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如东县中考人数?

内容摘要:各位代表:现在,我代表县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会议的同志提出意见。一、本届政府工作回顾2017年以来的五年,是如东发展历程中极不寻常、极不平凡的五年,也是经受重大考验、取得重大成就的五年。我们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在上......

现在,我代表县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会议的同志提出意见。

2017年以来的五年,是如东发展历程中极不寻常、极不平凡的五年,也是经受重大考验、取得重大成就的五年。我们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在上级党委政府和县委正确领导下,在县人大、县政协监督支持下,紧密团结和依靠全县人民,积极应对复杂多变的外部环境,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统筹发展和安全,实现了“经济总量超千亿、发展速度夺第一、项目建设扛红旗、文明创建获殊荣、综合排名快前移”等历史性突破,圆满完成本届政府任期工作目标,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强富美高”新如东建设取得显著成绩,开启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

过去的五年,是如东经济发展奋勇争先的五年。我们紧扣“发展速度争第一、百强排名升十位”三年奋斗目标,以敢为人先、勇争一流的决心和毅力,脚踏实地、埋头苦干,倾力书写攀高比强、争先进位的发展篇章。经济总量大幅攀升。预计,2021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280亿元,五年间连跨五个百亿台阶,年均增幅全市领先。人均GDP超过14万元,比2016年增加6.5万元。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达到68.5亿元,五年增长26%。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2.67万元升至4.14万元,连年高于经济增速,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值降至2.06。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9%,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80亿元,是2016年的1.5倍。外贸进出口总额达到420亿元,年均增长20.4%。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百强县(市)排名从第51位跃升至第33位,上升幅度全市最大。实体经济更加厚实。工业应税销售收入达到1750亿元,是2016年的1.7倍。累计实现工业入库税金256亿元,培育工业应税销售收入10亿级企业22家、50亿级企业4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到830家,总产值达到1640亿元。爱朋医疗、恒辉安防、海力风电先后上市,A股上市公司达到6家,总市值近千亿元。新增应税销售收入5000万元以上服务业企业30家,服务业应税销售收入较2016年翻了一番。创新发展有力推进。大力实施科技创新六大工程,出台制造业创新发展30条等一系列扶持政策,高新技术企业达到185家,五年净增94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上工业比重分别提高12.7、12.3个百分点,研发经费支出占GDP比重达到2.66%。国家火炬特色产业基地达到3个,省级以上科创平台增至29个,新增省级以上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5家,中天科技荣获中国工业大奖和全国质量奖。实施产学研合作项目633个,引育省级以上重点人才74人,产才融合工作法入选全国基层人才工作创新案例。项目建设扩量提质。成功举办海洽会、如商发展大会、金牛奖颁奖典礼等活动,每年签约亿元以上项目均在100个以上、10亿元以上项目均在20个以上,累计实际利用外资超过16亿美元,制造业外资占比达到65%,重大项目招引创历史最好水平。健全领导挂钩、现场观摩、考核评比等机制,滚动实施62个省市重大产业项目,投资总额超过2000亿元,金光、桐昆等一批百亿级项目相继落户并顺利试生产,项目建设综合考核持续进入全市第一方阵。着力破解土地、能耗、环境容量等要素制约,累计盘活存量土地2.4万亩,获评省自然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模范县。

过去的五年,是如东整体形象奋力改善的五年。我们致力打造越来越好的如东,迎难而上、真抓实干,全面提升对外影响力和百姓认可度,如东整体形象更加鲜明、更富特色、更具影响。向海名片逐步擦亮。深入实施向海发展战略,大力建设全国绿色能源示范城、全省向海发展先导区,以风力发电、风电装备制造、LNG接收储运为主的产业格局初具规模,绿色能源板块应税销售收入达到850亿元。能源岛建设列入国家长三角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中石油LNG接收站年接卸量达到718万吨,创历史新高,省LNG储运调峰工程开工建设,协鑫汇东、华润能源LNG接收站项目加紧推进。总投资686亿元的13个海上风电项目实现全容量并网发电,建成亚洲最大海上风电群,央视等媒体持续关注,今年新能源年上网电量将达到160亿度,超过全社会用电量的2倍。城市形象显著提升。大力实施城市更新行动,房屋征收总面积超过400万平方米,新建商品房650万平方米,改造老旧小区39个,县城建成区新增7平方公里,河东片区建设日趋加快。实施人民路、江海路改造等市政重点项目59个,文体中心、青年公园投入使用,“三河六岸”主体工程对外开放,鹤鸣公园、三号街区、雨润新文化广场、中骏世界城等项目有序推进。全县人民众志成城、攻坚克难,一举创成全国文明城市,提振了全县上下的信心士气。镇村基础不断夯实。圆满完成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建成省市特色田园乡村9个、美丽宜居乡村19个,栟茶镇获评全国特色小镇。建成高标准农田140万亩,创成首批国家级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和省级现代农业产业示范园,大豫镇入选全市唯一国家级农业产业强镇。地理标志拥有量全市最多。洋口外闸枢纽加固改造工程交付使用,刘埠渔港试运行。建成11座乡镇污水处理厂,实现一镇一厂全覆盖。畜禽养殖污染、内河非法码头等专项整治全面完成,“清水绿岸”提质三年行动取得阶段性成果,国考断面和主要入海河流水质全部消除劣V类,市考以上断面水质优Ⅲ比例达到82.4%。新增绿化造林4.4万亩,林木覆盖率达到24.3%,空气质量稳居全省前列。如东湿地被列为全国五大滨海湿地保护区之一,勺嘴鹬保护小区高潮位栖息地建成运行。交通条件明显改善。通苏嘉甬铁路如东延伸段、如通苏湖城际铁路进入长三角多层次交通规划,并纳入省铁路发展“十四五”开工建设项目库,洋吕铁路、洋通高速二期开工建设,海启高速、228国道如东绕城段、334省道如东东段建成通车,累计建成高等级公路97公里,新改建农村公路942公里、农桥172座,获评“四好农村路”省级示范县。新汽车客运站建成启用,镇村公交实现全覆盖。洋口港区15万吨级航道工程投入使用,5万吨级重件码头、G2G3液化品码头、通用码头扩建等工程交工验收,黄海二桥、金牛码头作业区加快建设,港口集疏运体系逐步完善。

过去的五年,是如东民生事业奋进前行的五年。我们始终牢记政府前面“人民”二字,时刻心系群众的急难愁盼,从群众最关心的地方做起,把群众最需要的事情做实,让生活在如东、奋斗在如东的人们拥有更多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民生福祉持续增进。坚持财力向民生倾斜,每年约80%的公共财政用于民生支出,高质量办好各类民生实事。新建、扩建教育项目110个,成功创建省基础教育装备示范县,高考主要指标连续28年全省领先。全力做好常态化疫情防控工作,疫情应急处置能力有效提升,防疫成果巩固稳定。县人民医院外科大楼投入使用,省级卫生镇实现全覆盖,全县人均预期寿命超过82岁。小洋口旅游度假区被命名为中国温泉之乡,栟茶古镇中市街开街,掘港国清寺遗址列入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县文化馆获评国家一级馆,杂技、舞蹈等文艺精品多次荣获国际级、国字号荣誉,蝉联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称号。保障体系更加健全。脱贫攻坚战取得全面胜利,低收入人口全部脱贫,经济薄弱村全部摘帽,强村加油站投入运营,对口协作取得新进展,获评全省脱贫攻坚暨对口帮扶支援合作先进单位。精准帮扶重点群体就业,新增城镇就业超过4.5万人,退役军人就业创业特色经验获全国推介,实现全省双拥模范县“五连冠”。社会保障水平稳步提高,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增长52%,低保标准提高65.2%,被征地农民实现应保尽保,建成保障性安居住房4150套,改造农村危房1900余户,完成农村不动产确权登记发证。深化医保支付方式和医疗服务价格改革,全面实现医保市级统筹,城乡居民住院报销比例超过80%,长期照护保险经验做法成为全省典范。社会大局和谐稳定。平安法治如东建设不断深化,“两防”机制全国推广,“七五”普法全面完成,获评全省法治县(市、区)创建工作先进单位,人民来访接待中心获评省级人民满意窗口。深入推进“一年小灶”“三年大灶”专项整治,生产安全事故起数、死亡人数大幅下降。全面加强食品药品安全监管,获评省食品安全示范县。建成全省首家县域治理现代化指挥平台、洋口村、虹桥村获评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织密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创新开展“警格+网格”融合联动,为期三年的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圆满收官,公众安全感保持省市领先。

