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学物理题?

  运动学是高考物理考试中的高频考点,也是高考物理考试中最为容易丢分的知识点,对于高三学子来说,这是一块硬骨头。下面是百分网小编为您整理的高考物理运动学答题规范,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高考物理运动学答题规范

  直线运动问题是高考的热点,可以单独考查,也可以与其他知识综合考查.单独考查若出现在选择题中,则重在考查基本概念,且常与图像结合;在计算题中常出现在第一个小题,难度为中等,常见形式为单体多过程问题和追及相遇问题.

  解图像类问题关键在于将图像与物理过程对应起来,通过图像的坐标轴、关键点、斜率、面积等信息,对运动过程进行分析,从而解决问题;对单体多过程问题和追及相遇问题应按顺序逐步分析,再根据前后过程之间、两个物体之间的联系列出相应的方程,从而分析求解,前后过程的联系主要是速度关系,两个物体间的联系主要是位移关系

  抛体运动包括平抛运动和斜抛运动,不管是平抛运动还是斜抛运动,研究方法都是采用正交分解法,一般是将速度分解到水平和竖直两个方向上。

  (1)平抛运动物体在水平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在竖直方向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其位移满足x=v0t,y=gt2/2,速度满足vx=v0,vy=gt;(2)斜抛运动物体在竖直方向上做上抛(或下抛)运动,在水平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在两个方向上分别列相应的运动方程求解

  选择题一般考查学生对基本知识和基本规律的理解及应用这些知识进行一些定性推理和定量计算。解答选择题时,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每一选项都要认真研究,选出最佳答案,当某一选项不敢确定时,宁可少选也不错选。

  (2)注意题干要求,让你选择的是“不正确的”、“可能的”还是“一定的”。

  (3)相信第一判断:凡已做出判断的题目,要做改动时,请十二分小心,只有当你检查时发现第一次判断肯定错了,另一个百分之百是正确答案时,才能做出改动,而当你拿不定主意时千万不要改。特别是对中等程度及偏下的同学这一点尤为重要。

  每一个题目都有物理情境,我们可以通过想象自己是其中的一个质点(弹簧,磁极,电场线等等),那么质子就会知道,我有质量,我也带有电荷。我的什么方向多少距离有电场,方向如何、什么方向多少距离有磁场,方向又是如何让?质子也有糊涂虫哒。有的就记不得自己的质量和电荷。至于电场和磁场,那得有人告诉它,他才可以知道的嘛!这样,我们便轻松地进入了一个物理情境。

  问题一:重习题轻概念

  抓基础最重要的就是物理概念。中学物理的根本就在于搞清楚物理的基本概念,物理规律、原理,如果概念搞不清,规律性的东西也就搞不清,即使记住了定律和公式,也不能理解和应用。所以说掌握物理概念,是学好物理的基础。要准确掌握物理概念,不但要对物理概念的定义详细推敲,仔细掌握它所概括的物理本质,还要了解为什么引进这个概念,并通过跟其他可比概念的比较,找出相互之间的联系和区别来建立概念。通过学习概念逐步学会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方法。例如位移和路程,重力和压力,质量和重量,左手定则和右手定则,振动图线和波形图线等概念近似但又不相同,复习时,可以通过分析比较找出它们的特点和联系。

  日常生活中习惯的说法跟严格的物理概念是有区别的,比如,把物体举得愈高用的力愈大(力与功的混淆);物体运动得愈快,作用力愈大(力与能的混淆);水越深浮力越大(压强和浮力的混淆)等等。通过对比分析,还可以发现物理学上一些共同研究的方法。如电学中电场强度,电势,电容,电动势,磁感应强度等引入的方法都是相似的。中学物理所接触的基本概念比较多,在实际运用中容易混淆。通过总复习的分析、比较和运用,就会逐步认识它们之间的区别和联系。这样,应用物理概念和规律去进行分析、推理论证题能就就会逐步提高,为综合题训练打下良好的基础。

