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道夫扫地机器人的使用说明书?

创作立场声明:我在本文中评测产品,为天猫旗舰店购买。体验之后感受颇多,第一时间发出来和大家分享,欢迎理性观点交流碰撞。

记得在刚参加工作不久,自己曾经错过了一次买房的机会,那时候,像我所在的三线城市,房价才2000+。当然,现在说起来,那已经是11年前了。

后来无奈之下,自己选了一处当时还比较偏远的小区买房住了下来。

但是随着城市的发展,越来越感觉自己居住的房子满足不了需求了,再加上女儿也将面临上学的问题,于是选择在新区购置了第二套改善性住房。而这套房子,自己还算是抓住了机遇,在房价即将上涨的时候买了下来,而那一年正是2016年。

房子一直到去年的6月才交房,后来陆陆续续的装修、置办家具等用了半年时间。直到现在,为了尽可能的确保安全,我们还会经常的开窗通风散味。

而这就面临着一个问题,经常性的开窗,家里会有很多的灰尘,我们几乎每天都要打扫一遍,时间久了难免会厌烦,毕竟上了一天的班,都已经很累了,回到家有的时候饭都不想做,就想坐在沙发上玩手机、看电视。可是不打扫又觉得会很脏,因此,在很久之前自己就考虑着要买一个或者。

关于器人,听很多人跟我说过,效果并没有想象中的那样理想,基本上属于那种买了后悔的东西,当然自己没有用过,会不会像他们说的那样自己也不能妄下结论。

思前想后,双十一期间自己还是选择了目前来说使用更为普遍,反响效果也更好的吸尘设备。至于品牌,经过筛选,自己选择了以研发起家,具有十几年相关经验的嘉世达机器人旗下的清洁类品牌——洒拖。

和大家想的一样,洒拖取意于洒脱,不难理解,只为诠释一种洒脱恣意的生活态度。

洒脱F6无线吸拖一体机使用了双层包装,非常严实,避免了因在运输过程中因磕碰造成损坏。

盒子内部使用纸壳做了很好地分类划分,同时对产品的零部件进行了装袋保护。

下图是产品的所有配件,产品主机、吸尘杆、拖地头、二合一多功能扁吸毛刷、充电收纳座、、注水壶、喷水头×2、拖布×2、说明书。

作为整个产品的核心部位,主机相当于人体的大脑,基本上主要的操作都是在它上面完成。而产品到手的时候,主机都已经安装好了,我们将它拆开,进行更为详细的了解。

主机主要分为三大部分:电机、电池、过滤装置。

电机部分洒拖F6搭载了一部超高速Turbs无刷电机,具有最大21000Pa的大吸力,能够吸附各种纸屑、灰尘、毛发、颗粒等等。同时还有全新设计的4.0E高性能涡扇风叶,让涡升力得到进一步,再加上环绕式3D吸尘口设计,让产品具有了更加强大的动力,清洁能力也得到大幅提升。

洒拖F6使用了一块2200mAh的可拆卸高能锂电池组,并且采用了优化后的BMS-D9电池能耗管理方案,目的是更合理、更有效的分配动能资源,即便是大户型也不用担心续航的问题。

充电口位于把手末端,而充电时充电指示灯会有4个电源指示灯,4个蓝色灯亮则为全满。

主机上另外一大部分就是它强大的过滤系统了,它采用6级强效过滤系统,再细小的灰尘,再大的颗粒物,都能轻松吸附过滤。

旋风过滤:能够分离大颗粒物。

微孔过滤:可以进一步分离较大杂物。

双涡流分离:F6采用更大进气截面的涡轮式旋风设计,风道空气则快速旋转的同时产生巨大的离心力,这样就能让吸入的微尘等沉到集尘桶的底部,更减少了与滤网的接触,能最大限度的保持滤网的干净畅通。

