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想知晓徐州哪家留学机构的选校申请比较突出?

我在12年的留学生涯中,也亲身感受了有规划的留学与没有规划的留学之间的巨大差异,所以我今天也和大家分享一下我的留学生涯,以及我对于留学规划的见解。

因为我留学的生涯比较久,所以我先将自己的背景以及留学信息放在文章的最前面,以方便同学们参考。

高中:新西兰,林菲尔德高中

本科:新西兰,奥克兰大学

硕士:英国,埃塞克斯大学

博士:英国,圣安德鲁斯大学

2001年9月10日,这个日期至今仍然清晰地留在我的脑海之中,这也是我人生中第一次踏上国际航班前往异国他乡读书的日子。

不过那时的我在离开之前对于留学并没有什么认识,也不清楚自己出国留学到底是为了什么,可以说从我踏上飞机开始,我面临的一切都是未知的,所以当时的我内心也有一些忐忑。

事实上当时我的出国完全是我爸爸一手安排的,我从来都没有考虑过出国的事情。那时候我在国内上学的成绩还算不错,同时在班级里也担任班干部,我和绝大多数同学都一样在规划着自己高考之后要考哪所大学,上什么专业,没成想最终却踏上了出国的航班。

我的父亲之所以推动我出国留学,主要是因为他曾经有过留学的经历。而他留学的时候是九十年代初,那个时候中美的经济差距还是比较大的,在教育资源上差距也是十分的明显。

那时候父亲看到美国小朋友享受的教育质量之后深受触动,当时他就立志要送我到国外读书。不过之前他觉得我的年纪太小,担心我不能适应留学后的生活,所以他并没有很早着手安排我留学的事情。

直到高二分文理科的时候,当时我没有和家里人商量就自作主张地申请了自己更喜欢的文科,而没有选择我成绩相对比较好的理科,这件事也让我的父亲很不满,加上时机已经成熟,他也将送我留学这件事重新提到了日程上。

后来他告诉我他之前在留学美国的时候看到那里的学生可以学习自己想学的课程,也不用分文理班,学习的自由度比在国内高很多,因此他觉得这对于我的发展更有帮助,所以他也已经通过留学中介选定了国家和学校,申请都办好了。

而他做的这些工作自然都是瞒着我的,直到我被他从球场上叫走去拍护照的照片,我才知道自己要出国留学。

所以对于高中申请出国方面我可以说是没有一点经验,因为当时这些都是我爸爸和留学中介完成的。那时的我虽然不知道留学到底意味着什么,不过我还是选择听从父亲的安排,就这样我在懵懂之中开始了自己的留学之旅。

在2001年我在新西兰开始了自己漫长的留学生涯,我和当地的学生一起读高中,之后参加了新西兰的高考,并以A Bursary及双科奖学金的成绩考入了奥克兰大学。在奥克兰大学的生活丰富多彩,除了平时的学习之外我还参加了很多的活动,在这里我也就不一一赘述了。在本科期间我除了在奥克兰大学学习之外,还交换去了澳大利亚悉尼大学、墨尔本大学做交换生,这也让我体验到了不同高校学习状态的不同。

在本科结束之后,因为我在本科期间表现比较优秀,最终我也得到了奥克兰大学硕士保送的offer。不过因为在澳洲待了太久,我想要尝试不一样的环境,同时我也希望可以得到更好的教育,最终经过权衡我决定申请去英国读硕士项目。

时间到2006年,那时的我刚刚完成本科阶段的学习,我在对自己的未来进行了简单的规划之后,决定申请去不同的国家继续我的留学之旅。

我从小读的就是《简爱》、《呼啸山庄》以及《傲慢与偏见》这样的英国小说,所以一直以来我对于英国文化和这个国家都有一种向往。

和当年在父亲的安排下踏上留学之路不同,这次留学的决定完全是我自己做出的,因此这次和上一次的留学完全是不一样的感觉,能自己去选择自己喜欢的高校和专业也让我变得十分的欣喜。

在确定要申请英国的高校之后,我迅速整理了英国大学的排名。

不过遗憾的是当时我开始申请留学的时间比较晚,和我一届的同学大部分都是在2005年就开始筹备硕士项目的申请了,而在我打算申请的时候他们的申请工作已经接近了尾声,这也为我带来了很多的麻烦,所以我建议大家在进行留学申请一定要尽早,否则就会重蹈我的覆辙。

当时在我开始选校的时候,很多大学已经停止接收申请了,留给我的选择也已经很少了,我只好将那些已经到了申请截止日期的项目从我的候选名单中排除出去,之后再在剩下的高校中挑选出排名比较靠前的高校,当时剩下的高校包括Exeter、York、Bristol、Essex等等。

在确定了申请高校的范围之后,接下来我深入了解了这些高校中经济学专业的全英排名、师资力量、研究水平等信息,除了这些学习方面的考量之外,我还了解了一下各个高校的环境以及周边的安全状况,还有就是学费以及生活费等信息,这些也都和我留学后的生活状态息息相关。

