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浦县第二中学2015年学校长是谁?

北海是一片红色的土地,这里是钦廉地区第一个地方党组织的成立地,江刺横、潘国鼎等革命先烈在这里抛头颅、洒热血,斜阳岛革命武装斗争、“倒陈”运动等革命历史事件在这里发生……

今天为您讲述合浦县首任县委书记——张进煊。

从16岁那年为求学离开合浦后,张进煊每一次回到合浦都背负着新的使命。他重建合浦党组织,临危受命担任合浦县工委书记,病中扛起枪支发动武装起义……张进煊的一生是波澜壮阔的一生,亦是革命的一生,战斗的一生,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一生。

16岁到26岁的10年间,张进煊先后在合浦县廉州中学和中山大学就读。他在校园里结识了一批挚友,其中有的在日后成为他的革命战友,有的则是他踏上革命道路的引路人。

1908年春,张进煊出生于合浦县白沙乡木岩塘村的一户农家。16岁这年,他考入合浦县廉州中学,在廉州中学认识了陈任生等人。两年后的暑期,张进煊和一些合浦青年怀着探求救国真理的强烈愿望,从北海乘船前往广州。在白色恐怖的窒息气氛中,张进煊在中山大学预科度过了两年的学习生活,毕业后以优异的成绩考取中山大学农学院。

当时,中山大学作为南方的著名学府,聚集了一大批思想进步的优秀青年学生,他们以民族解放为己任,如饥似渴地大量阅读革命书籍,接受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山大学就读的6年时间里,张进煊一边勤奋学习,一边密切关注国内外急剧变化的形势,他还认识了中山大学学生运动领导人钱兴,并与钱兴一起积极投身抗日救亡运动。

1934年夏天,张进煊从中山大学毕业,到广州农林局新造糖厂任技术助理。在这期间,他和中山大学进步青年仍保持着密切的联系。1934年冬,红军被迫实行战略大转移,踏上长征路。次年10月,红一方面军到达陕北,与陕北红军胜利会师。中共中央随即发布抗日救国纲领,提出“停止内战,团结抗战”的号召,这给了进步青年以巨大的鼓舞。

1935年12月9日,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北平学生举行抗日救国示威游行,掀起了全国抗日救国新高潮。广州爱国学生迅速响应,张进煊和同伴们也积极参加示威游行。然而,1936年1月,军阀陈济棠对示威游行的学生发动袭击,致使100多名学生死伤,中山大学学生纠察队队长、合浦人冯道先也在此次事件中惨遭杀害。目睹国民党反动派对爱国青年学生运动的残酷血腥镇压,张进煊愤慨不已,也进一步看清了国民党反动派的反动和腐败本质。

这年6月,经钱兴介绍,张进煊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同盟(简称“中青”),并担任该组织主办的《时事周刊》编辑,宣传抗日救亡,指导青年学生运动。1937年1月,由钱兴介绍,张进煊加入中国共产党。

1937年2月,受中共广州市委外县工委派遣,张进煊回合浦开展重建党组织的工作。他先在公馆区重建党组织,并将经验逐步推广;后接受合浦五中(今公馆中学)聘请,出任该校教导主任,并安排“中青”成员李英敏到合浦五中附小任教导主任,一同以教书作掩护,进行抗日救亡宣传活动,为重建党组织打下了初步基础。1937年春夏间,他们秘密吸收陈铭金等为“中青”成员,建立了“中青”小组。

在短暂调离合浦后,1938年1月,中共广州市委外县工委再次派遣张进煊回合浦,开展重建党组织的工作。在民主人士、廉中校长蔡振玮,训导主任张存芳的盛情邀请下,张进煊回到母校廉州中学任教。4月,他召集全体党员在廉州阜民南路“有生号”召开会议,根据广东省委指示,宣布成立中共合浦特别支部,张进煊任书记。至此,合浦党组织自1927年被国民党反动派破坏而中断了11年后,又重新建立起来。

成立后不到半年的时间里,合浦特支积极发展了近100名党员。廉州、北海、公馆、西场、白石水、小江、寨圩等乡镇和一部分中学,先后建立了党支部或党小组,共同构成了能够带领群众战斗的骨干力量。

当时,第二次国共合作的局面刚刚形成,但国民党合浦驻军一七五师政治部主任李焰生经常散布反共以及对日妥协的言论,影响极坏。为唤起民众团结抗日,1938年5月1日,张进煊和合浦特支的党员发动和组织了“反对投降、团结抗战”的武装大游行,来自合浦县各界的数千人参加游行,群情激昂。在舆论压力下,李焰生被迫调离,开明进步、力主抗日、积极支持国共合作的林增华继任,为开展抗日救亡运动创造了有利条件。

