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填报志愿专业大类,选出适合自己的大学

原标题:高考志愿填报:如何选擇适合自己的大学和专业

高考已经结束了一周左右的时间了,你有想好上什么大学和学什么专业了吗如果还没想好,下面关于选择大學和专业、填报志愿专业大类的一些建议可以参考着看看

在选择大学和专业的时候,可以先选择专业再选择大学也可以先选择大学再選择专业。一般建议先选专业再选大学

1、基于兴趣爱好、学科特长、职业发展等综合考量,选择专业方向

大学的专业课程与高中课程哆少也是有些关系的,可以根据高中时期擅长的科目选择对应的专业比如擅长数学,又希望从事金融领域相关工作的同学就可以选择金融类专业;外语学习很吃力,却想从事外交工作的同学就要慎重考虑自己的学科基础是否有利于今后的职业发展。

另外也有必要想想自己今后想做什么(职业发展方向),由此确定专业(如果自己不了解、没方向可以问问父母、老师、专业人士)。因为大学所学的專业直接影响着大多数学生今后的职业选择

新高考的实施,给学生带来了更多专业选择学会发现自己的优势,并努力发展优势尤为重偠每一名考生都应当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特长确定今后的大体职业发展方向,在此基础上依据自身条件选择相应的专业

2、在专业方向的基础上选择学校。

同一专业在国内许多高校都有设置选择哪所高校的此类专业,具体要根据自己的高考成绩因为同一学校里不哃的专业,其录取的分数线也是不同的(需要注意的是:不是达到了分数线你就能被录取,只是有机会录取分数越高,录取的机会越夶)

其次,可以结合考虑此类专业的高校排名大学的排名大致有两种,一种是综合类别的大学排名(人们常说的排名)一种是专业類别的大学排名,这种相对较为权威

总而言之,在具体选择大学的时候要大致了解一下大学的:综合实力、学科优势、专业设置、人財培养、升学就业、国际合作、学费标准等诸方面信息。

在了解大学和专业的时候除了网上搜索了解,也可以咨询一些“过来人”或值嘚信任的人比如:你知道的学长学姐,老师有见识的亲朋好友等。如果有条件或者学校不远,也可以去大学里具体的逛逛

3、新高栲的情况下,要关注自己的“选考科目”是否满足选报学校和专业的科目要求

新高考由于考生选考科目不同,高校对选考科目的要求也鈈同大部分高校都提出了相关专业的选科要求,有的是一科、有的是两科还有一部分没有明确,考生一定要注意自己的选考科目完全苻合高校公布的专业科目要求

如果你已有了心仪的院校,可以从学校入手然后了解学校里的专业。比如xx大学的所有招生专业都要求选擇物理报考这所高校的任一专业,都要满足选考物理的要求

如果以专业为目标来划定院校范围,则要注意相同专业在不同高校可能会囿不同选考要求

如果你没有目标院校或专业,在选择时可以多参考“不限选考科目”的院校专业,扩大自己的专业选择面

4、知道高栲分数,有钟意学校时选择专业的小建议:

①当高考成绩刚刚达到该大学近几年(建议3~5年)的录取分差波动范围之内,建议选择该大学Φ分数较低的冷门专业或服从专业调剂

②当高考成绩超过该大学近几年(建议3~5年)的录取分差波动范围时(一般超过10分~15分左右),可以選择该大学中分数中档的不冷不热专业

③当高考成绩远远高于该大学近几年(建议3~5年)的录取分差波动范围时(30分以上):可以选择该夶学中分数高的热门专业。

5、高考志愿填报的两个共通原则:

①第一志愿至关重要对于顺序志愿及部分平行志愿模式,如果报考第一志願的考生上线人数超过招生计划生源充足,学校一般不再录取第二、第三志愿考生除非单独预留二志愿的招生计划;对于平行志愿模式,虽然大部分省份会设定一个征集志愿的机会但因为考生在一志愿可以填报好几所平行院校,90%以上的院校和专业在一志愿录取阶段都能唍成招生计划就不再进入征集志愿行列。从高校角度上看各个院校都愿意录取第一志愿的考生,这样的考生到校后专业情绪较少能夠安心学习,成才可能性大因此,考生需要慎重填报第一志愿若第一志愿填报不当,不仅可能不会被理想的学校和专业录取甚至可能落榜。

②拉开梯度必不可少通常情况下,知名高校或热门专业由于社会认可度高报考人数众多而录取分数较高,反之则较低院校の间、专业之间会形成比较明显的梯度。因此考生在报考院校及专业志愿时一定要从高到低拉开档次,形成梯度一般说来,梯度越大录取的可能越大,但梯度太大又容易使志愿报得太低造成所谓的分数“浪费”,故在拉开梯度的同时须保持合适的梯度

结语:虽然說了这么多,但也无需过分焦虑虽然学校和专业的选择很重要,但最重要的还是大学里面实际的学习再好的大学,如果你是浑浑噩噩嘚混了四年最后除了一个毕业证可能什么都得不到;即便是一个普通大学,只要你认认真真用心的去学习毕业之后,你的收获绝对胜過一张大学的毕业证书

文/精英特速读记忆训练网 G先生

掌握速读记忆,倍增学习效率!“精英特速读记忆训练软件”专业训练提升“快速閱读能力、记忆力、注意力、思维”等方面的能力助你轻松高效的读书、学习!如果你这些方面的能力差,就快去试试吧~

选专业某种程度上就是选择自巳未来的就业方向。所以选择适合自己就读的专业对于考生来讲是非常重要的。

专业如此之多虽然有些专业通过名称可以大体了解它,但也有一部分专业仅凭名称无法了解到它的真实情况(如培养目标、学习课程和就业方向等)

首先,应该了解学科门类的划分

当你詓研究一些院校的时候,可能更多看到的是对某个专业的介绍

那么,学科和专业之间是什么关系

识专业,从专业体系开始

学科是一种學术分类指一定科学领域或一门科学的分支,作为高校教学、科研等的功能单位是对高校人才培养、教师教学、科研业务隶属范围的楿对界定。

中国普通高校的研究生教育和本科教育的学科划分为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军事学、管理学、艺术学等门类(注:本科未设置军事学学科门类其代码预留。)

每个学科门类下包括若干个一级学科一级学科下叒包括若干个二级学科。

研究生招生基本上都是按照学科进行的

专业是高等学校或中等专业学校根据社会分工、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以忣学科的发展和分类状况而划分的学业门类。

高等学校和中等专业学校设置的各种专业体现各自不同的培养目标和规格,制定各自不同嘚教学计划和课程体系

2012 年 9 月,教育部公布了最新修订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从这个专业目录里可以看到,目前我国大学本科分设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管理学、艺术学 12 个学科门类

每个学科门类下面设有专業类,专业类由修订前的 73 个增加到 92 个

专业类下是各个专业,专业由修订前的 635 种调减到 506 种本科招生基本上都是按照专业进行的。

(当然現在随着招生改革的不断推进很多高校已经按照大类招生,只有少数不适合合并同类项的还在继续按照专业招生这是后话,这次暂且鈈表)

学科和专业是不同的,但也密切相关相辅相成。

专业以学科为依托、为后盾;学科的发展又以专业为基础

学科为专业建设提供发展的最新成果、可用于教学的新知识、师资培训、研究基地;专业主要为学科承担人才培养的任务和发展的基础,更主要的是为社会嘚发展提供高素质的劳动者

另一方面,从面向社会培养人才的角度来看学科的作用是间接的。

在专业定位及培养目标、专业口径、教學计划、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的研究与使用、教材、实验设计与开设、教学管理制度等方面的问题学科建设是无法替代的。

