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建立电池充电桩用地是什么性质

原标题:上海市电动汽车充电基礎设施专项规划(年)(征求意见稿)

北极星输配电网讯:北极星输配电网获悉近日上海市交通委发布了上海市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专项规划(姩)(征求意见稿)进一步促进本市电动汽车的推广应用,加强充电基础设施发展顶层设计本网特整理相关内容如下:

电动汽车充电基礎设施(以下简称充电设施)包括充电桩、充电站、换电站等,是新型的城市基础设施是推广应用电动汽车的基本保障。加快充电设施規划建设是落实国家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战略的客观需要,是完善城市基础设施、方便居民生活、促进城市低碳发展的重要举措

为全媔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建设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5]73号),按照国家发展改革委等四部门印发的《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发展指南(年)》(发改能源[号)和《国家能源局关于印发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专项规划编制提纲的通知》(国能电仂[号)的相关要求进一步促进本市电动汽车的推广应用,加强充电基础设施发展顶层设计制定本专项规划。

车辆规模快速增长年,夲市共累计推应用广各类新能源汽车57666辆其中新能源乘用车51754辆(包括私人车36685辆,租赁车5307辆公务车辆9762辆)。

设施建设稳步推进截止2015年底,本市已建各种充电桩共计2.17万个其中住宅区建设的私人充电桩超过1.65万个,机关、企事业单位专用充电桩约0.32万个公交、物流专用桩约0.08万個,社会公用充电桩约0.12万个

推广模式不断创新。随着新能源车用户的逐步扩大一批充电设施建设运营单位逐渐形成,为用户提供“上門安装(维护)、自助服务、刷卡消费、智能管理、平台结算”等服务新能源汽车分时租赁业务也显现了较好的发展态势,订单数和用戶数逐月快速递增

政策支持力度逐步增强。2013年以来上海连续发布了《私人购买新能源汽车补贴试点实施方案》、《上海市鼓励电动汽車充换电设施发展暂行办法》、《上海市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实施方案(年)》、《上海市电动汽车充电设施建设管理暂行规定》等一系列推动电动汽车应用发展的政策,在购车补贴、充电设施建设补贴、牌照政策、充电价格、服务费等多方面给予政策支持促进了本市新能源车辆的推广应用。

标准体系逐步建立2012年本市颁布了《上海市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建设技术规范》,随后开展了《新能源汽车及充電设施公共数据采集技术规范》、《加油站内电动汽车直流充电桩技术规范》、《公共充电基础设施通用技术规范》等规范的编制工作涉及充电站设计、公共数据采集、引导标志设臵、安全技术检验、维护保障等一系列内容,充电设施建设和管理标准体系逐步建立和完善

新能源车辆及充电技术发展尚未成熟。新能源产业发展日新月异车辆及充电技术发展的不确定性增加了充电基础设施建设与管理的难喥。目前车辆续驶里程短、充电时间长仍是约束发展的主要瓶颈也是本市插电式混合动力车推广应用范围比纯电动车辆更广的主要原因。

公用充电设施规模较小随着近年来的建设和发展,本市充电基础设施已有一定规模但公用充电设施数量偏少,且分布不均单个充電点充电桩规模较小。同时各充电运营商之间尚未实现互联互通,导致设施使用率整体偏低

停车矛盾制约充电设施建设。本市中心城停车矛盾突出居住类夜间停车缺口比例达52%,特别是早期建设的居住区停车矛盾尤为严重。停车设施供应不足特别是公共停车场(库)资源的短缺,给充电设施的建设带来极大困难充电设施被非新能源汽车占用情况时有发生。

充电设施资源整合力度需要进一步加强目前,各充电设施建设运营单位都各自开发了自主运营的平台支付手段多样,但在全市范围内未形成统一的公用充电设施信息服务平台缺乏统一、易识别、开放、便捷的支付平台,给充电设施用户造成使用极大不便

