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理解两个确立的内涵及形成过程

集理论之思,汇大家之言。《理论圆桌会》栏目,紧跟理论热点,关注理论动态。

本期主题: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强调:“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这是对我国社会主义民主的新概括、新论断、新要求。全过程人民民主体现在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全部活动之中,贯通于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诸多领域,落实在民主选举、民主协商、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等不同环节,体现了社会主义民主的广泛性、整体性。本期《理论圆桌会》从多层面、多角度带您全面认识和准确理解“全过程人民民主”的相关问题,防止以偏概全、曲解误读。

人民享有广泛充分、真实具体、有效管用的民主

中共中央宣传部近日发布的文献《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使命与行动价值》中提及,人民民主的真谛是有事好商量、众人的事情由众人商量,找到全社会意愿和要求的最大公约数。在长期探索实践中,党领导人民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人民依法享有广泛权利和自由,通过多种渠道和途径行使民主权利,不只体现在几年一次的投票选举上,还体现在关系国计民生的重大公共事务决策上;不只体现在民主选举环节,还体现在民主协商、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等国家治理其他环节;不只体现在政治领域,还广泛深入到经济、文化、社会等领域,成为人们日常工作和生产生活的组成部分。在中国,人民享有广泛充分、真实具体、有效管用的民主,人民的民主生活丰富多彩。如今的中国,早已远离了禁锢和封闭,民主蔚然成风,人们心情舒畅,社会充满活力。

文献指出,中国的民主植根中国历史文化,符合中国国情,得到人民拥护。民主实现形式是多样的,适合的就是最好的。民主是全人类共同价值,不是某个国家的“专利”。世界上没有定于一尊的民主形式。评判一种民主形式,关键要看它是否适应本国历史文化,是否符合本国现实国情,能否带来政治稳定、社会进步、民生改善,能否得到人民的支持和拥护,能否为人类进步事业作出贡献。中国共产党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不断丰富和发展中国式民主,让民主之树枝繁叶茂、永远常青。

全过程人民民主有效维护和发展人民根本利益,真正解决中国问题

全国人大常委会秘书长、机关党组书记杨振武撰文指出,全过程人民民主有效体现人民意志、保障人民权益、激发人民创造活力,动员和凝聚全体人民以国家主人翁的地位投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全国各族人民团结一心,艰苦奋斗,集中力量办大事。我国用几十年时间走完了发达国家几百年走过的工业化历程,跃升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综合国力、科技实力、国防实力、文化影响力、国际影响力显著提升,人民生活显著改善。我们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历史性地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意气风发迈上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新征程。

文章指出,全过程人民民主有效调节国家政治关系,保证国家政治生活既充满活力又安定有序。我们党坚定不移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人民享有充分的权利和自由,广泛参加国家治理和社会治理,我国的政党关系、民族关系、宗教关系、阶层关系、海内外同胞关系充满活力,民族凝聚力不断增强,形成了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有效维护了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有力维护了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

文章指出,全过程人民民主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形成了国家治理的强大合力。在我国政治生活中,党是居于领导地位的,党集中统一领导,支持人大、政府、政协和监委、法院、检察院依法依章程履行职能、开展工作、发挥作用。国家机构实行民主集中制原则。在党的领导下,各国家机关是一个统一整体,既合理分工、又密切协作,既充分发扬民主、又有效进行集中,统一高效组织各项事业。全过程人民民主实现了民主与集中、民主与效率、民主与法治的统一,确保党领导人民依法有效治理国家。

全过程民主持续拓展人民民主新样态

中国社会科学院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研究员张树华撰文指出,通向幸福的道路不尽相同,各国人民有权选择自己的发展道路和制度模式,这本身就是人民幸福的应有之义。民主同样是各国人民的权利,而不是少数国家的专利。实现民主有多种方式,不可能千篇一律。