高密度海绵:能够深度过滤细小的微尘。

百褶空滤级过滤:有点像我们车里的空气滤芯,能够阻挡微尘,从而输出清新空气。

高精度HEPA过滤:进一步锁定更多的微尘和过敏原。

洒拖F6根据日常需求的不同配备了一长一短两根的吸尘头。其中长杆用于日常拖地吸尘或者吸一些高处的灰尘使用。其末端可以连接拖把头也可以连接另一根短的扁口吸尘头。

而日常我们清理床缝、沙发缝、汽车内部、键盘内等位置的灰尘时可以直接使用短杆,非常简单便捷。

洒拖F6拖把头是一个非常有意思的设计,厂家的设计初衷灵感来于我们经常见的“清道夫”的嘴巴。见过清道夫的都知道,它上下两片大大的嘴唇就像两把刷子,负责清理鱼缸内的杂物,而洒拖F6也正是基于此原理进行设计。而且,产品能够每分钟进行600次以上的高频往复式作业,同样的时间,擦得次数更多,擦得也更干净。

拖把头采用了全新的FastBrush清洁技术,合理依靠吸尘、擦地、喷水、拖地四个步骤对地面污渍进行清理。尤其值得一提的是拖布部分还采取了干湿分离技术,即擦即干,确保地面不留水渍。

我们观察拖把头的底部就能看出,功能区可以划分为四部分:前后各一块拖布,两块拖布中间有一道空隙,左边的喷水装置,右边为地面监测装置。

前面的抹布负责干擦,擦除未吸掉的灰尘,喷水装置横向喷出水,然后由后面的拖布负责擦干,分工明确合理。

为了尽可能的控制出水量,避免因出水过多在地面上留下过多的水渍,洒拖F6采用全新的Nano mist水控技术,将每次的出水量都控制在一个最合适的范围。

拖把头的里面有一个水箱,我们日常通过上方的水箱口用注水壶给水箱加水。

下面,我们来看看,在生活场景中,洒拖F6的实际表现到底怎么样。

产品本身并不重,整机大约1400克,即便是女孩子也能轻易拿放使用。

家里有一个五岁多的小孩子,喜欢画画,经常用铅笔画画,有的时候铅笔屑、橡皮渣会弄得桌子上、地上到处是,如果换做之前,自己是需要用笤帚扫干净,再用拖把拖一下,现在用洒拖F6轻松搞定。

小孩子喜欢坐在沙发上吃米多奇之类的饼干,一些饼干的碎渣难免会掉到沙发或者地上,按照之前的习惯,我是先将沙发上的碎渣用手扫到地上,然后用笤帚扫干净。地面上的还好说,但是掉到沙发缝隙里的碎渣就非常难清理。而现在将洒拖F6配上短扁口吸尘头每个边角都能清理的很干净。

车里也一样,经常坐在车里吃东西,再加上有时鞋子上带上去的灰尘泥土,车座底下、车厢缝隙等位置难免会有各种碎屑,而这些地方平时很难清理,洒拖F6短小的身材能够在车厢内很容易的调转。而同样的方法还适用于像键盘、边角、缝隙等场景。

洒拖F6的拖把头非常灵活,像沙发底、墙角、床边等这种我们常说的卫生死角对它来说都不是问题,使用时能够轻松灵活的拐弯、转向。

现在家中地面基本上都是木地板+瓷砖的组合,木地板会比较怕水,擦地时如果用水过多不及时擦干,时间久了,地板就会受影响。而瓷砖同样,水少了地面擦不干净,而水太多地面则容易产生水渍,搞不好还会滑倒。

洒拖F6采用的干湿分离技术配合水控技术实际效果比想象中的好很多,洒拖F6每次喷水的量都恰到好处,擦过以后的地面不会留水痕,就像我们日常用拖把手工拖的一样,地板上仅能看出擦过的地方颜色会与没有擦的颜色有所不同。

家里每年会有两次大扫除的习惯,而屋顶的墙角、电灯、空调等较高的地方就属于重点的清扫目标,以前都是踩着凳子,用笤帚或者抹布一点点的清理,现在用洒拖F6将长杆和短杆的吸尘头组装起来就能轻易的完成清理任务。