因为有了之前的留学经历,所以我很清楚留学并不只是换一个地方学习那么简单的事情,我们在选校的时候也要有更多的考量。不过这些信息我们是很难在网上获取的,我也建议同学们在留学申请之前最好可以咨询一下有过留学经验的学长和学姐,他们提供的信息也是很好的参考,这些都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完成留学申请。我在考察了各个项目的各项信息之后,对于它们进行了打分,之后选出了几所作为我的主要申请目标。

英国高校硕士项目的申请材料虽然各个高校之间会有一定的差异,但是相对来说还是比较固定的,基本需要的材料都是差不多的。

一般来说想要申请英国高校的硕士项目需要我们提交个人简历、申请信、大学成绩单及获奖情况以及老师的推荐信,下面我也和大家分别分享一下这些申请材料准备的要点。

首先是简历的准备,根据我对于留学申请的了解,我们在进行简历准备时最重要的就是一定要保证简历在内容简洁的基础上可以突出重点。高校的招生官每天都需要看很多份的简历,他们用来看每份简历的时间也是很短的,因此我们一定要保证简历中的每一句话都可以展现我们的优势并抓住对方的眼球。所以我们在写经历之前最好对自己过去的经历进行整理,找出那些和申请项目相关且较为重要的经历作为简历的重点,并尽量放在显眼的位置,这也可以让老师找到我们简历的重点。

我们在写这些经历的时候,学习经历自然是其中的关键,不过需要注意的是高校除了学习经历之外也会关注申请同学和申请项目相关的科研经历以及实习经历,这部分也会为我们的申请加分不少,但是这些并不是必需的,如果没有这类的经历我们也可以一笔带过自己的实习经历。

另外很多的同学为了可以全面展现自己的能力,会将自己和申请项目相关的经历全部写在上面,这样会导致简历的篇幅太长从而影响阅读体验,也会让导师找不到我们想要表达的重点,所以大家在写简历的时候还是要做出一些取舍的。

还有一点就是简历对于格式要求一般比较严格,所以我们在写简历之前一定要仔细阅读项目官网上对于简历的要求,并在写完之后仔细检查,避免低级错误影响我们的申请。

另外很多项目目前都会在官网上放上一些优秀的简历,同学们在创作的时候也可以多多参考这些模板,这也可以提升我们简历的质量。

接下来就是申请信了,这也是我们在递交材料的时候需要在信件正文中写的内容。现在在网络上有很多申请信的模板,但是我建议同学们最好不要直接套用网上模板的内容,首先高校的老师每天会看到很多份的申请信,他们可以一眼看出我们是不是照搬网上的内容,一旦我们被发现那么也会大大影响我们在对方心中的印象。而且我建议大家最好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申请信的创作,这样才能更好地展示自己的情况,同时体现我们在申请中的优势。

不过虽然申请信的内容我们可以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内容的创作,但是一般来说高校对于申请信同样有很详细的格式要求,我们也需要参考标准格式来进行申请信的创作,基本上我们80%的内容都是需要按照对方的要求进行创作的,自由发挥的比例最多只是20%左右。

在写申请信的时候,我们在第一段就要开门见山地说出自己申请的是什么专业以及哪种课程,让对方直接明白我们的申请意图。而在后面的内容中,我们则需要用三、四段来描述自己之前的经历,并展现自己身上的长处。在这个部分我们一定要通过具体的例子来说明,比如我们可以通过自己之前学过的课程或是获得的成绩来说明自己在数理方面的能力,以及自己在实践活动或是实习中的经历来说明一些与专业相关的具体能力。所以在这个部分细节是十分重要的,这些细节不仅可以帮助我们说明自己的优势,还能让我们的叙述更有说服力。

不过在这个部分也切忌啰嗦,很多同学为了全面地展现自己的能力,会在描述的时候写上很多的补充说明,这些其实有些画蛇添足。

我建议大家可以以简历的内容为蓝本进行这个部分的创作,我们也只需要对简历中提及的内容进行适当的扩充就可以了,长度控制在四段之内就可以了。

在写申请信的时候还有一点需要注意,那就是我们除了要写出自己之前的经历之外,也要表明自己的申请意愿,在这个部分我们也要叙述自己对于未来的规划,这个部分的创作也要结合我们申请项目的实际情况进行,最好在内容中加上一些项目相关的细节,这样不仅可以提升说服力,也会让对方觉得我们是在对项目进行充分了解之后完成的申请,这些都会让我们在招生官的心中留下更好的印象。

最后就是我们在写完申请信的时候,最好可以请别人帮我们浏览一遍申请信的内容,首先他们更容易发现我们存在的错误,同时他们也会有自己的想法,这对我们也是很好的启发,这些都能提高我们申请信的质量,从而让我们在留学申请中更有竞争力。

推荐信也是申请材料中十分重要的,因为和简历以及申请信不同,推荐信是从推荐人的角度来描写申请同学的经历和能力,这也是对于我们背景的一个有效补充。

另外现在海外的高校在考察申请者情况的时候往往会结合所有的申请材料形成一个申请者全面的侧写,而推荐信就是很好的参照,其重要性也是不言而喻的。

一般来说各个项目会要求申请同学提交至少两份推荐信,有的学校也会要求三份,申请同学最好可以找母校中比较知名的老师或是教授来出具,我们可以提前和对方取得沟通,表明自己的申请意愿,请求对方配合自己完成推荐信的创作。

