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网络文学盗版现象,团委准备在全校大学生中进行宣传,怎样安排

各二级单位党组织,附属医院分党委:

为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进一步加强校园品牌文化建设,丰富校园文化生活,使成大精神在师生中内化为自觉行为与内在品质,经党委宣传部研究决定在全校开展校园品牌文化系列活动。请各二级单位党组织结合本次系列活动要求,统一思想,精心组织、广泛开展校园文化活动。现将校园品牌文化系列活动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丰富校园文化生活,培育师生文化品质,营造学校文化氛围。

全校师生员工、离退休教职工。

中共成都大学委员会宣传部

五、活动内容及承办(协办)单位
,纸质版交到八教411,师范学院学工办魏泽老师处(咨询电话:),来稿请自留底稿。

第二届“嘤鸣杯”文学作品征集大赛

为丰富校园文化,展示成大人风采;活跃我校文学氛围,加强各学院间的相互联系;提升成大人的人文素养。成都学院第二届嘤鸣杯征文大赛以文学的名义给成都学院广大师生提供了一片展示自己才华,抒写人生感慨,表达情感诉求的的沃土。

(一)校庆33周年风雨兼程;
(二)校园学习、生活与我零距离;
(三)传承国学经典,融贯华夏精髓,高扬时代主旋律;
(四)挖掘成大文学人才,展现成大人文素养,营造成大文学氛围。

三、承办单位 成都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

四、参与人员 全校教职员工、全校学生。

五、活动开展时间与形式
(一)策划准备阶段:2011年10月中旬至11月中旬
(二)作品创作阶段:2011年11月下旬至2012年3月上旬
(三)作品征集阶段:2012年3月10日至3月25日
(四)征文评比阶段:2012年3月下旬
(五)结果公布阶段:2012年6月上旬

1.校庆专栏:主要以“三十三年成大历程”为主题。
2.传承国学,古韵长存:主要以“国学”为主题。
3.无方向征稿:诗歌、散文、小说、杂文、书评、剧评、乐评、游记和文言文。
1.立意有深度,内容充实,感情真挚,意境独到、有自己的深切感悟。结构完整,条理清晰,层次分明。语言生动,有文采。
3.作品必须为原创,未在其他报刊杂志发表过。如发现抄袭等现象,文责自负。

1.征文比赛评审成员由党委宣传部和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共同拟定。
2.初审由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完成,初审完成进行分类整理并将评分细则打印成册后,交由最终评审组老师评议,最后由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进行估分和评级,确定获奖名次。
一等奖2名;二等奖3名;三等奖5名;入选作品奖若干名。获奖作品将在《成都大学报》、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我们》杂志上刊发。

投稿电子版发至电子邮箱: ,纸质打印稿交至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学工办2114办公室杨思玉老师处(咨询电话:)。投稿请在邮件名称处注明“征文投稿”,并在落款处注明投稿人姓名、所属学院专业、学号、联系方式(手机号码和QQ号),便于我们联系。

第二届“成大美丽瞬间”摄影作品征集大赛

为推进校园文化建设,充分展示学校教育教学、科学研究、校园生活等各领域的风貌和成果,提高师生员工对校园文化建设的知晓度、主体性和责任感,围绕“我的成大,我的快乐生活”这一主题,配合学校校园文化建设、学校形象宣传、对外招生宣传及建校周年校庆日纪念活动,学校党委宣传部、美术学院联合举办“镜头中的美丽成大”摄影作品征集大赛活动。

二、承办单位 成都大学美术学院

三、活动主题 我的成大,我的快乐生活。

四、活动时间 2011年11月中旬至2012年4月中旬

五、参加人员 成都大学在职教职员工及全体学生

(一)活动策划阶段:2011年10月中旬至11月中旬
(二)作品征集阶段:2012年3月1日至3月15日
投稿要求:提交的摄影作品必须为2011年1月1日至今所拍摄;主办方也可根据实际情况,适时联系相关部门,组织部分集中拍摄。
(三)作品评选阶段:2012年4月上旬
(四)结果公布阶段:2012年6月上旬

(一)征集作品必须是2011年1月1日至今在成都大学校园内(含各校区)拍摄,反映成都大学校园风景、校园文化生活、教育教学活动的原创作品,作品必须紧扣主题,内容健康,角度新颖,富有感染力,具有高度的思想性和艺术性。
(二)征集作品须为有电子文件的数码照片且单幅照片的电子文件容量不低于2M,谢绝数码创意合成作品。所有参赛作品直接提交电子文件,不得加入边框、水纹、签名等修饰。不符合要求的作品不参加评选。
(三)同一作者参赛作品5幅为限,单幅、组照均可(组照视为一件作品,限6幅以内)。
(四)征集作品须在作品登记表中填写相关信息,包括作品标题(不超过10个字)、拍摄时间、拍摄地点、作品简介,以及作者真实姓名、所在部门或学院全称(学生需注明班级全称)、联系电话、联系邮箱等资料。
(五)征集的所有摄影作品必须为原创,如发现抄袭、弄虚作假和剽窃行为,将取消参加活动资格。所有征集作品如发生侵犯他人著作权、肖像权、名誉权等行为及由此产生的一切法律纠纷由作品提供者自行承担。
(六)主办单位享有永久免费使用所有入围及获奖作品的权利,可以重复使用这些图片进行出版、展览和用于学校宣传,并在使用过程中尊重参赛者的署名权。征集作品不退稿,作者须自留备份。

