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全面恢复正常生活的第一天,你是怎么度过的?有哪些不得不说的故事?

刘华杰和他的原生态“香水瓶”。新京报记者 王颖 摄

又到踏青的季节,人们离开城市,去乡村和田野中,感受大自然的味道。然而,有多少人能感受到真正的大自然呢?拂面的清风,究竟是从哪里吹来的?脚下的小草,叫什么名字?身旁虬结的大树,有着什么样的故事?眼前飞过的昆虫,又过着怎样的生活?

如果你身边有这样一个人:

在你看花的时候,他却知道每一朵花的名字,知道它的祖籍、特征、生长习性、历史典故;

在你拍一只鸟的时候,他却知道这只小鸟是哪里飞来的,要飞去哪里,主要食物是什么,有哪个历史名人养过它;

在你被一只落在头上的小虫子吓得惊慌失措时,他却知道这只虫子,刚刚从地里孵化出来,还很懵懂和莽撞,它没有毒性,不会咬人……

这时候,你会不会怀疑,同样去踏青,人家才真的拥抱大自然,而你只是白白浪费时间?

这就是博物学,和田野里一切有名无名的生物、非生物们,交个朋友。

每一件东西,都有一个故事

漆树科南酸枣的雄和假两性花。受访者供图

刘华杰的办公室,更像一个小小的植物标本间:一段黄香楝树的树枝,来自缅甸,那里人认为它可以驱虫、护肤,女性会用它的粉末擦脸;一截胡椒的根,可以直接当胡椒用,磨成粉就可以进锅;一颗非洲带回来的山龙眼种子,被打磨成一个香水瓶……

刘华杰是国内最有名的博物玩家之一,也是博物学复兴的主要倡导者之一,在他的朋友圈里,看不到学术论文、看不到教学动态,全都是他在乡间、田野、甚至深山密林里追寻植物的身影。

“博物学的领域非常广,但对个人来说,往往会选择一个自己更有兴趣的方向,我就比较喜欢植物”,刘华杰说。

博物学是一门古老的学问,它也被称为博物志、自然志,和探究事物本质特性的科学不同,博物学更注重宏观层面的观察、描述、分类,更注重事物之间横向的联系。在历史上,博物学曾经显赫一时,历史上许多有名的科学家、艺术家也都是博物学家,如卢梭、歌德、梭罗,而在中国历史上,几乎所有的知识分子都是博物学家,不论是孔子还是苏东坡,都是博学多识著称。

“现代科学越来越像纵深发展,可以深入到细胞、分子、DNA的层面,包括人文学科也一样,学科越来越细,越来越深,横向的联系却越来越少。博物学就是一种更注重横向联系的学问。一棵树,一株草,一只昆虫,即便分析清楚了它的DNA,但我们仍不知道,它是从哪儿来的,有过什么样的变化,它又是怎样和周围的生物、环境相处?”刘华杰说。

这样的博物学有什么意义呢?刘华杰认为:“人不是独立存在的,人生活在平面上,人与环境、与其他物种究竟应该是怎样的关系?这是一个经常被忽视的问题,但它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其实,即便不谈重要性,博物学本身,就能带给人太多的乐趣,刘华杰拿起一段布满云纹的树枝说,“这是一段侧柏的树枝,我捡回来的,随后放在桌子上,有一天忽然听到屋里有咯吱咯吱的声音,不知道从哪儿来的,后来才发现,是从这段树枝里传出来的,剥了树皮才发现里面有一只小虫子,很小,肉乎乎的,在啃树皮下面的木质部分,清理干净后,发现它啃过的地方,就像天然形成的云纹,特别漂亮”。

一段侧柏树枝被虫子啃后留下“云纹”。新京报记者 王颖 摄

刘华杰的许多收藏品,都是这么来的,“都是在各处收集的,好多都是捡的,拿回来以后觉得很特别,但最初放在野外时,就是一个不起眼的树枝、树根”。

新京报记者采访刘华杰时,他刚从勐海回京。提到“植物王国”,许多人想到西双版纳,实际上,勐海的植物资源非常丰富,勐海也是普洱茶最大产区。

刘华杰和记者分享他探访勐海的一个片段:从勐往乡北部向东行驶,目的地是澜沧江边,中途经过一美丽的小村庄。村庄边有一小桥,桥边见一片豆科密花葛爬于橡胶树上。荚果外面的粗毛相当厉害,用手触摸后极为不舒服,如果不小心碰到手背,一会就可能红肿起来。采收种子时不宜用手直接剥开豆荚,最好放在地上用脚用力踹开,“但是我在用脚踹时,激起的黄褐色粗毛落到了鞋面上,不久就‘渗透’到鞋里面颇为难受,只好脱下反复摔打。看来,密花葛不情愿付出种子。”

密花葛的豆荚。种子什么样?请看下文。受访者供图

在勐往乡早市,刘华杰遇到了一种新的野果——密花胡颓子,其变种为勐海胡颓子。这类植物现已普遍栽培,其果实以前也品尝过,感觉味道不好,现在才知道那是因为没有完全成熟。此时熟透了,看着非常漂亮,红色果皮上有小白点,酸甜可口,但不宜多食。“这种果实还有一种吃法:加白糖和油炸辣椒面当菜吃,绝对值得一尝。”

勐海胡颓子。受访者供图

北京野菜少,写成书,怕灭绝了

玩博物,并不是一味追寻那些珍惜的生物,在刘华杰看来,那些濒临灭绝的生物,不论是植物也好、动物也好,最怕的,其实是人们的关注,“以前答应人家写一本北京野菜的书,后来想想,不能写,北京野菜少,一旦写出书,等于告诉人们哪儿有这些野菜,人们拿着书按图索骥,有些野菜怕是要灭绝”。

不仅野菜少的北京不行,就算野菜特别多,不怕灭绝的地方,在网购的时代,也同样有危险,“野菜天生就是给本地人享用的,本地人毕竟数量有限,一旦放在网上卖,全世界的人都能买到,野生的东西,根本供应不起”,刘华杰说。

