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是我的第一志愿是A最后一个志愿是D,其他人的第一志愿是D,但其他人的分比我低,他是否比我提前录取

1.一体两面——送分题与丢分题

2.软硬实力的逻辑关系

3.「共享单车」其实是错误的叫法

4.我和我的祖国一刻都不能分割

5.审题就能作对,但六成考生做错

6.2010联考的原題原选项

7.考场上的应急小技巧

8.难度很低的「选是题」

9.可能在未来重复出现的考点

10.不要被没见过的难题扰乱心态

11.近两年来最受关紸的公共事件

12.「反推法」快速解析的技巧

13.我国法律体系不鼓励的情况

14.几乎只能靠蒙来解析的天文题

15.「商品地址」和「商品」的关系

16.游戏段位与氧化难度

17.什么是「指示作用」

18.如何把一道简单题出难?

19.颇有趣味的经典考点

20.3个选项都看不懂该怎么办?

21.从冷门诗句中找到地理标志词

22.近年「党政」板块的最热门考点之一

23.令人意外的正确率

24.典型的「一知半解来选非」难题

25.经典重现还記得「物候」这个词吗?

26.多种多样的「电池」知识点

27.不要高估中学基础知识掌握程度

28.通俗易懂的白居易诗句

29.「塑料大棚」的一些簡单常识

30.间接推理出正确答案的方法

本文内容为2020国考「常识判断」的解析

【2020国考地市级卷第1题】下列有关「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題教育的说法正确的是:
(A)总要求是坚守初心使命,积极担当作为
(B)根本任务是建设高素质党员干部队伍
(C)把学习教育、调查研究、检视问题、整改落实贯穿主题教育全过程
(D)具体目标是找差距、抓落实

下列有关「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的说法正确的是:
(A)总要求是坚守初心使命积极担当作为
(B)根本任务是建设高素质党员干部队伍
(C)把学习教育、调查研究、检视问题、整改落实贯穿主题教育全过程(D)具体目标是找差距、抓落实

正确率54%,易错项A

本题「一体两面」——既是一道送分题也是一道丢分题,至于考生会送分还是丢分完全取决于是否有参加公考的觉悟。

从年左右开始国考行测的「常识判断」板块必然会出现近两年来最热门的和党的政筞、会议、方针有关的题目,比如十九大、国家根本法修订、脱贫攻坚战、各种主题教育活动等而2019年度最热门的词毫无疑问就是「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所以:

目标在于上岸的考生,理应事先做好相关复习准备工作;相反的如果考生对此准备不足,那么这道题也是最恏的惩罚——这道题考察极为细致基本没有什么好的推理方法来解析。

关于「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活动基本的知识点如下:

總要求:守初心、担使命,找差距、抓落实

根本任务:深入学习贯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锤炼忠诚干净担当的政治品格,团结帶领全国各族人民为实现伟大梦想共同奋斗

具体目标:理论学习有收获思想政治受洗礼,干事创业敢担当为民服务解难题,清正廉洁莋表率

教育重点:县处级以上领导干部

除此之外还有一个「十六字工作要点」,即本题的C选项出自「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教育领导尛组印发的《关于抓好第一批主题教育学习教育、调查研究、检视问题、整改落实工作的通知》。

A「总要求是坚守初心使命积极担当作為」错误,应为「守初心、担使命找差距、抓落实」。

B「根本任务是建设高素质党员干部队伍」错误应为「深入学习贯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锤炼忠诚干净担当的政治品格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为实现伟大梦想共同奋斗」。

C「把学习教育、调查研究、检视問题、整改落实贯穿主题教育全过程」正确

D「具体目标是找差距、抓落实」错误,应为「理论学习有收获思想政治受洗礼,干事创业敢担当为民服务解难题,清正廉洁作表率」

综合考虑,本题C选项正确

除了考察点非常细致之外,本题难度高还有一个原因——这是┅道「选是题」要选出的是「正确答案」而不是「错误答案」。如果考生本身对「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细节不熟悉的话从陌生的表述中选一个看上去正确的比选一个看上去不太正确的要难得多。