过去的五年,是如东政府建设奋发有为的五年。我们坚持以人民满意为目标,知责于心、担责于身、履责于行,以一日无为、三日不安的紧迫感,一项一项抓改革,一件一件抓落实,一步一个脚印把如东的事业推向前进。营商环境不断优化。“放管服”改革走深走实,累计取消行政权力事项23项、下放537项。住所和经营场所分离登记改革全省试点,不动产登记“一证通办”全省先行,公共资源交易实现全流程电子化,完成政务服务“2330”目标。秉持“有求必应、无事不扰”,全面落实惠企政策,累计减税降费58.3亿元,发出全省首张自主办理个体工商户营业执照,市场主体超过12万户,年均增长15.8%。设立“县长质量奖”“金梧桐奖”,营商环境综合评价全省领先。重点改革有序推进。完成基层审批服务执法力量整合,省级开发园区“区镇分设”体制改革取得阶段性成效,洋口镇通过省经济发达镇管理体制改革验收。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组建三大县级和五家园区国有企业集团,在全省率先设立国资监管机构。实施金融改革,加大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特别是中小微企业力度,常态化开展政银企对接,获评省金融生态优秀县和全市唯一国家级现金服务示范区。作风效能常抓不懈。始终把全面从严治党要求贯穿到政府工作各领域全过程,“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党史学习教育取得积极成效。主动依法接受各方监督,人大代表议案建议、政协委员提案全部办结,满意率分别达到96.7%和94.9%。严格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强化“一岗双责”,驰而不息纠“四风”,认真抓好各级巡视巡察反馈问题整改,扎实开展“双聚双高”作风效能提升专项行动,行政效能得到进一步提高。一以贯之落实过紧日子要求,“三公经费”支出逐年下降。积极支持工会、共青团、妇联、科协、文联、侨联、社科联、工商联、残联、红十字会、慈善总会、关工委等群众团体和社会组织开展工作,国防动员、人民防空、外事侨台、民族宗教、防震减灾、气象、供销、档案、老干部、地方志等工作不断取得新成绩。

各位代表,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回首这五年,“奋勇争先、奋力改善、奋进前行、奋发有为”已经成为如东工作的鲜明底色,也是属于全体如东人民的宝贵财富。五年来,每一个拼搏的场景都令人感动,每一项精彩的突破都应当铭记,每一份闪亮的荣誉都值得珍藏!这一个个、一项项、一份份,是历届县委、县政府继往开来、接续奋斗打下的扎实基础,也是全县上下践行新时代“狼性精神”“牛劲品格”的最好诠释,让我们共同生活的这座城市焕发出更新的生机与活力、展现出更好的美感与温度,让每一位关注如东、热爱如东、建设如东的新老如东人都充满喜悦、无比自豪!在此,我代表县政府,向全县人民,向各位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向离退休老同志,向驻如部队指战员和各人民团体,向在如投资发展的海内外客商和创业者,向所有关心支持如东发展的各界朋友,表示衷心的感谢,并致以崇高的敬意!

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认识到,如东各项事业还处于爬坡过坎、奋力赶超当中,丝毫容不得我们躺在成绩单上沾沾自喜。在前进道路上,我们最大的不足在于产业层次还不够高,产业结构偏重,服务业支撑作用相对偏弱、园区对经济增长贡献度有待提升;最大的短板在于科技创新能力还不够强,科创平台、创新主体规模数量与先进地区仍有差距,实现新旧动能转换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最大的制约在于人口结构不尽合理。人口人才集聚能力需要增强。城乡建设、生态保护、民生供给、安全生产等领域仍有不少短板弱项。政府运用创新思维、法治手段、市场机制解决深层次矛盾问题的能力还需提高。对此,我们一定高度重视,采取有力措施,切实加以解决。

新一届政府即将履职的五年,是如东在日益加剧的竞争态势中抢抓机遇、加速发展,推动现代化建设开好局、起好步的关键时期。不久前召开的县委十五届二次全会作出了如东进入跨越赶超新阶段的战略判断。提出了努力实现经济总量、发展质量综合考核、百强排名等全面赶超的总体要求。完成跨越赶超的使命任务,必须准确把握外部形势、内在条件和阶段性要求的变化。我们既要看到百年变局加速演进,新冠疫情影响深远,经济发展面临“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带来的新挑战,也要看到国内经济稳中向好、长期向好,发展韧性强劲,“四化同步”并进,对转型发展、促进循环带来的新机遇。我们既要看到如东面临着刚性约束增多、高质量发展难度加大的新压力,也要看到在困难之中,蕴藏着倒逼落后产能、发展沿海绿色低碳产业的新动力,更要看到我们多年深耕沿海开发,打基础抓项目、强园区、增实力形成的新优势,特别是“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长三角一体化、国家批复新一轮江苏沿海地区发展规划等重大战略交汇叠加,为未来发展打开了新空间。中央要求今年的经济工作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总体来看,今后几年,如东稳的态势在持续、进的力度在加大、新的动能在成长、好的因素在香加。正处在大有可为而且必须大有作为的重要机遇期。我们将立足于“沿海是最大优势、赶超是最大任务”的基本县情和最新要求,聚智聚力谋发展,心无旁骛抓落实,以持续深入的改革创新和锲而不舍的坚韧求索。下好先手棋、打好主动仗,推动发展方式和路径的深刻变革;以强担当、强自信、强合力的胆识和气魄,切实扛起新使命、跑赢新赛程、谱写新篇章,奋力实现高质量跨越赶超。

新一届政府工作的指导思想是: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江苏工作重要指示精神,认真落实上级各项重要会议精神,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围绕“争当表率、争做示范、走在前列”总要求,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改革创新,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统筹发展和安全,扎实做好“六稳”“六保”工作按照县委“四个提升、两个转变”和“三强三新”部署要求,坚定不移走好向海发展之路,奋力谱写沿海高质量发展如东篇章。

新一届政府工作的总体定位是:实现三个确保、把握六个突出。三个确保:确保完成“十四五”规划各项目标任务:确保主要经济指标增速全市领先、经济总量实现赶超:确保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百强县(市)排名进入前25位。六个突出:突出向海发展。沿海是如东的优势所在、潜力所在,能源岛、风电产业的逐步崛起,金光、桐昆等重大项目的相继落户,让我们尝到向海的“甜头”国家和省市将推动沿海地区高质量发展作为“十四五”重大战略抓手、县委将“向海发展标志年”摆在“六个年”首位,更让我们坚定向海的“奔头”。我们将举全县之力推动目光向海、力量向海、要素向海、强化重特大项目支撑,着力壮大向海产业、建设令人向往的沿海生态风光带、滨海风貌城镇带、高质量发展经济带,全力打造全国绿色能源示范城、全省向海发展先导区、勇当长三角沿海高质量发展排头兵。突出创新引领。创新是发展的第一动力,如东要跨越赶超必须狠抓创新。我们将把创新放在核心位置。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布局产业链、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引导资源要素向创新领域倾斜。努力将创新的“关键变量”转化为高质量发展的“最大增量”。突出共同富裕。如东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虽然在逐年缩小,但与周边地区相比仍有差距,实现共同富裕任务重、压力大。我们将切实抓好“扩中提低”各项工作,多渠道解决好农民增收问题。用心用情保障和改善民生。确保民生投入只增不减、民生支出只升不降,让人民群众生活年年都有新改善。突出交通先导。交通是一个地方发展的重要引擎,这几年如东的加速发展很大程度得益于交通区位的提升。我们将抢抓南通建设大门户的宝贵窗口期,不断优化集成综合交通网、全力实现与南通新机场、北沿江高铁等重大交通枢纽的无缝对接,同时力争高铁建设实现突破,让如东在南通新一轮机场时代、高铁时代中抢得先机。突出人力思维。人口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针对如东人口发展现状,迫切需要我们每个地方、每个部门、每个人共同做好“人”的文章。我们将把拉动人口增长融入政府工作全过程,实施更加系统的人口导入政策、更加有效的人才引留机制,持之以恒、久久为功,切实提升如东人口吸附力和人才吸引力。突出科学统筹。可以预见。未来几年我们将遇到许多新的情况和难题、工作难度日益加大,靠老经验老办法已经解决不了新问题。我们将认真把握好新要求,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加强统筹谋划,找准着力点、既注重谋大局、抓大事,又强化盯细节、抓落地,在放大格局、精准施策中解好难题,以绣花功夫、钉钉子精神保障各项工作衔接有序、相互促进。

三、2022年工作安排

2022年是党的二十大召开之年,是新一届政府履职的起始之年,也是“十四五”规划实施的关键一年,做好各项工作责任重大、意义深远。今年全县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7.5%以上: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8%左右: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0%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0%左右;进出口总额增长4.8%左右:城乡居民收入增长快于经济增长: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2%以内:研发经费支出占GDP比重达到2.7%以上;节能减排和环境质量完成省市下达目标任务;生产安全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明显下降。

围绕以上目标,今年将紧扣“六个年”活动,重点抓好六方面工作:

(一)聚焦创新赋能推进转型升级进一步优化经济发展质态

立足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扎实推进“转型升级攻坚年”活动。集成优化政策供给体系,营造良好的创新生态环境,为巩固壮大实体经济注入更强动能。

加强制造业集群建设。坚持把锻造实体经济作为“看家本领”,围绕集群培育和产业链建设,针对现有优势产业、卓越产业和特色产业,持续深化“链长制”工作,一链一策精准推动,在固链、补链、强链上下功夫,引导产业链集群式发展,着力打造新能源、新材料、智能通讯及电网装备三个千亿级制造业集群。以产业倍增三年行动为抓手,继续实施工业大企业倍增培育计划、企业能级“双十”计划等,促进各类资源要素向优质企业倾斜,支持面广量大的中小企业做精做强,进一步提高核心竞争力和市场占有率、力争新增规上工业企业150家、规上工业产值增长26%。