不过,这不意味着北京就没有好玩的地方,“比如延庆,就有非常丰富的动植物资源,任何喜欢博物学的人,在哪里都能找到乐趣。有一种睡菜,是北京本地的物种,一大片一大片地长,像海一样,开小白花,特别漂亮,《植物志》还没有收录,但现在不多了,因为它长在湿地上,湿地破坏之后,没地方生长了。其实这种植物特别适合园林装饰,又是本地种,很好养,比那些引进的外来种好养多了。还有一种水毛茛,也是本地植物,只长在山上的小溪里,也很漂亮”。

每一个人的家乡,都有独特的美景,记忆中不知名的小草,它可能有很好听的名字,开很美的花,甚至味道也不错,很少有人去了解这些知识,但真的了解之后,家乡就一下子变得生动起来。

刘华杰告诉记者:“4月初,北京的门头沟里,有一种槭叶铁线莲到开花的季节了,这是北京特有的物种,生长在土坡、山壁上,有些甚至长在90度的峭壁上,花特别漂亮。它之所以能生存至今,有一个特征,就是它没用,有点儿《庄子》里的无用之树的意味,不能吃、不能入药,也没有其他用途,但很漂亮。”

春天的菜市场里,有很多知名的野菜,香椿、荠菜,全国都在吃,但还有很多并不大众的,也别有风味,比如二月兰,学名诸葛菜,从东北到南方,到处都有,大片大片地生长,“以前人们不知道它能吃,实际上它是十字花科的,和萝卜、白菜一个科,这个科的植物,大多能吃”,刘华杰说。

博物,其实也可以很诗意

刘华杰的“诗意”工作室。新京报记者 王颖 摄

在野地里,或者菜市场里看到灰灰菜,大多数人都知道它可以吃,凉拌、清炒、和了鸡蛋做饼,都不错,或许也有人知道它还是一味中药,但很少有人知道,灰灰菜学名叫“藜”,是藜属藜科的植物。

几年前,因为“汉字听写大会”,“藜”名噪一时,但其实在历史上,早就名声远扬,孔子困于陈蔡时,粮食耗尽,就曾以藜菜做羹,渡过难关。

“中国历史上的知识分子,都是博物学家”,刘华杰说。这些年来,传统文化日渐复兴,尤其是诗词,备受推崇,但有多少人,注意到那些诗词里看似生僻的动植物名词,绝大部分都是现实中活生生存在着的。

《论语》里,孔子说读《诗经》,“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刘华杰把这句话做成了一个印章。其实,《诗经》中本就有大量当时的风貌名物,是历代学者研究的对象,甚至衍生出专门“《诗经》博物学”。如“呦呦鹿鸣,食野之苹”,在屠呦呦因青蒿素获得诺奖之后,几乎被所有人所知,但有多少人知道那小鹿吃的“苹”,其实也是青蒿的别名呢?

“博物很古老,但不土,反而可以很诗意。因为博物关注的不仅是某种生物的生物属性,还有它的社会属性、生态属性、文化属性等”,刘华杰说,“比如苏东坡、柳宗元这些大文豪,他们的诗文中,很多动植物的名词,都是实指的,之所以能写到诗里面,是因为他们了解它们。再如《红楼梦》,曹雪芹的博物知识非常丰富,有学者专门编纂过一本专门解读《红楼梦》里各种植物的《红楼梦植物图鉴》。举个例子,一个没有博物学知识的作家,只能写‘一大片绿色的植物’,但一个博物学知识丰富的作家,就能写出这一大片中都有些什么植物,叫什么名字。”

黄鹂的叫声是什么样的?昭君墓上的“长青草”为何长青?“关关雎鸠”的“雎鸠”是什么鸟?“寒蝉凄切”的“寒蝉”和夏天树荫里鸣叫的蝉是同一种吗?“中国的古人在博物学上有很多建树,但现在很多都丢失了”,刘华杰说。

应该恢复乡土教材,让每个人都认识家乡

一颗松果蕴含着家乡的秘密。新京报记者 王颖 摄

“黍”,又称糜子,北方也称为黄米、黄小米。黄米糕至今仍备受欢迎,其实,在中国文学中,“黍”也是借以抒发“故国家园之叹”最典型的植物。战国时,周大夫过旧宫室,见故国宗庙,黍草离离,写下“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的诗句。

城市化的大潮里,每个人都在想,如何记住家乡?哪里可以寄托乡愁?其实,家乡,就在那些熟悉而陌生的风物中,乡愁,就在一株草、一棵树、一座山、一条河中。

“很多人不知道自己的家乡,到底有多美,有多少宝贝,为什么?就是缺乏知识。每一个村、每条小溪,每个山沟,都有它独有的东西,那就是我们的家乡”,刘华杰说,乡村其实是博物学启蒙最合适的地方,“比如俗名,这是博物学非常重视的一部分,俗名本身就是当地人长久以来约定俗成的,体现着地方的历史、文化、风俗等。所以,每一个俗名,其实都不俗,即便听起来真的挺俗,俗的掉底了,那也是有含义的。”

传统的乡村中,这些常识都是一代代人口传身授的,“记得特别清楚,认得也特别准,就是一个人指着一样东西,说这是什么。比如野菜,父母会指着某种野菜告诉孩子,这叫什么?能不能吃?怎么吃?”

不过在今天,这样的传统正在渐渐消失,“孩子生下来,没多久就送到幼儿园了,然后小学、中学、大学,都在学校里,可学校不教这些。等到孩子长大,再去培养他热爱自然的兴趣,希望他去了解家乡的风物、环境、甚至地质风貌,就太晚了”。

刘华杰希望,在中小学里添加“乡土教材”,让每一个孩子都了解自己的家乡,“其实以前有的,各地都有乡土教材,由当地的知识分子编写,教孩子们,他们的家乡,是什么样的?有什么是别处没有的?我觉得应该重新恢复”。

玩也要玩得高级,吃喝玩乐太肤浅了

刘华杰在野外探访。受访者供图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升,人们休闲的需求越来越高,但如何才能更好地休闲?刘华杰觉得,博物活动或许会让人找到更多的乐趣,因为“博物学,就是围绕着生活的,它会告诉人们,怎样才能活得好玩、活得快乐”。

“不要总是盯着那几个名胜景区,任何一个村庄,一片田野,一条小溪,都可以体验不同的生活”,刘华杰说。

在更多人把踏青、乡村游当成拍照、吃饭、打牌的旅程时,博物玩家们却在乡村找到更多的乐趣,“所谓的自驾游、农家乐之类的,一个周末过去了,但只是吃了个饭,采摘那几样年年一样的水果蔬菜,太低级了,没有乐趣,去两次,就不想再去了”,刘华杰说。