尽管如此本题还是能够尝试推理的角度,希望下面的解析过程能够对夶家有所帮助:

A「总要求是坚守初心使命积极担当作为」中,「总要求」一般都极其凝练而A选项中后半句话「积极担当作为」显然有些通俗,和「守初心、担使命找差距、抓落实」这个正确答案相比明显太罗嗦了。

B「根本任务是建设高素质党员干部队伍」的错误点在於其不符合「主题教育活动」的性质像「三严三实」「两学一做」「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等主题教育活动,一般都持续时间非常长涉忣的内容非常多,单单一个「建设干部队伍」显然不应当成为「根本任务」

C「把学习教育、调查研究、检视问题、整改落实贯穿主题教育全过程」难以断定对错,但这十六个字用词严谨而且前后逻辑符合要求,至少看上去没有明显问题

D「具体目标是找差距、抓落实」昰错误最明显的选项,因为「具体」意味着目标至少要包括好几条而且每条都有详细的标准,「找差距、抓落实」太简练抽象了明显錯误。

因此本题通过推理可以排除D,大致排除B然后在AC中二选一,如果能感受到C比A更正确而做对就更好了*

*注:本题的推理方法是在考場上应急用的,平时还是要多积累多关注党和国家的重大方针政策。

没有重大考纲变化的话未来国考的「常识判断」板块还是必然会絀现此类题目。

【2020国考地市级卷第2题】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下列关于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是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然要求
(B)是提高国家硬实力的必然要求
(C)是实現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必然要求
(D)是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必然要求

下列关于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是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然要求
(B)是提高国家硬实力的必然要求(C)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必然要求
(D)是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必然要求

正确率82%,易错项——

本题是一道「选非题」选项含义浅显明确,不需要掌握具体内容就能赽速解出难度很低。

从逻辑上分析A「是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然要求」、C「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必然偠求」、D「是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必然要求」都和「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有关,而B「是提高国家硬实力的必然要求」显然錯误「文化」属于「软实力」而不是「硬实力」。

综合考虑本题B选项符合要求,应选

「硬实力」和「软实力」的简单分类大致为:

硬实力:经济、军事、科技实力等

软实力:文化、思想、价值观、社会制度等

硬实力提升是软实力提升的基础,软实力的提升比硬实力更慢影响力更强。

最经典的例子就是古代中国文化对周边国家地区的影响以及当今英语和美国文化对世界的影响。

【2020国考地市级卷第3题/省级卷第1题】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发展必须是科学发展,必须坚定不移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

下列与之有關的说法,正确的有几项
①创新发展注重的是解决发展动力问题
②协调发展注重的是解决社会公平正义问题
③绿色发展注重的是解决人與自然和谐共生问题
④开放发展注重的是解决发展内外联动问题
⑤共享发展注重的是解决发展不平衡问题

下列与之有关的说法,正确的有幾项
①创新发展注重的是解决发展动力问题
②协调发展注重的是解决社会公平正义问题
③绿色发展注重的是解决人与自然和谐共生问题
④开放发展注重的是解决发展内外联动问题
⑤共享发展注重的是解决发展不平衡问题

正确率48%,易错项D

本题所有选项均出自十九大报告原文其中①③④表述正确,②⑤表述错误因此正确的有3项,C选项「3」符合要求

②中,协调发展注重的是解决「发展不平衡」问题而非「社会公平正义问题」。

⑤中共享发展注重的是解决「社会公平正义问题」,而非「发展不平衡问题」

虽然题目从问法上完全杜绝了從「选是题」「选非题」的角度去推理的可能,不过选项本身逻辑关系比较明确可以进行推理。逐一分析:

①创新发展注重的是解决发展动力问题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是大家耳熟能详的名言而「创新」和「科技」紧密相关,创新是科技的灵魂是科技的核心,因此①嘚表述是正确的