我建议大家最好还是请对自己比较熟悉的推荐人来完成推荐信的创作,因为只有这样他们写出的推荐信中才能有更多关于我们的细节,而高校的老师在考察推荐信的时候对于推荐信的内容也是更加看重。

还有就是我们在进行推荐信的准备时最好可以尽早联系推荐人,这样一来他们可以有更充裕的时间来准备推荐信从而提升推荐信的质量,二来这样我们也有更多调整的空间,一旦推荐信出现什么问题也有调整的余地,可以避免很多问题的出现。

最后就是大学的成绩以及我们的获奖情况了,这些我们只要如实提交就可以了。

一般来说高校都会需要这些材料的原件,不过母校一般都是可以帮助我们开具成绩单的,这样的话我们就会有几份原件,这也是很方便的。

不过需要注意的是有些大学开具成绩单需要的时间比较久,一旦赶上学校放假这个时间只会更长,也可能会耽误我们的申请进度,所以大家也要尽早准备这些材料。

像我当时就是直接通过了奥克兰大学网站联系了学生办公室,之后开出了成绩单,就算这样也用了将近3周的时间,因此尽早准备这些材料是很有必要的。

当时我按照高校的要求准备完这些材料之后就是网申了,在网申之后我先是收到了约克大学发来的offer,后来陆续收到了其他几所高校发来的offer,之后我也对这些offer进行了筛选。

在这个时候选择的主动权就回到了我们自己的手里,在这个阶段大家也一定要结合自己的实际需要对各个项目进行考察,最终选择出适合自己的项目。

在我之前选择的大学排名中,埃塞克斯大学的总体排名并不是很突出,但是其经济研究单科的实力非常出色,加上学校位于伦敦东部的Colchester郡,那里环境十分的安静,加上学校里还有天鹅湖以及周围的树林和造地,十分适合学习。还有就是我了解到埃塞克斯大学的学费和生活费较之于其他大学是比较低廉的,这也可以大大减轻家庭的经济压力,如此高的性价比也让我最终选择了它。

因为这次是我根据自己的需要作出的选择,所以我在确定了offer之后自己完成了学生签证的申请,并联系安排的学校住宿,在这里我也不赘述这些过程了。

最后我和大家分享的就是我的博士项目申请经历,因为这段经历距离我最近,所以我也着重和大家分享一下这段经历。

我当时并不是在硕士毕业之后直接申请读博的,而是在回国工作四个月之后才决定要申请读博的。

在硕士毕业之后我选择回国就业,一开始我进入了北京的威士国际工作,而在工作了几个月之后,我硕士阶段的导师联系到我。他表示我在硕士期间完成的论文《OECD国家的贸易价格比率和汇率制度》中有几个地方他十分感兴趣,他建议我针对这几个方向继续做研究,将课题深入下去。在和导师讨论之后,我对于读博这件事开始有些心动,于是我一边整理经济学相关的论文,一边开始查询博士申请的流程。

和申请硕士项目不同,在申请博士项目的时候我对于奖学金还是比较看重的,因此我在查找和自己研究方向相近的项目的同时,也会关注这些项目在奖学金申请方面的要求。

当时英国博士奖学金的申请各个大学、院系都存在差异,而根据奖学金的授予方不同,申请过程也是不同的。

不过一般来说,当时申请基本都需要四项材料:过去的成绩单;个人简历以及申请表;至少两个academic references以及研究计划。

在我看来在这些申请材料中最为重要的就是研究计划了,首先通过研究计划导师可以了解我们的学术背景以及科研能力,同时导师也可以通过研究计划来判断申请者研究方向和其自身课题是否相符,这些都是对方最为看重的东西。

在写研究计划的时候,我觉得首先我们要保证自己研究领域的前沿性,也就是我们的科研课题一定是要有价值的,同时有一定的意义。

其次这个课题还需要有可行性,我们需要在研究计划中加入一些我们对于科研的规划以及一些细节,这样才能让导师确信我们的计划不是空想。

最后一点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我们的研究计划最好可以和我们申请学院的主导方向一致,如果我们的研究方向可以和某些教授相同,那么我被录取的几率也会大上很多。

另外博士申请过程中的其他材料准备也有很多需要注意的地方,首先是简历方面,因为在录取博士的时候对方最为看重的还是申请同学的学术科研能力,因此简历的重点一定要突出我们的学术能力,所以我们需要将简历调整成为学术界的样式,千万不要使用之前找工作的简历。

最好可以在简历中突出我们之前在学校以及研究机构取得的成就,同时强调专业方面的成绩以及获得的奖项,另外在这个部分最好可以根据申请项目的不同进行细微的调整,从而使我们的学术背景与对方的要求更加契合,虽然这个工作可能会浪费我们很多的时间,但是我们千万要重视,因为简历决定了我们在对方心中的第一印象,对于申请结果有着巨大的影响。

