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的康瑟勒是什么意思?


推荐于 · TA获得超过5.2万个赞

楼上的,问题问的是“美国历史”,不是林肯简介。

19世纪40年代以后,美国北部工业生产迅速发展, 以残酷剥削黑奴和大量消耗土地为基础的南部种植园奴隶制成为美国资本主义发展的严重障碍。两种社会制度的斗争日趋尖锐。1860年11月,反对奴隶制扩张的共和党人A.林肯当选总统,南部奴隶主丧失对联邦政府的控制。次年2月,南部7个蓄奴州(后增至11个)退出联邦,成立“美利坚诸州同盟”(简称“南部同盟”),推选J.戴维斯为“总统”,定都蒙哥马利(后迁至里士满),造成国家分裂局面。4月12日,南部同盟军炮击联邦军守卫的南卡罗来纳州萨姆特堡,挑起内战。在力量对比上,北、南双方相差悬殊:土地面积3∶1,人口2.5∶1,工业生产总值10∶1,铁路总里程3∶1。但北部战争准备不足,内战爆发时陆军只有1.6万人,海军作战舰艇40余艘。为此,林肯于4月15日下令紧急征召服役期仅3个月的志愿兵7.5万人。南部战争准备比较充分,已征集服役期为一年的志愿兵10万人,备有大量武器弹药,拥有一批训练有素的军官队伍,军事上暂居优势,且战略上为内线作战,并可得到英法等国的支援。这场战争战场东起美国东部沿海,西至密西西比河流域;阿巴拉契亚山脉以东为东战区,以西为西战区;华盛顿-里士满地区和田纳西-密西西比河地区为主要战场。战争分两个阶段。

联邦政府企图在不触动南部奴隶制的情况下,迅速镇压叛乱,恢复国家统一。由W.斯科特将军制定的“长蛇计划”规定:海军封锁南部沿海,切断南部同盟与欧洲的联系;陆军沿密西西比河南下,占领并控制沿河重镇,将南部分割为东西两部分,尔后围困和封锁南部主体东南诸州,最终迫使南部屈服。南部同盟执行积极防御、争取外援、伺机出击的战略方针。1861年4月南军攻占萨姆特堡后,迅速占领哈珀斯费里和诺福克海军基地。5月6日,南军将领P.G.T.博雷加德率1.8万人进驻铁路枢纽马纳萨斯,威胁联邦首都华盛顿。24日,I.麦克道尔率联邦军主力3.5万人南下弗吉尼亚迎击。7月21日,两军进行第一次布尔河之战,联邦军战败,向华盛顿溃退。此后,双方进一步加强战备。联邦议会授权总统征召50万志愿兵,使联邦军兵力增至80余万人;南部同盟议会也批准征召40万志愿兵。

1862年初,联邦军在东西两线发动进攻。在西战区,2月6~16日,U.S.格兰特指挥田纳西军团在舰炮火力支援下,先后攻克亨利堡和多纳尔森堡。2~6月间,联邦军先后占领坎伯兰河上的纳什维尔和密西西比河上的哥伦布、十号岛、新奥尔良和孟菲斯及科林斯等要地。至此,肯塔基州全部、田纳西州大部和密西西比河大部地段为联邦军所控制。在东战区,3月,G.B.麦克莱伦将军率波托马克军团10万余人经水路进抵詹姆斯河与约克河之间的半岛东端,随后西进里士满,但进展迟缓,仅约克敦围攻战就耗时一个月,致使南军预有准备。经“七日之战”(6.25~7.1),R.E.李指挥北弗吉尼亚军团挫败联邦军的进攻,麦克莱伦被迫撤退。李乘胜挥师北上,于8月29~30日同J.波普指挥的弗吉尼亚军团进行第二次布尔河之战。联邦军再次受挫,损失1.4万人。李军团随即北渡波托马克河,威逼华盛顿。麦克莱伦率部于9月17日在安蒂特姆与李军团鏖战,击退南军,但未追击,致使李军团安然撤退。12月13日,A.伯恩赛德率波托马克军团12万余人与李军团近8万人在弗雷德里克斯堡交战,联邦军败退,伤亡1.2万余人。

第二阶段(1863~1865) 由于联邦军在战场上不断失利,人民群众强烈要求林肯政府以革命方式进行战争。1863年1月1日,林肯正式颁布《解放宣言》,宣布解放叛乱州黑人奴隶。这一革命性文件连同1862年5月颁布的《宅地法》,以及后来采取的武装黑人、实行征兵制、惩治反革命分子等一系列措施,调动了广大群众尤其是黑人的积极性(战争期间黑人参军约 17.9万人),从而使这场战争进入一个新阶段。1863年5月1~4日,J.胡克率波托马克军团13.3万人与李军团6.2万人在钱瑟勒斯维尔激战,联邦军伤亡1.7万人,南军损失1.3万人。6月,李军团7.6万人再次北上,攻入宾夕法尼亚州。7月初,G.G.米德率波托马克军团9万人在葛底斯堡之战中击败南军。与此同时,西战区格兰特军团取得维克斯堡之战的胜利。联邦军的胜利扭转了整个战局,南军从此逐步丧失战略主动权。7月8日,联邦军占领哈得孙港,打通密西西比河,将南部同盟分割成东、西两部分。9月9日,W.S.罗斯克兰斯率坎伯兰军团攻占交通枢纽和工业中心查塔努加,取得向南部进攻的前进基地。11月23~25日,格兰特率军击败围攻该城之敌。