强化科创人才驱动。加快融入长三角科技创新共同体,全面启动全国创新型县份创建、优化提升制造业创新发展30条等政策措施、抓好科技企业“四库”培育、全年新认定高新技术企业80家以上。大力发展数字经济,引导企业实施机器换人、物联网改造、企业上云等数字化项目,确保创建省市企业技术中心和智能车间各5家以上、新增省级以上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不少于4家。深化政产学研协同创新。发挥科技镇长团“外脑效应”新增产学研项目不少于120个。持续升级“扶海英才”计划,办好科技人才节。积极引入高等院校、科研院所来如设立分支机构。加快紧缺型、实用型人才引进培养。支持既有人才和科技工作者发挥优势特长,让各类人才在如东各尽其用、各展其才。

加大企业上市培育。健全完善联席会议、工作专班和“白名单”等机制,实施梯度培育、分类指导,更大力度推动产业、科技、金融等各项政策向“白名单”企业倾斜。探索成立企业上市挂牌扶持基金、加大企业股改期间阶段性、流动性资金支持力度。抢抓股票发行注册制改革机遇,加快多层次资本市场对接,推动“新三板”挂牌企业晋层或转板上市,支持各类创新型、创业型、成长型企业在“新四板”挂牌融资。不断扩大上市后备企业库、确保新增上市企业、过会企业各1家、上市入围企业15家,北交所后备企业3家,加速打造资本市场如东板块。

推动服务业提质增效。加快发展生产性服务业、突出抓好科技服务、电子商务、现代物流、金融服务等重点产业及总部经济企业引进,推动洋口港现代物流园、外农农产品物流中心等集聚区建设。提质发展生活性服务业、顺应消费升级趋势、打造商业综合体、特色商业街、专业市场等消费集聚区、多渠道培育医疗健康、养老托育、家政服务等消费热点,提升餐饮、购物、旅游、文化等消费层次,促进线上线下消费融合发展、确保新增规上服务业企业不少于55家服务业应税销售收入增长10%以上。

(二)聚焦扩大投入强化项目支撑进一步厚植区域竞争优势

将招商引资作为经济工作“一号工程”,坚持招引体量大、分量重的优质项目和精而专、爆发力强的科创项目,着力提升营商环境,为经济增长提供坚实支撑。

精准抓好招商引资。深入开展“招商引资突破年”活动,创新招商理念,更多采用小分队招商、专题招商、外脑招商、资本招商等方式、深化“投资如东就是投资上海”的理念。主攻上海、苏南等资本活跃地区、瞄准区域性总部、产业链龙头、高新技术企业等,积极承接增加值高的制造业项目、科创人才类项目、优质外资项目。以现有企业增资扩产为抓手,抓好内部挖潜、存量提升、推动重点招商项目在县内流转共享。以市场化方式组建“园区+国企”招商团队、打造一支有韧性、懂经济、会谈判、善沟通的招商队伍。梳理排定一批有针对性、实效性的招商活动、精心组织第十五届海洽会以及北京、上海、浙江、苏南等地投资促进周活动,努力把活动办出实效、办出影响,确保招引亿元以上项目不少于100个,其中10亿元以上项目不少于30个、50亿元以上项目不少于2个、100亿元以上项目不少于1个,实际利用外资超过3.6亿美元,引进各类科创项目60个以上、央企总部招引实现突破。

扎实推进项目建设。咬定“项目建设扛红旗”目标,完善领导干部挂钩联系、现场观摩等机制。创新能耗、土地、资金、用工等要素保障方法。实行清单管理、专班推进、精细服务。推行“拿地即开工”模式。切实提升项目开工转化率。尽快形成实物工作量,确保新开工10亿元以上项目不少于20个,金光一期项目、桐昆八条聚酯生产线全部竣工投产。支持企业技改扩能。实施技改项目不少于70个、确保技改投资占工业投资比重超过40%。进一步推进工业用地提质增效,加速“腾笼换鸟”和落后产能出清,为高端制造业和科创类项目发展腾出空间,全年清理盘活闲置低效用地不少于4000亩。

着力提升园区能级。深化开发园区体制机制改革,加快出台推动园区高质量发展、提升贡献度政策措施。立足园区产业特色,加强与苏南园区在投资开发、科技创新等方面的合作共建,新增园区共建、产业协作项目不少于4个。加快洋口港涉海工程建设,确保G4G5液化品码头竣工验收,黄海二桥全线贯通,做大临港产业规模。用好洋口化学工业园“金字招牌”,提升配套和治理水平。推动优质化工项目招引和现有化工企业转型升级。充分发挥如东经济开发区、如东高新区现有特色优势,进一步提升载体能级,切实提高对高端制造业项目特别是科创人才类项目的吸聚力。发展跨境电商、海外仓等外贸新业态,鼓励有条件的企业“走出去”,提升国际市场竞争力和参与度。加快建设安全防护用品国家外贸转型升级基地。积极申建B型保税物流中心。提高对外贸易便利化水平。

推动营商环境优化。以实施“营商环境提升年”为契机,强化用户思维,深化“放管服”改革、扩展“一件事”“跨省通办”等事项范围,加快政务服务信息化建设、最大限度减环节、减时限、减费用,推动更多高频事项网上办、就近办、一次办。全面精准落实增值税留抵退税等减税降费政策、研究制定更多“合身、解渴、有感”的政策措施,多措并举帮助企业降本减负。完成国企改革三年行动计划任务,持续优化国有资本布局,不断增强国有企业盈利和抗风险能力。加大“苏科贷”“园区保”对科创企业、中小微企业的支持,让更多市场主体冒出来、活起来。畅通政企沟通渠道一视同仁支持国有、民营、外资企业蓬勃发展、培育更多“张謇式”企业家,努力把如东打造成政务服务最优、办事效率最高、创新创业活力最强的区域之一。

(三)聚焦城市发展提升功能品质进一步建设美丽宜居家园

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推动城市建设,把精深化开发和精细化管理更好结合起来,让城市增添更多暖意、惬意、诗意。

提升城市形象品质。从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编制入手,分区分类实施城市更新。全面提升“三河六岸”景观品质,构建“城依水、水兴城”的水韵城市意象。完成城市规划展览馆改造升级工程,加快文峰荟综合体、瑞晶台商城建设进度,力争鹤鸣公园对外开放。中骏世界城主体竣工、三号街区商业街全面建成、雨涯新文化广场试运营。开展拆迁扫尾清零行动,腾出城市建设新空间。促进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加快河东片区开发进程、续建东环路北延、富民路等市政道路、新建北场河、健康河等水系景观。新增和提升公共绿地不少于50万平方米,积极创建国家园林县城和省生态园林城市。有序推进老集镇整治提升,加快建设各具魅力的中心镇和小城镇、打造以洋口港新城、洋口镇、外农区、拼茶镇为主体的滨海风貌城镇带。

加强城市精细管理。以全国文明典范城市为标准,紧盯薄弱环节。加大常态长效管理力度。推动城市基础设施智能化改造,规范化管理共享单车。多元化提供机动车泊位。破解停车难、停车乱问题。强化城市微治理和微改造。注重市政设施维护管理。实施老旧小区改造、废品回收经营整治、农贸市场升级等项目。加快建设二手车、花木等专业市场。统筹推进环卫物业一体化管理运行,完善无物业小区保洁、保绿、保安服务。既要加强农贸市场、背街小巷、沿街店铺、流动摊位等管理,又要在市容管理与群众谋生有收入、生活更便利之间彰显人性化、体现人情味。树牢“创建为民、创建靠民、创建惠民”理念,发动广大市民多形式参与城市管理,常态化开展志愿服务,推动文明城市建设迈向更高水平。

畅通内外交通网络。积极开展通苏嘉甬铁路如东延伸段、如通苏湖城际铁路工可研工作。加快洋通高速二期进程,确保完成路基工程总量80%以上、推动南通至小洋口高速公路、启扬高速河口互通、228国道如东段、222省道如东段等项目前期工作取得积极进展加强船舶碰撞桥梁隐患长效治理保障通航水域安全。提升城乡公交一体化服务水平,加快优化农村公路通行条件和路域环境、新建和改造25座农村桥梁、新改扩建农村公路不少于260公里,推动交通通达从“走得了”迈向“走得好”,全力争创省级美丽农村路品牌。

(四)聚焦乡村振兴突出统筹融合进一步加快三农发展步伐

优先发展农业农村、加大政策扶持力度,推动更多人才、技术、资本出城入乡、逐步改变农村要素单向流出格局,打牢农业农村现代化基础。

促进农业高质高效。把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放在更加突出位置、抓好设施农业、高效农业建设,实施农业生产全程全面机械化推进行动、农业机械化水平达到95%以上。完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培育壮大优势特色产业、确保新增县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2家、新开工农业重大项目不少于30个。严守耕地红线,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防止非粮化、新增高标准农田10万亩以上。加大耐盐水稻种植推广,粮食种植面积稳定在210万亩以上。推进生猪养殖规模化、规范化,确保生猪存栏量40万头以上。促进农产品精深加工、新创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农产品区域公共品牌各1个以上,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

促进农民富裕富足。坚持巩固拓展脱贫致富奔小康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建立健全农民稳定增收长效机制,培育壮大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服务主体、鼓励农民自主创业、就地就近就业、新增新型合作农场30家以上。深入挖掘激活乡贤资源,吸引更多乡贤反哺家乡,带领村民共同致富。加强村企联建,推动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多业态、多渠道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深化供销合作社改革,做优“如意东方”品牌、推动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项目建设,促进“互联网+农产品”出村进城,不断拓宽农民致富渠道让农民成为有吸引力的职业。

