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配志愿是什么意思?

专业调配是指是否愿意在院校招生专业间进行调配。

每个院校志愿共设六个专业志愿,当考生所填院校的专业志愿不能满足要求时,如愿意调配到未填报的该院校其他非定向专业就读,则可在“专业调配”处选择。

相对于专业调配,部分高校还拥有定向调配。

定向调配是指愿否调剂到所报院校的定向专业。定向专业在专业名称后注明,一般为毕业后定向就业,具体情况可向院校咨询。当考生所填院校的专业志愿不能满足要求时,如愿意调配到院校的定向专业就读,则可在“定向调配”处选择。

昨日(7月14日)下午,由市教育考试院主办、重庆招考信息网承办的“重庆市2022年高考志愿填报网上咨询活动”结束,本次活动期间,考生在线提问踊跃,市教育考试院和在渝招生高校网上咨询访问量突破40万人次,解答考生提问1000余条。今天,小招为大家整理了其中具有代表性的问题,一起来看吧,或许能为你提供帮助哦!

问:怎样才能填好平行志愿与顺序志愿?

答:填好平行志愿,考生要注意以下两点:

1.最好服从专业调配。实行平行志愿投档模式,高校进档考生的高考成绩差距不大,呈“扁平化”状态。高校往往会在高校录取计划基础上扩大一定的比例(一般确定为105%左右)调档。如果考生的档案已经投放到高校,但是因为排名靠后,同时不愿接受专业调配,很可能被高校退档而不能录取。因此,如果填报专业不当,或者是自身的条件不符合某些专业录取的要求,又不愿意接受专业调配,则完全有可能造成落榜。建议考生填报志愿时,要正确评估自己的综合实力,合理选择专业志愿和愿否服从专业调配。

2.准确定位,合理排序。虽然平行志愿有6个学校志愿,但是只进行一轮投档,并且在投档检索时A,B,C,D,E,F志愿是有顺序的,如果所有平行志愿都可以投档,则只投档到A院校,后续院校自动作废。一定不能错误地理解为投档到A院校不能录取时退档后还可以投档后续院校。因此,志愿之间要有梯度。若志愿之间没有梯度,则可能出现高分落榜。如果B志愿院校录取分数高于A志愿院校,当A志愿院校不能录取时,那么B志愿也不可能录取。为增加录取机会,提高志愿的有效性,平行志愿中的院校之间要有梯度。在填报平行志愿时,一般应该考虑“冲”“稳”“保”“垫”。考生不妨将自己有希望“跳一跳”够得着的理想学校作为志愿A,将符合自己成绩水平的“对口”学校作为志愿B和C,志愿D和E填两所“保守”学校,志愿F则填“垫底”学校。这样的话,几所学校就形成了梯度配置的顺序,既翘首心仪院校,又脚踏适宜院校,同时也不至于落到下一批次院校。

顺序志愿填报要注意的事项。

1.高度重视第一志愿。从每年招生录取的实际情况来看,顺序志愿中第一志愿的录取率较高。因此要高度重视第一志愿,增大录取机会。

2.充分利用后续志愿。在重视第一志愿的同时,也不能轻视后续志愿,毕竟还有部分高校可能因第一志愿不满额而录取第二志愿。考生在填报第二志愿等后续志愿时:

一是要考虑填报第一志愿有可能生源不足而招收后续志愿考生的学校;

二是要充分利用后续志愿,增大录取机会;

三是要注意查阅院校的招生章程,了解院校对后续志愿考生有无分数级差的要求,如果有分数级差要求,未达到院校分数级差要求的,学校可不予录取。

问:强基计划何时录取?