林肯任命格兰特为联邦军总司令,W.T.谢尔曼为西战区司令。在林肯主持下,格兰特与谢尔曼共同制定新的战略计划,决定东西战区协同行动:格兰特亲率波托马克军团,以歼灭李军团为主要目标,相机夺取里士满;谢尔曼由西向东南挺进,深入敌后,向沿海地区进军,对南部同盟东部地区实施中间突破。4月底,格兰特率11.8万人南下,5~6月与李军团6万余人在怀尔德尼斯、斯波契尔瓦尼亚和科尔德港等地交战,损失5万余人,但迅速得到补充。6月15日,联邦军围攻里士满以南的彼得斯堡,与南军相持9个月之久。7月上旬,李派J.A.厄尔利率部2万人奔袭华盛顿,北军P.H.谢里登将军率部阻击。同年8月~次年3月,在谢南多厄河谷之战中,南军厄尔利部被歼。在西战区,谢尔曼率10万大军于1864年5月7日从查塔努加出发,进军佐治亚,目标是歼灭南军J.E.约翰斯顿重兵集团(5.3万人),破坏南部的战争潜力。他采取穿插迂回战术,于9月2日攻占亚特兰大,11月16日率6.2万精兵开始著名的“向海洋进军”。为迷惑敌人,他分兵两路,使约翰斯顿不明其主攻方向,防不胜防。23日,两路兵力在米利奇维尔会合后继续东进,于12月21日在海军配合下攻占沿海重镇萨凡纳。这次无后方作战行动,联邦军长驱300余公里,沿途捣毁南军后勤基地,破坏其交通线,摧毁种植园,沉重打击了奴隶制。1865年1月,谢尔曼挥师北上,配合格兰特对南军实施南北合击。4月2~3日,格兰特率部相继攻占彼得斯堡和里士满。9日,李率残部2.8万人在阿波马托克斯投降。26日,约翰斯顿也率部向谢尔曼投降。历时四年的内战至此结束。战争中,联邦军伤亡63万余人,南军伤亡48万余人。

美国内战是美国历史上第二次资产阶级革命,它不仅恢复和巩固了联邦的统一,摧毁了奴隶制,解放了生产力,为美国资本主义发展扫除了内部障碍,而且对欧洲革命、各国工人运动和黑人运动也产生了积极影响。从军事上看,这次战争的主要特点是:以骑兵实施远程奔袭和大兵团深入敌后作战;大量使用线膛枪、装甲舰、装甲列车等新式武器装备,开始运用气球进行照相侦察,电报和铁路在通信联络和部队机动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新技术的出现促进了疏开队形、野战工事和步兵近迫作业的运用和发展,并提高了陆、海军协同作战能力。


· TA获得超过6.7万个赞

伯拉罕·林肯是美国第 16 任总统,领导了拯救联邦和结束奴隶制度的伟大斗争。尽管他仅在边疆受过一点儿初级教育,担任公职的经验也很少,然而,他那敏锐的洞察力和深厚的人道主义意识,使他成了美国历史上最伟大的总统。

林肯 1809 年 2 月 12 日黎明出生在肯塔基州哈定县霍尔以南 3 英里的小木屋里。用他自己的话说,他的童年是“一部贫穷的简明编年史”。小时候,他帮助家里搬柴、提水、做农活等。 9 岁的时候,母亲去世,这对林肯来说是一个残酷的打击。幸而继母对他很好,常常督促他读书、学习,他和继母的关系很融洽。后来,长大的林肯开始独立谋生,他当过农场雇工、石匠、船夫等。

1830 年,林肯一家迁居伊利诺斯州,在那里他第一次发表了政治演说。由于抨击黑奴制,提出一些有利于公众事业的建议,林肯在公众中有了影响,加上他具有杰出的人品, 1834 年他被选为州议员。两年后,林肯通过自学成为一名律师,不久又成为州议会辉格党领袖。 1846 年,他当选为美国众议员。

1854 年,北方各州主张废奴和限制奴隶制的资产阶级人士成立了共和党,林肯很快成为这个新党的领导者。 1858 年,他发表了著名演说《家庭纠纷》,要求限制黑人奴隶的发展,实现祖国统一。演说表达了北方资产阶级的愿望,也反映了全国人民的意愿,因而为林肯赢得了巨大声望。 1860 年,林肯作为共和党候选人,当选为美国第 16 任总统。

林肯上任后不久,南部奴隶主挑起了南北战争。在这场战争中,林肯肩上的担子之沉重,是以往绝大多数美国总统无法比拟的。但是,他凭借着自己的非凡毅力和决心履行了自己的职责,即使在遭到诋毁时,也从未动摇他的方向:恢复联邦、废除奴隶制。 1862 年 9 月,林肯发布了著名的《解放黑奴宣言》,宣布废除奴隶制,解放黑奴。 1864 年 6 月南北战争以北方胜利而告结束,它标志着奴隶制的彻底崩溃。