  问题二:厚书本薄实验

  这里特别要指出,复习时要认真做好物理实验。这是当前普遍存在的薄弱环节。考生做物理实验题的主要毛病是:对实验步骤叙述不完整,不会分析故障产生的原因。实验时,要明确实验目的,弄懂原理,了解所用仪器的性能,明确各种仪器在电路(或装置)中的作用,搞清实验步骤,懂得如何正确观察和读数,在记录数据时应懂得根据有效数字的意义,反映所用仪器的准确程度,以正确记录实验数据。然后,根据记录数据的分析,得出合理的结论。特别要强调的是,只有透彻理解实验原理,才能对实验当中产生的误差进行正确的分析,提出减少误差的方法和实验当中注意的`事项。在分析整治数据时,还要懂得把实验数据画成图像,用图像函数的方法,运用数学和物理知识找出规律或结论。通过实验,有助于深刻理解概念和规律是怎样在实验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从而增强观察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同时掌握一定的实验技能。

  在实验当中可能遇到的故障的检查方法和分析产生故障的原因,也是实验当中特别要注意的问题。此外,还要懂得实验中要遵守的基本操作规程(如电路连接的基本要求,测量仪器零位是否正确,实验中的一些常规和基本修养等)。还有一类实验,是根据实验的目的要求,自行设计一个实验来验证结论或测装量,对培养灵活运用知识很有帮助。

  高考物理复习注意事项

  问题1:我高三生正在一轮复习 一般都是平时做题正确率很高但是考试考不出分来怎么办

  老师:平时效率高,很大情况下是你的心态比较放松,而且时间很充裕,所以平时在练习的时候要限定时间,同时提高自己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让自己的思维更加得缜密。考试的时候呢,不要太紧张,适度的紧张能提高成绩,但是过度就适得其反了。

  问题2:老师 第一轮复习老师都说要掌握基本知识,看课本,但也有老师说要做题,可是不是第二轮时才总结题型吗,好纠结,没有好的复习方法,复习方案

  老师:看课本不是简简单单得看文字,看题,这个看下来都很简单。我举个例子,比如我们必修一的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时间公式,里面涉及到的思想是微积分(无限细分的思想),这时候你需要发散开去,我们高中哪些内容涉及到这个思想,比如弹簧弹性势能,弹力做功,变力做功、电容器所储存的电能,这都是图象求面积的方法。既然涉及到图像,我们就要多问问自己,图像的斜率这一类问题。最后的结果,位移,我们在求解的过程中,又有哪些。这部分就涉及到知三求五,五个物理量分别是初速度、末速度、时间、位移、加速度,知道其中的三个就能知道另外两个。比如x=(v0 vt)t/2这个公式是平均速度求位移,那么什么时候用呢--当题目条件缺少加速度的时候。所以在记忆这部分位移有关的公式的时候,采取缺什么,找什么以此类推。总结题型越早越好,并不是一定要等到二轮复习,你前期做的越好,总结得越多,那么你比其他同学就能消化得更多。

  问题3:物理在第一轮复习时不知怎样构建知识框架,感觉没神魔需要构建的

  老师:举个例子:题目涉及到要求位移,那么这时候你需要去罗列高中所有涉及到位移的内容:匀变速运动求位移,但是要求加速度不变;能的角度求位移,力要求不变,或者是机车启动内容,恒功率下,告知时间和功率;电磁感应单双棒问题的推导公式,通过电阻R来求位移以及图像面积来求位移,但是要求为直线,或者对应图像有格子,进行数格子。举这个例子只是想说明,你在看题的时候要注意总结和归纳,不是单纯地只看题,而是在看题的同时,将可能涉及到的知识点在脑子中过一遍,以便快速找到解题方法。力的角度走不通的时候,走能量的角度。 这就是构建知识框架,横向、纵向的比较知识点。

  问题4:老师你好 我现在高三 一轮复习还没结束 机械能守恒这一块内容该怎么学?

  老师:机械能守恒首先要明确机械能守恒的条件,然后练习相应的内容。当你判断不清楚是否机械能守恒的时候,可采用动能定理,因为这个是没有限制条件的


【2017广东高考物理运动学答题规范】相关文章:

1、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质点受到几个力的作用时,一定产生加速度

(B)质点运动的速率不变时,它所受到的合外力不一定为零

(C)质点运动速度大,它所受的合外力也一定大

(D)质点运动的方向与合外力的方向一定相同

1t 2(SI ),则质点在t=5s 时的动量大小为( )

3.一质点作简谐振动,其振动表达式为x=0.02cos(4)2

4.μ子相对地球以0.8c(c 为光速)的速度运动,若μ子静止时的平均寿命为τ,则在地球上观测到的μ子的平均寿命为( )

