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科技大学研究生申请条件及学费

香港中文大学(深圳)通信工程硕士项目(/

申请人通过网申系统提交申请后,如需补充材料,请直接发送至邮箱:

邮件主题请注明申请人姓名及申请编号。

录取委员会审核申请人的学习背景、专业成绩、英语语言成绩、工作履历/科研经历(如有)等材料,以邮件形式向符合要求的申请人发出入学考核邀请。

面试:面试语言为英文。

考核结束后,录取委员会将以邮件形式告知申请人考核结果。正式录取通知书由学校研究生院统一发放。

*本专业采取差额录取形式,建议尽早申请


出国留学,让学校给你奖学金,那是一件倍儿爽的事儿!

与在国外高校留学时奖学金发放制度不同,香港高校在入学前发放的奖学金标准,可以说是「严格VS宽松」的两个极端情况。

授课式研究生是在哪个情况里呢?下面,小编带大家了解一下香港高校的奖学金。


香港高校的奖学金主要有三种,分别是本科奖学金、授课式研究生奖学金和研究式研究生(包括MPhil和博士)奖学金。


可能有在香港留学的师兄师姐会对你们说,“只有PhD和MPhil才有奖学金,授课型硕士没有。”其实是有的,但是只有人中龙凤才会拿到哦!

对于香港的授课式研究生来说,其实还是有机会获得这两个阶段的奖学金:入学奖学金,以及毕业阶段的学业成就奖学金


2. 被以上全日制授课式研究生课程录取;

3. 综合申请人的成绩、经济需求以及个人品质评审。

(最多)HK$ 30,000 /人,从学费中抵扣;名额最多30人。

1. 工程学院修读授课式硕士的新生;

3. 会考虑到学生的背景、工作经历、专业素养、社区服务或其他成就。


1. 选择写论文、获得学位时间为两年的学生;

2. 根据在理工第一学年的学习表现(40%),在理工所选教授的推荐(20%),申请面试(40%)决定。

1. 第一学位与语言学习(语言学、翻译、英语语言和文学等)相关;

2. 在内地大学取得优异的学习成绩,并取得良好的英语专业8级考试成绩。

1. 修读完BME硕士课程;

2. 毕业绩点3.7以上(满分4.0)。

1. 有杰出学习成绩;

2. 积极参与社区服务;

3. 根据学术表现(30%)、对课程/项目/大学的贡献(30%)、社区服务和其他成就(40%)而决定。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总是听到一句话就是:“香港教育水平和国际接轨啊”。我们不说这么假大空,来看看一个香港读研的学生模拟的一天:早上起来,楼学食堂吃顿港式早茶,直奔学校,听一堂Ted-type lecture,顺便练练大学六、八级精听,下课之后可以到实验室继续研究课题,晚上健身房跑个步、出身汗,饿了楼下茶餐厅来个疗伤流沙包配丝袜奶茶。先不说一年就能完成MA学业,比国外更有归属感,更能满足社交需求,这种满满正能量,精神、物质层面都满足的生活,难道你不想要?

研究生课程的分类是考研最基本的问题了,但有些小伙伴可能还有误区。首先辟谣一下这些误区,我们再往深了说。

误区一:考研就是考硕士?

解答:错。研究生,英文是Postgraduate,不等于硕士。研究生包括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所有读完本科继续深造的学子都叫研究生。完成了相应的研究课程之后,可以被授予硕士学历或博士学历,这时才能正式称为硕士或者博士。

误区二:硕士只有文学硕士(MA)和理学硕士(MSc)?