反对叶天一接掌合浦一中(今北海中学)斗争的胜利,则在教育上为抗日救亡运动的开展创造了有利条件。1938年8月,合浦县政府委派叶天一任合浦一中校长,叶天一反对在学校开展抗战教育,诬蔑抗日救亡、团结抗战宣传活动为“奸党的赤化宣传”,引起了一中师生和社会各界的反对。为此,张进煊发动一中师生到合浦县政府门前静坐请愿,发动廉州中学及其他中小学校师生支持和声援这一斗争,并通过党员骨干做好争取上层人物的工作,迫使县政府撤销对叶天一的任命。此后,一批共产党员和进步教师进入合浦各中小学任教,为开展抗日救亡运动营造了积极的氛围。

张进煊同志之墓(位于白沙圩沿325国道往公馆方向约2公里处的公路旁)。

张进煊善于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人,壮大抗日队伍的力量。在他与合浦特支其他党员的努力下,许多党员骨干顺利进入国民党的党政军机关、学校和群众团体工作,青年抗日先锋队、青年抗敌同志会、妇女壮丁队等团体纷纷成立。合浦成为广东省抗日救亡运动和青年学生运动开展较好的县份之一,受到了中共广东省委的赞扬。

两度担任合浦县工委书记

在不到两年的时间里,张进煊曾两度临危受命,担任合浦县工委书记。

1938年9月,日军侵占涠洲岛,残杀涠洲同胞100余人。10月,广州、武汉相继沦陷,国民党军队纷纷溃逃。为适应急剧变化的形势需要,广东省委决定把合浦特支升级为中共合浦县工委,并经会议选举张进煊为工委书记。

张进煊上任后,着手建立农村抗日游击根据地,他把大批共产党员调往农村,以教书或其他职业为掩护,和广大人民群众相结合。同时,举办农民夜校识字班,发展扩大“抗先队”、“青抗会”、“妇救会”、“大刀队”、抗日宣传队、剧团等,在农村开展抗日救亡运动,并积极发展农村党组织。

1939年2月,广东省委为加强钦廉地区党的领导,决定把合浦县工委扩建为合浦中心县委,领导钦廉四属(合浦、钦县、灵山、防城)的党组织工作。李士洋任合浦中心县委书记,张进煊任县委常委兼民运部长,陈任生任县委常委兼组织部长。在合浦中心县委的组织和领导下,合浦抗日青年代表大会于同年5月在合浦张黄镇召开,会议宣传了共产党团结抗战的主张,通过了严惩贪污、走私、汉奸和包围北海、保卫合浦等决议,是一次成功的统一战线盛会。

然而,合浦中心县委成立仅4个月,就发生了“儒家巷事件”。6月16日晚,设在廉州儒家巷蔡屋的合浦中心县委机关,被国民党一七五师包围搜查,合浦中心县委书记李士洋、组织部长陈任生等5人被捕。张进煊得知消息并作了必要的安排后,迅速水陆兼程赶往广州湾(今湛江市)向南路特委报告。

中共广东省委巡视员温焯华前来合浦调查研究后,于8月在白石水大成金街小学召开县委扩大会议,根据上级指示、结合合浦情况,决定把工作重点转移到农村山区,并选举新的县委领导机关——中共合浦县工委,仍领导钦廉四属。张进煊被选举为县工委书记,他临危受命,果断转移已暴露的党员,并将党的工作重心从城市转移向农村。

1940年2月,经合浦县工委扩大会议讨论决定,要把反逆流的斗争同反对奸商运米资敌的斗争结合起来。为此,张进煊积极领导廉北区委、西场区委、白石水区委等党组织,发动群众进行了多场请愿活动与示威游行,号召全县群众制止奸商运米出境资敌,在合浦形成了波澜壮阔的反汪救国热潮。

1940年5月起,张进煊被调往茂名、广州湾等地任职。1943年春,他由于病情严重,回到合浦养病。养病期间,他并未停止工作,向群众和党员宣传国内外形势与党的政策主张,发动群众与反动分子作斗争,揭穿当地地主恶霸分子陈希文伪造契约霸占他人田地的阴谋,赢得了家乡群众的尊重与爱戴。