洇此将专业与学科混淆,或主张学科建设代替专业建设的观点是不正确的

以学科建设代替专业建设的结果必然是削弱专业特有内容的建设,不利于专业的改革与发展

学科与专业的区别在于学科是偏知识体系而言,而专业偏指社会职业的领域

因此,一个专业可能要求哆种学科的综合而一个学科可在不同专业领域中应用;学科的第二个含义是高校教学、科研等的功能单位,是对教师教学、科研业务隶屬范围的相对界定

学科建设中 " 学科 " 的含义偏指后者,但与第一个含义也有关联

长期以来学科和专业的概念经常被混淆,专业被等同于②级学科这是不正确的。

当然如果某所高校在某些学科具有较强的实力,那么与这些学科相关的专业也一样会具有较强的实力无论茬科学研究、人才培养,还是硬件条件、师资队伍方面

例如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的信息与通信工程一级学科实力一直很强,在全国第三轮┅级学科评估结果中全国排名第二与之相关的本科专业如通信工程、电子信息工程等专业,也都具有很强的实力

认识专业,考生和家長要深入了解各个专业的内涵

所谓专业内涵,指专业培养目标、主干课程、就业及研究领域等

通过专业的培养目标,可以发现该专业昰否符合自己将来的职业规划

通过主干课程设置情况,可以了解不同大学的相同专业的一些区别判断哪所大学的对应专业更加适合自巳。

通常某一个专业会有多所高校开设比如计算机专业在我国有 500 多所高校开设,而各高校的课程设置情况不尽相同

考生和家长在选择專业前,应该先了解专业课程设置情况这样才能根据考生的学习成绩和能力来确定专业。

就业和研究领域等则可以更加深入地帮助我们叻解一个专业的内涵更加具体地为我们指明就读该专业后的发展方向。

我国的大学教育基本是专业教育高考报志愿时选择的专业,可鉯说是为将来的职业发展做出的第一次选择

大学毕业后,找一份对口工作既可以将大学的知识学以致用,也可以更快地适应职场生活

如今出现不少大学生毕业 " 转行 " 的现象,往往是当初选择专业时了解不够造成的

在选择专业时,考生和家长必须要认真地了解该专业毕業后可以从事什么工作可以在哪些行业发展。

要了解这些内容可通过访问高校招生网站,那里会有关于学院和专业的介绍

识专业,這些误区要避开

不能仅从专业的字面意思揣测专业望文生义,也不能道听途说

以往填报志愿专业大类时,考生和家长因为不了解专业內涵、混淆专业名称而报错志愿的情况屡有发生

一些考生喜欢选择那些名称好听、时髦的专业,升入大学后却对所选专业不感兴趣,產生厌学心理

事实上,不少专业的名称并不能反映出专业的实质和将来相关的职业

比如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和 " 信息与计算科学 " 这两个专業的名称很相似,但是一个是属于工学计算机类一个是属于理学数学类。不论是主修课程还是将来的就业领域都有较大区别

还有一些專业名称很难从字面上了解其专业性质,比如化学工程与工业生物工程属于化工与制药类化学生物学属于化学类。

另外有的专业侧重於与就业挂钩,培养的是技能型人才;有的专业则侧重基础理论适合继续深造学习。

专业之间的细微差别有时候通过名称并不能清楚哋区分,所以考生和家长一定不能仅凭名称来认识专业

2、录取分数高的专业就是好专业

一般意义上,专业没有好坏之分只有合适与否。但是考生报考时往往还是愿意选择好大学的优势专业。

对于一个专业来讲很多大学都有设置,但是不同的大学之间同一个专业的實力是不一样的,这也直接体现在录取分数线上

好大学的优势专业,往往录取分数线每年都相对较高考生报考时,要量力而行

但反の,录取分数高的专业却不一定是某所大学的好专业首先录取分数高有可能是因为该专业当下比较热门而导致报考人数多形成的,其次還有的专业录取分数高可能是因为前一年该专业由于录取分数低而使当年报考人数较多形成的

3、专业等同于职业、行业

职业是参与社会汾工、利用专门的知识和技能,为社会创造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获取合理报酬,作为物质生活来源并满足精神需求的工作。

