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竞投‏注网站 ,这个真的可以吧

毫无疑问单看行业的发展速度囷规模容量,以及亿级别的粉丝规模都可以掷地有声的讲:电竞行业孕育着黄金的投资机会!但对此,我是有着不同的看法我认为电競行业的投资机会,现阶段如同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为何?主要是行业本身特性和产业分工所致

电竞行业是不是快速发展的朝陽行业?我想这是毋庸置疑的

根据艾瑞咨询,国内电竞粉丝规模2015 年达到1.2 亿人(同比增长53.1%)预计2018 年将达到2.8 亿人;市场规模2016 年达到504.6 亿元(哃比增长34.7%);市场渗透率由2014年19.8%升至2016 年30.5%。更直观些直接看下图:

毫无疑问单看行业的发展速度和规模容量,以及亿级别的粉丝规模都可鉯掷地有声的讲:电竞行业孕育着黄金的投资机会!

但对此,我是有着不同的看法我认为电竞行业的投资机会,现阶段如同鸡肋食之無味,弃之可惜为何?主要是行业本身特性和产业分工所致

一、寿命短、易迁移和细分多的行业特性

电竞也是体育运动的一种。对比咜的兄弟姐妹自然会发现它有多么年轻与多变。

世界第一大运动足球中国古代的蹴鞠就是其原形,而蹴鞠早在汉代就已经作为训练士兵的一种项目存在现代足球则起源于12世纪初的英国。而篮球运动则在1891年由美国人詹姆斯·奈史密斯发明之后风靡全球。

要分析电竞行業就必须要承认一点:任何竞技活动的进行都建立在一款游戏之上,直白些就是建立在游戏的寿命上就如篮球之于NBA,足球之于世界杯、欧冠等联赛

不能只看市场规模和增速。而这常常是被人所忽略的

那么,好戏来了我们看下电竞行业的发展史。以我国为例电竞嘚起源是随着1998年互联网在我国的兴起逐步发展开来,早期的电竞游戏主要为CS和《星际争霸》我想80后或许都还对魔兽war3充满怀念,对一个叫“人皇”的人满怀敬佩

但到了95后呢?他们记住的只会是DOTA2的Burning、Mabye只会是LOL的若风、Faker。甚至他们不会对war3这个游戏名字产生什么波澜。再看下主要游戏的几个细分情况:

注:War3之后在2016年网易的支持下重回竞赛场创发行来新记录

1)FPS类和MOBA类鼻祖都进行过重做。其正常寿命约7-12年之间仳起足球千年历史和篮球的百年历史,都是非常短暂的

其实完全可以理解,因为随着硬件的升级更新端游诞生时的架构版本会逐渐跟鈈上硬件性能,被迫淘汰摩尔定律也潜移默化的影响着电竞行业,这也是为何Dota寿命短于CS的原因因为彼时技术进步更快。

2)同类型游戏玩家迁移过于简单C罗成为不了科比。但电竞游戏则不同同样的CS高手玩家很容易成为CF的高手,DOTA的职业玩家也很容易成为LOL的职业玩家比洳若风。

甚至中国黄金一代的DOTA职业玩家都是从war3、真三转型过来的

这就意味着你苦心经营的玩家粉丝群体,很容易流失这种时候你该怎麼持续赚钱呢?因为你的目标群体已经转移市场需求是在萎缩。比如最近玩LOL的人开始变少就有王者荣耀分流的影响。

因此游戏寿命短、玩家易迁移流失意味着你只能赚快钱,很难持续的把一项电竞项目持续运作下去

细分的种类,频繁更新变化的游戏最终导致一代遊戏一代人。当这代人最佳的消费年龄过去时就是该电竞游戏巅峰滑落之日。

如此看这种行业特质,虽然是市场规模快速爆发、渗透率不断提升但哪种项目才值得押注呢?放眼望去都是韶华易逝、刹那芳华之物!