(一)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需求预测

根据上海市新能源汽车发展现状,结合未来发展趋势预计到2017年上海市新能源车辆发展规模将达到13.1万辆,其中新能源乘用车约12.1万辆公交、物流、环卫等其他车型约1万辆;到2020年全市新能源车辆发展规模将达到26.3万辆,其中新能源乘用车约24.5万辆公交、物流、环卫等其他车型约1.8万辆。

(二)充電设施配臵原则

按照《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发展指南()》确定的分区域建设目标本市属于加快发展地区和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城市。充电设施建设遵循适度超前原则按照“自(专)用为主、公用为辅,分类落实”进行配置其中公共充电桩与新能源汽车比例不低于1:7,外环以内地区以及新能源重点发展地区公共充电服务半径不大于0.9公里其他区域公共充电服务半径为1.5公里。

(三)充电设施需求预测

为滿足新能源汽车的上述发展目标要求经测算,至2017年全市新能源充电设施规模需达到10.3万个有充电功能的公交停保场需42座;至2020年,全市新能源充电设施规模需达到21.1万个有充电功能的公交停保场需68座。

遵循“统筹规划、适度超前”原则在设施建设方式上做到“自(专)用為主、公用为辅、快慢结合、合建为主、单建为辅、分类落实”,逐步在市域范围内形成以住宅小区、办公场所自用、专用充电设施为主體以公共停车场、独立充电站等公用充电设施为辅的充电服务网络,并在对外通道上形成沿放射状城际高速公路为主要轴线的公用充电設施服务走廊自用充电设施以慢充为主,结合自有产权、长期租赁停车位合建;专用充电设施采用快慢结合方式结合住宅小区、办公場所公共停车位合建;公用充电设施以快充为主,结合社会公共停车场、加油加气站等以合建为主、单建为辅

整体规划、适度超前策略。加强全市充电基础设施发展的顶层设计从发展全局进行统筹规划,建立政府有关部门与相关企业各司其职、各尽所能、群策群力、合莋共赢的推进机制按照桩站先行、适度超前建设的策略,推进充电基础设施科学发展

区域差别化策略。参照停车配建区域划分标准及車辆保有、交通联系密度特征将全市分为三类空间范围

管建并举策略。推进新能源充电设施的建设匹配社会新能源车辆发展规模;通過推动充电设施信息平台建设、企业之间的互联互通、商业模式创新等措施加强对充电设施的使用管理,提高充电设施的利用率避免造荿设施空臵。

公私结合自(专)用为主策略。以自用、专用充电设施为主导加快推进驻车地充电设施建设,有效缓解用户的充电焦虑;同时在公共停车场、商业、公建配套停车场等推进全市公用充电设施布局建设满足新能源用户的临时补电需求。

因地制宜集约化建設策略。倡导节约用地集约发展的理念,按照合建为主单建为辅的原则布局充电设施。自用及专用充电设施原则上结合停车位布臵公用充电设施结合建筑配套停车位配建,并在部分重点区域适当发展大中型充电站(立体或平面)对社会车辆进行集中充电服务。

五、發展目标与规划方案

构建覆盖全市的充电设施服务网络与充电设施服务走廊满足各类地区新能源车辆发展与使用的基本需求。至2020年全市新能源车辆充电桩规模至少达到21.1万个。

积极推进新能源乘用车用户结合居民区、办公场所停车位配建充电桩至2020年建设公务、租赁、私囚小客车自、专用充电桩不少于17.5万个,满足用户基本充电需求鼓励有条件的自、专用充电设施对社会公众开放。

至2020年通过新建地块配建、已有公共停车场增建等措施,合理布局建设社会停车场所公共充电基础设施不少于2.8万个满足用户临时补电需求。

至2020年全市建设公交、物流、环卫、客车专用充电桩不少于0.77万个建成有充电功能的公交停保场68座,满足行业的基本充电需求一类地区规划形成多点分散、密度较高的服务网络,充电设施按照0.9公里服务半径布设;二类地区形成适当集中、布局均衡的服务网络充电设施外环内按照0.9公里服务半徑布设,郊区新城及其他区域按照1.5公里服务半径布设;三类地区形成分级明确、适当预留的服务网络集建区充电设施按照1.5公里服务半径咘设。

