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切得到解答赴日读高中在北京哪家机构可以申请?

29、【咸水沽童年 爽秋楼记忆】
□周汝昌红楼梦学术馆管理员、侄子周贵麟

刀砍、斧凿、钉钉子,红学泰斗周汝昌幼年时的爱好居然是做木匠活儿。  

与鲁迅先生的“百草园”相比,周汝昌在“爽秋楼”里度过的童年经历更为妙趣横生。  上小学时,周汝昌从不走大街,每天往返四次专挑蜿蜒崎岖的小路,只因为腼腆怕见生人。他各科成绩皆名列前茅,但却是一上体育课就犯怵。  

▓ 海下周府 书香门第  

周汝昌过世后的第三天,咸水沽的周汝昌红楼梦学术馆照常开馆,参观者明显比以往多。管理员周贵麟是周汝昌先生的侄子,一身素服,语气中难掩悲伤。  

1918年4月14日,咸水沽西头老周家又添了个胖小子,取名汝昌,小名奎。  

脸色红润的婴儿在襁褓里酣睡。喜难自禁的父母只希望幼子能健康成长、有一份平淡的生活。却万万也想不到,在日后的岁月里,他能成为享誉世界的红学巨擘。  

咸水沽位于海河下梢,临近渤海。所以咸水沽人自称“海下人”,称城里人为“卫里人”。  “海下诸村,多养船。我们家也是养船的,在海边各个港口之间运送米粮、木柴之类的特产。发家的周锐是周老的伯祖父。”周贵麟向记者讲起了家史。  

然而与其他商贾之家相比,周家更多了些书香气息。周汝昌的祖父周铜捐过一个“同知”,父亲周景颐考上了光绪年的末科秀才。  

虽然周家有人为官,但家里却没有官气。从来没人用“少爷”、“小爷”称呼周汝昌。而是称呼他为“老先生”,“老”是最幼的意思,“先生”则是对文化家庭男子的美称。  “街长约三里许,循海河之旧湾而延伸,商铺栉比,东西两大桥,高跨如虹,十分气势。”在周汝昌的记忆中,咸水沽镇繁华如斯。  

背靠海河的周宅是由4座院子围建而成的。每座院子都有5间正房,6间厢房,占地约3亩。“你别看是土坯房,但是冬暖夏凉啊。我们周家住了最少200年啦!”今年60岁的周贵麟在老宅居住了56年,直到2007年年底才搬进新居。  

“我们家是镇上大户,周锐跑船发家后在镇上开了很多店铺,像同和、同源、同达这类的米粮店、副食店。等到了周汝昌这辈儿,就只剩下了同立木匠铺。”   

周汝昌童年时最喜欢干木匠活儿,尤其喜欢锯末的“香味”。书桌上的硬木镇纸、刻着名字的书盒,都是周汝昌自己亲手做的。家里雇的师傅们工闲的时候,周汝昌就给他们讲小说、敲法鼓。  

“除了做生意,周锐还喜欢音乐、工艺、书画、园林这些雅事。周汝昌受长辈熏陶,自幼酷爱文学。”周贵麟说。  

周家原有一块荒地,不能种植,只能打草,做柴火,便被人们称为“柴火园子”。1900年前后,周锐在荒地种上了花草改建成花园,便以主建筑“爽秋楼”为园名。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美国读高中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