关于产品的续航,前面我们提到,洒拖F6配备了一块2200mAh锂电池组,我试了一下,电池充满大约需要6小时左右的时间。而F6又有两档可以调节,因此在不同的档位工作的时间是有所不同的。我家面积也不算很大,141平方的房子我用F6的高档打扫一遍基本上用十三四分钟的时间,电量最终显示还有1格,当然如果用低档,续航时间就能久很多,基本上打扫两次充一次电,因此对于续航我还是比较满意的。

洒拖F6的集尘桶清理起来很方便,日常使用后我们只需要打开底部的盖子将收集的灰尘、毛发等倒出即可。定期我们将集尘桶全部拆卸开,将滤网等进行清理,以达到更好的清洁过滤效果。

对于我们来说,这款洒拖F6无线吸拖一体机已经不仅仅是一款清洁设备,而更多代表的是我们的一种生活里态度。它以1400克的重量承载了高达21000Pa的超高速无刷电机和2200mAh的可拆卸高能锂电池组,同时又融合六大过滤系统、水量精控系统、电池能耗优化设计、仿生科技、干湿分离等科学技术,让其清洁能力大大增强。

平时,我们经常被生活所左右,疲劳不堪。现在想想,但凡钱能解决的问题都不是问题,钱能买来的省心是真省心。

做人嘛,活的要洒脱一点儿。

    洒拖F6家用无线电动拖把擦地扫拖地洗地吸尘一体机全自动湿拖神器1899元天猫精选去购买

“终结者”液态机器人研究现状分析

OFweek机器人网讯:在科幻片《终结者》中,施瓦辛格掏出霰弹枪朝液态机器人射击,身体被打穿了数个大窟窿的液态机器人,却能恢复原形“满血复活”。日前,记者从东南大学获悉,该校电子科学与工程学院孙立涛教授的研究团队,首次观察到10纳米以下固态金属银颗粒在室温下的类液态行为,即在极小的纳米尺度下(小于10纳米),普通的固态金属无论如何受力形变,都可以恢复原形。

而通过这项研究,与《终结者》中的液态金属机器人相似的“缩微版”,在不久的将来,有望应用在生物医学等领域。这项历时3年的研究,孙立涛团队与浙江大学电子显微镜中心张泽院士、麻省理工学院李巨教授和匹兹堡大学毛星源教授的团队合作,在最新一期《自然材料》(Nature Materials)上在线发表的论文,是对经典金属塑性变形理论在纳米尺度下的一次重大修正和超越。

发现:极小纳米尺度下,金属颗粒仿佛穿上“水膜”外衣,兼具固体和液体特性

“这个发现,虽然纯属意外,但在意料之中”。这篇论文的第一作者、东南大学电子科学与工程学院博士生孙俊介绍,孙立涛教授2008年从德国归来前,一直从事辐照高温条件下纳米金属在碳纳米管和碳洋葱内的高压变形行为研究,极小的纳米金属在被间接挤压出来后,迅速凝聚成一个小颗粒,给科研人员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让人隐隐约约已经有了一些类液体想法。

2011年6月的一天,团队通过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一个存储器元器件工作时的结构变化。当晚11点多,成员们工作时不小心从一块金属电极上,蹭下来一小块银金属颗粒。

“试着直接挤压一下它,看看是什么情况?”在孙立涛的建议下,大家小心翼翼将这块金属颗粒进行了挤压和拉伸,但当撤去外力时,它又恢复了原状。这样的结果令他们大感意外。

有了这次意外收获,团队决心有意识地在该领域做深入研究。经过两年上百次的实验,并请麻省理工学院合作人员通过计算机进行模拟获得支持数据,最终他们发现,在极小的纳米尺度下(小于10纳米),固态金属通过任何受力形变,是可以恢复原形的。而宏观的金属材料变形机制通常遵从的经典位错滑移和孪晶变形理论,却无法解释这个现象。

“经典金属变形理论基于位错滑移理论,即固体金属的原子有规律地排列成类似阅兵的方阵,遇外力时原子层与原子层之间互相滑动,在无外力干预情况下不可恢复原状。”孙俊向记者解释,但到了极小的纳米尺度,金属表面原子所占比重越来越大,其变形机制,也越来越受表层原子的运动影响。由于表层原子非常活跃,纳米金属就仿佛穿了一层“水膜”一样的外衣,一旦受到外力,“水膜”一样的外层原子就会先运动起来,这时的纳米金属就兼具了固体和液体的特性。纳米金属在挤压后,表层原子迅速移动,形成了新的表面层,而撤除挤压时,这层活跃的“水膜”分子又会呼啦啦往上跑,直到把金属颗粒恢复原形。

困难:在显微镜下操作极其微小的金属颗粒,是件考验耐心的精细活儿

从2011年6月第一次发现这一现象,到2014年8月论文在国际期刊上发表,三年的研究时间里,团队遇到了哪些挑战?