而academic reference的准备在我看来是比较麻烦的,首先我们需要联系过去的导师在帮我们进行撰写,同时推荐人的选择也是很有讲究的,我们最好可以请到同研究领域、学术梁宇的资深教授来做我们的推荐人。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一定要和对方进行妥善的沟通以请求对方帮助我们完成博士项目的申请,因为在我们申请的过程中,他们往往并不只是需要完成一份reference letter,他们还需要配合高校完成不定时的电话沟通,这些我们也都需要提前告知对方。

一般来说各个高校都会要求推荐人直接发送推荐信给学校,不过我还是建议大家要一份推荐信放到自己这边以备不时之需。

至于成绩单的部分相对来说就要简单很多了,需要注意的是一般来说成绩单最好可以寄送原件,不过像我申请圣安的时候则是直接发电子扫描件就行,因此大家在申请的时候一定要弄清学校的具体要求。

成绩单的上成绩自然是越高越好,尤其是那些专业课的成绩最好也可以保持在一个比较高的水平,这样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升我们的专业背景。

不过正如我前面所说,申请博士项目的时候对方还是更看重科研能力的,所以成绩偏低也不会有太大的影响。另外值得一提的是现在很多大学都会考察申请同学的硕士毕业论文是不是自己独立完成的,大家也要做好相关的准备。

像我当时在硕士阶段的时候,毕业论文可以选择一个人完成,也可以选择足见不超过3人的小组共同完成,因此当时很多同学为了方便都选择了组队撰写论文。

不过我当时已经找到了自己十分感兴趣的研究领域和课题,所以我没有和别人组队而是独立完成了论文的创作,而这竟然成为了我博士申请过程中的一个加分项。后来我更是听说很多博士项目只招收硕士阶段独立完成论文的同学,所以大家如果有读博的打算,在硕士阶段最好独自完成论文的创作。

说实话因为我是工作了一段时间才决定申请博士的,所以我是从4月份才开始着手申请工作的,这个时间也是比较晚了,而很多大学的奖学金都已经结束了。

当时我查询了一些宏观经济量化研究处于领先地位的学院以及教授的相关信息,之后在结合我对于自己科研的规划进行了筛选,找出了一些和我比较契合的教授和导师并发送邮件询问对方的奖学金情况。

事实上这就是我们常说的套磁了,在我看来套磁是博士申请和其他留学申请最大的不同,这也是因为在博士录取阶段教授和导师的话语权是很大的,所以可以在对方的心中留下良好的印象,对于我们的录取也是很有帮助的。

套磁也是很有讲究的,我们在套磁之前一定要对目标导师有足够的了解,确保对方的研究课题和我们的研究方向较为契合。一般来说在学校的官网上都会有对导师研究项目的介绍,不过这些介绍往往不是最新的情报,我也建议大家可以查询这些目标导师最近的论文发表情况,这些论文也可以最为直观地展现他们的研究方向。

在确定了对方的研究方向之后,接下我们的沟通才可以有的放矢。我们在套磁的邮件中一定要开门见山地说明我们的意图,之后简单介绍一下我们的学术背景以及对于科研的未来规划。在这之后我们则可以询问对方是否有招生的意图以及招生的计划,同时可以询问奖学金的相关细节。因为导师每天都会看到很多的套磁邮件,所以我们在写邮件的时候一定要简练,这样的话也不能让老师全面地了解我们的情况,当时我也在附件中附上了自己的毕业论文、简历、成绩单以及研究计划,这样可以让老师更好地了解我的研究背景,也能让导师感受到我的诚意。正因为我很用心地进行了套磁邮件的准备,当时大部分教授都及时回复了我,我也获得了很多奖学金申请方面的重要信息。

英国高校的奖学金申请工作还是有很大差异的,有的学校是联系教授后对方就可以搞定奖学金申请,有的学校则是在录取之后仍旧需要通过官方链接完成奖学金的申请,还有的学校则是需要联系学校的院系主任以及相关的行政人员来进行奖学金的申请。

有些学校的奖学金申请是十分繁琐的,甚至会要求申请奖学金的同学邮寄很多材料的原件,这也限制了奖学金的申请,因为原件只能寄送一份。面对这种问题当时我采取的方式是联系对方高校是否可以用复印件代替,因为前期我已经和导师取得了沟通,所以很多学校都能理解我,因此在留学申请的过程中主动和对方交流是十分有必要的。

在完成了前期的申请之后,之后我也陆陆续续收到了很多各个高校发来的offer和奖学金,5月份的时候我收到了爱尔兰圣三一大学、英国肯特大学的奖学金,7月份则收到了英国埃塞克斯大学以及圣安德鲁斯大学的奖学金,在八月份我收到了英国伦敦过往学院和荷兰蒂尔堡大学的offer。在这之后我也结合自己的科研需要以及奖学金等因素,最终选择了圣安德鲁斯大学。

圣安德鲁斯大学成立于1413年,是一座十分古老的大学也是苏格兰的第一所大学,排名常年位居全英第三,而我最为看重的还是圣安德鲁斯大学的经济与金融学院的宏观研究水平很高,这很符合我的研究方向,对于我未来的发展是很有帮助。圣安德鲁斯大学的经济与金融学院当时给我的奖学金是和学校有着长期项目研究合作的苏格兰经济研究学会颁发的。这个奖学金不仅减免了博士期间的全部学费,同时每年还会给每位学生12000英镑的生活费,这对于我是很有吸引力的。