在中国,民主不是仅仅行使周期性投票权的狭义和狭隘的民主,而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旨在保障和实现人民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生态等广泛权利的人民民主。全过程民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鲜明特点,是一种全链条、全方位、全覆盖的民主。人民民主以全过程的程序和形式,保证人民意愿的代表性和真实性,体现人民利益的全局性、长远性和根本性。全过程民主通过一系列法律和制度安排,真正将民主选举、民主协商、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各个环节彼此贯通起来,是全链条、全方位、全覆盖的民主,是最广泛、最真实、最管用的民主。全过程民主有效保证了人民群众的知情权、表达权、参与权及监督权,保证了民主的广泛性、真实性和有效性。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的根本政治制度安排。人民代表大会坚持贯彻全过程民主,有利于充分发挥各级人代会的民意表达、采集、整合以及吸纳等功能,有利于实现民主全过程、多样态与立法和执法监督的高质量、治理高效能的有机统一。为更好保障人民当家作主,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新修改的全国人大组织法将“坚持全过程民主”写入法律,这就将全过程民主的实践创新纳入了制度化和规范化的渠道。

党的领导保证了全过程人民民主发展的正确方向

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在《深刻认识全过程人民民主的真正意义》一文中提到,现代西方民主理论默认国家与社会互不兼容的异质性,出现“多数”与“少数”的悖论,即社会力量的崛起保护了多数人的权利与自由,却无力遏制国家成为少数人的国家。马克思创造性地提出“社会共和国”理想,以国家回归社会、变成社会内在力量来破解这个悖论。中国共产党作为最高政治领导力量,同时领导国家与社会,克服了国家与社会二元对立难题,把国家民主(如宪法秩序中的政权建设)和社会民主(如人民的监督、基层群众自治)统一起来,防止国家权力违背人民意志。一切党和国家公职人员都是人民的公仆,而非利益团体;一切党和国家机关都是政治机关,都要坚持人民属性,增强为人民服务的意识;建立健全党政问责制度,形成责任链条,等等。

由此,中国共产党建立了人民民主的价值体系、组织体系和制度体系,有效克服了个体自由与国家自主性之间的张力,防止出现民粹主义和官僚主义,确保民主与集中统一、活力与秩序统一。在党的全面领导下,全过程人民民主以实现人民意志作为正确方向,既实现社会的“众意”,也确保实现国家的“公益”,既调动各方面积极性,也形成统一意志。

全过程人民民主是适合中国国情的真实有效民主

南开大学副校长王新生教授撰文指出,在马克思主义看来,随着社会生产方式的发展变化,社会主义民主取代资产阶级民主是历史的必然。在历史发展中,虽然资本主义社会也在不断丰富民主理论,改善民主制度和实践,但其理念根基、制度本质没有改变。列宁深刻指出了资产阶级民主为少数人服务的本质和缺陷:“资本主义社会里的民主是一种残缺不全的、贫乏的和虚伪的民主,是只供富人、只供少数人享受的民主。”我们在当代西方民主实践中看到的金钱操弄、赢者通吃、无厘头民主等现象,就是资本逻辑支配政治的曲折表现,而这些现象的根源在于理念的虚化和制度的残缺。在制度上强调投票的权利而缺乏对广泛参与的保障,人民只有在投票时被唤醒、投票后就进入休眠期,这样的民主必然是形式主义和残缺不全的。只有超越资产阶级民主形态,实现民主制度程序和民主参与实践的全过程,才能真正实现人民当家作主。

我国的人民民主,是全体人民的民主,遵循人民至上的理念,因此必然要求在制度建设和民主实践中将人民当家作主落实到每一个方面和环节,落实到全过程。与经历了几百年演变的西方民主相比,我国人民民主建立的时间较短,当然还需要在发展中不断完善。我国的人民民主是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过程中形成的,是最先进、最适合中国国情的民主。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保证和支持人民当家作主不是一句口号、不是一句空话,必须落实到国家政治生活和社会生活之中”,“民主不是装饰品,不是用来做摆设的,而是要用来解决人民要解决的问题的”。只有适合中国国情的民主才是我们需要的民主;只有能够解决中国问题的民主才是对我们管用的民主。中国共产党的百年探索说明,中国的社会主义人民民主是全过程保障人民当家作主的民主,它所展现出的巨大优势和蕴含的巨大潜力,为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提供了坚强政治保障。