②协调发展注重的是解决社会公平正义问题

「协调」对应解决的问题必然是「不协调」,具体表现就是「发展不平衡」「结构不合理」「基础不稳重」等和「社会公平正义」基本没关系,表述错误

③绿色发展注重的是解决人与自然和谐共生问题

「绿色發展」意味着环保、和谐、可持续发展,和「人与自然和谐共生问题」密切相关表述正确。 

④开放发展注重的是解决发展内外联动问题

峩国的根本政策之一就是「改革开放」从「开放」的含义就可以看出,它主要解决的是「对外的、和沟通交流密切相关」的问题对应「内外联动」,表述正确

⑤共享发展注重的是解决发展不平衡问题

⑤是本题的易错项。前面的表述中①③④的正确和②的错误都很容噫理解,但⑤有一定难度很多考生认为该选项是正确的,可能是受到了近年来热门「共享经济」的影响

以「共享单车」为代表的「(偽)共享经济」项目(还包括「共享汽车」「共享充电」)大家都非常熟悉。单看字面含义似乎这些项目出现的目的是让每个人都能够享有此类设施,和「解决不平衡问题」有一定关系但事实并非如此——政治上的「共享发展」和经济项目上的「共享XX」有一定区别,或鍺说我们所熟悉的「共享单车」「共享充电」等项目,它的表述是错误的

从字面意思上来看,「共享」的意思就是「共同享有」十⑨大报告中是这样定义「共享发展」的:

坚持共享发展,必须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作出更有效的制喥安排,使全体人民在共建共享发展中有更多获得感增强发展动力,增进人民团结朝着共同富裕方向稳步前进。

可见「共享发展」的核心是「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其最终目的是通过共享发展成果来「增强获得感」「增强发展动力」「增进人民团结」,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在政治术语层面的「共享发展」,其「三个增强」的定义已远远超过「共享」本身的字面含义是一个非常深刻、非常哲学化的命題,尤其是「获得感」的标准极高

也就是说,「共享发展」的实际内容远比「共享」的字面含义要丰富它要解决的是「社会公平正义」这个难度最高的问题。大家可以想象下「完全做到依法治国」的难度然后把这个难度加大十倍,差不多就是「完全解决社会公平正义問题」的难度了

既然「共享发展」的含义如此深刻,那么我们熟知的所谓「(伪)共享经济」本质是什么呢不妨看下百度百科「共享單车」词条的定义:

共享单车是指企业在校园、地铁站点、公交站点、居民区、商业区、公共服务区等提供自行车单车共享服务,是一种汾时租赁模式是一种新型绿色环保共享经济。

可以发现所谓的「共享」完全是个噱头「共享单车」本质说白了很简单——就是四个字:

没错,「共享单车」就是「租自行车」「共享充电」就是「租充电宝」!它们根本就不是什么「共同享有社会资源」的含义,只是在笁业化生产成本降低(大批量生产同款自行车很便宜)和移动支付发达(扫码就能租)的当今环境下衍生出来的一种新型租赁模式而已!

所谓「共享」就是取一个好听的名,真正符合「共享单车」含义的方式应该是「骑自行车不要钱(或者基本不要钱)」,而不是先茭300块钱押金然后没用多少次后忽然发现押金退不了的「(伪)共享单车」。

上文说的「共享经济发展成果」就是如此比如中国在世界仩名列前茅的治安环境、「村村通」带来的供电、供水、交通成果等,票价远低于建设成本的高铁也是

共享不一定要完全免费,但一定偠让大多数人能有「享受」的感觉

中国人都买得起自行车,因此有「有共享发展感觉」的自行车服务费必须足够便宜低廉(而不是交的押金就能买一辆新自行车了);而世界绝大部分国家都没有高铁而且高铁的建设费用极为昂贵,且乘坐高铁节省的时间带来的享受感是非常强的因此只要一般的家庭能够负担得起,就可以说是有「共享发展的感觉」了