怎样才是高级玩家的玩法呢?刘华杰觉得,就是真正和大自然交朋友。

真的朋友,自然会了解对方,也能够相交一生,“一些休闲发达的国家,人们可能几十年就喜欢一个地方,每次假期都去那儿,因为他们能找到别人找不到的乐趣。比如美国,有一个著名的阿帕拉奇亚步道,上千里长,都是人们自发一点点修成的。在夏威夷,几乎每座山上都有步道,也是人们经年累月修成的。由政府管理,不许经商、不许收费,政府只负责道路的维护、救险等。”

当前,中国正在变成一个休闲社会,国家提倡“全域旅游”,但如何才能让每一个地方都能吸引人呢?刘华杰觉得,“旅游资源本就不少,任何地方都有,关键看能否发现”。

刘华杰建议,各地都可以做一些博物旅行的线路规划,“比如北京,可以规划出几条线路,延庆的山区,有非常丰富的自然资源、动植物种类特别多。门头沟、怀柔等也各有特色。当然,规划这样的线路,要做一些更细致的工作,就如草原,不要让人们一听草原,就只知道可以骑马。上面的草和别处有何不同?自然环境有那些特殊之处?有何特产?当地的文化、风俗如何?这些东西,能够给人们提供更多休闲的活动和乐趣”。

刘华杰自己,就曾经发现过很多类似的线路,“我曾在内蒙古乌兰察布发现了一条特别好的线路,那里的土豆特别好,还有很多特有的风物,天上的云特别漂亮,基础设施也不错,高速路可以直达,但去的人很少,我在高速路上,有时候半个小时都见不到一辆车,这种线路一旦发现,肯定有很多人愿意去。”

玩博物并不难,认识100种就能入门了

“玩博物没那么难。”刘华杰说。新京报记者 王颖 摄

在博物玩家中,有人认识3000多种植物,引起许多玩家的惊叹。但对于还没有进入博物世界的人来说,这个数字,可能会吓退原本想要了解的人。

“其实玩博物,没有想象的那么难。”刘华杰说。

博物学门类众多,天文、地质、地理、生物、气象、生态等,都可以成为博物学的研究对象,博物学,博是基础的要求。

不过,对博物学爱好者来说,不是所有的领域都要了解后,才能入门,“每个人的兴趣不同,最初可以先选择自己最喜欢的一类,比如我更喜欢植物,所有精力大多集中在植物方面。有人喜欢观鸟,每到一个地方,重点观察当地的各种鸟。有人喜欢昆虫,就重点了解昆虫。其他各个领域也都一样”。

并不是每个人都有明确的爱好,刘华杰建议,可以先选一个比较大众的,如果发现不喜欢,再换一个,“大自然,总有一款适合你”。

即便是单一的种类,也不是非要认识几千上万种才行,“其实认识100种就可以算是入门了,因为很多东西都是相互关联的,萝卜白菜看起来差别很大,但它们都是十字花科的”。

相比以前,现在玩博物,其实已经非常方便,任何资料都可以在网上找到,拿个手机,就能拍出单反的效果,网上还有专门提供“图片搜索”的网站、软件,碰到不认识的,拍一张照片,上传到搜索引擎,就能知道它的绝大部分信息。

“不过,需要特别说明的是,博物不是竞赛,也没人跟你比赛谁知道的更多。博物是一种休闲,也是一种修养”,刘华杰说,“有空时想一想,自己想过怎样的生活、自己与外部世界的动物、植物、岩石有什么关系,是否真的想了解它们。如果有想了解的愿意,就可以尝试着观察、再观察,持续一段时间,寻找它的名字,发现它的习性,探寻它的故事”。

亲眼看见,亲手摸过,才算真的认识

刘华杰收集到的密花葛种子。受访者供图

3月的北京,天气转暖,大自然渐渐苏醒过来,刘华杰工作的北大校园里,山桃花正开得烂漫,玉兰已满树花苞,地上的小草刚萌出新绿,水中鸳鸯和野鸭子,悠游自在……

采访到尾声时,刘华杰提出到校园里转转,“书本上、互联网上确实能学到很多自然科学的知识,但那是别人取得的成果。博物强调亲知,直接面对自然事物,亲眼看到,亲手摸过,才算真的认识,才能真的体验到博物的乐趣”,他说。

走出办公楼,路边的迎春花和连翘开出了满树的黄花,“这两种植物外观很像,也都开小黄花,不同的是,迎春花的茎有棱,一摸就知道,而且枝条容易下垂,连翘的枝条多是直的”。

“这是一棵郁香忍冬,是外来种;这是红豆杉,是北方种,市场上卖的多是南方种,在北方很难养活;石榴也是外来种,现在还没适应北京的气候,每到冬天,都有冻死的石榴……”

刘华杰熟悉校园里每一种植物,他不太赞同过多地引进外来物种,更希望发掘本地物种中最美的一面,比如山桃花,“山桃花非常漂亮,是北京本地物种,没有适应气候、土壤的问题,只是一直都被忽略,所以没有人培育,品种比较单一,开花的时间很集中。其实樱花以前也很单一,后来日本人重视,培育出来很多新的品种,品种多了,开花的时间不一样,观赏的时间也就长了”。

湖边的堤岸上,一丛马兰郁郁葱葱,马兰又叫马蔺,根系非常发达,有防止水分蒸发、抵抗雨水冲刷的功能,“马蔺是非常好的护坡植物,而且抗踩,种在滑雪场特别合适,但很少有人用,都喜欢用引进的植物来护坡,但大部分根都不深,夏天一下雨,全冲走了”,刘华杰说。

几棵椿树矗立在湖边,树干粗壮,高耸入云,尚未发芽,黑沉的枝干气息沧桑,“这是臭椿,和香椿虽然只差一个字,但实际上属于两个不同的科。美国人喜欢臭椿,当初花了很大力气引进”,刘华杰介绍说。

