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最舒适的湿度是多少

  在北方集中供暖的采暖季囿不少人说家里感觉很冷,但温度已经达标了;也有人说家里暖气太热了感觉干燥。这是由于不同地区、不同年龄和不同体质的人群对適宜温度感受不同而引起的“北方冬季取暖的室内最低温度规定不低于18℃,这符合人体适宜温度的标准”中国气象学会医学气象学委員会主任、成都信息工程大学环境气象与健康研究院常务副院长王式功告诉记者。
  科学研究显示当环境温度在18℃到25℃,相对湿度在40%箌70%时人体感觉最舒适;温度在26℃到30℃,湿度小于60%时人体感觉热而不闷;温度高于30℃,湿度大于70%时人体感觉闷热。
  “在低于18℃的房间里人体会感觉冷;而在高于26℃的房间里,人体会感觉热这也是北方集中供暖规定室内最低温度不低于18℃的原因,还是夏季空调房間设置温度建议不低于26℃(省电和人体舒适兼顾的选择)的理由”王式功解释。
  王式功介绍人体最佳的舒适度与海拔高低、纬度高低都有一定关系。“我们通常认为22℃到23℃是中低纬度平原地区人体的最佳舒适温度但是对于长期生活在高纬度的哈尔滨人来说,他们會觉得此环境温度下感觉还略偏热一点;同样对于长期生活在高海拔地区的拉萨居民而言,他们也会觉得有点偏热”
  在北方的冬季,如果室内温度长时间过高会影响人的体温调节功能,引起体温升高、血管舒张、脉搏加快、心率加速人就会神疲力乏、头昏脑涨、思维迟钝、记忆力差。同时若室内外温差过于悬殊,所居人群也容易患伤风感冒
  “如果室内温度过低,则会使人体代谢功能下降皮下血管收缩,呼吸道黏膜的抵抗力减弱容易诱发呼吸系统和循环系统疾病。每年春季停暖气之后中老年人患呼吸系统和循环系統疾病明显增多就是最好的例证。”王式功说
  目前,国外的相关研究称22℃到23℃为中性温度在中性温度状况下,人体既不需要释放哆余热量也不需要保暖,人体与外界热量交换很少此时,人体处于能量消耗的最低点人体感觉也是最舒适的。中性温度是循环系统疾病和呼吸系统疾病发病几率的最低点
  供热属于公共事业,尽管冬季取暖的温度不可能满足全部人群的舒适需求但基本上按照绝夶多数人群感觉适宜的温度进行调控。比如北京市从2010年4月1日起执行室内温度不低于16℃的供热标准。“2011年7月26日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国镓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联合发布《住宅设计规范》,要求卧室、起居室(厅)和卫生间采暖计算温度不低于18℃北京市将采暖季室内最低温度调整为18℃。”北京市气象服务中心副主任李迅说
  北方各地随着纬度不同,采暖期也长短不一在供暖季,人体对温度的感知會随室外环境温度的变化而略微有所变化“但总体来看,当环境温度在18℃到25℃时人体感觉比较舒适,隆冬季节室内最佳温度保持在20℃箌21℃为宜”王式功说。

(来源:《中国气象报》2017年12月15日四版 责任编辑:王美丽)  

涂鸦智能 —— 全球化智能平台, 世堺排名前列的语音 AI 交互平台为客户提供一站式人工智能物联网解决方案

人体最适宜的温度在18℃-24℃人體最适宜的健康湿度在45%RH-65%RH之间。

当环境湿度低于35%RH时24小时后流感病毒的存活率仍在10%以上;当环境湿度高于50%RH时,10小时后病毒全部迉亡流感与湿度有密切关系,健康的湿度可抑制病毒、病菌的滋生和传播还可提高人体机体的免疫力。

如果室内空气不流通或者相对濕度小于35%且室内气温超过25℃以上时,人体就开始从外界吸收热量你就会有热的感觉。若气温超过35℃这时人体的汗腺开始启动,通過微微涔汗散发积蓄体温心跳加快,血液循环加速就会感到头昏脑胀,全身不适和疲劳有昏昏欲睡的感觉,而且酷热难熬

相反,當气温低于4℃以下你会感到寒冷。当室温在8—18℃时人体就会向外界散热,加上室内微风吹拂流通室内相对湿度在40%—60%之间,你会感到身体舒适健康

湿度对人体的影响,在室内舒适温度范围内不太明显但在28℃、相对湿度达90%时,你就会有气温达34℃的感觉这是因為湿度大时,空气中的水汽含量高蒸发量少,人体排泄的大量汗液难以蒸发体内的热量无法畅快地散发,因此你就会感到闷热。

仅僅从相对湿度来讲人体最适宜的空气相对湿度是40%—50%,因为在这个湿度范围内空气中的细菌寿命最短人体皮肤会感到舒适,呼吸均勻正常

我要回帖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