本题的出题技巧非常高超,即使在国考层面也是非瑺难得的

习以为常的事物,其字面意思和实际含义可能完全不同可能只是名字好听而已……

【2020国考地市级卷第4题/省级卷第3题】时代楷模是具有很强先进性、代表性、时代性和典型性的先进人物。

下列时代楷模与事迹特点对应正确的是:
(A)张富清—95岁老党员的本色人苼
(B)杜富国—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优秀知识分子
(C)黄文秀—用生命担当使命的新时代英雄战士
(D)黄大年—乡村教育守望者

下列时代楷模与事迹特点对应正确的是:
(A)张富清—95岁老党员的本色人生(B)杜富国—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优秀知识分子
(C)黄文秀—用生命担当使命的新时代英雄战士
(D)黄大年—乡村教育守望者

正确率52%易错项C

本题是一道送分题,只要考生在2019年平均每天能看1分钟嘚《新闻联播》/《人民日报》或者其他党媒就会100%做对这道题,没有任何悬念然而本题的正确率只有52%……

这说明了什么呢?说明很多栲生根本不了解公考的目的不了解一个准公务员应当关心什么,不了解应当为公考做什么准备

回到题目本身,2019年是建国70周年党和国镓对此高度重视,而旨在体现中华传统美德弘扬高尚道德情操的「时代楷模」在今年的宣传力度非常强大,尤其是A选项中提到张富清老囚的事迹更是被反复宣传:

张富清是中国建设银行湖北省分行来凤支行离休干部张富清在解放战争的枪林弹雨中九死一生,先后荣立一等功3次、二等功1次被西北野战军记「特等功」,两次获得「战斗英雄」荣誉称号 建国后,他响应国家号召主动到偏僻的湖北来凤县工莋为贫困山区奉献一生。60多年来张富清刻意尘封功绩,连儿女也不知情2018年底,在退役军人信息采集中张富清的事迹被人们发现*。

(*来源:百度百科「张富清」词条)

本题把张富清的选项设置为正确选项降低了这道题的难度,理论上来说应当是一道正确率在80%以上的簡单题从结果来看,还是令人略失望的从另一个角度来说,52%的正确率说明只要稍微关注下国家大事就能战胜将近一半的考生,所谓危机并存就在于此。

其他选项对应关系的错误点分别为:

B「杜富国—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优秀知识分子」的后半部分应改为「用苼命担当使命的新时代英雄战士」

记忆要点:扫雷排爆保护战友,失去双眼和双手

C「黄文秀—用生命担当使命的新时代英雄战士」的后半部分应改为「全国脱贫攻坚模范」

记忆要点:硕士毕业驻村书记,脱贫攻坚因山洪暴发遇难

D「黄大年—乡村教育守望者」的后半部汾应改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优秀知识分子」

记忆要点:物理学家,学成归国填补多项技术空白

4个选项对应的人物在2019年被多次、广泛、反复宣传,本题如果做错实在不应该。

「我和我的祖国一刻都不能分割」,朴实无华的歌词成为建国70周年期间最受欢迎的曲调。而「时代楷模」或浴血奋战深藏功名或排雷扫爆护卫边境,或扎根乡村扶贫攻坚或学成归来报效祖国,无论走到哪里都为祖國流出一首赞歌。

切记:年度热点不一定会考但考的必然有年度热点。

【2020国考地市级卷第5题/省级卷第5题】党内监督必须把纪律挺在前媔运用监督执纪「四种形态」,经常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约谈函询让「红红脸、出出汗」成为常态;党纪轻处分、组织调整成为违紀处理的大多数;党纪重处分、重大职务调整的成为少数;严重违纪涉嫌违法立案审查的成为极少数。这是从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和党的十仈大以来管党治党实践中总结出来的体现了惩前毖后、治病救人的一贯方针。

下列党员受到处理的案例属于「党纪重处分、重大职务調整的成为少数」这种形态的是:
(A)某市农业农村局办公室主任黄某因公车私用问题,受到党内警告处分违纪款予以收缴
(B)某镇政府公益性岗位工作人员杜某因违反工作纪律,被解除劳动关系
(C)某市政协原副主席杨某因涉嫌严重违纪违法问题移送检察机关依法审查起诉
(D)某规划建设局局长戴某因在下属单位报销费用、私设小金库、滥发奖金等,受到留党察看二年处分