不过这么优渥的奖学金背后的条件自然也是比较苛刻的,其要求申请的同学必须担任宏观经济动态分析中心的研究助理,在平时要协助中心的各种研究以及事务性工作,包括组织中心的学术会议、联络及协调研究项目、协助收集数据、整理研究报告等等。与此同时还要担任教职工作,主要是像本科生的助教、定期授课、固定时间答疑、阅卷等工作,这些也会占用比较多的研究时间,不过在我看来这可以帮助我更快地融入学校,同时对于专业知识也是一种巩固。

需要注意的是在拿到了学校发来的offer之后,一般都需要在规定的时间之内回复学校确认接受offer,之后学校才会发放正式的通知,并安排入学等事宜。有的学校是通过邮件来说明入学流程的,也有的学校比较正式,会寄来正式的文件。像圣安德鲁斯大学的经济与金融学院当时就给我寄来了一份学生手册,里面详细介绍了学校的各种细节,甚至包括了圣·萨尔瓦多教堂门口地面的诅咒这种看起来像是校园传说的东西。

在确认了offer之后,就是申请签证、申请学校宿舍以及预定机票这些相对比较繁琐的东西了,而我对于这些工作已经算是轻车熟路,所以并没有什么问题。

我的博士经历还是比较一波三折的,在整个博士项目期间我被动换了4为导师,其中前两位导师跳槽到了国外,还有一位导师去了格拉斯哥大学,这也导致我不得不更换了三个课题,加上中途我还回国在研究机构实习了一年,可以说我在博士项目期间还是遇到了很多干扰的,毕业也不得不延后。

一般来说博士阶段换一次课题对于项目的进度就有很大影响,何况我这样换了三次,因为我的奖学金是圣安德鲁斯大学提供的,所以我又不能跟随导师更换学校,我也只好和校方沟通,校方也很理解我的情况,将我的奖学金延长到了博士毕业。

最终我也在重重打击之后,在2013年顺利提交了博士论文回国,结束了自己的留学生涯。

回顾我这么多年的留学经历,除去第一段是我爸爸帮我安排的之外,剩下的两段留学都是我结合自己未来发展需要作出的选择。我之所以可以顺利申请到硕士项目和博士项目,也和我之前对于留学作出的整体规划有关,而想要在留学之前做好规划,除了要清楚地了解自己未来的发展方向之外,更需要对于海外的高校和项目有足够的了解。像我就是因为有了第一段的留学经历才可以完成后续两段留学经历的规划。

不过对于大部分想要出国留学的同学来说,海外的高校对于他们来说还是太陌生了。现在虽然网络十分发达,但是我们在国内获取的信息依旧不够全面和准确,也不能对留学真正起到指导作用,因此我建议同学们根据自己的需要请专业的留学机构来帮忙完成申请。

虽然随着留学的火热留学机构越来越多,但是很多留学机构中的工作人员并没有海外经历,他们也只是在培训之后对于留学申请的流程比较熟悉,所以他们对于留学的帮助也不大,同学们在选择留学机构的时候也一定要考察对方的专业性。

现在和我合作的admitwrite的专业性就可以很好地满足同学们留学申请的需要,这也是依托于admitwrite强大的导师团队。在这里有超过500名和我一样来自海外名校的导师,这些导师都有留学的经历,所以对于海外的学习生活以及高校的情况十分的了解。另外这些导师都来自不同的专业,因此无论同学想要申请什么项目,在这里都会有同专业背景的导师来为他们提供指导,这也可以确保服务的针对性和专业性。通过导师同学们可以全面了解自己申请的专业的相关信息以及各个项目的细节,同时导师也会结合同学的自身需要以及自己对于项目的了解给出建议,帮助同学完成留学的规划,确保留学可以满足他们未来发展的需要。

而导师不仅可以在留学规划方面为同学们提供帮助,他们也可以帮助同学们优化申请的过程。这是因为他们经历过留学申请的全过程,对于申请的流程十分熟悉,同时他们很清楚同学们在留学申请中的需要以及容易犯的错误,进而帮助同学们制定更好地申请计划,保证留学可以顺利完成。

另外因为导师的专业背景,他们也可以在同学们的留学申请准备过程中给出很多有针对性的指导和建议,从而让同学们做的申请准备工作更加符合项目的实际需要,这也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大大提升申请的效率和质量。同时在文书的创作过程中,导师也会给出建议,并对文书的内容进行优化,从而帮助申请同学在文书中更好地呈现出对方重视的能力和优势,提升他们在申请中的竞争力。另外在文书写完之后,导师也会对文书进行进一步的润色,让文书的表达更加符合对方的阅读习惯,这也可以帮助申请同学在对方的心中留下更好的印象。

而admitwrite的半DIY服务模式不仅可以结合申请同学的需要提供服务,在价格上也是很有优势的,全部服务的收费只要2万元,这也只是传统留学机构的一半,所以很适合同学们选择。

