舟楫不通者逾月”

D. ④┅一《绍兴府志》“合郡大雪寒,运河冰合”

本题考查全球气候变化

【详解】从图中气温变化情况判读,①时期较现代偏暖九江位于喃方地区,故不可能出现“大江冰合”的情况所以①错,不符合其余选项均与图中温度趋势符合。A正确

【点睛】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讀地理信息的能力,调动和运用地理基本知识的能力

二、非选择题:共160分0 3~42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必须作答第43-- 47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作答

(一)必考题:共135分

12.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雅鲁藏布江中游河谷年降水量在300-450mm之间,90%以上的降水量集中在6-9月且多夜雨,有的地方夜雨量占全年雨量的80%以上水土流失严重。位于雅鲁藏布江中游谷地的贡嘎县与扎囊县之间的河岸带在干旱和冬季大风洇素影响下,河谷半固定沙地和固定沙地等沙丘形态随处可见研究人员发现,沙生植物种群存在随植株大小增大聚集强度减弱的现象。这种现象是沙生植物适应环境的表现为青藏高原河谷风沙化土地人工促进植被恢复与重建提供了参考依据。下图示意雅鲁藏布江中游河谷位置

下表示意半固定沙地和固定沙地位置与特点资料。

(1)分析雅鲁藏布扛中游河谷6-9月多夜雨的原因

(2)分析雅鲁藏布江中游河谷半固定沙地的形成原因。

(3)分析半固定沙地、固定沙地沙生植物种群存在随植株增大而聚集度减弱的原因

(4)在治理半固定沙地时,有专家提议采用集聚式种草请说明理由。

【答案】(1)6-9 月受西南季风影响,水汽含量大;夜晚山坡降温快冷空气下沉到谷底,谷底暖湿空气上升冷卻易成云致雨。

2)河水携带上游大量泥沙在河谷沉积;距离河道近枯水季节河床泥沙裸露,风力作用使泥沙在河岸沉积形成流动沙哋;距离河面近沙地受河流丰水季节水位上涨和降水的双重影响,土壤水分条件好不易起沙且植被生长快,有较好的固沙作用形成半固定沙地。

3)幼小植株对土壤水分、养分等资源的竞争较小单位面积土地可以使更多数量的幼小植株存活;幼小植株呈现集聚状态,可以有效抵御风沙危害提高存活机会。较大植株对土壤水分、养分等资源的竞争明显增大;较大植株独立抵御风沙危害能力明显增强导致它们相互庇护的依赖性降低,聚集强度减弱呈现相对分散状态。

4)集聚式种草有利于抵御沙埋和风蚀等不利自然条件的影响提高存活机会;集聚式种草有利于阻挡流水、风力对地表沙粒的侵蚀、搬运,有利于流沙在植株根茎部集聚形成聚沙体,起到保持水土、防风固沙的作用

本题主要考查区域生态环境问题及影响降水的因素。

【详解】(1)雅鲁藏布江中游河谷69月多夜雨的原因要从水汽来源及降水条件考虑(2)雅鲁藏布江中游河谷半固定沙地的形成原因从泥沙来源、半固定(具有移动性和固定性双重特点)角度分析。(3)半固定沙地、固定沙地沙生植物种群存在随植株增大而聚集度减弱的原因主要从植株大小对于水分和养分的需求量大小角度考虑(4)半固定沙地时,采用集聚式种草还是采用分散式种草要从集聚种草对保持水土及防风固沙的作用角度进行分析。

【点睛】考查学生获取囷解读地理信息的能力调动和运用地理基本知识的能力。

13.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美国加利福尼亚州是世界上森林火灾频發地区,2018年秋以来先后多处遭受山火肆虐造成重大损失。其中洛杉矶附近尤其严重

材料二:“圣塔安娜风”是秋冬季节出现在加州南蔀山谷中的季风,从荒漠地带吹来的“圣塔安娜风”经过山区、进入城区后会变得更加干燥(如图a)它来自美国内陆大盆地荒漠地带,以助長所处地区的林区野火而闻名

材料三:2016年7月,世界最大的电动汽车生产商—一特斯拉在美国内华达州的沙漠中建设首座超级电池工厂(如圖b)占地约1300万平方米。预计2020年投产当满负荷生产时,需员工6500人制造电池所需的钴、石墨等原料来自世界各地,生产技术来自日本从原料到成品,整个电池生产、电池回收过程全部在一个工厂内完成工厂的电力来源包括太阳能发电、风力发电和水力发电等。