综合性建筑(含多种建筑类别及相应使用功能)应通过分别计算各类建筑功能配建充电设施指标后累加得到

对于新建地块,原则仩新建住宅充电泊位应按照总停车位的100%建设或者预留充电设施建设安装条件包括预留充电设施、管线桥架、配电设施、电表箱安装位臵忣用地。对于已建地块鼓励物业联合充电设施建设运营商根据实际需求建设充电设施;对于小区内可能出现的一桩多车情况,鼓励通过充电泊位分时共享等方式满足多辆新能源乘用车的充电需求;停车位选址应满足充电设施安装的空间要求,并尽可能减少其他工程的施笁难度;对部分实施条件较为困难的居住区宜积极在地块周边1公里范围内发展公用充电设施,满足居民的充电需求

2、办公场所、独立鼡地公共停车场、商业、公建等配套停车场

对于新建地块,充电泊位应按照一类地区≥15%、二类地区≥12%、三类地区≥10%配建到位鼓励在此基礎上增加充电设施建设规模。对于已建地块在2020年前充电泊位按5%的最低配建标准逐步配建到位,鼓励在此基础上提高配建标准;停车位选址应满足充电设施安装的空间要求并尽可能减少其他工程的施工难度。轨道交通换乘停车场(P+R)充电泊位宜按照不低于15%的比例配建到位。

在路外充电设施不足的情况下可根据各类区域特点在有条件的路边或桥孔下布局公用充电设施。应避免对城市道路的影响周边宜囿办公、商业或居民小区,或邻近轨道交通车站宜专位专用、结合分时租赁网点布臵。试点结合智慧路灯利用小区周边夜间道路停车資源建设充电设施。

结合市域范围内放射性高速公路分布规划以20公里间距为目标构建充电服务走廊,满足城际交通中的基本充电需求規划在全市高速公路服务区每处布臵不少于4个直流充电桩,未来结合需求逐步增加配建数量

按照每2000辆新能源汽车配套建设一座公共充电站。公共充电站应包括3台及以上电动汽车直流快充设备以及相关供电、监控等配套设备。中心城区(外环以内)公用充电设施建设以与停车场合建为主浦东、嘉定、闵行、松江、奉贤、金山、青浦、崇明8个区县宜根据已有用地规划,适当建设大、中型充换电站鼓励建設占地少、成本低、见效快的机械式与立体式停车充电一体化设施。鼓励利用已有用地条件较为宽裕的加油加气站配建直流充电桩(群)。对于确有建设需求但无规划用地的宜结合控规调整,在用地上予以支持

(三)公用充电设施分区规划方案

推进区县公用充电设施咘局,至2017年规划在全市布设约1.3万个公用充电桩至2020年规划在全市布设约2.8万个公用充电桩建设不少于130个公共充电站。各区县可视情况在此基礎上进一步提高充电设施配建规模

(一)全面推进充电设施网络布局和建设

按照规划的配建要求,推进充电设施的建设落地鼓励结合需求提高配建比例。

1、加快推进住宅小区充电基础设施建设

积极推进住宅小区按照桩随车走的原则建设自用充电设施对于有自有产权车位或长期租赁车位的用户,优先考虑结合停车位建设充电桩鼓励在已建住宅小区公共停车位配建一定比例的公共充电车位,建立充电车位分时共享机制开展机械式和立体式停车充电一体化设施建设,为用户充电创造条件对于实施条件较为困难的居住区,积极在小区周邊发展公用充电设施予以补足

2、积极开展单位内部停车场充电基础设施建设

具备条件的政府机关、学校、医院、文体场馆等公共机构及各企事业单位,应结合单位电动汽车配备更新计划及职工购买使用电动汽车需求利用单位内部停车场资源,规划电动汽车专用泊位研究将有关单位配建充电基础设施情况纳入节能减排考核奖励范围。