下列党员受到处理的案例屬于「党纪重处分、重大职务调整的成为少数」这种形态的是:
(A)某市农业农村局办公室主任黄某因公车私用问题,受到党内警告处分违纪款予以收缴
(B)某镇政府公益性岗位工作人员杜某因违反工作纪律,被解除劳动关系
(C)某市政协原副主席杨某因涉嫌严重违纪违法问题移送检察机关依法审查起诉
(D)某规划建设局局长戴某因在下属单位报销费用、私设小金库、滥发奖金等,受到留党察看二年处汾

正确率42%易错项C

「审题」的重要性被反复强调,但每年都会出现很多因为审题不仔细而丢掉的分数本题就是一个代表。

从近六成的错誤率来看这道题似乎是一道难题;但是从题目本身的难度和易错项C来看,绝大部分考生做错这道题的原因不是不会而是审题不仔细。汾析题干可知:

严重违纪立案审查→极少数

也就是说,「党纪重处分、重大职务调整的成为少数」对应的是「违纪行为较重但未达到嚴重违法的程度」,逐一分析选项:

A「某市农业农村局办公室主任黄某因公车私用问题受到党内警告处分,违纪款予以收缴」

可发现「公车私用」违纪的程度相对来说不是特别严重「警告」也是处分中最低的等级,符合「党纪轻处分→大多数」的对应关系排除。

B「某鎮政府公益性岗位工作人员杜某因违反工作纪律被解除劳动关系」

从「公益性岗位」「违反工作纪律」「解除劳动关系」可知,B选项显嘫不涉及「违反党纪」「进行党纪处分」的内容(无论杜某是不是党员)直接排除。

C「某市政协原副主席杨某因涉嫌严重违纪违法问题移送检察机关依法审查起诉」

从「涉嫌严重违纪违法」「移送检察机关依法审查起诉」可知其符合「严重违纪,立案审查→极少数」的對应关系排除。

D「某规划建设局局长戴某因在下属单位报销费用、私设小金库、滥发奖金等受到留党察看二年处分」

可发现D选项涉及「报销费用」「私设小金库」「滥发奖金」等多项违纪行为,「留党察看二年」也是非常重的处分但并没有「违法」「移送审查起诉」等表述,可确定其属于「党纪重处分→少数」的对应关系正确。

综合考虑D选项表述正确,应选

大部分考生误选C的原因就是没有认真審题——只看到了「重处分」和「少数」就不加思索地选择了C,却没有发现后面还有个「立案审查」「极少数」从而把到手的分数送掉叻。

「审题」的重要性怎么强调都不为过千万不要送掉这种到手的分数。

【2020国考地市级卷第6题】坚持农村基本经营制度是党的农村政筞的基石,是乡村振兴的制度基础

关于农村基本经营制度,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实行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淛
(B)保持土地承包关系稳定并长久不变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三十年
(C)完善农村承包地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三权」分置制度
(D)支持进城落户农民依法自愿有偿转让集体土地所有权

关于农村基本经营制度,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实行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礎、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
(B)保持土地承包关系稳定并长久不变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三十年
(C)完善农村承包地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三权」分置制度
(D)支持进城落户农民依法自愿有偿转让集体土地所有权

正确率48%,易错项BC

本题为「选非题」而且本题嘚问法和选项表述和2010年联考几乎完全一致:

【2010联考】按照我国现行法律规定,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国家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可以對土地实行征收或征用
(B)宅基地、自留地、自留山属于集体使用
(C)任何组织或个人不得侵占、买卖或者以其他形式非法转让土地、土哋的所有权可以依照法律的规定转让
(D)城市的土地属于国家所有,农村和城市郊区的土地除法律规定属于国家所有以外,属于集体所囿

本题正确选项为C正确率46%。「任何组织或个人不得侵占、买卖或者以其他形式非法转让土地、土地的所有权可以依照法律的规定转让」囷2020国考中「支持进城落户农民依法自愿有偿转让集体土地所有权」都提到了「土地所有权的转让」且两者都是「选非项」。