树下的草地上,还一片荒芜,只有几株小草努力挣扎出地面,“这个是附地菜,可以吃”,刘华杰说,“掐几根茎叶,在手里揉一下,就能闻到很浓郁的黄瓜味儿”。

“这是苦碟子”,刘华杰指着另外一株小草说,“长得像一个盛菜的碟子,学名叫抱茎小苦荬,也能吃,有苦味,不用开水烫,就吃它的苦味儿”……

摄影 王颖 部分为受访者供图

编辑 张牵 校对 何燕

▲刘华杰: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北京大学科学传播中心教授,北京大学科学史与科学哲学研究中心教授,博士生导师。博物学文化研究者。著有《看得见的风景:博物学生存》、《天涯芳草》、《博物人生》、《植物的故事》、《浑沌学纵横谈》、《浑沌之旅:科学与文化》、《浑沌语义与哲学》等。

当然,我们都知道德国起飞,很多人相信有另外一个原因,就是美国实施的所谓“马歇尔计划”。

实际上,马歇尔计划并没有传说中那么神,因为它只是一个小规模的援助计划。同样规模的援助计划也发生在其他国家,而其他国家并没有发生德国那样的经济奇迹。

所以德国重新崛起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它采用了市场经济的办法,是它既维持了一个稳定的货币,又放开了市场的结果。

2.经济改革:果断与沉稳的拿捏不容易

咱们中国也遇到过类似的问题。我们过去实施计划经济,人们争夺商品不仅仅通过价格,还得凭票。当时不仅有粮票,还有布票、糖票、自行车票、电灯泡票。那么改革的一个目标,就是取消所有的票证,只用一种票,那就是钞票。

但是这个改革并不顺利。1988年第一次“价格闯关”,政府决定放开价格,消息一传出去,抢被单的、抢暖水瓶的,甚至有抢火柴的,有人买了500盒火柴放在家里面,后来发生了火灾。

结果第一次价格闯关失败,整个放开价格的行动停止了,经过了好多年,价格才慢慢又再一次放开。

对这个问题,周其仁老师在他的《改革的逻辑》这本书里面,有过这样的评论:全盘私有化,听上去很过瘾,但这种主张看轻了制度变迁要付出的代价,只要过时的观念和既得利益缠住了相当多的人群,任何激进和彻底的改革在实际上都寸步难行。

周老师这本书发布的时候,我参加了他的发布会。当时,我们有一个圆桌讨论,我就问周老师:要放开中国的价格管制,你觉得要慢慢来,但是你看德国放开价格管制是一夜之间的事情。艾哈德跑到电台里面宣布一声,德国的价格管制就解除了。人家是有勇气,咱们是有耐心,勇气和耐心之间,应该怎么拿捏?

周老师回答说,德国的例子,咱们当初也仔细研究过。周老师反问我:德国一夜之间解除价格管制的时候,盟军在不在?我说在。他说:盟军在就好办,盟军在,德国就乱不起来,盟军这个稳定因素是非常重要的。而中国的改革,是自己给自己改革,所以如果没有一个稳定的社会秩序,改革就会遇到危险。

周老师的这一番话给我很大启发,价格管制是不对的,这一点我们容易理解,但是解除价格管制,我们需要考虑的因素就要复杂得多。

当然,现实生活中还有另外一种可能性,那就是不愿意改革的人,总拿社会稳定来作为借口。不管怎么样,要在勇气和耐心之间,大胆和沉着之间进行合理的拿捏是不容易的事情。


6.4 / 实物补贴和货币补贴的权衡

你好,今天我来给你讲,解除价格管制的另外一个维度:穷人该怎么办?

我们讲了,价格竞争跟其他方式的竞争比较起来,确实有它的优势,那就是它带来的无谓损失是最小的,它是最有效率的一种竞争。但人们还是会问,如果样样都是凭着价格来分配的话,那穷人应该怎么办?

哈佛大学著名的道德哲学家迈克·桑德尔(Michael Sandel ),我们都知道他,他在网上有一段视频是非常出名的,叫《公正》,传得很广。他在哈佛大学上的课,也是哈佛大学最受欢迎的课之一。

哈佛大学有两门公开课最受欢迎。一门是桑德尔讲道德公正的课。另外一门是经济学家曼昆讲的入门经济学——基础经济学。他们两个的思维角度非常不一样,他们在校园里面碰到,有时候还会互相抬杠。

桑德尔出过一本书,在中国也有中文版,名字叫做《钱不该买什么(What Money Can Not Buy )》。《中国青年报》的冰点专栏,曾经对他这本书做过专题报道。

报道说,以公正出名的哈佛教授桑德尔来到中国,他记住了这里的黄牛党:有钱可以买黄牛票,看病可以不排队,春运可以不受罪,有钱还能让孕妇超生,让污染企业排污。在这个钱的时代,我们应该让金钱在社会中大获全胜吗?市场的伦理边界是什么?钱不该买什么?

这些都是桑德尔提出的质疑,掷地有声啊!他的课相当受欢迎,他的书相当受欢迎。但是我自己对桑德尔教授的观点却不以为然。

2.桑德尔的享受要不要花钱?

我提两个问题。第一,桑德尔教授自己的个人享受,主要是靠公正的排队来获得配给的,还是靠金钱购买的?

你从照片上看,可以断定桑德尔教授的生活非常优越。他在美国写的书跑到中国来推销,你看他的行程非常紧密,第一天在北京,第二天就跑到上海,第三天可能又到了武汉。这么紧密的行程是怎么安排到的呢?

当然,当中要靠飞机、要靠酒店,但是飞机和酒店争夺的人可多了,要是排队,他排不上。他靠的,就是用钱把需求较低的人赶走。

我想他接受的医疗服务是一流的。为什么?那是因为哈佛大学所在的剑桥地区,医院非常好,医生也非常好。在那里的医院之所以好,医生之所以好,那是因为被金钱所吸引的。如果世界上所有的病人都不用钱来付费,都只靠排队的话。我想桑德尔教授得排在很多非洲儿童之后。

3.桑德尔的解决方案是什么?

第二个问题,我想质疑桑德尔教授的观点的是:桑德尔教授的一个策略,是不断地提出问题,但不给答案。他不断地说“这个用钱买道德吗?”“那个用钱买道德吗?”

他没有回答一个其实每个人都必须直面的问题,那就是如果不根据钱来决定,谁应该得到一件稀缺的资源,那我们应该凭什么?