促进乡村宜居宜业。因地制宜编制“多规合一”村庄规划。引导村庄分类发展。深入开展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着力补齐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短板、强化农村宅基地和住房建设管理、统筹抓好农污治理、垃圾处理、厕所革命、河道整治等工作。加大先进典型培育力度,建成乡村振兴市级示范村3个、先进村8个以上。全面加强乡村文明建设。不断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促进农业与旅游、康养等产业深度融合,打造一批记得住乡愁的美丽宜居乡村、特色田园乡村和有历史传承的传统村落,让农村成为安居乐业的美好家园。

(五)聚焦绿色低碳改善环境质量进一步推动生态文明建设

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更加突出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

积极转变发展方式。抢抓政策新机遇,扩大海上风电、光伏、氢能等新能源开发利用,推进源网荷储微电网一体化示范项目和集中共享储能电站建设。不断优化能源结构。实施更严格的环境准入、污染物排放、能耗强度限额等标准、大力培育节能环保、资源循环利用等绿色低碳产业。稳妥有序做好“双碳”工作。精准实施能耗控制,用好工业企业资源集约利用平台,常态化监测亩均产出、单位能耗产出等指标,倒逼存量“两高”项目提高能效、低效企业改造升级,确保能耗强度达到市定要求,推动发展模式由“资源型”向“创新集约型”、“两高型”向“绿色低碳型”转变。

持续整治生态环境。拿出决战决胜的勇气,全力做好“水质达标决战年”各项工作,深化河长制、断面长制、湾(滩)长制,实施全县区域治水工程、突出抓好重点断面、重点镇村排口分类整治、以“零容忍”态度加强南美白对虾养殖污染规范整治和长效管理,持续开展生态管控区和零排放企业水平衡核查整治工作。确保国省考断面水质优Ⅲ比例达到100%。从资金节约集约、老百姓普惠受用出发,因地制宜推进农污治理工程,新覆盖农户不少于2.5万户。全面启动骨于河道沿线镇区污水管网改造修复工作,新增镇区支管网60公里,提高污水处理厂收集能力和运行效率。加强扬尘污染、移动源污染、工业污染源治理,确保空气质量保持省市领先。探索各类有效利用途径,确保秸秆综合利用率超过97.5%。扎实做好土壤污染防治,强化已关闭、搬迁企业遗留固废危废监管处置。

健全生态治理制度。严格执行“三线一单”制度,把牢产业导向、项目准入、节能减排关口,规范各类开发活动,为未来发展留下合理的弹性空间。完善排污许可“一证式”管理制度,推动排污许可与环境监测、总量控制、环境执法等有机衔接。强化预警监测机制建设,推动乡镇空气自动监测站常态化运行,实现污水处理厂、重点污染源在线监测联网全覆盖。全面落实领导包案和办结销号制度。开展突出环境问题“大排查、大整治”集中攻克老百姓身边突出的生态环境问题。加强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有效衔接,严惩重罚各类环境违法犯罪行为。

(六)聚焦民生福祉实现共建共享进一步创造幸福美好生活

积极回应人民群众期盼。提高保障和改善民生水平,突出精准性、普惠性、先导性。高标准办好各项民生实事。让民生答卷更有温度、群众幸福更有质感。

优化公共服务供给。大力扶持高校毕业生、农民工、退役军人等重点群体多渠道就业和自主创业、新增城镇就业8000人以上。深入实施全民参保计划、新增企业职工养老保险不少于1.2万人。完善“一老一小”服务体系,深化养老事业整体谋划推进。引导支持社会力量发展普惠养老和托育服务,持续开展农村敬老院“双改造双提升”。深化教育综合改革。加强高水平教师队伍建设。推动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加快如东高级中学异地新建。创新举措抓好“双减”工作。全力打造江苏教育高质量发展如东模式。积极落实卫生健康大会部署要求、扎实推进健康如东建设,提升紧密型医共体建设运行质效,推动县人民医院创建三级乙等医院。全面实现“一镇一公立医院”目标。健全多层次医保体系,“民善康”参保率达到50%。统筹掘港国清寺遗址保护利用。打响如东杂技、红木雕刻等文化品牌。全力创建省级书香城市建设示范县。多措并举促进文旅融合发展,确保鼎瓯项目一期竣工、拼茶古镇整体开放。

提升社会治理水平。以创建全国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示范城市为抓手,打造新一代雪亮技防工程。常态化开展扫黑除恶斗争,严厉打击走私活动,确保公众安全感保持省市前列。深入推进两级指挥中心平台建设、强化数据归集融合,完善网格化服务管理体系。提升预警研判质量。更好发挥实战功能。开展信访突出问题攻坚化解,完善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将心比心解决好群众合理诉求,全力创建全国信访工作示范县。着力增强“八五”普法针对性和实效性,不断完善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全力创建省级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县。

坚决守住安全底线。落细落实“外防输入、内防反弹”各项措施,科学精准做好常态化疫情防控,持续推进疫苗接种,加强源头管控。坚决守牢口岸、冷链物流等重要关口。提高疫情应急外署能力。确保具公共卫生临床应急中心投入使用。深入推进安全生产三年专项整治行动。实施居民小区管道燃气新建和改造工程,加大危险化学品、建筑施工等重点行业领域风险排查力度。坚决杜绝较大以上事故发生,全面提升本质安全水平、力争创成省级安全发展示范城市。完善金融风险处置工作机制,保持打击非法金融高压态势。落实债务瘦身三年攻坚任务。加强国有企业及平台公司债务管理,推动政府债务降规模、降成本、降风险。扎实做好粮食和物资储备工作。牢牢把住粮食安全主动权。加强食品药品监管,确保“舌尖上的安全”。健全应急指挥体系,构建海上交通风险管控机制,加快海上应急救援基地建设,全面提高防灾减灾救灾能力。

四、全面建设人民满意政府

扛起新使命、跑赢新赛程、谱写新篇章,对政府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我们将全面加强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持续推进“双聚双高”作风效能提升专项行动。以“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境界担当。奋力开创政府工作新局面。

我们将把忠诚为政始终摆在首位。加强政府系统党的建设,严格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切实把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贯彻到政府工作各领域各方面。始终胸怀“两个大局”心系“国之大者”,坚定捍卫“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不折不扣贯彻落实上级党委政府和县委决策部署,做到一个目标奋斗、一种声音落地、一个态度落实。

我们将把为民施政时刻记在心中。政府是人民的政府。我们将牢记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和理念。主动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充分发挥12345热线、政风行风热线、县长信箱等平台作用,对群众、企业等反映强烈的共性问题、老大难问题,努力在第一时间协调解决。深入基层一线,常态化开展实地调研和走访。找问题、抓细节、促落实,打通为民服务“最后一米”,以我们的真作为回应好群众的新期盼。

我们将把依法行政牢牢抓在手上。深入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把政府活动全面纳入法治轨道,常态化开展政府常务会议和部门学法。认真履行重大行政决策法定程序落实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机制。扎实开展行政执法机关“厚植为民情怀、提高执法水平”主题教育活动。自觉接受人大监督、政协监督以及社会各界监督、强化审计监督、进一步提高人大代表议案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办理质量,让行政权力运行在阳光下。

我们将把务实勤政有力落在实处。紧扣“作风效能优化年”把“真落实、快落实、强落实”作为政府工作的主旋律,弘扬事不避难、知责担当、唯实唯勤的工作作风。进一步解放思想,切实破除惯性思维、路径依赖,不为困难找借口、只为落实想办法。完善政府工作推进督查体系,加强全过程闭环管理。大力整治庸政懒政怠政行为,让“马上就办、真抓实干”成为常态,确保政府各项工作都落到最深处、最底处。

我们将把廉洁从政坚决挺在前面。以严的主基调推动政府系统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认真履行“一岗双责”,深化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风险防控。涵养清廉之风、绷紧纪律之弦。加大财政收支管理、专项资金管理和国有资产管理,减少“三公经费”支出,坚决过紧日子,集中财力办要事、办实事、办老百姓心中事。坚持刀刃向内不松劲。严厉惩治发生在群众身边的腐败和作风问题,树立清正廉洁的良好形象。

各位代表,新故相推一往无前,接续奋斗永不止步。让我们更加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以伟大建党精神为引领,在上级党委政府和县委的坚强领导下,不负历史、不负时代、不负人民。以昂扬姿态走好新的赶考之路,不断开创如东高质量发展新局面。以优异成绩向党的二十大献礼!