总之留学只是我们人生的一个阶段,但是其对于我们未来的发展还是会产生深远的影响的,所以大家在做出决定之前还是要深思熟虑,结合自己未来发展进行考虑并做出合理的规划。而只要我们找到了明确的方向,并认真完成每一个环节的留学申请准备工作,事实上留学申请并没有想象中那么难,我也祝愿大家都可以顺利申请到心仪的项目。

毕业典礼结束后在系里与导师合影
导师背景 英国圣安德鲁斯大学宏观经济博士,从高中起有十二年留学经验。 曾DIY完成研究生申请、博士申请,博士研究方向为宏观经济、货币政策。 收到包括英国约克大学、埃塞克斯大学等硕士录取;爱尔兰圣三一大学(全奖)、英国肯特大学(全奖)、英国埃塞克斯大学(半奖)、圣安德鲁斯大学(全奖)、英国伦敦国王学院(半奖)和荷兰蒂尔堡大学等博士录取。 专注于以研究或就业为导向的留学申请。 目前在中国建设银行所属信托研究部全职工作,拥有丰富的金融行业求职经验和工作经历。

本人初二,准备去新加坡或加拿大,需要准备什么?像考试啊什么的。托福?SAT?考试的要求等。还有证件什么的,请详细解答!!!谢谢... 本人初二,准备去新加坡或加拿大,需要准备什么?像考试啊什么的。托福?SAT?考试的要求等。
还有证件什么的,请详细解答!!!谢谢


· 找留学中介,先上留学监理网

留学监理网创建于2009年,是在国家有关部门备案的互联网信息服务提供者,是国内唯一从事留学中介服务监理的第三方独立平台。

新加坡的教育体制与英国相近,你可以考虑去英国读中学,英国的中学分为2个阶段,14-16岁为GCSE,16-18岁为A-level,你可以根据你的入学年龄来选择阶段就读,即GCSE课程。

本回答由留学监理网服务提供

一般美国高中的入读最低年龄要求为14岁。美国高中是9-12年级需要上四年,相当于国内的初三至高三。国内学生初二毕业至高二在读学生均可申请入读美国高中。

· 总经理、数码领域创作者

高中生可以出国留学,只是有很多需要注意的地方:

第一:孩子自身的情况。

父母和孩子都必须清楚知晓孩子的性格和适应能力,还需要尊重孩子的意见,作为一个独立存在的个体,他们已经有了选择的权利,要尊重他们的选择。由于高中生一般都是未成年人,而且更多是在父母身边长大,自理,自力的能力有限,不是所有的孩子都能适合过早的一人在国外生活。

每个国家有不同的文化背景,只有了解了这个国家的文化背景才能更好的融入这个国家,这个社会。考虑留学国家的时候,可以采用大量的影像资料、书籍报纸,也可以通过网路面对面与那个国家的学生进行交流。

很多国家都有自身学校的规定,在出国留学之前,就必须明白孩子所需要就读的学校,升学率,校园设施,周边环境等都是需要注意的。

国外教育,科技,文化的养成对于孩子的自身发展会很有帮助,对于孩子以后找工作也会有益处,所以专业的选择就变得极为重要,选择适合孩子的专业,也要适合当今工作需要的专业及流行的方向。

第五:课程的衔接问题。

国内的教程与国外不同,很多知识储备与学习习惯都不相同,需要去适应学习,在国内的语言学习中就可以同时了解一些专业词汇,专业知识,这样孩子们不会感觉到跟不上国外学习的进度,在国外学习的压力也会少上一些。

第六:学校的费用和自身的能力。

许多家长一心为了孩子着想,希望孩子可以获得更好的学习和生活环境,却过于乐观的估计了自己的承受能力。


· 一个爱创作,爱分享的山区男孩

首先,你要确定去哪个国家!每个国家地区的要求都不太一样。
一般来说,留学的条件,首先就是要看你的家庭经济条件,每个国家要求不一样,越是发达的国家,要求越高!
然后,信用记录,犯罪记录等等一些材料,都没有不良记录是最好的了!
还有,就是各种推荐信,包括以前的老师,领导等等的推荐信什么的。
还需要一系列证明材料,比如纳税证明,营业执照,毕业证,成绩单等等很多材料。
以上的材料,基本上都需要经过公正,连同公证书一起提交才有效的!
当然,护照是必不可少的了!
具体需要什么材料,可以到留学中介索要,或者直接联系你想要去的学校,问学校要留学材料,或者说明,学校都会给你邮寄过来的!另外学校官网一般都有详细的说明,你可以自己找一下了!
简单说吧,要求最低的国家就是中国周围的国家了,特别是不发达国家,比如越南,泰国等地区,相对简单!亚洲地区,比较热门的国家是日韩,接下来是新加坡,日本要求比较高一点,花费也比较多,韩国,新加坡相对较低!
接下来就是澳洲,澳洲澳大利亚属于英语系国家,对于想学英语的同学,是不错的选择,费用相对于欧美国家,是比较低的!
然后就是欧美国家了,欧美平民推荐加拿大,费用不高,留学环境还算不错!是大部分想去欧美国家的首选!
然后是俄罗斯,美国,这两个世界级大国,费用美国相对较高,不过对于不是很差钱的家庭,是首选!毕竟英语还是在世界范围内,最流行的!俄罗斯,俄语,只是在俄联邦国家通用,属于小语种,不过现在小语种很吃香的!
再家下来,就是一些发达的小国家了!比如新西兰,瑞典等等一些欧洲发达小国,这些国家留学成本不低,但是胜在环境好,教育质量高!社会保障非常完善!也是不错的选择!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这几年有关CS方向的项目申请人数非常多,录取形式可谓一年比一年严峻。通过这次的申请过程,我学到了很多,也好好地思考了为什么自己要选择出国读研究生这条道路。会读到这篇文章的朋友,内心一定是有出国留学的打算的,也许已经下定决心,也许还在犹豫不决。我在申请中对于EE和CS都有一些自己的看法与收获,值得分享出来希望对题主有帮助。希望看完这篇文章,结合自己的条件来做准备。