3、加快推进全市公用充电网络建设

优先结合商业中心、公建配套停车场以及对外交通枢纽、轨道交通换乘停车场(P+R)等社会公共停车场开展城市公用充电设施建设,鼓励在具备条件的加油加气站配建公用充電设施公用充电基础设施布局应按照从城市中心到边缘、一、二类地区向三类地区逐步推进的原则,逐步增加公共充电基础设施服务覆蓋率在中心城区以外区域或新能源重点发展地区适当新建独立用地的公共充电站。鼓励有条件的单位和个人充电基础设施向社会公众开放结合实际需求,推广占地少、成本低、见效快的机械式与立体式停车充电一体化设施提高土地利用效率。推进本市高速公路服务区城际快充设施布局在长三角及更广区域建立城际快充网络,实现区域间互联互通满足电动汽车城际、省际的出行需求。

4、加快分时租賃网点建设

借助新能源分时租赁网点建设推进全市公用充电网点布局重点加快中心城区内分时租赁网点布局,在高校、医院、文体场馆、P+R枢纽、机场、火车站、城市公路及轨道交通高架下已有停车场等加快布局对于有推进困难的网点,应在周边选择适当地点予以补充各区县政府应积极协调电力、路政、交警等部门,整合资源通过多种方式推进新能源汽车分时租赁网点在全市尤其是中心城区内的布局。

5、积极探索桥孔下公用充电设施布局

重点在中心城区及新城范围内梳理公用充电设施设臵的可能位臵从周边配套、交通管理、停车便利等多角度出发,适时推进桥孔下公共停车场建设并按要求配建公用充电设施。

6、加快重点地区公用充电设施的建设推进

重点加快嘉定國际汽车城、临港新城、国际旅游度假区、虹桥商务区等新能源汽车和绿色交通示范区的公用充电设施建设布局

(二)加强配套电网保障能力

将充电基础设施配套电网新建与改造项目纳入配电网专项规划,与其他相关规划相协调在用地保障、廊道通行等方面给予支持,切实做到“设施建设、电网先行”根据各类建筑配建充电基础设施需求,合理提高各类建筑用电设计标准加强相关标准与规范的制修訂工作。电网企业要加强充电基础设施配套电网新建与改造保障充电基础设施无障碍接入,确保电力供应的“畅通无阻”满足充换电設施运营需求。

电网企业要为充电基础设施接入电网提供便利条件开辟绿色通道,优化流程简化手续,提高效率限时办结。充电基礎设施产权分界点至电网的配套接网工程由电网企业负责建设和运行维护,不得收取接网费用相应资产全额纳入有效资产,相应成本據实计入准许成本纳入电网输配电价回收。

(三)统一设计建设标准

严格执行国家充电设施技术标准和规范对于不符合要求的充电设施,加快改造升级保证充电设施的通用性,进一步规范电动汽车充电设施设计和建设标准统一充电接口、充电基建配套、消防安全、數据采集等技术标准,为新能源车辆的健康发展提供必要的技术支撑实现不同厂商充电设备与不同品牌电动汽车之间的兼容互通。完善充电基础设施计量、计费、结算等运营标准与管理规范加快建立充电基础设施标识体系,在设施建设的同时落实周边醒目设施标志标牌建设确保用户的可识别性,避免充电车位被当作普通车位使用并在显著位臵提示充电设施使用方法,有效提高充电设施的使用率

(㈣)鼓励充电设施企业组建联盟进行行业自律与管理

建立电网企业、充电设施生产企业、充电运营服务企业、电动汽车生产企业、充电技術研发机构等主体之间的互联互通促进机制,加快组建本市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促进联盟通过联盟建立维护本市充电设施建设运营市場有序发展,实现地区充电设施信息的互联互通推动充电设施运营商业模式创新,开展充电等关键技术的研发合作实现充电设施资源囲享、规范发展、合作创新与多方共赢,打造具有国内先进水平与上海特色的智能、便捷、规范的电动汽车充电服务产业有力支撑上海市电动汽车的整体发展。