“最大的挑战有两个。”孙俊介绍,首先这一现象与现有理论不符,证明它并非偶发的特殊现象,需要大量的反复试验,而纳米级的金属颗粒极其微小,在显微镜下挤压、拉伸它非常困难。

10纳米到底有多小呢?把1米分成10亿等份,每一份即一单位的纳米。把一单位纳米放到一个乒乓球上,就相当于把乒乓球放到地球上这样的一种比例。为了得到干净的极小的纳米颗粒,团队成员独辟蹊径,在透射电子显微镜下,利用电迁移方法,把存储器元器件银电极上的银原子现场转移到探针上,并进行进一步的精细化操作。

“这是件精细活,极其考验耐心和毅力。”孙俊说,由于金属颗粒实在太小,不仅获得它、转移它很困难,将样品杆对准它进行拉伸或者挤压,有时候一天也对不准,有时候调整了半天,金属颗粒却挤偏滑落了。最长的一次,团队曾忙碌了整整一周也毫无收获。

实验艰难,向国际学术期刊投稿也不太顺利。孙俊回忆,由于实验结果出人意料,有些审稿人无法接受这一观点。经历了漫长的等待,最初投出去的稿子,又被退了回来。去年11月,论文投往《自然材料》,在两次审稿中,有一个审稿人分别提出了14个和7个问题。团队成员随即进行了大量的资料搜集,统计整理过去20年来代表性实验的相关资料,并进行了理论分析。在严谨的实验数据和缜密的理论分析面前,论文终于获得一致通过,并在今年8月被选为11月份《自然材料》的封面论文。

应用:可广泛应用在计算机、电子器件、军事等领域

科研人员介绍,在极小的纳米尺度下固体金属可以恢复原形的塑性行为,被称作“赝弹性”。那么赝弹性如何应用?

据了解,虽说《终结者》里庞大的液体金属机器人无法制造,但是造出微型液态金属机器人,还是指日可待。过去,肠胃病患者做胃镜非常痛苦,有些医院现在应用胶囊镜减轻患者的痛苦,而纳米级的金属材料将走得更远;再如,微型的液态金属机器人还能深入患者的毛细血管,作为清除血栓的清道夫。

同时,纳米金属这种“无论如何扭曲挤压都会恢复原形”的特质,可以应用制造大变形无磨损的金属关节和记忆开关,在传感器和纳米机器人领域得到广泛应用。可折叠的手机屏幕、可贴在人皮肤上测量血压和心率的医用智能皮肤等,往往不能经受长时间的变形而断裂,纳米金属颗粒的发现,将有可能制作出永不断裂的可折叠电子器件。

在军事领域,一些国家制造出模仿蜻蜓扑翼飞行原理的微型侦察机器蜻蜓,其高频率高速扑打会出现翅膀磨损变形等问题,而应用这项新成果,这一技术手段将有望得到改进。

“就像一把双刃剑,赝弹性有着正反两方面的应用”。据团队研究人员介绍,当前随着半导体技术的发展,集成电路中金属互连线以及电极的特征尺寸正向10纳米逼近,作为基础框架的金属形态,无法像块体材料那样保持稳定性,金属导线将难以做成长条状,这无疑向现代集成电路产业提出了挑战。研究团队认为,要解决这一技术瓶颈,可在金属导线的表面镀一层氧化膜,或者掺杂一些其他原子,使其表面活跃的原子“凝固”,未来就有望制造出元器件和芯片更小、运算速度更快的电子计算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清道夫扫地机官方网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