骂了信佛的人造业吗?

相信因果的人,都知道杀生、偷盗、邪淫,会损耗福报,影响运势,但却不知道,对人影响最大的,竟然是说话。

《太上感应篇》中太上曰:“福祸无门,唯人自召,善恶之报,如影随行。”

祸福不是上天赐予的,是我们自己造成的。地狱阎罗本不愿你下地狱,奈何我等作恶多端偏要下去。

善恶之报,如影随形。影子甩得掉么?人死了金银财富,名望地位全部可以甩得掉,唯有善恶之报是如影随形的跟着一起去。所以我们要惜福,多种福德。


太上曰:祸福无门,惟人自召。善恶之报,如影随形。是以天地有司过之神,依人所犯轻重,以夺人算。

算减则贫耗,多逢忧患,人皆恶之,刑祸随之,吉庆避之,恶星灾之,算尽则死。又有叁台北斗神君,在人头上,录人罪恶,夺其纪算。

又有叁尸神,在人身中,每到庚申日,辄上诣天曹,言人罪过。月晦之日,灶神亦然。凡人有过,大则夺纪,小则夺算。其过大小,有数百事,欲求长生者,先须避之。


是道则进,非道则煺。不履邪径,不欺暗室。积德累功,慈心于物。忠孝友悌,正己化人。矜孤恤寡,敬老怀幼。

昆虫草木,犹不可伤。宜悯人之凶,乐人之善,济人之急,救人之危。见人之得,如己之得。见人之失,如己之失。不彰人短,不衒己长。遏恶扬善,推多取少。

受辱不怨,受宠若惊。施恩不求报,与人不追悔。所谓善人,人皆敬之,天道佑之,福禄随之,众邪远之,神灵卫之,所作必成,神仙可冀。欲求天仙者,当立一千叁百善;欲求地仙者,当立叁百善。