(一)主办单位将组织其聘请的评委对征集的作品进行评审,对获奖者将颁发获奖证书和相应奖励,并由主办方统一制作后在学校宣传橱窗中展出,在适当的时候对获奖作品进行汇编。成都大学校园网、《成都大学报》也将刊发部分获奖作品。
(二)本次比赛设校园风光、校园文化活动、教育教学活动三个板块。校园风光包括学校各校区校园环境、建筑、文化景观、教学实习实训场地等;校园文化活动包括成大学子的校园生活、课外活动、社团活动、文体活动、假期社会实践活动等;教育教学活动包括教师课堂教学、实验教学、实习实训活动等。通过三大板块作品的征集,反映全校师生在成大的快乐生活。
(三)奖项设置 三类奖项统一评比,共设一等奖2名,二等奖3名,三等奖5名及入选作品奖若干名(奖项可以空缺)。每位作者只有一次获奖机会。

九、提交作品及报名参与方式
在2012年3月1日至3月15日工作日期间,将参赛作品和登记表拷贝至摄影作品征集处(美术学院1103美术学院学生工作办公室),并现场填写报名表。(咨询电话:)

首届“影动青春”校园新媒体电影大赛

校园文化缤纷多彩,校园生活折射社会现象,校园人物是时代缩影,校园创造不拘一格。大学时代,是青春肆意绽放,汗水昂扬的激情;是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的豪迈;是社会生活的基石。大赛关注社会,关注生活,用影像纪录时代变迁,用影像记录时光荏苒。

二、承办单位 成都大学艺术学院

三、协办单位 成都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

四、参加人员 全校师生

(一)启动宣传阶段:2011年11月中旬
(二)作品制作阶段:2011年12月上旬至2012年3月中旬
(三)评审作品阶段:2012年3月下旬
(四)成果展示阶段:2012年4月中旬

(一)第一季:“CUT!电影征集季” (2011年11月至12月)
启动宣传,面向全校学生征集CUT!电影创作个人/团队。
(二)第二季:“CUT!电影创作季” (2011年12月至2012年3月)
跟进拍摄的报道,关注拍摄中的真人、真事,使用视频采访、文字图片结合的方式进行宣传(包括点滴的成功、也包括失败),使用微博、专用网页进行宣传
设置“CUT!小讲堂”,邀请校内外有经验的专业人士、同学开展小培训、小讲座,甚至邀请某些摄、编厂商做校园公益性(仅支付成本费)的讲座,加强对创作中技术层面的扶助
(三)第三季:“CUT!电影PK季” (2012年3月)
抽选学生评审员、组成专家评审团,对作品进行投票选拔;也可以进行网络预赛,由全校同学先预览作品片段、宣传片进行投票。
(四)第四季:“CUT!电影绽放季” (2012年4月)
主推CUT!电影放映会,召开优秀作品放映会、佳片邀约会(兄弟院校作品与我校作品互访),推出获奖作品DVD合辑。

1. CUT!剧情片单元:剧情类数码电影(长度30分钟左右)。
2. CUT!实验片单元:实验类数码影片(长度20分钟左右)。
3. CUT!记录片单元:纪实类数码影片(长度30分钟左右)。
4. CUT!音乐作品类单元:音乐类数码一片(长度5分钟左右)。
5. CUT!微电影单元:微型短片单元(长度10分钟以内)。
6. CUT!最佳校园创意作品单元:成都大学校园生活作品(长度20分钟以内)。
1. 作品故事、创意、画面由学生个人或团队原创,鼓励使用原创音乐、音响。
2. 所有作品投递时须符合DVD-VIDEO标准,清晰度为720×576,画幅宽高比为4∶3(宽荧幕模式拍摄的,可以有上下遮幅),立体声,投递媒介为刻录好的DVD-VIDEO光碟;也可使用符合规定的高清720P,1080P标准,画幅宽高比为16∶9,立体声,可以使用硬盘为媒介。
3. 所有作品采用中文简体字幕(鼓励使用中英双语字幕)。
2011年12月15日至2012年3月15日,将作品投递至大赛组委会外联协调部,具体地点届时通知。(联系人:王珏殷老师;联系电话:)

(一)CUT!最佳剧情片、最佳实验片、最佳纪录片、最佳音乐作品、最佳微电影、最佳校园创意作品单元各一项,优秀奖各一项
(二)不考虑作品类型,再分设最佳导演奖、最佳摄影奖、最佳剪辑奖、最佳创意奖各一项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大学入团申请书会查你抄袭吗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