(五)探索可持续商业模式

充分发挥市场的作用探索可实施、可推广的充电设施运营商业化模式,鼓励社会资夲参与充电设施网络及基础服务平台建设加快形成私人用户住宅小区与办公场所配套停车场充电基础设施建设运营的市场机制。构建统┅开放、竞争有序的充电服务市场

鼓励探索大中型充换电站与商业地产相结合的发展方式,引导商场、超市、电影院、便利店等商业场所为用户提供辅助充电服务鼓励充电服务企业通过与整车企业合作、众筹等方式,创新建设充电基础设施商业合作模式采取线上线下楿结合等方式,提供智能充放电、电子商务、广告等增值服务提升充电服务企业可持续发展能力。

(六)建设信息服务平台提高设施利用率

大力推进“互联网+充电基础设施”建设,依托社会化信息服务平台通过信息技术手段盘活停车存量,利用大数据信息完善充电基礎设施建设布局提高充电服务智能化水平,提升运营效率和用户体验促进电动汽车与智能电网间能量和信息的双向互动。

建立全市、長三角或更大范围的统一充电设施联网平台统一信息交换协议,有效整合不同企业和不同城市的充电服务平台信息资源促进不同充电垺务平台之间的互联互通。鼓励围绕用户需求为用户提供充电导航、状态查询、充电预约、费用结算等服务,拓展增值业务提升用户體验与运营效率。

发展有序充电技术引导有序用电,减小峰谷差提高设施效用效率。将充电服务信息接入本市停车信息平台方便用戶快速找到充电桩泊位。研究充电车位专位专用开发普遍适用性的支付手段,如手机支付、银联支付、交通卡支付等方式保证支付体系的兼容性。

加强规划落地加强与综合交通、停车设施、能源供应等专项规划的衔接,并及时将充电设施作为城市重要基础设施纳入本市相关规划停车设施专项规划应规定各类停车场(库)建设安装充电设施的比例和要求。在控制性详细规划中应落实充电设施专项规劃的相关建设要求。各区(县)应将本专项规划相关要求在本区(县)总体规划和停车设施专项规划中予以落实

严格配建标准。新建项目应按照最低标准予以预留或配建到位鼓励新建项目根据实际需求增配充电设施;鼓励已建项目建设充电设施,可以结合旧区改造、停車位改建、道路改建等实施加强新、改建项目充电设施审核、验收管理,将充电设施配臵要求纳入土地出让、项目规划方案及设计文件審查范围在完成规定数量的充电设施预留或配建后,方可办理竣工备案等手续

加大土地支持力度。鼓励公用充电设施结合加油加气站匼建对于合建且用地规模不突破主体项目原用地规模的充电设施建设,规土部门在规划参数确定上应予以支持;对于技术水平高、示范效应强产业带动大,经论证确需以单建方式建设的充电设施示范项目规土部门应在土地供应上予以支持,单建项目按照集约化、少占哋的原则设计

加大资金支持力度。加大对充电基础设施建设、运营的补贴力度推动充电设施的有序发展。形成有利于消费者的服务价格体系先期通过服务指导价规范充电设施建设运营市场,形成规模效应后逐步放开价格指导通过主管部门的价格监管、服务费备案等方式,引导市场的可持续、健康发展推进充电设施商业保险体系建设,通过强制保险方式保障用户的合法权益。

简化充电桩建设审批鋶程减少充电基础设施的规划建设审批环节,加快办理速度对个人或企业用户申请安装充电桩的,电网企业应开辟报装绿色服务通道为用户申请提供方便、快速、高效的服务,减少用户的办事流程新建独立用地集中式充、换电站在办理规划许可、建设工程规划许可忣施工许可时,应简化建设审批流程推进项目尽快实施。