第十八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

现在,我代表县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会议的同志提出意见。

2017年以来的五年,是如东发展历程中极不寻常、极不平凡的五年,也是经受重大考验、取得重大成就的五年。我们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在上级党委政府和县委正确领导下,在县人大、县政协监督支持下,紧密团结和依靠全县人民,积极应对复杂多变的外部环境,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统筹发展和安全,实现了“经济总量超千亿、发展速度夺第一、项目建设扛红旗、文明创建获殊荣、综合排名快前移”等历史性突破,圆满完成本届政府任期工作目标,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强富美高”新如东建设取得显著成绩,开启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

过去的五年,是如东经济发展奋勇争先的五年。我们紧扣“发展速度争第一、百强排名升十位”三年奋斗目标,以敢为人先、勇争一流的决心和毅力,脚踏实地、埋头苦干,倾力书写攀高比强、争先进位的发展篇章。经济总量大幅攀升。预计,2021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280亿元,五年间连跨五个百亿台阶,年均增幅全市领先。人均GDP超过14万元,比2016年增加6.5万元。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达到68.5亿元,五年增长26%。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2.67万元升至4.14万元,连年高于经济增速,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值降至2.06。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9%,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80亿元,是2016年的1.5倍。外贸进出口总额达到420亿元,年均增长20.4%。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百强县(市)排名从第51位跃升至第33位,上升幅度全市最大。实体经济更加厚实。工业应税销售收入达到1750亿元,是2016年的1.7倍。累计实现工业入库税金256亿元,培育工业应税销售收入10亿级企业22家、50亿级企业4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到830家,总产值达到1640亿元。爱朋医疗、恒辉安防、海力风电先后上市,A股上市公司达到6家,总市值近千亿元。新增应税销售收入5000万元以上服务业企业30家,服务业应税销售收入较2016年翻了一番。创新发展有力推进。大力实施科技创新六大工程,出台制造业创新发展30条等一系列扶持政策,高新技术企业达到185家,五年净增94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上工业比重分别提高12.7、12.3个百分点,研发经费支出占GDP比重达到2.66%。国家火炬特色产业基地达到3个,省级以上科创平台增至29个,新增省级以上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5家,中天科技荣获中国工业大奖和全国质量奖。实施产学研合作项目633个,引育省级以上重点人才74人,产才融合工作法入选全国基层人才工作创新案例。项目建设扩量提质。成功举办海洽会、如商发展大会、金牛奖颁奖典礼等活动,每年签约亿元以上项目均在100个以上、10亿元以上项目均在20个以上,累计实际利用外资超过16亿美元,制造业外资占比达到65%,重大项目招引创历史最好水平。健全领导挂钩、现场观摩、考核评比等机制,滚动实施62个省市重大产业项目,投资总额超过2000亿元,金光、桐昆等一批百亿级项目相继落户并顺利试生产,项目建设综合考核持续进入全市第一方阵。着力破解土地、能耗、环境容量等要素制约,累计盘活存量土地2.4万亩,获评省自然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模范县。

过去的五年,是如东整体形象奋力改善的五年。我们致力打造越来越好的如东,迎难而上、真抓实干,全面提升对外影响力和百姓认可度,如东整体形象更加鲜明、更富特色、更具影响。向海名片逐步擦亮。深入实施向海发展战略,大力建设全国绿色能源示范城、全省向海发展先导区,以风力发电、风电装备制造、LNG接收储运为主的产业格局初具规模,绿色能源板块应税销售收入达到850亿元。能源岛建设列入国家长三角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中石油LNG接收站年接卸量达到718万吨,创历史新高,省LNG储运调峰工程开工建设,协鑫汇东、华润能源LNG接收站项目加紧推进。总投资686亿元的13个海上风电项目实现全容量并网发电,建成亚洲最大海上风电群,央视等媒体持续关注,今年新能源年上网电量将达到160亿度,超过全社会用电量的2倍。城市形象显著提升。大力实施城市更新行动,房屋征收总面积超过400万平方米,新建商品房650万平方米,改造老旧小区39个,县城建成区新增7平方公里,河东片区建设日趋加快。实施人民路、江海路改造等市政重点项目59个,文体中心、青年公园投入使用,“三河六岸”主体工程对外开放,鹤鸣公园、三号街区、雨润新文化广场、中骏世界城等项目有序推进。全县人民众志成城、攻坚克难,一举创成全国文明城市,提振了全县上下的信心士气。镇村基础不断夯实。圆满完成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建成省市特色田园乡村9个、美丽宜居乡村19个,栟茶镇获评全国特色小镇。建成高标准农田140万亩,创成首批国家级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和省级现代农业产业示范园,大豫镇入选全市唯一国家级农业产业强镇。地理标志拥有量全市最多。洋口外闸枢纽加固改造工程交付使用,刘埠渔港试运行。建成11座乡镇污水处理厂,实现一镇一厂全覆盖。畜禽养殖污染、内河非法码头等专项整治全面完成,“清水绿岸”提质三年行动取得阶段性成果,国考断面和主要入海河流水质全部消除劣Ⅴ类,市考以上断面水质优Ⅲ比例达到82.4%。新增绿化造林4.4万亩,林木覆盖率达到24.3%,空气质量稳居全省前列。如东湿地被列为全国五大滨海湿地保护区之一,勺嘴鹬保护小区高潮位栖息地建成运行。交通条件明显改善。通苏嘉甬铁路如东延伸段、如通苏湖城际铁路进入长三角多层次交通规划,并纳入省铁路发展“十四五”开工建设项目库,、洋通高速二期开工建设,海启高速、228国道如东绕城段、334省道如东东段建成通车,累计建成高等级公路97公里,新改建农村公路942公里、农桥172座,获评“四好农村路”省级示范县。新汽车客运站建成启用,镇村公交实现全覆盖。洋口港区15万吨级航道工程投入使用,5万吨级重件码头、G2G3液化品码头、通用码头扩建等工程交工验收,黄海二桥、金牛码头作业区加快建设,港口集疏运体系逐步完善。

过去的五年,是如东民生事业奋进前行的五年。我们始终牢记政府前面“人民”二字,时刻心系群众的急难愁盼,从群众最关心的地方做起,把群众最需要的事情做实,让生活在如东、奋斗在如东的人们拥有更多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民生福祉持续增进。坚持财力向民生倾斜,每年约80%的公共财政用于民生支出,高质量办好各类民生实事。新建、扩建教育项目110个,成功创建省基础教育装备示范县,高考主要指标连续28年全省领先。全力做好常态化疫情防控工作,疫情应急处置能力有效提升,防疫成果巩固稳定。县人民医院外科大楼投入使用,省级卫生镇实现全覆盖,全县人均预期寿命超过82岁。小洋口旅游度假区被命名为中国温泉之乡,栟茶古镇中市街开街,掘港国清寺遗址列入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县文化馆获评国家一级馆,杂技、舞蹈等文艺精品多次荣获国际级、国字号荣誉,蝉联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称号。保障体系更加健全。脱贫攻坚战取得全面胜利,低收入人口全部脱贫,经济薄弱村全部摘帽,强村加油站投入运营,对口协作取得新进展,获评全省脱贫攻坚暨对口帮扶支援合作先进单位。精准帮扶重点群体就业,新增城镇就业超过4.5万人,退役军人就业创业特色经验获全国推介,实现全省双拥模范县“五连冠”。社会保障水平稳步提高,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增长52%,低保标准提高65.2%,被征地农民实现应保尽保,建成保障性安居住房4150套,改造农村危房1900余户,完成农村不动产确权登记发证。深化医保支付方式和医疗服务价格改革,全面实现医保市级统筹,城乡居民住院报销比例超过80%,长期照护保险经验做法成为全省典范。社会大局和谐稳定。平安法治如东建设不断深化,“两防”机制全国推广,“七五”普法全面完成,获评全省法治县(市、区)创建工作先进单位,人民来访接待中心获评省级人民满意窗口。深入推进“一年小灶”“三年大灶”专项整治,生产安全事故起数、死亡人数大幅下降。全面加强食品药品安全监管,获评省食品安全示范县。建成全省首家县域治理现代化指挥平台,洋口村、虹桥村获评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织密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创新开展“警格+网格”融合联动,为期三年的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圆满收官,公众安全感保持省市领先。

过去的五年,是如东政府建设奋发有为的五年。我们坚持以人民满意为目标,知责于心、担责于身、履责于行,以一日无为、三日不安的紧迫感,一项一项抓改革,一件一件抓落实,一步一个脚印把如东的事业推向前进。营商环境不断优化。“放管服”改革走深走实,累计取消行政权力事项23项、下放537项。住所和经营场所分离登记改革全省试点,不动产登记“一证通办”全省先行,公共资源交易实现全流程电子化,完成政务服务“2330”目标。秉持“有求必应、无事不扰”,全面落实惠企政策,累计减税降费58.3亿元,发出全省首张自主办理个体工商户营业执照,市场主体超过12万户,年均增长15.8%。设立“县长质量奖”“金梧桐奖”,营商环境综合评价全省领先。重点改革有序推进。完成基层审批服务执法力量整合,省级开发园区“区镇分设”体制改革取得阶段性成效,洋口镇通过省经济发达镇管理体制改革验收。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组建三大县级和五家园区国有企业集团,在全省率先设立国资监管机构。实施金融改革,加大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特别是中小微企业力度,常态化开展政银企对接,获评省金融生态优秀县和全市唯一国家级现金服务示范区。作风效能常抓不懈。始终把全面从严治党要求贯穿到政府工作各领域全过程,“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党史学习教育取得积极成效。主动依法接受各方监督,人大代表议案建议、政协委员提案全部办结,满意率分别达到96.7%和94.9%。严格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强化“一岗双责”,驰而不息纠“四风”,认真抓好各级巡视巡察反馈问题整改,扎实开展“双聚双高”作风效能提升专项行动,行政效能得到进一步提高。一以贯之落实过紧日子要求,“三公经费”支出逐年下降。积极支持工会、共青团、妇联、科协、文联、侨联、社科联、工商联、残联、红十字会、慈善总会、关工委等群众团体和社会组织开展工作,国防动员、人民防空、外事侨台、民族宗教、防震减灾、气象、供销、档案、老干部、地方志等工作不断取得新成绩。

各位代表,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回首这五年,“奋勇争先、奋力改善、奋进前行、奋发有为”已经成为如东工作的鲜明底色,也是属于全体如东人民的宝贵财富。五年来,每一个拼搏的场景都令人感动,每一项精彩的突破都应当铭记,每一份闪亮的荣誉都值得珍藏!这一个个、一项项、一份份,是历届县委、县政府继往开来、接续奋斗打下的扎实基础,也是全县上下践行新时代“狼性精神”“牛劲品格”的最好诠释,让我们共同生活的这座城市焕发出更新的生机与活力、展现出更好的美感与温度,让每一位关注如东、热爱如东、建设如东的新老如东人都充满喜悦、无比自豪!在此,我代表县政府,向全县人民,向各位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向离退休老同志,向驻如部队指战员和各人民团体,向在如投资发展的海内外客商和创业者,向所有关心支持如东发展的各界朋友,表示衷心的感谢,并致以崇高的敬意!