不用钱的话,那就只能够通过别的竞争标准,而我们都知道别的竞争标准带来的问题更大,没有一个竞争标准是比别的竞争标准更公平的。

4.帮助穷人:实物补贴还是货币补贴?

事实上,经济学家之间早就形成一个共识,不论是左派的经济学家,比如詹姆士·托宾(James Tobin, ),或者是右派经济学家,比如弗里德曼(Milton Friedman ),他们之间都有一个共识,就是怎么帮穷人。

他们说:帮穷人的最好办法,就是以金钱的方式给穷人补贴,同时让市场发挥它自己本身应该发挥的功能。而不是直接去干预商品价格,不去直接干预面包的价格,不去干预住房的价格,不去干预交通工具的价格。

你给穷人一瓶牛奶,他就只能得到这一瓶牛奶;你给穷人牛奶券,他就能够从不同牌子的牛奶里面,选择他喜欢的牛奶;但是如果你给穷人钱的话,他就不仅仅可以选择牛奶,他还可以选择鸡蛋、蔬菜、肉类;甚至他还可以选择不要食品,反而去要更好的居住环境,甚至是更好的教育条件。

所以经济学家总是相信,给穷人钱比给穷人食物要更有帮助。

但有趣的问题是,你看所有的社会,政府经常不给穷人钱,而是给他们实物;或者不给他们实物,仅仅是对那些实物,比如说住房、面包、牛奶等等,实施价格管制。

通过这样的方式来帮穷人,这是为什么?

原因有很多。第一是因为如果你要给穷人钱,政府自己必须有钱。政府自己找钱的本事不大,除了印钞票,当然还有收税,这两点都不容易做到。而实施价格管制,好处在于他自己不用掏钱,只要用一张纸下个命令,说这东西别那么贵,就可以实施了,就能够把好事给做了。这样的便宜事,政府喜欢干。

第二是政府有父爱主义。他们不相信穷人,他们怕把钱给了穷人以后,穷人乱花,赌博就赌掉了。所以他们给穷人实物,政府知道你缺面包,政府知道你缺牛奶,政府知道你缺教育。政府觉得只要把实物给了穷人,就能真正地帮助他们。

还有一个更微妙的理由,是每当实施那些实物补贴的时候,政府可以优惠帮助跟他自己有关系的商人,比方说给穷人牛奶,那谁来提供牛奶呢?当然是跟政府关系比较好的牛奶供应商。他们能得到政府的订单。

5.公交补贴:把钱交给公司还是交给市民?

所以推而广之,我们在补贴穷人这个旗帜下面,其实有两种完全不同的补贴方法:一种是补贴那些商品的提供商;另外一种是以货币的方式,直接补贴那些受益人。

这两种补贴的办法效果差别很大。比方说一个城市,要补贴公交,有两个办法:

第一,它可以把钱直接交给每一个市民;

第二,它可以把钱交给公交系统。

通常它使用的是后者。在这两种不同的补贴形式下,公交系统的行为方式有很大差别。如果补贴的钱直接来自政府的话,那么公交系统要讨好的人也就只有政府一家,所以它只要集中公关政府,让政府相信它就可以了。

至于乘客是否得到他们应该得到的服务呢?他们并不关心。比方说很多大城市随着时间的变化,市民居住的位置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公交的路线本来应该随着变化而变化,应该不断进行新的策划。但是你看看大城市里面,公交系统的路线多少年没变过?

如果倒过来,政府补贴公交系统的钱,是直接交给乘客的话,那么公交系统就从要讨好政府转为要讨好每一个乘客,他们的行为方式当然就会发生很大的变化。他们重新规划公交路线的积极性,当然就会大增。

6.弗里德曼的教育券建议

教育,也是类似的故事。政府要补贴教育有两种方法:一种是把钱交给家长;另一种是把钱交给教育机构,交给学校。

通常都是用后者,政府把钱直接交给学校。这时候,学校要讨好的对象,就是教育管理部门,教育质量怎么样?学生和家长是否满意很难说。

经济学家弗里德曼常年主张在美国实施“教育券”制度。这种建议的实质,就是要从补贴学校改为补贴家长和补贴学生。

他的建议是,政府应该向家长发放教育券,然后让家长自由地选择学校,那些能够在竞争当中脱颖而出,由于更好的教学质量吸引到更多学生的学校,就可以凭着家长交给他们的教育券向政府要钱,向政府兑换教育经费。

这种补贴方式的转换,实际上就给了家长和学生更大的自主权,让教育体系市场化。

当然,弗里德曼的这个建议,在美国到今天为止都没有实现。那是因为美国的中学小学都有非常强大的工会组织,对这种市场化的建议一直有着顽固的抵抗。

很多大学的食堂也是有一样的故事。大多数的学校都对学生有伙食补贴。问题是这些补贴,往往不是直接交给学生,而是补到了餐厅。这时候,餐厅要讨好的就是学校的行政管理人员,而不是每一位学生顾客。

你可以想见,如果把伙食补贴直接交给学生,然后让校园内的餐厅自由经营,学生所享受到的伙食质量应该有很大的改进。

今天我给你讲了实物补贴和货币补贴之间的权衡,对政府来说,实施实物补贴做起来可能更容易,更满足他们父爱主义的精神,而且可能更容易照顾亲近自己的供应商。但是要真正达到帮助穷人的目的,实际上,货币补贴才是浪费更小,效率更高,给穷人自由度更高的办法。


6.5 / 讨好领导和讨好客户哪个更划算

首先我跟你讨论一下,我们在预告里面留的题目,这道题目也是咱们这一周整个模块的核心问题,这个题目是:“既然价格管制会导致效率的损失,为什么世界各地还有那么多的价格管制政策在实施?”