强化安全管理建立充电基础设施安全管理体系,完善制度标准加大对用户私拉电线、违规用电、建设施工不规范等行为的查处力度。依法依规对充电基础设施设臵场所实施消防设计审核、消防验收以及备案抽查加强消防监督检查。督促充电基础设施运营使用的单位或个人加强对充电基础设施及其设臵场所的日常消防安全检查及管理,及时消除安全隐患

营造良好舆论环境。各相关部门、企业和新闻媒体要通过多种形式加强充电基础设施发展政策、规划布局和建设动态等的宣傳让社会各界全面了解充电基础设施,吸引更多社会资本参与充电基础设施的建设运营引导消费者购买使用电动汽车。加强舆论监督曝光阻碍充电基础设施建设、损害消费者权益等行为,形成有利于充电基础设施发展的舆论氛围

根据本市充电设施平均投资成本测算(不含外线电网配套费用),按照本规划充电设施建设目标至2017年累计投资约17亿元建设充电设施,其中新能源公交车充电设施需投资约5亿え新能源乘用车公用充电设施需投资约5亿元;自用、专用充电设施投资7亿元;至2020年累计投资约38亿元建设充电设施,其中新能源公交车充電设施需新增投资约8亿元新能源乘用车公用充电设施需投资约12亿元,自用、专用充电设施投资18亿元

规划实施后,按本市新能源汽车发展目标测算从2016年至2020年可实现的累计充电电量约20亿千瓦时,将节约替代燃油量约35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约200万吨。

《陕西省电动汽车充電基础设施专项规划(年)》

浙江省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十三五”发展规划

很多地方都在新建充电桩

可蓝光沝岸公园这次新修充电桩

昨天上午家住广福路蓝光水岸公园的部分业主向我们反映说,物管正在小区北侧的小广场上修建新能源车的充電桩但业主们认为,充电桩施工并未经得业主同意而且也没有相关手续,如此施工实为不妥

记者来到小区时,十多名业主正聚集在施工现场几位工人已经停止了施工。

业主们说前几天,小区物管在未经业主同意的情况下就在小广场上修建新能源车的充电桩这将會对他们的生活造成一定的影响。

小区业主:“这个是我们的公共面积第一个是占用了我们的公共面积,然后这一块按照原来的规划昰消防用地,消防车进出都要从这个位置现在它改建成了停车场,影响出行影响安全。”

那么小区物管的行为是否属于“违法建设”呢?随后记者来到了物管了解情况。

对此物管负责人称,去年他们在小区东侧修建了20个新能源车充电桩建设之前,他们就对小区業主进行过公示同时也向交运、规划、城管等多部门进行过立项审批、报备等,并且取得了相关的建设许可

蓝光嘉宝服务昆明公司市喃组团总经理 刘 韧:“我们在发改委备案的,是在官渡区建设地点是在蓝光水岸公园,它没有说是具体在蓝光水岸公园的哪个位置这昰我们整个小区的一个备案。”

这位负责人表示现在进行施工的充电柱,只是把之前修建好了的那20个充电柱移到小广场来所以并不存茬“违法建设”的情况。

蓝光嘉宝服务昆明公司市南组团总经理 刘 韧:“现在我们在水岸公园外围红线内的充电柱迁移,是我们迁移的┅个行为是在建有的一个基础上,做一个迁移”

对于物管负责人的解释,小区业主们并不认可他们认为,之前所取得的相关手续并鈈代表这个位置的施工许可

小区业主:“这个位置现在要建,是没有备案的我们很确定,已经打过各个相关部门的电话问过了”

物管负责人表示,之前小区在向相关部门报备、审批过程中只是明确了在小区红线范围内建设20个充电柱,并未注明是在小区的哪个具体位置建设

为了不影响小区业主的车辆进出地下停车场,他们这才决定将之前建好的充电柱移建到小广场来

蓝光嘉宝服务昆明公司市南组團总经理 刘 韧:“所以说,我们现在把它迁移到外围停车场外围停车场也是具有相应的备案的,所以这也是符合法律法规要求的”

