硝酸钠中含有的非金属元素?

被小朋友 吸引过来的。虽说看上去有钦定的感觉我还是要支持。

本帖会随机减少读者的SAN值,读者阅读之后出现进阿卡姆疯人院、见到古神等等状况,作者概不负责。


就好像汽车运动肯定是符合广义相对论,发动机里的燃料燃烧肯定是符合量子力学,汽车外空气运动符合流体力学;生产汽车肯定是不能从上述三套理论里直接应用,而是基于实验室里的数据直接数学建模来设计。

化学实际上跟绘画、炒菜一样,有一些基本的 ,比如番茄和鸡蛋合炒好吃而和香蕉加臭豆腐合炒不好吃、红+绿=黄等等。而业内大师可以卖出大钱,小咖只能去小饭馆卖5元左右的番茄蛋饭、几元一张的商业画。“对口就业”成为奢望,不像某些工科专业——比如极端情况,吉林大学有个汽车系,毕业100%进一汽——可以运用本科知识直接就业。

化学是实践学科,不做实验,只能瞎胡闹。

极端的例子有一个中医领域的类比:叶天士被请去给人治肺病。病人经过一个医生,没治好,更严重了。叶天士看了看前人的方子,增加一张落叶,病人“一服而愈”。旁的人感到很奇怪,问为何加一张枯叶就这么神奇?叶天士答:“现在是秋天,故以秋声引之”(鲁迅的《朝花夕拾》里的 )

而绘画、炒菜有什么理论呢?为啥大师炒的菜能卖出天价?一道清水白菜就上国宴?一幅鬼知道啥玩意的东西就几千万美子?整不明白的人肯定要来妖魔化了。

所以说,少年你是喜欢最后得到的亮闪闪的产品?还是产品背后的来龙去脉?你是想创造未来,还是创造金钱?动起手来,炸掉你们的实验室,思而不学则殆,Let's rockin' roll!


----山东大学有机化学教授,郝爱友

化学背后的理论属于是大量经验的总结,这叫做 。要是在实验室里泡的足够久,一个人可以忽视所有的理论。

如果想探索化学背后的 ,就需要严格系统地学习 。

----南京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院长,理论化学家,黎叔华

获取知识,是一条艰难的道路。
稍有不慎,就。。。。。。
还要学习么。。。。。。
噩梦还没结束。。。。。。

又想起来一段历史:我高一的时候尝试理解“平衡常数”,有学习好的同学说,这就是一个动态平衡,某物的浓度变化了会引起其他化合物浓度的变化;我却想的是某些分子以一定概率发生了反应而另一些未反应,后来怎么也想不明白。直到读了“统计热力学”才发现自己想的是某种深层的东西。同学想的是正宗的化学或者说实验与应用研究的思维:理论中只出现可测量;关键是适当选取看问题的尺度,进行粗粒化。而我的想法则要“绕远”一些,想到了溶液中看不见摸不着的分子(据我所知目前还没有什么技术能给溶液中的溶质成像,如果有请告诉我),化学键的解离和形成显然决定了平衡常数,而化学键的性质又是量子力学决定的、从分子的微观性质到宏观的平衡常数又需要统计力学来研究。但是高中阶段甚至做实验的科研人员只需要在浓度层面上理解即可,平衡常数有手册可查,浓度又可以测定,应用上来说,不需要更深层次的计算。而深入理解“为什么会有这样一个平衡常数”之类的问题,就需要1)分子结构的知识;2)统计力学的知识


突然想起来我们做理论计算的也开始渗透进实验了。

所以说我隔壁的隔壁的材料基因组工程研究院的同事买了一台“自动实验机”,一次能做6-8个反应。再招来一个实验的学生,一周就能把一般人一年的实验做完,这下发文章再也不会有人说“你做理论计算没有实验结果支持”了。另一个做量子化学和AI的同事更厉害,直接开发“自动实验机”(貌似主要是芯片编程的活),一次自动做几百个实验,准备卖钱了。


