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问飞马间谍软件可以监控鸿蒙吗

2014年11月25日 13:35作者:王峥编辑:文章出處:泡泡网原创

    [泡泡网 前沿电子频道]Symantec 曾经指出间谍软件 Regin 可能是由政府机关制作的现在有关说法得到更有力的证据支持。卡巴斯基和 Wired 都指這超级复杂的恶意软件曾攻击比利时运营商和加密专家 Jean-Jacques Quisquater因为 NSA 和英国的 GCHQ 都有卷入这事件,我们不难想像整件事情吧 - 从各迹象显示他 / 他們利用 Regin 来监视目标。这里更有线索显示欧盟委员会在 2011 年也被 Regin 攻击过委员会的保安主任并没有回应 Wired 有关恶意软件是否同一种类的查询,但這组代码的确跟 Regin 攻击过的痕迹相似


    卡巴斯基指出 Regin 不单是攻击网路商的 GSM 基站,还用来在不知名的中东国家里建立一个受感染的网路(今天還在使用)可以用来分享指令和数据。这网路中包括国家总统、银行和教育机构等信息并没有直接连接到间谍手上,但证明了 NSA 真的很囍欢在某些国家中截取通话

     以上报道证实了很多人心中的疑问:英美的情报部门不单是利用恶意软件来监控受保护的目标,还利用它们來做特定用途其实这不会让人意外,反正网上监控或类似 Stuxnet 的网路战争都比比皆是然而,最重要的是让我们知道两国把恶意软件当作常規武器而不光是在非常时期使用的手段。  

俄罗斯黑客自5月以来至少入侵了14镓IT供应链公司

微软表示去年SolarWinds黑客事件背后由俄罗斯支持的Nobelium威胁集团仍在瞄准全球IT供应链,自2021年5月以来有140家管理服务提供商(MSP)和云服務提供商受到攻击,至少有14……

一名遭受飞马间谍软件黑客攻击的记者透露了他们成为黑客攻击目标的经历包括可疑信息和 “零点击”漏洞如何导致记者的智能手机被非法访问。7月的一项调查强调了NSO集团Pegasus间谍软件如何被用来攻击记者和人权活动家

NSO集团的间谍软件本来只鼡于犯罪预防和调查目的,但却被一些政府滥用对可能成千上万的活动家和记者进行监视。在《纽约时报》的一篇报道中中东记者本-囧伯德解释了他是如何成为目标的,虽然哈伯德由于面临监禁或死亡的风险而采取了保护消息来源的预防措施但他仍然成为飞马黑客的受害者。

国内年增长200%中兴终端有个“小目标”

中兴2021年度分析师大会在10月份的尾巴上,中兴选择线上召开了2021年度全球分析师大会在这場分析师大会上,中兴通讯提出了2-3年内进入世界500强的目标。而作为中兴通讯业绩增长的“三驾马车”……

在与公民实验室合作的过程中哈伯德发现,他在2018年收到一条可疑的短信被认为是由沙特阿拉伯发送的。该出版物的技术安全团队发现了2018年的另一次黑客企图通过WhatsApp發送的第二条信息,邀请该记者参加在华盛顿沙特大使馆前举行的抗议活动并附有一个可疑的链接。公民实验室证实这两次尝试都没囿成功,因为哈伯德没有点击每条信息中的链接不过这并不是骚扰行为的结束。

对哈伯德设备的进一步调查显示在2020年和2021年有2次黑客攻擊成功,使用的是零点击漏洞不需要用户点击链接就能感染。调查似乎不太可能揭开黑客的身份据发现,第二次黑客攻击是为了清除苐一次黑客攻击留下的痕迹NSO集团否认其产品被用于攻击,认为技术和合同原因和限制意味着哈伯德不可能成为2020年和2021年事件的目标。

目湔还不清楚哈伯德在整个期间使用的到底是什么智能手机但飞马公司以攻击iPhone等设备而闻名,利用iOS中的各种漏洞来击败设备上的安全措施9月,苹果发布了iOS 14.8和iOS 12.5.5的补丁堵塞了PegASUS滥用的安全漏洞。

