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账号成年为什么百度游戏还是有防沉迷

孩子沉迷游戏让人头疼,留守儿童又沉迷游戏,该怎么办?这是很多外出打工父母忧心的问题。

最近,一位外地打工养家的父亲给某游戏平台客服打来求助电话。这位父亲长期在外地打工,赚钱养家。孩子从小交给奶奶带,奶奶一不懂网络、二比较溺爱孩子,放任孩子玩手机。

这熊孩子除了用奶奶的账号外,还从网上买了3个账号。在偷偷看到了奶奶的支付密码后,熊孩子用奶奶的支付密码充值,用光了奶奶辛辛苦苦攒的两万块。

平台了解到情况后,给熊孩子家里退了款。事后,熊孩子也意识到自己的错误,写了一封检讨书认错,承诺以后不会在游戏里乱花钱了。

这不是个案,据公益组织壹基金提供的数据显示,截止2021年,我国乡村留守儿童数量约为2581万人,这些孩子大部分因为父母不在身边,由家里的老人带。隔代教育往往存在溺爱孩子的弊端,很多孩子把手机游戏当成填充课余时间的主要方式。

今年8月,国家新闻出版署下发《关于进一步严格管理 切实防止未成年人沉迷网络游戏的通知》,规定所有网络游戏企业仅可在周五、周六、周日和法定节假日每日20时至21时向未成年人提供1小时服务。

史上最严防沉迷新规颁布后,腾讯、网易、三七互娱、完美世界、360游戏、百度游戏等60多家游戏企业第一时间发表公告,称将会严格遵守,积极响应并落实该通知,为未成年人打造健康网络环境。

同时,腾讯还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严厉打击黑灰产、游戏账号违规交易问题,除了用加强人脸策略降低租号的利用率,还通过技术提供线索协助警方打击。10月份,腾讯就配合南京建邺警方,捣毁了多个通过非法买卖个人信息进行游戏账号非法租赁的犯罪团伙,涉案金额超过百万。

目前看来,这些防沉迷措施还是颇有成效的。据统计,11月5日,知名游戏数据研究机构伽马数据发布《中国游戏产业未成年人保护进展报告》,提及85.8%的未成年人在玩游戏过程中曾被防沉迷限制。

但现在又面临一个新的问题,城里的孩子课余不打游戏,有各式各样的课余活动、兴趣小组来充实自己。乡镇留守儿童怎么办?

中国青少年宫协会媒介与教育工委会常务副主任张海波,曾一针见血地指出:“未成年人游戏防沉迷,是一个社会的治理问题,不只是一个技术问题。”

针对这个问题,今年腾讯联合腾讯基金推出“智体双百”公益计划。为不发达地区的孩子免费提供“未来教室”以及“快乐运动场”,增加孩子课余的选择性。

未来教室,包括线下实体教室、线上开源平台、科技兴趣课程和师资培训,主要课程包括硬件编程、3D打印、VR/AR体验、激光切割和教育机器人等;目前已在凉山、恩施、雅安、彭水等欠发达地区进行了8间未来教室的建设,覆盖1.3万名学生。

快乐运动场不止提供运动场地等硬件基础设施,每年每校还会为孩子提供至少100课时专业体育训练,为当地老师提供专业培训服务,组织丰富赛事活动,让孩子们在课余享受运动的乐趣。

今天,由中国音像与数字出版协会主办的“2021中国游戏产业年会未成年人守护分论坛暨落实防沉迷新规成效发布会”在广州顺利召开。

据中国游戏产业年会未成年人守护分论坛介绍,腾讯将持续“双百”计划,让更多的留守儿童能享受全方位未保措施。技术层面到黑产打击是堵、“智体双百”计划是疏。疏堵结合,治标更治本,才是游戏防沉迷的最根本的解决方式,而这需要全社会共同的努力。

因为年满18岁的玩家也会有防沉迷健康系统的,每天累计在线时长达到8个小时就会强制下线休息,之后每1小时禁一次,这个在线时长是只要上线就计时,并不是开始游戏才计时的。

根据2010年8月1日实施的《网络游戏管理暂行办法》,网络游戏用户需使用有效身份证件进行实名注册。为保护未成年人身心健康,未满18岁的用户和每天累计在线时长达到8个小时将受到防沉迷系统的限制。

2018年10月25日,腾讯再次升级“《王者荣耀》健康系统”,以北京地区为起点,正式启动《王者荣耀》全部用户的强制公安实名校验,未通过校验的游戏账号将禁止登录。


推荐于 · (专注文化探索)人是文化的创造者,也是文

  1. 游戏防沉迷注册未成年。

  2. 也许是有人用未成年的身份证在成长守护平台上绑定了你的qq。

王者荣耀玩家的防沉迷游戏提示:

1、12周岁(含12周岁)以下的未成年用户提示。如图:

2、13周岁(含13周岁)以上的未成年用户提示。如图:

3、未成年用户时间达到上限且被强制下线后,当日再次登录游戏的提示。如图:

本回答由9891游戏服务网提供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所有游戏都防沉迷了吗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