给看到这的同学们一些bonus。

本文的重点是强调,学化学需要结合实验,由实验现象理解理论。因为化学理论是以归纳法为主,再演绎。比如,需要学生做过一些合成实验,再推测想要合成新的产物可以有哪些路径;需要学生做过一些元素性质反应,再推测分析一管溶液中包含哪些物质,如何设计相关的无机实验(徐佳宁,史苏华,无机化学例题与习题)。所以学化学一方面要动脑筋,另一方面要有一定的实验经验积累。实验教学有些学校比较欠缺,按图索骥很难学明白。再比如有机反应题,表面是需要背一些基本规则,合理的“猜”出题目中的组合;实际上如果有一定实验经验,就能看出除了答案的合成路线,大部分凭直觉或者照搬书本的推测都是实验上行不通的(樊杰,有机化学习题精选,北京大学出版社)。化学的理论通顺了,就有一种“能够像1+1=2那样随心所欲制备想要的产物”的感觉了(插播,虽然我做有机合成非常smooth,比如合成“三乙”产率达30%,但是这种推理还是不太擅长,所以决定职业生涯中不去做实验。还有我炒完菜不爱洗碗也对我的职业规划有影响。)。虽然做天然产物全合成会比较困难(听林国强院士讲他的八年和十五年合成一物的例子),合成常用的试剂不会造成太大困难(听厦门大学黄培强教授的报告的感觉)。

物理上的“热力学”和“统计力学”的关系就特别像化学和物理的关系。热力学唯象,放弃对物质深层次结构的讨论,直接基于四个基本定理,就可以推出大量有用的结论。这跟工程应用非常相似,工程师要解决问题,手头只有一大本物理常数表,一大册工厂测量的数据,应用一定的物理、数学模型,建模解决问题(可参考天津大学《物理化学》的习题、天津大学版《化工原理》)。统计力学就比较刨根究底,用更少的输入获得更多的输出(薛定谔,统计热力学),但是一旦用统计力学处理复杂体系,就必须放弃理论的纯、美,增加近似和参数。比如做维里展开,有时候需要算到4阶,公式就变得非常的丑陋了(J. Mayer,统计力学)。不同层面的理论有不同的用武之地,各人的性格不同,喜欢不同层面的理论。但是,恐怕有些化学黑和无脑支持的人,既没有学好化学,对物理也是一知半解。而真正的科学家,比如我认识的几位还站在科研第一线的院士老爷爷们,则有清晰的认识,需要什么就拿出来什么,学的都很好,并不偏废(比如张统一院士、王崇愚院士)。让人赞叹于他们的几十年功力。最容易获得的例子就是彭桓武院士对量子化学的讲解、唐敖庆院士对量子力学的讲解、胡英院士对密度泛函的讲解。还有下面这篇小文:

最后友情提醒,大学里并不是光听听课、参加点竞赛、跟个导师做做科研就完事了,还要不断的去听各种报告、出去参加学术会议、泡图书馆博览群书、去海外高校交流学习,这样才能对所学专业有一点儿了解。

1. 2019年诺贝尔化学奖授予在锂离子电池研发领域作出卓越贡献的三名科学家。

  1. (1) 甲图是锂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乙图为锂原子结构示意图,丙图为A、B、C三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①锂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是。

    ③在化学反应中,锂原子容易(填“得”或“失”)电子,它与丙图中粒子的化学性质相似(填“A”或“B”或“C”)。

  2. (2) 某锂电池充电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如下(反应条件略去): ,LiCoO2中Li的化合价为+1价,则Co的化合价为。

更多“自然界中,碱金属元素的存在形态是()。”相关的问题

下列物质中,有可能具有苯环状结构的是( )

氮气分子中的共价键为 ( )

A、一个σ键和两个π键

C、两个σ键和一个π键

硝酸钠的氧化性表现较强的状态是( )

硫酸盐具有的共性是( )

A、硫酸盐都是可溶性盐

B、从溶液中析出的硫酸盐都含有结晶水

C、具有高的热稳定性,且金属价态越高,硫酸盐越稳定

D、硫酸盐有形成复盐的特性

下列方法哪个不适于镧系元素的分离?( )

[图]A、顺磁、顺磁B、顺磁、反磁C、反磁、反磁D、反磁、顺磁...

钒被誉为“合金中的维生素”,以下它的信息正确的是( )

C、原子核外电子数为28

发生短路时容易烧坏电源的原因是

电流流通的路径称为( ),通常由( )、( )、( )三部分组成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硝酸钠的性质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