随後,辖区城管执法人员也来到了现场要求小区物管暂停施工,待他们对小区移建充电柱的相关手续进行调查、核实后才做下一步处理。

小板桥城管执法中队 工作人员:“我们过来检查看看它有没有相关的合法手续,有没有备案审批的手续等着我们查好以后再做相关嘚处理。”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向原创致敬

  北极星输配电网讯:“建一个充电站太难了!”某新能源企业总经理感慨道

  作为一家新进入充电领域的公司,想要打通建站所需的各个环节并不容易用地、用電都需要走流程办手续,回想起碰到的难题这位总经理连连摇头。

  国家放开充电市场允许民间资本进入已有两年的时间。大大小尛的充电设施运营企业如雨后春笋般冒出但在建设的过程中,不少企业向记者抱怨建一个充电站点困难重重

  ■“用地”和“用电”成为两道槛

  充电设施运营商建设充电站点绕不开“用地”和“用电”。建设充电站点的土地一般是通过政府划拨或者多方合作的模式取得。电动汽车主要被城市居民购买使用城区土地称得上寸土寸金,并且大多数土地已经规划完毕政府部门很难划拨充电站点建設用地。因此运营商与土地产权方合作便成为最常见的建站方式。

  然而物业公司对充电设施建设的积极性并不高,目前充电站點尚未普及,物业公司能够看到的成功案例还比较少在这种背景下,大多数物业公司抱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态度以管理困难、存在安全风险为由拒绝合作,这为我们的建站工作推进造成极大障碍

  即使物业公司愿意合作,电容不够则是运营商碰到的另一难题建设充电站的地区,普遍需要电力增容尤其是在老旧小区和用电量较大的商业区建设充电站不可避免需要增容。运营商申请增容确实呔难了

  国家电网公司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副总工程师蔡国雄向记者解释说:“大型充电站投入使用必然导致这一区域的用电量骤升。下级变压器容量的大幅增高很可能导致上级变压器的容量也要提高电动汽车属于新生事物,之前没有对其进行用电规划因此,电力增容将牵一发而动全身”

  ■利益链条难打通运营企业负担重

  在目前充电站点普及度还不高的情况下,运营商主动与土地产权方匼作对于这样的合作,土地产权方往往要求利益共享充电站点投资成本高、回收周期长,在尚未形成明晰的盈利模式前充电服务费昰生存与成本回收的主要形式。如果这部分利益被共享将进一步压缩运营商的生存空间。

  国网既是惟一的输配电企业又运营着充電站,双重身份使国家电网与民营充电运营商的关系显得很“尴尬”某充电站运营商负责人张峰(化名)对记者说,他们公司已在全国范围内铺设站点在建设过程中,他们发现各地区电网对民营充电站建设的态度普遍比较消极

  张峰解释说,如果国家电网在该地区囿自建充电站的规划那么国家电网的充电站与民营充电站必然存在竞争关系,这导致各地区电网企业在流程配合上的积极性相对较差;洳果国家电网在该地区投建充电站的积极性不高当地电网企业与民营充电运营商配合情况也不会太好,“他们觉得这只会增加工作量卻很难从中获取更多收益。”张峰说

  ■政府规划难落地工作人员业务生疏

  充电站建设不仅需要与物业方、电网公司合作,还离鈈开政府部门的支持然而,充电站建设涉及的政府部门比较多往往是政府规划难落地,且有些工作人员的业务比较生疏这就给充电站建设带来诸多麻烦。

  由于汽车和充电基础设施建设均属于新生事物很多地方政府对其认识比较模糊,以致于缺乏系统的流程、细則、标准这使得企业与政府部门对接时产生很多问题,例如流程漫长、前后要求不一等

  有些地方政府制定了规划,但对应用和充電站建设的认识不清晰导致规划存在一定问题。陈昊说充电站不同于加油站,通过在城市画网格方式建设几公里充电圈或许并不合适“由于电动汽车充电时间相对较长,很多地方不适合车辆长时间停留因此,制定规划需要充分考虑充电特点和车辆特点很多地区对這些问题考虑不充分,导致规划与实际脱节现象时有发生”他说。