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认识到,如东各项事业还处于爬坡过坎、奋力赶超当中,丝毫容不得我们躺在成绩单上沾沾自喜。在前进道路上,我们最大的不足在于产业层次还不够高,产业结构偏重,服务业支撑作用相对偏弱,园区对经济增长贡献度有待提升;最大的短板在于科技创新能力还不够强,科创平台、创新主体规模数量与先进地区仍有差距,实现新旧动能转换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最大的制约在于人口结构不尽合理,人口人才集聚能力需要增强。城乡建设、生态保护、民生供给、安全生产等领域仍有不少短板弱项。政府运用创新思维、法治手段、市场机制解决深层次矛盾问题的能力还需提高。对此,我们一定高度重视,采取有力措施,切实加以解决。

新一届政府即将履职的五年,是如东在日益加剧的竞争态势中抢抓机遇、加速发展,推动现代化建设开好局、起好步的关键时期。不久前召开的县委十五届二次全会作出了如东进入跨越赶超新阶段的战略判断,提出了努力实现经济总量、发展质量、综合考核、百强排名等全面赶超的总体要求。完成跨越赶超的使命任务,必须准确把握外部形势、内在条件和阶段性要求的变化。我们既要看到百年变局加速演进,新冠疫情影响深远,经济发展面临“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带来的新挑战,也要看到国内经济稳中向好、长期向好,发展韧性强劲,“四化同步”并进,对转型发展、促进循环带来的新机遇。我们既要看到如东面临着刚性约束增多、高质量发展难度加大的新压力,也要看到在困难之中,蕴藏着倒逼落后产能、发展沿海绿色低碳产业的新动力,更要看到我们多年深耕沿海开发,打基础、抓项目、强园区、增实力形成的新优势,特别是“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长三角一体化、国家批复新一轮江苏沿海地区发展规划等重大战略交汇叠加,为未来发展打开了新空间。中央要求今年的经济工作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总体来看,今后几年,如东稳的态势在持续、进的力度在加大、新的动能在成长、好的因素在叠加,正处在大有可为而且必须大有作为的重要机遇期。我们将立足于“沿海是最大优势、赶超是最大任务”的基本县情和最新要求,聚智聚力谋发展,心无旁骛抓落实,以持续深入的改革创新和锲而不舍的坚韧求索,下好先手棋、打好主动仗,推动发展方式和路径的深刻变革;以强担当、强自信、强合力的胆识和气魄,切实扛起新使命、跑赢新赛程、谱写新篇章,奋力实现高质量跨越赶超。

新一届政府工作的指导思想是: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江苏工作重要指示精神,认真落实上级各项重要会议精神,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围绕“争当表率、争做示范、走在前列”总要求,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改革创新,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统筹发展和安全,扎实做好“六稳”“六保”工作,按照县委“四个提升、两个转变”和“三强三新”部署要求,坚定不移走好向海发展之路,奋力谱写沿海高质量发展如东篇章。

新一届政府工作的总体定位是:实现三个确保、把握六个突出。三个确保:确保完成“十四五”规划各项目标任务;确保主要经济指标增速全市领先、经济总量实现赶超;确保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百强县(市)排名进入前25位。六个突出:突出向海发展。沿海是如东的优势所在、潜力所在,能源岛、风电产业的逐步崛起,金光、桐昆等重大项目的相继落户,让我们尝到向海的“甜头”。国家和省市将推动沿海地区高质量发展作为“十四五”重大战略抓手,县委将“向海发展标志年”摆在“六个年”首位,更让我们坚定向海的“奔头”。我们将举全县之力推动目光向海、力量向海、要素向海,强化重特大项目支撑,着力壮大向海产业,建设令人向往的沿海生态风光带、滨海风貌城镇带、高质量发展经济带,全力打造全国绿色能源示范城、全省向海发展先导区,勇当长三角沿海高质量发展排头兵。突出创新引领。创新是发展的第一动力,如东要跨越赶超必须狠抓创新。我们将把创新放在核心位置,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布局产业链,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引导资源要素向创新领域倾斜,努力将创新的“关键变量”转化为高质量发展的“最大增量”。突出共同富裕。如东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虽然在逐年缩小,但与周边地区相比仍有差距,实现共同富裕任务重、压力大。我们将切实抓好“扩中提低”各项工作,多渠道解决好农民增收问题,用心用情保障和改善民生,确保民生投入只增不减、民生支出只升不降,让人民群众生活年年都有新改善。突出交通先导。交通是一个地方发展的重要引擎,这几年如东的加速发展很大程度得益于交通区位的提升。我们将抢抓南通建设大门户的宝贵窗口期,不断优化集成综合交通网,全力实现与南通新机场、北沿江高铁等重大交通枢纽的无缝对接,同时力争高铁建设实现突破,让如东在南通新一轮机场时代、高铁时代中抢得先机。突出人力思维。人口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针对如东人口发展现状,迫切需要我们每个地方、每个部门、每个人共同做好“人”的文章。我们将把拉动人口增长融入政府工作全过程,实施更加系统的人口导入政策、更加有效的人才引留机制,持之以恒、久久为功,切实提升如东人口吸附力和人才吸引力。突出科学统筹。可以预见,未来几年我们将遇到许多新的情况和难题,工作难度日益加大,靠老经验老办法已经解决不了新问题。我们将认真把握好新要求,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加强统筹谋划,找准着力点,既注重谋大局、抓大事,又强化盯细节、抓落地,在放大格局、精准施策中解好难题,以绣花功夫、钉钉子精神保障各项工作衔接有序、相互促进。

三、2022年工作安排

2022年是党的二十大召开之年,是新一届政府履职的起始之年,也是“十四五”规划实施的关键一年,做好各项工作责任重大、意义深远。今年全县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7.5%以上;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8%左右;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0%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0%左右;进出口总额增长4.8%左右;城乡居民收入增长快于经济增长;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2%以内;研发经费支出占GDP比重达到2.7%以上;节能减排和环境质量完成省市下达目标任务;生产安全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明显下降。

围绕以上目标,今年将紧扣“六个年”活动,重点抓好六方面工作:

(一)聚焦创新赋能,推进转型升级,进一步优化经济发展质态

立足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扎实推进“转型升级攻坚年”活动,集成优化政策供给体系,营造良好的创新生态环境,为巩固壮大实体经济注入更强动能。

加强制造业集群建设。坚持把锻造实体经济作为“看家本领”,围绕集群培育和产业链建设,针对现有优势产业、卓越产业和特色产业,持续深化“链长制”工作,一链一策精准推动,在固链、补链、强链上下功夫,引导产业链集群式发展,着力打造新能源、新材料、智能通讯及电网装备三个千亿级制造业集群。以产业倍增三年行动为抓手,继续实施工业大企业倍增培育计划、企业能级“双十”计划等,促进各类资源要素向优质企业倾斜,支持面广量大的中小企业做精做强,进一步提高核心竞争力和市场占有率,力争新增规上工业企业150家、规上工业产值增长26%。

强化科创人才驱动。加快融入长三角科技创新共同体,全面启动全国创新型县份创建,优化提升制造业创新发展30条等政策措施,抓好科技企业“四库”培育,全年新认定高新技术企业80家以上。大力发展数字经济,引导企业实施机器换人、物联网改造、企业上云等数字化项目,确保创建省市企业技术中心和智能车间各5家以上,新增省级以上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不少于4家。深化政产学研协同创新,发挥科技镇长团“外脑效应”,新增产学研项目不少于120个。持续升级“扶海英才”计划,办好科技人才节,积极引入高等院校、科研院所来如设立分支机构。加快紧缺型、实用型人才引进培养,支持既有人才和科技工作者发挥优势特长,让各类人才在如东各尽其用、各展其才。