1944年11月底,在日军南侵的形势下,中共广东南路特委决定在南路举行抗日武装起义。张进煊短时间内便发动大批党员和积极分子参加起义,并说服年迈的母亲变卖盐田积存的盐,买下两支崭新的七九步枪,带上父亲留下的左轮手枪,于1945年2月初和妻子背着4个月大的孩子,冒雨徒步100多里进入白石水的大城山区,率领起义队伍攻打白石水乡公所和张黄西镇公所,收缴反动武装的枪械、开仓分粮济贫。但起义队伍很快遭到国民党围剿,张进煊等人又回到了白沙。

此后的一年间,张进煊一面在家治病,一面坚持做宣传和发动群众的工作,为该地区以后组织武工队开辟新区做了许多准备工作。

1946年8月,党组织派张进煊到越南广南省做华侨工作。1948年初,他被调回国,继续参加家乡的革命工作。这年9月,粤桂边区党委为了加强钦廉四属党组织的建设,以适应革命形势迅速发展的需要,在合浦县多蕉乡冲掘垌成立中共粤桂边地委,同时撤销中共合浦县工委,恢复中共合浦县委员会,张进煊任县委书记,领导合浦党员和群众,与国民党反动派展开斗争。

1950年1月,在停职养病一段时间后,张进煊带病担任合浦县征粮总队政委。这是一项新的、极其繁重的工作,他的病弱之躯又重新焕发出旺盛的精力,废寝忘食地工作,保证了征粮支前任务的胜利完成。

新中国成立后,张进煊一直疾病缠身,但仍带病工作。1968年2月,张进煊因病去世。

图片来源:北海市委党史研究室、合浦县委党史研究室

  4月23日,针对广西北海合浦县公馆中学女生陈琪琪(化名)坠楼死亡一事,该校校长张洒向上游新闻记者回应(全国新闻热线:)称,学校认为公安机关查明的陈琪琪系跳楼系自杀,所以她跳楼和学校没任何关系,“她是自杀,家长要求赔偿,我们觉得不合理,让他们走法律程序。”

  3个月前的1月18日下午5点多,该校初一三班的学生陈琪琪从综合教学楼跳楼身亡。上游新闻记者了解到,陈琪琪刚从广东转到该学校5个月。

  “孩子和我们说过,她在学校受欺负了,我们也和学校进行了沟通,但是悲剧还是发生了。”陈琪琪的母亲袁园称,女儿是遭到校园欺凌后跳楼自杀的。

全年级排名第一的“学霸”

  三好学生、学习成绩年级第一、学校合唱指挥、英语能力出众……在家人和朋友的印象里,陈琪琪是“学霸”级的存在。

  陈琪琪跳楼坠亡后,身上的笔迹、所留遗书、夹在作业本的字条以及课本上留下的只言片语,都把死因指向了校园欺凌。

  “孩子出生在广东,一直都在广东生活读书,去年9月份才转学回到老家。平时除了周末回家,吃住都是在学校的。”袁园告诉上游新闻记者,陈琪琪是自己的小女儿,学习成绩很好,“在公馆中学,她学习成绩好,还是体育领操员和音乐总指挥。”

  一份成绩单显示,陈琪琪的成绩排在全年级第一位;陈琪琪还获得过合浦县公馆中学2017年秋季学期期中考试的“优秀生”称号。在广东期间,陈琪琪曾获得过广州市“三好学生”称号、广州市“硬笔书法”二等奖和广州市省赛征文二等奖。

  “孩子也和我们说过在学校的一些情况。”有一次陈琪琪回家,袁园发现孩子身上有伤疤,就问是怎么回事,“孩子和我说,是同班同学打的。我还去了学校,和老师说了这件事。”

  老师答应会解决问题,但陈琪琪还是屡次遭到同学的威胁。

  “我女儿穿衣服比较偏运动的,颜色也以黑色、蓝色为主。他们就嫌弃我女儿,说她土里土气的。”袁园告诉上游新闻记者,女儿不会本地的方言,同学也会嘲笑,“有一次,有个女生说我女儿穿得衣服吓到她了。”

客服信箱:service#注:将#换成@即可 信息发布:xxfb#注:将#换成@即可
京ICP证070615号 北京市公安局海淀分局备案编号: 本站法律顾问:北斗鼎铭律师事务所 周正国律师
主办单位:北京海诚通胜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西安酷诚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阜成路111号裕美达大厦5层 邮编:100142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浦北县第二中学校长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