夫心起于善,善虽未为,而吉神已随之。起于恶,恶虽未为,而凶神已随之。其有曾行恶事,后自改悔。诸恶莫作,众善奉行。

久久必获吉庆,所谓转祸为福也。故吉人语善、视善、行善,一日有叁善,叁年天必降之福。凶人语恶、视恶、行恶,一日有叁恶,叁年天必降之祸。胡不勉而行之。


太上老君说:“人的祸福没有门路,完全是由自己招来。善有善报,恶有恶报。就像人影紧跟着形体一样,绝不差错。

所以天地之间,有专管过错的神明,按照犯罪的轻重,来削减年寿。(人活一百天叫一算,十二年叫一纪)。不但年寿被减,而且还被惩罚他贫困损耗。

患难的事情纷至沓来,大家都怨恨他,刑罚祸害跟着而来。吉祥之事,没有他的份儿。凶煞恶煞使他受灾殃。到了年寿已减尽时,就是死期。


合乎道义的事,应勇往直前去做。修道者,对于正道,亦应遵而修之;不合道义的事,做不得,更应悬崖勒马而不为。

修道者,对于邪道,应退而。不走邪恶之路,不明瞒,不暗骗。力行好事,多积阳功阴德。发慈悲心,爱护生物。尽忠国家,孝顺父母,友爱兄弟姐妹。

先端正自己,然后劝化他人,怜惜和救济孤寡无依靠的人。尊敬老人,爱恤他人的幼儿。昆虫草木,尚且不能伤害。


别人有不吉利的事,应怜悯他,高兴别人做好事。别人有急需时,慨然济助。别人有危险时,立刻救他。

人我一体,他人的得失,等于自己的得失。不宣扬他人的缺点,不夸耀自己的优点。阻止恶事,表扬善事,把多的让给人,自己取少的。

受人欺侮,不怨恨,受到宠爱,要看成像天上掉下来一般惊畏,并加紧积功德。给人恩惠,不求报答。施舍给人,没有后悔。


所谓善人,大家都尊敬他,上天会保佑他,应得福禄,不求自来。邪神凶星敬畏他,不敢相犯,众神之灵处处保护他,做任何事必定成功,可达成圣人的愿望。

天仙者形神俱妙,与道合真,要做一千三百件善事。地仙不饥不渴,寒暑不侵。要做三百件善事。

如果对不正当的事动念头,违反道理做事,做了坏事,反说自己能干,忍心残杀人或物,暗中加害好人,背后欺瞒元首或双亲,对教师傲慢,对自己的职务不尽责,哄骗外行人,诽谤同学,以不实冤枉好人,以假充真骗人,挑剔同族亲戚。


攻其阴私,气质刚暴无慈爱心,性情凶狠乖戾,一意孤行,不听善劝。以非为是,以是为非。亲近恶人歹事,远离善人好事。

为争取功赏,不顾民间疾苦,为求得宠,不惜用尽欺巧方法拍马屁,去迎合上峰的意思。接受别人恩惠不感谢不报答,受别人欺辱,怀恨于心,。

念头动于善或恶,吉凶便已决定。

曾经为非作歹,以后觉醒改悔,勿以恶小而为,勿以善小不为,过而能改,善莫大焉;放下屠刀,立地成佛。并非古人之虚言。


下功夫从口讲,眼观,行动三样开始,凶人语恶,视恶,行恶,一日有三件恶,三年上天一定会降祸于他。勉励实行感应篇者必有大福报、大善根。真信真行者获福。感恩古人圣贤对我们后代子孙的护佑!

身有三种恶:杀、盗、淫;口有四种恶:妄语、两舌、恶口、绮语;意有三恶:贪、瞋、痴。为什么口有四恶?因为造业最重的就是口业。

不管你是否信佛,这四句话,不要乱说,因果不饶人,只要你能护住口业,不乱说话,就能事事逢凶化吉。

口业是修行路上最大的阻力,口业也是一个人堕入恶道的主要业力,如果你信佛,就一定要去清净口业,不要乱说这四种话。


妄语的意思是虚妄不实的话、谎言;说假话。 出自《后汉书·王霸传》。与中医、佛学相关。

所谓“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不知道就说不知道,不要把自己当成全知者,在不知道的情况下胡乱讲法,就算一时糊弄过关,从长远看,却只会损害世人对自己的信心。

我们可以说一些善意的谎言,但千万不要经常说妄语,妄语就是以虚为实,以有为无,虚妄不实的言语。如果你经常说妄语,就会造下无量的恶业,果报非常严重。


《增广贤文》说:“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意思是告诉我们要学习用“爱语”结善缘,很多时候,一句同情理解的话,就能给人很大安慰,增添勇气,即使处于寒冷的冬季也感到温暖。

而一句不合时宜的话,就如一把利剑,刺伤人们脆弱的心灵,即使在夏季六月,也感到阵阵的严寒。

在别人困难情况下,一句善意的话能够给人鼓励,力量和信心;一句恶意的话,会让人伤心,失去勇气和力量,让人心寒。

积极善意的心态,往往会给出积极的暗示,使他人得到战胜困难、不断进取的力量;反之,消极恶劣的心态,则会使他人受到消极暗示的影响,变得冷淡、泄气、退缩、萎靡不振等等。


因此,当我们发现他人有可能受到自己的暗示时,也要注意暗示的方式和度,尽量使他人接受积极的、适度的暗示。

经常说恶语,经常骂人、经常侮辱他人,经常说那些伤人的话,也会造下无量的恶业,则损自己的福报。

别人待我不好,是我的因果,我善待他人,是我的慈悲,也是我的修行,如果你不想损耗自己的福报,就不要乱说伤人的话。

两舌,指的是搬弄是非,离间他人。如果你经常喜欢论人是非,经常喜欢挑拨离间,就会折损自己的福报。

经常说“两舌”的话,自私刻薄的人,见不得别人好,经常嫉妒他人、口蜜腹剑,经常以取笑他人来愉悦自己,这样的人一定会自食恶果。


明代罗状元的《罗状元醒世歌》说:“静坐常思自己过,闲谈莫论他人非。”