其实美国的大学对待MS和Ph.D的差距还是很大的,这里有一个概念上的区分,MS是我们花钱买学校的课程和资源,学校相对来说没那么重视;而Ph.D是我们为学校做科研,学校给我们奖学金,所以学校会比较重视。一般申请MS的本科生(大牛除外)不会有太高的水平,但是最近几年申请的人数越来越多,学校也是宁缺毋滥,为了增强竞争力,我们只能不断提升自己能力。我的建议是,我们把主要的精力用在提高GPA、GRE和语言成绩上,这些差不多了,再去尝试科研、实习和竞赛,因为科研、实习和竞赛并不能弥补我们在三维上的硬伤,因为三维首先就限制了我们的选校范围,其次,三维不过关,我们的简历就不会送到申请委员会那边,这样即使有这些科研实习经历什么的也没用。好了,关于我的感想就到这里,接下来我们进入正题吧!

本科:北京邮电大学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
科研经历:清华人机交互,为期半年;中科院模式识别,为期半年

我申请的全部都是美国的学校的MS

(注:本人申请时间为2017年。)

一些CS\EE项目介绍

EE:最早收到的AD就是哥大的,让我十分惊喜,因为往年哥大有卡TOEFL,当初申请也是抱着试一试的心态。哥大EE项目招的人多,但是不水,每学期要求学生选四门课,学习压力还是有些大的。由于培养方案比较开放,所以EE转CS还是很容易的,只要选够15分的EE课程、15分的6000+课程就可以转到CS。但是哥大有一个规定,CS的课程让CS项目的学生先选,EE的学生后选,这样,如果要转CS的话,很有可能选不上热门的课程,而且还要上我不太喜欢的EE课程,这也是我当初没有选择哥大的原因。

USC CS S&E:这个项目大概是人手一申了吧,录取的人数比较多,但是项目的申请基本只看GPA,GPA越高的人录取的越早,对本科学校的要求反而不是很高。USC的CS项目是转专业选CS的好选择,因为课程安排很系统全面,2-2.5年的学年也给非科班出身的的人提供了充足的时间去学习,只不过学费是按学分收费的,一学分现在是1845美元,CS general是28学分,其他track是32学分,转专业是37学分,每学期还有1000度刀左右的杂费这样算下来学费还是略高的。

TAMU MCS:当初申请这个学校主要是看中了它学费低的优点,读完整个项目的花费大概只有其他学校的一半,而且学校也非常不错。但是最后没去的原因是学校的地理位置比较偏僻,以后找工作不方便。然后申请TAMU还要注意的一点是网申要填三个,分别了德州大学系统、德州农工和德州农工CS,实在是太麻烦了。

CMU INI\ECE:其实CMU整个学校都是CS相关的,CS项目非常多,整体的申请难度大概是SCS下神项目>=INI>=MISM。因为CMU把CS的各个方向分得很细,所以申请时我们要突出自己对这个项目感兴趣、适合这个项目等特点。INI有给奖学金的传统,如果被录取的话还是非常划算的,而ECE则有可能会被转到spring。

UCLA:UCLA的EE很强,但是录取的人数很少,所以申请难度大。学校位于加州,地理位置很好,以后找工作实习什么的也很方便。

我在选校这方面并没有花很多时间去研究,当初就是照着学校飞跃榜上两年前和我背景相似的学姐学长的学校来填的,再看看哪几所学校录取的人多,我就重点关注哪几所,先申请了,等到收到AD了再去全面了解学校。项目的选择也是如此,当初为了保证能够被录取,排名高的学校申请的都是EE,排名一般的学校则申请CS,但是出结果后,我发现我并不想去EE的项目。现在我觉得,还是不能偷懒,要全面了解学校和项目再去申请,至少得有一个明确的目标吧。学校的选择,是要在自身条件的基础上权衡项目质量和录取率的,而项目的质量又要综合其课程安排、学习内容等等。可能有很多人觉得水的项目招的人就多,其实并不是这样,项目的好坏和录取人数并没有直接的关系。