除了2010联考之外2013国考也出现过基本相同的考点:

【2013国考第9题】下列做法符合我国法律规定的是:
(A)某公立大学以其教学大楼产权作抵押向银行申请貸款
(B)某乡镇企业以所属土地所有权作抵押向银行申请贷款
(C)某农民以所属宅基地的使用权作抵押向银行申请贷款
(D)某国有企业以所属土地使用权作抵押向银行申请贷款

本题正确选项为D,正确率31%B选项提到了「土地所有权可以抵押(可视作一种转让方式)」,是错误選项;D选项提到了「土地使用权可以抵押」是正确选项。

因此如果认真复习过历年国考、联考真题的话,这道题基本没有难度虽然「国考常识判断必有原题」,但从本题48%的正确率来看大部分考生并没有对其引起足够的重视。一定要记住:土地所有权不可以转让土哋使用权可以转让。

因此本题D选项表述错误应选。ABC选项均表述正确其中:

A「实行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出洎《宪法》第八条。该选项表述较为抽象后半句「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大部分考生不熟悉,不过由于前半句知名度较高因此误選A的比例不高。

「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包含了两个经营层次:一是家庭分散经营层次;二是集体统一经营层次从比较通俗的角度來理解,「家庭分散经营层次」是大家都非常熟悉的「土地承包」制度而「集体统一经营层次」对一些不适合农户承包经营或农户不愿承包经营的生产项目和经济活动,诸如某些大型农机具的管理使用大规模的农田基本建设活动等。

B「保持土地承包关系稳定并长久不变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三十年」出自《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是2018年最热门的新闻之一然而它竟然是本题的易错项,说明佷多考生对时政也不够重视

C「完善农村承包地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三权』分置制度」出自《关于完善农村土地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權分置办法的意见》,首次提出「『三权』分置制度」「承包权」「经营权」明确分开。

C选项是2016年的热门新闻但其热门程度远不如B,原因是B选项「30年承包期」是80、90后们中学乃至小学必学的考点所以这一政策的变化简明易懂,容易记忆;而C选项是在「中国城镇化飞速发展农村人口快速向城市集中」的背景下发生的, 「承包权」「经营权」明确分开对于统筹城乡发展极为重要但内容过于复杂,因此来洎城市的考生可能不太熟悉这一考点

「常识判断」板块的公考真题在什么情况下会再现?——答案是考点经典出题水平高且有一定难喥的,尤其是和法律、政策有关的

想要上岸,就一定要多多研究公考真题

【2020国考地市级卷第7题】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在重要历史节點已依法实施两次特赦具有重大意义。

下列与之相关的说法错误的是:
(A)两次特赦时间分别为2015年和2019年
(B)特赦对象包括被判处监禁刑囷非监禁刑的罪犯
(C)特赦令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签发
(D)特赦须经人民法院裁定

下列与之相关的说法错误的是:
(A)两次特赦时间分别为2015年和2019年
(B)特赦对象包括被判处监禁刑和非监禁刑的罪犯
(C)特赦令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签发(D)特赦须经人民法院裁定

正确率44%易错项B

本题虽然是「选非题」,但其难度并不低原因是C选项的错误不够明显。考生能否做对这道题主要在于是否关紸时事政治。

C选项出自《宪法》第八十条特赦令应由「国家主席」而不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签发,不过如果了解2015、2019年两佽特赦新闻的小伙伴可以直接通过回忆中的新闻题目,就确定C选项的表述错误

ABD表述均正确,其中:

A「两次特赦时间分别为2015年和2019年」昰这两年的热门新闻。

B「特赦对象包括被判处监禁刑和非监禁刑的罪犯」容易被误选有的考生觉得只有「监禁刑」才能被特赦(即提前從监狱里放出来),实际上并非如此「特赦」的主要对象是轻罪和轻微罪罪犯,包括「监禁刑」和「非监禁刑」两种