5 5.关于刚体对轴的转动惯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只取决于刚体的质量,与质量的空间分布和轴的位置无关

B.取决于刚体的质量和质量的空间分布,与轴的位置无关

C.取决于刚体的质量、质量的空间分布和轴的位置

D.只取决于转轴的位置,与刚体的质量和质量的空间分布无关

6.在波长为λ的驻波中,两个相邻波腹之间的距离为( )。

7.一质点作简谐振动的运动学方程为x =A cos(?ω+t ),当振动相位为π3

2时,质点的 ( ) A.位移为负,速度与加速度反向 B.位移为负,速度与加速度同向

C.位移为正,速度与加速度反向

D.位移为正,速度与加速度同向

8一静止长度为1m 的直尺相对于惯性系K 以速率v=0.6c (c 为光速)沿x 轴运动,且直尺平行于x 轴,则在K 系中测得该直尺的长度为( )

9.质点沿x 轴运动,运动方程为x =2t 2+6(SI),则质点的加速度大小为( )

10..对于一个物体系来说,在下列条件中,那种情况下系统的机械能守恒?( )

C.外力和非保守内力都不作功

D.外力和保守内力都不作功

11..关于同时性有人提出以下一些结论,其中哪个是正确的?( )

A.在一惯性系同时发生的两个事件,在另一惯性系一定不同时发生

B.在一惯性系不同地点同时发生的两个事件,在另一惯性系一定同时发生

C.在一惯性系同一地点同时发生的两个事件,在另一惯性系一定同时发生

D.在一惯性系不同地点不同时发生的两个事件,在另一惯性系一定不同时发生

B.波的传播速度为b/a

13.粒子B 的质量是粒子A 的质量的4倍,开始时粒子A 的速度为(3i +4j ),粒子B 的速度为(2i -7j ),由于两者的相互作用,粒子A 的速度变为(7i -4j ),此时粒子B 的速度等于[ ]

14.假设卫星环绕地球中心作圆周运动,则在运动过程中,卫星对地球中心的[ ]

(A) 角动量守恒,动能也守恒 (B) 角动量守恒,动能不守恒

(C) 角动量守恒,动量也守恒 (D) 角动量守恒,动量不守恒

赵学荣;;[A];2019教育信息化与教育技术创新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9年
周长军;;[A];中华教育理论与实践科研论文成果选编(第3卷)[C];2010年
马纯兵;;[A];2015第一届世纪之星创新教育论坛论文集[C];2015年
代普流;;[A];中国教师发展基金会“全国教师队伍建设研究”科研成果集(贵州卷)[C];2013年
刘雄硕;陈锦涛;;[A];面向21世纪的科技进步与社会经济发展(下册)[C];1999年
郭邦洪;;[A];基础教育理论研究成果荟萃 下卷(一)[C];2006年
蔡雪艳;;[A];《教师教学能力发展研究》科研成果集(第四卷)[C];2017年
崔成男;;[A];中华教育理论与实践科研论文成果选编(第二卷)[C];2012年
刘桂勇;;[A];中华教育理论与实践科研论文成果选编(第二卷)[C];2012年
崔成男;;[A];中华教育理论与实践科研论文成果选编(第二卷)[C];2012年
刘桂勇;;[A];中华教育理论与实践科研论文成果选编(第二卷)[C];2012年
张子霞;;[A];2020教育信息化与教育技术创新学术研讨会年会论文集(二)[C];2020年
高小琴;任永明;;[A];2020教育信息化与教育技术创新学术研讨会年会论文集(二)[C];2020年
刘海东;;[A];华南教育信息化研究经验交流会论文汇编(一)[C];2020年
赵国义;;[A];2019全国教育教学创新与发展高端论坛论文集(卷十一)[C];2019年
金海军;;[A];2020年第一期华中教师教育论坛资料汇编[C];2020年
肖小江;;[A];2020年第一期华中教师教育论坛资料汇编[C];2020年
陈春光;;[A];2018年教师教育能力建设研究专题研讨会论文集[C];2018年
闫莉;;[A];2019全国教育教学创新与发展高端论坛会议论文集(卷十二)[C];2019年
李祥;;[A];国家教师科研专项基金科研成果2019(七)[C];2019年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高一物理运动学公式表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