解答:错。MA和MSc只是授课型(Taught)研究生课程。在香港的大学里,研究生课程(Postgraduate Program)分两种:授课型和研究型(Research)。其中,MA和MSc就是授课型,而PhD是研究型。

研究型和授课型课程两者最大的区别,就是前者的学习方式以实验为主,偏理论;而后者以上课为主,修满一定的学分、成绩达到毕业要求就可以获得相应学历。

误区三:研究型硕士只有PhD一种。

其实MPhil相当于念PhD之前的预备阶段;当导师认为你有潜力、但需要更多的研究经验才能修读PhD时,也会先派个MPhil的Offer,然后再转PdD。所以通常MPhil的申请难度也不低,也要交一份详尽的Research Proposal。

上面列出的是Full Time的信息,如果是Part-time,修读时间会加一倍,学费减半。但Part-time的课程只能获得即日来回的签证,上完课之后还要立马返回内地,学历也不被进行内地留学中心的认证。有打算回内地工作的小伙伴需要考虑清楚。

费用(政府补贴考虑在内):MPhil、PhD

这是港大的传统宿舍“大学堂”,外部是香港的法定古迹,内部也是各种古色古香、华丽优雅。不过不是所有申请者都能抽到住宿舍。大部分小伙伴还是需要租房。

除了学费,住宿费是来港读书最大的开销了。而租房的价格跟学校的地理位子、新旧程度、起租时间、实用面积大小等很有关系。基本遵循房租:市中心 > 郊区;地铁沿线 > 离地铁站远的地区;7、8月旺季 > 5、6月淡季;洋楼 > 唐楼;港大、城大、浸大附近 > 相对偏远的中大、教院。

找房子的方法有两种,一种是通过中介,另一种就是在论坛看别人放租的房子(这种一般是有个“二房东”已经租下了房子,在网上招室友)。前者的优点是省事、放心,有正规合同作保障;缺点是要交一点中介佣金,一般是1个月房租,堆儿君也听说过可以砍价的。后者的好处是价格通常比较划算,家具、家电齐全,可以拎包入住,缺点嘛,呃...可能不小心遇上奇葩室友。

影响租房价格的因素太多,租房价格并不固定。不过就算合租,最少水电+房租,3000港币/月是要的。想要拥有私人空间的小伙伴,花园洋楼的单间4000港币每月起。

除了住宿,食物也是在香港生活主要的支出。学校里面一餐25-40港币,普通茶餐厅40-60港币,如果不是每周社交活动都排得满满的,一个月3500港币生活费就够。喜欢逛街或者和朋友聚会的妹纸骚年要预港币每月。

香港的Master有两个学期也有三个学期制的。两个学期制的,有正常的winter break和summer holiday。Winter Break三个星期左右,通常在圣诞节前夕开始,春节开始之前结束。三学期制的在下半学年的5-7月有summer term,上课时间多为晚上。

在香港修读MPhil和PhD最主要的特点,就是没有固定的寒暑假,很多时候都是在跟着导师走。如果导师在假期继续工作,那么他的研究生自然不能放假。导师在假期的时候会比平时其他的事情少,此时段开展研究工作尤为合适。如果导师休假,研究生才有可能放假回家一段时间。

研究生通常在每年11-12月招收第二年9月入学的学生,第二年2月左右截止。也有比较学校开放申请时间会提前到8-9月。交完申请可能有笔试、面试等程序,具体视专业而定,接下来就可以等到第二年的4、5月公布录取情况啦。所以大家可以趁着暑假好好准备雅思成绩、PS、或者实习经验,开放申请的时候就不会临时抱佛脚啦。

香港跟英国的收生方式不一样,国外是收到好的申请就发offer,录满就不再收生了;香港学校都分2-3round申请,每round申请的人一起笔试、面试,择优录取。因为大多数新生都是从第一round申请者里面挑选的,最佳的时间就是第一round申请结束前1-2周,这样也不用担心被排到下一round去面试。

另外,香港每年的硕士录取率,跟专业的热门度有直接的关系。 越是热门的专业,竞争也越大。以申请master为例,下面每个专业类别的热门专业和申请难度,星星数越多为越难申请。排名来自2014/15 QS世界大学排名,仅作参考,大家也不要一味迷信排名。

专业介绍:理工类的专业技术性都比较强,就业范围稳定,申请难度也不高,但不算是这边最有优势的专业。香港的科学园每年都要搞一个大型的招聘会,很多大型科技公司都在招聘。堆儿君去过一次,里面招IT专业的公司最多,其次是化学、物理、生物类。

(本科专业对口)学士学位;