答:2022年,符合生源所在地当年高考报名条件以及强基计划招生学校报考条件的考生,由本人提出申请,于5月份按高校招生简章要求进行网上报名(即填报志愿)。报名考生均须参加全国统一高考。对于以高考成绩入围高校考核的,有关高校在各省(区、市)本科一批录取最低控制分数线上,按照在生源所在省份强基计划招生名额的一定倍数,以考生高考成绩从高到低确定参加高校考核名单;对于符合高校破格入围条件的考生,考生高考成绩应达到高校招生简章确定的要求,且原则上不得低于各省(区、市)本科一批录取最低控制分数线。

有关高校于8月4日前完成对入围考生组织高校考核(含笔试、面试)和体育测试。有关高校将考生高考成绩、高校综合考核结果及综合素质评价情况等按比例合成考生综合成绩(其中高考成绩所占比例不得低于85%),并根据考生填报志愿,按综合成绩由高到低确定录取名单,提交生源所在省级招办办理录取手续,在提前批次录取开始前完成录取。破格录取的考生,按照高校招生简章公布办法进行录取。被录取考生不再参加后续高考志愿录取。有关高校于8月5日前确定录取考生名单并公示录取标准。

问:本科提前批都有哪些院校?

答:本科提前批是在本科一批之前录取的院校,是一些有特殊要求或特殊政策的院校。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将一部分类别、性质、专业基本相同或相近的院校和经教育部批准实行提前录取的一些院校集中起来,在本科一批之前进行录取。提前录取的院校和专业一般包括军事、武警、公安和教育部直属师范大学免费师范专业、轮机工程、基地班、部分高校的小语种专业和定向就业的全科教师、全科医生等。

问:无效志愿有哪几种情况?

答:志愿填报出现错误,会造成无法投档录取,一般有以下几种情况:

★ 参考资料不符。使用往年资料上的院校代号、专业代号填报今年的志愿。考生填报的院校及专业代号一定要以2020招生计划汇编上公布的招生计划为准,千万不能使用往年资料上的院校及专业代号填报2022年的志愿。

★ 科类填报不符。招生计划分为普通文科、理科,艺术、体育等,考生要根据相应的科类查阅招生计划,准确选报志愿。

★ 招生对象不符。有的女生填报了不招收女生的专业志愿;艺术专业不合格的考生填报了艺术专业志愿;体育专业考试成绩未上线的考生填报了体育专业志愿等。

★ 专业要求不符。填报不符合学校招生章程要求的志愿。例如,某学校在招生章程中规定某一专业招收考生的条件是英语学科100分以上,英语学科100分以下的考生填报就不会被录取,另外某些专业还有外语语种、身高、体检限制等情况。

平行志愿是什么意思?有哪些特点?有哪些注意事项?为帮助各位考生更好地进行志愿填报的操作,那么下边就是小编收集的一些2022高考平行志愿是什么意思相关内容,一起来看看吧!

平行志愿是指高考志愿的一种投档录取模式,即一个志愿中包含若干所平行的院校。是指考生在填报高考志愿时,可在指定的批次同时填报若干个平行院校志愿。录取时,按照“分数优先,遵循志愿”的原则进行投档,对同一科类分数线上未被录取的考生按总分从高到低排序进行一次性投档,即所有考生排一个队列,高分者优先投档。每个考生投档时,根据考生所填报的院校顺序,投档到排序在前且有计划余额的院校。

平行志愿就是在同一个志愿顺序上设置了两个以上(含)的并列院校志愿。

平行志愿的主要特点:一是强化了分数的作用,大大减少了高分低就、高分落榜现象;与此同时,低分考生侥幸高就的机会几乎没有了。二是降低了院校录取数据的年度波动幅度,出现“大小年”现象的几率小了。三是院校录取分数区间扁平化了,即最高录取分与最低录取分的差值小了。四是增加了考生第一志愿的录取概率,降低了志愿填报难度和报考风险。

考生要注意保持高校梯度。平行志愿是按投档成绩对考生排序,逐分逐个检索考生填报的志愿,投档到排序相对在前且有计划余额的院校,只要检索到符合投档条件的高校,即向该高校投档。也就是说,考生档案不会因为未投到平行志愿中排列第一的高校,而失去投到排列在之后的其他高校录取机会。

“平行志愿”投档遵循“分数优先,遵循志愿”原则,降低了考生落榜的风险,更突出了高考分数的作用。对于同一批次平行志愿,几个高校志愿之间应该有梯度,“冲一冲、稳一稳、保一保”。一般来说应将自己最想就读的高校填报在平行志愿第一个位置,最靠后的位置要考虑填报“保底”高校。

【2022高考平行志愿是什么意思】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人员调配是什么意思 的文章

 

随机推荐