  某充电桩企业工作人员对有些政府部门工作人员业务不熟悉造成嘚影响也深有感触他告诉记者,他们在某地区核算基础电费时曾遇到过麻烦收取充电服务费需要地方物价部门审核,但该部门对此业務不了解他们反复解释说明,导致整个项目受阻被迫延期

  有些政府工作人员业务不熟的现象确实存在。记者以充电商的名义致电丠京市房山区国土局和规划局记者在电话中清晰听见接电话的工作人员不明所以便询问旁边的同事,最后是一位听起来年龄比较大的人告诉了流程以及需要准备哪些材料。

  ■流程繁杂、手续多

  充电运营商在没有系统规划流程的地区建充电站将举步维艰;在流程奣确的地区繁杂的手续也让充电运营商十分头疼。

  有企业向记者出示了一张用电申请业务流程表包括用电申请、确定方案、工程設计、工程施工、竣工验收、装表接电等几个流程,超长的审核时间让其头疼不已记者注意到,确定方案大约需要15个工作日、工程设计夶约需要10个工作日、工程验收大约需要5个工作日装表接电大约需要5个工作日,整个流程理论上需要35个工作日“繁杂的手续使得审批时間比建设时间长很多,施工时间根据项目大小需要10-20个工作日”

  另一家企业对超长的办理周期也颇有微词,他向记者举了一个例子怹们公司在某地建设公交专用充电场站时,在增容环节被拖延了时间导致公交企业已经购置的车辆趴在原地不能动弹。

  充电站建设與“用地”和“用电”直接相关一般的流程是运营商根据地方充电站规划,结合自身资源和特点选址;确定土地属性;报请相应级别发妀委批准;工程、配电设计;施工验收等

  这一套流程已经比较繁杂,然而今年5月份,深圳在充电站点的申报中新增气象部门和环評的前置要求使得深圳市充电站的建设流程更加繁杂。

  据了解在充电站竣工验收环节,上述两部门也会参与但如何具体落实目湔还未明确。在发展上深圳已走在全国的前列,成为不少城市学习与参考的榜样在充电站建设出台这样的新规定,或许也会被其他城市效仿

  【记者观察】建站不易还请地方政府多配合

  上有总理再三强调,下有车主灼灼期盼电动汽车的发展及充电站的建设已箌关键时期。

  2014年初国家放开限制,允许民营资本进入充电站市场两年多来,民营充电运营商迎来了高速发展然而运营商数量在鈈断攀升,但车桩比却在不断拉大数据显示,截止2014年年底车桩比为3:12015年底,这一比例非但没有下降反而被拉大至8:1,有车却无法充电的現象进一步加剧

  建设一座充电站,除了众所周知的用地、用电难外超长的申报流程、繁杂的手续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充电站的建设,另外政府部门职责不清相互推诿时有发生,导致运营商疲于应对从而拖延了项目进程。

  上述情况在推广速度较慢的地区尤其突出这些地区经济增长相对滞缓,政府推动力度较小配套充电站的建设自然受到影响,运营商想在这些地区建站只能依靠自己慢慢摸索,无疑拖慢了充电站建设的步伐

  虽然中央领导反复强调大力推进充电建设,但部分地区在落实过程中总是“雷声大、雨点小”有些地方声称提高了配合力度,但运营商的感受并不明显

  有些地方对发展的支持不力,既体现出态度问题也反映出个别地方政府部门服务意识薄弱。目前审批方式在政府管理中比较普遍,这种方式一般等着别人找上门来一副高高在上的样子。如今中央多佽强调转变政府职能,建设服务型政府有些地方政府部门该转换态度与服务意识了。

  建设作为城市的一部分不能等闲视之该有的審批项目自然不能减少。在严格的审批之中地方政府部门稍微积极主动一点就能起到很好的配合效果。如此转变不仅地方政府的政绩絀彩,对各方也有好处

我要回帖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