专业介绍:社科类专业包括社会学、社会工作、历史、政治这类,涉及了社会政策、文化、福利、社会关系等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它包含了人类社会发展所必须的各类知识。

(可跨专业)学士学位;

专业介绍:包括人文学、哲学、翻译学、语言学、设计、影视等专业。一般多为中国语言类毕业生如英语、中文等专业学生所愿意申请的专业,此专业对语言能力、社会实践经历要求较高。其中中大的哲学、港大的传媒 都是有名的专业。

专业介绍:传媒类专业涉及了新闻、播音、编导、广告及媒体等传播的各个领域,对申请者的中、英文语言表达能力,特别是写作要求比较高。因为香港的新闻自由度相对比内地大,传媒类的专业也一直是来港读研的热门选择。其中尤以中大和浸大的新闻专业出名。

专业简述:商科类专业对于学生的专业背景没有太多要求,但要求学生对于自己要申请的专业有一定的工作经历和认识,可以把所学到的知识很好的理解及应用,是中国学生的热门选择专业。 值得一提的是,理工大学的精算也很不错。

简称港大,是香港最古老的大学。港大现有10所学院,除了中文系之外,港大其他的院系都用英文授课。港大教师中,99%的人有国外学习经历,外籍教师占了教师总数的40%~50%。

根据港大研究生招生负责人介绍,港大在内地生中最热门的分别是医学、理学和工程的专业。去年开始,港大与多伦多大学联合培养的四年制医学博士项目也开始了招生,平均成绩达85以上就可以申请。

简称中大,成立于1963年。除了大家熟知的中大法律、新闻这些热门专业,他们的MBA也很牛。港中大是香港三大里面,文化上和内地最更有亲近感。可以很大程度缓解同学来香港会遇到的“Culture Shock”。

中大的名气和科研实力一直和科大不相上下,还出了不少获得国际荣誉的教授。如195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杨振宁教授、1996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莫理斯爵士、菲尔斯奖得主数学大师丘成桐教授、植物学权威胡秀英教授、汉学大师饶宗颐教授及首位华人杜林奖得主姚期智教授等。

简称科大或者UST,1991年建校,由理、工、商及人文社会科学4所学院组成。科大拥有香港最美的大学校园之一,有最多的政府投入、最牛的师资和最好的学术氛围,当然科大的竞争压力也不小。科大还有一个特点,就是国际化程度高,亚洲以外的学生比例最高,商学院内地同学的数量不超过20个。

科大的王牌专业,一个是电子工程,一个是工商管理,一个QS排名全球17,一个全球18,都在港大的前面。业内一直相传,港大的教授都非常敬业,学术水平和授课质量都相当高。

本地人称Poly U,前身是香港理工学院,1994年正名为香港理工大学。理大最厉害的就是设计学院,很多全球顶尖的设计师就出自Poly的设计学院,比如创立国际知名女装品牌的Vivienne Tam。还有理大的酒店管理专业,号称全球排名第二;其次就是土木、测量等专业,也是热门选择。

对了,根据CTHR去年的一份调查报告,理大的应届生在香港的雇主中受欢迎程度排名第三,第一是港大,第二是科大。

简称城大,1984年成立,就坐落在港铁九龙塘站,是所有大学里地理位置最优越的一个。目前学生人数逾20000。城大被《泰晤士报高等教育特刊》选为全球顶尖200所大学之一;该校的社会科学系课程也列入全球100所顶尖大学社会科学排名的第61位;而美国得州大学达拉斯分校所公布的全球最优秀100家商学院名单中,城大商学院在亚太区位于最佳5强之内,在北美洲以外的全球排名中则列入最佳15强。

简称浸大,当地也简称BU。浸大的名字一听就有基督教背景,最开始学校的创立,确实是由基督教浸信会资助的;1983年接受政府资助后,就完全脱离了基督教的管制。当然学校设立有校牧处,不时举办活动、表演、唱诗等,也有教堂和固定的团契活动室,但并不会强制要求学生是教徒。