1.“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是真实人性

同学们的回答五花八门,非常有意思,从不同的角度分析了问题的原因。

其中法比亚诺同学的回答就很有启发性。他说,中国有句古话叫“不患寡而患不均”,他的外祖母从来就不认为改革开放是好事,当他问他外祖母如果让富人的资产增大十倍,你自己的资产增大两倍,你愿意吗?他得到的回答是“我不愿意”。

法比亚诺同学分析说,难道他外祖母不知道两倍的财富意味着什么吗?难道她看不见改革开放带来的巨大利益吗?不见得。法比亚诺同学认为,这些他外祖母都看到了,她只不过是因为不满贫富差距,所以才会有这样的回答。

这个例子,让我想起了经济学里面一个术语,叫做傅里叶综合症(Fourier complex )。这个词指的是一种绝对平均主义的主张,是说一些人为了达到社会绝对的平均,不惜接受所有人都贫穷、所有人都挨饿、所有人的生活都得不到改善,这样的一种心态。

以前有个笑话,说你的邻居有两头牛,你合理的想法是,你也要有两头牛或者你要有四头牛,这个想法是正常的。如果你说你可不要牛,但你邻居那两头牛得死掉,这样的想法就不对了。

你的闺蜜结婚了,你正常的想法是你也想结婚,而不是你结不了婚,她也应该要离婚,这样的想法就不正常了。

自己的资产如果能够扩大两倍,这不是好事吗?人家扩大多少倍和你没有什么关系。人最重要的是看重自己的改进,而不是跟别人的距离。

跟别人的距离到底有多少,其实完全取决于你的视野。你的视野如果很窄,总是盯着身边的几个人,那你会变得越来越斤斤计较,但是如果你的视野放宽一点,看远一点,多看一下社会上各种各样的人的话,那你就会有一个很深的感受:世界可大了,要跟人比根本没法比。

你如果真的那么在乎不均,真的以患不均为乐的话,那唯一的办法就是把眼睛蒙起来、把耳朵塞起来,这世界上的不均比你想象的要大得多。当然,我也相信这位外祖母也只是说说而已,只不过是问她,她就这么回答而已。

在现实生活中,真的不介意自己的财富扩大的人,我没见过。人们真正每天在患的不是不均,而是寡,他们在乎的是自己的东西还不够多。

2.政府维持价格管制政策的三大原因

好,言归正传。为什么那么多国家还有价格管制政策呢?同学们的回答归纳起来大概有三方面的原因:

维稳问题。如果让价格自由浮动的话,社会可能因此发生剧烈的动荡。

既得利益在起作用。比方说每当过年的时候。各个大学的学生往往能够享受优先统一购票的特权。既然他们买票不那么难,他们当然就不愿意看到火车票价上涨。有些同学还提到,如果解除价格管制,让价格自由浮动的话,总会招来群众的不满和批评,这时候的主管官员也懒得招惹这些麻烦。反正价格是不是自由浮动,社会有没有因为价格不浮动而产生排队、黄牛党等等非价格的竞争方式,这些非价格的竞争方式,又会导致多少无谓的损失,这些都不会直接计到他们的账上。

人们确实无知,确实不明白价格管制所导致的,那些非价格的竞争本身是引发了巨大的成本的,经济学上称之为无谓的损失(Deadweight loss )。

这三层原因,维稳因素、既得利益因素、经济学无知的因素,都在起作用。

我觉得,每当我们看到现实生活中具体的价格管制案例的时候,我们可以依次从这三个标准来推敲,到底是哪一层的因素在起作用。

比方说,在我们国家改革开放刚刚开始的时候,要全面的放开价格管制的话,这可能会出现维稳的问题。在二战刚刚结束之后,德国大量的物资都非常匮乏的时候,要全面放开价格管制,可能会有维稳的问题。

但如果我们讨论的问题,是北京的地铁票价从两块钱恢复到原来的按路段收费,那么就跟维稳扯不上任何关系。因为地铁票价按路段收费,在别的大中城市也是这么做的,根本不会有维稳问题。那可能就是既得利益在起作用,是很多人习惯了给两块钱的票价,如果你去做问卷调查,他怎么都说不愿意。

同学们还讲到另外一种情况,比方说大公司里面的停车场,位置应该怎么分配的问题。有些公司按先到先得的办法,谁早上班谁停车,有些公司按照入职的时间,有些公司干脆按照拍卖的办法,每半年或者一年拍卖一次。

在公司内部的管理问题肯定不涉及维稳,也没有什么既得利益可言,这就是一个经济学有知或者无知的问题,你只要想到了、想明白了就可以做的问题。

你拿着这三个标准,依次来判断世界上各种各样的价格管制现象,你对问题的理解就会比较深。

比方说,在网上我经常见到印度的火车,这些印度的火车乘客不是坐在上面的,不是站在上面的,而是挂在上面的。当然这种卖“挂票”的火车,它的速度肯定是很慢的,当中的效率损失可想而知。要解决这个问题,困难障碍在哪里呢?到底是维稳的问题,有什么既得利益的问题,还是他们确实无知的问题呢?

我觉得维稳不是主要的原因。印度不见得因为火车票比较贵就会出现政局动荡的问题,我觉得更重要的是,他们的政治家不愿意得罪民众,而民众也普遍缺乏想象力。他们要明白,如果火车票价比较高,火车的速度比较快,他们得到的比失去的更多。这一点不容易理解。

3.铁道部为何取消火车票价格折扣

好,我们来谈周一给大家留的思考题:“你对春运火车票价还不够高,还有什么补充?”

同学们的回答都非常精彩。其中一叶生同学回答说,他忽然想到大年夜在酒店工作的人,在边防站岗的人,他们之所以不回家过年,是因为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做,可见回家过年不是刚需。

我自己还要补充的是,可能很多同学不知道春运票价,在过去十几二十年,其实不是一成不变的,是曾经有过改变的。

2007年,曾经有一位学法律的研究生,郝劲松,他特意给当时的铁道部部长写了一封信,他在信里面呼吁铁道部要在2007年的春运期间停止火车票价上浮。而在这以前,他已经多次叫板春运涨价了。

郝劲松说,春节是中国人最为隆重的传统节日,漂泊在外的人千方百计想回家过年团聚,铁道部门应该通过周到、细致、人性化的服务,让人们最大限度地减少旅途的拥挤和疲劳,有个好心情回家过春节,而春运涨价加重了旅客的经济负担,同时破坏了节日祥和的气氛,缺乏人性关怀。

不仅如此,郝劲松还在北京召集了一百多名在校学生和律师,准备集体向铁道部提出诉讼。铁道部一看这个阵势,就决定不涨价了。

但实际上,铁道部从来就没涨过价。什么意思呢?其实铁道部是在平时降价了,给车票打折了,而在春运期间不打折,票价恢复到原来的全票金额——这就是郝劲松他们所说的涨价。为了避免这种涨价,铁道部就把平时的折扣给取消了,不管是闲时还是忙时都一个价,不涨价了。

这又让我想起,周其仁老师对我常年主张春运期间火车票价应该上涨的反应,他在课堂上公开说:“薛兆丰主张春运期间火车票应该涨价,我本来是支持他的,但是一看那么多人骂他,我也不敢支持他了。我只敢说火车票价平时应该降价,不管涨价还是降价都不重要,最重要的是要有差价。”

你看,周老师的情商还是比我高吧。周老师的意思是,价格波动是必须的,至于大众怎么才能比较容易接受价格波动,这里面可能有一些技巧。

比方说现在的高铁票价,它的全票价定得就相当高,这时候再往下打折就有了很大的空间,乘客平时很高兴能够享受打折票。到了高峰期,买全票也总比要在全票的基础上涨价容易接受。当然,这些做法还是不能够说服像郝劲松同学这样的人,多学一点经济学可能会对事情有帮助。

4.讨好老板跟讨好客户有什么区别?