由于林肯的卓越功绩, 1864 年 11 月 8 日他再次当选为美国总统。然而,还没等林肯把他的战后政策付诸实施,悲剧发生了。 1865 年 4 月 14 日晚 10 时 15 分,林肯在华盛顿福特剧院遇刺。凶手是一个同情南方的精神错乱的演员。 1865 年 4 月 15 日,亚伯拉罕·林肯去世,时年 56 岁。林肯去世后,他的遗体在 14 个城市供群众凭吊了两个多星期,后被安葬在普林斯菲尔德。

一八六一年四月内战爆发,而早在一八六二年七月二十二日,林肯总统就巳向其内阁宣读历史上著名的解放奴隶公告的初稿。其实,国务卿西沃德建议在取得一次军事胜利之前不应发布该项公告。九月,联邦军队在安提坦的胜利给予林肯所期望的机会,九月二十二日他又向内阁宣读公告的另一草稿。在略加修改之后,该稿就被发布,这只是一个初告;正式的解放奴隶公告是在一八六三年一月一日向全世界宣布的。
我,亚伯拉罕·林肯,合众国总统,今依宪法授予的权力,在现今武装反叛政府时期,担任合众国政府陆海军总司令:作为剿灭该叛乱而采取的适当和必要的军事措施,特于今天,一八六三年一月一日,即上述初告颁布一百天后,在符合本人意旨的情况下,指明那些今日正在背叛合众国的州和州内之区域及人民如后:

阿堪萨斯、得克萨斯、路易斯安那(除圣贝纳德、拍拉开明斯、杰佛逊、圣约翰、圣查尔斯、圣詹姆斯、阿森松、阿森姆松、特雷本、拉福煦、圣玛丽、圣马丁、及奥尔良诸城镇教区以及新奥尔良市外)、密西西比、阿拉巴马、佛罗里达、乔治亚、南卡罗来纳、北卡罗来纳及维吉尼亚(除定名为西维吉尼亚之四十八个县及伯克利、阿康马克、北安普顿、伊丽沙白市、约克、安妮公主市、诺福克、其中包括诺福克及朴次茅斯两市),对于上述各地以外的区域,本公告不发生效用,犹如还未颁布一样。

有鉴于上述权力及宗旨,我命令并宣布,在上述各州及区域,所有被视作奴隶的人立获自由并于以后永保自由;合众国政府包括陆海军当局将承认和维护他们的自由。

我同时在此嘱咐上述获得自由的人们,除非为了必要的自卫应当避免使用任何暴力;并劝告他们在任何可能情况下,为了合理的工资而忠诚地从事工作。

我特此宣告并希周知,凡条件适合者被吸收为合众国的武装部队,参与守卫堡垒、据点、兵站和其它地点,并于上述部队各类船舰上服役。

我们大家确信这是一个正义的行动,它出于军事必要并为宪法所认可,我请求人类对之详加审鉴,上帝为之赐福。

林肯小时候,父母都是垦荒者,收入很低,生活贫困。一口三餐,勉强充饥,根本没有钱买玩具、连环画和书。
父母白天到外面去做工,晚上回来。七岁的林肯每天都要去野外拣树枝,挖树根,弄柴禾,并把它们背回家,堆到住室的旁边,以供全家做饭和取暖之用。由于生活贫苦,林肯小时候只上了四个月的小学,就辍学了。此后再没有受过正规的学校教育。林肯后来具有的丰富知识,是他长期刻苦自学获得的。
对于少年林肯来说,最愉快的是在晚饭后那段时间,妈妈给他们讲各种各样的故事,林肯和姐姐就坐在树桩上,侧目静听,这时少年林肯仿佛被带到梦一样的世界。
靠着长期刻苦自学,林肯获得渊博知识,而且他还学会了做人,人品高尚,又具有敏锐的观察力,出色的记忆力和很强的工作能力,赢得美国国民的拥护被选为大总统。有趣的是,原来与他竞争总统的一个候选人西沃德,曾经是哈佛大学法律学教授兼任纽约州长。此人的学识和经验在共和党里是首屈一指的,可是他没有竞争过林肯,总统交椅被林肯夺走了。西沃德在林肯手下当了总理。但是,对于自尊心很强的西沃德来说,是不甘心在林肯手下工作的,因为林肯连小学都没有毕业。然而,西沃德在林肯手下工作一段时间后,他对林肯的人品和工作能力,特别是对林肯的敏锐的观察力记忆力佩服得五体投地。
大家一定想知道林肯的记忆力为什么这样出色,他学习的奥妙是什么?
原来林肯那强烈的求知欲和出色的记忆力,似乎是由于他儿童时代的回忆。每当他要学习知识,或要记忆某一事物时,头脑里总会回想起少年时代坐在树桩上听慈祥母亲讲故事那种欢乐愉快的情景,以及给予他的激励。
这个故事是不是可以说明,在良好的心境下学习,学习效率非常高。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技术学校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