加大企业上市培育。健全完善联席会议、工作专班和“白名单”等机制,实施梯度培育、分类指导,更大力度推动产业、科技、金融等各项政策向“白名单”企业倾斜。探索成立企业上市挂牌扶持基金,加大企业股改期间阶段性、流动性资金支持力度。抢抓股票发行注册制改革机遇,加快多层次资本市场对接,推动“新三板”挂牌企业晋层或转板上市,支持各类创新型、创业型、成长型企业在“新四板”挂牌融资,不断扩大上市后备企业库,确保新增上市企业、过会企业各1家,上市入围企业15家,北交所后备企业3家,加速打造资本市场如东板块。

推动服务业提质增效。加快发展生产性服务业,突出抓好科技服务、电子商务、现代物流、金融服务等重点产业及总部经济企业引进,推动洋口港现代物流园、外农农产品物流中心等集聚区建设。提质发展生活性服务业,顺应消费升级趋势,打造商业综合体、特色商业街、专业市场等消费集聚区,多渠道培育医疗健康、养老托育、家政服务等消费热点,提升餐饮、购物、旅游、文化等消费层次,促进线上线下消费融合发展,确保新增规上服务业企业不少于55家,服务业应税销售收入增长10%以上。

(二)聚焦扩大投入,强化项目支撑,进一步厚植区域竞争优势

将招商引资作为经济工作“一号工程”,坚持招引体量大、分量重的优质项目和精而专、爆发力强的科创项目,着力提升营商环境,为经济增长提供坚实支撑。

精准抓好招商引资。深入开展“招商引资突破年”活动,创新招商理念,更多采用小分队招商、专题招商、外脑招商、资本招商等方式。深化“投资如东就是投资上海”的理念,主攻上海、苏南等资本活跃地区,瞄准区域性总部、产业链龙头、高新技术企业等,积极承接增加值高的制造业项目、科创人才类项目、优质外资项目。以现有企业增资扩产为抓手,抓好内部挖潜、存量提升,推动重点招商项目在县内流转共享。以市场化方式组建“园区+国企”招商团队,打造一支有韧性、懂经济、会谈判、善沟通的招商队伍。梳理排定一批有针对性、实效性的招商活动,精心组织第十五届海洽会以及北京、上海、浙江、苏南等地投资促进周活动,努力把活动办出实效、办出影响,确保招引亿元以上项目不少于100个,其中10亿元以上项目不少于30个、50亿元以上项目不少于2个、100亿元以上项目不少于1个,实际利用外资超过3.6亿美元,引进各类科创项目60个以上,央企总部招引实现突破。

扎实推进项目建设。咬定“项目建设扛红旗”目标,完善领导干部挂钩联系、现场观摩等机制,创新能耗、土地、资金、用工等要素保障方法,实行清单管理、专班推进、精细服务。推行“拿地即开工”模式,切实提升项目开工转化率,尽快形成实物工作量,确保新开工10亿元以上项目不少于20个,金光一期项目、桐昆八条聚酯生产线全部竣工投产。支持企业技改扩能,实施技改项目不少于70个,确保技改投资占工业投资比重超过40%。进一步推进工业用地提质增效,加速“腾笼换鸟”和落后产能出清,为高端制造业和科创类项目发展腾出空间,全年清理盘活闲置低效用地不少于4000亩。

着力提升园区能级。深化开发园区体制机制改革,加快出台推动园区高质量发展、提升贡献度政策措施。立足园区产业特色,加强与苏南园区在投资开发、科技创新等方面的合作共建,新增园区共建、产业协作项目不少于4个。加快洋口港涉海工程建设,确保G4G5液化品码头竣工验收,黄海二桥全线贯通,做大临港产业规模。用好洋口化学工业园“金字招牌”,提升配套和治理水平,推动优质化工项目招引和现有化工企业转型升级。充分发挥如东经济开发区、如东高新区现有特色优势,进一步提升载体能级,切实提高对高端制造业项目特别是科创人才类项目的吸聚力。发展跨境电商、海外仓等外贸新业态,鼓励有条件的企业“走出去”,提升国际市场竞争力和参与度。加快建设安全防护用品国家外贸转型升级基地,积极申建B型保税物流中心,提高对外贸易便利化水平。

推动营商环境优化。以实施“营商环境提升年”为契机,强化用户思维,深化“放管服”改革,扩展“一件事”“跨省通办”等事项范围,加快政务服务信息化建设,最大限度减环节、减时限、减费用,推动更多高频事项网上办、就近办、一次办。全面精准落实增值税留抵退税等减税降费政策,研究制定更多“合身、解渴、有感”的政策措施,多措并举帮助企业降本减负。完成国企改革三年行动计划任务,持续优化国有资本布局,不断增强国有企业盈利和抗风险能力。加大“苏科贷”“园区保”对科创企业、中小微企业的支持,让更多市场主体冒出来、活起来。畅通政企沟通渠道,一视同仁支持国有、民营、外资企业蓬勃发展,培育更多“张謇式”企业家,努力把如东打造成政务服务最优、办事效率最高、创新创业活力最强的区域之一。

(三)聚焦城市发展,提升功能品质,进一步建设美丽宜居家园

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推动城市建设,把精深化开发和精细化管理更好结合起来,让城市增添更多暖意、惬意、诗意。

提升城市形象品质。从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编制入手,分区分类实施城市更新。全面提升“三河六岸”景观品质,构建“城依水、水兴城”的水韵城市意象。完成城市规划展览馆改造升级工程,加快文峰荟综合体、瑞晶台商城建设进度,力争鹤鸣公园对外开放、中骏世界城主体竣工、三号街区商业街全面建成、雨润新文化广场试运营。开展拆迁扫尾清零行动,腾出城市建设新空间,促进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加快河东片区开发进程,续建东环路北延、富民路等市政道路,新建北场河、健康河等水系景观。新增和提升公共绿地不少于50万平方米,积极创建国家园林县城和省生态园林城市。有序推进老集镇整治提升,加快建设各具魅力的中心镇和小城镇,打造以洋口港新城、洋口镇、外农区、栟茶镇为主体的滨海风貌城镇带。

加强城市精细管理。以全国文明典范城市为标准,紧盯薄弱环节,加大常态长效管理力度。推动城市基础设施智能化改造,规范化管理共享单车,多元化提供机动车泊位,破解停车难、停车乱问题。强化城市微治理和微改造,注重市政设施维护管理,实施老旧小区改造、废品回收经营整治、农贸市场升级等项目,加快建设二手车、花木等专业市场。统筹推进环卫物业一体化管理运行,完善无物业小区保洁、保绿、保安服务。既要加强农贸市场、背街小巷、沿街店铺、流动摊位等管理,又要在市容管理与群众谋生有收入、生活更便利之间彰显人性化、体现人情味。树牢“创建为民、创建靠民、创建惠民”理念,发动广大市民多形式参与城市管理,常态化开展志愿服务,推动文明城市建设迈向更高水平。

畅通内外交通网络。积极开展通苏嘉甬铁路如东延伸段、如通苏湖城际铁路工可研工作。加快洋通高速二期进程,确保完成路基工程总量80%以上,推动南通至小洋口高速公路、启扬高速河口互通、228国道如东段、222省道如东段等项目前期工作取得积极进展。加强船舶碰撞桥梁隐患长效治理,保障通航水域安全。提升城乡公交一体化服务水平,加快优化农村公路通行条件和路域环境,新建和改造25座农村桥梁,新改扩建农村公路不少于260公里,推动交通通达从“走得了”迈向“走得好”,全力争创省级美丽农村路品牌。

(四)聚焦乡村振兴,突出统筹融合,进一步加快三农发展步伐

优先发展农业农村,加大政策扶持力度,推动更多人才、技术、资本出城入乡,逐步改变农村要素单向流出格局,打牢农业农村现代化基础。

促进农业高质高效。把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放在更加突出位置,抓好设施农业、高效农业建设,实施农业生产全程全面机械化推进行动,农业机械化水平达到95%以上。完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培育壮大优势特色产业,确保新增县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2家、新开工农业重大项目不少于30个。严守耕地红线,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防止非粮化,新增高标准农田10万亩以上。加大耐盐水稻种植推广,粮食种植面积稳定在210万亩以上。推进生猪养殖规模化、规范化,确保生猪存栏量40万头以上。促进农产品精深加工,新创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农产品区域公共品牌各1个以上,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

促进农民富裕富足。坚持巩固拓展脱贫致富奔小康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建立健全农民稳定增收长效机制,培育壮大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服务主体,鼓励农民自主创业、就地就近就业,新增新型合作农场30家以上。深入挖掘激活乡贤资源,吸引更多乡贤反哺家乡,带领村民共同致富。加强村企联建,推动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多业态、多渠道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深化供销合作社改革,做优“如意东方”品牌,推动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项目建设,促进“互联网+农产品”出村进城,不断拓宽农民致富渠道,让农民成为有吸引力的职业。

促进乡村宜居宜业。因地制宜编制“多规合一”村庄规划,引导村庄分类发展。深入开展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着力补齐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短板,强化农村宅基地和住房建设管理,统筹抓好农污治理、垃圾处理、厕所革命、河道整治等工作。加大先进典型培育力度,建成乡村振兴市级示范村3个、先进村8个以上。全面加强乡村文明建设,不断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促进农业与旅游、康养等产业深度融合,打造一批记得住乡愁的美丽宜居乡村、特色田园乡村和有历史传承的传统村落,让农村成为安居乐业的美好家园。