周二的问题是:“如果不搞市场化改革,改为政府分房,那么我们的住房条件会变成怎样。”

同学们的回答也丰富多彩,非常贴近事实。

分配住房的标准会变得非常复杂。

这时候人们就会经常跟单位里面的其他同事展开竞争,还要千方百计地讨好单位领导,那是一个非常累人的过程。不仅如此,很多人还会因此被绑在这个单位上,要移动、要换工作,成本变得非常高。

曾经有同学问我:在认钱的社会里面,也就在今天的市场经济社会里面,我们工作很累;在认人的社会里面,我们的工作也很累。两个社会都很累,这不是逻辑上差不多吗?

其实这里面有巨大的差别。在今天,在市场经济下面,我们工作的主要目标是要讨好自己的客户;而在过去认人的时代,人们主要的工作是讨好领导。这两种方式,是两种根本不同的生存方式。

前一种你在讨好顾客的过程中,积累的是自己的人力资本,这些人力资本你到哪里,它跟到哪里,你是能够积累的,是对社会有正的贡献的。

而如果你的时间精力和才智,都用在讨好领导上面的话,那是一种耗费自己人力资本的做法。因为你精心构建的那些关系不能跟着你走,很容易随着时间的变动、人事的变动就变得一钱不值,而且它们对社会其他人也不带来什么贡献。

周三的问题,也就是我们在预告里面的问题,是这个礼拜最主要的问题,我们刚才已经做了解释。

5.给学生实物补贴还是货币补贴:没有标准答案

周四的思考题:“你是否赞成学校把补贴直接交给学生,而不再提供免费或者低价的宿舍。”

同学们各种回答都有,我觉得同学们的理解都是正确的,因为这是一个开放的问题,没有一个标准的答案。

这里要提醒大家的是,每当我们说到价格管制的时候,我们通常指的是政府对企业的定价所作出的行政约束,只有这种行政约束,我们才叫价格管制。

企业内部、机构内部对价格的不同选择不叫价格管制。但它的逻辑是一样的。如果你限制了价格,就会引导人们在非价格领域展开竞争。到底应该选择哪一种竞争方式、哪一种分配方式,这取决于不同的机构、不同的企业的取向。

在我们这个问题里面,学校有它许多的考虑。一方面它可能要让学生统一住在一个地方,增加学生之间的交流,加强对学生的管理。但同时我们也要认识到,这种用实物也就是住房补贴学生的做法,降低了学生选择的自由,也降低了学校提供更好的住宿条件的积极性。

我们经常看到有一些大学,哪怕它拿到了很多政府资助,学生的宿舍还是很糟糕,而且学生之间跟谁住在一起,也没有选择的自由。

我比较赞成的做法,是到了大学这个阶段,低年级的同学规定他们要住在学生宿舍,让他们接受一定的训练,而且也考虑到他们的自立能力比较弱;到了高年级,他们就应该可以在外面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和自己喜欢的人住在一块。尤其是今天年轻人独立自主、自我照顾的时间,已经比上一代人大大提前了。

大家其实都在很努力地活着

你第一时间想到的是什么

豪车出行?N+套房子?

不工作光靠收租也能月入数万?

仿佛真成了上海本地人的标签

那些出生便坐拥N套房产的

多半是“别人家的孩子”

而对于更多的上海本地人来说

他们既没有豪车也没有N套房子

有的,只是一颗对生活真诚努力的心

相信念念不忘,必有回响

“想要得到认可,必须比别人更出色。”

第一次见到尔温的时候他正坐在咖啡吧台边专注地用笔记本敲着代码,穿着白色T恤和牛仔裤的尔温看上去年轻得过分,不像个有四年工作经验的资深工程师,倒像个正在读大学的学生。

“很多同事都觉得我不像一个上海本地人,所以我觉得我在这一块可能没什么代表性。”谈及这个问题的时候,尔温的反应略显局促。

“其实有一些工作,不是全部哈”,提到这一点的时候,尔温特地强调了一下。“其实有一些工作对上海本地人是稍微有点偏见的,特别是像我们工程师这种很辛苦需要经常加班的工作。”

他们会觉得上海人一般都有车有房,没有生存压力,工作起来不会像那些外地来上海打工的人那样拼。”尔温坦言自己在找工作的时候遇到过很多次这种情况,“明明对我各方面都挺满意,一听到我是上海本地人却犯起了迟疑。”

“一进去受到一点质疑其实是很正常的事情,但是程序员,就应该拿成果说话。”

尔温推了推眼睛,”我新入职还没半个月,就带着团队攻克了两个之前三个月都没搞定的技术难点。那时候,就再也没人对我有质疑了。”说到这个,他脸上流露出些许自豪的表情。

但显赫的成果是有代价的,那两个礼拜尔温几乎把所有的时间都投入了工作之中,而且连续熬了好几个通宵。有一天代码敲着敲着就在电脑前睡着了,把同事吓了一跳。

'干这一行嘛,辛苦是常态。话又说回来,现在哪个工作不辛苦呢?'提到加班问题,尔温的态度很坦然。“想要得到什么,就必须先付出些什么。想要扭转他们眼中本地人的印象,我就得比他们做得更出色。就现在来看,一切都是值得的。”

“我们这边一般把去市区叫做去上海的。”

“我家这边在外环以外了,一般把去市区叫做去上海。”

杭杭笑笑,“我大概算是个塑料上海人吧。”