浸会最厉害的就是传理学院,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传媒学院,其中最最厉害的要数新闻系。新闻系在2011年经Asian Correspondent新闻网评定为“亚洲学生心中的全球十大新闻学府”,和榜内的哥伦比亚大学新闻学院齐名。

简称岭大,1888年始创于广州,1967年立足香港。岭大是香港惟一一所博雅大学,其博雅教育涵盖五个方面:(1)跨学科课程、多元化知识;(2)小班教学,每名学生均有一位学术导师给予辅导;(3)国际交流、拓展视野;(4)校园生活丰富多彩;(5)社区服务。

全校有讲座教授、教授、副教授、助理教授及导师等共140多人,接近100%的教师具有博士学位,绝大部分取自北美及英国著名大学。该校全面提供本科 (学士) 以至研究生 (硕士、博士学位)课程。课程类别涵盖人文学科、商学及政治、经济、社会等专业。

成立于1994年,是香港8大高等院校中惟一专注师资培训及专业发展的院校。香港教育学院提供一系列涵盖学前、小学及中学教育三个阶段,全日及部分时间制的职前教师培训及在职教师进修课程,由4个学院负责推行。其中创艺与科技学院提供中学及科技教育课程,幼儿教育学院提供幼儿教育课程,语文教育学院提供语文教育课程,教育基础学院提供小学及特殊教育课程。

1.申请香港一定要考T、G、雅思吗?

根据学校的官网上的资料来看,如果本科的授课语言不是英语,基本都需要提供语言成绩,来证明你有在香港的大学读懂课程的能力。中大、城大理论上可以用六级代替T,但是如果研究背景不是很强的情况下,建议考一个托福或者雅思,多点有竞争力的材料毕竟是有用的。

关于G,香港各大学对G其实没有硬性要求,但是科大很多院系都要求G。另外商学院普遍要求G。 如果时间紧张,来不及考T或者G的话,可以先递交其他申请材料,考了以后马上补上也是可行的。对于一些背景很强的申请者,GRE waiver也是可能的。

香港各学校申请费在150-400港币,如果有信用卡的话可以在网申系统中用信用卡(Visa/MasterCard)提交申请费,注意必须是双币信用卡(如招行的young卡)或者外币信用卡。如果没有信用卡则需要办理汇票。

事实上不少人没有套过老师也录取了的,套磁的好处在于可以了解一些招生的信息,比如可能某个实验室下年不招生,那么就不必申请了。套磁的另外一个好处是可以让老师对你有进一步的了解,有些时候对申请会有利。对于文科等独立做研究的专业(理工科有些老师会愿意招比较能帮自己干事做研究的学生),套磁的更重要的作用则是指导RP。讲授式一般不用套磁。

4.香港读完后去向如何?

Master毕业后直接在香港工作的比例不算高,不过找工作这个事情是因人而异的。很多学生,尤其是MPhil,读完后就自然地去了北美读PhD。

5.香港有没有签证的问题?

6.本科生能不能申请PhD?

理论上各个学校都可以申请,但是在港就读PhD的学生还是以已经在内地读过硕士的学生居多,可能是因为硕士大多有一些研究经历或者论文,因而在申请PhD的时候会有一些优势。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觉得本科生申请MPhil比较合适。当然有些院系例外,如科大商学院是没有MPhil的,就只能申请PhD了。

7.能不能跨专业申请?

理论上是完全没问题的,不过也不要跨度太大,最好两专业之间有些联系。比如说学物理的申请EE,数学物理的申请经济金融,化学专业的申请生物。有些专业跨度较大,比如理转文的同学,可以尽力展现出对想申请方向的熟悉,了解和相关经验。通过申请MA/MSC转专业的例子并不少见。

8.一般从哪里获得关于申请的信息?

首先应该是各大学,院系的网页。官方的说明是最准确的。

9.交留位费问题以及申请缓缴问题

一般来说offer上都会有Deadline,要求在之前做出决定,并交留位费。不同学校留位费不同,有些学校(以港大为例),交的钱大致等于半期学费,也有学校要求交全额学费的,如果不按期支付则视为自动放弃offer.所以各位要抓紧决定。(文章来源:扎堆在香港)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香港科技大学研究生申请难度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