(五)聚焦绿色低碳,改善环境质量,进一步推动生态文明建设

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更加突出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

积极转变发展方式。抢抓政策新机遇,扩大海上风电、光伏、氢能等新能源开发利用,推进源网荷储微电网一体化示范项目和集中共享储能电站建设,不断优化能源结构。实施更严格的环境准入、污染物排放、能耗强度限额等标准,大力培育节能环保、资源循环利用等绿色低碳产业。稳妥有序做好“双碳”工作,精准实施能耗控制,用好工业企业资源集约利用平台,常态化监测亩均产出、单位能耗产出等指标,倒逼存量“两高”项目提高能效、低效企业改造升级,确保能耗强度达到市定要求,推动发展模式由“资源型”向“创新集约型”、“两高型”向“绿色低碳型”转变。

持续整治生态环境。拿出决战决胜的勇气,全力做好“水质达标决战年”各项工作,深化河长制、断面长制、湾(滩)长制,实施全县区域治水工程,突出抓好重点断面、重点镇村排口分类整治,以“零容忍”态度加强南美白对虾养殖污染规范整治和长效管理,持续开展生态管控区和零排放企业水平衡核查整治工作,确保国省考断面水质优Ⅲ比例达到100%。从资金节约集约、老百姓普惠受用出发,因地制宜推进农污治理工程,新覆盖农户不少于2.5万户。全面启动骨干河道沿线镇区污水管网改造修复工作,新增镇区支管网60公里,提高污水处理厂收集能力和运行效率。加强扬尘污染、移动源污染、工业污染源治理,确保空气质量保持省市领先。探索各类有效利用途径,确保秸秆综合利用率超过97.5%。扎实做好土壤污染防治,强化已关闭、搬迁企业遗留固废危废监管处置。

健全生态治理制度。严格执行“三线一单”制度,把牢产业导向、项目准入、节能减排关口,规范各类开发活动,为未来发展留下合理的弹性空间。完善排污许可“一证式”管理制度,推动排污许可与环境监测、总量控制、环境执法等有机衔接。强化预警监测机制建设,推动乡镇空气自动监测站常态化运行,实现污水处理厂、重点污染源在线监测联网全覆盖。全面落实领导包案和办结销号制度,开展突出环境问题“大排查、大整治”,集中攻克老百姓身边突出的生态环境问题。加强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有效衔接,严惩重罚各类环境违法犯罪行为。

(六)聚焦民生福祉,实现共建共享,进一步创造幸福美好生活

积极回应人民群众期盼,提高保障和改善民生水平,突出精准性、普惠性、先导性,高标准办好各项民生实事,让民生答卷更有温度、群众幸福更有质感。

优化公共服务供给。大力扶持高校毕业生、农民工、退役军人等重点群体多渠道就业和自主创业,新增城镇就业8000人以上。深入实施全民参保计划,新增企业职工养老保险不少于1.2万人。完善“一老一小”服务体系,深化养老事业整体谋划推进,引导支持社会力量发展普惠养老和托育服务,持续开展农村敬老院“双改造双提升”。深化教育综合改革,加强高水平教师队伍建设,推动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加快如东高级中学异地新建,创新举措抓好“双减”工作,全力打造江苏教育高质量发展如东模式。积极落实卫生健康大会部署要求,扎实推进健康如东建设,提升紧密型医共体建设运行质效,推动县人民医院创建三级乙等医院,全面实现“一镇一公立医院”目标。健全多层次医保体系,“民善康”参保率达到50%。统筹掘港国清寺遗址保护利用,打响如东杂技、红木雕刻等文化品牌,全力创建省级书香城市建设示范县。多措并举促进文旅融合发展,确保鼎瓯项目一期竣工、栟茶古镇整体开放。

提升社会治理水平。以创建全国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示范城市为抓手,打造新一代雪亮技防工程,常态化开展扫黑除恶斗争,严厉打击走私活动,确保公众安全感保持省市前列。深入推进两级指挥中心平台建设,强化数据归集融合,完善网格化服务管理体系,提升预警研判质量,更好发挥实战功能。开展信访突出问题攻坚化解,完善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将心比心解决好群众合理诉求,全力创建全国信访工作示范县。着力增强“八五”普法针对性和实效性,不断完善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全力创建省级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县。

坚决守住安全底线。落细落实“外防输入、内防反弹”各项措施,科学精准做好常态化疫情防控,持续推进疫苗接种,加强源头管控,坚决守牢口岸、冷链物流等重要关口。提高疫情应急处置能力,确保县公共卫生临床应急中心投入使用。深入推进安全生产三年专项整治行动,实施居民小区管道燃气新建和改造工程,加大危险化学品、建筑施工等重点行业领域风险排查力度,坚决杜绝较大以上事故发生,全面提升本质安全水平,力争创成省级安全发展示范城市。完善金融风险处置工作机制,保持打击非法金融高压态势。落实债务瘦身三年攻坚任务,加强国有企业及平台公司债务管理,推动政府债务降规模、降成本、降风险。扎实做好粮食和物资储备工作,牢牢把住粮食安全主动权。加强食品药品监管,确保“舌尖上的安全”。健全应急指挥体系,构建海上交通风险管控机制,加快海上应急救援基地建设,全面提高防灾减灾救灾能力。

四、全面建设人民满意政府

扛起新使命、跑赢新赛程、谱写新篇章,对政府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我们将全面加强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持续推进“双聚双高”作风效能提升专项行动,以“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境界担当,奋力开创政府工作新局面。

我们将把忠诚为政始终摆在首位。加强政府系统党的建设,严格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切实把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贯彻到政府工作各领域各方面。始终胸怀“两个大局”,心系“国之大者”,坚定捍卫“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不折不扣贯彻落实上级党委政府和县委决策部署,做到一个目标奋斗、一种声音落地、一个态度落实。

我们将把为民施政时刻记在心中。政府是人民的政府。我们将牢记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和理念,主动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充分发挥12345热线、政风行风热线、县长信箱等平台作用,对群众、企业等反映强烈的共性问题、老大难问题,努力在第一时间协调解决。深入基层一线,常态化开展实地调研和走访,找问题、抓细节、促落实,打通为民服务“最后一米”,以我们的真作为回应好群众的新期盼。

我们将把依法行政牢牢抓在手上。深入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把政府活动全面纳入法治轨道,常态化开展政府常务会议和部门学法。认真履行重大行政决策法定程序,落实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机制,扎实开展行政执法机关“厚植为民情怀、提高执法水平”主题教育活动。自觉接受人大监督、政协监督以及社会各界监督,强化审计监督,进一步提高人大代表议案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办理质量,让行政权力运行在阳光下。

我们将把务实勤政有力落在实处。紧扣“作风效能优化年”,把“真落实、快落实、强落实”作为政府工作的主旋律,弘扬事不避难、知责担当、唯实唯勤的工作作风。进一步解放思想,切实破除惯性思维、路径依赖,不为困难找借口、只为落实想办法。完善政府工作推进督查体系,加强全过程闭环管理。大力整治庸政懒政怠政行为,让“马上就办、真抓实干”成为常态,确保政府各项工作都落到最深处、最底处。

我们将把廉洁从政坚决挺在前面。以严的主基调推动政府系统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认真履行“一岗双责”,深化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风险防控,涵养清廉之风、绷紧纪律之弦。加大财政收支管理、专项资金管理和国有资产管理,减少“三公经费”支出,坚决过紧日子,集中财力办要事、办实事、办老百姓心中事。坚持刀刃向内不松劲,严厉惩治发生在群众身边的腐败和作风问题,树立清正廉洁的良好形象。

各位代表,新故相推一往无前,接续奋斗永不止步。让我们更加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以伟大建党精神为引领,在上级党委政府和县委的坚强领导下,不负历史、不负时代、不负人民,以昂扬姿态走好新的赶考之路,不断开创如东高质量发展新局面,以优异成绩向党的二十大献礼!

1.“两防”机制:指防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社保欠费和防弃企逃债工作机制。

2.“2330”:指开办企业2个工作日内完成,不动产登记办理3个工作日内完成,工业建设项目施工许可证办理30个工作日内完成。

3.双聚双高:指聚焦全新赛程、高扬牛劲品格,聚力争先进位、高昂狼性精神。

4.四化同步:指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

5.四个提升、两个转变:指交通区位提升、项目量质提升、园区贡献提升、作风效能提升;“资源型”向“创新集约型”、“两高型”向“绿色低碳型”转变。

6.三强三新:指强担当,坚定扛起新使命;强自信,奋力跑赢新赛程;强合力,同心谱写新篇章。

7.六个年:指向海发展标志年、招商引资突破年、转型升级攻坚年、营商环境提升年、水质达标决战年、作风效能优化年。

8.科技企业“四库”:指科创企业库、科技型中小企业库、“小升高”企业库、高新技术企业库。

9.白名单:指经济效益高、发展前景好、信用记录优的制造业重点企业、科技型企业名单,对进入名单的企业实施差别化的优惠信贷政策,优先满足融资需求,并提供一揽子综合金融服务。

10.三线一单:指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资源利用上线和生态环境准入清单,是推进生态环境保护精细化管理、强化国土空间环境管控、推进绿色发展高质量发展的一项重要工作。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如东县内高中排名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