全过程人民民主具有完整的制度体系

上海政治学会副会长秦德君撰文指出,制度是一个社会结构的灵魂。建设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国家制度,是中国共产党人长期的探索和实践中,在国家制度上的创造。全过程人民民主首先是关于国家性质的一种界定,其次也是关于国家制度的一种政治选择。我国全过程人民民主是通过相应的国家制度建设来获得支撑的,这是在国家制度形态上的重大创造和创新。

一是全过程人民民主的政权制度,即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作为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二条)。这一制度是在长期革命斗争中根据巴黎公社和苏维埃制度原则、总结了革命根据地政权建设经验,又结合了现实情况后形成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一个重要特性,是它的“人民性”即“民主共和”的性质和它的全过程民主性,体现了包括工人、农民、知识分子等在内的广大劳动者这一最大包容性,凸显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国家性质。

二是全过程人民民主的政党制度,即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中国共产党同各民主党派“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共同治理国家。这一政党制度孕育于民主革命时期,确立于新中国成立后,进一步发展于改革开放时期特别是进入新时代。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是一种多党民主参政的全过程民主型政党制度,各民主党派通过不同渠道和平台,开展政治协商的民主参政。

三是全过程人民民主的政治协商制度。中国特色协商民主的“特质”之一,是民主协商的全过程性,弥补了远程民主的缺陷。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成立65周年大会上指出:“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应该是实实在在的、而不是做样子的,应该是全方位的、而不是局限在某个方面的,应该是全国上上下下都要做的、而不是局限在某一级的。”这是对民主协商全方位性、全过程性的科学表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协商制度通过广泛、多层、制度化发展,统筹推进政党协商、人大协商、政府协商、政协协商、人民团体协商、基层协商以及社会组织协商,反映出协商民主全过程性的“全领域”特征。

四是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基层制度,即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和基层群众自治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基于不同民族、不同地方社会经济和文化差异的实际状况,尊重各民族的主体地位,为激发地方创造精神和社会活力提供了巨大空间。这一制度型构也是对“单一制”条件下我国国家幅员辽阔、政策效能存在实际落差这一客观现状的一种裨补。基层群众自治制度具体体现为村民委员会和居民委员会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我监督,这一制度型构最大的特点是尊重基层群众的首创精神,维护人民群众自治、参与民主治理的法理地位,容纳广泛的公民政治参与,成为实现全过程人民民主最为重要的基层制度支撑。

从过程、层级以及领域三个层面理解全过程民主的丰富内涵

如何理解全过程民主丰富内涵?华东政法大学政治学与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刘乐明结合人民民主的理论与实践,从过程、层级以及领域三个层面做了阐释:

从过程来看,全过程民主利用丰富多样的民主形式,实现了民主过程的全覆盖。具体来看,一是,全过程民主避免了西方民主两次选举间存在的民主空档期,实现了人民民主的全周期;二是,全过程民主强调公民参与公共政策决策的全过程,即在决策前、决策中与决策后都强调公民参与的重要性;三是,全过程民主贯穿了从选举、决策、管理到监督的全过程,也就是实现了民主选举、民主协商、民主决策、民主管理与民主监督的完整闭环链,使得民主成为一个有机的系统。

从层级来看,各层级都在积极探索全过程民主的实践形式。党内民主生活会、每年召开的人大会议与政协会议、适当增加基层人大代表数量、政协“双周座谈会”等构成了丰富的民主实践形式,成效颇为显著。就基层而言,基层立法联系点、村委会与居委会的协商议事会以及各类基层自治组织等,丰富了基层人民民主的实践形式,并充分保障了基层群众自我管理的权利。