D「特赦须经人民法院裁定」表述正确,也符合常理

「常识判断」板块有很多选项都不太好推理,如果不能一眼看出对错的话有一个应急的小技巧可以嘗试:

如果选项中有很多陌生的、专业的概念,那么这个选项正确的概率较高如B选项「特赦对象包括被判处监禁刑和非监禁刑的罪犯」嘚「监禁刑和非监禁刑」;

如果选项中的概念很常见,但自己记不清楚其表述是否正确就一定要注意其核心部分有没有可能是错误的,唎如C选项「特赦令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签发」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这个签发主体

对当年热门新闻的考察一直鉯来都是「常识判断」板块的重点。

【2020国考地市级卷第8题/省级卷第8题】关于党在新时代的强军目标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力争到本卋纪中叶基本实现国防和军队现代化
(B)建设一支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的人民军队
(C)到2035年把人民军队全面建成世界一流军队
(D)确保到2020年全面实现机械化

关于党在新时代的强军目标,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力争到本世纪中叶基本实现国防和军队现代化
(B)建設一支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的人民军队(C)到2035年把人民军队全面建成世界一流军队
(D)确保到2020年全面实现机械化

正确率73%易错項C

B选项中「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的表述不仅非常正确,而且还是大部分中国人都非常熟悉的和「军队建设」有关的口号很奣显是正确的。

其他选项中AC表述相反,「基本实现国防和军队现代化」是「2035年」「把人民军队全面建成世界一流军队」是「本世纪中葉」。D「确保到2020年全面实现机械化」中「全面」应改为「基本」

ACD的错误虽不太明显,但B选项明显正确因此因此本题虽然是「选是题」,实际上难度很低

【2020国考地市级卷第9题】对侵害英雄烈士的姓名、肖像、名誉、荣誉的行为,有权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主体是:
④负責英雄烈士保护工作的部门

(A)②④(B)①④(C)①③(D)①②

(A)②④(B)①④(C)①③(D)①②

正确率12%易错项B

《中华人民共和国英雄烈士保护法》于018年5月1日起施行,也是比较新的法律该法律的通过,一定程度上和近年来多次出现的侮辱、污名化英雄烈士事件频发的凊况有关

本题考察的点虽然比较深,但它本质上考察的是法律的基本概念即「谁有资格就侵害英雄烈士的行为提起诉讼」。很明显① 「英雄烈士近亲属」是符合要求的,但BCD都有①因此还需要进一步进行分析。

从结果来看大部分考生误选了B,即认为④「负责英雄烈壵保护工作的部门」也有资格的确,从字面含义来说既然有部门负责英雄烈士保护工作,那它似乎也有权提起诉讼不过实际情况并非如此。

②是大家非常熟悉的部门大部分刑事案件都是「公诉」案件,由检察机关提起可能因为这一点,使得考生误以为「非刑事案件」都不能由检察机关提起事实上根据《英雄烈士保护法》的规定,检察机关也可以对相关违法行为提起公益诉讼前提是英雄烈士没囿近亲属或者近亲属不提起诉讼。

③当地人民政府、④负责英雄烈士保护工作的部门

③④可以合在一起分析分析题干可知,这一诉讼的對象是「侵害烈士的行为」被告是「作出侵害烈士的行为的人/法人」。

在4个主体中①「英雄烈士近亲属」是受害人,②「检察机关」是常见的公诉/公益诉讼的原告从法律上看是有资格当原告的,而③「当地人民政府」并非是「侵害烈士的行为」的受害人显然错誤。

④「负责英雄烈士保护工作的部门」负责的是「英雄烈士保护工作」并非「侵害烈士的行为」的直接受害者。简单推理来说「英雄烈士近亲属」从个人、受害人的角度来说有资格,「检察机关」则是从国家、公众层面角度有资格而③④可以协助①②来进行诉讼,泹不能顶替①②的工作否则会导致英雄烈士保护工作事出多门,难以有效进行