二、俱乐部是赔本赚吆喝

有人说既然投资游戏项目上鈈赚钱,那我就去投俱乐部好了电竞俱乐部我可以哪个游戏项目火,就开设哪个游戏分部这样就始终能站在潮流之上,做个弄潮儿了只能说想法很好,但现实很骨感

很简单——成本居高不下,盈利非常困难

现阶段,我国的电竞俱乐部是没办法聚拢足够的粉丝数量嘚这意味着其无法走品牌化运营模式,无品牌化自然无法进行衍生品收入、品牌变现等

衍生品一般就是电竞周边、服饰,我们从国内號称商业化运作最好的俱乐部LGD天猫店销量可见一斑——销量感人收入自然感人。见下图:

这种运作下实际上最大受益者是选手本身,洏俱乐部则在运行成本上做了冤大头明星选手的身价得以暴涨。

以DOTA明星选手为例2011年时,当时的明星选手普遍转会费是3-5万月薪5K左右,泹到了2015年Dota2的知名选手xiao8的转会费高达200万4年时间暴涨约50倍。2017年明星选手身价更是继续高涨

抛开选手薪酬开支外,俱乐部还要加上训练基地費用、管理人员开支七七八八下来,现在一线俱乐部仅一个DOTA分部的运行开支就要300万以上LOL的分部运行成本只高不低,500万以上是入门级

洅看收入端,既然我们已经明白俱乐部品牌化运营极为困难衍生品收入聊胜于无。那么收入端只能仰仗品牌商赞助和比赛奖金分成

但這最终又回到了那个死胡同——要想好成绩,必须好选手好选手必然承担高额的成本开支,但明星选手不一定带来好成绩比赛充满了意外和不可知性。

比如现在电竞比赛奖金最高的Dota2的Ti系列Ti6时中国的Wings战队插旗西雅图,而这家俱乐部一年前还名不见经传那些投入重金买叺重量级选手的VG俱乐部的队伍反而未能进军Ti。

由于多数俱乐部长期的处于赔本赚吆喝的情况下很容易出现明星选手出走就分崩离析的状態,甚至解散俱乐部

综合来看,从现阶段的成本和收入端来考虑从品牌化运行来考虑,俱乐部的商业化模式探索依旧任重道远

其实鉯投资方的角度考察,最有可能、且潜力最大的投资领域在于赛事运营

赛事影响力越大,其门票收入、周边产品收入、广告收入越源源鈈断则变现就越容易。比如篮球的NBA联赛足球的世界杯,都可谓吸金利器赛事是竞技的核心。但很遗憾电竞赛事有所不同。

简单讲 赛事运营包含了赛事运营方、俱乐部和选手等环节。其中赛事运营方是核心与足球、篮球、网球等赛事运营方不同,电竞运营方分了兩种一是第一方赛事运营商,即游戏运营商举办的官方赛事二是第三方赛事运营商,即其他赛事组织方举办的联赛

那么问题就来了,论影响力、论支持力度明显现阶段第一方赛事运营商占据鳌头。如腾讯运营的LOL的LPL联赛Valve举办的Dota2的Ti赛事,网易运行的黄金联赛其影响仂完全超越同级别的第三方赛事运营项目。

以职业化程度高的Dota2为例其Valve举办的Ti赛事,Ti6的奖金池超过2000万美元若不是Vavle后来再次举办春季、秋季和冬季的小Ti联赛,Dota2圈内几乎可以说一年只要打一场赛事就够了——因为打好Ti,全年人气、金钱就不愁了

至于第三方的赛事,比如WCG、WCA则“可割可弃”。

至于赛事的转播权由于游戏运营商本身举办赛事是为了推广游戏,而非赚钱而第三方赛事的目的肯定以盈利为先。

因此在转播权上第一方赛事运营商是完全放开的,因此你去看年度联赛时比如Ti、LPL往往是每个直播平台都能看,但是到了第三方赛事時往往只能某个直播平台可看。

实际上想来也有些可笑推动或者说阻碍赛事运营成为赚钱利器的都是游戏运营商,谁之过耶

也许未來当一个电竞项目可以持续不断的保持魅力、一个俱乐部能够形成品牌化运作,一个三方赛事能够杀出重围那么电竞将迎来真正的机遇。如果不是以此为目的在我看来,都是耍流氓

关注指数:78 舆情:争议

关注指数:75 舆情:争议

关注指数:67 舆情:争议

我要回帖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