大假后回上海的路总堵得一塌糊涂

“其实生活在郊区也有很多好处的,比如环境啊,空气啊会比较好。而且这边生活节奏会比较慢,不像上海(市区)那边有一种逼仄的感觉。”虽然略显偏僻了一点,但杭杭很喜欢她的家乡,“我觉得我以后回这边来养老是个不错的选择。”

杭杭风景如画的家乡——金山枫泾

毕业那年,在回家工作还是在上海(市区)工作的选择面前,杭杭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后者。

“其实也不是没有想过回家去啦,但是家那边实在是太偏了,基本上找不到什么工作。一定要找的话,估计也只能找到文员,服务生这样的工作。”

迎着夕光出门,应着夜色归来

而留在上海,就不得不面临住址上的尴尬。

“一般来说找工作会倾向于找离家比较近的嘛,但是我找工作的时候就比较尴尬。无论什么工作对我来说都太远了。”

刚毕业那会杭杭试过早出晚归,早上乘天蒙蒙亮的第一班车去上班,晚上回家时已经披星戴月。来回五个小时的路程让人心神俱疲

转车后正好赶上地铁早高峰

“其实远倒还好,主要是公司有时候会加班加到没有车。打车不太现实,住宾馆也不便宜。”最后,无家可归的杭杭只好趴在公司的沙发上小寐了一宿。这件事也最后促成了她租房的决心。

麻雀虽小五脏俱全,这样一个房间租金也不便宜

一个不足8平米的小房间,一张床一个书桌一个衣柜。这就是杭杭的日常蜗居了,面对这样的配置,杭杭表示很满意。

“房租摆在这里,也不能要求太多,干净就行了。未来嘛,以后再说。”阳光下少女的笑容,虽然依旧活力与朝气,却多少有些无奈的味道。

“下班沾床上就睡着了,睡醒了正好起床上班”

“当初选专业的时候天真地以为景观设计师真就就像电视里那样,是个优雅清闲受人尊敬的活儿......”谈起当年选专业时候的初衷,一雯有些哭笑不得。

对于一雯来说,一开始她只是怀着找一份普通稳定的工作的想法,没想到却误入了“景观”这个大坑。

景观公司一直都是加班的重灾区,通宵改稿什么可以说是屡见不鲜了。据一雯称,她进公司第一个礼拜就加了三天的班,感觉每天的活儿就像山一样干不完。

“完美错过早高峰地铁或许是一种隐性福利”

最忙的那段时间到底有多忙呢?那个周末(周末deadline)一雯只睡了两个小时,同事见面眼睛都是红的。那时候大家都站着办公,一方面是为了提神,一方面真的是怕一沾椅子就睡着了。

“很多时候都是恶性循环,项目本来就赶。有时候是缺资料,有时候是客户反馈慢,有时候是临时要改稿,一个项目影响另一个项目。”

深夜打的或在朝阳中迎来下班的地铁已是家常便饭

倒也不是没想过转行,父母不止一次地想让她去考公务员或者做老师。但每次犹豫之后,生性要强的她还是选择咬咬牙坚持下来

实在累极了就撸撸公司里的吉祥物囧囧

“一方面是舍不得做了这么久的工作,另一方面就是单纯的就是不想认输。别人都说上海小姑娘怎么样怎么样,但我就是想向别人证明,上海小姑娘也可以。”

随着公司的业务拓展,有时候还需要全国各地跑

“说一句实话,通宵加班的工作效率其实很低,尤其是做到后面人都做懵掉了,整个人木木的跟机械一样。”对于加班,一雯多有怨言,“我们公司是小公司,人手严重不足,我干程序员的朋友都没我加的班多。”

“但大家一起拼搏,一起为着一个目标努力这种感觉真的很棒。”一雯沉声说到,“在那种环境下,你很容易被气氛所感染。大家都一门心思想着要把事情做好,本地人非本地人什么的,根本不会去想这些。”

“不是有这样一种说法吗,穷人靠拆迁翻身。”

“我的挺多朋友对上海本地人有点误解”,谈起这个话题,小吴就有满肚子的牢骚。

“反正我们家只有一套房子,虽然地段还行,但都已经是不知道多少年的老公房了。而且这是父母的房子,房价再高又有什么用,卖掉了父母住哪儿去?”

“我能想到的比较好的办法是拆迁。父母也有安置,我这边买房的压力也会小很多。但是拆迁这种事情吧,要看运气的。”说到这儿,小吴笑侃,“不是有这样一种说法吗,穷人靠拆迁翻身。”

谈起过往,小吴语气中不无遗憾,他父亲年轻时候曾经意外获得一笔“不菲的财富”,然而不懂理财的他最后选择了把钱存入银行。几十年过去了,昔日的巨款早已被稀释得聊胜于无。

“老一辈的投资观念很淡薄的,好一点的还知道把钱存银行,差一点的就自己弄个箱子藏起来,好像钱搁着就能生钱似的,那时候谁也没过贬值这个概念。”

“我家这一块其实很久以前就说要拆迁了,那段时间户口都锁了,但是拖啊拖啊一直都没啥动静。”

说起拆迁的时候,开朗健谈的小吴脸上泛起一点淡淡的忧郁。

以前不怎么着急,但是最近因为要考虑结婚买房的问题。现在就天天盼着拆迁了。”

不过转眼间,他又变得乐观起来,“不过这事儿女朋友那边表示能理解。大不了先和父母住在一起,我们现在也有了点积蓄,大家再一起打拼个几年,努力凑个首付出来。”

不如意的事情多了,但是生活还是要好好地过的呀。”

不知是想起了女朋友还是想到了未来的生活,说起这句话的时候,街灯的光晕倒映在小吴的眼睛里,有一种莫名的温暖。

这四个人,在上海这个魔幻的都市里

是千千万万个普普通通的上海人的缩影

谈不上一贫如洗,却也没有万贯家财

谈不上命运多舛,却也各有各的烦恼心酸

大家都只是在努力地生活而已

也许这就是生活本身的样子

偶尔去米其林餐馆感受惊艳奢侈是情怀

发薪前一日捂着钱包啃馒头白水也是情怀

我相信在上海这个魔幻的都市

心中都有一个波澜壮阔的故事

如果你愿意分享你的故事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双眼皮一个月能恢复吗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