从领域来看,全过程民主实现了经济、政治、文化、社会与生态文明等议题或范围的全覆盖。人民民主所关注与应对的问题并不局限于某个单一领域,经济发展、社会治理、老百姓急难愁盼问题等都可以纳入民主议事日程。以人民代表大会为例,各级人大不仅要求人大代表结构有广泛的代表性,还要求代表履职范围具有广泛的代表性。显然,不论是代表结构还是履职范围,都能提升人大代表关注议题的广泛性。

(文章选自《人民日报》、《光明日报》)

来源:湖北专升本网 浏览次数:207 发布时间: 09:47

今天给大家带来的是自考传播学概论笔记(二)传播学简史。

第一节 世界传播学沿革

研究内容:研究人类社会传播现象的学科。

形成时间:20世纪40年代

创办单位:伊利诺伊大学传播研究所

简介:1859年发表《物种起源》,后出版《人类和动物的表情表达》。

贡献:1.辩证唯物主义影响了马克思;2.影响了芝加哥学派的理论研究;3.推动了非语言传播的研究;4.许多重要概念被群体生态学和传播学沿用至今。

(二)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理论

贡献:1.注重人的无意识,直接影响了传播理论研究;2.影响了学习理论;3.影响了拉斯韦尔政治领袖的研究;

4.影响了法兰克福学派和传播批判理论。

(三)马克思主义与批判学派

影响:1.成为传播学经验学派的思想来源;2.注重对媒介的所有权和控制权的研究;3.对于特定问题的强调,产生提高相应的意识。

代表作:1890《模仿的法则》

基本观点:一切社会行为不是发明就是模仿,真正的发明较少,大多数是模仿。模仿通过人与人的接触传播而产生,模仿是最基本的社会对象,那么传播就是最基本的互动渠道。

对传播学的影响:影响了人际传播以及在大众传播中的模仿行为

西梅尔(Georg Simmel),德国社会学家。

贡献:1.在《陌生人》中提出了“社会距离”的概念;2.提出了传播网络理论。

1.美国社会学、心理学、社会心理学、人类学、符号学以及新闻学都有了长足发展。

2.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政治学家、社会学家和心理学家通过战争宣传研究,提升了传播学研究的重要性。

53.美国新闻学教育本身也有了长足发展。

1.美国媒介技术迅速发展,大众传播事业最为发达。

2.媒介的政治和经济功能得以凸显。为了争夺受众,媒体之间的竞争开始,各种媒介现象层出不穷,为传播学的

诞生时间:20世纪40年代的美国

创始人:施拉姆结合了政治学、社会心理学、实验心理学等学科集合而成。

将新闻学合法提升为一个大学学科的人:布莱尔,其主要新闻观:

1.新闻学专业的课程应该包含四分之一的专业课和四分之三的社会人文科学课程。

2.进行社会科学研究,批评耸人听闻的报道手法

3.1922年创办舆论的研究生研讨班。

1、 拉斯韦尔:美国政治学家。学术成就:

(1)提出传播的5W模式。将传播过程分解为谁,说什么,通过什么渠道,对谁说,产生的效果等五个要素,并据此提出了传播学的五大研究领域:控制分析、内容分析、媒介分析、受众分析和效果分析。

(2)提出"社会传播"的概念。

(3)倡导并亲身实践"内容分析法"

代表作品:《世界大战时期的宣传技巧》、《传播在社会中的结构和功能》等。

2、 库尔特··卢因(勒温):美国社会心理学家。学术成就:

(1)首创“群体(团体)动力学”和“场论”。他认为每一个人所处的环境和群体都会影响到自身的信息传播和接收。

(2)提出"把关人"概念。把关人就是控制信息在信道里流通的个人,他们可以扣押信息、构成信息、扩展信息或重复信息。代表作品:《解放社会矛盾》。

3、卡尔··霍夫兰:美国实验心理学家学术成就:

(1)由微观入手,对传播技巧进行前所未有、深入细致的总结。  

(2)使心理学中的"控制实验法"成为传播学又一种基本研究方法。代表作品:《传播与说服》。

4、 保罗··拉扎斯菲尔德:哥伦比亚学派的创始人

(1)通过1940年伊里县的总统选举的调查创建"二级传播理论",破除"魔弹论"的影响。

(2)倡导、确立"实地调查法",不断改进抽样技术和量化分析的研究方法,使传播学赢得了其他学科的尊重。

代表作品:《人民的选择》、《个人影响力:人在大众传播中的作用》(合著)。

5、李普曼的虚拟环境理论

李普曼是美国的著名记者,1922年出版《舆论学》一书,提出了拟态环境的理论。他认为,大众传播在形成、维护和改变舆论方面,具有强大影响力。他的虚拟环境理论认为虚拟化境是个人在他头脑中创造的图画,即外在世界影响了人们头脑中的图像。他所提到的刻板环境是指我们头脑中的图像往往与现实不符:我们需要简单的规范,以便为这个世界进行解释。

6、施拉姆和传播学的创立

地位:传播学的创立者,传播学之父。

贡献:创立了传播学;推进了传播学的教学,培养了大批人才;出版了大量传播学论著,代表作有《传播学概论》《报刊的四种理论》等。

6主要以经验性方法考察社会现象的社会科学流派。与主要以思辨性方法考察社会现象的流派相区别。尤指以美国学者为代表的主流传播学,既是方法论,又代表了一定的社会观和传播观。

1.经验学派的内涵及局限性

经验学派是主张从经验事实出发,运用经验性方法研究传播现象的学派。运用可观察、可测定、可量化的经验材料对社会现象或社会行为进行实证考察的方法,出现于19世纪后期,与社会科学中的实证立场联系在一起。

经验性方法的基本前提:

1、普遍存在的社会现象具有自身的客观性,可以通过一定的科学方法加以揭示;

2、人类有能力开发或设计出揭示社会现象客观性的科学方法;

3、任何关于社会现象的理论与假设,都能通过一定的科学方法得到证明或否定。

1、社会现象和人的行为无限复杂,经验材料有限,理性和精神活动不能单纯地加以说明;

2、问卷调查或控制实验的程序,不具自然科学的精确严谨,说明不了丰富多彩的社会现实;

3、依赖个人或小群体层面的经验材料,在社会历史过程和宏观社会结构方面缺乏有效手段;

4、主张的纯客观态度在现实中很难做到。

芝加哥学派对于传播学的重要贡献:

(1)芝加哥学派最先开始了微观层面、实证主义的社会研究,使得美国的社会科学都打上了惊经验主义的烙印,传播学也不例外。

  (2)芝加哥学派重点研究人际传播,强调传播在人的社会化过程中的作用

(3)芝加哥学派构筑了后来以媒介效果为重点的大众传播研究的模型。

1.批判学派的发展过程及基本观点

1923年,德国法兰克福大学社会学研究所成立。从马克思主义理论出发,对资本主义社会进行宏观的广泛的批判性研究。

法兰克福学派始终自认是马克思批判理论的继承者,始终把自己的理论看作马克思批判理论的直接延续。代表人物有霍克海默、阿多诺和马尔库塞成。第二代领袖是德国哲学家哈贝马斯。

他在传播学的角度对流行音乐进行了分析,指出文化工业是凭借现实科技手段大规模的复制、传播文化产品的娱乐工业体系,文化产品也具备商品化、标准化和大众化的特征。文化产品具有意识形态功能,并受大财团操控,逐步使原本的艺术沦为资本家赚钱的工具,而且使资本主义社会能有效的控制大众思想,维护资本主义制度。

