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子之道:淡而不厌,简而文,温而理,知远之近,知风之自,知微之显?

知远之近,知风之自,知微之显。

知远之近,可以由近知远,当发生一件事情,我们从近处,就可以看到,远处将要发生的事情,我们通过一个人的言行,就可以看到,未来所要发生的事情,这个都叫知远之近。由近处而知远处,由现在而知道将来所要发生的事情。知风之自,当出现了一件事情,我们知道风是从哪里来的,形容知道事情的源泉。知微之显,显,通过显像、表象,就可以知道他的细微处,所以叫知微之显。这三句,我们都要懂得从后往前理解,比如说,知远之近,是由近而知远;知风之自,是从自身开始,就知道事情发生的源头;知微之显,通过显现出来的表象,就可以看到细微处。这几句都在告诉我们,君子要懂得时刻有觉知能力,有觉察能力的。《道德经》讲其未兆易谋,同理,当事情还没有发生,或者是刚刚开始发生的时候,是容易谋划的,是容易解决的,所以叫其未兆易谋。这里面也是同样的,当发生了一件事情,我们从近处就可以看到远处,可以提前制止问题的发生,通过一个表象,我们就能观察到细微处,就可以尽早的解决问题和隐患。包括我们自己修行,也是同样的道理,我们不停地学习圣贤的文化,不就是知微之显吗。通过当下自己的行为表象,再去对照就知道了,我不能再这样做下去了,再这样做下去,结果一定会出问题的,我们自然就会让自己的行为,越来越合道,当我们自己一个不好的心念产生的时候,我们就知道了,要及时制止自己的念头,否则再接下来,就会产生不好的行为


君子之道,淡而不厌,简尔文,温而理,知远之近,知风之自,

共回答了24个问题采纳率:95.8%

“君子之道,淡而不厌,简而文,温而理,知远之近,知风之自,知微之显,可与人德矣.”这句话的意思是君子为人之道,平淡而不令人厌恶,简略而有文采,温和而有条理,由近知远,由风知源,由微知显,这样,就可以进入道德的境界了.
“淡而不厌”,意思是说君子并不媚悦他人,初看他的为人处世之道似乎过于淡泊,日子越久就会越发尊敬君子的淡泊之道,一点也不觉得讨厌了.
“简而文”,意思是说君子无欲无求,性情简静,才艺兼备,而有文采.
“温而理”,意思是说君子性情和润而正直.
“知远之近”,意思是说君子明白无是从近开始的,由近而后才能及远.
“知风之自”,意思说见到目前的风就知道它来自何处.“自”,风来之处.远是近之末,风是来处之末,所以郑玄在这里注释说“睹末察本”.
“知微之显”,意思是起初隐微的事,慢慢就会彰显.“微”是初端,“显”是纵绪,所以郑玄注释说“探端知绪”.
“可与入德矣”,意思是说君子或者可以探末知本,或者可以睹本知末、见微知著,知道事物的始终,君子这样为人处事,则可以达到圣人的道德境界.在为人方面,君子能够做到平淡、简易、温和;在处世方面,能够知道远由近始,风的来源,隐微的外显.若是拥有这些学养,自然可以进入圣人的道德层次.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致远典故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