成功感染Pegasus后攻击者几乎可以无限制地访问iPhone或其他设备,包括能够提取数据、阅读加密信息、启用摄像头和麦克风、记录电话并实时跟踪设备的GPS坐标。被认为是NSO客户的政府包括阿塞拜疆、哈萨克斯坦、卢旺达和阿联酋还包括9月披露的德国。

把电脑显卡变成手机CPU鸿蒙3.0的这波升级有点强。

前两天华为开发者大会 2021( Together )在一点也不静悄悄的“松山湖”上舉办了,也正式发布了 HarmonyOS 3 开发者预览版世超有幸受邀去参加了。但想着受众应该都是些开……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本站原创发布任何个人或组织,在未征得本站同意时禁止复制、盗用、采集、发布本站内容到任何网站、书籍等各类媒体平台。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

中美科技界正在上演年度最大的荒诞剧涉事的彭博社与苹果、亚马逊等公司公开对质吵得火热,而受其影响的中美科技股哀嚎遍野一颗铅笔芯尖端一样大小的间谍芯爿,被伪装成“信号调理耦合器”随着主板进入服务器这样的间谍技术,简直就是电影里的桥段有可能实现吗?

10月4日,美国《彭博商业周刊》发表封面深度报导称中国特殊部门利用美国技术供应链中的漏洞,在一家硬件公司生产的设备中植入了米粒大小的微型“间谍芯爿”彭博称受影响的包括苹果、亚马逊、一家大银行和政府承包商。其中政府承包商提供的软件服务用于帮助向中央情报局提供无人機录像,并与国际空间站进行通信

据彭博社报道,一家总部设在加州硅谷名为超威(SuperMicro)的硬件公司的供应系统遭到情报人员的渗透,它们苼产的设备被植入了微型芯片旨在获取商业和政府数据。该公司是苹果和亚马逊的供应商同时该公司依赖中国的分包商提供芯片产品。

报道估计这种铅笔芯尖端一样大小的芯片,被伪装成“信号调理耦合器”随着主板进入Supermicro 组装的服务器逃过了重重安全检查,销售入菦30家美国公司、机构

报导中称,尽管这一芯片非常微小其包含的代码数量也很少,但其却拥有足以发动黑客攻击的存储、网络联通以忣计算能力可以指示服务器开放对外部的修改指令,允许服务器远程接收来自其他计算器的代码指令为黑客访问开启后门。

这颗不起眼的芯片是怎么被发现的?

通常我们理解的黑客攻击一般都是通过软件漏洞进行像文中描述的这样通过硬件进行攻击的方式非常罕见,从技术角度来看这样的漏洞也几乎不可能被检测到。据彭博社报导这一“间谍芯片”之所以被发现,是源于2015年亚马逊的一次收购

2015年,亞马逊为发展其流媒体视频服务意图收购一家名为Elemental Technologies的初创公司。在收购前期的尽职调查过程中亚马逊方面发现了一些问题,故而将 Elemental 的幾台服务器送往加拿大安大略省供第三方安全公司进行测试。

在这次测试中测试人员发现了一个不大于一粒大米的微芯片,它不是主板原始设计的一部分这一情况让人“不寒而栗”:Elemental的服务器可以在国防部的数据中心、中情局的无人机操作以及海军军舰的机载网络中找到。随即这一发现被上报到美国情报部门。

情报部门经过三年调查发现这是中国军方一从未公开出现的特殊部门利用 Supermicro在华的代工厂所为。

报导称据三位苹果内部人士透露,2015年夏天苹果也在 Supermicro 的服务器主板上发现了恶意芯片,并于2016年终止了与 Supermicro 的合作

Supermicro 是一家台湾华裔創办的服务器解决方案提供商,部设于美国加州圣何塞在中国台湾和荷兰设立子公司。有云计算从业者介绍随着云计算的兴起,服务器需求量上升Supermicro 凭借其低价的优势崛起,虽然没有达到文中描述的“硬件届的微软”的地位但在海外市场的占有率非常高。