MS申请最重要的因素就是三维,这三者里面,我认为他们的重要程度分别是GPA>TOEFL>GRE,GPA是最重要的这一点毋庸置疑,而TOEFL和GRE则是学校筛选学生的工具,建议大家按照TOEFL100和GRE320+3(英语好的325+3.5)的标准准备。在TOEFL和GPA达到标准的前提下,GPA越高,能够申请到的学校就越好。

提高GPA没有什么特别的技巧,我们能够做的就是平时稳扎稳打把成绩提上来。我在学校时,每次理论课考试之前都会刷往年的试卷,因为很多理论的题目是会重复考的;然后关于实验课的报告,这个一般都会占很多分,所以记得要好好写,封面什么的也做得好看点,最起码有一个好的态度。对于MS来说,和申请方向相关的课程很重要,就是专业课,要好好准备考试,有时候学校会重点看专业课的成绩。

个人认为TOEFL比GRE要重要,因为很多学校对于语言成绩都有明确的规定,而且我觉得当初被NEU和USCD拒绝有很大原因就是我的TOEFL成绩没有过百,这是科研什么的弥补不了的硬伤。而TOEFL考察的是英语的听说读写能力,需要一点一滴地去积累,提高起来比较慢。对于英语基础比较差的朋友,我觉得前期的重点要放在听力上,这里推荐刘鑫老师的对托福听力四种能力阶段的解读,百度就可以搜到。第一步听清,用音频编辑软件一句话一句话地听,直到能够听出句子中的每个单词为止;第二步听懂,这时候就要整段整段地听了,能够听出段落的大概意思就可以;第三步就是倍速播放,看看自己能不能听懂,一般以1.2-1.5倍速为适宜;第四步把重点放在细节上,总结之前做错的题目,看看听力时容意忽略的细节。

阅读的话,最基本的肯定还是提高单词量,找一本托福的词汇书背,平常也多看一些外刊,如果遇到看不懂的长难句,就做做笔记,反复琢磨,直到理解为止。由于我是考完GRE再考TOFEL的,所以感觉阅读并不是很难,没有遇到很多的问题。写作分为综合写作和独立写作两块,前者的重点在于把听力里面说的都记下来并写下来,归根结底考的还是还是我们的听力能力;后者要多写一点,常用的理由提前准备一些。口语的话,如果是发音和语音语调不太好,可以找个软件每天练一练。问答的参考可以去亦鸥托福去看看,里面有很多高分回答,对比自己的可以查漏补缺。

GRE分为Verbal、Quantitative和AW这三块,Verbal的话词汇的积累是关键,不然填空题5个选项,只要有一个选项不认识,即使会做也是白扯。如果目标是150分的话,考试的时候可以放弃三空题和长阅读,因为时间很可能会来不及(不过平常联系这些一定都要做)。建议先把相关的单词背至少2-3轮,同时做助记与精练24套,对于提升还是有很大帮助的。考试前一定要背新东方的佛脚词汇,做500题、93篇,也会有很大的帮助。Quantitative主要就是要背数学词汇,做OG和猴哥112,同时注意箱线图、百分位数等没有学过的内容。最后AW,这个不准备直接去考一般都可以3分,但还是有些要注意的地方,比如Arguent可以参考模版,最后的instruction是question,assumption,evidence,explanation,要在文中反复提到。

美国学校对于研究生是有两个方向的,一是以学术为主,对应的就是申请PhD项目,即在实验室搞科研,发论文;二是申请偏工程类的MS,主要是学习技术,毕业后直接实习找工作,很难继续读PhD。所以我们申请时对应的简历内容也要根据项目的内容来改变,这就关系到科研还是实习的问题。其实这最重要的还是看个人的喜好,多多尝试,看看自己到底适合哪一个。如果将来想直接工作,那就去实习;如果想科研,那就去实验室了解科研要做哪些事。我了解的北邮留学党大多是去了实验室搞科研,去帮老师搞科研可以拿推荐信,丰富简历,对于申请来说帮助是很大的,而且北邮进实验室的机会有很多,清北、中科院、本校等等,多关注兼职信息或者找学姐学长内推都可以。

其实我在文章里反复提到过本科期间要多去尝试,多了解不同领域所做的事情,这最终是为我们未来的规划做准备。毕竟,如果选择了自己不喜欢的领域,那么即使成就再好也不会享受。希望正在申请或是准备申请的朋友们都能够找到自己喜欢的方向,拿到心仪学校的offer!


AdmitWrite,基于共享经济模式建立的知名互联网留学平台,留学届Uber。迄今为止,平台入驻世界顶级名校导师已超过1000名,实现美国TOP30,英国G5,澳洲八大等多个地区名校全覆盖。学术大牛?名校学霸?外籍名校导师?牛人汇集地,你想要的都在这里。人文社科/商科/工科?理科/艺术/法学?不管什么方向,我们都能为你匹配同专业名校学霸,申请so easy!中介价格不划算?线上模式,拒绝无谓成本,打造极致专业度,极具性价比服务,让每一分钱都花到实处。

大牛谈留学之申请硬知识可以关注专栏:

海量名校实战申请经验: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徐州卫校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