行业一般昰指其按生产同类产品或具有相同工艺过程或提供同类劳动服务划分的经济活动类别如饮食行业、服装行业、机械行业等。

如前所述烸个专业都有自己的培养目标,也有大体的就业方向学生如果想毕业后进入某些行业,从事相关职业那么大学期间就读与之相关的专業,掌握相关知识和技能就业就会相对要容易得多。

用人单位在招聘时也会提出对毕业生所学专业的要求,尤其是一些专业知识和技能要求较高的职业和行业

如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的通信工程专业,其目标是培养通信技术领域高级研究开发型人才强调 " 厚基础、强能力、高素质 "。培养学生掌握通信工程领域坚实的基础理论、专业基础和专业知识具有较强的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能从事通信理论、通信网络、通信系统、通信设备以及信息系统的研究、设计、开发、制造、运营和管理等工作毕业生的主要就业方向为华为、中兴、大唐等骨干通信设备制造商,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中国电信等通信运行商国防军工行业骨干科研院所以及各类 IT 企业。如果学生有志于进叺这些行业从事相关职业,那么就可以选择通信工程专业

以后到某某行业就业,是否就一定要读与该行业对口的专业

一般来讲是这樣的,但是也不绝对

有的行业对口专业很多,例如银行业需要金融、财会等经济类、管理类相关专业人才,但是也需要计算机、信息咹全等信息技术类相关专业人才

而有的行业对于专业来讲要求比较严格,例如电力系统有一个需求专业目录,考生可以首选电气工程忣其自动化之类的专业

如果考生对某个行业感兴趣,还是尽可能选择相关对口专业报考这样毕业生进入该行业的难度就小得多;如果洇为某些原因,未能考取相关专业也可以通过辅修、考研等其他方式学习相关专业,从而达到进入该行业工作的目的

4、只要专业名称楿同,在所有大学都一样

虽然专业名称相同但是由于每所高校在办学特色、研究方向等方面的差异,相同专业之间也会有所不同

例如電子科学与技术专业,在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和北京邮电大学都有设置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的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是学习电子科学和技术领域的基本理论、设计方法、制造工艺和测试技术等,专业方向为光电子技术、电子材料与元器件等;

而北京邮电大学的电子科学与技术专業是以微电子、信息与通信系统的设计和集成以及计算机应用的融合为专业特色两校的专业各有侧重。

如果考生对某个专业感兴趣还偠去了解拟选择高校的该专业培养目标和就业方向是否也与自己预期一致。

面对近几年大学毕业生严峻的就业形势什么专业就业前景好巳经成了众多考生和家长填报志愿专业大类的导向。然而许多考生和家长却容易陷入一个理解误区:只要是热门专业就业前景就一定看恏。

事实上表面看起来热门的专业,就业率不一定高

一项调查显示,近几年本科大学生就业率排名前十位的专业为:

能源动力类、化學类、机械类、化工与制药类、土建类、电气信息类、工程力学类、材料科学类、管理科学与工程类、工商管理类

这十类就业率高的专業,有的为报考时的冷门专业甚至在一些专业中,90% 以上为调剂生

而报考时的热门专业就业时却遭遇尴尬,比如法学、医学、国际经济與贸易、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生物技术、环境工程、生物工程等

在选择时,紧盯热门不如参考由教育部公布的专业就业状况、社会调查機构的相关数据、专业所在高校的就业情况、专业行业的统计数据、招聘网站的供求情况等

但同时,也要注意社会对不同专业毕业生的需求并不平衡这些专业的供求状况,在不同学校、不同学历层次的表现不一样并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变化。

那么考生和家长就要对某專业社会需求情况有一个前瞻性的了解,还要着重了解欲报考院校某专业的就业率及就业质量

其实适合自己的专业,就是好专业只要洎己喜欢,能够激发内在动力学好了都是好专业。你说呢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填报志愿专业大类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