(l)简析秋季洛杉矶附近林区野火火势猛烈的自然原因

(2)从土壤角度分析林区野火对耐火植物生长起到的积极作用。

(3)评价内华达州建设超级电池工厂的區位条件

(4)简析超级电池工厂对内华达州的影响。

【答案】(1)该地夏季炎热干燥;秋季林区积累大量干燥的枯枝落叶等易燃物;秋季来洎内陆荒漠干燥的“圣塔安娜风”翻越高大山脉后下沉升温;干热气流又顺峡谷穿行加大风速(狭管效应),助长了火势

2)枯枝落葉燃烧后,释放大量矿物质提高土壤肥力;烧死土壤和枯枝落叶中的害虫,降低森林虫害危险;火烧可以提高土温促进耐火植物生长。

(3) 有利条件:能源供应充足;地价较低;市场对超级电池需求量大

不利条件:基础设施较落后(交通运输不便);生态环境脆弱。

4)促进内华达州相关产业发展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增加就业机会,提高居民收入;导致当地人口激增加剧水资源短缺、土地荒漠化等生態环境问题。

本题试题考查工业区位因素、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详解】(1)该地位于30°~40°N的大陆西岸是地中海气候,夏季炎热干燥秋季林區积累大量干燥的枯枝落叶等易燃物;从材料可知,秋季来自内陆荒漠干燥的圣安娜风翻越高大山脉后下沉升温形成焚风;干热气流又順峡谷穿行,加大风速助长了火势。

(2)从土壤角度分析一般考虑土壤的肥力,枯枝落叶燃烧后释放大量矿物质,提高土壤肥力有利於耐火植物对养分的吸收;烧死土壤或枯枝落叶中的害虫,降低森林虫害风险;火烧可以提高表层土温促进耐火植物生长。

3)内华达州建设超级电池工厂的区位条件可从有利和不利两方面分析

4)工业发展对区域的影响应从有利和不利两方面分析,可从经济、社会和生態影响方面切入。

【点睛】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的能力调动和运用地理基本知识的能力。

(二)选考题:共25分请考生从二道哋理题、三道历史题中每科任选.题做答,如果多做则每科按所做的第—题计分。作答时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把所选题目的题号涂黑

14.[地悝-选修3:旅游地理

小明拟于7月到下图所示区域旅游,他计划先去游览吐鲁番盆地的火焰山然后去攀爬天山博格达峰附近的冰川。

为应对旅游地自然环境的特殊性说出小明去两地旅游需要准备的物品,并说明理由

【答案】防暑药品:吐鲁番盆地夏季白天高温酷暑;饮用沝:吐鲁番盆地夏季炎热干燥,需要更多的饮用水;保暖衣服:吐鲁番盆地昼夜温差大夜间需要保暖衣服适当保暖;去冰山需要冰鞋、栤爪、冰锤等防滑工具:便于攀爬博格达峰附近的冰川;氧气瓶、抗缺氧药品:高山海拔高,缺氧易引发高原反应;防寒衣服:高山气温低需要较厚的防寒衣服;防风帐篷:山上风力大,需要防风帐篷等

本题考查旅游过程中注意的问题。

【详解】旅游准备要从旅游目的哋的自然环境特征角度考虑火焰山位于吐鲁番盆地内部,夏季高温炎热干燥7月份去旅游需要预防中暑,携带药品及饮用水由于该地降水少,晴天多昼夜温差大,所以应当适当准备御寒保暖的衣物如果去攀爬冰川,必须做好安全准备工作由于冰川易滑,需要准备栤爪、雪鞋等特殊装备同时,由于海拔高大气稀薄,氧气含量低应当准备氧气瓶等。海拔高气温低,应当准备御寒衣物山上风仂大,需要准备防风帐篷等物品

【点睛】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的能力,调动和运用地理基本知识的能力

15.[地理-选修6:环境保护]

峩国红壤区主要分布在南方地区,红壤区现有耕地面积约占全国耕地面积的1/4是我国重要的农业生产基地。下图示意坡度与土壤冲刷量的關系

说出II坡度范围内最易发生的生态环境问题及其自然原因,并提出合理的土地利用方式

【答案】水土流失;南方红壤区属于热带、亞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降水量大多大雨暴雨;Ⅱ区域坡度比较陡,如滥伐林木或开垦为耕地容易导致水土流失。种植经济林木

本题鉯坡度与土壤冲刷量的关系为背景,考查主要的环境问题及其原因考查土地利用的主要方式,意在考查学生对材料解读与分析能力、有效信息的提取能力和相关知识的迁移应用能力

【详解】据材料可知,红壤区主要分布在南方地区红壤地区跨越热带、亚热带季风气候區,降水集中地形以山地和丘陵为主,坡度较大该地区是我国人口密集地区,人类活动集中植被破坏,容易形成水土流失从图中鈳以看出,18°到24°的地区,流水冲刷严重,需要植树造林保持水土,退耕还林、还牧作为林木业用地,适宜种植经济林木

加载中,请稍候......

我要回帖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