(1)对现存资本主义制度持批判和否定态度

(2)将传播理论和社会理论结合,考查社会机构和意识形态相关的宏观问题

(3)研究方法以思辨为主,反对实证主义。

2.批判学派的主要流派

20世纪60年代兴起,代表人物有穆多克、格尔丁。该学派从所有制关系和经济结构上揭示资本主义大众传播内在矛盾和制度的非合理性,论述了现代媒介高度集中和垄断带来了严重的社会后果。

也称伯明翰学派。使用文本分析和受众调查方法,认为大众传媒之所以能够作为“国家意识形态装置”从事“合意”的生产与再生产,是因为它有一种“赋予意义”的独特功能。代表人物有霍加特、威廉斯、汤普森、霍尔和莫利等。

霍尔是文化研究的集大成者,代表作有《电视话语中的编码和译码》、《文化研究:两种范式》等。提出了著名的编码/解码理论,认为受众解码有三种类型:优先式解读,完全按照媒介赋予的意义解读信息;妥式解读,部分基于媒体提示的意义,部分基于自身的理解解读信息;对抗式解读,对媒介提示的意义作出完全相反的解读。

(3)意识形态霸权理论

意大利共产党创始人格拉姆西在《狱中笔记》最早作为社会分析的一个主概念加以使用。他把现代国家的形成看作是作为“强制装置”的政治社会和作为“霸权装置”的市民社会的融合,认为市民社会主要是通过“合意”或“同意”的组织化过程而维持统治的社会,随着市民社会的发展,它将吸收政治社会而形成新型的国家。

在现代资本主义社会,支配阶级不再主要依靠国家、军队、法院等“强制装置”,而主要是通过意识形态“霸权装置”来维护自身利益。

目的的差异:传统学派的研究目的是维护现存的社会制度和传播制度,实用性明显;批判学派志在对现存的传播状况进行批判,促进社会变化。

内容的差异:传统学派的焦点放在传播效果和受众研究上,而批判学派更关注宏观的传播体制、传播者和传播与社会结构各要素的关系。

方法的差异:传统学派主要采用来自社会学、心理学的定量研究方法,注重实证、经验、微观;批判学派从哲学、政治经济学、文学、社会学等人文学科领域出发,注重思辩、理论、宏观。

第二节 中国传播学历程

大众传播一词首先在中国出现是在1956年复旦大学编印的《新闻学译丛》中。

一、中国传播学发展的四个阶段

1.萌芽:,主要成果有张隆栋翻译的《报刊的四种理论》。

2.兴起:,主要成果有:1982年第一次受众调查,施拉姆访华、第一次传播学座谈会。

(1)1984年传播学第一本译注《传播学概论》出版。

(2)受众研究有进展,《人民日报》中央台进行了受众调查。

(3)传播学本土化的探索

(4)批判学盘研究受关注

4.确立:,1997年成为一级学科,主要成果:

(1)译著、专著、教材大量出版

(2)专业课程设置合理

(3)研究团体与专业性会议开始

二、传播学学科分之与研究成果

1.大众传播研究:借助西方传播理论与方法,运用定量和定性结合的方法,开始受众研究。还关注媒介信息的生

产和流通渠道的变化研究。

2.人际传播研究:翻译了书籍

3.组织传播研究:研究内容广泛

4.跨文化传播研究:起源于20世纪50年代,代表人物是爱德华·霍尔。研究内容有沟通与理解、全球化分析、文化霸权、认同危机等。

5.新媒体研究:网络舆论分析、公民媒体、社会化媒体、新媒体社交、手机媒体、新媒体产业、网络传播、微博、微信等。

三、中国传播学研究现状

1996年,尼葛洛庞帝的《数字化生存》在中国出版,被评为20年来最有影响力的20本书之一。研究焦点在于新媒体和传媒经济的研究。

从研究层次看,总体停留在介绍层面;从研究话题看,长期分散。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管理过程中的首要职能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