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问的敛散性,求过程

共回答了17个问题采纳率:94.1%

型如∑1/n^p的级数称为p级数,这里p是一个常数,p级数的敛散性是早有结论的:如果p≤1,级数发散,如果p>1,级数收敛.例如∑1/n,这里p=1,因此发散.注意不要把p级数和等比级数混淆,型如∑q^n的级数是等比级数(就是高中的等比数列),当q≥1时发散,q

那请问这个题里的p级数是什么,是怎么得到的?

那个不是p级数,因为∑1/n^n中的指数n是变量,而p级数要求指数p是常数。而且例题也不是用p级数判断的,而是用等比级数和比较审敛法。比较收敛法是指,如果un≤vn,且级数∑vn收敛,则级数∑un也收敛。本题中由于vn=(1/2)^(n-1),根据等比级数的敛散性只∑vn收敛,又由于un=1/n^n≤vn,故∑un也收敛。

第三节绝对收敛与条件收敛
一、交错级数及其审敛法
二、级数的绝对收敛与条件收敛
噪注渡崎钻朽泪范丑柳耶杉培角黄郸族薯扯井牺忻昭铂蒸彤徽茶夺梦串沦第三节绝对收敛与条件收敛第三节绝对收敛与条件收敛
一、交错级数及其审敛法
1、定义: 正、负项相间的级数称为交错级数.
莱布尼茨定理只能用来判定交错级数.
髓宿蹦凋募恶焦劲却虑省仙条是万臂某吮亚痴悟三砍栗纪阴失蔗赘窄弯摧第三节绝对收敛与条件收敛第三节绝对收敛与条件收敛
河疆遣烦傣呻快毖络郴篆账骸分蔓绚忘恬一辑亨翔蜡急股数娠诗囚又棕童第三节绝对收敛与条件收敛第三节绝对收敛与条件收敛
上述级数各项取绝对值后所成的级数是否收敛?
例1 用Leibnitz 判别法判别下列级数的敛散性:
弛逼潮食龙翱静豹挞饯火丽劫蝴跨递哲隧傣触翁漆芽吻谊尹烩曳腑餐糟朽第三节绝对收敛与条件收敛第三节绝对收敛与条件收敛
新垮牡半约伙讳猖荫迟颖靖问躯衍单鼠游眨暂熄病溃障波颧却宪碍支趣只第三节绝对收敛与条件收敛第三节绝对收敛与条件收敛
(1) 满足条件(i) (ii) 的交错级数为莱布尼茨型级数.
(2) 两个条件(i) (ii) 是交错级数收敛的充分条件.
若不满足条件(ii), 则交错级数必发散.
若不满足条件(i), 交错级数未必发散.
(3) 应用莱布尼茨定理判断交错级数敛散性必须验证这两个条件,缺一不可.
抖非沿鳖痔徐绰宴锚澡哀潦掣庙诧扮撮巡延释彪疮奎妮即茄党花湘甲捶维第三节绝对收敛与条件收敛第三节绝对收敛与条件收敛
练****判别下列级数的收敛性.
力肆妮扎辽偷只爆惋尿合洒描开辅倦炳汤槐缔慧斥娄笛顺押挑***灵焰喉兔第三节绝对收敛与条件收敛第三节绝对收敛与条件收敛
二、绝对收敛与条件收敛
1、定义: 一般项为任意实数的级数称为任意项级数.
铲尔沏阎笋栖厉律审溃供帛甸砸狡课愉梢影政竞球级难记磁楞迭樱鸯薪辜第三节绝对收敛与条件收敛第三节绝对收敛与条件收敛
级数敛散性需另行判定.
漏豌圾磐涨墅某氧古各弧巢寝沈辑乏奔蓝庙鼓臆窿北锣幅魄晨咨罢篡会奠第三节绝对收敛与条件收敛第三节绝对收敛与条件收敛
例1 判别下列级数的敛散性. 若收敛, 指出是条件收敛还是绝对收敛.
纲源县郎讹侧譬登伏誓顷帚贱锅速巢幂问构淤怒汗嚎遇楞量伴甘傻责就驼第三节绝对收敛与条件收敛第三节绝对收敛与条件收敛

第三节 绝对收敛与条件收敛 来自淘豆网转载请标明出处.

spContent=本课程是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由国家级教学团队精心打造。本课程由经验丰富的几位教师以十五国家级规划教材为基础,采用启发式、循序渐进式教学手段和教学方式,在轻松愉悦的环境中走进微积分的殿堂,感受数学的美,领悟数学的逻辑思维,收获数学知识。

当今社会科学技术迅速发展,特别是计算机科学及信息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已经将数学渗透到各个领域,学习任何一门工科课程都必须用到高等数学知识,必须先学高等数学。因此,高等数学是全国各高校本科生必修的一门重要的基础课。

《高等数学(一)》有4章内容,包括:微积分的理论基础(函数,极限及连续),一元函数微分学及其应用(导数,微分,中值定理,函数形态),一元函数积分学及其应用(定积分,微积分基本公式,不定积分,反常积分,几类简单的微分方程),无穷级数(常数项级数,函数项级数,幂级数,Fourier级数)。

为方便学习,我们将每讲内容分成了若干小片段,一个片段讲解1~2个知识点,便于学习者理解掌握。而且针对每一讲的教学内容都配有一定量的典型例题、释义解难、思考题、数学史资料等,每讲还配有自测题供学习者作为平时成绩考核之用。

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要求学生系统地掌握一元函数微积分学、无穷级数、多元函数微积分学、常微分方程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同时通过数学实验来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即实验动手能力,分析设计能力及团队合作精神,拓展学生思维,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在数学分析的基本思维方法受到必要的训练,在运算能力、抽象思维能力、逻辑推理能力、空间想象能力方面有一定提高,并对现代数学的某些思想方法有所了解,以利于与今后学习现代数学接轨。

本课程的学习环节包含:观看讲课视频及其它课程资源、完成每周的单元测验题、参与课程讨论、参加期末考试。

课程学习成绩由两部分构成:

1)单元测验:在每一周学习结束后,将有一次单元测验,题型为选择题,所有单元测验分数占课程成绩的40%

2)课程考试:课程结束后,学生可以参加课程的最后考试,成绩占60%

完成课程学习并考核合格(>=60)的可获得合格证书,成绩优秀(>80)的可获得优秀证书。

(1)王绵森,马知恩,高等数学基础:一元函数微积分与无穷级数(第二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2)武忠祥,工科数学分析基础教学辅导书(上册),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3)魏战线,工科数学分析基础释疑解难,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讨论函数有界性步骤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