意思是要经常安静地坐下来考虑自己的过错,在与人交谈时不要讨论别人的是非。

绮语,指的是花言巧语,所谓“笑里藏刀”,或说轻浮无礼不正经的话,目的是叫别人上当,用花言巧语来欺骗。绮语的范围很广,凡是令人邪思这类的言语,都属于绮语。

经常说绮语让人造恶业,障碍人的心智,自己也会承受堕三恶道(三恶道即地狱道、饿鬼道、畜生道。 一切众生造作恶业而生其处。)的恶果。

一个人如果想多福多慧,这四句话就不要乱说,世人不知有因果,因果何曾饶过谁?


鉴读国学,用智慧分享国学经典,传承中华优秀文化精髓。

经常赞赏、转发和随喜一些正能量的文章,让更多人看到,也能为自己积累福报,如果有人因为你的转发内容而受益,功德就是你的。感恩阅读与分享。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人生有四大喜:久汗逢甘雨,他乡遇故知,洞房花烛夜,金榜提名时。俗话说:人逢喜事精神爽,可有些喜事却是祸事的前兆,如果你遇到这三件喜事,最好不要杀生,否则容易招致灾祸。

大多数人在人生得意时,往往容易乐极生悲,古话说:“事出有利,必有弊。”道德经上说:“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福祸相依,当你遇到喜事时,一定要警惕其中暗藏的祸事。

世间之事没有绝对的好事,也没有绝对的坏事,任何事情都有正反两个性质,当你得到一样东西时,一定失去了另外一样东西。


当你遇到这三件事喜事时就要注意了,千万不要杀生造业,这世间最损福报的两件事,莫过于杀生和邪淫。尤其是杀生,佛家常说:“诸罪业中,杀生最重。”

结婚本来是一件喜事,如果你因为结婚而杀生造业,很可能埋下祸根,最终招来灾祸。如果你信佛,就一定相信因果,也一定知道杀生的果报有多严重,如果你在结婚这一天,造下太多的杀业,就会影响以后的生活。千万不要为了自己的面子,大摆宴席,杀生无数,如果你信佛,结婚尽量要以素食为主,肉菜越少越好。


结婚生子是人生的两大喜事,当你正经历生子这件喜事时,切记不要杀生造业,子女出生本来是一件喜事,如果你因此大摆宴席,把自己的快乐建立在众生的痛苦之上,喜事很容易变成坏事。子女出生,我们应该高兴,但更应该为子女多积累福报,做父母的千万不要杀生,给孩子留下一堆的业债。

子女的生日是母亲的痛苦日,做子女的最好不要过生日,如果非要过生日,也不要杀生造业,大摆宴席。佛门当中有一个小故事,过去一位财主家里喜得贵子,为了给孩子庆生,财主杀羊宰牛,大摆宴席。孩子长到六七十岁时,突然生了重病,最后不治身亡。

那位财主后来皈依了佛门,当他智慧开启时才知道了前因后果,孩子的离世与他为儿子庆生时,杀生造业有很大的关系。


《分别善业报应经》中提到,杀生有十种果报:第一、冤家转多。第二、见者不喜。第三、有情惊怖。第四、恒受苦恼。第五、常思杀业。第六、梦见受苦。第七、临终悔恨。第八、寿命短促。第九、心识愚昧。第十、堕入地狱。

杀业是所有恶业里面最重的,尤其是在遇到这三件喜事时,千万不要造下杀业,遇到喜事时,我们应该去做的不是杀羊宰牛,而要去感恩众生,多为自己和家人积累一些福报。

《易经》上说:“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感恩阅读与分享。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佛教造业的行业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