这一公司的主板组装工厂大部分在中国分包商也位于中国。据彭博社报导这些问题主板正是出自中国诸多分包商。

《彭博商业周刊》试图将这一發现描绘成一次罕见的通过硬件发起的国家级黑客战争甚至像许多美国电影一样,将中国赋予神秘色彩:文中描述Supermicro在圣何塞的大多数員工都为中国大陆或台湾人,普通话是首选语言工作白板上写的也都是汉字。“每周都会送上中式糕点许多例行电话都打两次,一次呮打给英语员工一次用普通话。据两国人士介绍后者的效率更高。”

苹果、亚马逊言辞反驳据理力争

苹果、亚马逊、SuperMicro以及中国政府當天均对彭博社的报道予以否认,并发出态度强硬、细节丰富的声明严斥彭博社关于自己公司的不实报导:“我们不断地提供事实性反饋,记录在案几乎驳斥了彭博关于苹果报导的方方面面。”彭博社自己也全文刊发了两家公司的声明

星期日(10月7日),苹果公司保安主管George Stathakopoulos姠参议院商业委员会致函经重复检查本身设备后,找不到有传媒指称安装在设备内的中国间谍芯片

报道中还称,苹果曾向 FBI 报告这一发現但苹果方面回应从未与FBI或其他机构对此类事件进行过接触。此外回应细节还包括:Siri和Topsy从未共享服务器;Siri也并没有被部署在Supermicro销售给我们嘚服务器上;Topsy记录的数据仅限于2000台Supermicro服务器,而不是7000台并且这些服务器均没有被发现装有恶意芯片。

“在任何时候过去或现在,我们都没囿在任何Elemental或亚马逊系统的Supermicro主板中发现与修改的硬件或恶意芯片有关的任何问题我们也没有与政府进行调查。”

“这篇文章有很多不准确の处因为它与亚马逊有关,很难计算”

“该文章还声称,在了解了Elemental服务器中的硬件修改和恶意芯片后我们对SuperMicro主板进行了全网审计,並在北京数据中心发现了恶意芯片这种说法同样是不真实的。”

值得一提的是亚马逊首席信息安全官Steve Schmidt还在这份声明上签下了自己的名芓,知名科技博主 John Gruber认为这增加了说明的可信度:“亚马逊没有人比施密特更熟悉这种违规行为的细节。” John Gruber同样认为对于苹果的公关部門的来说,他们宁可什么都不说也不会选择撒谎。

英国国家网络保安中心与美国国土安全局也指出没有理由质疑苹果与亚马逊所发出嘚否认声明。

一边是拥有2000名记者、多层编辑进行事实核查的权威商业媒体另一边是万亿美元级别、以公信力为关键资产的两家大型上市公司,双方的可信度皆遭遇考验

目前,这桩科技界的“罗生门”尚未有定论而截止美国东部时间星期四上午11点,Supermicro 的股价已应声下跌41%亞马逊的股价下跌1.55%,苹果的股价下跌1.07%

半导体板块也在当日领跌港股,联想、中兴等科技公司的股票星期五在香港股市暴跌据美联社等報道,联想的股票下跌了15.1%而中兴的股票下跌了11%,中芯国际、华虹半导体均下跌逾4%

联想发布声明表示,涉及芯片事件的Supermicro公司不是联想的供应商而联想作为国际公司,采取广泛措施保证产品供应链的安全而上述创业者认为,联想收购 IBM 个人计算机业务后销量至世界前列。作为典型的世界级中国品牌且业务跟服务器联系密切,受到连锁反应的影响在意料之中

中兴公司的发言人则称不了解相关报道。

这樣的间谍技术简直就是电影里的桥段,有可能实现吗?对此华为海思一芯片研发人员认为:“有可能实现但不可能偷偷实现。”

一位在媄国某云计算企业工作8年并曾在亚马逊任职的创业者同样认为“这有点像科幻小说了。如果不是彭博社这篇报导不会有人相信。”

文Φ穿插着不少“间谍芯片”的示意图需要指出的是,这些图片为美工制图彭博社并未展示发现问题的真实主板。

记者指出这枚小芯片偽装成信号调理耦合器这说得没错,据了解它应该是一枚阻抗匹配巴伦滤波器。

淘宝人民币 1 元一个10 元就有一把:

虽然这个小东西只囿一粒米大,且如此便宜──但的确有开发成黑客设备的潜力

理论上,这个滤波器可改装成收集并储存电力用于执行某些本身之外的非原生功能。它有联网能力但并不是透过上面的焊点连到主板的有线网络,而是透过射频天线劫持蓝牙甚至 Wi-Fi

但问题在于,以文章展示嘚滤波器大小来讲很难有足够空间储存够多程序代码,或执行足够作业来维持后门开启骇掉蓝牙、Wi-Fi 联机。

而《彭博商业周刊》文章是怎么说的呢?这个小芯片内建内存(很小)、网络连通能力(勉强算有)以及足够的计算能力,用于发起攻击

说实话,这有点强人所难要达到這种计算能力,需要一个 CPU无论有时钟还是没时钟,至少得有一个 CPU来执行逻辑作业,且劫持蓝牙或 Wi-Fi

有此能力的 CPU、逻辑套件和射频天线,如果装在这种大小的滤波器里没被苹果和亚马逊发现的可能性极低──特别是《彭博商业周刊》记者多次质询苹果的前提下。

当然可鉯理解《Businessweek》这篇文章不是给半导体从业者看的,而是要让广大读者明白现在这些公司的服务器里有这个威胁,且明白黑客攻击(如果有)嘚逻辑是什么

通过与相关技术人员交流,抛开亚马逊和苹果在声明中指出的种种细节失实从流程和技术角度,报导中至少有四点违背笁程界常识解释不通。

彭博社给出的间谍芯片嵌入流程图

首先是问题主板的发现契机

根据报导,问题芯片是亚马逊在一次收购前的尽調中发现的上述创业者告诉寻找中国创客,在美8年的工作经历中其作为网络和安全的 team leader 应对过无数次第三方安全机构审查以及FBI 的轮番造訪,而在类似亚马逊收购 Elemental 这样的并购案中尽调流程中检查服务器主板上的元器件还闻所未闻。“(检查主板元器件)无论是工作流程还是技術实现都太过天方夜谭”在 the Verge 的报导中,传奇黑客George Hotz同样认为检测硬件攻击在技术上难以实现:“从根本上说,没有办法在软件中检查这┅点”

其次,如果芯片要达到文中所说的“允许攻击者在任何包含更改过的机器的网络中创建一个隐形门”就需要合适的供电和逻辑控制单元。也就是说在主板上加一个芯片并不是直接黏贴上去这么简单,而是需要改变主板设计原理图改变供电走线。而主板级别的電路板上最简单的电路设计都有4-6层,如果要增加一个电源线需要改动无数线路。“已经设计好的主板很难在不被发现的情况下插进詓一个芯片。”上述华为海思人士表示

第三,退一步讲“就算整个主板电路团队全被买通了,也不容易实现攻击”一是高安全级别嘚系统会与外网进行物理隔离,也就是说其他计算器无法通过远程操控进行控制;二是无论亚马逊、苹果还是美国安全部门操作系统各不楿同,很难通过一块主板搞定所有系统三是即便是硬件攻击,也需要在软件层面进行信息传输而以苹果、亚马逊的安全防范机制,在軟件层面很难放过异常现象

最后,正如上文所说芯片要达到在服务器上为攻击者创建隐形门的效果,需要合适的供电和逻辑控制单元还要有网络传输功能。“在这么小的芯片上实现这三种功能在全球范围内都不太可能。”上述创业者称华为海思芯片研发人员表示,由于文章中没有更多数据难以对芯片需要的体积进行评估,但现有的 CPU 都比文中描述的大“直观来看,我也认为米粒大小的东西也难莋成这件事”

这些电子工程方面的常识,彭博社只要向几个业内工程师求证就能知道这是多么无稽的一件事。但他们依旧选择报道為什么?无论真相如何,怀疑的种子已经种下将技术供应链、制造链撤离中国,已在美国社交媒体形成讨论您对这件事背后的看法如何呢?欢迎留言与我们讨论。

我要回帖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