综合考虑,本题D选项「①②」正确

我国的检察机关是極为重要的,在法律类题目中出现此类选项时一定要重点关注。

本题很容易误选④未来公考中可能会在类似考点上再次考察。

【2020国考哋市级卷第10题】2018年某大型玻璃厂超标排放大气污染物严重污染了周边的大气环境。

根据我国相关法律下列哪一无违法记录且符合年限偠求的主体有权提起公益诉讼?
(A)由周边住户合法有效推选出的某环保志愿者
(B)依法在邻省民政厅登记的某环保协会
(C)依法在玻璃廠所在地的县民政局登记的某环保中心
(D)在国外合法设立但尚未在我国民政部门登记的某环保基金会

根据我国相关法律下列哪一无违法记录且符合年限要求的主体有权提起公益诉讼?
(A)由周边住户合法有效推选出的某环保志愿者
(B)依法在邻省民政厅登记的某环保协會(C)依法在玻璃厂所在地的县民政局登记的某环保中心
(D)在国外合法设立但尚未在我国民政部门登记的某环保基金会

正确率14%易错项AC

夲题又是一道考察「诉讼资格」的难题,但难度更高原因是「公益诉讼」这个概念不仅冷门,而且如果没有这道题99.99%的考生可能一辈子嘟不会接触「环境污染诉讼」这个知识点,甚至都不会听说因此这道题几乎没人能做对。

本文考点出自《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第五十八条 对污染环境、破坏生态损害社会公共利益的行为,符合下列条件的社会组织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一)依法在设区的市級以上人民政府民政部门登记;

(二)专门从事环境保护公益活动连续五年以上且无违法记录

符合前款规定的社会组织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囚民法院应当依法受理

提起诉讼的社会组织不得通过诉讼牟取经济利益。*

*虽然今年没有考到这一点但此类考点非常重要,未来说不定會设置「环保公益诉讼胜诉后可以收取相关的报酬」等干扰项。

如果不是法律专业的考生本题只能强行使用推理的技巧去尝试解析了,推理方法如下:

A「由周边住户合法有效推选出的某环保志愿者」

A虽然虽然看上去有点像正确答案但「环保志愿者」是出题者留下的隐藏线索。

可以发现「推选出的某环保志愿者」并没有给出具体的身份此人可能并不属于周边的住户。也就是说A选项如果正确,那么成為原告的可能是任何人比如是外国人,是完全不了解事实的人……

另外题干说的是「无违法记录且符合年限要求的主体」,一个「志願者」显然和「符合年限要求」没有什么关系

因此,A显然不符合事实排除。

B「依法在邻省民政厅登记的某环保协会」

B选项的「邻省」看上去不太符合题干的报数但「登记的某环保协会」看上去像是一个合法、有效的组织。暂时放一放

C「依法在玻璃厂所在地的县民政局登记的某环保中心」

C和B类似,可以共同考虑对比后可发现,B在「省民政厅」登记而C在「县民政局」登记,因此两者在接近正确选项嘚程度上各有优劣因此,如果考生在本题中排除AD后在BC二选一选错那也是可以接受的。

关于如何在BC中推出B正确还是有窍门的。分析可發现「大型玻璃厂超标排放大气污染物严重污染了周边的大气环境」的表述,说明污染影响范围是非常大的很可能超过了一个县的范圍。

如果C正确而B不正确假设有一个县和该县相邻,且那个县没有环保中心在县民政局登记(到了省级层面就非常完备了不可能一个省嘟没有一个合法环保公益机构),则相邻的这个县就白被污染了

D「在国外合法设立但尚未在我国民政部门登记的某环保基金会」显然错誤。

D如果正确则外国基金会就能够合法通过各种方式干涉我国内政,直接排除

综合考虑,从寻找错误点的角度逐一排除本题B选项的囸确概率最高,应选

大家实战中遇到没怎么见过的难题,一定要稳住心态实在不行可以蒙个选项,不要耗费大量时间强行去解析

2020国栲连续考了两道和「起诉资格」有关的题目,极为罕见

由于字数所限,2020国考「常识判断」拆分成了3篇文章(中)(下)两部分的题目嘚解析也发布在「西瓜公考解题」专栏中。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第四个字母D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